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fpps計算公式
我們來看下挖礦的計算公式
H(block header) target,這個target就是 目標閾值
BTC用的哈希演算法是SHA-256,它產生的哈希值是256位,那麼就有2^256種取值,這個就是他的輸出空間,要增大挖礦難度, 就調節目標值在這個輸出空間所佔的比例 。
挖礦難度和目標閾值是成反比的, 當算力強時,調節難度,使目標閾值變小 。
不調節難度,隨著礦工數量增多,隨著算力的上升,那麼挖到區塊的時間就會變短,從10分鍾縮短到1分鍾甚至幾秒鍾,這個會帶來什麼樣的問題呢?可能很多人覺得這不是挺好嗎,交易等六個確認就會縮短時間了,交易就會變快了。其實出塊時間縮到很短,風險是很大的,因為網路延遲,出塊時間變短,不同節點很可能接到不同的區塊信息,導致會有很多分叉節點出現。礦工會根據自己認為正確的區塊接著挖。這種情況下,惡意節點發動分叉攻擊就比較容易成功,因為誠實節點的算力被分散了。
導致不需要51%的算力就能成功,所以縮短出塊時間是不利於BTC系統的穩定的。雖然10分鍾不一定是最優的時間,但是也算是比較合理的。
下面是 算力增長曲線
下面是 挖礦難度曲線
下面是 平均出礦時間
我們來看下難度公式:每2016個區塊調整一次挖礦難度,10分鍾出一個平均算下來是兩星期調整一次。
previous_difficulty是上一次的挖礦難度,分母是最近2016個區塊花費的時間
每個節點挖礦是獨立的,BTC的協議也是開源的,會不會有礦工不修改挖礦難度呢?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不影響結果,因為廣播給其他節點需要獨立驗證block header的哈希值, 這個header裡面有難度的一個壓縮編碼,修改難度產生的結果是不會被誠實的節點認可的。
❷ 如何精準估算礦機的回本周期
在我的一篇關於礦機的 科普 中,曾提到基於PoW共識機制的加密資產的 挖礦 ,是一門變電為「金」的手藝。而這聽起來頗具誘惑力的手藝,也曾讓不少懷揣希望,投資挖礦的朋友血本無歸,慘淡退場。
那麼,這其中問題出在哪裡?如果挖礦是一個赤裸裸的謊言,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確實從中獲益,甚至持續投資?
挖礦從最初的野蠻生長,到現在已經逐步形成一個業態豐富,分工明確的千億級市場。但在實施過程中,其實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陷阱」,導致收益不及預期。如果沒有合理的風險規避措施,確實很容易導致虧損。
筆者還是以比特幣挖礦為例,針對一個常見的 營銷陷阱 —— 「礦機回本周期」 做一個分享,希望讀者能在接下來十幾分鍾的閱讀里獲益。
「有毒」的營銷口號
在礦機的宣傳和買賣過程中,有一個即關鍵又雞肋的參數,叫做「回本周期」。如果是比較負責任的商家或渠道商,會註明這是 「靜態回本周期」 。
這個數據是參照礦機的理論 算力 和 功耗 ,發布數據時刻的 挖礦難度 , 區塊獎勵 ,實時 幣價 以及一個特定的 電價 計算所得。根據上述數據,先計算出當天挖礦的 凈收益 。然後用礦機 成本價格 除以這個 凈收益 ,就可以得到 靜態 的 回本周期 。
這個數值一般不大,大部分礦機靜態回本周期在 300天 以內,而部分性能遠超當下同類的礦機(如礦機性能提升2-4倍,或者某幣種首次出現的 FPGA礦機 或 ASIC礦機 ),靜態回本周期甚至可以達到150天以內。
這么快速的回本時間,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簡直是暴利,就像一顆色彩艷麗的毒蘋果吸引投資者吞噬!
但 實際情況總會跟預期有巨大差別,隨著礦機大量出貨,每台礦機的收益會被快速攤薄, 因為大部分加密資產的單位時間產量是固定的 。
試想一下 ,在你買了礦機幾個月後,因為廠商大量出貨,導致 算力暴漲 30%,而因」各種原因「 電價 被礦場 提高 了10%,市場動盪又引起 幣價暴跌 ,屋漏偏逢連夜雨,偏偏在這個時候發生了 區塊獎勵減半 ,你會突然發現礦機 此時 的靜態回本周期是 無限長 ,因為此時挖礦收益已經不抵電費支出。你也只能無語望蒼天,心裡來一句「你大爺,我挖個毛線啊」。
影響挖礦收益的因素
靜態回本周期是一個不能用來充飢的畫餅,但我們在進行投資決策的時候,又不能不考慮投資回報率的問題,那如何評估礦機的回本周期,使它盡可能得更接近實際情況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影響挖礦收益的因素有哪些,為什麼靜態回本周期不值得參考。
以比特幣為例,目前絕大部分礦池採用基於 PPS的收益模式 (如PPS+,FPPS等)。而根據「 挖礦收益的計算方法 」,可以得到:
括弧部分為單位算力日理論收益,計算時,也可直接從第三方網站獲取
我們發現實際 影響比特幣挖礦收益的要素 有以下幾個:
礦機算力 :正常行情下,礦工並不會太早選擇給礦機超降頻處理,可視為固定參數;
挖礦難度 :從比特幣的發展歷程來看,比特幣挖礦按難度持續增長,當前挖礦難度,為2019年同時期的 2倍 ,為2018年同時期的 3倍 , 變化劇烈 ;
圖1 比特幣挖礦難度變化曲線
區塊獎勵 :比特幣目前區塊獎勵為6.25BTC,這個數值將保持近4年(下次減半在2024年5月份),可以視為固定參數;
交易費獎勵 : 在較長周期內,交易費平均值穩定在一個固定的區間。如果市場沒有出現劇烈波動(如2017年底大牛市,導致大量BTC交易產生,引起網路擁堵,交易費獎勵大幅度提高),變化不大,可以視為固定參數;
圖2 比特幣交易費獎勵在挖礦收益中的佔比變化情況
幣價 :如果將挖礦收益兌換為現金時的幣價不同,挖礦收益也會大有不同。但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通過套期保值等金融手段將挖礦收益提前鎖定在預期幣價。也為了盡量減少變數,計算挖礦收益時,可將幣價視為固定參數。
此外, 電價 對挖礦的影響也比較直接,電價影響挖礦成本,電價越高,挖礦收益越低。一般情況下, 靠譜的礦場 不會頻繁修改電價,電費成本可以視為固定參數。
綜上, 挖礦難度的劇烈波動 ,是導致靜態挖礦回本周期與挖礦實際回本周期產生巨大差異的主要原因。因此,想要更為准確的預測挖礦回本周期,需要把挖礦難度的變化考慮在內。
礦機回本周期的估算方法
整理好思路,我們就可以嘗試估算一次挖礦的投資回本周期。以當前最新一代比特幣礦機 S19 為例:
如果按照官方售價購入S19,開始在全年電礦場( 電價:0.35元/度 )挖礦,在當前難度周期內, 每天挖礦收益 為:
筆者撰寫此文時,礦機算力=95TH/s,單位算力日理論收益=0.00000929 BTC每TH/s(數據來自F2Pool魚池),當前幣價=68549.55元(數據來自CMC)。 每日挖礦收益=60.5元。
每日挖礦支出 (即電費)為:
S19的礦機功耗=3250W,礦機全天候運行,運行時間=24小時,因此,礦機每日耗電量=礦機功耗×礦機運行時間=3250×24=78000 W·時=78度。電價=0.35元/度。 每日挖礦支出=27.3元 。
可知,此時 S19的挖礦凈收益 = 每日挖礦收益-每日挖礦支出=33.2元, 按照當前挖礦難度和幣價計算的 礦機靜態回本周期 =S19礦機價格/S19的挖礦凈收益= 429天 。
但前文提到,實際挖礦情況,受 挖礦難度 變化的 巨大影響 ,會跟礦機靜態回本周期有較大出入,為了更准確的估算挖礦回本周期, 需要考慮挖礦難度波動情況 。
回顧近兩年比特幣挖礦難度變化情況,兩年內,比特幣挖礦難度調整 54次 ,平均每次挖礦難度提升 2.38% (挖礦收益與挖礦難度成反比,即每次挖礦收益下降 2.32% )。假設未來兩年內挖礦難度按照這個速度繼續增長,平均每隔14天調整1次難度,那麼可以估算截至第n次挖礦難度調整時:
其中,0.0232是每次挖礦難度調整後,挖礦收益的跌幅,n為挖礦難度調整次數 挖礦總支出中,礦機每日耗電量×電價=每日挖礦支出=27.3元
代入 礦機算力 ,當前 單位算力日理論收益 , 幣價 , 礦機每日耗電量 和 電價 數據,可以得到挖礦凈收益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可以發現 ,在第35次難度調整時(大約2021年10月),礦機挖礦收益開始不抵電費支出。而此時 挖礦凈收益 達到 最大值 為 7076.9 元,不到礦機成本的一半, 投資沒有回本 ,,,(作為勵志科普挖礦的博主,感覺好尷尬啊)
還好 ,實際情況並不一定是這樣:如果此時S19礦機折舊價格能達到銷售價格的一半,此時選擇售出礦機,能夠回本。(作為最新一代機王,S19還是有這個保值性的)
上述結果的 限定條件 是:
電價0.35元/度
礦機更新迭代維持近兩年的速度
幣價穩定在63000元到70000元之間,或提前通過套期保值將幣價鎖定在這個區間
但實際情況多變 ,上述條件並不一定在此次投資挖礦過程中有效,比如部分礦工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拿到礦機,有的人有更優勢的電力資源,更有技術達人可以對礦機改造提升挖礦性能等等,因此,在計算投資回報的過程中要 結合自身情況綜合考慮 ,下面列幾種其他的可能情況,以供參考:
如果有 更優勢電力資源 ,數據還會有所不同,比如如果電價達到 0.21元/度 ,那麼礦機將在第55次難度調整時(大約2022年8月),達到挖礦凈收益 最大值13900元 ;
鑒於目前最新一代礦機使用的晶元製程已經達到很高水準,樂觀估計, 接下來2-3年內礦機的更新迭代速度會大幅度降低 。全網算力的變化,會持續圍繞S19為代表的新一代礦機替代之前所有老礦機進行, 全網算力緩慢增長 。因此,未來三年內, 平均每次挖礦難度增幅可以設定低一些 。如此,結果也會大有不同;
幣價 對挖礦收益有劇烈影響。投資挖礦時,可以通過套期保值,提前將未來的挖礦收益以某個幣價售出,來鎖定幣價(筆者對未來兩年行情持樂觀態度,投資者可以 留足現金流 , 等待在一個較高的幣價進行套期保值 ),降低幣價波動對挖礦收益可能帶來的影響,獲取穩定收益。
整體而言,隨著加密資產受眾越來越多,挖礦行業也逐漸合規,挖礦利潤也必定從暴利回歸薄利,挖礦投資風險也會越來越大,未來需要整合優質資源,使用必要的金融手段來規避風險,鎖定收益。
以上所有估算結果,都是按照筆者撰文時的挖礦難度,幣價進行計算的,讀者在估算時,要結合實際情況。本文僅提供一個相對合理的挖礦回本周期的估算思路,拋磚引玉,相信有大神會做出包含更多變數的估算模型,可以更准確的估算挖礦的投資回報率。
❸ 虛擬幣合約怎麼算的
虛擬合約買賣手續費計算公式: 手續費=合約面值/開倉價格*張數*(掛單/吃單)費率 例如:手續費等級LV1,掛單成交: BTC開倉手續費=100/開倉價格*開倉張數*0.03%; LTC或其他虛擬幣開倉手續泰達幣跟以太坊費=10/開倉價格*開倉張數*0.03%?; 交割手續費:不受用戶等級影響BTC是0.015%,非BTC是0.05% 電子付出區塊鏈爆倉不收取手續費
❹ 比特幣收益率怎麼算
比特幣收益的計算方法就是賣出的價格減進去成本價格。
比特幣具體的計算公式:比特幣的收益等於(每日數量×價格-每日消電)×挖幣天數-電腦成本。
比特幣合約計算方式:手續費=(成交合約張數*合約面值/成交均價)*費率。
❺ 比特幣漲跌幅怎麼看,股價漲跌怎麼計算公式
影響比特幣價格因素#7:政府監管
有些人希望看到比特幣受到更多監管,因為當政府對比特幣進行監管時,它會宣稱比特幣是合法的或非法的。如果它是合法的,管理比特幣的法律可以幫助人們衡量其可用性和壽命。
另一方面,我們有人害怕政府監管,因為分散貨幣的整體觀點是保持分散,以便沒有人可以控制它。政府控制著該國流通的法定貨幣數量。他們可以賺更多錢,但不能直接減少流通中的金額。錢包地址存儲比特幣和錢包可能會被意外刪除,或者他們可能被忘記密碼鎖定,但只會有2100萬比特幣鑄造。這允許比特幣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而不是減少它。
現在想像一下,政府宣布只允許他們開采加密貨幣,只有他們的貨幣在他們的國家是合法的。那麼,現在我們遇到了與加密貨幣發明之前相同的情況。政府把所有的錢都拿下來,他們可以隨意開始和停止采礦。也許他們甚至會改變代碼,以便在資金不足時進行更多的貨幣挖掘。唯一不同的是交易貨幣的形式。加密貨幣監管可能帶來許多可怕的事情,而且有些人非常害怕新規。
推動比特幣監管的人會購買更多的比特幣,推高比特幣的價值,但那些害怕政府監管的人可能會在NYDFS BitLicense等新聞發揮作用時開始恐慌性拋售。這使得政府監管的影響比特幣價格因素是的價格穩定,你可以以兩種不同的方式解釋了這一消息。
影響比特幣價格因素#6:比特幣接受程度
沒有人使用比特幣作為貨幣,比特幣不會作為貨幣用於任何目的。當人們用比特幣支付費用時,他們正在增加其可信度並向全世界展示有人想用比特幣來支付費用。公司如戴爾,新蛋,和Dish網路中的許多人已經採取了比特幣的力量通知,並允許客戶用它來購買他們的產品和服務。Xapo提供了一張新的信用卡,允許您將比特幣用於接受普通借記卡的商店。
盡管購物者對價格沒有任何直接影響,但它們確實有助於將比特幣作為一種可行的貨幣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因此,比特幣購物的影響比特幣價格因素沒有短期影響,但它們提供了更大的市場。
影響比特幣價格因素#5:采礦
礦工越多,只要沒有人擁有51%或更多的網路,網路就越安全。當一個實體擁有網路中至少51%的采礦電力時,可能會發生51%的攻擊。
打個比方:一個人用10,000比特幣購買豪宅。出售買方豪宅的房地產經紀人收到資金並將契約轉移到買方的名下,從而完成交易。買家現在有豪宅,房地產經紀人從銷售中獲得10,000比特幣,對吧?好吧,買方擁有比特幣網路哈希率的51%,他們希望在保留房子的同時退還他們的錢。買方在交易發生之前就分配了分塊鏈,並使用51%的網路哈希來競爭分叉的官方部分,使新分支比原始分支更長。在這樣做時,整個網路現在將新分支視為合法分支,並將包含10,000 BTC事務的原始分支視為非法分支。這意味著買家現在有他的10,0 00 BTC回來了。這被稱為51%的攻擊。
影響比特幣價格因素為51%的攻擊可能性是潛在的恐慌性拋售。
由於幾個原因,一般采礦的影響比特幣價格因素略有下降。一些礦工將他們的比特幣保存為他們的買入並持有投資策略的一部分,而其他人則兌現了法定貨幣。礦工們也有很高的電費來運行他們的設備,因此礦工們為了支付電費而經常賣掉一大筆利潤用於法定。
影響比特幣價格因素#4:媒體輿論
媒體確實在比特幣的價格中發揮了作用
在絕大多數人閱讀新聞時,絕大多數人都會根據這一消息採取行動。例如,如果新聞談到GHash .io有51%的網路哈希值; 有些人可能會對GHash .io 發起DDoS攻擊。在山前,中國新聞交易相當有利可圖。Gox崩潰。人們會瘋狂地出售恐慌,所以每個知道最新消息的人都知道中國人民銀行會在比特幣上投球,然後就會成為謠言,他們會賣掉他們的藏品,並在市場開始再次看漲之後買回來。
該新聞的影響比特幣價格因素是它提供的文章,人們將根據其內容買入或賣出比特幣,相應地發送其價值更高或更低。
影響比特幣價格因素#3:大型企業傾銷貨幣
並非每個地方都接受比特幣; 並非每個員工都希望接受比特幣的工資,並不是每個政府系統都會接受比特幣等稅收。在世界趕上之前,仍然需要以法定貨幣支付一些東西,因此企業通常會出售大部分比特幣來支付業務費用。正如所謂的「傾銷」,將使比特幣的價值處於低迷狀態。根據公司的銷售量以及當時有多少公司在銷售比特幣,這可能會模仿「恐慌性銷售」,從而導致比特幣價格崩潰。
傾向於法定貨幣的大型企業的影響比特幣價格因素是比特幣價值的下降。
影響比特幣價格因素#2:大額交易
正如您在上面所看到的,管理因素為何如此運作的共同點是因為買賣其他貨幣的比特幣。當交易者在交易所賣出比特幣時,價格非常低,價格通常不會改變,或者變化很小。如果交易者是大量持幣者,即擁有大量比特幣大約1,000+ BTC的人,比特幣的價格將因其大量銷售而顯著下降。一般來說,大量持幣者交易者的訂單不會以單一價格進行填充,這就是價格下跌的原因。有人可能以600美元的價格購買1個BTC; 另一個可能以598美元的價格購買20 BTC; 在中間可能會出現更多不同價值的交易,然後賣家以500美元的價格向買家出售0.1 BTC。比特幣的新買價是多少?也許是499美元。
對於在交易所有人賣比特幣Bitcoin的價格因素是總是一個在比特幣的價值下降。
影響比特幣價格因素#1:交易所交易量和頻率
當然,影響比特幣價值的首要因素是有多少人願意支付比特幣的費用。當您在交易所下訂單以購買比特幣時,您可以決定比特幣對您的價值。願意購買比特幣的人越多,增加比特幣整體價值的機會就越大。賣家首先賣出最高出價,所以無論誰是目前最高出價者,都是決定比特幣價值的人。
有人在交易所購買比特幣的影響比特幣價格因素是總是一個在比特幣的價值上升
股價的一個計算公式
股票的漲跌幅是以當日交易的收盤價(或現價)與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相比較計算出來的。
漲跌幅度計算方法:當日收盤價(或現價)減去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的差額再除以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
漲跌幅度計算公式:漲跌幅度=(現價-昨收價)/昨收價*100% (計算值正為漲,負為跌)。
目前滬深兩市交易規則為:通常股票的每個交易日漲跌幅最高限制是+-10%、ST股為+-5%、另外新股上市首日+-44%,其他特殊規定的漲跌幅另計
❻ 幣安永續合約過夜費怎麼算
幣安(沒有賬號可以點此注冊一個賬號)永續合約手續費結算計算公式如下:
結算資金= 持倉名義價值 x 資金費率
倉位名義價值 = 標記價格 x 持有合約數量
資金費率由兩部分組成:利率和溢價。其中,溢價解釋了為什麼永續合約的價格將與標的價格變化趨勢趨同。
幣安在資金費率中使用的是固定利率,並假定持有現金獲得的利息高於持有等值BTC獲得的利息。默認情況下,利率設定為每天0.03%(每個資金費率結算周期為0.01%)*,並可能根據聯邦基金利率等市場因素進行調整。
❼ 無盡的拉格朗日采礦收益公式
無盡的拉格朗日采礦收益公式是挖礦收益=R÷(D×232)/HBTC。
無盡的拉格朗日提高采礦效率攻略:
一、提高采礦效率
1、計劃圈的妙用
因為工程船在第一次到達計劃圈以後,行進的方式是使用曲率移動,在圈內與基地則是常規移動,曲率移動極其迅速,相比之下常規移動極其緩慢,需要盡可能減少艦船在常規移動上的距離。
所以我們盡量讓礦區的中心點在計劃圈的圓心與基地的連線上,並且礦區中心點要盡量靠近計劃圈的邊上,有時候也可以做到在邊上,這樣幾乎就沒有普通移動的距離,除了在基地區域移動的一些范圍,其他大多數事件都是曲率移動,效率極高。
2、升級游戲中的工程船
隨著船隻的不斷使用,艦船可以獲得技術值,技術值可以在艦船升級中升級艦船的各個模塊。
工程船如果想要提高效率可以對其工程無人機系統進行強化,如圖中的升級提高了挖礦的速度與倉儲的空間,都有效提高了工程船的效率,當然升級引擎也有加成不過收益並不大。
3、替換游戲中的工程船
X10與X8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已經升級過一級倉儲的X8的承載量還不如白板X10的一半,而X10的指揮點雖然要求雙倍但效率更高。並且有部分礦區是有挖礦等級要求的,更大的工程船就可以擔當重任。
4、對接建築
在擁有一定級別的科技以後玩家可以通過在地區修建建築來提高礦產的收入,但是注意如果進行對礦物的對接會導致盟友與其他人無法採集可能會招致仇恨。
采礦平台用法:
采礦平台的等級越高,擁有的功能就越強越豐富。所有采礦平台都會覆蓋2*2的地圖范圍,工程艦在覆蓋范圍內開采資源將提升開采效率。因此采礦平台的選址,盡量選擇能覆蓋大量高級資源帶的位置。
初級采礦平台
初級采礦平台只有最基礎的提升開采效率的功能,僅僅作為過渡使用,因此建議只建造一個初級采礦平台即可。當解鎖建造中級采礦平台後,可以淘汰初級采礦平台。
中級采礦平台:
由於高級采礦平台需要消耗巨量資源,所以我們可能會使用中級采礦平台度過較長時間。
中級采礦平台內的資源帶可以用兩隊兩艘工程艦開采,將大幅提升我們的開采效率。平台范圍內的資源帶會降低1級開采難度,也就是說,平台范圍內允許中級工程艦開采5級資源帶。
如果平台范圍內的艦船過多的話,可能會出現工程艦堵船的情況。我們在派遣艦船前往開采時,不要一口氣把所有艦船都派出去,而是隔幾分鍾派出去一輛,同時注意控制工程艦的整體數量。這樣在工程艦在返航時也會有時間差,很大程度上防止堵船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