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下調挖礦難度
『壹』 比特幣最樂觀的結果是什麼全球化是比特幣礦企的未來出路嗎
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加密數字貨幣,從誕生初期的無價值到目前交易平台顯示的最高68000多美金,比特幣漲了幾百萬倍,這也是 歷史 上普遍認知投資回報率最高的金融產品。
作為加密貨幣的龍頭,比特幣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共識圈,但是它的發展歷程卻是充滿荊棘的。目前比特幣的持幣地址數量對於全世界總人口來說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而且由於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的加密資產,不是由個人或者組織所發行的,對於資產兌換背後並沒有強有力的信用背書。
比特幣在強權國家很容易受到封殺,原因是比特幣目前尚未受到有效的監管機制,而作為一種投資產品,容易受到消息面的刺激而引起暴漲暴跌,而國家為了保證公民資產,穩定 社會 ,相應的也會拒絕投資這一類產品。我國就是非常典型的一個國家,目前國內還是禁止交易比特幣等一系列加密資產。
比特幣作為最廣泛的一種加密資產,對於未來最樂觀的結果是迎來自己的監管機制、得到各國的承認,用戶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交易加密資產。而比特幣相應的也能對接各國的數字貨幣,能方便用戶交易、出入金,真正成為如黃金一樣的儲備資產,做互聯網上的數字黃金。
而對於比特幣的能源消耗問題,其實本質上是人們對挖礦產生的實際應用功能產生懷疑,比如比特幣挖礦是進行大量的哈希運算,而這些耗費能源所做的運算對實際的經濟發展沒有任何幫助,那麼在未來希望比特幣能找到更節能的運算方式,使得減少資源的浪費。這樣在輿論比特幣資源浪費的問題上也能得到相應的認可。
礦池發展勢頭強勁
我們發現,在「6·19」四川等地礦機集體斷電之後,前五大礦池算力只用了一周時間便恢復了正增長。對於有些礦業公司來說,其礦池的發展勢頭已接近挖礦業務。
此外,就在比特幣史上挖礦難度最大的一次下調之前,前十大礦池算力增長也全部實現轉正。如今礦池的頭部效應仍然存在,而且影響越來越顯著,而在「天然友好」的挖礦模式支持下,這些頭部礦池的自我恢復能力也是相對較強的。
其實,「礦池」這種機制就是一種將少量算力合並聯合運作的方法,不論個人礦工所能使用的算力多寡,只要是透過加入礦池來參與挖礦活動,不管是否有成功挖掘出有效區塊,皆可經由對礦池的貢獻來獲得一定比例數量的比特幣獎勵。這種模式也就是所謂的多人合作挖礦,獲得的比特幣獎勵也由多人依照貢獻度分享。
那些礦池(尤其是頭部礦池),基本都是基於這種運作模式的,這種模式的優勢就是能夠達成「穩健增長」。這主要是由於礦池在比特幣生產、交易和應用這條產業鏈中始終處於上游,而與其他傳統挖礦模式不同的是,礦池的存在大幅降低了比特幣開采難度和開采門檻,礦工可以自由選擇將自己的礦機接入到哪個礦池,不用擔心「斷電斷網」問題,繼而真正實現了人人皆可參與的比特幣挖礦理念。
不僅如此,由於礦池是按算力佔比給礦工收益,這樣既可以增加挖到幣的概率、也可以穩定礦工的收入,同時礦池提供的技術也有利於增強挖礦效率,繼而進一步提升投資者認可度和業務估值。
全球化是比特幣礦企的未來出路嗎?
在全球宏觀經濟環境發生巨變的當下,美聯儲在過去的一年中通過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釋放了大量流動性,再加上拜登政府近期推出的高達4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計劃,這些都加劇了潛在的通脹可能性,也進一步鞏固了投資者繼續持有比特幣的信念。
數字貨幣市場在經歷了2021年二季度的震盪之後,那些有著自己清晰明確的全球化礦池戰略發展方向以及多年深耕區塊鏈行業經驗的公司存活了下來,不僅如此他們的領先地位還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在這種環境下,只有全球化才能做到真正的分布式,把成本降到最低,繼而服務更多的用戶。因此也只有那些深耕全球化戰略的比特幣礦企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數字貨幣# #比特幣[超話]# ##歐易OKEx#
『貳』 比特幣算力大幅下降,會有什麼影響
1、低成本的幣可能增加市場的拋壓
尤其是7nm礦機的大規模上市,其挖礦成本在26000人民幣上下, 對於礦工而言,仍有較大的利潤空間,出於運營維護礦場日常的需求,必然存在部分拋壓,算力的下降,反倒會減少市場上流動的幣。
2、礦機商為了新礦機的銷售,可能通過打壓幣價,淘汰老礦機,從而增加新礦機的銷售量
以上一款主流老礦機螞蟻S9為例,當算力增加到100EH/S時,只要幣價達到7000美元左右,螞蟻S9以上的老舊礦機都將淘汰,只要這樣的幣價維持2個月左右,將倒逼礦場與礦工出清老礦機,購買新的大算力礦機。
3、當前市場普遍看好減半行情,為了減少下降的阻力,極有可能會經歷一波下行
為減輕減半的下降主力,市場有較大的可能經歷一波下行,礦場與礦工為了為了鎖定挖礦的收益,有較大的可能採取套保措施,從某種程度上,會增加市場的下降阻力,增加上行的風險。
也就是說算力下降的背後,是由於幣價的下行,以及7nm礦機的投產,在利潤空間增大的刺激下,市場購買大量新型礦機,投入到挖礦中,從而造成比特幣算力的下降。
眾所周知,算力的大幅上漲,是幣價上漲的結果,而不是幣價上漲的原因。反倒是大算力礦機投產導致的算力的快速上漲,增加了比特幣的拋壓,增加了下行的風險。
比特幣算力下降影響價格嗎?
首先,如果BTC的價格可以維持,目前還在挖礦的礦工利潤上升了,而且上升的比例不止15%,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之前有礦工電費成本10元,能挖到20元的幣,利潤是10元,難度下降之後,能多挖15%的幣,就是23元,電費成本不變,利潤就是13元,利潤上升了30%。前段時間幣圈有大佬說礦場和部分礦工可能在托盤,因為BTC的價格即將跌破他們的關機價,現在來看,由於利潤上升,他們的底線可能會下調,短期內對比特幣的價格可能是一個利空,不過影響BTC價格的因素還有很多,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比特幣算力下降意味著什麼?以上就是比特幣算力下降意味著什麼的相關內容,其實挖比特幣的算力實質上是一直在求解,這樣就能保證最長的鏈條擁有全網最大的工作量,從而不會被更改,這樣也就實現了比特幣系統是堅固的,是不會被人攻擊的,也就是說比特幣算力是為了維護比特幣網路的安全,因此比特幣算力對於比特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對於礦工來說,比特幣算力也是極為重要的,畢竟比特幣算力的變化直接影響礦工挖礦的難度。
比特幣挖礦賺不賺錢,有5個非常關鍵的數據對其產生影響:比特幣價格、算力、電費成本、全網挖礦難度、礦機成本價。後面4個因素,彼此之間互相影響,最後可能對BTC價格產生影響。
4月6日,一篇題為《中國比特幣區塊鏈運行的碳排放量與可持續性的政策評估》的論文發表在了《自然通訊》上,來自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學者的這篇論文,引發了中國甚至海外媒體的關注。在國家的「雙控」目標下,新疆、內蒙等地的火力發電的礦場被迫停止運營。在針對比特幣挖礦的監管要求下達後,近期比特幣全網算力暴跌了20%。
那麼比特幣全網算力大跌以後對廣大礦工有什麼影響呢?首先咱們要這里先解釋一下什麼是挖礦難度調整。中本聰在發明比特幣時,將難度調整的邏輯寫在了代碼中,每個全節點中獨立自動發生。這個邏輯是:比特幣大約每10分鍾挖出一個塊,每挖出2016個塊調整一次,正常情況下,每14天左右會調整一次難度,挖礦的難度是根據之前一個周期的比特幣全網算力來調整,所以難度和全網算力是相關的,時間上有一定程度的滯後。概括來說,挖礦難度調整是為了調整出塊(比特幣)的快慢,難度越高出塊越慢,難度越低出塊越快。
從上圖可以看出,預測挖礦難度會在5月30日下降到21.86T,不難猜測,近期的難度下降比較明顯的原因有兩方面:1、國家監管出拳,整頓內蒙、新疆等地的虛擬貨幣礦場,礦場停運導致的全網算力下降。2、BTC價格大幅下跌,導致老的礦機已經不賺錢,這部分礦機的關機會導致全網算力下降。
那麼全網算力、挖礦難度是一個什麼樣的關系呢?這里有一個邏輯,全網算力下降說明挖礦的人少了,導致的結果是出塊的速度加快,也就是挖礦難度下降了。那麼咱們是不是可以這么理解:全網算力下降,致使挖礦難度下降,礦工更容易挖到比特幣了呢?
更好挖了,錢都讓別人賺去了
『叄』 中本聰幣總量是2100萬枚還是21億枚
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同年9月,以雷曼兄弟的倒閉為開端,金融危機在美國爆發並向全世界蔓延。為應對危機,各國政府採取量化寬松等措施,救助 …
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同年9月,以雷曼兄弟的倒閉為開端,金融危機在美國爆發並向全世界蔓延。為應對危機,各國政府採取量化寬松等措施,救助由於自身過失、陷入危機的大金融機構。
比特幣被中本聰設計上限為2100萬個。通過限制其最大供應量,並減慢新比特幣的出產出速度,中本聰希望每個比特幣單位(目前稱為「聰」)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升值。
截止目前為止,已挖礦18535406.25BTC,未挖礦總數2464593.7269BTC。並且每4年比特幣「長」出來是需要遵守出產協議,遵循以下兩個規則:
1、最開始每10分鍾生成50個比特幣(每次10分鍾的區間由演算法來保證穩定不變);
2、每21萬次後,比特幣的單次產量減半,從50、25、12.5……依此類推,直至總量達到2100萬。
根據以上規則,我們只需列出算式,便能得出每次減半(21萬次)需要的時間:210000÷(365*24*6)
註:因為每10分鍾產出一次,所以每年的次數是365*24*6答案正是4(年),這便是「四年減半」之說的由來。
比特幣挖礦難度每2016個區塊之後會調整一次。按平均每10分鍾挖礦一個區塊時間計算,2016個區塊對應的時間是14天。
繼2020.11.3比特幣挖礦難度歷史性下調16%之後,因枯水期到來,老舊礦機被淘汰,11.17挖礦難度預計再次下調11%。
『肆』 什麼是比特幣挖礦難度如何調整原理是什麼
比特幣挖礦難度(Difficulty),是對挖礦困難程度的度量,挖礦難度越大,挖出區塊就越困難。目標值(Target)與挖礦難度成反比。難度越高,目標值越小。而難度目標是目標值通過轉化得到,是一個只有 4 個位元組的欄位(為了便於理解,本文將難度目標等同目標值處理)。比特幣系統正是通過調整區塊頭中難度目標來控制挖出區塊所需平均時間的。
目標值是個長度為 256 比特的字元串,換句話說目標值約有 2^256 種可能的取值。調整難度目標就是調整目標值在整個輸出空間的佔比。
舉例說明:挖礦就如射擊,所有射出去的子彈都會落在一個很大的靶子上。難度目標就是這個大靶子上圈出一個范圍,這個范圍越小,被射中的難度就越高。調節難度目標,就是調節這個圈在整個靶子上的佔比。
挖礦算力增大,單位時間射擊的次數就越多,目標范圍被射中所需的時間就越短。反之,挖礦算力減小,目標范圍被擊中所需的時間就越長。而比特幣系統追求的平均出塊時間為 10 分鍾,這時候就需要調整難度目標來實現。
02 如何調整難度目標?
比特幣系統是怎樣調整難度目標的呢?在《白話區塊鏈入門 080 | 數說比特幣,了解 比特幣 必須知道這 10 個數字》一文中,我們介紹了比特幣系統每過 2016 區塊(大約為 14 天時間),會自動調整一次難度目標。所有區塊高度為 2016 整數倍的區塊,系統就會自動調整難度目標。如果上一個難度目標調整周期(也就是之前 2016 個區塊),平均出塊時間大於 10 分鍾,說明挖礦難度偏高,需要降低挖礦難度,增大難度目標(准確地說是目標值);反之,前一個難度目標調整周期,平均出塊時間小於 10 分鍾,說明挖礦難度偏低,需要縮小難度目標。
03 難度目標的可調范圍
比特幣系統設定,難度目標上調和下調的范圍都有 4 倍的限制。舉例說明:假設上一個難度目標調整周期內的 2016 個區塊,由於算力暴漲,只用 7 天就全部挖出來了,通過難度目標調整,將難度目標縮小一倍,可以將平均出塊時間維持在 10 分鍾左右,但如果算力暴漲,前 2016 個區塊全部挖出只用了 1 天,那麼難度目標最小隻能調整為原來的四分之一。
04 總結
比特幣的算力是持續波動的,比特幣系統通過難度目標的調整,使得平均出塊時間維持在 10 分鍾左右。難度目標和挖礦難度成反比,挖礦難度越大,難度目標越小。當區塊高度為 2016 的整數倍時,比特幣系統就會在該區塊上,自動調整難度目標。如果上一個難度目標調整周期內,平均出塊時間超過 10 分鍾,那麼降低挖礦難度,增大難度目標;反之則提高挖礦難度,減小難度目標。難度目標上調和下調的范圍都有 4 倍的限制。
比特幣每 2016 個區塊(大約 14 天)調整一次挖礦難度,相比於 BCH 每個區塊都調整(大約 10 分鍾調整一次),有明顯的滯後性。你認為是哪種調整方式更合理呢?為什麼呢?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觀點。
『伍』 2021年比特幣跌多少才叫礦難
你好,個人認為2021年比特幣跌到3500美元是一個臨界點,當比特幣到這個價格附近且持續一段時間後將引發礦難。
礦難:礦工入不敷出,就是挖礦的投入>產出。
比特幣價格暴跌,讓礦工」們紛紛出售顯卡或礦機等挖礦裝備,這就是礦難」。
比特幣也效仿黃金領域:獲得比特幣的方式叫挖礦」,挖比特幣的計算機,被叫 做礦機」。
所謂礦工」,即通過完成計算題來獲取比特幣的人。所謂挖礦」,就是每10分鍾就會有一道數學題被扔到網路中,大家比賽,看看誰算得快。算得最快的計算機,就會挖」到一定數量的比特幣,礦工們通過為比特幣網路提供算力」來換取獲得比特幣獎勵的機會,算力越多的計算機,得到越多的比特幣。
望採納,謝謝
『陸』 09年比特幣挖礦效率
比特幣網路的挖礦難度已經從 16.6 T 減少到 13.9 T,下降了 15.95%,並創下有史以來第二大跌幅。在此,我們將根據 Coin Metrics 數據探究一下比特幣挖礦難度調整的歷史。
事實上,在比特幣誕生的第一年裡,挖礦難度其實降低了很多倍(例如,比特幣網路曾花了超過一個月時間才開采出 2016 個區塊),但因為挖礦難度不能低於 1,所以這個數字就一直沒有變化。
『柒』 新技術最有望實現盈利同樣,比特幣挖礦需要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
新技術最有望實現盈利
同樣,比特幣挖礦需要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能使挖礦硬體更大、更好、更快,因為一旦效率滯後就會造成盈利受損。如今,技術不斷超越創新,因此挖礦不僅需要跟上購買新硬體的步伐,還需要迅速安裝新硬體。這是因為時間至關重要,即使只延遲幾天都會造成嚴重損失,所以許多挖礦作業(比如我們公司的挖礦)都租用了波音747s以減少運輸時間。
西方礦工人數增加
長期以來,全球超過一半的挖礦能源來自中國,主要原因是在中國設立工廠的成本更低,運輸速度更快。但隨著中國加大對比特幣挖礦的打擊力度,這些優勢正在消亡。據《連線》雜志報道,「比特幣挖礦的地理分布可能正在發生變化,」該業務或轉向北美、歐洲和拉美等地。礦工們也計劃在北歐國家、加拿大和美國等地尋找挖礦地點,這些地方擁有大量廉價的可持續能源,如風能、太陽能和水能等。
比特幣的未來
盡管比特幣最近出現了許多波動(這並不新鮮),但是比特幣的未來是光明的,其價值將繼續上漲,並且會吸引新的投資者。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了解比特幣,了解其來源和挖礦方式,人們還將從比特幣中發現更多價值。
按照規則,每2016個區塊,或者大約每2周,比特幣就會重新設定礦工開採的難度。不出所料,周五凌晨,比特幣代碼自動使破解一個區塊的難度增加了約7.3%。縱觀比特幣的 歷史 ,這種大幅度的難度提升,並不奇怪也無需擔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國采礦禁令生效以來挖礦難度的再一次大幅增長,同時這也進一步證實了某些猜測:一些原本位於中國的礦工正在其他地方尋找新的落腳點。
雖然比特幣的利潤可能不如演算法自我修正前那麼豐厚,但礦工們現在賺的錢仍比今年5月中國開始打擊加密貨幣之前要多。
今年春天,當中國驅逐了所有的比特幣礦工時,比特幣網路中超過一半的計算能力陷入了癱瘓——中國礦工給全球比特幣網路貢獻了54%左右的算力。
更少的礦工和更少的計算力,意味著驗證交易和製造新的比特幣需要更長的時間。
因此,就像發條裝置一樣,比特幣演算法對這種偏離常態的情況進行了自我修正。
7月份,比特幣網路的挖礦難度前所未有地下降了28%。突然之間,製造新的比特幣變得更容易了,全球比特幣采礦業的平均出塊時間又重新回到了10分鍾左右的水平。
「比特幣網路沒有任何停機時間。實際上,難度調整正是比特幣軟體最聰明的部分。」比特幣挖礦工程師Brandon Arvanaghi說道。
如今,隨著挖礦難度的再次調整,采礦的利潤也隨之減少。
同時,挖礦難度的上調也揭露了一個事實,即全球比特幣采礦業的哈希率已經觸底。自6月底以來,礦工和機器們正迅速恢復上線。
#比特幣[超話]# #歐易OKEx# #數字貨幣#
『捌』 比特幣挖礦的難度和算力
難度是對挖礦困難程度的度量,即指:計算符合給定目標的一個HASH值的困難程度。
difficulty = difficulty_1_target / current_target
difficulty_1_target 的長度為256bit, 前32位為0, 後面全部為1 ,一般顯示為HASH值:, difficulty_1_target 表示btc網路最初的目標HASH。 current_target 是當前塊的目標HASH,先經過壓縮然後存儲在區塊中,區塊的HASH值必須小於給定的目標HASH, 區塊才成立。
例如:如果區塊中存儲的壓縮目標HASH為 0x1b0404cb , 那麼未經壓縮的十六進制HASH為
所以,目標HASH為0x1b0404cb時, 難度為:
比特幣的挖礦的過程其實是通過隨機的hash碰撞,找到一個解 nonce ,使得 塊hash 小於 目標HASH 值。 而一個礦機每秒鍾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 就是其「算力」的代表, 單位寫成 hash/s 或者 H/s
算力單位:
比特幣系統的難度是動態調整的, 每挖 2016 個塊便會做出一次調整, 調整的依據是前面2016個塊的出塊時間, 如果前一個周期平均出塊時間小於10分鍾,便會加大難度, 大於10分鍾,則減小難度,目的是為了保證系統穩定的每過 10分鍾 產出一個塊,所以難度調整的時間大概是2周(2016 * 10 分鍾)
全網算力是btc網路中參與競爭挖礦的所有礦機的算力總和。當前難度周期全網算力會影響下一個周期的難度調整, 如果全網算力增加,挖礦難度增大,單台礦機固定時間的產出就會減少。目前全網算力大概是24.42EH/s, 一台螞蟻S9礦機的算力大概是14TH/s
那麼, 已知當前全網算力,下一個周期難度將如何調整呢?
根據公式:
因為出塊時間要穩定在10分鍾, 也就是600s:
那麼,在3.46e+12的難度下, 一台算力為14TH/s的礦機平均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出一個塊呢?
根據公式:
有:
結果大概是12270天
『玖』 比特幣多久調整一次難度
每14天左右。比特幣大約每10分鍾挖出一個塊,每挖出2016個塊調整一次,正常情況下,每14天左右會調整一次難度,挖礦的難度是根據之前一個周期的比特幣全網算力來調整,所以難度和全網算力是相關的,時間上有一定程度的滯後。
『拾』 比特幣挖礦最新調整時間
2023年3月25日。挖礦是在比特幣系統中進行記錄數據的一個激勵過程,在比特幣系統個人用戶通過利用CPU或者GPU進行哈希運算,當計算出特定的哈希值之後便擁有了打包區塊的權利。而為了獎勵這個用戶進行打包區塊,系統就給予一定的比特幣作為報酬。比特幣挖礦難度屆時將大幅下降,將創下2022年最大的挖礦難度跌幅,比特幣將在2023年3月25日迎來挖礦難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