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協會比特幣
1. 被國外人騙了比特幣,報警有用嗎
沒用。比特幣屬於虛擬早配幣。5月1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下稱《公告》)。《公告》指出,有衫培關陸塌指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強調其無真實價值支撐,存在多重風險。《公告》同時提示,從司法實踐來看,虛擬幣交易合同不受法律保護。
2.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要求各地關停比特幣挖礦項目,你支持嗎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要求各地關停比特幣挖礦項目,也確實很有必要。不可否認的是比特幣挖礦,確實消耗了很大的電力,所以正是因為如此,禁止比特幣挖礦項目,也是為了節約能源。所以本身也是值得提倡的,所以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出發來看待問題。
其實不得不說,是我們會發現比特幣挖礦本身確實可以理解。但是在實行的過程中,卻存在消耗很多電的現象,這造成資源能源消耗。所以在社會發展的今天,更應該強調節約資源和能源,所以很有必要切實關停各地的比特幣挖礦項目。
其實不得不說是,比特幣要挖礦確實存在消耗很大的電力資源,也正是因為如此,關停比特幣挖礦項目有利於集約能源和資源。而且比特幣本身作為虛擬貨幣也確實存在很大的風險,所以會導致一些人利益出現損失,所以更應該整頓市場。
3. 禁止虛擬貨幣交易的法規
《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
為了維護金融穩定,保護人民財產安全,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就虛擬貨幣交易炒作問題,約談了部分銀行和支付機構。6月21日晚間,中國農業銀行率先發布聲明表示:將嚴格落實國家有關監管要求,堅決打擊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禁止使用本行服務進行虛擬貨幣交易。隨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和支付寶等機構紛紛發表類似聲明,表示將持續加強排查監測力度,一經發現相關行為,立即採取暫停賬戶交易、終止金融服務等措施,並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拓展資料】
據我調查發現,隨著各大銀行和支付寶的一紙公告,比特幣交易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根據比特幣網站Coindesk數據顯示,22日晚20時27分,比特幣急速下跌至29771美元,在過去的24小時累計跌幅達到了9.12%,距4月份比特幣史上最高點62829美元已斬至腰部下方。其他虛擬貨幣也大幅下跌,以太坊一度跌超10%,跌破1900美元/枚;幣安幣、艾達幣跌超5%,狗狗幣跌近16%。
監管層層加碼,近期重拳頻出
近年來,監管部門對虛擬貨幣領域的監管和整治從未停止。2013年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印發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強調比特幣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也不是銀行、保險等金融體系中的金融產品,而是一種虛擬商品。
2017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發布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也明確規定:「代幣發行融資中使用的代幣或「虛擬貨幣」不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有關部門指導各地集中取締173家非法發售代幣票券的平台,此後保持監管高壓態勢,累計清退38家境內新增平台。
今年5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規定有關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同時提醒消費者也要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謹防財產損失。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委要求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金融委首次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
5月26日,內蒙古發改委發布《關於堅決打擊懲戒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八項措施(徵求意見稿)》。其實早在今年3月份,內蒙古政府就要求在2021年4月末前關停所有虛擬貨幣「挖礦」項目,但是很多礦主換了馬甲繼續「挖礦」。為此,內蒙古發改委專門設立了舉報平台,呼籲廣大群眾積極舉報非法「挖礦」活動。隨後,雲南、青海、四川等部分電價較低地區也紛紛出台文件要求停止虛擬貨幣「挖礦」行為。
金融風險大,與節能減排背道而馳
為何中央、各地方政府頻頻出台相關政策,對虛擬貨幣進行全面封殺主要原因在於虛擬貨幣具有高度匿名性、去中心化發行等特點,不但脫離實體經濟,而且還成為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載體,嚴重擾亂市場經濟金融正常秩序,侵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據業內人士分析,炒作虛擬貨幣至少存在三大風險:「一是虛擬貨幣沒有實際價值支撐,也沒有主權信用和商業信用,價格容易被操縱,出現暴漲或暴跌現象;二是境內當前已沒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翻牆』在境外購買沒有消費者保護措施,投資者只能自負損失;三是虛擬貨幣容易受到『馬斯克式』的炒作,投資者在短時間內被『割韭菜』,從而遭受巨大財產損失。」
4. 互金協會發文提醒警惕「虛擬貨幣」投資風險嗎
繼8月31日發文警示ICO風險之後,近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稱互金協會)再次發文提示需警惕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風險。
互金協會發布風險提示稱,近年來,比特幣、萊特幣以及各類代幣等所謂「虛擬貨幣」在一些互聯網平台進行集中交易,涉眾人數逐漸擴大,所形成的金融和社會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呼籲:各會員單位應履行行業自律公約的承諾,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和監管規定,不參與任何與所謂「虛擬貨幣」相關的集中交易或為此類交易提供服務,主動抵制任何違法違規的金融活動。
投資有風險,購買虛擬貨幣需謹慎。
5. 香港允許比特幣交易嗎
香港不允許比特幣交易。在經過數月關於可能的禁令的激烈猜測之後,香港監管機構已開始禁止在香港進行零售交易。
1、根據路透社周五的報告,香港金融服務和財政部已經發布了有關可能的零售加密交易禁令的磋商結果,該禁令始於2020年11月。
2、作為結論的一部分,香港的FSTB呼籲對加密貨幣交易所實行全面的許可制度,同時將交易僅限於合格的投資者。根據香港法律,只有擁有800萬港元(約合100萬美元)的投資組合的個人才有資格成為專業投資者。
3、對於FSTB,至少在全面的加密許可制度的早期階段,零售加密交易禁令是必要的。據報,FSTB計劃將其結論提交香港立法者,以促進該建議通過法律。
拓展資料:
虛擬貨幣是指非真實的貨幣。知名的虛擬貨幣如網路公司的網路幣、騰訊公司的Q幣。2013年流行的數字貨幣有,比特幣、萊特幣、無限幣、誇克幣、澤塔幣、燒烤幣、便士幣(外網)、隱形金條、紅幣、質數幣。全世界發行有上百種數字貨幣。圈內流行"比特金、萊特銀、無限銅、便士鋁「的傳說。
1、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發布的通知、公告,虛擬貨幣不是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和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公民投資和交易虛擬貨幣不受法律保護。
2、2021年5月18日晚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公告明確表示,有關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同時提醒消費者要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謹防財產和權益損失 。
3、虛擬幣種類多樣,在國外接受度比較高的虛擬貨幣有Facebook的F幣、網路游戲Second Life的林登幣等,在國內比較有代表性的虛擬貨幣有騰訊Q幣、新浪U幣、網路幣、盛大元寶等。
4、市場上的虛擬貨幣主要有四類:1,由游戲運營商開發,供玩家在網路游戲中作為交易媒介而使用的游戲幣;2,由門戶網站或者即時通信工具發行,供本運營網路空間內使用的專用虛擬貨幣;3,既可以在虛擬貨幣發行主體內使用,又可以向非發行主體購買商品和服務的互動式虛擬貨幣;4,基於密碼學和現代網路P2P技術,通過復雜的數學演算法產生的,特殊的電子化的、數字化的網路密碼幣。
6. 銀行和支付寶均與虛擬貨幣「劃清界限」
每日商報訊 虛擬貨幣監管再加碼,我國央行出手,堅決切斷「炒幣」資金支付鏈路,幣圈又為之一震,以比特幣為首的虛擬貨幣聞聲狂跌。A股市場上數字貨幣概念股也遭帶累,昨日表現不佳。
央行重磅出擊
一夜之間,虛擬貨幣接連遭遇重錘。
6月21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為打擊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炒作行為,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維護金融安全和穩定,近日人民銀行有關部門就銀行和支付機構為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提供服務問題,約談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和支付寶(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等部分銀行和支付機構,明確指出各銀行和支付機構必須嚴格落實《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等監管規定,切實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不得為相關活動提供賬戶開立、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產品或服務。
支付寶也火速回應稱,堅決不開展、不參與任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活動。一旦發現商戶從事虛擬貨幣交易,將其納入黑名單,禁止後續合作。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應聲暴跌
消息傳到資本市場,虛擬貨幣集體應聲大跌。根據報價平台CoinDesk的數據,當晚,比特幣首先迅速跳水,盤中跌幅一度逼近10%,並跌破32000美元/枚;以太坊一度跌超10%,跌破1900美元/枚;幣安幣、艾達幣跌超5%,狗狗幣跌近16%,瑞波幣跌超8%。
昨日亞盤,虛擬貨幣走勢依然震盪。比特幣與以太坊早盤跌勢放緩後午後甚至有所抬升,分別一度回到32000美元、1900美元上方;但下午4點左右突然又被瘋狂拋售,價格急速下跌。截至昨日17:51,比特幣報31429.70美元,24小時跌幅為5.38%;以太坊報1872.67美元,24小時跌幅為6.72%。相較於5月份的高峰價格,比特幣、以太坊等虛擬貨幣的目前跌幅均超過了50%;幣圈的總財富也從2.6萬億美元跌至1.4萬億美元左右,蒸發了1萬多億美元。
幣圈的恐慌情況也影響了港股和A股市場數字貨幣概念股的走勢,多隻個股遭遇拋售。昨日,港股火幣 科技 全天跌近20%,雄岸 科技 、歐科雲鏈、金山軟體均跌超3%。A股市場上,科藍軟體、天喻信息均跌超6%,信安世紀、銀之傑、雄帝 科技 、芯原股份、四方精創、朗科 科技 等紛紛跟跌,數字貨幣概念指數全天大跌1.27%,在兩市板塊跌幅榜中排名十分靠前。
密集釋放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政策
事實上,今年以來虛擬貨幣市場就接連遭遇利空打擊。
近日,繼內蒙古、新疆、青海、雲南等地發文禁止挖礦後,全球最大的比特幣礦工聚集地四川,也打出一記重拳——對礦場集體斷電。6月18日,四川省發改委、能源局聯合發布《關於清理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的通知》。通知要求,完成重點對象甄別關停,對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目前已排查上報的26個虛擬貨幣「挖礦」項目,於6月20日前完成甄別清理關停工作。同時,通知要求開展發電企業自查自糾,並要求做好全面清理排查,於6月25日前分別將自查清理整改和清理關停的情況報送。此外,各市(州)政府也被要求開展拉網式排查,對發現的挖礦項目立即關停。
官方也已多次提醒禁止虛擬幣炒作公告。5月21日,國務院金融委要求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 社會 領域傳遞。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金融委首次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
5月1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也發布了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各會員單位要嚴格落實國家有關監管要求,堅決不開展、不參與任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活動。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人民銀行約談多家機構,在短期內造成虛擬貨幣的跌幅有限。但從長遠來看,境內資金端被全面封殺,影響的確不小。並且,那些境外賬戶和資金,一旦與境內機構發生聯系,也將很大概率被監管打擊。
7. 比特幣何去何從各國態度不同,討論激烈
比特幣,一個最近持續占據熱搜前十,討論熱度始終不減的話題。似乎永遠有新的討論點,這兩天一個叫薩爾瓦多國家通過了比特幣法案,讓比特幣成為該國的法定貨幣,等同美元。
從2008年中本聰提出這一概念,2009年正式誕生以來,將比特幣設為國家的法定貨幣,又是一個新的里程碑。但對於薩爾瓦多和比特幣來說,是不是好事還未可知。
但凡新的事或物的出現或發展過程中,避免不了的是態度的碰撞,關於不同國家對比特幣態度,也是各持己見。例如中國一些省份正在清退打擊礦場,而美國一些州則也在考慮挖礦的耗能問題,包括以下這些國家,都讓比特幣的發展有所不同。
薩爾瓦多總統納伊布·布克萊在6月5日的活動中表示,將在下周向國會提交法案,立法比特幣成為該國的法定貨幣之一。
6月8日,薩爾瓦多以62/84(84票通過62票)的絕對多數通過立法,成為全球首個使用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國家。其總統表示美元仍繼續作為法定貨幣使用。
通過法案後,接著就傳來消息,總統布克萊表示要 探索 利用火山地熱能開采比特幣。這位1981年出生的布克爾一直以來就特立獨行,不走尋常路,他表示「我們開始圍繞它設計一個完整的比特幣挖礦中心。」
薩爾瓦多政府為了大力推廣比特幣,開始施行「只要投資3個比特幣就可以獲得薩爾瓦多的永久居留權」的政策,但是,並是不是所有的移民都是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美好,你去的或許是一個國內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咖啡豆和棉花,工業基礎薄弱,黑幫眾多,世界公認的「中低等收入國家」和「全世界謀殺案犯罪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這樣的移民,誘惑力在哪呢?
伊朗在2018年禁止國內銀行從事加密貨幣交易,但未明令禁止國民。而後在2019年批准比特幣挖礦合法化,並頒發許可證,以此規避遭受美國經濟制裁帶來的影響。
伊朗因國內停電事故而打擊非法挖礦,甚至禁止所有挖礦,又因對抗美國制裁,伊朗總統希望盡快出台加密貨幣「法律和指示」。
美國在的S-6486號法案被提交給紐約委員會審議,要求禁止開采比特幣三年,以進行環境評估,測量該州的礦場挖礦對溫室氣體排放和野生動物的影響。對此,礦場和環保人士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礦場表示自己已棄用煤炭發電的電廠,打算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開采比特幣,並表示這符合紐約州的所有環境保護法。經過激辯,議員放棄了禁止比特幣三年開採的條款,將其限制在擴建的新項目和現有業務上。並禁止對對於使用碳基燃料供電的礦場頒發許可證。
然而,美國德克薩斯州眾議院卻全票通過了一則承認虛擬貨幣合法地位的「虛擬貨幣法案」。因其美國能源站基地的稱號,很多加密挖礦企業都在德州設廠。例如比特大陸、Blockcap lnc、等都在這里設立經營點。同時,中國比特幣礦機商在德克薩斯州投資2500萬美元新建設施。
美國,各州對比特幣的態度不同。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在5月18日聯合發布了《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金融委特別強調,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並設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舉報平台。同時出台打擊懲戒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八項措施。
新疆昌吉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於立即對虛擬貨幣挖礦行為企業進行停產整頓的通知》。通知中表示,從事虛擬「挖礦」的企業須於6月9日14時前全部停產整頓,並將企業停產整頓情況報至昌吉州發改委。
同為9日晚,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關於全面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對有關虛擬貨幣「挖礦」行為開展清理整頓。
全球三大比特幣礦機商均為中國企業,中國礦工占據了比特幣網路算力的70%左右。因此,大部分礦工開始向對比特幣友好的國家和地區轉移。可是即使礦工出海,礦場背後是中國礦工的本質並不會變。
中國對比特幣的態度,仍需觀望。
雖然每個國家對於比特幣的態度有所不同,但不管是支持還是抵制,都無法遏制比特幣的發展,因為總有人需要它,至於會發展到什麼程度,是否會成為世界通用,還需要時間去檢驗和驗證。
8. 數字貨幣納入司法保護范疇
作者:於魯平 譚天
《意見》指出,為「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夯實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制度基礎」,「健全以公平公正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將「加強對數字貨幣、網路虛擬財產、數據等新型權益的保護,充分發揮司法裁判對產權保護的價值引領作用」。
這是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到「數字貨幣」,對於數字貨幣、網路虛擬財產的認定,以及數字貨幣、網路虛擬財產、數據等新型權益的保護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因為在司法領域,只有明確了權益的范圍,才能進行全面合法的保護。
筆者所在的項目組此前就提出過一個觀點,在中國境內,「數字貨幣」具有專屬性,即特指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正在進行內部測試的「央行數字貨幣(DC/EP)」。在此前出台的針對虛擬貨幣監管的相關政策文件中,均未出現「數字貨幣」字樣。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介紹,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此前,四家國有銀行和包括華為以及電信巨頭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在內的多家大公司都進入了測試階段,滴滴、嗶哩嗶哩和美團點評等實體企業也參與到測試之中。央行數字貨幣(DC/EP)呼之欲出,需要在法律上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和范圍。
此次最高院發布的《意見》中,將「數字貨幣」與網路虛擬財產、數據放在同等保護的位置,其用意就是為了明確數字貨幣的法律地位和范圍,並且對「數字貨幣」與其他「網路虛擬財產」進行法律定義上的區分。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這是我國首次在法典中明確對「網路虛擬財產」進行保護。《意見》中將「網路虛擬財產」列為新型權益予以保護,統一了司法實踐中對於類似財產的定性。尤其是對於比特幣、以太坊等虛擬財產,此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此前對於比特幣、以太坊等虛擬財產的官方定義包括:
1、特定的虛擬商品
早在2013年1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中,就對比特幣的屬性進行了確定,即雖然比特幣被稱為「貨幣」,但由於其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從性質上看,比特幣應當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2、所謂「虛擬貨幣」
《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簡稱「9.4公告」)中,將比特幣、以太幣等稱為所謂「虛擬貨幣」。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關於防範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風險的提示》中,也將比特幣、萊特幣以及各類代幣等稱為所謂「虛擬貨幣」。
在司法實踐中,還有判例將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等「代幣」認定為虛擬財產、一般財產、不合法物、數據等。
對此次《意見》中的「網路虛擬財產」范圍,我們認為「網路虛擬財產」的核心依然是「財產」,應當具備使用價值、交易價值、稀缺價值。因此,「網路虛擬財產」應當包含以下內容:
從《通知》的內容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對於新型權益的保護對象主要包括數字貨幣、網路虛擬財產、數據三部分。今後在司法實踐中,如何充分發揮司法裁判對產權保護的價值引領作用,對新型權益進行合法有效保護,將會面臨以下幾方面的挑戰:
1、確權糾紛
由於新型權益存在於互聯網、伺服器中,具有網路虛擬屬性,導致權屬的不易確定,對於新型權益的所有權、用益物權等的確權糾紛會逐漸增多。
2、合同糾紛
新型權益的交易價值決定了其必然要進行交易,在交易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合同糾紛,但是由於該財產的虛擬性,導致大部分合同也具有電子化、非書面化的特徵,如何將電子化的合同約定進行固化,如何明確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如何要求違約方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特別是非貨幣化的履行責任,都是比較棘手的問題。
3、侵權糾紛
4、國際間司法協作
互聯網具有國際性,網路平台、伺服器等可能在國外,新型權益也有可能被轉移到其他伺服器上,這就對於國內司法管轄權提出了一個難題,如何能夠對該財產的流向進行追蹤、保全、追回,需要與世界各國進行合作,加大國際間司法協作的力度。
以上所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或其律師出具的任何形式之法律意見或建議。
如需轉載或引用該等文章的任何內容,請私信溝通授權事宜,並於轉載時在文章開頭處註明來源於公眾號「中倫視界」及作者姓名。未經本所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使用該等文章中的任何內容,含圖片、影像等視聽資料。如您有意就相關議題進一步交流或探討,歡迎與本所聯系。
9. 央行重磅出手!約談銀行和支付機構 虛擬貨幣遭致命重擊
一夜之間,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遭遇連環暴擊!
繼礦機被地方政府直接斷電後,中國央行又祭出大殺器,直接約談工行、建行、農行、支付寶等部分銀行和支付機構,要求不得為相關活動提供賬戶開立、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產品或服務。
在央行公告發布後,比特幣迅速跳水,盤中跌幅一度逼近10%,並跌破32000美元/枚;以太坊一度跌超10%,跌破1900美元/枚;幣安幣、艾達幣跌超5%,狗狗幣跌近16%,瑞波幣跌超8%。相較於年內高點,比特幣、以太坊等虛擬貨幣跌幅均超過了50%。
在被約談後,各大銀行紛紛發布聲明,與虛擬貨幣「劃清界限」。聲明稱,禁止使用公司服務開展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一經發現將立即採取暫停相關賬戶交易、終止金融服務等措施。
支付寶也回應稱,堅決不開展、不參與任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活動。一旦發現商戶從事虛擬貨幣交易,將其納入黑名單,禁止後續合作。
央行重磅出擊
6月21日下午,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近日人民銀行有關部門就銀行和支付機構為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提供服務問題,約談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和支付寶(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等部分銀行和支付機構。
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消息,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金融委第五十一次全體會議精神,打擊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炒作行為,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維護金融安全和穩定,近日人民銀行有關部門就銀行和支付機構為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提供服務問題,約談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和支付寶(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等部分銀行和支付機構。
參會機構表示,將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按照人民銀行有關要求,不開展、不參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活動,進一步加大排查和處置力度,採取嚴格措施,堅決切斷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的資金支付鏈路。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紛紛暴跌
在央行公告發布後,虛擬貨幣價格迅速跳水,比特幣盤中跌幅一度逼近10%,並跌破了32000美元/枚;以太坊一度跌超10%,跌破1900美元/枚;幣安幣、艾達幣跌超5%,狗狗幣跌近16%,瑞波幣跌超8%。
對虛擬貨幣監管持續加碼
近年來,我國監管部門持續加強對虛擬貨幣領域的監管和整治。
2013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就聯合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通知指出,從性質上看,比特幣應當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
2017年央行等七部門叫停各類代幣發行融資,並開展專項整治。隨後,我國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和ICO交易平台基本實現無風險退出,人民幣交易的比特幣全球佔比一度降至不足1%。
今年以來,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有所反彈,從5月18日開始,我國又密集釋放對於加密貨幣的監管政策:
5月18日,內蒙古發改委設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舉報平台;同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公告指出,虛擬貨幣無真實價值支撐,價格極易被操縱,相關投機交易活動存在虛假資產風險、經營失敗風險、投資炒作風險等多重風險。廣大消費者要增強風險意識,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不參與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謹防個人財產及權益受損。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委要求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金融委首次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
5月26日,內蒙古發改委發布關於堅決打擊懲戒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八項措施徵求意見。對工業園區、數據中心、自備電廠等主體為虛擬貨幣「挖礦」企業提供場地、電力支持的,核減能耗預算指標;對存在故意隱瞞不報、清退關停不及時、審批監管不力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嚴肅追責問責。
6月5日,不少幣圈大V的微博賬號被封,包括交易員小俠、肥宅比特幣、八哥談幣、超級比特幣、區塊鏈威廉等,這些賬號的粉絲多在十萬以上。相關頁面顯示,賬號因被投訴違反法律法規和《微博社區公約》的相關規定,無法查看。
6月9日,青海省工信廳下發《關於全面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的通知》提出,對有關虛擬貨幣挖礦行為開展清理整頓。
6月9日,新疆昌吉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於立即對虛擬貨幣挖礦行為企業進行停產整頓的通知》。通知中表示,從事虛擬「挖礦」的企業須於6月9日14時前全部停產整頓,並將企業停產整頓情況報至昌吉州發改委。
同樣是在6月9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關於加強行業信息共享 有效防範支付風險的提示」,再次提示虛擬貨幣的風險。上述風險提示指出,利用虛擬貨幣等形式實施違法犯罪活動逐漸上升,因其交易具有匿名性,便捷性和全球性,逐漸成為跨境洗錢的重要通道。同時,已出現使用虛擬幣作為賭博跑分媒介的模式。當天,在微博和網路上,輸入「火幣」「幣安」「歐易」等關鍵詞時,彈出的是「搜索結果未予顯示」等提示。
6月12日,雲南省能源局辦公室人士確認,根據《雲南省能源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比特幣挖礦企業用電管理的通知》要求,及時組織各用電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在今年6月底完成比特幣挖礦企業用電清理整頓,嚴肅查處比特幣挖礦企業依託發電企業、未經許可私搭私接用電、逃廢國家輸配電費、基金以及附加牟利的違法行為,一經發現,立即中止供電。
6月18日,四川省發改委、能源局聯合發布《關於清理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的通知》。通知要求,完成重點對象甄別關停,對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目前已排查上報的26個虛擬貨幣「挖礦」項目,於6月20日前完成甄別清理關停工作。
10. 比特幣是哪一年發行的
比特幣的理念最初是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明確提出的,2009年1月3日根據中本聰明的設計方案發表開源項目,並創立P2P網路。比特幣是P2P形式的數據加密貨幣,比特幣交易記錄公開,點對點傳達也說明了這是區塊鏈技術的平台。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發布的通知和公告,虛擬貨幣不是貨幣當局發行的,不具有法定補償和強制的貨幣屬性,不是真實貨幣,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應該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和使用,公民投資和交易虛擬貨幣不受法律保護。
一、2021年5月18日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投機風險的公告》。公告明確表示,相關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並提醒消費者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謹防財產和權利損失。
二、市場上有四種虛擬貨幣:
1.游戲運營商開發的游戲貨幣,供玩家在網路游戲中用作交易媒介;2.門戶網站或即時通訊工具發行的用於運營網路空間的特殊虛擬貨幣;
3.不僅可以在虛擬貨幣發行實體中使用,還可以從非發行實體購買商品和服務的互動式虛擬貨幣;
4.基於密碼學和現代網路P2P技術,通過復雜的數學演算法生成一種特殊的電子數字網路密碼貨幣。
三、互聯網導致了一個新市場的出現,這是一個基於網路空間的虛擬市場。互聯網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大量的交流和溝通場所,也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商業市場。企業必須從以產品為核心向以服務為核心向以客戶為核心轉變。隨著計算機人工智慧技術和資料庫技術的發展,企業可以輕松收集客戶信息,及時了解客戶需求,改變企業經營策略,實時掌握經濟動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