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挖礦機壽命多長
這個不好說。如果幣價持續下跌,礦工普遍對比特幣失去信心,挖礦的收益嚴重低於挖礦成本,那麼大量的礦工就會停止挖礦,算力就會驟降。還有就是因為世界各主要的國家對比特幣採取了更加嚴厲的態度,例如中國和美國,那麼比特幣算力也可能會出現驟降,甚至挖礦消失。
但比特幣挖礦作為一種基礎設施,如果比特幣能持續的存在下去,雖然挖礦的收益減少了,但是為了整個比特幣網路系統的安全,一些大的比特幣公司可能會出資進行挖礦,維護比特幣網路系統的安全。還有就是比特幣未來的前景更加明朗化,前途一片光明,比特幣算力不但不會降低,還會增加。
⑵ 比特幣挖礦機多長時間需要更新一次
人們挖比特幣都是用電腦挖的,而在比特幣誕生之初,是比較好挖的,在2014年基本每24小時就可以挖出3600個比特幣。而隨著不斷的「開采」,比特幣也越來越難挖,並且比特幣的產量也在不斷地建少,2016年比特幣的產量就進行了二次減半,到了2020年還會再進行一次減半,因為比特幣的開采難度是和已經被開采出來的貨幣量成正比的,所以挖比特幣所需要的時間也在不斷地增加。按照目前的難度來算,大概單台礦機需要三年的時間可以產出一枚比特幣,十台礦機需要3.9個月可挖一個比特幣,一百台礦機只需要11.7天可挖出一個比特幣,投入單台機器成本價8500左右,十台在85000左右,一百台投入850000,不到一百萬,一個月收入超過兩枚比特幣,按目前的幣價來算大概價格4萬9,如此看來,目前比特幣挖礦的收益雖然不及之前。以上就是關於比特幣挖礦的情況,相信網友們都比較了解了。其實現在挖比特幣越來越困難,比特幣也被很多國家進行了調控,所以比特幣未來的價格也會越來越低,而且挖礦的風險很大,不建議網友利用挖比特幣去創業。
⑶ 以太坊設備壽命
以太坊2.0其實包含的內容非常多,例如分片、擴容等,合並只是其中一項內容,自去年2.0信標鏈啟動開始,我們已經處在PoW和PoS雙鏈運行底下,合並是要徹底結束PoW顯卡挖礦,全部爆塊都用PoS共識來打包,合並後並不代表以太坊2.0就完成,至少還有2-3年時間增加其他功能。
合並這項內容牽涉面廣,利益巨大,時間點非常非常非常關鍵,尤其對礦工而言,那是生死攸關,天天看著這個合並時間點來考慮是否加卡。坦白講,礦工根本不關心什麼分片、擴容,Layer2,Rollup等功能,他們只關心什麼時候正式合並,什麼時候結束挖礦。
已參與ETH2.0信標鏈質押的希望合並越快越好,因為他們需要在合並後的第一次硬分叉才能解除質押,而礦工們持有顯卡,希望合並越晚越好(最好別合並),把顯卡能耐發揮到極致。
兩個月前的消息是,合並提前了,並且在合並前,不再有新的EIP功能修訂升級,ETH團隊所有人員集中全力優先處理合並事宜,合並提案EIP-3675也在8月中由研究員Mikhail正式立案,這標志著合並真的真的真的要進入倒計時了,可惜仍然沒有具體日期,只有概率。啥玩意
總結:
隨著以太坊總市值以及生態膨脹到今天這個體量,船大難掉頭,任何一個小錯誤,都會引起巨大震盪:礦工手上有顯卡,機構手上有幣,DeFi生態里有TVL,有多少礦池靠ETH吃飯,有多少炒賣顯卡為生的代理商......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平衡不好各方的利益,那麼整個網路可能會被凍結,甚至崩潰。我認為以太坊團隊在公布合並時間點這件事上太兒戲了,不把礦工的礦機當回事,幾個月前開發員Trend說保守估計年底前合並,現在看來又要跳票,官方還有什麼可信度?要防止跳票很難嗎:至少提前一年,對外公告「准確的合並日期」,以及合並步驟和詳情。如果沒在測試網通過就不要亂發布各種合並消息,尤其是開發人員。我現在啥都不想看,就等12月的炸彈 pushback 究竟要延到明年幾月。到時再來寫一篇《如何處理手上的礦機》吧,拭目以待。
⑷ 一台礦機多久能挖一個比特幣
比特幣(Bitcoin)是一種由開源的P2P軟體產生的電子貨幣,數字貨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比特幣也被意譯為「比特金」。
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通過特定演算法的大量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
因為被挖出來的越來越多,沒有被挖的越來越少,參與的人越來越多,所以比特幣挖礦就會越來越有難度,很多都是直接去交易平台購買,我是在多比交易平台交易
⑸ 顯卡說是礦卡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礦卡就是比特幣挖礦的顯卡。礦卡因為超負荷運行工作,導致顯卡壽命縮短,老化嚴重。
比特幣挖礦機就是用於賺取比特幣的計算機。這類計算機一般有專業的挖礦晶元,多採用安裝大量顯卡的方式工作,耗電量較大。計算機下載挖礦軟體然後運行特定演算法,與遠方伺服器通訊後可得到相應比特幣,是獲取比特幣的方式之一。
挖礦實際是性能的競爭、裝備的競爭,有些挖礦機是更多的顯卡陣列組成的,數十乃至過百的顯卡一起來,硬體價格等各種成本本身就很高,挖礦存在相當大的支出。
(5)比特幣挖礦機壽命多長擴展閱讀
礦卡的分辨方法
1、首先看一下顯示介面,大部分礦卡的顯示介面和本身成色不一致,因為挖礦基本上不會用到顯示介面,所以如果所有的顯示介面都非常嶄新,甚至是塑膠塞也在上面那就要稍微注意一下了。
2、其次就是看顯卡上的電容等元器件,顯卡本質上是PCB板上各種晶元和電子元器件的組合,礦卡在超頻並且長期使用的過程中會導致很多元器件發黃的。如果仔細觀察的話,顯存晶元上都會有黑中發黃的現象,再根據顯卡的上市時間來判斷,這樣會更加安全。
3、還有一點就是螺絲的痕跡,只有很少一部分礦卡是用螺絲來安裝的,如果自己購買的二手卡的螺絲孔位置很新甚至沒有痕跡那麼就要注意了。
⑹ 比特幣價格十年漲幅超1000萬倍,其中的「挖礦機」到底是什麼原理
比特幣挖礦機是什麼?經常聽說比特幣,比特幣挖礦機。跟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比特幣的知識。比特幣挖礦機,就是用於賺取比特幣的電腦,這類電腦一般有專業的挖礦晶元,多採用燒顯卡的方式工作,耗電量較大。
而未來的數字貨幣相信會和比特幣類似,但絕不是有限供給。而是當人類的生產財富的能力完全可以由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匹配的時候,電子貨幣的發行速度和計算機計算速度成正比或者略微超出一定比率以製造溫和通脹,在未來挖礦的同時也是在創造價值而不是現在的浪費電力。最終數字貨幣實現生產力的微小變動和計算能力難度所匹配,這或許就是人類貨幣的最終形態吧!
⑺ 挖礦騙局最多堅持多久
十年左右,挖礦騙局截止2021年已經是名存實亡
挖礦騙局中的比特幣挖礦從CPU到GPU再到ASIC礦機的演變,算力集中在大礦池手上,而部份大礦池跟礦機生產商有股權關系,當過半的記賬權在某些人手上。
就是比特幣體系已經存在被51%攻擊的基礎,比特幣倡導的去中心記賬的價值名存實亡,到最後變成中心化記賬和沒有監管的體系,會被人類的貪婪吞掉,所以十年左右就會冷卻,最多堅持十年左右就會更新換代,被其他形式的虛擬貨幣頂替下來。
比特幣的發展
比特幣的白皮書裡面明確表明,比特幣只是一個實驗的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已消失)和開發團隊從來沒有對外宣傳過買比特幣會有高回報。
早期某些互助平台如3M,用比特幣作為參與標的進行行騙,給比特幣留下不好的公眾印象。某些組織打著比特幣的幌子進行詐騙。
除此之外要注意的是如果用理性進行分析,會發現比特幣自身不是旁氏騙局,也沒有詐騙,不能因為有人打著比特幣的旗號去行騙就說比特幣是騙局。
⑻ 挖礦用的顯卡壽命有多長
頂多一兩年。
以當下常見的挖礦為例,顯卡長時間滿載運行,溫度也會隨之升高,顯卡持續在高溫下運行,無疑硬體壽命會有明顯的影響。尤其是顯卡在超頻的狀態下,發熱更大,長時間滿載超頻下運行,相當於透支了壽命,更會影響顯卡的壽命。
一般來說,挖礦顯卡使用壽命普遍比較短,很多使用一兩年就出現問題了,體質好的顯卡,壽命則相對長一些,不過普遍壽命不會太長。
挖礦的風險
1、電費問題
顯卡「挖礦」要讓顯卡長時間滿載,功耗會相當高,電費開支也會越來越高。國內外有不少專業礦場開在水電站等電費極其低廉的地區,而更多的用戶只能在家裡或普通礦場內挖礦,電費自然不便宜。甚至雲南某小區有人進行瘋狂挖礦導致小區大面積跳閘,變壓器被燒毀的案例。
2、硬體支出
挖礦實際是性能的競爭、裝備的競爭,有些挖礦機是更多這樣的顯卡陣列組成的,數十乃至過百的顯卡一起來,硬體價格等各種成本本身就很高,挖礦存在相當大的支出。
3、貨幣安全
比特幣的支取需要多達數百位的密鑰,而多數人會將這一長串的數字記錄於電腦上,但經常發生的如硬碟損壞等問題,會讓密鑰永久丟失,這也導致了比特幣的丟失。
⑼ 比特幣挖礦約12個月才回本,那值得投資嗎
比特幣的投資應該還是往兩方面看吧!以現在的形式來看一枚,比特幣值幾萬塊錢。但是由於比特幣的數據代碼越來越少,你需要更多的時間以及更多的成本才能挖到比特幣。要知道現在一台比特幣礦機的價格,最低的都是3000塊錢。而且因為比特幣要進行大量的運算才能獲得一台比特幣礦機進行長時間的運作。除去這些礦機的排著成本場地成本以及電費。是很難賺錢的。
除非你不要投資礦機,而是投資一些非法的軟體。讓這些非法軟體來侵佔別人的電腦以及手機。別人的電腦與手機來進行大量的比特幣運算及挖掘。這樣就省去了礦機的成本以及電費流量費用,以及散熱成本等等。但是我們要知道這是違反國家法律的事情。這也會讓別人的手機在開機以後進行大量的運算,侵佔別人的內存讓別人的手機更早的報廢。
⑽ 挖礦用的顯卡壽命有多長
這么跟你說吧,一般的辦公用戶,電腦壽命可以在5年左右,而且是高強度使用(每天8小時往上),我記得08年購入的一台辦公本,一直用到14年才退出主力(主要性能不行由新的辦公本代替了),目前來說都還能應急的時候用一下,就是電池(5分鍾真男人)、喇叭(破響)和屏幕(變暗+偏色)有些問題,主要的核心晶元(內存、顯卡、主板、音效卡、網卡、CPU)都沒有任何問題
普通 游戲 用戶,不可能天天8小時 游戲 ,平均也就2小時/每天,在2小時以內顯卡是高負荷運轉的,2小時以外基本可以認為顯卡影響微乎其微,這樣的用戶一般8年顯卡都不會出什麼問題
所以你看哈,日常使用其實對顯卡負荷非常低,顯卡的壽命相對其他部件來說完全可以用到性能淘汰,我通過20多年的DIY經驗,經手的顯卡20多塊了(包括本本),真正壞的就兩塊卡,一塊是朋友淘汰的Geforce 4 MX440被雷劈了,一塊是二手購入的Geforce 7900GS,電源口燒起來了,就這樣還用了8年才壽終正寢,其他的卡(Savage 3D被偷、TNT2 M64扔了、TNT2 pro退役吃灰、Radeon 9550退役吃灰、HD5750送人、Radeon 9000服役中、Radeon HD2400服役中、Radeon HD7650M服役中、Radeon HD 5450服役中、Geforce RTX 2070 Super服役中、MX110服役中...)都沒有壞過,因為正常使用顯卡全負荷工作日均可能不到1個小時,算下來你就算十年也就把顯卡狂操了3650個小時而已。但是挖礦的話,那可是每天24小時全負荷運行,而且礦工一般還會加壓超頻,一年挖礦的生命消耗可以抵得上日常使用20年的消耗,礦卡壽命幾何大家心裡都有個數了吧。當然礦工也不會在生命末期才更新換代,但這時候淘汰下來的卡已經基本被摧殘得燈枯油盡,損壞的幾率大大提升,而且尤其礦卡很多是顯存壞掉了,一玩 游戲 就花屏。所以真不建議大家去接盤礦卡,買二手卡也請找一些挖礦能力差不至於被礦工盯上的
這個具體還得看品相,有的一線品牌顯卡質量,散熱本身就好,如果挖礦環境不差的話。還是能買來玩的問題不是很大,據我多年的經驗。如果是礦渣有幾個特性,第一高負載運行,電流聲超大。第二就是換了硅脂,風扇,溫度還是壓不下去,那就元氣件老化的太厲害了!
重度 游戲 玩家,一天10個小時 游戲 ,挖礦一天24小時。
一天10個小時顯卡用到淘汰不會壞,挖礦24小時就算壽命只有 游戲 玩家的三分之一,也足夠你挖好久了…
比特幣一開始出來時,確實是有很多人都是用顯卡來挖礦。那麼顯卡壽命是多久呢?想知道挖礦顯卡壽命一般多久,那就需要知道這張顯卡的型號,以及挖了多少幣。現在比特幣的算力大增,家庭電腦加顯卡已經不能滿足算力的需求了,只能夠用來挖其他數字貨幣。比如後來出現的以太幣,它就可以利用家庭電腦的顯卡來挖。現在和大家講講挖礦顯卡的壽命有多長?用顯卡挖一天的以太幣能獲得多少收益?
一、挖礦顯卡壽命一般多久?
電腦的顯卡之前可以用來挖比特幣,因為比特幣剛出來時全網算力不高,當時每天大概可以免費挖幾十個比特幣。但是現在使用家庭電腦的顯卡算力根本競爭不過礦機,所以不能用來挖比特幣,但是可以挖以太幣。挖以太幣的顯卡中,RX570是最近比較流行和搶手的。不過挖礦會讓顯卡長時間的滿負荷運行,這樣會使顯卡的溫度快速升高,這樣就會影響我們顯卡的壽命。一般情況下顯卡的使用壽命是非常長的,但若是用來挖礦的顯卡通常只能夠使用兩年左右。另外,若是保養得好一些,顯卡的壽命會略微地延長一些。不過RX570的價格並不貴,所以可以使用兩年也很劃算。
二、挖以太幣一天的收益
利用RX570顯卡來挖以太幣,根據全網的算力和顯卡來計算可以知道,RX570挖以太幣24個小時可以賺20多塊錢。知道了挖礦顯卡壽命一般多久後,我們就可以知道挖以太幣還是很劃算的。因為挖以太幣購買顯卡只需要幾千元,而挖以太幣一天就能賺幾十元,由此可見在100天之內就可以讓我們賺回本錢。按照這樣來計算,一張顯卡用來挖礦還是有挺大的利潤的。若是對數字貨幣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購買顯卡挖以太幣試試。畢竟挖以太幣不像挖比特幣的投資大,所需的成本小,而且見效快,哪怕是新手也是可以試試看的。
上面介紹了挖礦顯卡壽命一般多久,也知道顯卡可以挖以太幣,你是否也想加入挖礦呢?其實現在可以投資數字貨幣的方式有很多,除了挖礦,我們還可以炒幣、搬磚和合約交易。無論你想進行哪種投資,那都是要用到OKLink。畢竟數字貨幣投資是有風險的,要實時關注行情,那就離不開OKLink瀏覽器。而且OKLink瀏覽器上可以查看比特幣、以太幣和萊特幣以及其他多種數字貨幣的數據,不管你投資哪種數字貨幣,都是可以在這個瀏覽器進行搜索,非常的方便實用!
一般的辦公用戶,電腦壽命可以在5年左右,而且是高強度使用(每天8小時往上),我記得08年購入的一台辦公本,一直用到14年才退出主力(主要性能不行由新的辦公本代替了)。目前,主流顯卡都是提供三年質保,不妨一些廠商的 游戲 顯卡設置的壽命一般為3~5年左右。
一天工作8個小時,一個星期開機5天計算,理論上顯卡能用上3~5年,甚至更長時間不壞。尤其是一些高端獨顯,由於做工以及用料充足,壽命可能更長、更耐用,有的甚至用個10年都不會壞,也是有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大都是一些高端顯卡,因為本身做工用料就不同,所以其耐用性也就更高。其次,不同的工作環境對顯卡壽命也是有影響的,比如CPU長期超頻、電源供電穩定性、機箱 · 顯卡散熱環境、灰塵,以及使用時間都會對顯卡使用壽命有所影響。
因此,顯卡使用壽命沒有一個准確數字,只能說一般的主流顯卡,正常使用大概能用個3~5年。但由於各種自身原因、外界原因等影響,也有顯卡用了一兩年就壞的,但是也有些用了超過5年,甚至七八年都沒壞。
因此一般顯卡的壽命如果家用還能有個七八年,但是類似礦卡這類的顯卡可以說完全靠運氣了,基本是24小時運行,礦主每天都再更換新的顯卡,因為每天都有壞的顯卡不在工作了。除非你能提供更大的散熱輔助將熱量徹底降低,才可以大大延長壽命。這玩意基本就是個消耗品。
值得注意的是散熱和防塵能大大提高顯卡壽命
只要做好散熱工作3-5年不是問題,478,588這些顯卡都是多少年前的產物了,現在還在努力鍛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