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BTC日交易量
㈠ 比特幣的發展現狀
國內交易平台在市場中不斷擴大交易額比重,這與國外比特幣交易網站遭遇的「跑路」風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度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網站Mt.Gox轟然倒閉(2014年2月25日,Mt.Gox「被宣布」破產,再也無法登陸。28日,Mt.Gox正式宣布申請破產,並於2014年3月3日在網站公告稱,由於比特幣系統漏洞被利用導致約85萬枚比特幣被非法轉移。),引起了全球比特幣投資者的關注。隨後,新加坡比特幣交易網站FLEXCOIN也突然倒閉。由於Mt.Gox的破產事件,境內網站上的比特幣交易也出現了明顯的波動,2月25日,國內的比特幣價格一度從接近3600元跌至3050元(幾日後比特幣的價格又回到了3865元附近)。盡管國際上人心惶惶,但價格大跌依然不能阻擋中國國內投資者們的熱忱。
中國的比特幣交易網站在這次風波中因禍得福,有數據稱中國內地比特幣交易量如今已佔全球交易量的70%~80%,甚至交易量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也被中國的比特幣交易網站奪走。人民幣是比特幣兌換市場上僅次於美元的第二大幣種,佔1/3,中國市場已然成為比特幣玩家積聚之地。有專家認為比特幣價格上漲的最大原因在於中國買家大量入場。國內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的額數據顯示,在2014年2月25日,Mt.Gox倒閉後,國內交易量下降近7%,當日交易量為334562枚(約合11億人民幣)。而隨後,交易量逐漸企穩,至3月4日,交易量大漲14.05%,交易達到339830枚(合14億人民幣)。自2月25日至3月13日,十七日內成交量為90億人民幣,比上一十七日成交額增長16%。 2014年3月21日有媒體報道稱,央行在2014年3月18日發文要求2014年4月15日前停止一切比特幣交易。對此傳言,央行2014年3月21日晚間通過微博公開表示,此為失實報道。
同時,央行表示,對比特幣的態度已在人民銀行等五部委《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明確表述。
央行2013年12月下發的《通知》中表示,雖然比特幣被稱為「貨幣」,但由於其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從性質上看,比特幣應當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通知》還要求,中國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以比特幣為產品或服務定價,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買賣比特幣,不得承保與比特幣相關的保險業務或將比特幣納入保險責任范圍,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提供其他與比特幣相關的服務。
包括為客戶提供比特幣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服務;接受比特幣或以比特幣作為支付結算工具;開展比特幣與人民幣及外幣的兌換服務;開展比特幣的儲存、託管、抵押等業務;發行與比特幣相關的金融產品;將比特幣作為信託、基金等投資的投資標的等。 官方的監管
2013年12月5日下午,中國央行等五部委聯合發出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以比特幣為產品或服務定價。消息發布後一個小時內,比特幣價格跌幅達35%。彼時,五部委的政策一出,國內比特幣交易網站的生存空間受到了極大的懷疑,這一日被戲稱為「國內比特幣創業者最黯淡的一天」。然而官方的政策並沒有影響國內交易平台的蓬勃發展。這些比特幣交易網站們通過銀行轉賬、轉賬充值、點卡充值等靈活的方式規避了這些問題。
民間的熱忱
中國玩家已經成為購買比特幣中的主力人群,也直接催生了中國比特幣交易網站的火爆,甚至「全球最大交易平台」的桂冠也在中國境內的比特幣交易網站之間中輪換。這樣的規模著實令許多金融界的人士都感到驚訝,尤其是中國監管機關提示比特幣風險後不久,境內比特幣交易網站並未受到過多的沖擊,迅速走出了陰霾。
平台的戰略
國內大約有5-6家較為主流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主要都是通過收取交易費和增值服務費獲得收入。不過,這些比特幣交易平台的交易費率都非常低。有了交易量和用戶規模,這些交易平台也能夠尋找到其他更多的盈利點,開發衍生產品及推出新的交易幣種便成為了突破口:「融資融幣」等類金融衍生品也開始出現,萊特幣等其他虛擬貨幣也成為擴充的交易品種。
除此之外,這些交易平台們的「野心」還不僅僅與此,不少交易平台也還在進一步拓展上下游的產業鏈,如嘗試開發比特幣錢包、比特幣支付工具等應用。
中國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所發布報告稱,比特幣市場價格由供需狀況決定,公眾預期則發揮了重要作用。 比特幣交易網2014年4月10日稱其已經收到中國農業銀行杭州科技城支行的電話通知,將於4月15日停止使用公司賬戶進行比特幣相關業務的結算,如逾期未停止,4月15日將凍結公司的銀行賬戶。
比特幣交易網站牛幣網也已經陸續收到中國工商銀行杭州九連支行、中國建設銀行杭州華星支行以及中國農業銀行杭州科技城支行的電話,表示因接到上級運營管理部的通知,將停止為牛幣網提供服務,並在4月12日之前完成銷戶。但仍有包括中國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等在內的其他8家銀行暫未受到影響。 2014年6月,加州州長 Jerry Brown簽署了一項法律,去除了對非美元貨幣的限制。加州舊的企業法107條款禁止企業或個人發行非美元的貨幣,也就是虛擬貨幣和獎勵點數如Amazon Coins和Starbucks Stars從技術上說都是非法的。新的法案廢除了這一條款,法案提起人Roger Dickinson指出,法律忽略了日益增長的替代貨幣的現實,因此已不切實際。
2014年《每日郵報》消息,繼以比特幣為基礎的電子簽名在周二發布後,英國財務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Osborne)放出信號表示英國意欲將比特幣或其他類似的貨幣系統作為數字貨幣合法化。
㈡ 比特幣真的會成為未來貨幣嗎
如果不考慮行政命令的限制,比特幣天然是可以用於流通的,已經具備了貨幣本質。
比特幣從2009年1月3日誕生至今8年多來,從默默無名的極客玩具成長為備受關注的新聞熱點,其價格也上升了數百萬倍。
在互聯網時代之前,普遍接受的范圍只能是地理上的概念,比如一個部落(雅浦島上的石幣)、一個社區(社區代用券)、一個國家(法幣),也有少數貨幣在全球范圍內被普遍接受,如黃金、美元。在民族國家興起後,由國家壟斷發行的信用貨幣——法幣已成為主流的貨幣,讓人們逐漸忘記了曾經產生過的各式各樣的貨幣,把信用貨幣當成了唯一可行的貨幣形式。
隨著互聯網的誕生,電子貨幣和數字貨幣可以輕易地跨越地理障礙在全球任意流通,這種普遍接受性不再受國家邊界的束縛,人只要能上網就可以利用比特幣進行商品交換。
目前,全球比特幣交易量已達每天20萬筆以上,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商家已達數十萬戶,並正在飛速增長,在一些發達國家,只使用比特幣已經可以滿足日常生活所需。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比特幣會成為互聯網上的主流貨幣。
㈢ 誰能告訴我,外匯市場每天的交易量是多少啊!
外匯市場的每天交易量大概在4萬億美金左右,其中以歐美貨幣對交易量最為龐大
㈣ 哪個平台比特幣交易量最大
比安網。幣安網是由前okcoin聯合創始人趙長鵬(CZ)領導的一群數字資產愛好者創建而成的一個專注區塊鏈資產的交易平台。創始人是趙長鵬,是截止2021年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24小時成交額120.26億美元。
㈤ 比特幣中國的發展歷史
比特幣中國的發展歷史如下:
2011-06-09 交易平台上線
2011-06-09 比特幣中國價格達到150元
2012-05-27 注冊用戶突破8000
2012-05-09 日交易量突破2000
2012-05-27 日交易量躍居全球第2
2012-05-29 30天交易量世界排名第8
2012-08-28 推出雙重認證功能
2013-02-15 比特幣中國價格重回100元
2013-04-10 日交易量達到28600
2013-04-10 比特幣中國價格達到1944元
2013-04-21 聯合壹基金發起比特幣捐款,並向壹基金捐贈15比特幣,用於四川救災
2013-05-15 開通手機驗證功能
2013-07-01 推出免充值手續費
2013-09-03 財付通網銀自動充值上線
2013-09-24 實行免交易手續費
2013-10-22 日交易量突破50000
2013-10-22 比特幣中國價格達到1300元
2013-10-28 市價單功能上線
2013-10-30 中央電視台2套《環球財經連線》報道
2013-11-09 比特幣中國價格達到2630元
全球最大的在線支付平台PayPal宣布,將與三家比特幣支付服務商合作,試水比特幣支付,但是支付服務僅限於虛擬產品的交易,用戶只能利用比特幣購買電子書、電子音樂、電子游戲、及手機鈴聲等虛擬物品。
比特幣是一種新型的虛擬貨幣,依靠特殊的演算法通過大量計算產生出來的,而根據嚴密的計算,比特幣的存量是有限的,一共2100萬個,不會多出一個,也不會少一個。物以稀為貴,比特幣在被創造之後,迅速成為互聯網投機者追逐的一種「固定資產」。
2014年2月,世界最大的貿易平台MtGox宣布破產,由此也給整個比特幣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自2014年中旬起,比特幣價格長期處於持續下跌的趨勢。
2015年8月12日,一個比特幣的價格才接近1700人民幣這樣的價格水平而已。
017年2月8日下午,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檢查組又對其他從事比特幣交易的「中國比特幣」、「比特幣交易網」、「好比特幣」、「雲幣網」、「元寶網」、「BTC100」、「聚幣網」、「幣貝網」、「大紅火」等9家在京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通報目前比特幣交易平台存在的問題,提示交易平台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政策風險及技術風險等,了解9家交易平台運行情況,並提出明確要求:不得違規從事融資融幣等金融業務,不得參與洗錢活動,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反洗錢、外匯管理和支付結算等金融法律法規,不得違反國家稅收和工商廣告管理等法律規定。如發現有比特幣交易平台違反上述要求,情節嚴重的,檢查組將提請有關部門依法予以關停取締。
參考資料: http://money.163.com/15/0926/09/B4E9TIAH00253B0H.html
http://www.ke.com/wiki/%E6%AF%94%E7%89%B9%E5%B8%81%E4%B8%AD%E5%9B%BD
㈥ 影響比特幣漲跌的原因看這里!
從地SKEW圖表可以看出,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實際波動率在過去一周中大幅下降。比特幣的實際波動率從6月10日的6.7%下跌至6月15日的4.1%。而在下跌之前,比特幣一直保持較高的實際波動率水平,在6%以上。同樣,以太坊的實際波動率從6月11日的8.4%的高點下跌至6月15日的4.9%。比特幣和以太坊最近的實際波動率下降意味著它已經與不斷下降的隱含波動率保持一致。實際波動率下降或可表明,幣價估值范圍在2020年期間可能是一個強勁的底部,並且可能會在接下來的6個月內從這個基本范圍內建立起來。另一方面,實際波動率也可能暗示在當前趨勢中購買壓力最終得以消除。
數字貨幣的出現並非偶然,它雖然不是貨幣,但也是由其逐步演化而來,同時也藉助了數字科技的成果。從虛擬貨幣的現象,大家或許能夠預感到未來金融世界或將面臨一場革命。
2015年虛擬貨幣再次強勢闖進人們的視線,2016年大有崛起之勢,2018、2019呈現火爆之勢,很多人至今都認為虛擬貨幣是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是一次技術革命。去年以來,虛擬貨幣以前所未有的沖擊度走進普通人的視野,有人堅信虛擬貨幣會沖擊現有金融體系。
關於比特幣價格因素,首先,從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而言,決定一個商品價格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供求關系,對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來說也是一樣。
具體來說,如果數字貨幣的供應量很高,而來自交易員和用戶的需求卻很少,那麼數字貨幣的價格就會下降。相反,如果數字貨幣供應有限但需求很高,那麼價格就會上漲。
從比特幣的例子來看,比特幣價格之所以一馬當先,它的總量固定且稀少是推動其價格不斷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比特幣的的供應量上限為2100萬,與其他數字貨幣相比,這一供應總量相對較低,而需求層面來看,近年來比特幣的需求在大幅上升。
目前,已經有投資人把虛擬貨幣看作一種新的投資品種,很多人從中獲得了幾百倍甚至上萬倍的投資回報。由此,加密貨幣的支付優勢就充分體現出來,P2P網路的跨國界性,轉賬的瞬間到達,費用的低廉,都是法幣沒有辦法能夠達到的。現在的虛擬貨幣就像中國股市剛開始一樣,用專家的一句話「像小牛犢一樣」,一定能成長為大牛市。一切剛剛開始,一切「幣」須改變。
從虛擬貨幣的現象來看,這個依託互聯網平台下虛擬市場的私下交易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虛擬貨幣與人民幣之間的雙向流通。這些交易者的活動表現為低價收購各種虛擬貨幣、虛擬產品,然後再高價賣出,依靠這種價格差贏取利潤。
有消息稱,虛擬貨幣的產業化將形成虛擬貨幣市場。如果說股票市場的出現是工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的產物,那麼虛擬貨幣將是服務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的產物。現代服務業,特別是個性化的現代信息服務業,將成為個性化虛擬貨幣的產業基礎。
個性化的虛擬貨幣市場與股票、衍生金融工具市場不同,後者更多的是為工業化的需求而建立起來的,這種工業化的需求也體現在滿足所謂現代服務業的需求上;而前者的產業基礎將與信息化的需求息息相關。
未來的第三產業不同於服務業,它的發展方向是後現代服務業,也就是體驗業,即更多的滿足精神、文化、娛樂發展需求的個性化產業。股市將更多地發揮利用信息引導工業和服務業理性投資的作用,而個性化虛擬貨幣市場則更多的是發揮利用信息引導體驗業感性消費的作用。
究其核心原因,是因為數字貨幣市場目前來看仍然是一個新興市場。出生的、新興的市場的內在特質使它們天生波動很大。
如果將數字貨幣市場與更為成熟的傳統經濟體市場進行比較,會發現數字貨幣市場的流動性仍然相對有限。從宏觀角度來看,全球資金總價值超過了90萬億美元,而整個數字貨幣市場總市值卻在徘徊在2500億美元左右的水平,相差約36000%。從交易量來看,數字貨幣市場的日均交易量約為140億美元,而傳統經濟體市場方面,以外匯交易市場為例,每日外匯交易量接近5萬億美元。再從交易結果來看,外匯交易的價差(也就是買賣價格之間的差額)最多隻有幾美分,而數字貨幣交易的價差可能高達幾美元。
短期的價格與市場熱度密切相關,當市場熱度高的時候,需求大於供給(買單多於賣單),價格上漲;當市場出現政策等利空消息時,熱度降低,需求減少供給大於需求(賣單大於買單),價格下跌。例如:上一波牛市中由於愛西歐的火爆,作為參與愛西歐籌碼的ETH在短期內供不應求,直接導致ETH持續上漲至接近1W元RMB。作為基礎流通貨幣的ETH價格的一路飆升進一步刺激了其他代幣價格的上漲。之後由於眾多愛西歐項目代幣紛紛破發,隨之而來的便是愛西歐市場的冷清,並且伴隨著項目方拋售ETH的現象直接導致ETH價格一落千丈。
總結:價格與價值並不對等,價格的波動屬於市場行為,由供需關系決定。短期的價格可以通過資本操控,長期來看價格則會漸漸趨於價值,價值需要時間來驗證。目前數字貨幣市場除了主流貨幣外其餘的大部分代幣都有莊家在高度控盤,莊家在高度控盤的情況下可以隨意控制價格的漲跌。代幣的長期價值則由代幣的價值支撐以及項目落地進度決定。在數字貨幣市場里最賺錢的往往是做長期價值投資的投資者。在價格巨幅波動的情況下,數字貨幣市場充斥著浮躁的氣息,在浮躁的大環境中發現熊市中價值被嚴重低估的優質幣種,做一個長期的價值投資者或許才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㈦ 比特幣的危機
2008年11月中本聰發布比特幣白皮書,至今比特幣已經走過了十年,這十年的發展可謂驚心動魄,經歷數百次危機,最後都轉危為安,且不斷創造歷史記錄。它帶來區塊鏈技術,已經吸引大批全球頂尖專家學者探索研究。比特幣真的可以持續創造奇跡嗎?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比特幣面臨的危機:
穩定幣替代比特幣支付
支付功能是比特幣的核心功能,特別是用作跨境支付,不僅大大降低了支付手續費,而且節省了匯款時間。然而穩定幣相對於比特幣支付功能更加強大,比特幣由於幣值不穩定,用戶使用比特幣支付時需承擔幣值下降增加的成本。穩定幣的主要特點就是幣值穩定,能很好的起到交易媒介的功能,降低交易成本。現在穩定幣正處於井噴期,已經出現上百種穩定幣,隨著穩定幣的逐漸普及,將會逐漸佔領區塊鏈支付市場。
比特幣與黃金的區別
比特幣的通縮屬性決定其更適合做價值儲存,因此也被稱為數字黃金,但比特幣又不同於黃金。黃金在被挖掘出來之後即可做價值存儲,不需要特殊的維護工作。而比特幣需要礦機算力持續維護,如果算力減小,存在51%攻擊風險,比特幣價值會受到威脅。因此比特幣用作價值存儲也存在較大的風險。
做空比特幣風險
隨著比特幣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交易所開通比特幣期貨交易功能,參與比特幣期貨交易的用戶也逐漸增多。據不完全統計,比特幣期貨合約每天交易量已經達到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元之多,而且還在持續增長。
前文已經講述,比特幣需要算力維持價值,存在51%攻擊風險。隨著比特幣期貨合約的發展額度達到幾百億美元甚至更多時,做空比特幣將會帶來巨大的收益,做空的動機也將越來越強。我們不能假設人類是善良的,假設大家不去做空比特幣。只要做空帶來的收益滿足期望值,就一定會發生的,前段時間BCH硬分叉就是擺在眼前的例證,硬分叉後BCH價格一度下跌70%之多,導致加密貨幣市值蒸發數千億美元之多。
比特幣多次度過危機的原因
十年間比特幣被死亡278次,最後都轉危為安,價格屢創新高。因此很多人相信,比特幣是不會死的,歷史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歷史不總是重復的,我們要探究本質,分析比特幣能存活的真正原因。之前比特幣出現危機幾乎都是黑客攻擊盜幣、政府監管措施造成的,比如2014年「門頭溝事件」,2017年9月14日中國政府嚴厲監管制度出台等。這些事件都沒有動搖比特幣的根基,因此在一段時間後市場消化了不利因素,比特幣又會重新崛起。
但是如果出現礦工作惡,製造51%攻擊,觸及比特幣的根基信任機制時,結果將會非常嚴重。由於市場的非理性,可能一次兩次情況的發生並不一定導致比特幣消亡,然而會嚴重製約比特幣的發展。
中本聰當年創造比特幣的時候或許並沒有想到會發展成今天這么大的規模,他只是在之前電子貨幣的基礎上用工作量證明的方式解決雙花支付的問題,卻帶來一場偉大的社會實驗。比特幣未來不一定會繼續成功,但它帶來了區塊鏈技術。區塊鏈也許不是最優解,但在當下可以作為很多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值的去探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