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期貨保值
1. 我朋友投資比特幣掙了很多錢,可信嗎
可信,只要他做到低買高賣,就一定能掙到錢,不過比特幣風險太大了,掂量一下自己手裡的資金,看看雄厚不,如果就一點錢還是不要碰了。尤其是比特幣期貨,可能瞬間你的自己就不剩一分錢,甚至來不及平倉還會欠錢。
2. BTC比特幣期貨合約怎麼玩,能賺錢嗎
可以賺錢,但是也很可能賠錢,合約的風險還是很大的,至少比正常炒幣要風險大,但是利益也很可觀,你可以現在交易所研究觀察一下,先看看再決定要不要進場
3. 比特幣期貨為什麼會平倉,爆倉
你說的應該是強制平倉和爆倉吧。
因為比特幣期貨是保證金交易,相當於你拿小部分錢去撬動原本需要一定資金才能買得到的一定數量的比特幣。如果你買賣方向和比特幣期貨走勢相反,就會出現虧損。虧損到一定程度,例如把你賬戶除了保證金佔用那部分錢以外的可用資金虧沒了或者變成負數了,期貨公司和交易所為了避免虧損,會強制平倉。此時客戶保證金佔用部分的錢需要先償還可用資金的虧損部分,才會退還客戶。如果虧損很大,那麼強制平倉後,保證金佔用那筆資金基本上只夠償還虧損,那退還客戶賬戶的資金就基本沒有了,相當於爆倉。
4. 美國多所大學捐贈基金持續買入比特幣,你覺得原因是什麼
我覺得主要原因是他們看好比特幣,因為比特幣最近有點下跌,所以他們覺得現在是加倉的好時候,說白了就是通過比特幣來賺取金錢收益。他們認為未來比特幣還會大漲,而現在買入是最好的時候,那麼買入就要需要金錢,沒有錢的情況下面他們就把基金捐贈出去,然後就不斷地買入比特幣,神奇比特幣和將來到高位的時候再拋出去。這是一種常見的。在低位的時候買,在高位的時候拋出去的手段和策略,因為相對基金來說,比特幣的波動更大,風險更大,但是高風險意味著高收益,所以他們願意承受這種風險來獲取這種收益。
而比特幣是和大家對他的一種唯一性的態度有關系,如果所有人都認為這個唯一性不值錢,比特幣也將會不值錢。因為從比特幣剛剛興起的時候,花了100多個比特幣,只能買一杯咖啡到現在已經到了好幾萬美元一個比特幣,其中的價格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因為大家認為他值錢,所以就值錢,但是投資有風險,別人進場能賺賺錢,不意味著自己進場就能賺錢,所以還是要謹慎操作。
5. 比特幣為什麼會成功
如果說投資圈裡這兩年最讓人驚詫的事兒,比特幣的瘋狂絕對能名列前茅。從早期一萬個比特幣才能勉強換25美元的匹薩,到現在一枚便可換一套房,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比特幣的成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當然隨之而來也存在大量的爭議,有人為其歡呼雀躍,也有人為其咬牙切齒,有人不遺餘力為之搖旗吶喊,也有人不屑一顧但又忍不住咽下眼紅的口水。
那麼,號稱數字黃金的比特幣是否有價值呢?根據《資本論》,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比特幣的產生要通過艱苦的運算,並非不勞而獲,在這個數字時代,算力也是生產力,這些運算本身是有價值的。換句話說,如果這些算力不用於挖礦,而用在航空航天,天氣預報這些方面,是不是有價值呢?如果承認這一點,由於算力的使用都存在機會成本,至少可以證明比特幣並非無中生有,而是要經過人類勞動才能產生,所以是有價值的。至於這個價值的大小,自身價值可以用挖礦所消耗的電力,機器折舊進行計算,交換價值則依賴於投資者對其的定價。
比特幣的設計很好的借鑒了現有貨幣體系的痛點,或者說是抓住了差異化。它有如下特點:
1)稀缺性
比特幣總量固定,且不是一次全部發行出來,而是增加量越來越少,這與現在各國動不動就濫發貨幣造成通貨膨脹的行為恰好反向而行。當然,溫和的通貨膨脹不是壞事,但比特幣的稀缺性正好有利於其幣值的穩定與升值。所以只要認同的人足夠多,幣值攀升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2)隱秘性
比特幣對持有人的身份沒有任何約束,也沒有中央化的監管,這對於大多數人特別是有錢人與黑產是個天大的好處。這和瑞士銀行為什麼大受歡迎有異曲同工之妙。
3)便利性
比特幣支付手續費極低,這對於大額跨國支付簡直就是天選之物。
當然,比特幣還有其它特點,但這幾點最為重要,也是其生存壯大的基石。
比特幣能夠脫穎而出,除了自身具備一定價值,與時俱進的交易方式也功不可沒。比特幣雖然是去中心化的資產,但卻在集中化的交易所進行交易,與股票等現貨資產交易是一樣的。隨著比特幣現貨交易波動加大,又推出了比特幣期貨,這樣做多與做空者都能夠盈利,從而推動比特幣交易更為流行,從這個角度看,比特幣實際上已經和其它金融資產沒什麼差別了。
比特幣期貨和其它期貨一樣,採用的也是杠桿交易,由於比特幣波動幅度通常在5%-10%,遠大於外匯黃金的波動率,比特幣期貨採用較小杠桿就可以獲取較大收益。隨著比特幣幣值不斷上揚,其期貨交易撬動的資金量量級也成倍上漲。那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資金來角逐這場 游戲 呢?
首先,比特幣自面世以後,得到越來越多政府和商業機構的默許和認可,雖然其動機各不相同,但無疑這為比特幣做了背書,相當於承認了其合法性,這樣持有比特幣便成為安全的投資行為,從而推動了比特幣的發展。
其次,由於比特幣總量恆定,達成共識的投資者越多,其幣值就越穩定,收益的確定性又反過來推動了交易,形成正反饋。
比特幣交易所的設立及衍生品的開發,使得比特幣變成標准化的金融資產,促進了比特幣的流動,使得更多機構投資者敢於買進並持有比特幣,畢竟從專業投資者角度看,數量有限且資質穩定的商品都是有投資價值的。
最後,各國央行大放水,負利率時代的到來,也推動了比特幣的繁榮。特別是疫情以來,機構投資者面臨通貨膨脹的巨大壓力,也需要有更多的投資保值品,而比特幣的特性很好的滿足了這些需求,從而引發了令人瞠目結舌的飆漲。
與此同時,一些大咖的站隊喊單行為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甚至有操縱市場的嫌疑。如果在傳統金融世界,他們無疑會受到監管機構處罰,但比特幣的世界是自由世界,沒有人去多管閑事,所以大家感覺回到了草莽時代,有一種特殊的感覺,至於是好是壞,就看持倉了。
有人說比特幣的膨脹與黑色產業密不可分。不排除有黑市交易採用比特幣,但應該不是主流,畢竟比特幣幣值不穩定,其波動比外匯黃金都大的多,沒有人願意在大宗交易中出現如此巨大的損益,只要有一方覺得不公平,虧大了,交易就沒辦法繼續。而且比特幣的私密性很高,萬一持有人被滅口了,這筆資產就湮滅了,這就好比燒紙錢用了真鈔,風險太大。
比特幣這么成功,是不是好的投資標的物呢?對普通投資者來說,肯定不是。比特幣面臨的最大風險還是政策或法律風險。目前幾個大國對比特幣的態度還是存在變數的。美國沒有明確反對,是因為比特幣還不至於動搖美元的地位,而且美國政府通過各種執法行動持有大量比特幣,不會很快否定它,但出於反洗錢目的,監管會逐步加強。中國政府對加密貨幣持否定態度,並在發展自己的數字貨幣,以捍衛本國央行的地位。印度土耳其等國乾脆判定比特幣非法,以免干擾本國已經混亂的經濟秩序。至於大多數國家,多數都是隨波逐流,不置可否。一旦主要經濟體對比特幣加強監管,那麼比特幣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技術進步,比特幣的一些優勢也將不復存在,比如隨著量子技術的發展,比特幣挖礦,安全性這些依賴高運算量的護城河將不復存在,而其低下的支付效率又妨礙其作為數字貨幣流通。
所以比特幣的未來,還存在較大變數,要麼其合法性像黃金一樣被各國承認,登堂入室,成為市場主流;要麼只能生存在自由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和粉絲的世界裡,成為一種情懷。
6. 想了解數字貨幣期貨的/不知道怎麼操作杠桿的看過來
現在是流行的數字貨幣期貨是比特幣期貨。北京時間2017年12月11日,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上線比特幣期貨XBT,市場反應火爆,多次觸發熔斷機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於2017年12月18日,上線比特幣期貨BTC,帶來的波動幅度也不容小噓。
兩大比特幣期貨產品有以下異同值得注意:
1.XBT單位為1個比特幣,BTC為5個比特幣。
2.最小價格變動:XBT為10美元/比特幣,BTC為5美元/比特幣。
3.XBT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周一7:00到周六早上6:00;BCT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周一7:00到周六凌晨4:15。
4.倉位限制均為5000份。
5.價格熔斷機制:XBT價格上下浮動超過前一天收盤價的10%,交易暫停2分鍾,超過20%,交易暫停5分鍾;BTC價格上下浮動超過前一天收盤價的7%或者13%,觸發熔斷機制,具體暫停時間尚未透露,若超過20%,交易停止。
6.XBT要求44%初始保證金,即2倍左右杠桿;BTC要求35%初始保證金,即3倍左右杠桿,值得注意兩家交易所均表示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保證金額度。
7. 虛擬貨幣交易平台中為啥說合約比5S或5L風險大
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他的風險。
第一,與期貨交易有關的一般投資和金融風險。比特幣期貨合約天然帶有所有衍生品的風險特徵,包括投資者的知識門檻,期貨高杠桿投資帶來的風險,與比特幣價格相關的風險極高的波動性杠桿、滾動保證金和結算風險,市場有序性的風險。
第二,比特幣合約機制相關的風險。12B22匯率風險。基於BR的比特幣合約價值有可能與比特幣的公開報價出現大幅偏離,畢竟作為期貨比特幣反映的是BR的未來某一時間點的預期價值。風險敞口的不確定性。由於比特幣是新產品,他可能會提供多大程度的比特幣價格變動敞口,目前還不能確定。
第三,成分交易所風險。世界上不同的司法管轄區有著各自針對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交易所。比特幣在這個交易所的定價基於加密貨幣交易的國內市場條件有所不同,可能會產生價格風險。
第四,作為另類投資品的特定風險。比特幣作為特殊的投資品底層資產,是數字貨幣,是一種虛擬資產,尚未得到全球大部分政府的官方認可,可能存在價格波動性難以估值的風險。
第五,流動性風險,對手方風險,交易時間和價格限制風險,無保險損失風險。
8. 什麼是比特幣期貨合約
比特幣期貨合約,通常是以比特幣價格指數為標的的標准化合約。
比特幣交易所提供的比特幣期貨通常是以比特幣進行交易的。期貨是與現貨相對的,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商品,而期貨其實不是「貨」,是承諾未來一個時間交「貨」(標的)的約定(合約)—期貨合約。
標的:又叫基礎資產(underlying asset),解釋了買賣什麼東西的問題。目前比特幣期貨標的都是比特幣價格指數,並且結算和交割價格的產生方法都以這個指數為基礎。
手續費:與股票交易需繳納印花稅、傭金、過戶費及其他費用不同,期貨交易的費用只有手續費。比特幣期貨交易手續費有開倉收費和平倉收費兩種,即在建立倉位時收取(如OKCoin)和在平倉時收取(如796)。比特幣期貨手續費一般是合約總價值的0.03%。
保證金:保證金跟另一個概念息息相關—杠桿,一般以杠桿比例來反映收益和風險水平。如796新推的50倍杠桿(即2%保證金),它意味著投資者投入1個比特幣就可以購買50個比特幣的期貨合約(即50倍杠桿);
或者從另一個角度看,投資者投入的1個比特幣相當於購買到的50個比特幣的2%(即2%保證金比例)。
通過50倍杠桿,期貨相對於現貨的收益被放大了50倍,比如同時購買1個幣的現貨和用1個幣買多50個幣的期貨,假定現貨和期貨價格都上漲100%,那麼現貨賺了1個幣,而期貨則賺了50個幣。
(8)比特幣期貨保值擴展閱讀
期貨合約是買方同意在一段指定時間之後按特定價格接收某種資產,賣方同意在一段指定時間之後按特定價格交付某種資產的協議。雙方同意將來交易時使用的價格稱為期貨價格。
雙方將來必須進行交易的指定日期稱為結算日或交割日。雙方同意交換的資產稱為「標的」。如果投資者通過買入期貨合約(即同意在將來日期買入)在市場上取得一個頭寸,稱多頭頭寸或在期貨上做多。
相反,如果投資者取得的頭寸是賣出期貨合約(即承擔將來賣出的合約責任),稱空頭頭寸或在期貨上做空。
9. 比特幣哀嚎一片,美股跌上熱搜,這個市場怎麼了
昨天晚上朋友說起比特幣跌去了一萬,結果問題追過來了,不管它是漲是跌,這都是正常的,只有拔了網線,交易所不能登陸這才是不正常的,這才是是對賭平台最喜歡用的伎倆。
上周末,我看到有人說:我買的幣漲到了五萬多,我要賣,結果網站不能登陸,我白白看著它跌下去。可惜的是,我自己沒做這個東西,我的股票軟體不支持我看這類的走勢,我也不了解這個市場的生態,所以我不敢亂說,我只是連發兩個關於賺到百萬的文章,希望我的朋友們理智投資,選擇時機投資。
現在我還是以局外人的身份來說說比特幣,其實無論是什麼幣,無論是什麼交易品種,只要它上市交易,它都遵循一個原則:價格發現。也就是,看漲的人覺得它要漲,那麼就買進!看跌的人覺得它要跌,就賣出。雙方達成了交易意願,買賣成功,價格就定在那裡了。
如果繼續有人看漲,買盤大於賣盤,它就繼續漲,當它繼續漲的過程中,有人覺得它漲到自己的預期了,就迫切的想要兌現利潤。這樣一筆賣盤出現。當它的買盤能蓋過賣盤的時候,它依然漲!當它的賣盤越來越多,買盤承擔不住賣壓,就下跌。這就是價格的運動,價格發現,才促進交易的發生。
那麼以我的眼睛看,18年底還是什麼時候,比特幣還是8000美元的時候,有人持有,到了現在五萬多的時候,肯定他按耐不住,想要兌現利潤了。這就是我常說的漲多了,漲多必然跌。這也是價格運動的必然規律,我是一個技術分析者,我只能從價格運動規律上去解釋,其他的領域,不在我的研究范圍,不涉及。
我再說說美股跌上熱搜這件事,比如我上次分析過特斯拉,它從前75美元的價格,當它漲到了800美元,十倍的利潤,必定有人獲利豐厚,想要兌現。美股去年到今年大幅上漲,自然有不少股票也跟著大幅上漲,也漲上熱搜了。當有人要兌現利潤的時候,自然也就跌上熱搜了。
因此,我想對朋友說:你專注於價格發現的道理,專注於價格運動的規律,你就可以處變不驚,不需要知道它怎麼了,只需要知道:我該怎麼做!這樣才能做好應對了。
最近金融市場出現了一個非常異常的信號——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上漲。
美國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作為全球金融市場的標尺,雖然從去年7月底開始,美國十年期的國債收益率就已經開始出現上漲了,但一直在相對低的位置。很多國際機構對於國債收益率是有一個心理臨界點的,也就是說,當收益率達到1.5%以上時,各大機構對金融市場的通脹開始警惕了。這種過高的通脹可能會導致美聯儲被迫提前加息,大資金有了這樣的加息預期,加上最近全球大宗商品和比特幣的一輪瘋漲,自然會有大量獲利資金出逃,甚至反手做空。
比特幣的瘋漲,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市場資金的流動性必須充分。當國債收益率到達1.5%時,對市場而言其實是變相地收緊了流動性,所以比特幣很難有足夠的資金繼續上行。不光比特幣,美國頭部的 科技 股也大幅下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反思這些大型 科技 公司的未來增長潛力是否對得起現在的股價,泡沫是否過頭了。
雖然市場上的漲跌都是相隨的,有漲必有跌,有跌必有漲。但是背後的邏輯需要我們去 探索 ,做自己看得懂的,賺認知的錢,就不會管不住手,追漲殺跌了。
對於經歷過比特幣爆倉的我來說,這種暴跌已經習以為常了[捂臉]。過去六個月比特幣交易價格從10000美元飆升至58000美元,漲幅高達480%,這一輪暴漲源於疫情影響下美聯儲大放水,國際投資機構、金融大鱷大批量資金湧入數字貨幣市場,直接推高了比特幣價格,其他小幣種和主流幣也跟著水漲船高,部分小幣種漲幅甚至超過了比特幣,比如OKB從最低4美元飆升至23.8美元。
1,數字貨幣交易市場特點:全年365、天全天24小時不停盤;漲跌幅不限制;交易模式多樣化,現貨交易、期貨交易;
2,不乏機構、大鱷操控市場:數字貨幣交易市場受大機構影響明顯,因其隱蔽性,市場漲跌幅超乎常人想像,也因此各國政府都不承認其交易合法性,因此數字貨幣交易市場是個巨大的賭博市場,有人由此一夜暴富,也有人由此一夜返貧;
3,美國繼續大放水、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陷入停滯、美股泡沫跡象顯現的情況下,市場熱錢也按耐不住內心的躁動,開始活躍起來,伺機而動;
漲漲跌跌跌跌漲漲,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暴跌正是釋放風險。當然不排除這是下一輪全球經濟危機的前兆。
比特幣是被炒起來的價值,它缺乏 社會 公允流通貨幣的價值,僅僅只是一串虛擬數字,它背離了流通貨幣的市場規律。所以才會出現近期的比特幣大幅波動,全網24小時內49萬人爆倉,最大一筆爆倉價值逾2000萬美元,逾46億美元資金「灰飛煙滅」。
請注意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並不會憑空的「灰飛煙滅」,幣圈裡實實在在投入的資金僅僅只是從一個人的口袋裡,流向了另一個人的口袋裡。「灰飛煙滅」的只是吹起的那一個個泡沫,既然是泡沫就總有一天就破滅。
從 歷史 的經驗上來看,一個泡沫周期可以分為孕育、繁榮、亢奮、困境、衰退五個階段。在泡沫達到至高點之前每個人都是吹泡泡的人,當然也不乏背後的操控者。每個人參與者都從不斷膨脹的泡沫中看到了不斷上漲的希望,這種不勞而獲得的超出了預期的收益,致使嘗到甜頭的人迷失自我深扎其中,也誘惑著身邊的這些人。
有些人只看到了它能賺錢的前半段,而有些人明知道凝視深淵很可能會被深淵吞噬還是想博一把抽身。最終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全身而退,而操盤的人在接近高位時早已經拋出套走了絕大部分的資金。絕大多數人都是傾家盪產湊錢買教訓,成為了最終的接盤俠。
可見投資比特幣的人和賭徒無異。這里並不是否決了少量持有比特幣的這些人,就像鑽石、古董、字畫、 游戲 皮膚等,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情節,當你想賣掉它們時還能換來潛在的價值。但如果賭上身家性命,很有可能會變成最終的接盤俠。沒有哪個賭徒贏了之後馬上抽身而退,總是希望後面贏得更多,事實總是事與願違。比特幣並不是一個保值的東西,價格浮動較大,炒比特幣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一夜變成窮光蛋。
比特幣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比特幣其實就是維持區塊鏈記賬系統的獎勵機制。如果沒有比特幣作為獎勵,沒有哪個組織、機構、個人願意參與到記賬這么一件事情中來。礦工挖礦的目的是賺到比特幣,而對於整個區塊鏈記賬系統來說參與挖礦的人越多,參與賬本數據確認的人也就越多,區塊數據也就越安全。
最開始的時間,每次獎勵50個比特幣,每過4年時間獎勵減半:
2009-2012年,每次獎勵50btc;
2013-2016年,每次獎勵25btc;
2017-2020年,每次獎勵12.5btc;
按照這樣的規劃,到2140年左右,獎勵會變為0,比特幣總量約2100萬個。比特幣的稀缺屬性,決定了它會有升值的空間,也被很多人看重了炒作吹泡泡的前景。像極了過去的至尊QQ號,當微信出現後,QQ號的虛擬價值都陡然消失。
區塊鏈中那麼節點記賬,那以誰的為准呢?中本聰想到了:區塊鏈的每一個節點通過「挖礦」來爭奪記賬的權利。
挖出來的礦通過驗證後,和賬本一起封裝,廣播到區塊鏈中,這樣就完成了記賬的過程。
「挖礦」其實就是利用機器來解一道數學題(不要試圖用人力計算),誰最先算出來最接近的結果誰就擁有了記賬的權利,當然也會獲得相應的獎勵。比特幣挖礦的演算法,是對區塊頭做兩次sha256哈希運算,得到的結果如果小於區塊中規定的難度目標,即挖礦成功。
隨機數nonce可以從0試到2的32次方,直到出現的hash結果低於難度目標值,比如猜出來的值輸入後得到hash值前面40個都是零,而要求是前面35個0,那麼肯定符合要求。
這時我們就會發現,比特幣這玩意和我們 游戲 背包的人物皮膚並沒有什麼區別,有的皮膚可以爛大街,有的皮膚轉手就可以賣很多錢,但如果玩這款 游戲 的人少了,不管啥皮膚都一文不值。比特幣也是同樣的道理,它只是被有心人盯住了,然後炒作了起來。
總結比特幣的哀嚎是註定了的。荷蘭的「鬱金香泡沫」是人類 歷史 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17世紀奧古斯都鬱金香球莖「期貨」在追逐奢華的荷蘭人中最終演變成了炒賣鬱金香的全民熱潮,在1637年一株「永遠的奧古斯都」鬱金香高達6700荷蘭盾,這筆錢足以買下一棟豪宅,是當時荷蘭人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蘭盾。泡沫是被一個運輸鬱金香球莖的貨船上的水手戳破的,他把球莖當洋蔥煮了,最終還原了鬱金香本來的價值,而最終持有「期貨」的這些人變成了接盤俠。1637年4月,荷蘭政府終止了所有的合同,禁止投機式的鬱金香交易,從而徹底戳破了這場空前的經濟泡沫。
歷史 的車輪不斷向前,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很多,但人們總是重蹈覆轍。這是不是很悲哀?正如《阿房宮賦》中「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
比特幣哀嚎一片,能反應出市場的火爆,比特幣一路上漲,早已瘋狂,就看誰是最後的接盤俠。目前看還沒漲到頭,還能瘋狂一陣。畢竟一路上漲,一路有太多人眼紅了,如今又有造火箭的馬斯克來燒一把火,給比特幣作宣傳,大夥兒肯定又一窩蜂進場的,所以稍有波動就會有太多人利益受損。難免哀嚎一片。
美股跌上熱搜很正常的事了,只要美股有個跌幅超百粉2之的,總會有暴跌的新聞出來博眼球,吸引注意力,畢竟好多傳媒公司指著這些新聞賺錢生存呢。
當然美股漲了太久了,太多人坐等美股崩盤呢,就是不知道雪崩來了之後會不會有一片雪花能是無辜的。
美股之前的上漲是不正常的,不是自然上漲,畢竟按照以往來看,受疫情影響,工廠停產倒閉,大量人員失業,經濟倒退,股市按理應該遵從規律是下降的,但是美國瘋狂印鈔票,讓全球分攤它的壓力,繼續著股市的虛假繁榮,如果未來生產力恢復,能夠承接上印鈔帶來的後果,那美股能接著由上去,一旦承接不上那就大概率泡沫破碎,股市會有大回調的。
1這個市場沒怎麼了,沒有波動的市場是沒有投資價值的市場,世界上不存在只漲不跌和只跌不漲的市場。說比特幣大跌的,人家漲了多少萬倍,比這次調整大的不下100次,有什麼杞人憂天的。
2市場總被各種各樣的消息影響,每天的漲跌也都是不確定性的,因為影響走向的力量和人心的力量太多了,但這正是有能力投資者的賺錢機會,市場怎麼可能讓人人賺錢?所以投資市場必然是少數人賺錢的市場。
3如果這樣都要問個怎麼了,那麼一年可能需要問幾百個怎麼了,因為菜鳥投資者永遠無法理解市場的波動。
4美股漲跌,基本是一個月要上幾次熱搜的,跌多了漲,漲多了跌,就是這么簡單。如果這個都不能理解,我建議還是不要參與任何形式的投資,因為你必然虧損。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里,比特幣接連大漲,一度突破58000美元,創下 歷史 新高,然而北京時間周一數字貨幣行情卻風雲突變,比特幣連續下挫,下午時段接連跌破55000至53000美元的三道整數關口,24小時跌幅超8%。
僅一日,爆倉人數就多達37萬,約245億人民幣灰飛煙滅。幣圈一片哀嚎!多頭爆倉無數!
比特幣為何會在昨日暴跌呢?
直接原因是原美聯儲主席的一句話。
耶倫大姨放話說,比特幣常常用於非法融資,是個具有高度投機性的產品, 以我局外人的身份來說說比特幣,其實無論是什麼幣,無論是什麼交易品種,只要它上市交易,它都遵循一個原則:價格發現。也就是,看漲的人覺得它要漲,那麼就買進!看跌的人覺得它要跌,就賣出。雙方達成了交易意願,買賣成功,價格就定在那裡了。所以究其根本, 是流動性充足的背景下,大家誰先跑路的問題 。這也是比特幣開啟本輪火爆行情的原因。疫情引發了全球經濟萎靡,美國為拯救經濟,大放水。不用別人說,美國人自己心裡就犯嘀咕, 擔心經濟的前景、擔心通貨膨脹、擔心自己財富的去留。 一些投資者認為比特幣是黃金和美元的誘人替代,是完美的「避險資產」,所以很多人都去追逐比特幣, 期望抵禦通脹,以期資產保值 。除此之外,機構的持倉不斷增加,也吸引了投資者盲目跟投,這其中包括了上市企業、基金公司,特斯拉也購買15億美元的比特幣,甚至美國政府也參與其中。十分能理解貨幣寬松下,大家投資避險類資產的急切之心,但在昨天的暴跌,似乎不是那麼一回事。 本輪泡沫是從流動中堆積起來的,機構深這一點,但大家看破不說破,都想做「第一個」跑路的人。 也因此,一點風吹草動,盤面就劇烈震盪。普通投資者的反應如何呢?有的投資者,在恐慌中拋售。有的投資者,趁跌上車。但更多的投資者,是看不清、摸不透的迷茫。這些為了「避險」的目的,進入投機
戰場的人,似乎違背了初心。不妨再回味一下連連拔高的走勢,已然不是便宜的價位了。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曾表示,比特幣不是真正的貨幣,常被用於洗錢,判斷各國央行很快不會將其認作儲備貨幣了。摩根大通的策略師也表示,比特幣的流動性較低,這意味著微笑的的交易量會引起很大的價格波動。埃隆·馬斯克也放言:有點高。
幣圈瞬息萬變,昨夜暴跌,不等大家參透盤面走勢,比特幣又快速實現反彈。要不說跟過山車似的?一個俯沖下來你驚心動魄,怕的想跳車,等下車又發現車都直飛雲霄了。所以,大家要認清自己的投資目的,是追求避險?還是尋求刺激?是穩穩積累資產?還是忍受暴跌的煎熬?幣圈裡最苦的是那些後進來的「玩家」,他們大部分沒有投資經驗,聽著「專家」的建議,憑著感覺去操作。但要知道大量的比特幣集中在極少數人手裡,他們擁有價格的掌控權,這也導致普通玩家大概率都逃不過「貪婪」這條人性的弱點,在暴漲暴跌間迷失自我,也丟掉金錢。
本質上都是被華爾街資本控制的玩具,就算他們想把比特幣炒到5、60w美金一枚,也不足為奇。也別談什麼區塊鏈,比特幣的實用價值,扯那些沒用。
前段時間看到一些人賺得盆滿缽滿,到處都是曬收益的,加杠桿輕松盈利上十倍。這兩天則好多爆倉的,虧得一塌糊塗,血本無歸。真正能守住收益,全身而退的不多。
資本收割起來是無情的,也別談這是投資,就是賭徒而已。比特幣不是普通人玩的。
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貨幣政策
這個市場一直都是這樣的,永遠都是少部分人賺錢,大部分人虧。
你賺的錢就是他人虧的錢。
首先比特幣的波動,讓一般人的心電圖根本吃不消的。比特幣一直說只有2100萬枚,但是它可以到小數點後面好多位,那簡直就是無限個了。可以切割交易。本質上比特幣就是無限了,進場的大部分人都是為了套了利就走。
但是大機構掌握了將近80%的比特幣,你們怎麼玩?
再來說說美股,這個玩意一直是配合美聯儲割韭菜的,不僅僅割美國的,還割全世界的韭菜。只要一天美元還是世界各國結算貨幣,那麼美國就會像魔鬼一樣,不正常。
最後談談我們的大A股,中國這幾年發展的這么好,結果A股,美國香港跌我們跌,美國香港漲我們跌。最近幾天把之前漲的都跌沒有了。很多人說要抄底了,但是就怕抄到半山腰啊!這就尷尬了啊!現在基金一天可以少7%,跟股票差不多。
金融的錢果然不是好賺的。
借錢也要看人。
10. Bitoffer期權與期貨的區別是什麼
所謂期權,就是對未來漲跌進行預測,並不難理解,但是較比期貨合約卻有著明顯的優勢。比方說,比特幣期貨合約,價格波動較大,如果你把控不好,分分秒秒爆倉,而且需要保證金以及手續費。 而比特幣期權則完全不同,就像bitoffer的比特幣期權,既沒有保證金也沒有手續費,更沒有爆倉一說,單純的預測漲跌。時間周期多樣化,2分鍾、5分鍾、15分鍾、1小時、1天,啥時候都可以玩,充分利用碎片時間,相對靈活性更高一些,合約如果不實時盯盤,稍有不慎很容易觸及爆倉。 最後就是回報,期權有時候遠高於合約,為什麼這么說?合約基本上靠杠桿,如果你開杠桿倍數很低的話,自然沒什麼效果。而期權則不用開杠桿也能達到杠桿的效果,比方說,比特幣現價10000點,你覺未來5分鍾會跌,因此,你開了一張5分鍾看跌期權,消耗5個USDT。 果然不出所料,5分鍾內比特幣下跌了500點,5分鍾結算後,你獲得500個USDT,較比本金你相當於獲得100倍的杠桿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