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總量礦池
❶ 比特幣一共有現在挖出來的有多少枚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比特幣的總數量約在2100萬個左右,目前已經有1700萬個比特幣被挖掘了。
溫馨提示:
1、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2、在投資之前,建議您先去了解一下項目存在的風險,對項目的投資人、投資機構、鏈上活躍度等信息了解清楚,而非盲目投資或者誤入資金盤。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應答時間:2021-02-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❷ 科普:什麼是比特幣
1.比特幣是一種P2P方式的加密貨幣
2.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資產
3.比特幣經過挖礦取得
4.比特幣是中本聰創立
5.比特幣是經過記賬保證資產平安
6.關於挖礦
7.各個國度比照特幣的態度
8.比特幣的缺陷
自己接觸數字貨幣也有幾年了,比照特幣的理解也不能說有多麼的深化。我將盡我所能把什麼是比特幣寫分明,用小白能明白的文字來表述比特幣。
假如有錯的中央還望不吝賜教
1.比特幣的由來
比特幣的由來這里就必需要提到一個人:中本聰。中本聰是比特幣的開創人,但是關於誰是中本聰直到我寫這邊文章的時分,依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倒是有很多自稱是中本聰的人,但是一個個都禁不起琢磨。目前知名度最高的一個人是"澳本聰",由於人在澳大利亞,所以大家給他取了一個略帶
挖苦意味的名字。
先借用一下網路上面的引見: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降生 。依據中本聰的思緒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方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一切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託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根據特定演算法,經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運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散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載一切的買賣行為,並運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平安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自身能夠確保無法經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能夠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具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一切權與流通買賣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十分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我對上面的文字解釋一下:
【P2P】網路是點對點,再文言一點是個人對個人的意義。
中心化:普通的像支付寶這樣的系統是中心化系統,一切信息都控制在支付寶公司的效勞器中。
去中心化:就是沒有一個中心化的系統。網路中的一切個體都對這個賬本都有完好的記載。這里有個關鍵詞【賬本】。
什麼是賬本?比特幣的一切轉賬挖礦信息加起來是一個賬本。賬本就是數據的意義。比特幣網路中的每一台效勞器都有完成的比特幣轉賬記載【賬本】。
什麼是轉賬?假如你有一個比特幣錢包,並且有比特幣資產,那麼你就能夠轉賬到另一個地址。每個地址都是特有的不反復的。就像支付寶賬號,但是地址並不記載個人信息,所以轉賬是匿名的不可查的。但是轉賬記載【賬本】是公開的可查。
什麼是錢包?你能夠了解是一個軟體。目前用的做多的是imtoken,用imtoken你能夠生成本人的比特幣賬號【地址】。然後他人就能夠給你轉賬。錢包並不是中心化的東西。錢包生成的私鑰才是最重要的數據。你能夠用私鑰導入到其他錢包。留意密碼,密碼遺忘就不可找回。就無法轉賬。目前比特幣總量1800多萬。但是有可能比特幣丟失了,比方私鑰沒有了。所以一定要保管好你的私鑰。
2.如何取得比特幣
獲取比特幣的辦法目前有2種
1.用電腦挖礦
比特幣的產生就是挖礦而來,挖礦文言文就是:用電腦運轉特定軟體來運算數據,算對了就給你比特幣獎勵。挖礦需求高端顯卡,挖礦設備首先就是根絕NV顯卡。挖礦肯定是用顯卡挖礦。挖礦設備的整體構造和普通PC機器不一樣的中央就是顯卡數量。當然你也能夠用家用的電腦來挖礦感受一下。詳細的挖礦教程這里不做引見。
2.購置
購置相對就簡單不少。但是目前市面上買賣所成百上千家,優劣不齊。選擇的時分要謹慎。要選排名靠前的買賣所。這里引見幾個大型買賣所:火幣,幣安。這兩個曾經能夠滿足你的一切需求。
3.比特幣寄存在哪
比特幣能夠寄存在恣意一個數據存儲介質里,包括手機、U盤、挪動硬碟、電腦等。比特幣在停止買賣的時分,只需求運用比特幣買賣軟體發送比特幣地址即可。比特幣軟體能夠自動生成地址,同時在生成地址時不需求聯網。比特幣地址和私鑰是成對呈現的,他們的關系就像銀行卡號和密碼。比特幣地址是用來記載你在該地址上有幾比特
4.比特幣的價值所在
比特幣的價值十分大。說幾點適用的價值。
1.去中心化的貨幣,沒人能夠隨意凍結你。不用擔憂哪個國度凍結你的資產
2.隱秘的買賣 購置東西只需轉賬比特幣,沒人能夠查到你。其中的美好能夠自行想像
3.升值潛力 總量2100W,假如成世界貨幣。價值難以估量。目前比特幣價值:6700美圓 (2020年3月25日數據)
主要價值在上面幾點,曾經是充溢無限想像
5.如何買賣比特幣
能夠在買賣平台買賣,比方上面提到的買賣所。
買賣所分為中心化買賣所,和去中心化買賣所。比照來說中心化買賣所便當很多。事實也是這樣,去中心化買賣所的買賣量很少。
6.關於挖礦
比特幣是由挖礦產生的。但是目前個人電腦想挖礦的話難度真的不是普通的大。由於比特幣全網的運算水準在不時的呈指數級別上漲,單個設備或少量的算力都無法在比特幣網路上獲取到比特幣網路提供的區塊獎勵。在全網算力提升到了一定水平後,過低的獲取獎勵的概率。所以不是說你挖就能挖到的。就比方個人電腦你挖個十天半個月收獲的數量極極大約率還是0.
這里就不得不說一下【礦池】
過低的獲取獎勵的概率,促使一些「bitcointalk」上的極客開發出一種能夠將少量算力兼並結合運作的辦法,運用這種方式樹立的網站便被稱作「礦池」(Mining Pool)。
在此機制中,不管個人礦工所能運用的運算力多寡,只需是透過參加礦池來參與挖礦活動,無論能否有勝利發掘出有效材料塊,皆可經由對礦池的奉獻來取得少量比特幣獎勵,亦即多人協作挖礦,取得的比特幣獎勵也由多人按照奉獻度分享。
所以說過你個人想體驗挖礦的話,參加一個大型礦池是一個十分不錯的主見。
7.各個國度比照特幣的態度
友好的國度:日本,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等
日本是第一個使比特幣合法化的國度,並賦予了其法定貨幣位置。
澳大利亞是繼日本之後的第二個比照特幣友好的國度,在2017年宣布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為法定貨幣。
韓國買賣所也佔比特幣總買賣量的10%以上,世界上吸收比特幣買賣量最大的一些買賣來自韓國,這一事實自身就闡明了該國比照特幣的友好態度。
新加坡的比特幣不被視為貨幣,但被視為商品。因而,需求支付商品及效勞稅。
不友好的國度:中國,孟加拉,卡達等
中國在94的時分取消了一切境內買賣所,並明文制止買賣比特幣行為。
在孟加拉買賣比擬幣的話有可能會被拘捕
卡達,阿富汗這樣是神權國度在宗教上被以為是非法的
8.比特幣的缺陷
1.比特幣系統目前來看曾經相當的強健平安。但是並不是不可竄改的。有數據標明,破費幾十萬美圓購置算力,就可能使比特幣網路的買賣發作竄改。由於比特幣買賣的正確性
是有算力來決議的。假如攻擊方的算力佔領超越50%那麼就有可能竄改相關的轉賬信息。 歷史 上也發作了這樣的事情,固然不是攻擊的比特幣。攻擊的是ETC,但是這也證明了
BTC並不是無懈可擊的系統。
2.比特幣轉賬很慢,假如運用人數少的話能夠很快的轉賬,但是轉賬用戶多了之後會形成網路的阻塞。目前轉賬比特幣的時間是以小時來計算。
3.比特幣的算力如今由少局部人控制。這背叛了中本聰的初衷,少局部控制也就意味著中心化,而中本聰的初衷是去中心化系統。
❸ 什麼是比特幣挖礦
秒懂比特幣挖礦:
1.我手上現在有一張面值100元的人名幣。(比特幣)
2.誰關注公眾號我就給誰。
3.但是需要在評論裡面猜出這張錢的編號才行。(挖礦,隨機填充數值求解)
自己想盡辦法猜,猜中得100元全款——個人挖礦
出錢召集一些人來一起猜——礦場
召集認識不認識的人一起來猜,通過猜測的次數,按比例分配這100元——礦池
以上是一個簡單的類比例子,當然,你們關注並猜出了我兜里100塊錢的編號,我保證給你。
那麼,比特幣挖礦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當張三想要通過A賬號轉賬1000元給李四的B賬號時:① 張三大吼一聲:大家注意啦,我用A賬號給李四的B賬號轉1000塊錢。② 張三附近的村民聽了確實是張三的聲音,並且檢查張三的A賬號是否有足夠余額。③ 檢查通過後,村民往自己的賬本上寫:A賬號向B賬號轉賬1000元,並修改余額:A賬號余額=3000-1000=2000元,B賬號余額=2000+1000=3000元。④ 張三附近的村民把轉賬告訴較遠村民,一傳十十傳百,直到所有人都知道這筆轉賬,以此保證所有人賬本的一致性。聰明如你一定發現了,在步驟② 如果張三吼了一聲,附近村民假裝沒聽到,都不去核實記賬,那麼這個系統不就停止工作了嗎?為解決這個問題,村裡商討後決定,誰第一個確認是張三的聲音的會獲得500元。於是大家都豎起耳朵,時刻監聽村裡的每一個動靜,真可謂草木皆兵。評論區有人問,這500元是哪兒來的?我這里也簡答講一下。1.比特幣平均差不多每10分鍾產生一個區塊,這個區塊能打包的交易數量是有限的,我們就算800筆吧。但是呢,曠工不會平白無故給你打包交易到並廣播,所以需要收取手續費。而且,由於交易的人很多,先打包誰的交易也取決於手續費的高低。所以你可以看到,現在比特幣火熱了,手續費水漲船高。2.我們都知道比特幣總量2100萬個,發幣機制是逐年遞減。當曠工第一個成功打包這個區塊並廣播,並且是最長的鏈的話,那麼他還會獲得獎勵,目前只有12.5個比特幣。最開始是50個,已經衰減2次了。這里當然還有小問題,比如為什麼要最長鏈,怎麼確定是最長鏈,哪些鏈會被拋棄?如果大家有興趣再深入說說。以上就是曠工的獎勵。2017/12/8更新。在比特幣的世界裡,大約平均每10分鍾會產生一個區塊。所有的挖礦計算機都在嘗試打包這個區塊並提交,而第一個成功生成這個數據塊的人,就可以得到一筆比特幣報酬。最初,大約每10分鍾就可以產生50個比特幣的比特幣報酬。但是該報酬每4年減半,現在每10分鍾比特幣網路就可以產生25個比特幣。好了,接著上面的故事講,張三這一吼,驚動了全村的人,大家都紛紛表示自己是第一個聽到張三聲音的人。這500塊錢該給誰呢?於是村裡又商討出新的規定,需要有證據證明這是張三的聲音。張三在喊的這一聲里帶有特定的聲波數據,誰先破解出來就給誰。在比特幣世界裡,這是就是一個新的概念,共識機制。比特幣是通過工作量證明的共識機制來決定記賬權的,通俗來講,誰證明了自己的工作量最大,誰就負責記賬。工作量大小是通過計算符合某一個標準的比特幣區塊頭的哈希散列值來體現的。區塊頭通常包含前一個區塊的哈希散列值、Merkle根、時間戳、難度目標、以及一個填充的隨機值。試圖爭奪記賬權的節點稱為挖礦節點,挖礦過程就是求出一個能夠填充本區塊頭的隨機值,讓區塊頭的哈希散列值符合某一個標准。
作者:Leaf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0792042/answer/261310341
❹ 2100萬個比特幣(BTC)挖完以後怎麼辦
大家都知道,比特幣的總量是2100萬枚。當一個塊被成功算出,幣就會以挖礦獎勵的形式發放給成功「爆塊」的礦工。比特幣的稀缺性也拉升了它的價值。但是,比特幣網路是一個由礦工組成的,通過挖礦他們獲得巨大的獎勵,很多人就在想如果所有比特幣都被挖出來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但假設真的到了那一天,比特幣的區塊獎勵機制已經無法提供豐厚的代幣回報時,礦工就不會挖礦了嗎?事實上,挖礦成本是不固定的,單獨計算爆塊獎勵也是不科學的。加密數字貨幣的挖礦難度雖然只增不減,但會受全網算力的增長速度快慢,影響調整周期長短。如果挖的人多,成本自然高,挖的人少,成本自然就降低了。其次,不同地區的電費成本不一樣,有的地方甚至能拿到接近免費的電,功耗成本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計了。所以,我們要明確一個原則,只要仍有利潤可圖,挖礦就不會停止。
其實,從比特幣的發展歷程來看,真正影響礦工是否繼續挖礦的因素,並非是否有礦可挖,而是挖礦的收益如何。在比特幣交易量增加、手續費升高;或者比特幣價格升高的情況下,挖礦收益可觀,礦工們的投入熱情都會相應高漲。那麼,只要比特幣價值還在,不管何時挖礦都會有利潤,總有礦工不會關停手中的機器。
很多人之所以會有「2100萬枚比特幣挖完就沒收益」這種顧慮,主要是誤以為礦工收益的唯一來源是「爆塊」獎勵。但實際上,礦工的挖礦收入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區塊獎勵,從最初打包一次交易開始,每四年減半一次。而另一部分則來自交易手續費。
為了保證自己的交易能夠盡快被礦工確認,交易者們通常會額外付給他們一筆手續費,手續費越高,交易被優先打包的可能性越大。而手續費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提高轉賬門檻,防止區塊鏈中充斥垃圾交易;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勵礦工競爭記賬,使他們在比特幣全部被挖出之後,還能夠繼續為比特幣網路的安全提供算力保障。這一點在中本聰的比特幣白皮書中,關於激勵機制的描述中也可以找到原文:「只要既定數量的電子貨幣已經進入流通,那麼激勵機制就可以逐漸轉換為完全依靠交易費。」也就是說,就算所有的比特幣都發行完畢,只要有足夠多的交易需求,礦工們就有理由繼續挖礦,並能從中獲得收益。
現在,新的區塊被挖出之後,礦工會獲得區塊的獎勵,這包括獲得新幣和手續費。這些獎勵激勵礦工維護和保護網路。
(1000T算力七個月挖出7枚比特幣,咨詢kaiye910323)
如果比特幣都被挖出之後,沒有區塊獎勵,單單依靠手續費,可以維持網路的運轉嗎?如果不能,是否會讓礦工離開,而導致網路崩潰。下面的走勢圖,我們可以看出到2030年,手續費收入會高過區塊獎勵。一旦手續費超過收入的50%以上,礦工們就可以過度到通過收取手續費存活下來。
手續費是否足以激勵礦工?
這個問題暫時沒有人可以完全確定出答案。但是,目前的證據表明,通過手續費收入是足以維持礦工和比特幣網路的。畢竟,隨著比特幣價格的上漲,手續費也在上漲。有人擔心過高的手續費是否會阻止人們使用比特幣。然而,現在的手續費仍然要低於世界國家間的法幣轉賬。我們現在只需要考慮耗電和房屋的租金。正如專家指出的:買賣一套房子的成本是2%,即8000美元。我敢肯定,如果個人買賣成本只需要50美元。
目前,很多礦工習慣性以當前幣價為參考計算挖礦收益。有一些礦池甚至採用貪心演算法,一直把算力集中來挖「最有利可圖的幣」,也就是目前兌換美元價值最高的幣。但是事實證明這種貪心演算法並沒有比一直挖一種幣的好到哪裡去。為什麼呢?因為挖礦本來就不是一個一次性的游戲,幣是可以儲存的,也就是說,每個礦工都有自己對於加密數字貨幣前景的判斷。即便今天比特幣跌到1美元,認為只要有礦工相信未來比特幣依然能夠漲回去,那麼他們就不會在乎眼下的虧損,而是會繼續的挖下去,待其未來幣價暴漲時,眼下投入的成本完全是九牛一毛了。
❺ 比特幣礦池:什麼是比特幣礦池
礦池是比特幣(數字貨幣)等P2P密碼學虛擬貨幣開采所必須的基礎設施,一般是對外開放的團隊開采伺服器,其存在意義為提升比特幣開采穩定性,使礦工薪酬趨於穩定。目前全球算力較大的礦池有魚池(F2Pool)、蟻池(AntPool)、幣網(BW Pool)、國池(BTCC Pool)、BitFury。除了BitFury,其餘都來自中國。
隨著參與挖礦的人數越來越多,比特幣全網的算力不斷上漲,單個設備或少量的算力都很難再挖到比特幣。這時候,礦池誕生了。
比特幣礦池運作原理
礦池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將分散在全球的礦工及礦場的算力進行聯結,一起挖礦。
礦池負責信息打包,接入進來的礦場負責競爭記賬權。
由於集合了很多礦工的算力,所以礦池的算力佔比大,挖到比特幣的概率更高。
舉例
假設100萬人參與比特幣挖礦,全網400P算力,其中90%的礦工為1P(1000T)以下的算力,如果投入一台1T礦機,將佔全網算力的40萬分之1,理論上平均每40萬個10分鍾能挖到一個區塊,也就是7.6年才能挖到一個區塊然後一次性拿到50個比特幣。
那麼,假如我再找9個擁有1T算力礦機的礦工,達成協定,我們總共10個人,其中任何一個人挖到區塊,都按照每人的算力佔比來進行平分,那麼我們就是一個整體,總共10T算力,那麼平均0.76年即可挖到一個區塊,然後算下來到我們手上的就是0.76年開採到5個比特幣,如果組織100人、1000人、1萬人甚至10萬人呢?
如果是10萬人,那麼平均100分鍾就能挖到1個區塊,作為團隊的一份子,我的收入將會趨於穩定。
這就是礦池的基本原理,即大家組隊進行比特幣開采,可以參考彩票中的合買。
當然,以上只是對礦池的基本原理和性質進行簡單的描述,實際情況會非常復雜。
礦池是一個全自動的開采平台,即礦機接入礦池——提供算力——獲得收益。
礦池挖礦所產生的比特幣獎勵會按照每個礦工貢獻算力的佔比進行分配。
相較單獨挖礦,加入礦池可以獲得更加穩定的收益。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❻ 一個時代結束!比特幣礦場徹底告別國內歷史舞台,再見了青春
查算力的網站也被風控了!
這兩天,比特幣礦場最集中的地區,四川礦工向全世界播報: 「我們關機了」。 繼內蒙,青海,貴州之後,最後的希望四川也徹底告吹。 幣圈迎來 歷史 性的一天,比特幣礦場在國內徹底成為了 歷史 。 再見,四川。再見,CHINA。再見,無數人的青春。
6月20日0點,四川800萬負荷,集體斷電,集體關閉。比特幣全網平均算力跌至126.83EH/s,相比 歷史 最高點下降36%。 大批具有中國背景的比特幣礦池,比如Huobi Pool、Binance、AntPool及Poolin,近24小時算力下降幅度高達36.64%、25.58%、22.17%、8.05%。
比特幣挖礦十年,一個時代愴然結束! 十年間,比特幣礦場從一個礦工開始,短時間可挖180多萬枚比特幣,到如今 千萬礦場競發,一幣難求。 十年間,從中本聰, 「寶二」,「江卓爾」 ,比特幣礦場默默無聞賺小錢,到瘋狂賺大錢。十年間,比特幣從1萬枚換一個披薩餅到單枚價值幾十萬, 國內一直是比特幣最大的礦池聚集地。 十年間,礦場曾經為西部發展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解決過剩的電力,帶來GDP。 但是十年後,一切結束,並已成為 歷史 。
猶記得去年這個時候,比特幣減半剛出,又恰好處於國內解封期,圈裡第一個大會就是 四川成都豐水期礦業大會。 到年底大漲,幾多輝煌,幾多風光。 而今天,時過境遷,盛夏吹起秋瑟風。 四月比特幣 歷史 新高的時候,還在幫一個算力交易平台做全網內容宣發。現在他們砍了很多業務線,之前的策劃也無疾而終。從零散的算力交易到構建一個算力金融市場的願景,隨政策而止,隨地域而遷。究竟什麼時候能建成,還是一個未知數。從當年的礦業繁榮到今夜璀璨星河,不見綠光,清風雖細難吹我,明月何嘗不照人。
❼ 現在比特幣礦池收益一天比一天少是什麼原因
因為在比特幣總數量(2100萬枚)固定的前提下,單台礦機挖礦收益和全行業挖礦的礦機數量成反比:全行業挖礦的礦機數量增加,全網算力(是行業內所有礦機算力的總和)增加,挖礦難度增大,挖礦速度變慢,單台礦機挖礦收益降低。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比特幣的交易記錄公開透明。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❽ 比特幣的總量是多少
比特幣的總量是2100萬個。
2009年,比特幣誕生的時候,區塊獎勵是50個比特幣。誕生10分鍾後,第一批50個比特幣生成了,而此時的貨幣總量就是50。隨後比特幣就以約每10分鍾50個的速度增長。當總量達到1050萬時(2100萬的50%),區塊獎勵減半為25個。
當總量達到1575萬(新產出525萬,即1050的50%)時,區塊獎勵再減半為12.5個。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約2100萬個。
(8)比特幣總量礦池擴展閱讀
貨幣特徵
1、去中心化:比特幣是第一種分布式的虛擬貨幣,整個網路由用戶構成,沒有中央銀行。去中心化是比特幣安全與自由的保證 。
2、全世界流通:比特幣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管理。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
3、專屬所有權:操控比特幣需要私鑰,它可以被隔離保存在任何存儲介質。除了用戶自己之外無人可以獲取。
4、低交易費用:可以免費匯出比特幣,但最終對每筆交易將收取約1比特分的交易費以確保交易更快執行。
5、無隱藏成本:作為由A到B的支付手段,比特幣沒有繁瑣的額度與手續限制。知道對方比特幣地址就可以進行支付。
6、跨平台挖掘:用戶可以在眾多平台上發掘不同硬體的計算能力。
❾ 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
比特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比特幣網路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路分布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假設挖礦計算能力為100Mhash/s,每天總計算力為4000Ghash/s,那麼每24小時可以挖出3600個比特幣。
中國的算力已經佔到了全世界的75%以上,也就是說全世界有75%的比特幣都是made in China。 那麼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
曾經的比特幣非常好「挖」,普通電腦CPU就能完成,只需下載軟體就可以自動「解題」。但是隨著幣價上漲,想要「解題」的人越來越多,挖礦的難度也越來越大。現在挖一個比特幣需要消耗的計算量普通人根本無力承擔,普通電腦就別想了。
業內人士表示,在2014年,每天50萬元電費產出100個比特幣,僅電費成本每枚就要5000元。但是到了現在,同樣的成本已經翻了一倍以上,每枚比特幣電費成本高達萬元。
在比特幣的產生機制里,挖礦獎勵是遞減的。比特幣誕生之初,每記一頁賬本,礦工就能拿到50個比特幣,後來記一頁獎勵25個,依次遞減。就像挖金子一樣,一開始挖得多,後來越來越少。每次新增獎勵減少一半的時間點,就叫做比特幣產量減半。
假設挖礦計算能力為100Mhash/s,在2014年每天總計算力為4000Ghash/s,每24小時挖出3600個比特幣。
現在,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挖比特幣的難度,相當於1億個骰子扔出小於1億零50的數字,誰先扔出來,誰就獲得記賬權。此時,1億零50就是個哈希值,扔骰子的過程叫做哈希碰撞,而挖礦算力的單位就是每秒鍾多少次哈希碰撞。
目前比特幣全網算力達到236萬萬億次哈希碰撞每秒,相當於20多萬個50米長的標准游泳池裡面水滴的數目。但即便是這么大的算力,也需要10分鍾左右才能碰撞到一個符合要求的哈希值。
2012年比特幣進行了第一次產量減半,2016年7月,比特幣進行了第二次產量減半,目前記一頁賬本獲得的獎勵是12.5個比特幣。下一次減半會發生在2020年左右,而到2040年比特幣總數不會再增加,總量是2100萬枚。
相關視頻: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