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為什麼最新情況
㈠ 比特幣為何一直上熱搜比特幣距離我們普通人有多遠
從比特幣逐漸,數據貨幣的概念風靡全世界,進而促進了貨幣交易的發展。但比特幣自身存有的缺點和不可控,讓它在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並不實用,並且比特幣的獲取方式和交易規則更像是一種賭錢!自由思想一直是比特幣的精神核心,無政府主義者是比特幣初期擁躉,在他們眼中,天生反骨的比特幣是「烏托邦世界」的經濟根基,它從問世之日起便是美聯儲會議的噩夢,未來會變成國際貨幣,重新構建全球金融體序,
每一個板塊都是有時間格式,並且通過表針偏向上一個區塊鏈。就是這樣,每一個區塊鏈就形成一環扣一環的情況,和傳動鏈條一樣,只到偏向第一個區塊鏈,又叫創世區塊。這便是區塊鏈技術這一名稱的由來。實際上比特幣實質上和黃金白銀,鈔票一樣的,全是人為因素創造的大家認可它,它就具有使用價值,並且比特幣是一種具有極強的缺稀性總數量不多僅有2100萬只,算是一種有意義的藏品。
㈡ 比特幣、以太坊再現斷崖式暴跌!4.8萬人近14億元資金遭血洗,你咋看
據個人對於投資市場的了解和觀察,現有的虛擬幣價值其實存在著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和泡沫風險。任何人在投資時都要做好心理准備和負面後果承擔,否則的話只會給自己帶來財產損失和情緒痛苦。
在當初虛擬幣最為狂熱的那一階段,我有朋友也曾經想要通過購買的方式來獲得入場資格,但在個人的勸導和梳理了比特幣的發家歷史之後。我們都認為,現有的比特幣其實存在著非常高的溢價情況,且它沒有任何實體經濟支撐,很有可能會存在泡沫風險的問題。
我認為比特幣的暴跌和增長是正常情況。
對於比特幣的購買而言,我認為最為看好的反而是當初它不為人知的階段,因為只要有人們對於互聯網的發展和進步有真正透徹的了解,就知道那時的比特幣在未來會有非常大的潛力。而現階段比特幣的暴漲和下跌除了市場推動和投資人的情緒影響以外,它本身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且並沒有被各個國家合法承認,對這類虛擬貨幣的投資會比股票甚至二級理財市場更加凶險。
㈢ 比特幣的未來會怎樣
1. 比特幣的每一次暴漲都伴隨著很強的破圈效應,帶來大量期待暴富的新人以及上個熊市熬不住而退出的老人。牛短熊長,幾乎每個投資市場都如此,尤其加密貨幣行業,就算龍頭比特幣在熊市的跌幅都能達到80-90%,更別說其他非主流資產。所以進場的時候就要問自己,我現在在市場的什麼位置?我能承受多大的損失?買入的資產我能持有幾年且完全不影響我的生活?買入的資產是靠譜的嗎?幾年之後會不會歸零?
2. 加密貨幣投資風險非常高,注意資產配置,不要因為牛市各種資產暴漲而盲目投入本金,拿你能虧得起的錢來投資,畢竟就算是牛市一天之內暴跌20-30%都是可能的,一定要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圍內投資。
3. 對於新人,建議配置比較穩妥的比特幣、以太坊,畢竟經過5-10 年的長期考驗,這兩個品種在業內的共識群體都比較大。尤其是比特幣,作為行業龍頭,長期來看,整體趨勢一直是往上的,只要比特幣系統本身不出大的紕漏,未來幾年大概率依然能保持這種趨勢。
4. 如果實在眼饞非主流資產幾倍幾十倍的漲幅,拿5-10%比例的資金出來配置即可,去看加密貨幣市值排行榜,從排名前30 或前50 裡面挑幾個配置就好,建議設置好止盈點,作為短線投資,及時止盈。就算是Top50的資產,熊市跌幅95%以上都很正常,更別說排在後面的其他種類了。尤其不要輕易聽信親戚朋友的介紹投資某個區塊鏈項目,現在打著區塊鏈幌子的傳銷、騙子項目非常多。
5. 保持理智和耐心, 尤其是在牛市瘋漲的時候, 克制FOMO(Feel of Missing Out)情緒,從過去四年多的經驗來看,永遠有回調上車的機會。尤其是非主流資產,很多資產牛市為什麼能漲幾十倍上百倍,因為熊市跌了95%以上啊......
6. 資產安全最重要,大額資產提到錢包,用不聯網的冷錢包是最安全的,用紙筆記下錢包的助記詞(不要手機截圖,手機處於聯網狀態可能被盜),找個安全的地方存起來即可。再大的交易所也有倒閉或被黑的風險,資產放自己手上是最安全的。
7. 如果資金不能閑置一兩個周期以上(四年一個周期),那麼一定要注意及時止盈。錢永遠賺不完,任何時候止盈都是對的,不要讓所有的財富流於賬面。
8. 普通人千萬不要過度加杠桿、玩期貨合約,見過身邊朋友短期內從幾十萬到A9 又回到負債的,「憑運氣賺的錢、憑本事虧回去」的案例很多,不要心存僥幸。
再強調一下我的觀點:比特幣不是貨幣,是商品。
打個比方:如果您去玩一款 游戲 , 游戲 里需要完成很多任務,才能獲得 游戲 中的貨幣。不妨把這款 游戲 叫「比特」,這個 游戲 里的幣就叫「比特幣」。擁有很多比特 游戲 中的比特幣,有沒有價值呢?有!可以拿這個幣去購買 游戲 中的裝備,例如男主角的寶劍,女主角的漂亮衣服。
離開 游戲 ,這個「比特 游戲 的幣」,還有沒有價值呢?也還會有。
例如,有個同樣玩 游戲 的人,沒有這個「比特 游戲 的幣」,他要麼自己用力打 游戲 來賺,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向你購買。用現實中的人民幣或者美元,或者任何一種國家發行的貨幣,向您購買。
這個「比特 游戲 的幣」,到底是貨幣呢?還是商品呢?其實已經清晰了。在現實世界,是可以買賣的商品,在 游戲 世界,就是貨幣。
比特幣,不就是這樣嗎?在現實世界,是用美元標價的,是一種商品。在比特圈,就是一種貨幣了。
我曾經多次論證,比特幣就是 游戲 中的幣或 游戲 裝備。有興趣可以搜索相關文章。關鍵詞應該就是「孫建波+比特幣+ 游戲 裝備」。
這樣看來,比特幣的未來,取決於這種 游戲 的玩家和信徒。一款玩家多,信徒堅定的 游戲 ,其中的 游戲 幣和 游戲 裝備,就值錢。
比特幣的未來10律
比特幣是類似電子郵件的電子現金,交易雙方需要類似電子郵箱的「比特幣錢包」和類似電郵地址的「比特幣地址」。和收發電子郵件一樣,匯款方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按收款方地址將比特幣直接付給對方。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2021年了,比特幣如堅強的小強,不僅沒有崩盤,反而突破23000美元關口,再次創了 歷史 新高。比特幣之所以能夠強勢復甦,原因眾多。
1.個人持幣遞減律
長期看,每個人的持幣數量必然遞減。 10年來,比特幣一直在上漲,每一次從牛到熊,比特幣都會跌80% 90%,然後每一次從熊到牛,最高差額又都能達到百倍,這就意味著每一個牛熊周期,比特幣的頂點都會上移10倍。從比特幣對法幣的計價來看,尋常人已經越來越難買得起10個幣了,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我們以前都是「一把一把地買」。我相信這種難度在繼續一兩個周期後會變得越來越沒有人討論,因為大家討論的都會是「 是否能持有1個幣 」。
為什麼說每個人持有的比特幣數量永遠遞減? 因為比特幣價格持續上漲,且幅度巨大,所以每當你缺少法幣,試圖賣了它去做什麼的時候,會發現不管你在現實世界做什麼事,你賺到的法幣都無法買回同等數額的比特幣。 所以的確有少數人靠比特幣成為富豪,但他們手裡的幣也一樣是越來越少的。很多年前,我認識的人里就有一些超過5000幣以上,甚至有幾個萬幣以上的,到了上一個周期頂端過後,這類人差不多已經絕跡了。
為什麼我說我也沒有「暴富」?由於某時需要資金,賣過一定數量的幣,後來發現,無論怎樣再也換不回那些幣了。所以不要認為前期進入的人有多麼暴富, 守幣這件事,在長期幾乎是不可行的 ——2倍可以不賣,10倍賣不賣?50倍100倍賣不賣?200倍500倍賣不賣?任何人心裡總有一個價碼,這就引出了第二點。
如果你從來沒買過,那你一定要買一點試試;如果你從前買過,打算清倉,那麼留點底倉也不影響你變現99%的幣吧?你可以持有個幾千塊錢的,又能讓你虧到哪裡去呢?可若是上漲,它是沒有天花板的。 這種下跌虧損有限,上漲倍數無限,而長達10年的 歷史 又一直在證明這一點的投資品,為什麼就不能配置一點?你喜歡就多配置,怕就少配置,但多多少少,它也應該是塔勒布杠鈴策略里其中一頭的最好標的了吧?
為什麼要一次次地忽視?難道僅僅是由於你了解它很早,卻沒有持有它,所以以現在的價格持有它無法給自己一個交代,於是只能拚命希望它下跌?你的希望如果有用,你早就是全球首富了,這不理性。
2.價格波動律
知道時間跨度3年有多少變數嗎?借用復聯三奇異博士的話:我看到了1400萬種結果。所以,所有試圖預測三年價格走勢的不是騙子就是傻子。這就是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到了那個能做那事的價格,他就會賣。有人是為了買豪車,有人是為了買豪宅,有人是為了創一番事業,有人是為了財務自由,總之,他一定會賣。 所以理論上是這樣,比特幣漲得越高,越高收益倍數的幣數量就越少,對總持有成本的影響也越小,而比特幣交易量這10年來又是呈持續放大,因此最大量的幣成本一定是最接近當前價格的那些。 你不用眼紅那些多少年前進入到這個市場的人,覺得好像「單純憑進入早晚來分配財富很不公平」,沒必要,我已經說了,守幣這件事在長期就是不可能的,沒有什麼早進入的人還留著那些上萬倍的幣,除了中本聰本人。所以, 比特幣持有者的平均成本永遠接近當前價格。
有些囤幣黨會說持有比特幣是永遠正確的。的確,從 歷史 看,這一點沒有問題,但不代表未來還是如此。比特幣目前的市值已經超過2萬億人民幣,盡管這對於一個無國界投資品來說並不高,但若是這個周期的牛市頂點真的能在現在的基礎上再漲10倍,那就是20萬億了,已經超越了世界各國黃金儲備總市值。
試問一個這種體量的資產,還會不會動則10倍百倍?所以我曾經說,這次周期可能是普通人最後一次參與到「暴漲暴跌的比特幣」之中,就是這個原因。比特幣要麼死,現在來看概率已經極小,要麼就體量真正達到主流機構能配置的資產之一,那就成了普通投資品,就再不會是杠鈴策略那一端的產品,普通人想搏到正面黑天鵝,就得找新標的了。 比特幣總有一天不再有10倍百倍波動。
價格波動的原因有許多。 也許在投資者看來,加密貨幣已被當作對抗沖通脹的有效手段,對抗通脹成為主流投資機構大舉進入加密貨幣領域的關鍵原因,精明的機構投資者們更是如此。自創立以來,比特幣一直被作為優秀的價值存儲工具,2020年5月的通縮減半事件更是凸顯了比特幣的稀缺性,比特幣的受眾已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正如加密分析公司Chainanalysis在今年11月份報道的那樣:「那些首次買入比特幣的投資者,他們大都希望對沖法定的宏觀經濟趨勢帶來的貶值,他們希望用比特幣對沖法幣帶來的通脹,對抗通脹是當下最旺盛的需求。」2020年,機構在投資比特幣上徹底改變立場,同時他們對黃金的需求正在下降,這樣的改變也許是永久性的。與2017年不同,彼時比特幣的飆升主要是由投機活動推動,而2020年的牛市似乎是受冷靜、精明的高級投資者所引導的。說的直白些,供求關系是決定作用的,其他都是虛的,現在大機構只買不賣,供不應求;兩萬的比特幣old money不在意,三萬,十萬呢?大機構運營的好,他就會像鑽石一樣堅挺。
也有人認為,本輪比特幣價格的迅速增長同2017年的增長有本質不同。導致這一次的增長因素包括更加友好的監管環境,更加穩固的市場基礎設施和機構投資者的進入,而2017年的那次增長主要是零售用戶在市場中炒作的結果。所以這一次的增長有更加穩固的基礎。盡管比特幣的價格走勢未來依然會有大幅震盪,但其成長的趨勢卻是肯定的。
大家感嘆呀,數不清是被預測多少次崩盤了,十幾年了長成你買不起的樣子。2021年了,沒有崩,反而被人給奶起來了。貨幣超發是一種癮,美元只要不停加印,比特幣就不會跌哪去。
3. 天花板律
游戲 里有狼狽發育期,比特幣的價格也有。狼狽發育期是價格生長不被打擾的時期,這個時候若是沒人打擾,就意味著價格還將有一段時間的持續上漲,而一旦主流不相乾的媒體都發現了比特幣,開始大肆報道,那麼盡管短時間內會有數倍的上沖,因為會有大量增量現金湧入市場,但往往離見頂也就沒剩幾個月了。最早是1000塊人民幣一個,媒體就開始大肆報道;然後是比特幣超越1盎司黃金,比特幣突破10000元人民幣大關,媒體開始大肆報道;後來是突破1萬美元,媒體開始大肆報道;現在突破10萬人民幣,媒體都見怪不怪。所以如果你像標題這樣問我,比特幣還能漲多久?
那應該是還有很久。什麼時候主流媒體都出來蹭熱度了,就得掰著手指數日子了,因為主流媒體對比特幣財富效應的大肆傳播,會導致增量資金的大幅進入,而這種進入對比特幣價格的推高,則進一步成了媒體們的素材,從而再一步步擴散到對比特幣完全不了解的人那裡,讓他們也心癢癢終於有一天沖入場內。
此時比特幣價就會到達周期頂峰,因為連小白也進來了,所以無論媒體再怎麼傳播,都很難有更多人帶著更多錢進入市場,獲利變現壓力大於求購支撐,於是牛轉熊。 每一輪周期都是如此,而決定每一輪周期比特幣價格頂點的,則是「主流媒體大肆介入時的價格」,通常這個價格再乘以3 4倍就差不多要崩了,而這幾倍會在極短的時間 里完成。
比特幣的「狼狽價格區間」決定了周期的天花板。就現在而言,並沒有開始鬱金香而已,後面漲到天價反而沒有實際價值的時候,應該就是慘跌的時候吧,回歸它的本來價值 。
4.風口豬律
這些年來,我再也沒有見過比比特幣增值還要快的資產。大家都說北上廣深的房產漲了多少倍,經常羨慕那些早期「上車」的人,我也有一些房產,但跟手上的比特幣增值比例比起來,什麼都不是。 有人說如果讓我穿越回過去,我一定會在xx年買房子,在xx年買股票,在xx年買比特幣,錯,假如你帶著時代記憶,有比特幣的選項就不該再考慮別的。 或許你可能會說一些傳銷項目,的確,它們在一瞬間或許真的增值很快,但首先是窗口期短,增值很快過後就是迅速崩盤,一個不能長持的東西就註定99%的人不會買賣在那個恰好的點;其次是當它高倍的時候,由於市場成交體量很小,賺的也只是賬面財富,你賣一部分就會大跌,剩下一部分就跑不出去。
有人擔心崩盤。世界發展有兩種走向,一個是中心化,比如說過去中國的封建 社會 ,就是一個以帝王為核心的中心化 社會 。 一個是去中心化,就是鏈化,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社會 發展總是兩面性。未來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相互作用的 社會 。過去各大政府和金融權威機構對比特幣並不認可,但今年情況有變化,美國主流的金融機構開始認可比特幣了,今年的比特幣突然上漲就是很多主流金融機構開始認可比特幣,有些大機構進倉比特幣的結果,可以預見的將來有更多的國家和地區認可比特幣。 其價格會有波動,但是崩盤短期內可能性不大,會走一波和外匯股票等一樣的走勢
但比特幣長達10年的上漲,讓普通人有足夠多的時間進入,而不管什麼時間進入,只要不操作,到今天都是賺的,而它的體量也足夠大,網路上經常有一些完全沒買過的人說比特幣買了就賣不出去了,這種人就很low,非常low——灰度持有幾十萬枚比特幣都不怕賣不出去,每天都還在繼續吃進,你買不起半個幣的人在那兒說賣不出去,真的不合適。比特幣或許不會永遠上漲,甚至可能明天就完蛋了,但並不妨礙它就是過去10年裡最好最好的投資品,且擁有對普通人最友好的投資門檻,沒有之一。房子你至少得買一整套,但比特幣你甚至都不需要買一整個。可能, 比特幣普通人階層躍升最快的資產。
當年,顯卡廠家為了推廣顯卡,還教網友們用顯卡挖比特幣,那時用筆記本都能挖出比特幣來(2010年那會兒,2013年已經不好挖了,有礦場和礦老闆了)。當時,一年基本上就可以挖出幾千枚,現在1枚差不多就可以換14萬人民幣了。就問你們,後不後悔?
5.熊市鄙視律
你永遠不知道比特幣的牛熊周期是多少年一次,或許你會說按照過去慣例和減半周期看,是4年一次,但規律一旦被人普遍認可,大家就會在規律到來之前提前抄底或逃頂,更聰明的人就會在這大部分人的決策前再提前一點點,那再聰明一點點呢……大家都覺得自己可以再聰明一點點,直到規律消失。
等著熊轉牛的人,資產往往是從牛市跌下來的,也就是套牢者,因為熊市本就沒多少成交量,也沒幾個人會在一路下跌中買入,就算買入,也是先套牢,然後一路補倉,直到子彈打光才發現熊市剛到半山腰。這類人最容易下「我要扛過整個熊市」、「大不了不動,不信你不漲」的決心,但其實他們內心是痛苦又無何奈何的。他們覺得自己至少能扛3年,但3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這期間會發生無數當前意想不到的事情,會出現很多讓你有沖動「賣了去換」的新東西,當你不賣的意志力耗盡之時,稍稍漲一點點,你就忙不迭地全賣了,你怕這僅僅是熊市的短暫反彈。
為什麼熊市總比你能扛的時間長一點點?為什麼莊家總盯著你的三瓜兩棗,你一買就跌,一賣就漲?沒有人盯著你,只是你跟大多數人的人性是合拍的罷了。 正是你跟其他人一樣,在前面積累了那麼多想賣掉的動能,你對黎明渴望了那麼多年,才會拚命去抓黎明前的那一束光,你害怕再不抓連這束光也沒了,從而完美錯過整個黎明。 每次都只是比你能扛的時間長「一點點」。
6.撿漏律
比特幣在全球市場份額中的佔比還是比較小的。目前比特幣的總市值約5000-6000億美元,而黃金的全球總價值大約為12萬億美元。目前來看,比特幣的體量越小,就越存在炒作空間。比特幣的稀缺性及其作為「數字黃金」作為對沖通脹,成為了對沖美元貶值的一種手段。比特幣的稀缺性加上不斷增長的需求,這表明比特幣市場還有較大的成熟空間。盡管從過去10年來的 歷史 看,無論在什麼時候賣比特幣都是錯誤的,但如果一個人持有資產到死,哪怕這種資產永遠上漲,這種持有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更何況它並不會永遠上漲,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有幾種情況值得你考慮出售手裡的比特幣。
一是比特幣的體量和普及,任意一個先到達了傳統金融產品的規模。 比特幣的漲幅之所以能達到這個級別,是由於它小,拉動它所需的增量資金也就小。 我們得明白這個規律,一種資產漲,永遠是著急買入的人大於著急賣出的人,無論任何資產,跌就反之。 假如一種資產體量是10塊錢,在流動交易的是其中的1塊錢,這時候很多人沖進來買,在一番競價之後,有人花10塊錢買走了這1塊錢的東西,此時整個資產體量就變成了100塊錢,之前持有的每個人手裡的資產都翻了10倍。但如果這種資產的體量是10萬億呢?在流動交易的是其中的1萬億,我們把這1萬億都看成1個幣,也就是說競相出價者合起來得10萬億的錢,才能讓每個人手裡的資產翻10倍,那得多少人參與競價?所有人手裡加起來也沒那麼多錢啊,那怎麼翻10倍?
有人在幾年前a股小牛市時,說a股要沖上10000點,你知道a股有多大嗎,10000點,那得全國人民都把錢拿出來炒股。所以假如比特幣的體量到了傳統金融產品的規模,你就可以考慮賣了,又或者它的普及率接近了股票,也差不多了,因為不會再有「 人口紅利 」。
二是賣了能讓你的生活質量上一個大台階。 如果你原本跟父母、老婆、孩子擠在一個小房子里,賣了比特幣能讓你們換一套大房子,還能趕一輛小車,外面下館子可以不怎麼計較價格了,我覺得這就是個賣了它的好時機。人最終走向的還是生活,今天你能改善生活而不改善生活,明天熊市來了我說過,你大概率扛不到下一波牛市,到時你整個人的心態都會崩掉,那種「我本可以」卻失去的感覺,會讓你做什麼都心態失衡。當你手裡的比特幣已經漲了很多倍的時候,不管你賣了以後比特幣又翻了多少倍,當它在熊市跌下來時,大概率還會落到你現在的區間甚至更低,而熊市的買入窗口期有好幾年,屆時你可以按照你當時的經濟狀況,再選擇要不要繼續,以及是不是投入一點零頭慢慢玩。
三是財務自由夢想律。 財務自由是另一道坎,如果賣了比特幣能讓你用這筆錢在銀行吃利息都足以覆蓋家裡一年的所有開支,甚至還能多出一些投資款,那就先自由了再說。你可以用多出來的投資款和工作賺來的錢,慢慢選擇自己今後的路,邊學習邊做點有意義的事,這種狀態對你心態上的影響,是無價的。
9. 割韭菜律
拿離我們最近的2018年為例,那個時候所長的ETH每天跌十幾二十個點,中間有一波小反彈之後繼續跌,一直跌到2018低-2019年初。
為什麼會跌這么多?其實也就是因為,投資機構和資本在慢慢拋貨了,再賣出了,那為什麼中間有小的反彈呢?我們都知道,咱們國人有個習慣就是看見一個東西人家都賺錢了自己才會進去,這個時候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可以賺錢,然後拿著自己的錢進入了幣圈,資本暫停拋貨,散戶進場,當資金流入大於資金流出的時候,價格自然會有漲幅。但是當2019年的四月開始的時候,比特幣再次從3000多美金開始往上拉盤, 很多韭菜看到了賺錢的希望,再次拿著錢進入市場 ,這時候散戶進入的多了,莊家能拋的貨已經拋的差不多了,所以一直從19年的四月到五月一直是個上漲但是非常小的一個增長,直到5.4那天開始,比特幣再次啟動沖高,到月底的時候比特幣一度逼近一萬美金大關。但是在六月開始的時候,比特幣又進入一個小回調,但是大約在六月10號開始比特幣再次啟動,並且在19號的時候達到2019年年度最高價,逼近一萬四千美金,然後19年的第四個季度開始回調,後來因為疫情,比特幣暴跌至3800美金,然後今年的行情就慢慢開始啟動了。
最新1月4日突然降到27777,會不會是走低的開始?最近新聞說美國很多大機構入駐比特幣, 但他們不是來讓你的1萬變成變成1萬5的,他們是來收割你的!!!而且我認為華爾街很早很早就利用比特幣這種最鋒利的收割工具來剛韭菜了!!! 如果從最近一個月看起來是穩步上升,但是以年為單位則漲的嚇人;人們在這種看似繁榮的表面忘記了危險,美元是超發了,但也沒有任何理由讓比特幣1-2個月價值翻倍;除非有不能說 的秘密。按照這個趨勢是這樣走的,到時候你准備好銀子接盤准沒錯!
就有人預測,現在很多人覺得是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泡沫,但是單就目前情況看崩盤幾率不大,現在大宗買家幾乎都是hedge fund,運作的好的話,可能會像十九世紀的鑽石一樣。可是,鑽石不也割韭菜的主?
現在破了 歷史 新高了。越來越多人注意到了,一個是散戶更多的注意到了這個東西,肯定了比特幣的投資價值,二來是機構投資者爭奪。這個才是推動的主要原因,機構投資者可以說是巨鱷,他們有撼動這個市場的能力,他們玩的多了就開始漲了。韭菜,誰割?誰被割?
有一定是真實的:如今價格溢價太嚴重了,資本最後一定會收割的,這是毋庸置疑,估計他們會操盤讓比特幣繼續張一段時間。然後開始收割,這玩意一旦開始暴跌,沒有個40%都對不起如今的溢價,關鍵是它可以沒有下線。永遠記住一句話:當你心裡慾望膨脹的時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前面沒參與,現在也不要去參與。
10.價值信用律
有人忽悠到,比特幣的價值共識越來越被廣泛認可,不但是民間,大部分聰明的國家都在迎接它的到來,並開始制定和已經制定了相關的政策,呼籲不能封堵,封堵只會讓自己失去更多的機會。可是,憑啥呢?要知道,比特幣是可以做空的啊。只要一直有人看空做空,比特幣就會一直漲,所謂空頭不死,多頭不止。等什麼時候你們空頭都爆倉或者反手做多的時候就該暴跌,回歸它原有的價值了。
物以稀為貴,是俗語,是人們對稀罕物價格成因的直覺,是錯覺。不過,這個錯覺的確很象很象是真的,比如:有的舊郵票,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張,其價格常常是萬數。 古董,世上稀少,有的有幾件,有的甚至僅有一件,其價格動輒數十萬元。螺螄,都是右旋的,左旋的極為稀少,有生物學家懸賞百萬元求購一顆。牛黃,在牛膽里形成,極為稀少,可以做葯,其價格高比黃金;狗寶也是如此 ……由於太象是真的了,以致從市井街頭到經濟學院,人們都把這事想當然了。物稀即貴,經濟學有必要給出解釋,可是經濟學史上沒有人認真去做。
馬克思似乎認為這是個別的、偶然的現象,沒有花心思作深入思考。和馬克思鬧對立的新古典經濟學人,他們滿以為「物稀即貴」點到了勞動價值論的痛處,認定那是死穴,於是,乾脆把「物稀即貴」現象當作理論依據,高唱:稀缺是經濟學永衡主題!人是需要直覺,但是直覺常常誤導人。太陽早上東升、午後西沉,大家天天看到,可是,不能因此就依著直覺說太陽繞著地球轉吧。哥白尼首先就不依,現在已經沒有人把它當作天文學依據了。經濟學是一門科學,是不能以直覺作為依據的,把稀缺兩個字放到經濟學文獻里當作關鍵字眼,很不嚴肅。
事實上,有稀而貴的物品,也有很多東西極為稀少,但它們不值分毫。比如:十六歲少年的白頭發,女孩的胡須,都極為稀少;有的牛全身黑毛,在前額正中有一個小白斑點,這樣的白牛毛極為稀少;某品牌電視機熒光屏十分光滑,其玻璃平面上1毫米大小的瑕疵極為稀少;頂尖作家張李某著作等身,他作品中病句極為稀少;大街上的商業招牌,錯別字數量不多,很稀缺;市場上流通的商品中,次品比合格品稀少,名牌產品中的次品更是超稀缺;酸雨比淡水雨稀缺;三腳貓比四腳貓稀缺;罪犯比守法公民稀缺等等,等等,這些稀缺物事,就不值錢。
稀缺物價格之所以高,是因為搜尋系統在搜尋它們的過程中,耗費了巨量的人類勞動。所以,比特幣值錢,是因為建立在所謂「挖礦」基礎上的。
同時,任何貨幣都需要有他的價值信用屬性支撐,否則很難長久。不管是美元還是歐元,都是用國家信譽兜底。反過來問,比特幣用什麼做為他的信譽支撐呢?於是,有勇敢的挑事者發出呼號:整個金融世界本來就是一場龐氏騙局,只不過有的騙局有強大的背書維持,比如紙幣就是靠國家信用背書,黃金因為稀缺大家信任所以值錢,比特幣也是如此總量恆定,全球放水錢總得找避險的地方吧?優質房產,股票,比特幣當然漲不停!有大仙預測:看接盤的資金夠不夠,營銷夠不夠了,都是不斷的換人接盤,遲早要崩。也有人說,個人自由是每一個人追求的目標,隨著數字經濟的崛起,央行對 社會 財富的控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個人在經濟事物中的自由度逐漸降低,而比特幣就是個人一定程度擺脫這種控制的一種方式,故只要自由主義仍然深入人心,比特幣就不會輕易崩盤。
㈣ 比特幣史詩級暴跌,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一些傳統行業不重視流動性,因為它們不具備刺激幻想的功能。那些空洞無腦的資產更能吸引流動性,而大多數人不了解的資產才是最讓人好奇的。比特幣正是讓人們最好奇的東西。比如所謂的網點,因為網點可以激發人們的想像力,從而滿足資本炒作的需求訃告脫離現實的這一特點。
對於比特幣的未來走勢,短期來看,市場流動性不足的狀況並沒有得到改善,因此目前仍無法判斷這種下跌趨勢的結束。加密貨幣是高風險投資,應該謹慎投資。與一開始不同的是,現在很難上升,但很多人如果想要下降,就必須跑。
㈤ 又崩了!比特幣直線暴跌波及十萬人,爆倉近28億元,此次爆倉原因是什麼
又崩了!比特幣直線暴跌波及十萬人,爆倉近28億元,此次爆倉的原因還是因為外部環境的影響,疫情的影響下,很多國家其實面臨著的經濟壓力是比較大的一些,國家的經濟已經開始慢慢的步入到衰退,這種情緒也影響了整個市場,很多的資產也都出現了大跌的情況,在此也就影響了比特幣的發展。並且美國因為面臨著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的影響,在美聯儲上也不斷的進行加息,導致美股開始暴跌,與此同時比特幣也出現了崩盤的情況。
最後關於比特幣其實一直以來都進行了提醒風險,但是還是會有一些人進行操作,希望獲得比較高的收益。
㈥ 比特幣最新狀況如何
比特幣價格開始新的反彈
比特幣價格仍然遠高於 20,000 美元,並開始了新的上漲。明顯高於 21,000 美元和 21,200 美元的阻力位。
價格甚至超過了 21,500 美元的阻力位並飆升至 22,000 美元的阻力位之上。在 22,347 美元附近形成高點,價格最近開始下行修正。跌破 22,000 美元和 21,850 美元的水平。
比特幣價格低於近期從 21,180 美元擺動低點至 22,347 美元高點上漲的 23.6% 斐波拉契回撤位。它現在的交易價格高於 21,500 美元和100 小時簡單移動平均線。
㈦ 如果比特幣成真,大量持有比特幣的人成為巨富,這合理嗎
肯定不合理也不可能成真。
你想一下,比特幣只發行2100萬枚,如果真成世界法定貨幣,你每擁有一枚,就是未來不吃不喝,永遠不用幹活,也相當於擁有這個世界2100萬分之一的財富。
你覺得合理嗎?
比特幣本身是一個通縮貨幣,不符合正常的 社會 經濟秩序,擁有比特幣的人不會再去投資,消費。因為他們手上的貨幣只會越來越值錢。進而流通率降低, 社會 蕭條,經濟和物價一起崩潰。
我記得這個問題在某乎上面回答過,那我就再說一遍。
貨幣本身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它本身就是一張紙而已。他的價值來源於政府站台,來源於多少人認同他的標價。
比特幣也是如此,他的價值就是那一小圈比特幣信徒的狂熱。去年比特幣漲瘋,除了圈內本身人外,基本就是做多機構割投機者韭菜。
比特幣雖然說是去中心化,但實則還是要靠中心化的交易機構交易。
各國政府不可能也不會拋棄自己的法定貨幣,去為比特幣的信用背書。這行為不光蠢,也不符合人類發展。
說白了,比特幣現在真正的應用市場還是黑市,暗網,X錢。而像真正的貨幣實力應用場景,在全世界都少之又少。
我覺得如果你如果想了解幣圈,小額投機試試水就算了,如果真把他當成世界金融秩序的信仰,那就趕緊放棄這個想法。
我不知道區塊鏈未來會不會真的顛覆世界貨幣,但肯定不是比特幣。
就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來說,在10年前能看到數字貨幣將來的,那是先知,在5年前看到數字貨幣前途的,那也可能翻車。
我們先來看看數字貨幣們現在的樣子。情況是這樣的,BTC在5400美元附近,它的兄弟BCH在273美元的價格上,昨天竟然漲了13%,ETH價格是163美元,XRP的價格是0.3美元,但是它數量多。
在經歷了2017年年底的2萬美元高價位之後,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就走上了熊市,最低掉到了3000多美元,也就是跌去了85%的價值。這也使得像日本軟銀孫正義這樣的投資老手翻車,據他自己說,在比特幣里虧了1.2億美元。都夠我吃幾輩子了。
在今天,你敢不敢投呢。在今天也同樣不知道明天數字貨幣會不會成。在一件事情還沒有成的時候就加入進去的,那就是風險,高風險就有高回報。同樣高風險也會有大損失。有比特幣信徒信誓旦旦的說比特幣會到25萬美元一個,另一個聽了覺得不過癮,100萬一個,到不了這價位直播吃翔。說這個話的是McAfee,慢咖啡,就是搞殺毒軟體起家的那位美國瘋子。現在還因殺人案面臨美國的引渡。他們說歸說,反正沒人會來為自己的言辭買保險,聽了這些話,投進去錢,結果虧了,也不會有保險賠付。
就像題目講的,如果的東西都是萬一,這事情萬一要是成了呢。萬一的事情,也就是有9999個不成。如此的風險,有幾個能頂得住。我們買理財的話,資管新規不再兜底保本了,就這個很多人都受不鳥,要是投比特幣,9999的可能都是虧,那麼賺9999倍,或者賺幾倍幾十倍,看來也就公平了不是。
就在剛剛,美國有一項調查出來了:11% of the American population owns the major cryptocurrency bitcoin (BTC), according to a new survey published by Spencer Bogart of venture capital firm Blockchain Capital on April 30.11%的美國人口有買了BTC了。
總的人口中2017年有77%的人聽說過比特幣,到2019年4月這個數字增加到了89%。年齡段上細分18-34歲的人中90%知道比特幣。當然,擁有比特幣的人群中,也是這個年齡段的最多,有20%,而人口平均持有比特幣的才11%。
這是比特幣市場比較真實的一個寫照。
作者無意慫恿別人投資數字貨幣,因為這里可能存在潛在的風險。任何新的東西都一樣,謹慎為好。如果成了看似不錯,萬一不成呢,錢就呵呵了。
說實話,我從來就沒搞懂比特幣,也不太想去搞懂,因為比特幣違背了我所受教育的基本的貨幣常識!雖然比特幣從我第一次聽說的幾塊錢倒到最高的2萬美金一個。但是,說比特幣成真,或者比特幣成為未來流通貨幣,或者成為各國貨幣當局認可,而具備合法流通權的人,是真的完全不懂貨幣學的基本常識的人才會這么想和說的出口的人。
所謂的比特幣,盡管我不是很懂,大約知道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演算法,基於演算法的基礎上,按照演算法生成比特幣,並且一度風行全球,卻始終不被諸如巴菲特等人所認同其存在價值的說法。我簡單地總結,比特幣之所以有今天的價格,本質是炒作,尤其中國資本的炒作,且因為炒作的邏輯,持有者不怎麼參與交易和流通導致了流通數量和炒作需求的巨大缺口而持續上漲和炒作。而這個邏輯一旦失效,則雪崩可期!
為什麼說比特幣註定不可能成為全球流通的支付貨幣?這要從貨幣的基本常識說起,實際上,貨幣是一種信用和政府公權力強制發行,即沒有對應的兌換黃金義務和責任,純粹以政府強制力和央行信用作為隱性擔保而發行的強制性流通紙鈔,其對比的是如果在金本位時代,貨幣的信用是綁定黃金,即多少貨幣兌換多少黃金是法定的央行義務和責任。即見票即付的責任,後來因為美國的黃金兌付機制沒有足夠的黃金作為保證之後,美國強制全球協議以布雷頓森林體系所取代金本位之後,從此美元不再具有強制兌換黃金的責任和義務而脫鉤黃金。這也就是為什麼各國黃金儲備主要在美國保管的根本和 歷史 原因,因為需要拿黃金兌換獲得美元!
也就是說,連黃金,都是各國和全球央行貨幣當局的天然敵人,意思就是是各國貨幣的天敵,假設黃金真的按照實際價值具備流通權力,那麼各國的貨幣就會一文不值,因為貨幣屬於信用,其等價和購買力屬於信用擔保和國家權力強制流通而不是剛性以實際儲備的等量於流通貨幣的黃金擔保。如果黃金存在支付權力則沒人會信任貨幣,一張紙而已。
這也就是我看到很多大咖說保值抗通脹買黃金我就想笑,如果央行給予黃金真實的價格,那麼,買黃金肯定是最保值的,但是,黃金天然是央行的天敵,他使得央行信用下發行的貨幣容易存在無法兌換承諾含金量的黃金。
那麼,黃金,尚且難以全球性流通(唯一例外的一種條件就是各國央行破產,或者世界大戰,全球不再信任任何貨幣,包括美元)何況比特幣?從黃金這個角度非常好理解,比特幣必然受到各國央行的抵制,抵制,並非是抵制其存在,而是允許在一定的范圍和程度存在,比如有限的規模,有限的炒作,但是要取代各國貨幣的存在,或者換一個角度說取得流通權,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打一個不太准確的比方,如果黃金不是央行的天敵,那麼隨便按照哪國貨幣,就拿美元來說,按照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同等時期的黃金購買力和美元購買力來說,黃金現在至少價格應該是每盎司1-2萬美元(可能不太准確,甚至應該達到20萬美元,對比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同時期黃金購買力而言),而事實是價格為1100-1300美元,道理就在這里!
從我國比特幣的發展來看,無論是挖礦,還是炒作,我國央行始終非常警惕比特幣,不僅僅是上述我論述的央行天敵,也更多的是跨境和洗錢的違法工具。
因此說,題主所說,比特幣成真,不管是如何成真,都不可能。
盡管目前按照價格,或者賬面來看,的確,擁有一個比特幣的價值不菲,以前用比特幣支付一杯咖啡的事,按照目前比特幣的交易價格來看不可思議,但是從貨幣常識角度來看,其未來法律的風險巨大,越是發展風險越大,越不發達越脫離央行的警戒視力范圍。
最後,奉勸所有投資和炒作比特幣的人遠離比特幣,假設某天,央行下令封殺比特幣,立刻分文不值,因為黃金和比特幣,是紙幣貨幣條件下央行的天敵!
投資比特幣不能看到有人笑就看不到有人哭
2011年前後作為投資比特幣的最佳時間周期很多人是無法抓住這個風口的,當前已經流通於世的1700多萬枚比特幣陷入沉默賬戶永世不出的接近於500萬枚。從這個數據中就可以看到當初是有很多人擁有比特幣的,2010年前後淘寶上還有5元1枚出售的比特幣,99%的投資者是無法想像的未來若干年後,比特幣可以如此值錢甚至一度達到2萬美元的高度。
所以說在任何的投資市場,先知先覺者吃肉後知後覺者喝湯盲目跟風者接盤。 不管是最新的挖礦還是投資比特幣,在這個行業里邊處於一夜暴富奇跡下的人群永遠是最少的。絕大部分的人只是作為一個普通的投資,那麼有贏有虧也就十分的正常,無需眼紅平常心去看待下一個風口就行。
非常合理。從財富分配,風險收益和貢獻大小看。
財富分配是否合理?
問題中有個概念要澄清,大量持有比特幣的人,是指:
1)大量(持有比特幣的人)
2)大量持有(比特幣)的人
先討論命題一,這一群體其實是不存在且無法成為巨富的,看下面這個圖。
本文數據均來自btc區塊鏈瀏覽器(19.1.11), 比特幣的所有地址加起來也不過才2000萬多一點,也就是說使用者只少不多。作為一個全球投資品而言,人數真的太少了,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只有2%左右的人擁有超過1BTC,我就不說比特幣有一天漲到月亮上去的事兒了,就算是漲到一兩百萬美金,這些持幣量不足1BTC的人能成為巨富?怕是連套北京的兩居室都買不起吧。所以,不存在大量(持有比特幣的人)成為巨富這一事實。
而且,能拿出幾萬閑錢投資虛擬貨幣的一般都是城市新中產,小額投資也許可以改善他們生活,但無法實現階層躍遷,這是合理的。
再看命題二大量持有(比特幣)的人呢?那這些人如果成為巨富,合理嗎?合理。因為我們得看風險和收益的比例。
風險收益比例合理嗎?
成為巨富不合理的邏輯是風險低,收益高,這些人賺了過於容易賺到的錢。但事實上比特幣大戶或者你所知的莊家都承擔了對應的風險,可以看下面的圖。
持幣量第一名的地址是18年1月才逐步參與交易進來,這是幣價大跌,市場都在喊比特幣歸零的階段,在17年初陸續建倉13萬個比特幣,在大牛市裡也沒怎麼出手,這是做好巨額虧損的准備才進場的比特幣莊家,這個風險遠遠超過大多數有錢人能夠承受的風險資本體量。
我們選擇了排名第一到第十做個參考,前十名的地址里,只有一個是11年入場的,而近期交易頻繁的第十名,是在18年底才進場的,就是大家哭爹喊娘,各大群里靜悄悄的時候。
看到韭菜和莊家的差距了嗎,這些人本來就是大富,如果比特幣成真,他們的成為巨富也是理所應當的吧。不幸的是這些故事都並不屬於你,只好假想出一群早期礦工,一群運氣好的普通人,去完成自己的白日夢。
因為早期的礦工可以很輕易的挖出大量的比特幣,只要拿到現在,就可以輕松的獲得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不相匹配的財富,於是有些人就得出結論,這不合理不公平。
早期礦工做了什麼?
早期的礦工大多是極客或是懂金融,哲學,密碼學,經濟學, 社會 學這些各個學科的聰明人,這些人在早期參與的過程里,已經擁有了獲得它的資格,而如果能拿到今天,那也是他應得的。但事實的真相是,早期的礦工可能早就退出了。試想一下,你從電腦里挖出來的莫名其妙的東西有一天,突然值1美元了,你賣不賣?不賣,好,值100美元了,你賣不賣?你看了看,發現你電腦里有1萬個,這個時候不賣的就會覺得自己是傻子了。
大家都在嘲笑1萬比特幣換比薩的故事,事實上,那個程序員在後來接受采訪的時候,並沒有任何後悔,因為當時1萬比特幣不值錢啊,你的知識和能力既然無法駕馭這些未來的變化,為什麼要後悔?能拿到今天的信仰者們都是真英雄,在比特幣宣傳,流通量的減少,和穩定幣價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那個比特幣系統不夠安全穩定的早期階段功不可沒,他們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判斷力和承受力都遠超常人,這份財富當之無愧。而事實證明,這樣的人真的少之又少。所以也沒什麼不合理的。
總有些人光看到巨富的機會看不到巨富背後的風險,你以為10萬比特幣算多嗎,不算多,跟你做交易對手的人比比皆是,莊家進場也是要相互博弈的,而且不能隨進隨出,尤其是熊市。這些大戶的體量至少要經歷1-2輪大牛才能達到自由進出的水平,現在都是扛著巨量的風險在冰上行走。
圈裡很多人都等著正規軍入場,正規軍為什麼不入場?風險大啊,入場也就是買10來萬個,跟你博弈的人一大堆,本來自己可以想印多少印多少,何必去一個到處都是對手,還不知道是誰的市場呢,風險和收益不匹配。
趙長鵬賣房抄底,套兩年卻有了世界第一的數字貨幣交易所。
貼吧48萬哥賣房梭哈,套一年卻痛失財富自由。
故事的開頭何其相似,結局卻令人扼腕嘆息,而在我看來,48萬哥成為巨富才是不合理。
空有暴富的心,卻沒有為自己熱愛和相信的東西做一點事情的覺悟,一敗塗地也沒什麼可說的。
所以終歸只能閑錢投資 因為大多數人都是不敢的。
你如果敢,扛得住這種心理壓力,我覺得沒什麼不合理,也許這個 社會 實驗明天就失敗了呢,是不是?怕不怕?
突然看到有人舉了拆遷做例子,說實話,這么一比,拆遷反而是更不合理的那個。
不是嗎?
存在即為合理,認為不合理的只是一種酸葡萄的心裡!
早十年買房的人,可以坐收房租,是否合理?
坐擁黃金地段,拆遷後瞬間實現財富暴漲,是否合理?
生與條件優渥家庭,出生既高起點,是否合理?
早十年第一批互聯網人,現也已經萬貫家產,是否合理?
改革開放初期,第一批下海經商的人,早已經功成名就,是否合理?
看似不合理的表象下,是有你看不到的膽識,魄力,以及智慧的積累和運氣。這是無形財富和有形財富之間的轉換。
樓主說的比特幣成真,應該是指有越來越多人使用比特幣,比特幣得到各國的認可,比特幣成為數字黃金。
從比特幣誕生到現在,已經走過了10年的歷程,從最開始的加密圈慢慢走向普通大眾,使用比特幣的人數是越來越多,了解比特幣的人數一直在擴大。到目前為止,根據statista統計的數據,比特幣錢包用戶數一直在增長。截止2018年4季度,比特幣錢包用戶數達到3191萬。離60億人口,還有很大距離,但是用戶數量一直保持增長,一直走在成真的道路上。
目前為止,還沒有國家定義比特幣是非法的,區塊鏈是非法的。
大量持有比特幣的人成為巨富,是合理的。為什麼說合理呢?這里有機會成本,比別人看的遠還能堅定的執行,到收獲成果時,憑什麼就說不合理呢?有些人看不到這個機會,有人是看到了機會確做不到,看到又能做到,難到不該享受巨富嗎。當然,這裡面也有很大的風險,就是歸零的可能性。看一張比特幣的走勢圖:
比特幣價格波動巨大,有多少人能拿住不放呢?能拿住,拿到比特幣成真的時候,這過程中,已經經歷了多少財富的暴漲暴跌,有多少人能承受資產縮水90%還不拋呢?
比特幣一直沒有成為法幣,也不可能成為法幣,但比特幣是區塊鏈的產品,也是一種數字資產是受法律保護的。
比特幣一直沒成為法幣,但是卻可以在交易所流通,換成法幣,比如國內比較大的火幣和OKCOIN。所以只要你有比特幣就可以換成法幣,也可以用法幣購買比特幣。
在美國兩大期貨交易所已經把比特幣作為標的,以後也會在證券交易所申請ETF。
通過挖礦和炒幣資產大幅升值的人大有人在,但作為一個金融產品,風險依然很大,還是要學會控制風險。
比特幣的定義是數字貨幣,或者說是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資產,既然是資產,無論是28定律也好,還是馬太效應也好,都是少部分人佔有大部分資源。這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資產,房產等概念相同,然而不同的是,比特幣屬於虛擬貨幣。即使數量有限,現階段也難以達到其他貨幣的效果。
再者,貨幣本身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它本身就是一張紙而已。它的價值來源於政府站台,來源於多少人認同他的標價。比特幣也是如此,它的價值就是那一小圈比特幣信徒的狂熱。去年比特幣瘋漲,除了圈內人外,基本就是機構割投機者韭菜。盡管比特幣具有稀缺、易於分割、數量恆定、流通方便、不可造假、透明安全、去中心等等優勢,但在我國是不被承認的。所以,通俗講,僅僅比特幣是虛擬貨幣這一點,就難以讓廣大群眾所認同。你信,它就值,你不信,它就不值。不過如果真有一天世界變成完全數字化,比特幣成為主流也不是不可能。
比特幣不可能成真,盡管擁有比特幣的人做夢都希望它是真的。這是由比特幣的特點和現代法定貨幣的屬性所決定的。
比特幣用的是區塊鏈技術,這種技術的特點就去中心化,不受某一個中心控制,這種技術很先進,但用在貨幣上就成了它的致命弱點。再來看現代主權國家的法定貨幣,不管是美元、人民幣、日元還是英鎊、法朗、盧布,其發行的數量、方式與時間,都有一套完整的科學方式,不能多也不能少。發行多了,會導致通貨膨脹,少了就會導致經濟發展動力不足,都必須受主權國家完全掌控。任何一個主權國家和政黨,都不可能放棄對貨幣的掌控,因為貨幣在現代 社會 的作用不僅僅是購買這么簡單,它可以達到用其它方式無法完成的政治目的。美元現在在全世界是硬通貨,這是美國憑借其在二戰的戰果以及強大的 科技 、經濟、軍事實力確定的,多少國家的貨幣想取代美元,但都由於實力不夠而望洋興嘆, 歷史 上這種情況的改變往往只有通過戰爭,比特幣憑借一個區塊鏈技術就想取代全世界主權國家貨幣,大家覺得可能嗎?
在不影響主權國家的金融體制、國家安全的情況下,給它一點小小的生存空間,讓一群人自娛自樂,已經是很恩典了,還要幻想全世界人們都用它?
中國政府是一點面子都不給,直接全部轟走,因為比特幣除了洗黑錢、轉移資產、為恐怖分子提供便利之外,還涉嫌擾亂國家金融秩序。
一句話,現代法定貨幣是和國家主權分不開的。沒有國家主權背書,任何貨幣都是自娛自樂的 游戲 。
如果比特幣成真,那一天肯定是到了共產主義 社會 ,沒有國家、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按需分配,不過到那時,貨幣也沒有了,留著比特幣也沒用。
不少人因為比特幣賺錢了,但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因為他們賺錢是以無數人血本無歸為代價的,你說這合理嗎?
㈧ 比特幣翻了10幾倍了,為啥還有人天天炒10年不漲的股市
寥寥無幾。
因為這是一個投機的過程,沒有多少人可以把握,甚至即便把握住了一段大的波段,未來也會因為急需投機為虧回去。
但是股票不同,股票雖然10年指數上沒有漲跌,但是卻存在著一個規律的波動。
就是有熊必有牛,每一次的熊市過後必有牛市產生。
所以,優秀的投資者可以利用這樣的波動進行大概率的、持續的賺錢。
在熊市的底部區域裡布局,在牛市的高位獲利。
從而達到一個復利的結果。
就好比一輪牛熊市裡賺3-5倍,那麼兩輪完整的牛熊市就是10-25倍左右了。
而一輪完整的牛熊市裡個股的漲幅基本都是3倍起步的,因此,做股票比作比特幣靠譜多了。
股市有公司實體資產背書,也就是你買了股票,相當於持有了公司的股份,也就是公司資產的部分持有人,也是受益的享有權,公司的盈利能力或資產的增加,都會帶來股票價值的提升。而比特幣,沒有任何邏輯支撐他上漲,也沒有任何資產支撐或背書,終究是個小眾圈子。
茅台股價從最低位買入持有到現在,平均每年有10多倍收益,而比特幣的收益更令人吃驚,10年2600萬倍。有人不禁要問,普通人投資什麼可以5年賺10倍?
如果想要實現5年10倍收益率,每年的平均收益率就是200%,那麼必須投入高風險的資產,才有可能實現這樣的收益率。但是投資高風險資產不一定代表你就可以穩定實現如此巨額收益率,一旦風險發生,也會帶來本金的損失。
普通人的投資渠道比較少,常見的投資無外乎:股市、樓市、黃金、外匯期貨、比特幣,再就是信託、股權投資、創業等,其中,能夠做到5年賺10倍的,可以說寥寥無幾。
拿樓市來說,如果回到十年前,在一線城市核心位置買套房子或許能做到5年賺10倍,但是現在,恐怕無論哪個一線城市的房價在未來5年都很難賺10倍。
至於黃金、外匯期貨,這些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就是九死一生的賭博,而且國內有很多這樣的黑平台,能夠在後台修改數據,人為操縱行情。炒黃金、外匯期貨能賺錢的幾乎沒有,投在多錢進去都如同肉包子打狗,更別說5賺10倍的。所以,對比下來,有可能做到5年賺10倍的投資,可能只有股市、比特幣、創業和股權投資了。
說到股市,很多人估計會望而止步,因為十年前的中石油現在拿著還是虧錢的,中石化拿到現在可能也只是保本,如果持有像長生生物、康得新、康美葯業、保千里等等這些股票,更是血本無歸。有人會說,這些股票只是個案,不能用個案來代替所有,但合眾小e還是想說,以後A股像長生生物、康美葯業這類的公司會更多,因為A股的生態已經發生變化了,別說5年10倍,5年有1倍的收益就很不錯了。
在這,簡單說下比特幣,這玩意比股市的風險還高,雖然我們看見比特幣10年漲了2600萬倍,但10年又有幾個人享受2600萬倍的收益?倒是看見不少投資數字貨幣的人,在巨額收益的誘惑下,本金不斷被吞噬。至於創業和股權投資,這在就不詳說了。
如果想5年10倍收益,就要選擇高收益的產品,但一旦發生風險,本金都會遭遇損失,高收益背後一定伴隨著高風險。其實,平均每年30%的收益就已經很高了,已經超過巴菲特每年平均21%的收益。
所以,在投資理財中要制定合理的目標收益率,一個目標收益率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有目的和針對性完成一定的收益率,但是這樣的目標不可以過高,也不可以過低。
比如你定一個巴菲特每年收益率的目標,這顯然有點難,如果你定一個4%的年化收益目標,似乎又太容易達到。所以你需要制定一個切合實際情況,並且符合自己預期收益的目標,這樣才可以針對性完成。對普通人而言,5年翻10倍的收益目標基本上不可能實現,所以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投資理財能力的大小來決定。
需要解決困擾的趨勢、買賣點,識別莊家動向和主力資金流向,股票深套想要解套,選股、買賣點把握不好,可以私信貓九 關注股票股市貓九,投資不迷路!
彩票有人中了500萬,為啥還有人天天上班?
比特幣自發行之日起何止翻了十幾倍,上萬倍都有了,但是明天是漲是跌只有鬼知道。
股市十年不漲的是指數,況且這個上證綜指是嚴重失真的,很多個股現在都創新高了,散戶不光是韭菜,即便是韭菜也不能這么前赴後繼。
股市確實風險比存款大,但那要看從多長的周期來看,從中國股票市場設立以來,平均年增長率也在8%以上,遠超存款和CPI,如果選到茅台、格力、騰訊這種票,如果本金有那麼幾萬,基本已經財務自由了,而且這種票比比特幣安全多了。
比特幣是虛擬貨幣,中國並沒有支持;而股市是國家開放的,受到國家的監控。
你是相信有國家監控的股市還是沒有受到國家監控的比特幣?而且比特幣不可能一直長存,但是國家監控的是否會長存,是看國家的強大與否,只要國家強大了,什麼都好說。
比特幣翻了十幾倍?你是要從什麼時候開始算,實際上比特幣遠遠不止翻十幾倍。
比特幣最初的價格是0.0025美元,而現在的價格是9297USDT左右,9297/0.0025=3718800倍,三百七十多萬倍了!
比特幣是在17年病毒勒索事件之後才被很多人熟知的,17年比特幣開如好像才1200美金左右,後面因為這個事件就開如猛漲,到年底最高到了兩萬美金左右。因為暴漲,所以關注的人越來越多,但和股市比起來資金量和人數都比不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國家的管控政策。
比特幣交易一直都沒有被合法化,大資金一般不敢進到裡面,因為17年後出現過很多銀行卡被凍結的事件,錢太多要套現是個問題。
還有比特幣風險要比股市大的多了,特別是炒合約的人,可能突然就給你爆倉了。比特幣漲跌都是沒有限制的,也沒有融斷機制,突然跌為0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所以一般人不清楚的情況下還是不敢玩的,再說股票十賺倍的票也是有的,比特幣並不是每年都給你十倍收益的,收益越高,風險越大。
比特幣不只是只有漲跌的風險,還有政策上的風險。國家一聲令下,有時候跑都跑不掉!
能把投機做得好的都是少數人,大部份人都是來虧錢的,不管這個產品漲幅有多高,人性的東西,很難說得清楚。比特幣就算是一直漲也會有人虧錢的,能做到佛系的人很少,能做好波段的人更少。所以不要說比特幣比A股好炒,同樣的人,在A股炒不好的 ,來炒比特幣照樣也要虧錢的!
你只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挨打啊!
說說「我的一位朋友」的經歷:2018年初進入幣圈,順風順水,一個月內做到資金翻番,各種新奇的玩法眼花繚亂,感覺馬上就要步入高富帥,走上人生巔峰了。然而,paiji,沒有一絲絲防備,資產迅速下滑幾乎歸零。以至於後來做股票時,吃一兩碗大面也仍然能笑看風雲,畢竟哥也是見過世面的人。股票牛市的時候也不妨礙大把的人認認真真的做著定期理財,他們享受著,他們的臉上洋溢著穩穩的幸福。
喜歡坐過山車的人不會理解坐旋轉木馬的浪漫。
感覺樓上張大仙的話 有點 搞笑 。優秀的投資者可以利用這樣的波動進行大概率的、持續的賺錢。
在熊市的底部區域裡布局,在牛市的高位獲利。我想問下底是多少 牛是多長?
就好比一輪牛熊市裡賺3-5倍,那麼兩輪完整的牛熊市就是10-25倍左右了。我想問仙哥你兩輪牛吃到了嗎?
從我身邊來說包括我自己同時玩這兩種金融產品的人真的是挺普遍的。
之所以有些人只炒股 不炒幣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大a股,首先你要懂政策炒作吧,這是炒股票的人的必修課
其次你要懂宏觀經濟吧,每個月zf的放水量是多少,直接決定的股票的漲跌幅
1月放水,股票從2800直接到3200
2月穩定一下,少放水,結果股票橫盤了
3月再次大放水,下個月股票怕又是兇猛
懂得了宏觀經濟你的看基本面吧
炒股一個跌停,明天可能還能搶跑
比特幣沒有基本面
那我們看看技術?
今年3月12 比特幣一天跌2500刀 你要是做合約你連加保證金或者平倉的機會都沒有 破產跟暴富就是一念之間
股票玩家受得了這漲幅嗎?還是美金!
這個風險率一般股票玩家是受不了的,太刺激了
比特幣,最初的價格是0.0025美元,從2012年第一次減半開始,價格上的巨大漲幅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比特幣。經過十年的發展,比特幣價格在2017年12月份最高時達到了20000美元,漲幅高達800萬倍。
在經歷過最高峰後,比特幣價格開始回落,現價是10000+美元,與最初相比,漲幅是400多萬倍。因此,十年400萬倍,這是很多人沒有想到過的,無疑,比特幣造富了一批人,但也不是每一個參與的人都獲得了回報
歷史 總會重演,但是部分股民持續虧損的情況卻沒有改變。為什麼無論行情好壞,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一方面是不斷有不懂市場的新股民進來,另一方面老股民缺乏總結經驗。老股民的問題大致又可以分為兩種,一是想念牛市,希望快速賺錢,但是沒有止盈止損原則,及時賺錢也是暫時,二是學習不得法,每天觀看盤面行情似乎很忙,卻不能理解行情走勢的邏輯,經常會走入死胡同,在錯誤的路上執迷不悟。
在A股市場,有的散戶已熬出白發,付出的青春換來的是煎熬和虧損,及時十幾年過去,自己的炒股水平依舊不見提高,或許那不算經驗,只是同樣的方法錯了好多年,判斷一個散戶是否成熟,不是股齡,是對市場的認識和格局
十年不漲,本身來說是不對的。
大盤指數看似十年不漲。
但是優質的白馬價值股,一直在波動上漲。
這些優質的核心資產,不是十年不漲,而是十年幾倍十幾倍的漲。
㈨ 比特幣大跌有什麼影響2021
比特幣大跌引熱議,而如今馬斯克稱特斯拉暫停使用比特幣支付後,讓很多人覺得幣圈有點被帶崩了的節奏。目前,很多虛擬貨幣都在暴跌,很明顯馬斯克已經套現了,而大部分人依舊是韭菜被各大情況,最後說一句,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一、比特幣大跌有什麼影響2021
首先說明一個點。國內是不支持比特幣類的數字貨幣交易。雖說存在部分投資者藉助渠道在國外投資數字貨幣,但整體量不大。國內投資者的損失都是自擔,所以說在比特幣如果出現崩盤的話,國內社會的影響幾乎沒有,可能有部分投資者心態不好存在輕生的可能,但畢竟為少數。
再說國外,國外比特幣的大頭目前都是機構或者大額投資者,目前第一名是中本聰。比特幣目前存在期貨、ETF等正規通道。整個數字貨幣市場目前總市值20000億美金不到,一半多是比特幣。量整體不大,假設比特幣在交易中心崩盤大幅下跌,短期崩盤不會影響過大。而且基於稀缺性和特殊性質(投機、洗錢),比特幣存在崩盤的概率也不大。除非主要經濟體都禁止數字貨幣交易。那時社會倒是會出現一些動盪。畢竟手頭的錢沒價值了,重度投入的投資者可能會走極端。
二、2021年幣圈可能崩盤嗎
1、任何炒作都會崩盤,古有十七世紀荷蘭鬱金香泡沫,近代有藏獒炒作、蘭花、普洱茶等等炒作,最終結局都是一地雞毛,炒作的東西幾乎一文不值;
2、本質上來說,比特幣是反人類的東西,因為消耗了大量的寶貴能源,佔用了大量的資源,而實際上是一無用處。這樣的東西註定最終一定會消失
3、炒比特幣的人,基本上都是小眾有閑錢的人群在玩。還少見人賣房子或者杠桿去炒作,更沒有聽說過誰因此跳樓。炒比特幣更像是娛樂或者買彩票,不像是正兒八經的投資。
因此,整體上看,如果比特幣崩潰,不至於造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影響。大玩家馬斯克最近注資幾十億美金買比特幣,崩盤了對他影響好像也是九牛一毛。
結論:比特幣不是尋常百姓家的東西,不想去了解比特幣,也不會玩比特幣。
三、如何看待馬斯克發推特稱特斯拉暫停使用比特幣
A1持有B,A1是B的利益相關方。B因為A1的的影響而劇烈波動,A1對b有價值上的影響。因此,作為可以對B施加影響的利益相關方。在毫無監管(任何意義)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呢。當然,大部分投機者都會認為自己是吃肉的,被啃掉肉的絕不對是自己。
㈩ 接下來BTC還會跌嗎
恐慌程度上升BTC跌破34000美金關口接下來還會跌嗎?
在上周短暫反彈之後,加密市場整體下行,周末並未出現反彈,更廣泛的加密市場也在下滑。9日凌晨,BTC跌破34000美元。這是自2月以來,BTC首次跌至34000美元以下。
數據顯示,5月8日,恐慌與貪婪指數為18,恐慌程度有所上升,等級仍為極度恐慌。據Coinglass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全網爆倉量達2.46億美元,其中比特幣、以太坊、LUNA 爆倉最多,比特幣爆倉4505萬美元,以太坊爆倉4089萬美元,LUNA爆倉759萬美元。同時,比特幣的技術指標繼續呈紅色閃爍,比特幣遠低於50天均線。
總體而言,自進入周末,投資者對通脹和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情緒繼續打擊風險資產。直到周一美國市場都沒有方向,空頭仍然處於控制之中。
技術指標
據區塊鏈分析公司Glassnode最新研究稱,根據梅耶乘數指標分析,目前仍處於加密熊市之中。梅耶乘數是最知名的比特幣指標之一,也是加密社區最喜歡的指標之一,該指標為價格和200日移動平均之間的簡單比率。
盡管它很簡單,但它為比特幣周期提供了一個強大而可靠的長期底部和頂部形成指標。Glassnode繪制了一個0.8倍的梅耶乘數,作為 歷史 上的 "低估 "水平,採用這個倍數的依據是,不到15%的比特幣交易時間處於這個水平或低於這個水平。由於200日移動平均值為47,275美元,這個20%的折扣水平目前在37,820美元。
這個指標表明,當前可能已經度過了熊市晚期的初始階段,並且已經進入了熊市的下半場。然而,根據以前的周期,它也表明可能還需要煎熬一段時間,市場尚未提供足夠的需求和價格升值,以實現可持續的獲利和資本流入。
與美股相關 總體趨勢下行
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越來越與美股 科技 股同步。
5月7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納指跌1.4%,本周累跌1.54%;標普500指數跌0.56%,本周累跌0.2%;道指跌0.3%,本周累跌0.23%。其中,納指周線五連跌,創下2012年來最長紀錄;標普500指數周線五連跌,創下2011年來最長紀錄;道指錄得周線六連跌,創下2011年來最長紀錄。與此同時,比特幣也創下了連續5周下跌的記錄。
整體的下行趨勢下,美國退休基金401(k)受到美國股市動盪的沖擊。在數據公司BrightScope提供的100隻最大的401(k)基金名單中,今年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正回報,即使是以往表現最好的也遭受了損失,除了12隻以外,其餘所有基金均錄得兩位數的虧損。表現好的,遭受個位數下降以上的是價值導向或收入導向的策略。
「隨著美聯儲希望不惜一切代價減緩通脹,看跌情緒繼續盛行。這導致過去六個月股票和加密貨幣之間的相關性更強,」加密貨幣市場分析公司 IntoTheBlock 寫道。
IntoTheBlock 研究主管 Lucas Outumuro 指出,「在市場開始忽略量化緊縮和加息將產生的影響之前,我發現比特幣很難建立更廣泛的上升趨勢。」
進一步下跌的可能?
Worth Charting的創始人Carter Braxton Worth認為,比特幣可能會迅速再下跌13%至30,000美元。支撐位可以追溯到近一年的2021年6月,當時比特幣約為29,000美元。隨著比特幣在過去幾個小時內下跌1,200美元至34,600美元,這個支撐位可能會發揮作用。
最大的風險之一是比特幣進一步下跌,隨著美聯儲提高利率,固定收益投資成為一種替代方案,比特幣成為一種風險規避資產。它也沒有任何移動日均線支撐。
針對當前的市場情況,創智投資節目「Shark Tank」 明星投資人凱文·奧利里(Kevin O'Leary)表示,比特幣仍保持在非常緊張的買賣范圍內,而且擁有BTC的人其實並不多,現在只有零售交易者、高凈值交易者、一些對沖基金和專業基金持有BTC,但並沒有主權財富基金持有BTC。沒有主權財富基金持有BTC,意味著當加密貨幣下跌時沒有購買者支持市場,即使只有 1% 的小規模主權授權,情況就可能會發生變化。
Galaxy Investment Partners首席執行官、基金經理和交易員Mike Novogratz分享了他對當前市場狀況的看法,他預計納斯達克將再次下跌,這很可能會影響加密貨幣市場。除了押注金融市場再次暴跌外,Novogratz 預計不會「軟著陸」,因為市場尚未經歷 50 個基點的加息和股票等風險資產的大量資金外流。此外,數字資產市場的交易員遭受了巨大損失,在加密貨幣市場高度波動的時期,有 4 億美元的多頭甚至空頭訂單被清算。
游戲 巨頭SE變賣 IP 布局鏈游 或將推動鏈游市場提前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