摩爾的比特幣
1. 顯卡挖礦是什麼意思
一個顯卡運算一個可以賺比特幣的軟體。為整個比特幣市場注入新的比特幣(數據散列),然後市場會有一定的激勵機制(按比例給你分配比特幣)。因為如果不給你沒人會這么干,就好比你的計算機就是礦工,比特幣就是酬勞。
2. 陌陌的摩爾到底是誰
陌陌摩爾是一位神秘土豪,他是做互聯網行業的,真實姓名不得而知,像這種神秘土豪很少會告知自己的真實姓名,熟悉他的人都叫他為「摩爾」。
摩爾在陌陌上也是小有名氣,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他很有錢,在陌陌上摩爾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消費300萬了,出手極其闊綽,讓陌陌上的網紅震驚,都在猜測摩爾是做什麼的,他的來歷是什麼。
摩爾此前自己說過,他是做互聯網行業的,江西撫州人,做互聯網行業的人向來資金雄厚,摩爾也不例外,不過還有人說摩爾是比特幣大佬,和賴哥哥的實力不相上下。
摩爾此前給徐澤刷過禮物,徐澤是陌陌上的人氣主播,唱歌很好聽,不過徐澤是網路紅人,娛樂圈中知道他的人很少,但在陌陌上徐澤的人氣還蠻高的,喜歡他的人有很多。
徐澤能夠被摩爾這樣有實力的人支持,也是一種幸運,而徐澤能夠進陌陌年度前十,土豪摩爾功不可沒,但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聽到摩爾的消息了,畢竟網路始終是虛擬世界,要想成為成功人士,還需要腳踏實地做出一點實業。
3. 區塊鏈中的挖礦是指什麼
在具體說挖礦是個什麼之前,你需要先了解什麼是區塊鏈?
簡單來說,區塊鏈就是一種融合了各種計算機技術的新型的應用模式,你就把他當做一項新技術就好啦,由區塊鏈技術構建的網路,具有「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開放性」、「匿名性」、「安全可靠「等特性。這些技術可以應用在很多領域,總之,就是很牛逼~!
礦機,簡單的理解就是高級一點的電腦,礦機就是給區塊鏈網路做貢獻的,你可以把礦工當成是區塊鏈的守護者。
有了礦機,區塊鏈網路就能正常的運轉啦。這些礦機在不停地做計算,給區塊鏈網路提供計算能力,當礦機做出了正確的計算,整個區塊鏈網路會獎勵給這台礦機相應的數字貨幣,這個過程就叫做挖礦啦。
如果你也想為區塊鏈做出一份「貢獻」,需要下載挖礦系統才能開始哦,奇跡摩爾了解一下。
4. 最著名的虛擬貨幣有哪些
除了比特幣之外,虛擬世界還存在很多別的虛擬貨幣。
Litecoin
Litecoin(LTC)發布於2011年10月7日,是目前市值最高的山寨幣,約為 BTC 市值的2%。目前單價為2.31美元,總幣值 3800 萬美元。
這同樣是一種分布式(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不同於比特幣使用的 SHA256 挖礦演算法,LTC 採用 scrypt 演算法。獨特的演算法也是從山寨幣中脫穎而出的關鍵,scrypt 演算法使用 SHA256 作為其子程序,而 scrypt 自身需要大量的內存,每個散列作為輸入的種子使用的,然後與需要大量的內存存儲另一種子偽隨機序列,共同生成序列的偽隨機點而輸出哈希值。在 BTC(Bitcoin)的開采依靠單純的顯卡挖礦已經力不從心(利用一般配置顯卡挖到一個 BTC 大概需要十幾到數十天),各種價格不菲挖礦機的出現提高了普通人通過挖礦獲得 BTC 的門檻,而 LTC 在使用 PC 顯卡挖礦上具有一定優勢。(本段來源於知乎。)
Litecoin 對比 BTC 在技術上做了一點的改進,如果現在 BTC 是金,那 LTC 暫時是銀。
Litecoin 的最大優點是能更快確認 真偽,該虛擬貨幣由 Charles Lee 設計和維護。比特幣的交易需要驗證,驗證的時間平均在10分鍾以上,大多數交易網站驗證需要1個小時。Litecoin 交易確認平均為2.5分鍾,開發者聲稱縮短驗證增加了虛擬貨幣的實用性。定製機器和 AMD GPU 的比特幣采礦效率最高,令使用 CPU 采礦的礦工幾乎無利可圖。Litecoin 的采礦排除了 GPU 和定製處理器,因此不過於依賴少量專業礦工。
PPCoin
PPCoin(PPC) 發布於2012年8月19,在 BTC 原有技術上有所提升。使用 proof-of-stake,並加入 coin age 概念。
PPCoin 是 Bitcoin 的分叉項目,目標是實現能源效率,並盡可能保持原 Bitcoin 的最好性能。PPCoin 單價0.22美元,總幣值 400 萬美元。
PPCoin 沒有一個固定的貨幣供應量上限,但這並不意味著 PPCoin 比 Bitcoin 有明顯通脹。可以將 Bitcoin 比做黃金,黃金每年的通脹是1-3%左右,雖然黃金並沒有已知的貨幣供應量上限,但我們仍知道它是可靠的稀缺品。
PPCoin 的鑄造有兩種類型,工作證明及股權證明。工作證明的鑄幣率受摩爾定律影響,這取決於我們的工作證明能力的成倍增長。而大家都知道的是摩爾定律最終會結束,到那時通脹的 PPCoin 可能已經接近黃金的水平。而股權證明鑄造每年最多通脹 1%。與此同時,PPCoin 的交易費用被銷毀以抗衡通脹。所以整體來說, PPCoin 的鑄幣設計仍是未來一個非常低的通脹設計,可以達到和 Bitcoin 相媲美的程度。
PPCoin 的獎勵方式類似彩票,會根據礦工持有的 PPCoin 數量決定獲勝幾率,創始人之一的 Sunny King 說,他們的設計是基於長期能量效率的新概念。
Terracoin
Terracoin(TRC)發布於2012年10月26,總幣量 4200 萬。每塊速度為2分鍾,比 LTC 稍快一些。技術上沒有太多特別之處,類似 BTC 每4年產量減半。
不過運營團隊似乎有較強商業背景,可能會在流通上優於其他比特幣。虛擬貨幣現在的發展越來越得到重視,現在一些有商業背景的團隊進入,會加速虛擬貨幣的發展。
Namecoin
Namecoin 是一個基於比特幣技術的分布式域名系統,其原理和 Bitcoin 一樣, 這個開源軟體首次發布的日期是2011年4月18日。
Namecoin 產生於一個不同於 Bitcoin 主交易區塊的起源塊, 使用一個新的區塊鏈(blockchain),獨立於 Bitcoin 的區塊鏈之外,因為是基於 Bitcoin,域名的安全性, 分布性, 魯棒性, 加密性, 遷移都有數學保證。可以用挖 Bitcoin 的方式,同時挖 Namecoin。
這個項目由 bitdns 討論並提出,主要是對目前 DNS 的缺陷不滿。Namecoin 惟一的頂級域名是 .bit, 注冊 .bit 域名需要花費 Namecoin。
另外,什麼q幣,盛大幣,起點幣,各種網路游戲幣等也是虛擬貨幣。
5. 細數比特幣十宗罪之一:龐氏騙局中的比特幣是貨幣嗎
關鍵詞:比特幣、貨幣、區塊鏈、比特幣分叉
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同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P2P foundation網站上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陳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設想,比特幣就此面世。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創世區塊誕生。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最初的比特幣並沒有產生太多的影響,它更多的象是在社區論壇裡面的積分值或 游戲 幣。當時比特幣的挖礦獲取非常容易。小部分的極客用家用的電腦就可以參與挖礦行動並且得到數量可觀的比特幣。很多極客手中都擁有動輒上萬的比特幣卻不知道怎麼去使用它,大部分人都把比特幣送人。你可能認為自己從未聽說過Laszlo Hanyecz,這名在線上零售公司GoRuck上班的佛羅里達程序員。而事實上你錯了——Hanyecz就是在2010年5月22日用10000枚比特幣從棒!約翰(Papa John』s)購買兩個披薩餅背後的那個人。而這個兩個披薩餅當時價值是50美元。由此,比特幣得到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的公認匯率:1比特幣=0.005美元。後來的比特幣愛好者把這一天稱為比特幣披薩日。
從2008年開始,QE導致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從2008年的1萬億美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4萬億美元,美聯儲這種史無前例,前所未有的速度印鈔,這被稱為無限QE。在這場史無前例的貨幣和財政刺激中,投資者正在尋找各種方法,以抵禦通貨膨脹帶來的負面影響。由於比特幣的稀缺性與獨特的發行機制,越來越多的人看好比特幣,之前亂世囤黃金,現在同樣亂世囤比特幣
之後的事情就大家都知道了,由於大量投資客的加入,比特幣的價格一路飆升。2017年12月17日,比特幣達到 歷史 最高價19850美元。2020年7月27日,比特幣再次突破1萬美元關口。現在幣圈盛行的一句話就是一幣美女,一幣一別墅。
在比特幣這個領頭羊的帶領之下,其他所有的加密貨幣都出現了價格暴漲。瑞波幣在2017年以36018%的漲幅高居所有加密貨幣之首,而比特幣在2017年的漲幅僅為1318%。其他的空氣幣、山寨幣也渾水摸魚大賺一筆。虛擬貨幣交易所如雨後春筍一般繁榮。各種數字貨幣錢包如餃子下鍋層出不窮。各種區塊鏈媒體招兵買馬搖旗吶喊。各種高大上包裝下的ICO扎堆上市。各種白皮書七拼八湊,東抄西借者有之;上窮碧落下黃泉,一門心思割韭菜者常見;願景產麟鳳,落地成綿羊者,更是數不勝數。在此亂象之下,各國政府開始出手打壓和進行規范化。在政府的重壓之下。行業亂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比特幣的價格也隨著開始出現了過山車行情。正所謂幣圈一日人間一年。
繁華之後只剩下一地雞毛,人們在踏空之後開始靜下心來,開始去思考比特幣的價值。問的最多的就是比特幣是貨幣嗎?比特幣具有投資價值嗎?比特幣的價格到底在什麼位置?我們買比特幣到底能賺錢嗎?所有的問題歸結到一點。那就是比特幣,它到底是不是貨幣?如果是,他是一種怎麼樣的貨幣?
毫無疑問,答案是否定的。他不是貨幣。其實從最初的比特幣白皮書中,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在中本聰書寫的比特幣白皮書中,他把比特幣稱為COIN。而不是CASH。更加不是currency。COIN這個英文單詞,它的意思是硬幣的意思。他一般是指數額很小的無關緊要的硬幣。所以說從最開始比特幣它就不是一種貨幣。最多他只能說是一種 游戲 代幣。一般來說貨幣具有4種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儲存手段。我們可以從這4個方面來分析。
貨幣從本質上來說它是一種商品,或者說是另外一種商品價值的參照體系。作為商品的貨幣它本身是具有價值的,我們之所以可用尺子來衡量長度,是因為尺子本身是有刻度的,它本身是具有長度的。我們之所以用天平上的砝碼去衡量質量,就是因為這個天平的砝碼,它本身是有質量的。所以說作為價值尺度的貨幣。他本身必須要具有價值。
黃金白銀具有天然的稀缺性,所以他具有價值。法定紙幣由國家主權對他進行信用背書,而國家主權的背後是國家財富,所以說他也具有價值。比特幣只是一段代碼。甚至說是一段毫無意義,雜亂無章的代碼。他本身沒有使用價值。我們拿著這一串代碼,既不能吃飯也不能穿衣服。並不能滿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沒有使用價值,沒有機構對他進行信用背書的貨幣。肯定是不具有價值尺度功能的。
貨幣的流通手段是價值尺度的派生功能。也就是說貨幣能夠當做一般等價物的商品用來做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現貨交易行為。我們用黃金白銀或紙幣去購買現貨是非常方便的,因為當面交易是即時性的。即使網銀轉賬我們也是做到秒到賬。但是比特幣作為流通手段時會有很大的麻煩。因為它不能秒到賬。比特幣每秒可處理的交易量主要受以下兩個因素的限制:
1.區塊產生速度(10分鍾1區塊)
2.區塊規模限制(現在默認是1MB)
這兩個參數共同影響著比特幣網路每秒可以處理的交易數量。目前比特幣是每秒7筆。 顯然,這樣的速度也不能滿足大多數應用場景。舉例來說,如果我今天支付1個比特幣去購買一部 汽車 ,如果每秒7筆的話,在比特幣網路排隊後,可能要等上70天 汽車 4S店才會收到我的這筆付款。VISA每秒7萬多次交易速度,支付寶近8萬次交易速度,銀行同業結算的每秒交易速度也近7萬次。
最後一點我們來說明一下儲存手段。儲存手段是指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財富的的形式儲存起來。人們儲存一種商品的主要目的就是,這種商品它很可能升值,或者說它至少不會貶值。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比特幣都作為儲存手段儲存起來。因為人們看好他的升值屬性。
先看一下比特幣為什麼能升值,按照中本聰的設計思路,比特幣是這樣升值的。比特幣網路上的節點,每成功競得一個區塊,便可獲得50枚新發比特幣獎勵。從2009年創世區塊開始,獎勵數量每隔21萬個區塊(大概4年時間)就會減半,變成25個;再過21萬個區塊(即4年左右),獎勵額再度減半到12.5個,以此類推。雖然比特幣獎勵是一個增量,卻是一個不斷減少的增量,通過數學計算,可以發現比特幣的供應上限在2100萬枚, 類似莊子所說的的「一尺之隔」。所以說,比特幣網路被人為的設計成是一個通縮的貨幣。正是這種通縮的理念與以美聯儲的無限寬松的通脹政策形成鮮明的對比。但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鏡中花、水中月,天馬行空、一廂情願的想法。
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決定一種商品的價格。稀缺性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還有幾個因素也會決定商品的價格。比如說可替代性、說供求關系、先進性。
首先,我認為比特幣的供應端是固定的,需求端是遞減的 。因為比特幣沒有沒有現實的需求。人們並不是需要用比特幣來實現自身的需求。它不能買東西,也不能帶來自我實現。那麼有人馬上會嘲笑我的太天真,太幼稚,太年輕了。說我不懂金融。拿經濟學的老觀點來看待代理了新型生產關系的區塊鏈革命。他們會說,比特幣沒有生產性需要,但是它有投資性需求。也就是說,只要比特幣的價格一直在漲,一直在升值,就會一直有人買,反過來可以推動比特幣的升值。這個觀點本身沒有錯,這就是金融學是傻博理論,就也是說,不管比特幣有沒有具體的經濟價值,只要找到一個比自已更傻和傻蛋,並願意出更高的價格,那麼主可以大膽的買入這個商品。不言而喻,這是一種典型的龐氏騙局,最後倒霉的那就是個高位接盤俠。這種擊鼓傳花的 游戲 最終的結果可能會導致類似荷蘭鬱金香那種巨大泡沫。是泡沫遲早有一天會破裂的,但是什麼時候破裂卻無人知曉。
其次,我要強調一下比特幣分叉的問題 。比特幣價格的形成,正是依託於其唯一性、總量恆定、不可篡改、無限可分的類黃金屬性,可分叉事件的出現,一方面讓不少市場參與者覬覦並獲取其中巨大的潛在利益或捍衛既得利益,而另一方面,分叉次數的增多,讓比特幣的辨識度愈加模糊,影響了其IP價值的唯一性,更破壞了市場對比特幣穩定性的預期。事實上,密集分叉所帶來的利空此前亦有體現。去年底,BTC就進一步分叉出ABTC、SBTC、LBTC等不少於9條子鏈,而密集分叉後的BTC在觸及2萬美元之後直接下跌,進入長達近一年的熊市。也就是說,當初中本聰設計的比特幣總量2100萬的理想已經被現實的利益即得者做出修改。比特幣並不是總量固定的,它的總量是無窮多,說比特幣是稀缺貨幣已經沒有現實意義。
再次,比特幣有可替代性。 比如說我們要吃早餐。如果發現包子的價格最近現在漲的厲害。那麼我們就可能去吃那個沒有漲價的饅頭。又比如說我們想去買一張椅子。發現木材的價格上漲的厲害。那麼我們就可能去買價格沒有上漲的塑料的椅子。這就是商品的可替代性。從比特幣的角度來說。因為比特幣所有的代碼都是開源的。所以說仿照比特幣並且修改其中的規則,而形成其他的山寨幣,是一件非常容易輕松的事。而且這些山寨幣。在充分的吸收比特幣的優勢的基礎之上,做了一些或大或少的改變。相對而言比比特幣更具有技術性優勢和後發優勢。雖然說比特幣的種子是固定不變的。但是比特幣的替代商品是層出不窮的。所以說比特幣不可能無限制的上漲。
第四,比特幣是一種過進的商品,不具備先進性 。互聯網領域存在一個摩爾定律。也就是說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將會成指數級的加速。比如說軟體系統的更新。 IOS最早是三年更新一代。後來已經是一年更新一代。現在已經是半年更新一代。也就是說 科技 產品它的更新換代將會呈現指數級的增長。他的加速度會越來越快。作為第1代區塊鏈產品的比特幣。隨著區塊鏈產品和各種供應鏈產品的成熟。他的可拓展性。一致性。安全性。會逐漸的被新的技術所挑戰,甚至取代。比特幣最引以為傲的安全性。也是建立在51%的攻擊制度基礎之上。而且現在電子計算機的技術突破。在不遠的將來,將會很輕松的破解比特幣的加密演算法。也就是說新技術的出現和新的安全技術的進步,將會使比特幣的最終價值將會變得一文不值。
6. 比特幣如何算出來的
要想了解bitcoin的技術原理,首先需要了解兩個重要的密碼技術: HASH碼:將一個長字元串轉換成固定長度的字元串,並且其轉換不可逆,即不太可能從HASH碼猜出原字元串。bitcoin協議里使用的主要是SHA256。
公鑰體系:對應一個公鑰和私鑰,在應用中自己保留私鑰,並公開公鑰。當甲向乙傳遞信息時,可使用甲的私鑰加密信息,乙可用甲的公鑰進行解密,這樣可確保第三方無法冒充甲發送信息;同時,甲向乙傳遞信息時,用乙的公鑰加密後發給乙,乙再用自己的私鑰進行解密,這樣可確保第三者無法偷聽兩人之間的通信。最常見的公鑰體系為RSA,但bitcoin協議里使用的是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和現金、銀行賬戶的區別? bitcoin為電子貨幣,單位為BTC。在這篇文章里也用來指代整個bitcoin系統。 和在銀行開立賬戶一樣,bitcoin里的對應概念為地址。每個人都可以有1個或若干個bitcoin地址,該地址用來付賬和收錢。每個地址都是一串以1開頭的字元串,比如我有兩個bitcoin賬戶,和。一個bitcoin賬戶由一對公鑰和私鑰唯一確定,要保存賬戶,只需要保存好私鑰文件即可。 和銀行賬戶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銀行會保存所有的交易記錄和維護各個賬戶的賬面余額,而bitcoin的交易記錄則由整個P2P網路通過事先約定的協議共同維護。 我的賬戶地址里到底有多少錢? 雖然使用bitcoin的軟體可以看到當前賬戶的余額,但和銀行不一樣,並沒有一個地方維護每個地址的賬面余額。它只能通過所有歷史交易記錄去實時推算賬戶余額。 我如何付賬? 當我從地址A向對方的地址B付賬時,付賬額為e,此時雙方將向各個網路節點公告交易信息,告訴地址A向地址B付賬,付賬額為e。為了防止有第三方偽造該交易信息,該交易信息將使用地址A的私鑰進行加密,此時接受到該交易信息的網路節點可以使用地址A的公鑰進行驗證該交易信息的確由A發出。當然交易軟體會幫我們做這些事情,我們只需要在軟體中輸入相關參數即可。 網路節點後收到交易信息後會做什麼? 這個是整個bitcoin系統里最重要的部分,需要詳細闡述。為了簡單起見,這里只使用目前已經實現的bitcoin協議,在當前版本中,每個網路節點都會通過同步保存所有的交易信息。 歷史上發生過的所有交易信息分為兩類,一類為"驗證過"的交易信息,即已經被驗證過的交易信息,它保存在一連串的「blocks」裡面。每個"block"的信息為前一個"bock"的ID(每個block的ID為該block的HASH碼的HASH碼)和新增的交易信息(參見一個實際的block)。另外一類指那些還"未驗證"的交易信息,上面剛剛付賬的交易信息就屬於此類。 當一個網路節點接收到新的未驗證的交易信息之後(可能不止一條),由於該節點保存了歷史上所有的交易信息,它可以推算中在當時每個地址的賬面余額,從而可以推算出該交易信息是否有效,即付款的賬戶里是否有足夠余額。在剔除掉無效的交易信息後,它首先取出最後一個"block"的ID,然後將這些未驗證的交易信息和該ID組合在一起,再加上一個驗證碼,形成一個新的「block」。 上面構建一個新的block需要大量的計算工作,因為它需要計算驗證碼,使得上面的組合成為一個block,即該block的HASH碼的HASH碼的前若干位為1。目前需要前13位為1(大致如此,不確定具體方式),此意味著如果通過枚舉法生成block的話,平均枚舉次數為16^13次。使用CPU資源生成block被稱為「挖金礦」,因為生產該block將得到一定的獎勵,該獎勵信息已經被包含在這個block裡面。 當一個網路節點生成一個新的block時,它將廣播給其它的網路節點。但這個網路block並不一定會被網路接受,因為有可能有別的網路節點更早生產出了block,只有最早產生的那個block或者後續block最多的那個block有效,其餘block不再作為下一個block的初始block。 對方如何確認支付成功? 當該筆支付信息分發到網路節點後,網路節點開始計算該交易是否有效(即賬戶余額是否足夠支付),並試圖生成包含該筆交易信息的blocks。當累計有6個blocks(1個直接blocks和5個後續blocks)包含該筆交易信息時,該交易信息被認為「驗證過」,從而該交易被正式確認,對方可確認支付成功。 一個可能的問題為,我將地址A裡面的余額都支付給地址B,同時又支付給地址C,如果只驗證單比交易都是有效的。此時,我的作弊的方式為在真相大白之前產生6個僅包括B的block發給B,以及產生6個僅包含C的block發給C。由於我產生block所需要的CPU時間非常長,與全網路相比,我這樣作弊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 網路節點生產block的動機是什麼? 從上面描述可以看出,為了讓交易信息有效,需要網路節點生成1個和5個後續block包含該交易信息,並且這樣的block生成非常耗費CPU。那怎麼樣讓其它網路節點盡快幫忙生產block呢?答案很簡單,協議規定對生產出block的地址獎勵BTC,以及交易雙方承諾的手續費。目前生產出一個block的獎勵為50BTC,未來每隔四年減半,比如2013年到2016年之間獎勵為25BTC。 交易是匿名的嗎? 是,也不是。所有BITCOIN的交易都是可見的,我們可以查到每個賬戶的所有交易記錄,比如我的。但與銀行貨幣體系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每個人的賬戶本身是匿名的,並且每個人可以開很多個賬戶。總的說來,所謂的匿名性沒有宣稱的那麼好。 但bitcoin用來做黑市交易的還有一個好處,它無法凍結。即便警方追蹤到了某個bitcoin地址,除非根據網路地址追蹤到交易所使用的電腦,否則還是毫無辦法。 如何保證bitcoin不貶值? 一般來說,在交易活動相當的情況下,貨幣的價值反比於貨幣的發行量。不像傳統貨幣市場,央行可以決定貨幣發行量,bitcoin里沒有一個中央的發行機構。只有通過生產block,才能獲得一定數量的BTC貨幣。所以bitcoin貨幣新增量決定於: 1、生產block的速度:bitcoin的協議里規定了生產block的難度固定在平均2016個每兩個星期,大約10分鍾生產一個。CPU速度每18個月速度加倍的摩爾定律,並不會加快生產block的速度。 2、生產block的獎勵數量:目前每生產一個block獎勵50BTC,每四年減半,2013年開始獎勵25BTC,2017年開始獎勵額為12.5BTC。 綜合上面兩個因素,bitcoin貨幣發行速度並不由網路節點中任何單個節點所控制,其協議使得貨幣的存量是事先已知的,並且最高存量只有2100萬BTC
7. bgh比特經典合約地址
您好,bgh比特經典合約地址是。比特幣經典為世界帶來了一種健全的貨幣,實現了比特幣作為「點對點電子現金」的初衷。為企業和用戶帶來低成本、可靠、可靠的收付方式。它具有無限的增長潛力、全_球應用、創新的無執照支付方式、去中心化的發展。總發行量2100萬枚,永不再發行,其中流通量900萬枚。 比特幣經典版延續了中本聰的思路(區塊發展可以遵循摩爾定律),考慮到目前的網路狀況(尤其是中國沒有工作的防火牆),將原來的1m區塊限制增加到2m。增加網路可以支持的交易總量。
拓展資料:
1、比特幣經典的由來:核心團隊(主要是blockstream公司成員)堅持1m上限不應該修改 ,Gavin等人希望在區塊嚴重阻塞之前擴大區塊容量以增加網路支持的交易量,中國礦池認為Gavin早期方案對網路要求過高,不適合國內網路條件,開發者Jonathan來到中國,根據區塊大小進行了一系列現場網路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表明,中文網支持2-3m大小的塊沒有問題。他的測試結果在香港會議上分享,但被忽略。
2、是原比特幣鏈的優化升級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比特幣分叉硬幣。與原有的比特幣鏈相比,比特幣經典提高了交易速度,降低了交易手續費。在區塊大小和容量方面,Bit classic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擴大了單位區塊大小,支持每個區塊大小為動態值,將原來的1m區塊限制增加到8m,大大增加了網路可以支持的交易量,並且可以靈活地處理每個區塊中的交易。
3、此外,比特經典區塊的生成速度也得到了提升。每分鍾生成一個區塊。每個區塊獎勵50BGH,在 210 萬個區塊的高度獎勵減半。比特經典BGH對比特幣的創新:記錄交易信息的區塊容量不同;比特幣的區塊容量為1MB,而比特經典BGH中的segwit已被刪除,1m區塊大小限制已被取消。可支持最大區塊大小8m,堅持擴鏈路線。它是一種由比特幣產生的區塊鏈資產,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它還可以在特定時間支持更多事務。兩種演算法的難度不同 比特幣的上限是2100萬。隨著挖掘的越來越多,演算法的難度會越來越大。比特經典BGH採用動態難度調整模式,生產難度會隨著整個比特經典BGH網路的算力進行調整。添加的節點越多,難度越高,反之亦然。
4、起初,比特幣設定的出塊時間約為10分鍾,但隨著比特幣交易量的增加,出現了大規模的交易擁堵,交易確認時間變得不可預測,交易成本也變得不可預測。比特幣經典BGH或許能夠解決比特幣不可預知的交易成本和不可預知的交易確認時間兩大問題。總體而言,比特幣和bitclassic BGH高度重合,堪稱孿生兄弟。另外,bitclassic BGH誕生之初,也是基於「糖果」分發給比特幣用戶,所以原本比特幣經典BGH用戶也是比特幣用戶,只不過是支持比特幣經典BGH的用戶 GH更提倡大區塊,而支持比特幣的則是小區塊的倡導者。在這個區塊鏈技術不斷創新的時代,或許創新者比特經典BGH會向我們解釋一種新的加密貨幣。 更大的區塊容量、更快的傳輸速度和更低的手續費將有助於比特經典BGH成為一種在全球范圍內流通的新型加密貨幣。
8. 我想了解一下摩爾幣是摩根幣嗎
不是的,摩根幣就是摩根幣,我就是做摩根幣的想了解摩根幣或者想注冊可以mm我
9. 什麼是比特經典
比特幣經典版延續中本聰的思想(區塊發展可遵照摩爾定律),並考慮目前的網路現狀(特別是中國曠工所處防火牆),將原始1M區塊限制增加到2M。提升網路能夠支持的交易總量。
比特幣經典版的來由:
1 Core團隊(blockstream公司成員為主)堅持認為1M上限不得修改
2 Gavin等希望在區塊嚴重阻塞到來前,將區塊擴容以增加網路支持的交易量
3 中國礦池認為Gavin早期方案對網路要求太高,不適合國內網路狀況
4 開發者Jonathan來到中國,針對區塊大小開展了一系列的實地網路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表明,中國網路對2-3M大小的區塊支持是沒有問題的。在香港大會上(Core團隊主導)分享了他的測試結果,但是被忽略了
5 Jonathan聯系和采訪了許多礦工、礦主,得到的結論是Gavin原始方案由於擴容速度過快,接受的人極少,但是2-3M的擴容基本上沒有礦工、礦主反對
5 Jonathan和Gavin等開發者,基於測試和調查的結果,開發了比特幣經典版
6 曾經被Jonathan采訪詢問過的礦池和公司開始聲明他們支持經典版,因為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能在近期能夠被實現推廣的擴容方案,並且擁有優秀的開發人員。
10. 比特幣挖礦難度和算力有什麼關系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中本聰挖出了 比特幣 的第一個區塊,並獲得了50個比特幣的獎勵。這標志著加密數字貨幣時代的來臨。
創世區塊是區塊鏈技術中的第一個區塊,是區塊鏈中非常獨特的一環,因為它是第一個區塊——整個數字基礎設施中唯一沒有與前一個區塊連接的區塊。
比特幣最早的挖礦難度只有1個哈希值,可以用最弱的消費者級別的CPU來開采比特幣,而且有很大的機會獲得比特幣。
在隨後的幾年裡,隨著交易所建立,比特幣持有者之間的交易活動變得更有組織性。挖礦的難度顯著增加,它需要越來越強大的處理器,到後來升級到圖形處理器。2013年,專門的ASIC挖礦硬體開始出現,性能甚至遠遠超過最強大的圖形處理器。
到2013年底,比特幣挖礦難度首次達到了1個Giga hash哈希值。這是創世紀塊挖礦難度的1000*1000*1000倍。之後,比特幣的挖礦難度又增加了數千倍。
挖礦難度是為了保證讓比特幣新區塊的產生速度在平均每10分鍾產生一個而設置的動態參數。
每挖2016個塊便會做出一次調整,調整的依據是前面2016個塊的出塊時間,如果前一個周期平均出塊時間小於10分鍾,便會加大難度,大於10分鍾,則減小難度,目的是為了保證系統穩定的每過10分鍾產出一個塊,所以難度調整的時間大概是2周(2016 * 10 分鍾)。
比特幣挖礦形同猜數字謎,礦工要找出一個隨機數(Nonce)參與哈希運算 1Hash(Block+Nonce),使得區塊哈希值符合難度要求。算力指計算機每秒可執行哈希運算的次數,也稱為哈希率(hashrate)。一個礦機每秒鍾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其「算力」的代表,單位寫成 hash/s或者H/s。
算力單位:
1 KH/s = 1000 H/s
1 MH/s = 1000 KH/s
1 GH/s = 1000 MH/s
1 TH/s = 1000 GH/s
1 PH/s = 1000 TH/s
1 EH/s = 1000 PH/s
全網算力是btc網路中參與競爭挖礦的所有礦機的算力總和。當前難度周期全網算力會影響下一個周期的難度調整, 如果全網算力增加,挖礦難度增大,單台礦機固定時間的產出就會減少。
那麼,已知當前全網算力,下一個周期難度將如何調整呢?
根據公式:
難度 * 2^32 / 全網算力 = 出塊時間
出塊時間要穩定在10分鍾, 也就是600s:
難度 = 600 * 24.42 * 10^18 / 2^32
= 3.46e+12
那麼,在3.46e+12的難度下, 一台算力為14TH/s的礦機平均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出一個塊呢?
根據公式:
難度 * 2^32 / 算力 = 出塊時間
有:
3.46 * 10^12 * 2^32 / 14 * 10^12
= 1.06e+9 s
結果大概是12270天。
原本中本聰設計的是一個公平的完全去中心化的一個數字貨幣系統,每個人都可以使用個人電腦進行挖礦。然而,有利可圖時大量新算力不斷加入,礦工競爭激烈,使得單個礦工的挖礦成功率幾乎為零。
2011 年起礦池出現,大量礦工紛紛加入礦池,以穩定收入,攤薄成本。大量算力融入,使得比特幣挖礦難度越來越大。數字貨幣挖礦業形同軍事競備,挖礦設備不斷更新迭代,不再遵循摩爾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