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種行情 » 導師ltc是誰

導師ltc是誰

發布時間: 2025-10-18 17:21:30

Ⅰ 濰坊學院如何

雖然身為濰坊人,但是不得不說這個學校很一般,出了濰坊就不行了,除非你想在濰坊工作。三本,自己看著選吧,學院如下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外國語學院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物理與電子科學系 化學化工系 生物工程學院(種子工程學院與其合署) 美術學院 音樂系 體育系 機電工程學院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法學院 教育科學與技術系 土木建築系 馬列教學部 北海學院 遠程教育學院 (濰坊廣播電視大學) 成人教育學院
====================================================
濰坊學院是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在濰坊高等專科學校和昌濰師范專科學校的基礎上,並入山東渤海進修學院教育資源組建而成的一所市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濰坊學院坐落在環境優美的世界風箏都濰坊市。校園整體規劃是由美國著名的設計公司LTC公司設計的,校園設計較好地融合了東西方建築理念,整體布局寬闊宏偉,呈現出濃郁的歐美式風格,處處體現出一種開放與現代的人文精神。環形的道路,方形的校園,代表天圓地闊,象徵著濰坊學院廣大師生立足濰坊、著眼山東、面向全國的廣闊胸懷。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昌濰師范專科學校的前身是以「培養人民教師」為宗旨的青島教師進修學院,始建於 1951年10月16日。1958年,以青島教師進修學院的師資力量為依託,創辦了青島師范專科學校。1960年,昌濰地區建立了昌濰師范專科學校。1961年,經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將昌濰師范專科學校、青島師范專科學校、昌濰體育學校、昌濰藝術學校和昌濰幼兒師范學校一起合並成立了新的昌濰師范專科學校。1978年,教育部批准昌濰師范專科學校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1996年,在全省高校教學工作檢查評估中,昌濰師專是全省被評為A級的兩所師專之一。濰坊高等專科學校始建於1979年2月,是山東省一所以工科為主兼辦實用性文科及財經類專業的綜合性高等專科學校,1997年被國家教委確定為全國27所示範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之一。 山東渤海進修學院始建於1996年7月,始稱渤海大學,是濰坊市人民政府與山東泛海集團共同出資建立的股份制高校。五十多年的辦學歷程和多所院校的深度融合,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開拓進取、新世紀以來的跨越發展,學校實現了由以專科為主的師范性與工科性院校向以本科為主的綜合性院校的轉變,實現了由以外延發展為主到以內涵發展為主的轉變,各項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學校有東校區(本部)和南校區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905餘畝,校舍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6億元。學校建有集文獻借閱、信息咨詢、文獻檢索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數字化圖書館,館藏圖書256萬冊。建有反映濰坊悠久歷史文化的濰坊文化名人館、古籍館。學校各類體育場館設施齊全、設備先進。建有不同專業特色的現代化的各類實驗室和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網路中心。建有北海文化研究院、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比較文學等16個研究院所和集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於一體的224個校內外教學實踐基地。建有國內同類院校領先水平的校園網,是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濰坊地區網路中心、全國教育信息化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學校現有23個教學院系部,51個本科專業,涉及理、工、文、經、管、農、法、歷史和教育9大學科門類。有區域經濟學、應用無機化學等10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有稀土應用化學實驗室、凝聚態物理實驗室等5個校級重點實驗室;有電子電工實驗中心等5個省級一類教學實驗室;有4門山東省精品課程,3門省級教學改革試點課程;有1個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有15項成果獲省級教學成果獎;有1個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學校現有教職工1747人,其中專任教師1158人,高級職稱人員542人,博士、碩士617人,有22人被評為省學術骨乾和省、市級拔尖人才,3名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1名教師分別榮獲「全國優秀教師」、 「全國高校首屆百名『兩課』優秀教師」、「曾憲梓教育基金會高等師范院校教師獎」、「山東省首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山東省優秀青年知識分子」、「山東省中青年學術骨幹」等榮譽稱號,21名教授受聘外校兼職碩士生導師,181名教師分別被評為校級「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幹」和「中青年骨幹教師」。中國科學院劉以訓、劉振興、肖紀美、錢逸泰等院士及國內外著名專家、教授101人任學校特聘教授或兼職教授。學校現面向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有全日制學生19749人,其中本科生14358人,專科生5391人,外國留學生23人。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線,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Ⅱ 濰坊學院簡介

[編輯本段]學院概況
濰坊學院是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在濰坊高等專科學校和昌濰師范專科學校的基礎上,並入山東渤海進修學院教育資源組建而成的一所市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濰坊學院坐落在環境優美的世界風箏都濰坊市。校園整體規劃是由美國著名的設計公司LTC公司設計的,校園設計較好地融合了東西方建築理念,整體布局寬闊宏偉,呈現出濃郁的歐美式風格,處處體現出一種開放與現代的人文精神。環形的道路,方形的校園,代表天圓地闊,象徵著濰坊學院廣大師生立足濰坊、著眼山東、面向全國的廣闊胸懷。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昌濰師范專科學校的前身是以「培養人民教師」為宗旨的青島教師進修學院,始建於 1951年10月16日。1958年,以青島教師進修學院的師資力量為依託,創辦了青島師范專科學校。1960年,昌濰地區建立了昌濰師范專科學校。1961年,經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將昌濰師范專科學校、青島師范專科學校、昌濰體育學校、昌濰藝術學校和昌濰幼兒師范學校一起合並成立了新的昌濰師范專科學校。1978年,教育部批准昌濰師范專科學校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1996年,在全省高校教學工作檢查評估中,昌濰師專是全省被評為A級的兩所師專之一。濰坊高等專科學校始建於1979年2月,是山東省一所以工科為主兼辦實用性文科及財經類專業的綜合性高等專科學校,1997年被國家教委確定為全國27所示範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之一。
山東渤海進修學院始建於1996年7月,始稱渤海大學,是濰坊市人民政府與山東泛海集團共同出資建立的股份制高校。五十多年的辦學歷程和多所院校的深度融合,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開拓進取、新世紀以來的跨越發展,學校實現了由以專科為主的師范性與工科性院校向以本科為主的綜合性院校的轉變,實現了由以外延發展為主到以內涵發展為主的轉變,各項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學校有東校區(本部)和南校區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905餘畝,校舍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6億元。學校建有集文獻借閱、信息咨詢、文獻檢索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數字化圖書館,館藏圖書256萬冊。建有反映濰坊悠久歷史文化的濰坊文化名人館、古籍館。學校各類體育場館設施齊全、設備先進。建有不同專業特色的現代化的各類實驗室和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網路中心。建有北海文化研究院、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比較文學等16個研究院所和集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於一體的224個校內外教學實踐基地。建有國內同類院校領先水平的校園網,是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濰坊地區網路中心、全國教育信息化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學校現有23個教學院系部,51個本科專業,涉及理、工、文、經、管、農、法、歷史和教育9大學科門類。有區域經濟學、應用無機化學等10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有稀土應用化學實驗室、凝聚態物理實驗室等5個校級重點實驗室;有電子電工實驗中心等5個省級一類教學實驗室;有4門山東省精品課程,3門省級教學改革試點課程;有1個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有15項成果獲省級教學成果獎;有1個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學校現有教職工1747人,其中專任教師1158人,高級職稱人員542人,博士、碩士617人,有22人被評為省學術骨乾和省、市級拔尖人才,3名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1名教師分別榮獲「全國優秀教師」、 「全國高校首屆百名『兩課』優秀教師」、「曾憲梓教育基金會高等師范院校教師獎」、「山東省首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山東省優秀青年知識分子」、「山東省中青年學術骨幹」等榮譽稱號,21名教授受聘外校兼職碩士生導師,181名教師分別被評為校級「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幹」和「中青年骨幹教師」。中國科學院劉以訓、劉振興、肖紀美、錢逸泰等院士及國內外著名專家、教授101人任學校特聘教授或兼職教授。學校現面向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有全日制學生19749人,其中本科生14358人,專科生5391人,外國留學生23人。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線,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近年來,在全國、省、市「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外語統考、計算機統考、電子設計大賽、數學建模競賽、英語知識競賽、韓國語演講大賽和軟體設計大賽等活動中有700餘人次獲獎,成績列省內同類院校前茅。其中2003年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通過率超全國本科院校平均通過率7個百分點;大學IT統考通過率連續多年在95%以上。學校已向社會輸送各類人才近10萬人,歷屆畢業生中,有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勞模等100餘人,校友中還涌現出了南開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逄錦聚、教育部中小學教育質量檢測中心負責人李希貴教授等知名學者。學校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積極發揮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辦學功能。五年來,學校承擔國際合作項目2項,承擔或參與國家級項目24項,省部級項目113項;申請或授權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共出版著作、教材等169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340篇,其中核心期刊1283篇,被SCI、EI收錄226篇。學校編輯出版《濰坊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社會科學版)等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廣泛借鑒和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積極開展國內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同清華、北大、南開等國內著名高校以及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奧地利、加拿大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與青島科技大學簽訂校際全面合作協議,在教學、科研、管理、人才培養、師資等多方面進行了實質性合作。學校多次組團赴歐美、韓日等國家和地區考察學習,選派優秀教師出國研修訪學及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接受了多個國家的留學人員,並經常邀請海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交流。近年來,學校的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績,分別榮獲山東省優秀基層黨組織、山東省首批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全國教科文衛體系統先進基層工會組織、山東省節水型單位等一系列榮譽稱號,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科技日報、中央電視台等媒體多次報道學校的發展建設成就,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目前,學校抓住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注重內涵提升,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把學校建設成一所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以本科教育為主,理、工、文、經、管、農、法、歷史和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特色鮮明的教學型地方綜合性大學。

Ⅲ 《華為鐵三角工作法》——讓聽得見炮聲的人呼喚炮火

鐵三角:由AR,SR,FR三個角色組成的團隊。

穩固,有進攻性,和協同性。

客戶關系管理

客戶滿意度管理

客戶需求管理(成功的鐵三角必須比客戶更了解客戶)

客戶經理的職責不僅僅是賣產品:一個優秀的客戶經理,應該將80%的時間花在客戶身上,要保持與客戶的密切接觸和聯系。

S:Sales project director 銷售項目的主導者

組建項目團隊

項目策略制定,執行和監控

競爭管理

A:Account relationship 客戶關系

客戶關系規劃

客戶關系拓展

L:LTC 全流程交易質量的責任者

機會點風險識別和管理

合同簽訂質量把關

合同履行質量監控

ES:Executable Scheme 客戶群規劃的制定和執行者

理解客戶戰略,洞察客戶需求,從客戶的角度理解客戶業務發展前景和面臨的痛點;制定客戶群的目標和策略,並管控執行。如果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問題,要對目標和策略做相關的調整。

Plan:市場規劃和計劃預測者

Place : 機會點和格局管理者

Proct: 客戶化產品和解決方案制訂者

Promotion: 品牌營銷和項目拓展責任者

Profit: 產品盈利和現金流守護者

Head: 項目交付團隊的領導者

Environment: 交付環境與氛圍的營造者

Responsibility: 項目經營,質量,和客戶滿意的責任者

Operation:交付項目的風險管控者

Strategy & Solution: 

項目交付策略/方案制訂者 

(一) 銷售線索從哪裡來

線索都來自客戶,指向的都是客戶的痛點。

如何擴大線索的來源和提升線索質量:

1.要從被動式尋找線索,轉變為主動挖掘生成線索(線索不是從客戶中來,而是到客戶中去)

2.只有自己創造的線索,才可稱為真正的第一手線索

3.真正有價值的線索,產生於招標之前

4.發現線索的三大關鍵點: 充分利用時間;針對性交流;和客戶成為朋友

可運用如下客戶交流,創造更多真實有效的項目線索

公司匯報:給客戶匯報華為成長的重大進展,成功案例

技術交流

公司考察:邀請客戶來中國,對中國總部進行考察

市場活動策劃:帶著客戶參觀已經交付的樣板點,策劃一系列同類客戶的展會和研討會。

高層互訪:促成高層間的交流和訪問,在此過程中敲定關鍵問題,實現雙方一拍即合的效果。

(二) 如何把線索轉化為機會點

1. 以管理項目的思路來管理線索:分層分級管理

2. 引導客戶從發現問題到承認痛點

讓客戶意識到痛點足夠痛

讓客戶意識到付費的價值

及時建立起和客戶的連接

3. 用「錯位驗證法」驗證線索的真實性:

初級線索,可信線索,機會線索。

線索標准: 特定客戶/用戶;是否有潛在購買意願;我司是否具有匹配的方案

機會點標准: 明確的預算;明確的啟動時間

(三) 機會點管理,變不確定為確定

只有確定才能量化,只有量化才能管理。

機會點與線索的主要區別在於客戶是否有明確的預算和啟動時間。可以對客戶進行引導預算。

一般從4個維度洞察機會點:

1. 市場分析:存量市場,新市場機會,價值市場突破,多產品布局

2. 客戶分析:客戶細分,價值區域選擇,客戶戰略,客戶痛點

3. 產品分析: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

4. 競爭分析:產業競爭態勢,客戶的競爭對手;我司和對手之間的競爭;對手的目標,戰略,優勢,劣勢

(四)80%的結果在發標前就已經決定了

1. 客戶為什麼選擇你? 關鍵在於你向客戶傳遞了什麼樣的價值主張,你能幫助客戶實現什麼價值。從客戶,競爭對手,和自身三大維度進行系統分析。

價值主張: 公司獨特優勢;方案獨特價值;客戶需求滿足程度;競爭差異價值

2. 找對人,說上話,辦成事

銷售的本質,就是一個不斷對客戶決策鏈條施加影響的過程。

用「客戶權力地圖示意圖」和「客戶組織結構魚骨網」 找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

銷售拜訪做好充足准備:

第一, 拜訪策劃,每一次見客戶必須先充分了解客戶的背景和網路分析,明確要見誰,要達到什麼目的;

第二, 精心准備,向公司求助,拿到最新的產品資料,並做好客戶化定製

第三, 與進行拜訪前的預演

第四, 以老帶新,教練式輔導

銷售不僅是產品的競爭,更是方案的競爭。

SPIN 銷售法

S:Situation Question

P : Problem Question

I: Implication Question

N: Need-Pay off Question

(一) 找對人遠比改變人重要

1. 什麼樣的人適合做銷售? 成就導向,人際理解,適應能力,主動精神,服務意識

2. 組建鐵三角時如何避免大材小用或者小材大用

華為的客戶經理任職標准要求:專業知識:LTC流程;產品解決方案知識;商務,法務,財務;合同知識;行業知識

關鍵能力:客戶關系拓展維護,銷售項目運作管理,團隊領導,客戶群規劃,溝通協調

專業貢獻:案例輸出,授課,擔任導師,流程優化,專業建議

一般公司對客戶經理的核心能力要求:

l 客戶關系規劃和運作

l 項目運作管理

l 產品和解決方案知識

l 策略制定

l 商務談判

l 跨文化溝通

l 團隊領導

常見的能力不足:

l 項目運作能力不足

l 商務談判能力不足

l 客戶關系管理能力不足

l 洞察力和敏銳度不足

想清楚+寫清楚+講清楚

1.

分析背景:

Ø 客戶的行業信息,公司信息,合作夥伴信息,產品解決方案信息,個人信息,項目現狀,雙方關系

2.確定拜訪要達成的目標

Ø 了解客戶需求

Ø 建立雙方信任

Ø 獲取相關信息

Ø 爭取項目支持

Ø 建立業務合作關系

Ø ……

3. 拜訪過程策劃

Ø 見面的時間,地點,人數,形式……

Ø 需准備的匯報材料,企業文化禮品

Ø 我方人物形象,服裝

Ø 開場白

Ø 營造輕松的氛圍

Ø 我方的發言順序,分工,展現專業,簡潔明晰

Ø 設想客戶可能提出的問題,可能的反應及對策

Ø 總結和爭取客戶的承諾

Ø ……

1. 知己知彼

Ø 盡量多了解客戶信息

Ø 獲取關鍵客戶的KPI, 了解其需求和痛點

Ø 了解客戶的性格特徵和溝通風格

Ø 認識自我,匹配客戶興趣點和風格

2. 保持連接

Ø 利用自身優勢和客戶特點進行匹配,尋找與客戶的連接點,可以是相同背景經歷,相似愛好,也可以是互補點,欣賞點。

Ø 激發客戶好為人師的興趣點,使之找到成就感,

Ø 打造客戶的參與感,讓其能夠參與到產品的設計或價值創造中

Ø 把握節奏,循序漸進,逐步提升連接的強度。既要勇於打破邊界,又要善於把握尺度。

3. 保持客戶連接的十大方法

日常拜訪交流:見面,微信,朋友圈,郵件等

正式專題交流:針對某個主題(技術,方案,市場,生態等),我方團隊與客戶團隊進行正式交流活動;

參觀體驗

組織雙方團隊或部門的聯誼活動

聯合發布

高層發送信函

邀請公司考察

策劃高層拜訪

參加展會論壇,管理研討

舉行高層峰會

4. 積累信用

信用=專業能力 * 靠譜 * 連接度 * 時間專業能力: 知識,技能,經驗靠譜: 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連接度: 與客戶連接的頻度,廣度,深度

時間: 日久見人心

5. 合理訴求

保持彈性

多點支持

敢提要求

Ⅳ 假如從華為離職後,華為的哪些東西是你最留戀的

用華為已經離職的員工的離職感言來回復一下,大家也看看真正的華為員工留戀的是什麼,簡單總結一下,用幾個字表達:收入、技術、經驗、文化、氛圍、榮譽、福利、朋友等等。。。

【華為離職員工A】2017年9月15日考勤截止,不能免俗,刷貼留個念。

08特招,9年, !*級, 44+歲。在華為經歷中國區-》海外-》預備隊三個階段,一路走來雖有不如意,但總體上公司給的物質回報不錯,來一回華為, 值!

在華為搞明白了什麼是狼性文化, 什麼叫一言堂, 公司不像公司,像戰場! 得!老子不想當兵打仗,拜拜了您了!

華為不是家, 早晚得回家! 個人最後這段時間公司一番折騰,熬不住了, 回家吧, 什麼未來的將軍啦, 戰略轉型啦, 戰地日記啦, 梁山廣啦, 孔令閑啦, 一概與我無關啦!

奉勸大家身體是自己的,奮斗的同時不要忽視鍛煉身體!

祝繼續在公司奮斗的各位升級,加薪,配股, 分紅/年終獎大大的有!

華為離職員工B 國際慣例,5069天,12月31日考勤截止,發帖留戀!

不管怎樣,在即將離開的時刻能回憶到都是點點滴滴地感動,感謝曾經對我寬容和照顧的領導們!感謝曾經幫助和支持我的同事們!抱歉,未能鼓起勇氣與各位當面一 一道別。

感謝所遇到的每位溫暖善良的人!

感恩所有的遇見!

最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兒都能成!

祝福公司業務持續向上,越來越好!

華為離職員工C 】國際慣例,走得必須漂亮!

老員工,8年土著,不多說了,感謝華為給我的第一份工作,收入和成長。

離職原因,成長越來越少,除了錢,貌似沒太多可留戀的東西……

祝公司越來越好,希望有一天大家能高效工作,快樂生活,不再炮火和打仗,安心搞建設。

火車頭也要走了,出去繼續努力!

華為離職員工D 】別了,HW

華為7年,今天考勤截止!7年時間不長也不短,生命中除了華為,還有很多重要而美好的事情要去做。對公司表示感謝,感謝公司提供的工作平台,也感謝自己一直以來的努力工作。雖然公司很多地方被大家吐槽,偶爾也會對公司各項政策表示無語和無奈,但是華為確實是個強大的公司。今天最後一天,沒有不舍,如果說還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可能就是自己的7年青春吧。最後祝公司蒸蒸日上,祝大家升職加薪,獎金多多!

華為離職員工E 】3973天,江湖再見!

現在的心情繁亂,想寫些什麼,卻又提筆情怯,只好發一首昨晚酒醉時亂改的古詞,表達我的情緒吧。

離別在即,宿酒微醺,分外傷感。菊廠十載奮斗,留戀處,往事如煙。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摯友,加班通宵,交付值守難相忘。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慣例時!今宵酒醒何處?環保園,春色已滿。好好做人,應是良辰好景相望。吾必有千種風情,再與故人說。

兄弟們記得喊我喝酒:窪尊放滿,老夫未醉。

從很多離職華為員工和骨幹那裡了解到主要是下面幾個方面:

1.較穩定可觀的收入;

華為對員工的薪酬相對確實不錯,特別是幹了3-5年以上,業績優秀的員工會明顯感覺到薪酬的客觀:工資、獎金、分紅,基本都是可以拿到的,特別是獎金和分紅,不像很多公司畫個餅很難吃到,5年以上老員工這三部分比例基本各1/3,如果駐海外還會有駐外部長和艱苦補助等,平均薪酬綜合50-100萬是一般員工的水平,老員工中位數應該在60-70萬之間,對於基層主管到中層主管應該在100-300萬之間,高層主管300-1000萬之間,這里差別主要是股票分紅!如果離職(不管是否主動離職)N+1補償和股票回購(考慮增值),加班補償等離職動不動一些老員工還能拿個100-300萬!如果是領導可能更多!所以,收入還是相當可觀的!

2.成熟高效的制度和流程;

華為內部的各種工作流程和制度非常成熟,只要從頭到尾做過一個項目,就對流程和制度非常得心應手了!比如,研發的IPD流程,銷售的LTC流程,每個環節和很多部門都環環相扣,相關部門的會議和評審決策都鑲嵌到了流程之中,避免項目的交付、商務、財務和合規等風險。這個對於運作較大項目作用十分關鍵!

3.對客戶注重細節,但戰術上又不拘泥於細節的文化氛圍;

華為把以客戶為中心貫穿到整個業務流程之中,要求員工對客戶的任何細節需求都要做出回應,為客戶做好服務,有客戶投訴也是要求第一時間解決,但是在拓展和維系客戶方面也不會拘泥於細節,提倡把客戶做成自己的朋友,建立可信任的商業友誼!

4.完整和健全的培訓制度;

華為的培訓是很健全的,有華為大學專門負責培訓,各個業務部門也會有專門的賦能培訓,第一非常看重對員工的企業文化培訓,第二非常看重項目的復制能力和產品的學習能力,這其中公司的培訓往往是引導性質的,關鍵還得靠自己自學,對自學的要求也很高,因為要學的太多了,這也是華為為什麼堅持招聘985、211頭部大學畢業的應屆生的原因!

5.高效向上的團隊配合!

團隊氛圍和團隊協作這點最重要,這是華為制勝的最大法寶!華為非常看重團隊協作,講究「群狼」精神,一些大的項目一經立項發文,一線項目經理就有了「呼喚炮火」的權利,項目組的支撐者和關鍵負責人一般都是相關產品線和業務線的領導,確保能夠把資源調動到一線攻克堡壘!同時,團隊內部各成員也是戰鬥力很強,個人上進心和成功的慾望很強,合作起來很順暢!

總之,華為這個平台確實不錯,離開後很多人都覺得去別的公司靠個人很難出大的成績,在很多企業有時研發、營銷、售前、銷售、服務各個崗位全力配合太難了!或許是因為薪酬、因為制度流程、因為文化氛圍、因為培訓等原因才導致了最後團隊協作不到位的原因吧!

有幸在華為有過一段短暫的工作經歷,雖然當時去意十分堅決,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礪,現在回想起來,越發覺得我司有兩點很值得留戀。

1.

第一年年底入職,第二年年底離職,可以說本人是完美避開了華為那傳說中極具吸引力的年終獎(內行人應該都知道華為一般每年4月發放年終獎,5月到賬),更不用提股票了(當時入職時說滿1年才具備股票分紅的資格)。

不過即便如此,離職有n+1補償,再算上績效工資,周末的加班費,一年的收入也足夠秒殺同行業的其他公司了,比我的上一家公司大方太多了。

工作中也遇到過不少華為出來的朋友和同事,其中降薪出來的不在少數,雖然多少對華為的狼性會有些抱怨,但是只要談到錢,個個都是滿懷崇敬,絕無怨言。

2. 培訓

剛入職時的大隊培訓,如今依然記憶猶新。

試用期的導師幫帶制度,導師定期制定培訓計劃,我們定期總結匯報,部門內也有針對性的培訓,感覺每天都很充實,每天都在成長。

試用期轉正,寫PPT,准備答辯,彷彿又回到了大學時光。

公司內部有極其豐富的培訓資源,平時除了開會和PPT,最多的就是培訓,而且各個領域都大門敞開,身邊的大牛也無處不在,只要你有心,不愁沒東西學。

結語

以上這兩樣,極其珍貴,無論是在去華為之前,還是在離開華為之後,在這兩方面都是再也無法企及了。

所以身在華為的同學們,一定要珍惜哈!

從華為離職後,最不習慣的是登不了W3,尤其是上不了心聲社區。

菊廠信息安全管的嚴,電腦平時不敢登外面的網站,看w3主頁的公司發文等同於看華為版的新聞聯播,看心聲的貼子等同於休閑 娛樂 ,曾經辦事處的事情上了心聲熱搜,全國各地的熟人來問內幕,八卦的很。

離職後以遊客身份上心聲看了看,想看的都看不到了。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很羨慕能在華為工作的人兒,作為一個不是華為員工的職場老鳥,就大膽猜測一下哪些值得留戀的。

第一個:狼性文化

華為的狼性文化是出了名的,從華為離職,多少會帶有一點之前的習慣,假如重新換了一份軟綿綿的工作,肯定會懷念之前在華為企業文化的氛圍。

第二個:老大任正非

長期在華為的企業文化熏陶下,再加上任老大老是請客吃飯,相信你離職後是非常想念你的老大的。

第三個:朋友和曾經一起奮斗過的兄弟

這年頭,誰沒幾個好閨蜜,好基友,好同事的,之前在一起闖盪江湖的時候,推杯換盞,談天說地,快意人生。離職後,少不了會懷念之前的瀟灑生活。尤其是年齡越大,越會想的多。

第四個:華為的食堂

據說,華為的食堂非常的不錯,相信有一部分的吃貨是離職後是非常想念華為的食堂的 美食 的。

以上幾個是重點留戀對象,其實還會有很多,這個取決於個人的喜好了。比如有的人覺得公司的馬桶比家裡蹲著舒服,這在離職後也會讓人想念的,真的是應驗那句話, 只有當離開或者失去時,才會覺得人和事物的美好所在。

我是愛銷售的小朱記,一個職場老鳥,每天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悟,感興趣的話,請關注!

華為是世界上少有的沒有上市卻在世界500強中排名49位的民營企業公司。能夠在華為中工作也是一件非常難忘和自豪的事情。如果在華為中離職,最留戀的肯定是一起奮斗過的日子。

一個一個說

1、 收益。

華為收益主要是工資、獎金和股票。高收益是毋庸置疑的,華為對待員工還是很樂意給錢的,至少在工資上面從來不會打折扣,這也許是華為能夠吸引大量優秀人才的原因之一。你在華為能夠拿高薪,在其他公司卻不一定有這么多。而且入職期間,獎金不只是年終獎,還有項目獎等。工資薪酬是根據崗位來設定,並設定了13級到23級,每一級設A、B、C三個層次,不同級別的基礎工資大概相差4000元至5000元之間。如應屆本科碩士入職通常是13級,博士是14級,社招需要看工作年限及所需崗位的重要性,普遍在15級至19級,18級起便屬於管理層。目前,華為17萬員工中,基幹、中干及以上幹部約1萬人。

如上圖,華為不同職級的員工基礎崗位薪資標准,14級的時候年薪基本上就30w+了,隨著級別的升高,不同職級的收益差距更大。不同級別和城市會乘以相應的系數。隨著職級的升高,年終獎和股票分紅占據更大的份額,18級以上的員工年薪基本上就在百萬以上了,去年華為豪擲20億分發給2W連續性相關的研發人員,華為一年發放的工資和獎金股票分紅就要700億!

華為收入的大頭在於股票分紅,每年華為利潤的大部分都會以分紅和升值形式返還給員工。一般來華為2年後才有股票,不過現在針對15級以下員工已經不發股票了,改為發TUP,類似於股票,不要用錢買,但只有5年有效期,每股分錢是一樣的。

2、 危機意識、大局觀念

華為多年來高度重視基礎創新和基礎研究,堅持每年將收入的10%投入到研發。鴻蒙備胎充分體現了華為的危機意識。在員工的日常工作中也都灌輸著這一觀念,項目上出現問題,要及時想到解決方法,如果A計劃不成功,就得執行B計劃,時刻要綳緊神經,每個環節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出現會有何種解決方法,到了相應的環節也要盯緊流程,及時解決問題,不影響總目標。一旦由於非主觀原因導致項目目標調整,也會通過其他的方法和手段,改進設計或者產品性能調整等多部門協調協商進行成本損失最低,又最接近原始目標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在華為,作為基層工程師,團隊之間更多的是互相協作,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來努力,少有勾心鬥角,基本上可以踏踏實實的干實事。奮斗精神、目標導向、高執行力都是他們的代名詞。

3、 文化

華為的「土狼文化」、奮斗精神,堅持不斷學習和創新,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強調集體凝聚力。在新員工剛入職時就開展各種入職培訓,宣講企業文化,渲染力十足,尤其是對於應屆生而言,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公司的企業文化和氛圍帶來了什麼習慣,就很容易保持一種什麼習慣,第一份工作,第一次宣講,對他們來說記憶深刻,對任總的神化和入職的使命感、自豪感讓他們熱血澎湃的想要奉獻青春,甚至於,對家屬都有渲染的地方,每年都會給每個華為員工家裡寄一本書,這本書的作者也是華為的部分員工,講述的都是華為人、華為事,家屬看的都很激動,感召力非常強。

4、 華為的拉通對齊

從espace的電話會議,電子流,welink等工作模式極大的方便了交流,節約了交流成本和時間。比如,出差或者出差延期等,線上領導審核通過就可以,回來報銷自己做好報銷單,放在櫃子里就有人取,完全不用自己費心。項目上出現問題,電話會議及時溝通,組內所有人都在,能及時解決問題,沒有出現問題的也可以以此警惕,學到經驗。hi社區,專家,質量文化,意識。


5、舒適的辦公環境

各種IT環境,設備,可以甩外面一大截,一大截,從espace的電話會議,到會議室設備,到今年的700一套的鍵盤滑鼠,到隨便配雙屏,到各種社區,各種支撐的文員,電子流,welink等。

其實,自去年5月華為被美國政府列入實體清單以來,華為遭受了一系列的打壓,不只是華為遭受美國的「圍堵」,「現在的打壓已經不限於對華為、中興了,已然擴展到AI的獨角獸、晶元公司、三大運營商、BAT、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曾發表言論稱,「中美博弈下, 科技 領域『首當其沖』,但最壞的時候可能還沒到。」現在中國到了一個需要各個領域共創共享共贏的階段了,需要健全產業鏈及供應鏈體系,打造良好的生態體系。

增加點題外話,在華為如何生存 如何讓領導支持你呢?你必須先支持領導。記住,永遠不要和領導過不去,我本科學生會時曾犯過這個錯誤,明白了沒有領導的支持,很難做成事。華為的領導都不差錢,沒有必要送禮;華為的領導由於嚴格的績效導向都壓力很大,最需要的是得力的干將;華為的中基層領導都是普通人,你真心幫助他,他也會通情達理的幫助你。如果領導對你的態度不太好,說明你還做的不太好。你覺得領導對你有成見,可能你對他也已經有成見了。領導的風格各不相同,你要主動適應。說到底,欲取之,先予之。如何把工作做好呢?新人都要被安排做相對枯燥的例行工作的,但只重復的完成例行工作是不行的。必須要在例行工作中熟能生巧、提高效率,才能擠出時間來解決例外的問題,例外的工作通常是比較有趣的。做事還必須主動、全力以赴、不要局限於本職。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超出領導的想像,為此加班是值得的;如果讓領導反復修改幾次才過關,也許你最後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是一樣的,但印象分絕對差很多。還要堅持學習。如果努力了還不能一次做好,說明能力有差距,要有自知之明,努力學習提高。別學那些工作中用不上的,那是學校中乾的事。把有限的時間用於學習有助於改進工作和生活的東西,學以致用。

華為的食堂

心無旁騖的工作環境是最值得我留戀的。

所有人都在為了一個目標奮斗,沒有作秀的沒有內斗的沒有拖後腿的。

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拚死相救。

自從從華為出走到了事業單位,落差超級大哦。不是說工資,環境沒有了,平台沒有了,自己就什麼都不是了。

簡單的工作氛圍、優秀的同事、像同學一樣的同事關系、艱苦奮斗的經歷、環球 旅遊 一樣的海外出差工作經歷、豐厚的收入。

雖然看著比較假,但是我確實比較懷念比較單純的研發同事們。華為的研發,真的是和學校差不多,不會有太多雜事在裡面。

Ⅳ 濰坊學院怎麼樣 請詳細解答

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是二本學校。具體的看一下簡介吧。
濰坊學院是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在濰坊高等專科學校和昌濰師范專科學校的基礎上,並入山東渤海進修學院教育資源組建而成的一所市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濰坊學院坐落在環境優美的世界風箏都濰坊市。校園整體規劃是由美國著名的設計公司LTC公司設計的,校園設計較好地融合了東西方建築理念,整體布局寬闊宏偉,呈現出濃郁的歐美式風格,處處體現出一種開放與現代的人文精神。環形的道路,方形的校園,代表天圓地闊,象徵著濰坊學院廣大師生立足濰坊、著眼山東、面向全國的廣闊胸懷。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昌濰師范專科學校的前身是以「培養人民教師」為宗旨的青島教師進修學院,始建於 1951年10月16日。1958年,以青島教師進修學院的師資力量為依託,創辦了青島師范專科學校。1960年,昌濰地區建立了昌濰師范專科學校。1961年,經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將昌濰師范專科學校、青島師范專科學校、昌濰體育學校、昌濰藝術學校和昌濰幼兒師范學校一起合並成立了新的昌濰師范專科學校。1978年,教育部批准昌濰師范專科學校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1996年,在全省高校教學工作檢查評估中,昌濰師專是全省被評為A級的兩所師專之一。濰坊高等專科學校始建於1979年2月,是山東省一所以工科為主兼辦實用性文科及財經類專業的綜合性高等專科學校,1997年被國家教委確定為全國27所示範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之一。 山東渤海進修學院始建於1996年7月,始稱渤海大學,是濰坊市人民政府與山東泛海集團共同出資建立的 濰坊學院
股份制高校。五十多年的辦學歷程和多所院校的深度融合,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開拓進取、新世紀以來的跨越發展,學校實現了由以專科為主的師范性與工科性院校向以本科為主的綜合性院校的轉變,實現了由以外延發展為主到以內涵發展為主的轉變,各項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學校有東校區(本部)和南校區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905餘畝,校舍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6億元。學校建有集文獻借閱、信息咨詢、文獻檢索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數字化圖書館,館藏圖書256萬冊。建有反映濰坊悠久歷史文化的濰坊文化名人館、古籍館。學校各類體育場館設施齊全、設備先進。建有不同專業特色的現代化的各類實驗室和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網路中心。建有北海文化研究院、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比較文學等16個研究院所和集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於一體的224個校內外教學實踐基地。建有國內同類院校領先水平的校園網,是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濰坊地區網路中心、全國教育信息化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學校現有23個教學院系部,51個本科專業,涉及理、工、文、經、管、農、法、歷史和教育9大學科門類。有區域經濟學、應用無機化學等10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有稀土應用化學實驗室、凝聚態物理實驗室等5個校級重點實驗室;有電子電工實驗中心等5個省級一類教學實驗室;有4門山東省精品課程,3門省級教學改革試點課程;有1個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有15項成果獲省級教學成果獎;有1個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學校現有教職工1747人,其中專任教師1158人,高級職稱人員542人,博士、碩士617人,有22人被評為省學術骨乾和省、市級拔尖人才,3名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1名教師分別榮獲「全國優秀教師」、 「全國高校首屆百名『兩課』優秀教師」、「曾憲梓教育基金會高等師范院校教師獎」、「山東省首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山東省優秀青年知識分子」、「山東省中青年學術骨幹」等榮譽稱號,21名教授受聘外校兼職碩士生導師,181名教師分別被評為校級「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幹」和「中青年骨幹教師」。中國科學院劉以訓、劉振興、肖紀美、錢逸泰等院士及國內外著名專家、教授101人任學校特聘教授或兼職教授。學校現面向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有全日制學生19749人,其中本科生14358人,專科生5391人,外國留學生23人。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線,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近年來,在全國、省、市「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外語統考、計算機統考、電子設計大賽、數學建模競賽、英語知識競賽、韓國語演講大賽和軟體設計大賽等活動中有700餘人次獲獎,成績列省內同類院校前茅。其中2003年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通過率超全國本科院校平均通過率7個百分點;大學IT統考通過率連續多年在95%以上。學校已向社會輸送各類人才近10萬人,歷屆畢業生中,有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勞模等100餘人,校友中還涌現出了南開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逄錦聚、教育部中小學教育質量檢測中心負責人李希貴教授等知名學者。學校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積極發揮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辦學功能。五年來,學校承擔國際合作項目2項,承擔或參與國家級項目24項,省部級項目113項;申請或授權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共出版著作、教材等169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340篇,其中核心期刊1283篇,被SCI、EI收錄226篇。學校編輯出版《濰坊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社會科學版)等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廣泛借鑒和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積極開展國內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同清華、北大、南開等國內著名高校以及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奧地利、加拿大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與青島科技大學簽訂校際全面合作協議,在教學、科研、管理、人才培養、師資等多方面進行了實質性合作。學校多次組團赴歐美、韓日等國家和地區考察學習,選派優秀教師出國研修訪學及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接受了多個國家的留學人員,並經常邀請海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交流。近年來,學校的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績,分別榮獲山東省優秀基層黨組織、山東省首批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全國教科文衛體系統先進基層工會組織、山東省節水型單位等一系列榮譽稱號,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科技日報、中央電視台等媒體多次報道學校的發展建設成就,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目前,學校抓住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注重內涵提升,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把學校建設成一所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以本科教育為主,理、工、文、經、管、農、法、歷史和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特色鮮明的教學型地方綜合性大學。

熱點內容
以太坊開發哪正規 發布:2025-10-18 20:31:10 瀏覽:59
合約情侶協議怎麼寫 發布:2025-10-18 20:28:20 瀏覽:557
映泰btc挖礦設置 發布:2025-10-18 20:14:58 瀏覽:643
以太坊幣漲了多少倍 發布:2025-10-18 19:48:13 瀏覽:411
磐正b250btcbios 發布:2025-10-18 19:47:23 瀏覽:617
從泰安去濟南奧體中心 發布:2025-10-18 19:44:17 瀏覽:67
數字主流貨幣柚子 發布:2025-10-18 19:37:41 瀏覽:563
免費注冊礦機平台 發布:2025-10-18 19:36:11 瀏覽:864
日本銀行發布數字貨幣公告 發布:2025-10-18 19:30:30 瀏覽:406
幣圈鎖倉能提現嗎 發布:2025-10-18 19:11:51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