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計算圖解
❶ 請教,股票的支撐位和壓力位是怎麼計算來的
第一:看以往高點和低點,掙扎越多越密集的位置就是關鍵位。從時間上看,周線的關鍵位強於日線,日線強於小時線,依次類催,越強的關鍵位越不容易突破。第二:當壓力為突破之後就會變成支撐位。支撐位突破就變成壓力位。第三:關鍵位是一個區間不是具體一個價位!
❷ 阻力位和支撐位是怎麼算出來的
壓力位和支撐位是股市裡兩個重要的技術指標,能夠清楚地幫助我們掌握個股價格的走勢,判斷買賣信號,這對我們的實戰交易是具有指導性的。如果有小夥伴沒有了解過這個好用的技術指標,接下來的內容可不要錯過了。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 什麼是壓力位和支撐位
1、壓力位:假設股價上漲到某價位附近了,股價會停止上漲,甚至回落。壓力位起著暫時阻止或阻止股價繼續上升的作用。
2、支撐位:在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的情況下,股價將不會繼續下跌,甚至還有回升的可能性。阻止股價繼續下跌或暫緩股價的價格就是支撐位。
定義掌握起來並不難,壓力位就是一個位置,這個位置就是壓著盡量不讓你漲,能讓你在下跌時撐著盡量不下跌的是支撐位,然而確定壓力位和支撐位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方法呢,我想大家重視的應該是這些才對。
二、 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看
1、均線形成
大家對均線還是有一定認識的,把行情軟體打開後,除了映入眼簾的K線外,那些同K線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均線就最為顯眼了。這些均線是不容小覷的,投資者投資可主要就看這些均線呢。拿個例子來說,最近10個交易日投資者的平均買入價格即10日均線,也就表示當股價上漲後跌至10日均線時,股價便容易形成支撐,因為投資者近10個交易日的的交易成本都在這附近,為了避免股價擊穿自己的成本,大部分投資者對此採取的方法是進行補倉。反之,若下跌後回漲至10日均線附近,就很輕松的產生壓力,因為成本在此位置的投資者急著回本減倉。為此我們常會發現,均線周期越來越長,支撐和壓力的作用也會隨之變強大,因為在一個長期持股的情況下,要麼是堅定持有者,跌至附近後空頭所剩無幾;要不就是長時間套牢,漲至成本價後快速處理。
2、前期高低點形成
就如K線的價格漲到前期的高點或跌到前期的低點時,容易引起壓力和支撐 ,為何這么說呢?因為前期高點,一般而言都是由大量投資者買入,升級出來的一個階段性高點,換句話講,這位置有非常多的套牢籌碼,一旦出現了股價漲到了這位置附近的情況,這樣一來也就有十分多的投資者們想趁回本出逃了,於是形成了拋壓。反過來,前期要是低點,那麼通常都會成為比較強的支撐,這是很好理解的,大家就先想想,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投資者敢於在恐慌的低點進行介入呢?想必就是堅定看好的投資者了,所以當價格跌至低點附近,相對而言這肯定是有一個比較強的支撐。
3、多個高點或低點形成的趨勢線而造成的壓力和支撐
如何說呢?實際上就是多根K線在逐步上升多次受到阻撓或者持續下落時多次受到支撐,將這些受到阻撓和支撐的點連起來,就會發展成為將來的壓力和支撐。因為當投資者多次在基本相同位置遭受壓力時,那麼當股價重新回到這個位置的時候,投資者便想著擺脫這個狀態,從而容易形成壓力甚至下跌;相反,已經跌到多次受到支撐的位置時,投資者就會計劃入場,形成支撐甚至上漲就會比較容易的。建議大家先看看這張圖:
如果是實在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研究某隻個股的朋友,不妨點擊下面這個鏈接,輸入自己想要了解的股票代碼,進行深度分析:【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三、 遇到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操作
不過,上面講的還是基於理論的角度,在實際操作中,應該怎樣處理壓力與支撐?壓力和支撐是賣出和買入的兩個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但不是說大家可以直接一口氣全部買入,這樣子做會造成損失,因為壓力和支撐,也是有可能會被突破或者跌穿的,這對於我們是一個不確定性的風險,怎麼應對才好呢?其實可以分批介入,比如我們面前是即將跌至支撐位時的股價,我們可以先布局一部分的觀察倉,若是運氣不好跌穿,我們實時離場,防止我們產生更多的虧損,假如有效的支撐了,並且進行了反彈,我們可以往進一步布局方向進行。盡管第二次的布局促使我的成本變高,不過我們得弄明白一件事,我們雖然失去了部分收益,但我們卻換得了較高的確定性,從投資的角度來看,自然確定性比其他更為重要,大家可以懂吧!另外,不同的方法還有不同的細節要處理,比如:
1、均線形成的壓力和支撐操作細節
並不是每根均線都能夠指導我們的交易,每隻個股有每隻個股的脾氣,大家俗稱股性,所以每隻個股適用的均線可能都不一樣,例如下面這只個股,每次回調至藍色線時,就形成了支撐,那就確定了這條藍色線就是120日線。
接下來,我們看看這只個股,只要每次回踩至60日線,就會形成支撐。
所以每隻個股,都會有其對應的均線形成支撐和壓力,尤其在實戰的時候,最好對個股進行具體分析,就能找到適宜的壓力和支撐的均線。
2、多個高點或低點形成的趨勢線而造成的壓力和支撐細節
在這張圖里,只剩,第三個支撐點和第三個阻力點是買點和賣點,因為阻力和支撐需要前面兩個點進行確認,除非說,在這張圖前面還有其他的支撐阻力點進行認證,那就可以。
那麼今天暫且就講到這里吧,如果你還是搞不懂怎麼去操作好,不用擔心!這個買賣時機提示神器可以幫到你,它會識別莊家動向和主力資金流向,合理提示你什麼時機買入賣出,直接點擊獲取就行【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❸ 如何計算壓力位或支撐位
黃金分割是一個古老的數學方法。對它的各種神奇的作用和魔力,數學上至今還沒有明確的解釋,只是發現它屢屢在實際中發揮我們意想不到的作用。
黃金分割線分為兩種:單點的黃金分割線和兩點黃金分割線.
以下就是方法:畫單點有兩個因素(一是黃金數字,二是最高或最低點)
畫黃金分割線的第一步是記住若干個特殊的數字:
0.191 0.382 0.618 0.809
最為重要,股價極容易在由這4個數產生 的黃金分割線處產生支撐和壓力。
第二步是找到一個點。這個點是上升行情結束,調頭向下的最高點,或者是下 降行情結束,調頭向上的最低點。當然,我們知道這里的高點和低點都是指一 定的范圍,是局部的。只要我們能夠確認一趨勢(無論是上升還是下降)已經結 束或暫時結束,則這個趨勢的轉折點就可以作為進行黃金分割的點。這個點一 經選定,我們就可以畫出黃金分割線了。
這幾個價位極有可能成為支撐,其中6.18和3.82的可能性最大。
巧用黃金分割線判斷支撐位或壓力位
在對行情進行技術分析時,黃金分割線是較為常用的一種分析工具,其主要作用是運用黃金分割率預先給出股指或個股的支撐位或壓力位,以便於在可能的目標位附近提前做好操作上的准備。
黃金分割線是利用黃金分割比率的原理對行情進行分析,並依此給出各相應的切線位置。黃金分割的原理源自於弗波納奇數列,眾所周知的黃金分割比率0.618是弗波納奇數列中相鄰兩個數值的比率,同時據此又推算出0.191、0.382、0.809等較為重要的比率。其中,黃金分割中最常用的比率為0.382、0.618,將此應用到股市的行情的分析中,可以理解為上述比率所對應位置一般容易產生較強的支撐與壓力。在一輪中級行情結束後,股指或股價的趨勢會向此前相反的方向運動,這時無論是由跌勢轉為升勢或是由升勢轉為跌勢,都可以以最近一次趨勢行情中的重要高點和低點之間的漲跌幅作為分析的區間范圍,將原漲跌幅按0.191、0.382、0.50、0.618、0.809劃分為5個黃金分割點,股價在行情反轉後將可能在這些黃金分割點上遇到暫時的阻力或支撐。
在應用黃金分割線與百分比線時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黃金分割線而言,最重要的兩條線為0.382和0.618。在反彈行情中0.382位置為弱勢的反彈目標位,0.618位置為強勢反彈的目標位。而在回調過程中,若是強勢回調,則0.382線處應有較強的支撐。若是弱勢回調,0.618線處才是強支撐位。
例如,某段行情回檔支撐位可用下面的公式來計算:
某段行情回檔支撐位=某段行情高點-(某段行情高點-某段行情最低點)÷0.382(或0.618)。</b
❹ 如何計算壓力位或支撐位
壓力位和支撐位是股市裡主要的技術指標,能夠清楚地幫助我們掌握個股價格的走勢,判別買賣的信號,從而可以對我們的實戰交易進行指導。如果屏幕前的你沒有學過這個實用的技術指標,下面的內容你真的別錯過。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 什麼是壓力位和支撐位
1、壓力位:一旦股價上漲到某價位附近時,股價會停止上漲,甚至回落。這樣一種可以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上升的價位,就是壓力位。
2、支撐位:若是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的時候,股價將不會繼續下跌,甚至還有回升的可能性。這就是支撐位,可以阻止股價繼續下跌或暫緩股價繼續下跌。
理解概念並不難,壓著盡量不讓大家漲的位置,稱之為壓力位,支撐位就是能撐著盡量不讓你跌的位置,然而確定壓力位和支撐位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方法呢,我想這才是大家關注的。
二、 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看
1、均線形成
於大家而言,均線還是比較常見的,把行情軟體打開後,除了一下子就能看到顯眼的K線外,數量最多的就是同K線交織在一起的均線。要知道這些均線作用可大著呢,這對投資者來說作用可大著呢。拿個例子來說,10日均線指的就是最近10個交易日投資者的平均買入價格,也就表示當股價上漲後跌至10日均線時,那麼對股價來說,形成支撐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近10個交易日投資者的交易成本都在這一處,為了避免股價擊穿自己的成本,很多投資者對此採取的方法是補倉。反之,要是在下跌後回漲至10日均線附近,十分容易的就產生了壓力,具有成本在此位置的投資者急著回本減倉這個因素,所以我們會發現,均線周期越長的話,那麼支撐和壓力的作用也就會隨之越強,由於有一些長期持股的,要麼是堅持一直持有者,跌至附近後空頭所剩寥寥無幾;要麼是套牢太久,漲至成本價後火速賣出。
2、前期高低點形成
就如K線的價格漲到前期的高點或跌到前期的低點時,比較容易釀成壓力和支撐,為何這么說呢?因為前期高點,一般而言都是由大量投資者買入,升級出來的一個階段性高點,這樣一來,這個位置有著大量的套牢籌碼,要是股價漲到這個位置附近的話,如此一來也就會有非常多的投資者們選擇趁回本出逃了,這樣的情況就形成了拋壓。反過來,前期低點的話,會是比較強的支撐,這個大家肯定都很好理解,大家想一下好了,究竟會是什麼樣的投資者才會敢在恐慌的低點進行介入呢?那投資者定會是堅定看好的了,所以如果價格跌到了低點附近的話,相對而言這是會有一個較強的支撐。
學姐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你還是搞不懂怎麼去操作好,不用擔心!這個買賣時機提示神器可以幫到你,它會識別莊家動向和主力資金流向,合理提示你什麼時機買入賣出,直接點擊獲取就行【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8-3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❺ 股票壓力位和支撐位是怎麼計算得出來的
市場中的頂部或底部往往構成阻力位或支撐位;技術圖形中未補的缺口也形成有效的支撐位或阻力位;均線也有助於投資者判斷支撐位和阻力位。
1、利用心理價位來確定支撐位和阻力位,比如對上證指數來說,3000點、4000點和5000點等一些整數關口,都會對投資者形成心理上的阻力位或支撐位。大盤在整數關口,一般也會振盪整理較長時間。
2、根據缺口判斷:一些跳空缺口,也會形成阻力或支撐位。價格回撤:即同當前走勢相反的價格波動,比如大盤從4000點上漲到6000點,然後回撤至5000點,此後繼續上攻,5000點便是行情的「回撤」,也說明5000點支撐強勁。
3、前期密集成交區:如果市場密集成交區在當前價位之上,那麼該區域就會在股價上漲時形成阻力,這就是所謂的「套牢盤」。反之,如果市場當前的價位在歷史密集區之上,那麼該密集區就會在股價(或指數)下跌時形成支撐。
(5)btc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計算圖解擴展閱讀:
1、均線壓力位和支撐位
以600005為例,該股目前均線的壓力位是30日均線和5日均線,支撐位是60日均線和10日均線。股價之上的均線是壓力位,反之是支撐位。
2、高點和低點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以600812為例,該股在9月24日最低是4.19元,到11月3日,該股最低回落到4.28元,接近4.19元止跌。再看其高點壓力位,該股短期高點7.3元,前日最高沖擊到7.25元回落。
3、跳空缺口壓力位和支撐位
最典型的就是大盤,大盤在08年6月10日的跳空低開的走勢,直接形成了島型反轉格局,隨後一直壓制大盤下行。跳空高開支撐位08年11月10日,大盤開始反彈格局,跳空高開上1800點,到目前為止,這個缺口依舊支撐大盤在1800點子上運行。
❻ 怎麼計算股票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支撐線(surport line)又稱為抵抗線。當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時,股價停止下跌,甚至有可能還有回升,這是因為多方在此買入造成的。支撐線起阻J亡股價繼續下跌的作用。這個起著阻止股價繼續下跌或暫時阻止股價繼續下跌的價值就是支撐線所在的位置。
壓力線(resistance line)又稱為阻力線。當股價上漲到某價位附近時,股價會停止上漲,甚至回落,這是因為空方在此拋出造成的。壓力線起阻止股價繼續上升的作用。這個起著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繼續上升的價值就是壓力線所在的位置。
❼ 如何計算壓力位和支撐位
支撐高點=行情終點-(行情重點-行情最低點)×0.382,
支撐低點=行情終點-(行情終點-行情最低點)×0.682。
壓力位=行情終點+(行情最高點-行情最低點)×1.382。
(7)btc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計算圖解擴展閱讀:
支撐位和壓力位是均線的價格,一般都用5日均線,10日均線,20,30,60,120,250日均線。
如果現在的價格在均線價格上方,那麼均線的價格就是支撐位,如果現在的價格在均線的下方,均線的價格就是壓力位。
支撐位是指在股價下跌時可能遇到支撐,從而止跌回穩的價位,其對應的是壓力位,壓力位則是指在股價上升時可能遇到壓力,從而反轉下跌的價位。
在股價運行時,壓力與支撐是可以互換的。具體地說,如果重大的壓力位被有效突破,那麼該壓力位則反過來變成未來重要的支撐位;反之,如果重要的支撐位被有效擊穿,則該價位反而變成今後股價上漲的壓力位了。
形成壓力位和支撐位的幾種因素:
1、均線形成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2、高點低點形成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3、缺口形成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4、上升和下跌通道形成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簡稱MA,MA是用統計分析的方法,將一定時期內的證券價格(指數)加以平均,並把不同時間的平均值連接起來,形成一根MA,用以觀察證券價格變動趨勢的一種技術指標。
移動平均線是由著名的美國投資專家Joseph E.Granville(葛蘭碧,又譯為格蘭威爾)於20世紀中期提出來的。均線理論是當今應用最普遍的技術指標之一,它幫助交易者確認現有趨勢、判斷將出現的趨勢、發現過度延生即將反轉的趨勢。
基本特點
1)追蹤趨勢。注意價格的趨勢,並追隨這個趨勢,不輕易放棄。
2)穩定性。因為MA的變動不是一天的變動,而是幾天的變動,一天的大變動被幾天一分攤,變動就會變小而顯不出來。
3)滯後性。
4)助漲助跌性。
5)依靠性。
6)支撐線和壓力線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