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11月硬分叉
❶ 比特幣平台升級什麼時候才能完善好
比特幣現金5月15日硬分叉升級才過去不久,比特幣現金開發團隊就在為2018年11月15日的升級做准備了。7月5日,比特幣現金開發團隊BitcoinABC發布了比特幣現金升級時間表,詳細說明了下一步的計劃。
該時間表提出了兩個比較重要的時間點:8月15日和10月15日。
8月15日將作為下次升級代碼完成的時間。Bitcoin ABC團隊發布的公告解釋道「由於相關協議升級的風險高於正常水平,每個人都需要時間來審查所涉及的更改代碼。為了應對這種情況,Bitcoin ABC將8月15日作為代碼的完成日期,超過此日期的協議更改將在明年5月份的硬分叉升級中實現。」8月15日之後,這些提交的代碼將會在測試網上進行測試。這就意味著開發人員要在8月15日之前就要完成下一次升級的協議更改。
10月15日是結束測試並發布新版本的時間。如果經過8月15日到10月15日兩個月的測試和調試,沒有什麼重大問題,Bitcoin ABC將在10月15日結束測試,並發布比特幣現金新版本0.18版的正式版。
10月15日到下一次升級的時間11月15日這一個月的時間將會交給節點運營商,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完成升級。
Bitcoin ABC之所以此次要非常隆重的推出時間表是為了11月15日的升級能夠順利進行,不再出現5月份的硬分叉升級的小插曲。而且希望大家能夠提前了解到這些日期,並積極的參與進來,為新版本的使用貢獻力量。
雖然Bitcoin ABC早早的將下一步的升級時間表公布了出來,但是在這個開發時間表中卻沒有透露11月份升級中要改動的內容。
我們知道比特幣現金自8月1日誕生之後已經順利的完成了兩次升級。一次是在2017年11月13日升級修復了網路難度調整演算法,將之前的EDA改成DAA。升級之後比特幣現金出塊時間變得非常穩定,都保持在10分鍾左右。第二次則是上半年的5月15日硬分叉升級,將比特幣現金的區塊上限調整為32MB、重新啟用了一些OP-codes,將OP-Return的容量增加到220位元組。此後,比特幣現金社區基於此次改變推出了很多好玩有趣的應用。
雖然下次升級的內容目前還沒有公布,但是關於下次升級開發團隊成員也有很多討論。例如現在正在討論和測試的BCH新的交易訂購法則,OP_Datasigverify,代幣,UTXO證明,重新引入其他先前刪除的OP_Codes。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提案:通過OP_Datasigverify的二進制合同,使用石墨烯宣布區塊的高效方法,修訂DAA,雙花證明的創建和轉發,以及單位為1/1,000,000BCH的命名等等。不過在這些眾多討論中沒有在出現區塊上限的增加,這表明上次在這一方面的升級已經是足夠的。不管比特幣現金將推出哪些改進,接下來都將在8月15日提交的代碼中呈現。
雖然目前的比特幣現金已經非常受歡迎了,但是比特幣現金一直還在進行一次次的升級,不斷的創新,不斷的完善自己。因此比特幣現金未來會變得更好,更加滿足市場的需求,支持它的用戶也將會指數增加,它的幣價也會受到影響有所提升。最終將能實現它最初的目標,幫助更多的人,成為世界上最好的貨幣。
❷ 比特幣的發展歷史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討論組上貼出了一篇研究報告,報告闡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構想——比特幣就此問世!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50個。
2010年5月21日,第一次比特幣交易:佛羅里達程序員Laszlo Hanyecz用1萬BTC購買了價值25美元的披薩優惠券。
2010年7月16日, BTC價格從0.008美元升值0.08美元,第一次價格的劇烈波動,顯示新生事物的崛起。
2010年7月17日,第一個比特幣平台成立。
2010年11月6日,MTGOX上的價格達到0.5美元,此時比特幣經濟達100萬美元。
2010年12月7日,第一次便攜設備到便攜設備的交易在NOKIA900上實現,交易量為0.42BTC。
2011年2月9日,價格首次達1美元,與美元等價。BTC與美元等價的消息被媒體大肆報道後引發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新用戶大增。此後2月內,比特幣與英鎊、巴西幣、波蘭幣的互兌交易平台先後開張。
2011年3月18日,BTC/USD匯率創7周來新低,降為0.7美元。
2011年8月20日,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和世博會在紐約召開,谷歌趨勢區縣中,比特幣的關注度創新高,當時價格為11美元。
2011年11月14日,比特幣價格創半年新低,價格為1.99美元。
2012年9月15日,倫敦比特幣會議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8美元。
2012年9月27日,比特幣基金創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46美元。
2012年11月25日,歐洲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在捷克布拉格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12.6美元。
2013年2月19日,比特幣客戶端V8.0發布,此時比特幣價格為28.66美元。
2013年4月10日,BTC創下歷史最高價,110美元。
2013年5月9日,最大的比特幣報道網站-BTC中文網www.sosobtc.com獲得了投資基金Union Square的500萬美元A輪投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2.09美元。
2013年5月17日,2013年聖何塞比特幣大會召開,1300人參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9.1美元
2013年5月28日,美國國土安全部以涉嫌xiqian和無證經營資金匯劃業務取締了位於哥斯大黎加的匯兌公司Liberty Reserve的虛擬貨幣服務,美國檢察官稱這將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國際xiqian訴訟案,吸錢規模達到60億美元,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量用戶血本無歸,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8美元。
2013年6月,網傳美國將退出QE3,通縮的比特幣,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兩者是針尖對麥芒的關系。
2013年6月27日,德國會議作出決定:持有比特幣一年以上將予以免稅,被業內認為此舉變相認可了比特幣的法律地位,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02.24美元。
2013年6月28日,MTGOX獲得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路處頒發的貨幣服務事務許可,交易規范化可能意味著比特幣開始走向正軌,政府風險降低,其融入顯示經濟的步伐將會加快,同時會對其它虛擬貨幣起到示範作用,此時比特幣價格為97.99美元。
2013年11月28日,熱門比特幣交易所Mt. Gox的比特幣交易價格突破1000美元,創下1073美元的歷史新高。
2013年11月29日,比特幣在熱門交易所Mt.Gox的交易價格創下1242美元的歷史新高,而同時黃金價格為一盎司1241.98美元,比特幣價格首度超過黃金。
❸ 比特幣為什麼突然暴漲
什麼原因推動比特幣暴漲?
供需
比特幣在跟其他虛擬貨幣相比較時,總會提及「固定產量2100萬個」。在早些年,比特幣還沒大面積的暴露在投資人面前,產量大,挖得多,但沒有需求。而現在購買比特幣,價格貴,產量小,需求多。
嘉豐瑞德分析師認為,當供需發生不平衡,商品的價格就會受到影響。受到政策的影響,現在許多比特幣持有者都開始保持觀望的態度。市場上流通的比特幣減少,而市場對比特幣的需求還在增大,勢必推動價格上漲,但其實最後獲益的不會是在這個高位進場的投資投機者們。
區域鏈普及
瑞銀10月份發布的報告中提到了區域鏈技術的問題,報告顯示,到2027年,區域鏈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帶來的投資價值將會達到3000億到4000億美元。並且區域鏈作為一種基礎設施發展,將會會應用到越來越多的場景之中。
到那時,區域鏈的普及是否將會拉升比特幣的價格也是充滿了不確定性。
投資者信心不減
雖然現在有很多家機構和金融大佬都看空比特幣,然而投資者對於比特幣未來的價值仍舊信心不減。畢竟在歷史上,還有沒有任何一種交易品能在八年時間內暴漲754萬倍。
嘉豐瑞德分析師表示,10年前,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讓很多國家到目前為止都還沒走出陰影,每股泡沫繼續膨脹,投資者們會擔心原有金融體系是否會再次崩盤。而有著強勁表現的比特幣將會吸引跟多的投資者帶著資金湧入,從而推動價格上漲。在某種程度上,比特幣已經算是一種避險資產了。
雖然比特幣在今年9月份被中國暫停交易,但在去中國化之後,比特幣暴漲逾233%。
分叉投機預期
11月份比特幣開始硬分叉,也就是把區域鏈一分為二,相當於增發了一倍比特幣,增發一倍就意味著比特幣價值將被稀釋。受到硬分叉即將啟動的影響,比特幣在11月9日開始,已經4天呈現下跌狀態。
而原定於11月16日的2X分叉暫停,這讓整個比特幣產業鏈焦慮的擴容之爭稍有緩和,市場對分叉或將引發的崩盤危機,稍微放心不少。
泡沫大風險更大
不少投資人在看到比特幣的升值及利潤空間之後,紛紛擁入比特幣交易市場。然而目前國內的大型比特幣交易平台已全數關閉,監管層面並未放鬆比特幣進入國內市場。
比特幣作為一種具有投機性質的商品,其間泡沫之大,未知風險也大到難以想像。我們往往無視風險,而往往也是風險讓我們口袋裡的資金遭到損害。在參與進一個風險較高的市場時,一定要合理分配個人資產,比如配置穩健型如穩利精選投資計劃等理財產品,切忌將全部身家都用來配置風險大的投資品種。
總之,比特幣在近年來,確實漲勢驚人,難免會看到一些「8年前買了比特幣你就是現在的中國首富」等話語。但八年前的你並不知道比特幣能有今天的輝煌,倒不如現在就轉換一下眼界,尋找下一個「比特幣」。
❹ 比特幣大跌的原因
對於這次加密貨幣市場的崩潰,分析師稱主要有以下三個主要原因:
❶ 比特幣現金(BCH)硬叉引發的比特幣拋售導致。
❷ 各國監管機構對比特幣及數字貨幣的從嚴監管。
❸ 全球投資者的恐慌情握指迅緒。
其實,11月15日的BCH硬分叉顯然是比特幣本輪下跌的導火索。
當段此時,以比特大陸創始人吳忌寒為代表的Bitcoin ABC和以澳本聰為代表的Bitcoin SV兩大陣營,開啟了一逗櫻場算力角逐的礦霸之戰,引發比特幣拋售,幣價隨之暴跌。
對於這次加密貨幣市場的崩潰,分析師稱主要有以下三個主要原因:
❶ 比特幣現金(BCH)硬叉引發的比特幣拋售導致。
❷ 各國監管機構對比特幣及數字貨幣的從嚴監管。
❸ 全球投資者的恐慌情握指迅緒。
其實,11月15日的BCH硬分叉顯然是比特幣本輪下跌的導火索。
當段此時,以比特大陸創始人吳忌寒為代表的Bitcoin ABC和以澳本聰為代表的Bitcoin SV兩大陣營,開啟了一逗櫻場算力角逐的礦霸之戰,引發比特幣拋售,幣價隨之暴跌。
❺ 比特幣的上漲行情是靠什麼維持的呢
靠人來來炒,發一些比特幣正面消息讓大家來買,買的人越多,認可的人越多。他就上漲了。
❻ 如何看待比特幣暴跌比特幣可能跌至1500美元
隨著虛擬貨幣暴跌開始發酵,比特幣價格也將進一步下跌。比特幣價格可能會跌至1500美元,70%的市值將會蒸發。
僅在上周三,比特幣就就下跌了12%,跌至一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今年迄今已跌至其市值已銳減60%以上。許多其他加密貨幣包括萊特幣也同步下跌。
比特幣現金(BCH)將迎「硬分叉」是比特幣近期大跌的誘因。11月16日00:40,比特幣現金社區迎來一輪硬分叉,分為Bitcoin ABC和Bitcoin SV。
這場硬分叉由長期自稱「中本聰」的澳大利亞人Craig Steven Wright發起,主要是他與BCH的忠實捍衛者——比特大陸CEO吳忌寒之間的BCH社區內部爭執。
目前受到加密貨幣市場暴跌的影響,世界知名顯卡廠商英偉達近日股價也呈現暴跌態勢,市值蒸發230億美元,這相當於一個AMD的市值。
英偉達股價下跌反映了市場對未來加密貨幣需求下降的預期。這對英偉達來說當然是壞消息,而對於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來說,其警示作用亦如同「煤礦中的金絲雀」。
❼ 比特幣即將分叉,怎麼看待新比特幣現金
比特幣現金(BCH)是比特幣的分叉幣。其實,除了比特幣現金,比特幣還有很多分叉幣,那麼分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第一節 為什麼一言不合就分叉?
分叉這個概念最早來源於比特幣。
我們知道,比特幣交易是基於比特幣區塊鏈網路的(一個一個區塊構成一個前後關聯的鏈條,形成比特幣區塊鏈網路),區塊既然是一個塊,它肯定是有容量的(大家腦補一下區塊這個東西,無非是一堆一堆代碼的集合),區塊容量的大小會對交易的效率產生限制,如果區塊容量太小,那麼自然所容納的交易數量也越小,一旦交易量過大,就會造成擁堵。
比特幣區塊的容量只有 1M,它所能容納的交易數量大概也就 5-7 筆而已。早先比特幣交易的用戶比較少,這個容量倒是沒什麼問題,但是隨著比特幣價格的上漲,越來越多的用戶湧入,比特幣區塊容納不下這么多交易,就出現了擁堵的現象。
比特幣心裡急啊:慢點啊兄dei們,我跟不上你們的交易速度啊喂!用戶心裡也急啊:大哥,你能不能快點啊喂!
這是個大問題,不僅在於大家耐心有限,最主要的原因是,比特幣的定位是貨幣啊,你作為一個貨幣,就應該快准狠地實現支付收款嘛,要是一直這么慢,啥時候才能實現貨幣屬性?所以,這是一個大問題。
比特幣社區當然知道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至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比特幣社區就出現了分歧,這個分歧在於要不要擴大比特幣區塊的容量(因為我們剛剛說了,正是比特幣區塊容量太少才導致了交易速度過慢、擁堵的情況)。
爭議主要分成兩個陣營:
以 Core 為首的比特幣原開發團隊認為:比特幣是一種價值儲存品的電子黃金,一旦擴容則會破壞其核心的東西;
而以吳忌寒為首的礦工團隊則認為:比特幣未來應該是一種可快速流通的貨幣,需要對其進行擴容以解決交易擁堵問題。因為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任何個人和機構都無法決定比特幣系統該如何去「擴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大家的意見產生了分歧,誰也不願意退讓,於是,大家一拍兩散,各走各的路。比特幣這條鏈便分裂成了BTC和BCH兩條鏈,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所謂的「分叉」。
這是分叉的由來。
第二節 分叉之後會怎麼樣?
對於區塊鏈來講,分叉就是區塊鏈協議的改變,類似於對區塊鏈做一個升級,來彌補系統存在的不足。這就好比我們現在的手機軟體也經常提示你升級是一個道理的。
但是,我們知道,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它不像你的手機軟體那樣,開發者說升級就升級。在區塊鏈的世界裡,任何的修改都需要全體成員達成共識,沒有人能夠決定什麼時候改變、如何改變區塊鏈底層協議。
所以,當比特幣原開發團隊和礦工團隊產生分歧之後,系統就會一分為二,出現兩個基於原有區塊鏈的新系統,大家各過各的,誰也不能幹預誰。這樣一來,比特幣系統便分成了兩條鏈:BTC 和 BCH,也就是所謂的「分叉」,而 BCH 就被稱為分叉幣(比特幣的分叉幣)。
其實,不止 BCH,比特幣的分叉幣還有很多。為什麼一提到分叉幣首先想到的是 BCH 呢,這是因為,BCH 是做得比較成功的分叉幣,它的市值最高的時候排在加密貨幣市值排行的第四位,僅次於比特幣、以太坊和EOS這三大主流幣種。
第三節 硬分叉和軟分叉
我們打一個比喻,如果說比特幣系統是一棵大樹的樹干,那麼BCH等分叉幣就是大樹的分枝。但是,分叉並不像這個比喻這么簡單,分叉還分為硬分叉和軟分叉。
一、硬分叉:再見再也不見
我們上面說的BCH就屬於硬分叉。硬分叉意味著,使用舊軟體的節點再也不能驗證使用新軟體節點生產的區塊了。你想驗證你只能升級,而升級之後就相當於換了賽道,跑在另一個新系統上了,就好比 BCH 之於 BTC,BCH 就是一個全新的賽道(一個全新的鏈),這個鏈上的幣就是BCH(比特幣現金),那麼,使用BCH系統的節點再也無法去BTC網路上進行交易驗證了。硬分叉,通俗講,就是各走各的路,再也沒有什麼交集了。
二、軟分叉:變得更好來重逢
與硬分叉相對的是軟分叉。軟分叉意味著,使用舊版本的節點可以驗證使用新版本節點所生產出的區塊,使用新版本的節點也可以驗證使用舊版本節點生產出的區塊,兩種版本可以兼容。
比特幣 2017 年隔離見證升級所採用的方式就是軟分叉。在整個過程中,不管是使用舊版本還是使用新版本都沒有關系,因為兩者兼容,新版本只是更好地解決了一些問題,本質上大家還是在比特幣這一條鏈上跑,沒有新幣產生。
總結來講,軟分叉與硬分叉的區別就在於,使用舊軟體的節點能否兼容使用新軟體的節點,可以兼容就是軟分叉,不能兼容就是硬分叉。
❽ 比特大陸控制權爭奪戰:市場派與技術派的決裂
盡管比特大陸在礦圈行業被稱為綜合實力第一,但比特大陸內部控制權的爭奪能否讓其保持市場地位,尚難預料。 全球最大礦機生廠商比特大陸兩位創始人之間的爭權大戲正在全面拉開。
10月29日,比特大陸創始人吳忌寒突然發難另一位創始人詹克團,試圖通過一系列舉措將詹克團從比特大陸徹底趕出去。
根據工商資料顯示,10月28日,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由詹克團變更為吳忌寒,而跟隨吳忌寒多年的葛越晟出任新的監事。
頗具戲劇性的是,此時,詹克團正以比特大陸董事長身份參加2019深圳公共安博會,並在安博會開幕前發布了最新版AI伺服器,雄心勃勃地進軍視頻圖像智能分析領域。等到詹克團聽聞自己將要被罷免的消息,匆忙趕回北京時為時晚矣,進入公司的許可權已被關閉。
面對吳忌寒突如其來的「逼宮」,詹克團顯然准備不足。為此,詹克團沉默十天之後,終於在11月7日發布公開信作出回應。他聲稱自己在事發前毫不知情,但會通過法律途徑盡快回到公司,結束這段非常時期,恢復公司的正常秩序。
「吳忌寒強勢回歸的直接原因,就是詹克團在經營管理上的混亂。」一位與吳忌寒和詹克團頗為熟悉的比特大陸前高管梁啟源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2018年初,詹克團找來有華為公司背景的HR負責人,對比特大陸的組織體系進行徹底改造,參考華為的組織架構讓研發人員去做HR,HR去做銷售,銷售去做財務。
今年9月,詹克團再次開始新一輪企業管理結構調整,很多比特大陸老員工不堪其擾,紛紛被迫離職。
詹克團。
正當兩位創始人忙於爭奪控制權之時,號稱全球第二大 比特幣 礦商嘉楠耘智於10月28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募資4億美元。
而在礦機市場神馬礦機今年銷量表現優於螞蟻礦機,礦池方面先後被Poolin和F2Pool超過。
盡管比特大陸在礦圈行業被稱為綜合實力第一,但比特大陸內部控制權的爭奪能否讓其保持市場地位,尚難預料。
「政變」始末
10月27日,比特大陸董事長詹克團親自率團去深圳參加2019深圳安博會。讓詹克團完全沒想到的是,一場針對他的「政變」正在2000公里外醞釀著。
吳忌寒選擇突襲詹克團的時機十分巧妙。10月29日中午,吳忌寒以比特大陸創始人、比特大陸集團董事會主席、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的身份發出第一封全員郵件,宣布解除詹克團在比特大陸的一切職務,即刻生效。
此外,吳忌寒還在全員郵件中表示,比特大陸任何員工不得再執行詹克團的指令,不得參加詹克團召集的會議,如有違反,公司將視情節輕重考慮解除勞動合同;對公司經濟利益造成損害的,公司將依法追究民事或刑事責任。
緊接著,吳忌寒發出突襲詹克團的第二封全員郵件,內容為解除現任HR負責人王治的職務,重新任命原HR負責人索超,並宣布召開員工大會。據前述比特大陸前高管梁啟源透露,被解除職務的王治系詹克團從華為公司挖來,而重新擔任HR負責人的索超則是此前跟隨吳忌寒創業的元老級員工。
在隨後緊急召開一個多小時的員工大會上,吳忌寒開始做全體員工的思想工作。他從比特大陸創業故事講起,一一解釋公司發展背後的戰略決策,歷數詹克團決策上的「瘋狂行徑」,例如將不成熟的10nm晶元流片量產,導致公司損失15億美元等。
「我必須回來拯救這家公司。」吳忌寒批評詹克團極度缺乏商業經營管理的能力。
一位比特大陸前員工猜測,由於比特大陸股權結構採用VIE架構,北京比特大陸公司由香港比特大陸公司全資控股,吳忌寒很有可能是憑借後者執行董事職位更換了北京比特大陸的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
對此,詹克團表示「很尷尬」,他稱自己一直在埋頭搞技術、做產品、拼業務,不知道身為比特大陸創始人、第一大股東,在因公出差和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其在政府部門登記的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可以被突然變更。
在一封《讓我們一起努力,共渡比特大陸非常時期》的公開信中,詹克團不無傷感地比喻道,「當巨變來臨的時候我才知道,在影視劇里發生過無數次的,被自己曾經最信任的合作夥伴、一起奮斗的『兄弟』,背後狠狠捅刀的橋段真的會發生。」
很多人同樣沒想到,吳忌寒與詹克團之間會走到這一地步——一個被譽為「比特幣佈道者」,一個被稱作「 區塊鏈 首富」。他們曾是投資者口中專業互補的創業典範,如今卻陷入「兄弟鬩牆」、倒戈相向的尷尬境地。
路線之爭
2005年,吳忌寒從重慶重點高中南開中學畢業,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輔修了第二專業心理學。2009年本科畢業後,吳忌寒就進入一家投行做起風險投資分析師工作,並很快成為一名投資經理。
2011年,吳忌寒的命運從接觸比特幣開始改變。也許是基於對比特幣的好奇和熱愛,他將幾乎所有零花錢都拿來買比特幣,投行的其他同事也會讓他代買比特幣。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在投行跟隨吳忌寒實習的葛越晟,後來一路追隨他來到比特大陸。比特大陸前高管梁啟源透露,在比特大陸創業早期,吳忌寒和詹克團都沒有太多資金,葛越晟家族投資了很多錢,家族很多人都是股東。後來,這筆投資也讓葛越晟一躍成為「90後首富」。
也是在2011年,吳忌寒結識了來自廣西國土資源規劃院的工程師劉志鵬(長鋏),他們一起湊錢辦了一個比特幣資訊網站,即巴比特。如今,巴比特已是國內最知名比特幣資訊網站之一。吳忌寒在巴比特發的第一篇專欄文章,就是他用比特幣在中國購物的經歷。2011年底,吳忌寒翻譯了中本聰的那篇創世論文,讓他成為比特幣在中國最早的佈道者。
2012年8月,被比特幣世界稱為「烤貓」的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學生蔣信予在深圳成立公司,宣布製造ASIC礦機的計劃,並通過一個「虛擬IPO」項目在線籌款,按照0.1比特幣一股的價格,發行了16萬股,購買購票者可以分紅。
看到這一消息,吳忌寒買了15000股烤貓公司的虛擬股票,成為烤貓礦機的早期重要投資人。2013年,烤貓礦機取得了重大成功,卻面臨著國內阿瓦隆礦機的激烈競爭。與此同時,國外Bitfury團隊成功研發出全定製的挖礦晶元,其功耗極低,讓烤貓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這讓吳忌寒意識到自主研發晶元的重要性,於是決定要成立礦機製造工作。
可是,經濟學和心理學出身的吳忌寒並不懂技術,他需要一個技術合夥人。吳忌寒從名片夾里找到詹克團的名片,這張名片是他3年前在北京街頭收到的。當時,詹克團手下的業務員主動上前推銷業務,就這樣詹克團進入吳忌寒的視野。彼時吳忌寒需要一個晶元設計師,他第一個想到的是詹克團。於是,吳忌寒將對比特幣的了解通過郵件發給詹克團。
詹克團先後就讀於山東大學和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曾在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所擔任研發工程師。吳忌寒找到詹克團時,他正在運營一個名為DivaIP的創業公司,主要經營機頂盒晶元業務。
詹克團回憶道:「我花了兩個小時閱讀維基網路上有關比特幣的內容,我意識到比特幣是具備發展潛力的,所以我毫不猶豫決定加入。」最後,詹克團召集機頂盒晶元團隊加入比特大陸。
從兩人的學習和工作背景可以看出一些差異。現年40歲的詹克團被稱為比特大陸的「技術大腦」,擁有15年集成電路行業的管理及營運經驗。他曾在6個月時間就開發出比特幣第一代礦機,能效遠超同行,打下了比特大陸的業界基礎。
由此,輿論將吳忌寒稱為「市場派」,而詹克團則被稱為「技術派」。此前就傳出兩人對公司發展的側重點不同,彼此都想把比特大陸引向自己熟悉的方向。「吳忌寒主張公司繼續開發新礦機,並重倉BCH(比特幣現金),繼續在數字貨幣行業發展;而技術出身的詹克團,則希望將公司轉型成為一家晶元製造企業。」
知情人分析認為,兩人的內斗或源於路線之爭,即市場派與技術派決裂。
起死回生
2013年,比特幣價格瘋漲,開啟新一輪牛市。從25美元漲到260美元,比特幣只用了不到三個月,就翻了10倍。由於比特幣價格波動加大,所以時間至關重要。比特大陸必須加快產品推出速度,才能把握此輪牛市獲利的機會。
當時,比特幣礦機市場長期由嘉楠耘智和Bitfury霸佔。詹克團憑借十幾年晶元研發經驗,從草擬想法到完成產品總共只花了半年時間,就帶領團隊實現了各項技術突破,自主研發出55nm挖礦晶元BM1380。2013年11月,比特大陸推出了第一代螞蟻礦機(AntMiner S1),性能大幅優於同期市場份額第一的阿瓦隆礦機。
在上述公開信中,詹克團這樣來回憶當時研發的辛苦,「我記得,研發第一代晶元時,伺服器過熱死機,半夜起床去開機;我記得,測試第一代晶元時,在深圳連日徹夜奮戰的情形;我記得,捧著第一台S1礦機的合影;我記得,當晶元技術指標山窮水盡疑無路時,團隊兄弟們多次欲以頭撞牆的痛苦。」
此後,詹克團領導技術團隊不斷將螞蟻礦機更新換代。在短短兩年時間里,螞蟻礦機就從S1迭代到S4。
吳忌寒曾表示,「2014年,我們的業績飛漲。團隊的執行能力始終讓人稱贊,我們用兩年的時間做了四款晶元,每次晶元一出來就能及時生產出礦機。」
事實上,比特幣價格在2013年11月到達高位後,就再也支撐不住。隨後位於日本的全世界最大的交易中心Mt。 Gox發生欺詐事件,更是成為比特幣價格崩盤的導火索。
從2014年開始,比特幣又進入長達兩年的熊市。價格暴跌、信仰崩塌,曾經潮水般湧入的人群,也開始迅速退場。
曾經,比特幣價格飛速上漲時,礦機生產中巨大的利潤讓資本接踵而至,創業者相繼跑步進場。除了比特幣礦機,萊特幣礦機也開始出現。一時間,龍礦礦機、比特花園礦機、氪能礦機、宙斯礦機、銀魚礦機、西部礦機……幾十家礦機廠商競相角逐。
如今,當市場陷入長期熊市時,挖礦成了不劃算的生意。沒有人願意花費昂貴的電費,去挖一大堆價值不斷下降的數字貨幣。全網算力出現滯漲,礦機銷售面臨斷崖式下跌,各大礦機廠商迎來大洗牌,只剩下比特大陸、嘉楠耘智等少數幾家礦機廠商。
更令人唏噓的是,礦機研發先驅烤貓在2015年突然消失,至今杳無音訊。有人懷疑,烤貓被謀殺了;有人認為,他只是隱藏起來;還有人說他有抑鬱症,需要靠葯物緩解,種種猜測充滿了比特幣論壇。
比特大陸在長期熊市中,幾乎也接近破產邊緣。吳忌寒為籌措資金,賣掉此前積攢的比特幣,來保證研發和投片的繼續。此時,詹克團正在研究比特大陸第五代采礦鑽機Antminer S5,其與S1相比減少了約三分之一的功耗。
「隨著比特幣的價格上漲,礦工們回到了礦場,Antminer S5也成為其挖礦工具。當時,其他礦機廠商沒有持續投入研發,第五代螞蟻礦機S5成了最好的礦機,一下子讓比特大陸起死回生。」一位比特大陸礦機業務渠道商稱。
矛盾公開
早在2018年9月26日,比特大陸就宣布赴港上市,從而揭開了這家礦機巨頭的神秘面紗。
比特大陸以礦機業務起家,在全球礦機市場份額佔比近七成。招股書顯示,比特大陸收入主要來源是礦機銷售、礦池聯運、礦場服務、自營挖礦四大業務。憑借這四大主營業務,比特大陸的收入和利潤在2017年增長較快,並在2018年上半年達到了巔峰值,調整後凈利潤高達9.52億美元。
從收入角度看,比特大陸2017年的總收入為25.18億美元,較2016年的2.78億美元增長806.95%。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陸的營收分別為25.17億美元、28.45億美元;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陸的凈利潤分別為7.01億美元、7.42億美元,調整後凈利潤均為9.52億美元。
從業務構成看,盡管比特大陸並不局限區塊鏈領域,而是尋求雙線布局AI領域,但依舊難掩公司過度依賴「挖礦」業務的現實。招股書顯示,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陸礦機銷售收入為26.84億美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94.30%。
正因為如此,比特大陸的業績很大程度上與比特幣價格直接掛鉤,這也導致比特大陸最終夢碎港交所。
對此,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曾側面回應稱,港交所的核心原則是上市適應性。言外之意,即是比特大陸上市不符合上市適應性。
果然,到2018年下半年,全球加密資產市場徹底轉熊,比特幣價格從高峰時的近20000美元跌至不足4000美元,跌幅高達80%。而吳忌寒一直支持甚至投入巨額資金的BCH在11月硬分叉後的價格,大幅縮水至不足200美元。
加密資產市場的大潰敗,直接導致礦機銷售業務慘淡,降價、促銷也難掩頹勢。面臨行業寒冬和監管的雙重擠壓下,比特大陸面臨著主營業務急劇下滑的處境。自2018年四季度以來,比特大陸更是不斷傳出陷入巨虧、砍掉邊緣業務、大規模裁員、高層不和等負面傳言。
幣價大跌,礦企庫存高企,晶元流片失敗,AI晶元無法產生收入,BCH分叉,上市失敗,諸多問題一起爆雷在2018年下半年,比特大陸迎來最困難時刻。據梁啟源透露,公司賬上現金流最少的時候只有千萬級別。
「就在那天,我們接到供應商的電話,要求公司結清應付賬款。北京銀行已經同意給我們的 貸款 額度在第二天就被削減了。」談及此事,吳忌寒在員工大會上不禁感慨:「如果不是比特幣價格在隨後幾個月反彈……公司可能沒辦法撐過去年冬天。」
重壓之下,比特大陸開始砍掉邊緣業務,並進行大規模裁員。2018年12月以來,比特大陸裁撤了開源社區、區塊鏈金融、AI機器人等尚未盈利的創新業務。比特大陸近3000人的團隊也裁到了1700多人,裁員比例超過50%。
然而,在2019年初的年會上,詹克團回答員工關於BCH的提問。他說,未來要客觀中立地對待各類幣種。吳忌寒立馬上台反駁:你的礦機失去競爭力,被搶走了市場,為什麼要怪到BCH身上。
「場面極其尷尬,矛盾已經公開化。」一位比特大陸內部員工透露。
控制權爭奪
從一開始,吳忌寒和詹克團決定效仿谷歌,實行聯合CEO制度。在很多投資人的故事裡,吳忌寒和詹克團象徵著偶遇、相知、互補、成功的創業典範。
利用不同專業背景進行互補,在業務上,兩人有著很明確的區分。吳忌寒負責投資、礦池、礦場、礦機銷售,詹克團負責技術、供應鏈、生產、AI,人力、財務、法務等則是向兩人共同匯報。
創立之初,吳忌寒和詹克團達成一份奇怪的對賭協議,即是不給詹克團工資,而是當詹克團研發出礦機晶元後,就給技術團隊60%的股份。隨著螞蟻礦機不斷迭代更新,詹克團都能獲得股份激勵,逐漸詹克團持有股份越來越多,最終成為比特大陸的第一大股東。
不過,吳忌寒對於詹克團的股份激勵頗有微詞。吳忌寒承認自己答應,每一次礦機晶元達到指標,就給詹克團團隊一定股份。但在10月29日比特大陸全員大會上,吳忌寒攻擊詹克團把絕大多數股份占為己有,而沒有分給團隊,這是他成為大股東的原因。
隨著雙方矛盾逐漸公開化,吳忌寒和詹克團開始互相指責對方戰略失誤。詹克團攻擊吳忌寒做BCH,導致公司虧損;吳忌寒攻擊詹克團把技術人員調去AI,所以礦機失去競爭力,被神馬晶元超越。
無論是吳忌寒支持BCH,還是詹克團支持AI。這兩個戰略舉措都很燒錢,同時又沒有帶來什麼收入。在全員大會上,吳忌寒透露,詹克團因為接連晶元流片失敗,導致公司虧損15億美元,他在BCH投資上只虧了8億美元。
以BCH為例,在2017年BTC硬分叉後,比特大陸放棄了挖取比特幣的利潤,投入了許多算力去挖BCH,同時又將不少BTC換成BCH去拉盤。實際上,BCH的價格遠遠不如BTC。截至2019年11月11日,一枚BCH的價格僅為312.02美元,不足BTC的三十三分之一。顯然,吳忌寒押注BCH的戰略判讀出現失誤。
此外,吳忌寒和詹克團在AI業務上也有分歧。詹克團想在AI業務上加倍投資,吳忌寒則認為這個想法簡直「瘋狂」,畢竟這跟挖礦沒有直接業務關系。吳忌寒稱,詹克團甚至還想讓深圳的財務人員進行AI產品的銷售工作。
吳忌寒覺得這根本不切實際:「那誰來負責我們在深圳的財務工作?我們將如何呈現IPO的財務數據?」他接著補充說:「(詹克團)還要招聘300名應屆畢業生?我們現在有多少員工?如果一次性招這么多人,我們有足夠的資源來培訓他們嗎?」
目前,關於比特大陸控制權的爭奪尚無最終定論。「從當前形勢看,吳忌寒占據較大優勢,當然詹克團並不是毫無機會,關鍵是看誰可以獲得中小股東和背後投資人的支持。」比特大陸前高管梁啟源分析道。
❾ 比特幣蒸發1萬億,到底發生了什麼
從2009年第一個公布的比特幣兌換匯率為1美元兌換1309.03個比特幣,漲到了2017年價格的最高點,價格翻了2000萬倍,堪稱世界最大泡沫。
在2017年,在比特幣被炒到最高價的時候,深圳一套三居室抵不上100個比特幣,一輛賓士S500頂配也抵不上10個比特幣。
2017年也是幣圈人最風光的一年,造富神話激勵了無數後來者,各路資金蜂擁而至。幣圈造富之快,撈錢之易,在人類有據可查的商業金融史上,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孤例。
而就在這幾天時間內,投資者聽到比特幣崩裂的聲音。
11月20日下午,比特幣報價擊穿4300美元防線,人民幣報價跌破30000元,再創新低。
過去24小時,下跌超17%。
過去一個月,暴跌超30%。
過去一年,狂瀉77%。
比特幣的市值從2017年的高點蒸發了1.6萬億人民幣。
從上周起,伴隨著比特幣打破相對平靜開始下跌,其他主流數字貨幣普跌。過去24小時,瑞波幣跌超9%,以太幣下跌超10%,大多數市值排名前十的數字貨幣跌幅接近兩位數。整體數字貨幣市值已較1月的歷史高位抹去7000億美元。
比特幣暴跌,很大程度上是比特幣現金(BCH)社區出現分歧引起的。
BCH的硬分叉被認為是比特幣價格大跌的重要原因,這次硬分叉已經於11月16日零點40分正式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