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區塊鏈與商法的關系

區塊鏈與商法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3-07-11 11:30:29

區塊鏈數字貨幣的關系是什麼

區塊鏈是指一系列數據塊(即區塊)連接而成的鏈條,連接的方式是:其中第N+1個區塊中,包含第N個區塊的哈希值。而且這樣的數據塊的鏈條,同時被分布廣泛、數量巨大的伺服器節點所存儲和維護,每個伺服器節點都擁有一份區塊鏈的完整拷貝。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的額另一種存在和流通形式,相對於現在流通的紙幣和硬幣而言,它是以數字的方式存在。數字貨幣的合法存在的,是法定的,是基於區塊鏈技術誕生的。區塊鏈是數字貨幣發行的底層技術,這也是兩者之間的最直接的關系,它們是可以相互獨立存在的。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⑵ 區塊鏈技術和金融業有什麼關系

區塊鏈技術具有難以篡改、易於追溯等優勢,可在身份信息管理、信任機制構建、小微企業信用信息鏈上化等發揮作用。

在這里可以舉個南平某銀行的例子:

由於線上業務的爆發,原本線下簽署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該銀行業務快速更迭的需求,銀行的數字化建設已迫在眉睫,但銀行風控部門有著嚴格的合規要求:

  • 線上化業務數據敏感隱私,傳輸是否安全?

  • 電子簽章是否擁有法律效力?

  • 電子證據法院是否可以採信?

這些顧慮都成為了銀行引入電子合同,進行業務數字化轉型的阻礙。

在採用了「實槌」可信電子證據平台的獨有ENA主動取證專利技術後,南平某銀行通過公證處清潔伺服器,在線對目標系統的電子數據進行實時保全、存儲與出證,記錄電子數據從生成、傳輸到存儲全過程,最終由公證處出具加蓋公章的取證保全報告,文書效力為公證文書,法院可直接採信,且該報告由於系公證處出具,相較第三方電子合同平台自證更具採信力,一舉解決了銀行風控部門的擔憂,且整個過程線上化、自動化,前端客戶操作無感知。

同時,結合「實槌」中後端的類案系統及委外執行服務,該銀行實現了互聯網業務的快速爭議處置。既保障了電子合同簽署流程的合規有效,又解決了銀行案件分散全國各地,法務出差成本高昂;訴訟周期長,沒有高效處置通道的問題。

⑶ 數字貨幣與區塊鏈的關系

1、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區塊鏈是數字貨幣流通的手段之一。
2、區塊鏈是數字貨幣的理論基礎,數字貨幣是在區塊鏈技術手段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區塊鏈對數字貨幣的安全性有一定的保證,同時數字貨幣是區塊鏈技術最成功的應用。
拓展資料:1、數字貨幣是一種不受管制的、數字化的貨幣,通常由開發者發行和管理,被特定虛擬社區的成員所接受和使用。歐洲銀行業管理局將虛擬貨幣定義為:價值的數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當局發行,也不與法幣掛鉤,但由於被公眾所接受,所以可作為支付手段,也可以電子形式轉移、存儲或交易。
2、數字貨幣可以認為是一種基於節點網路和數字加密演算法的虛擬貨幣。數字貨幣的核心特徵主要體現了三個方面:①由於來自於某些開放的演算法,數字貨幣沒有發行主體,因此沒有任何人或機構能夠控制它的發行;②由於演算法解的數量確定,所以數字貨幣的總量固定,這從根本上消除了虛擬貨幣濫發導致通貨膨脹的可能;③由於交易過程需要網路中的各個節點的認可,因此數字貨幣的交易過程足夠安全。
3、區塊鏈共享價值體系首先被眾多的加密貨幣效仿,並在工作量證明上和演算法上進行了改進,如採用權益證明和SCrypt演算法。隨後,區塊鏈生態系統在全球不斷進化,出現了首次代幣發售ICO;智能合約區塊鏈以太坊;「輕所有權、重使用權」的資產代幣化共享經濟; 和區塊鏈國家。人們正在利用這一共享價值體系,在各行各業開發去中心化電腦程序,在全球各地構建去中心化自主組織和去中心化自主社區。

⑷ 能讓顯卡漲價全球缺電,區塊鏈到底是什麼,為何能夠改變世界

很有可能大家關注的區塊鏈技術一詞,大部分來源於2017年比特幣暴漲至十萬元一枚,及由於打造出具備區塊鏈技術方式玩客雲的迅雷資源股票價格完成4倍增加,由此可見其他東西、一切企業只需沾上了區塊鏈技術一詞無不例外都一炮而紅。數字貨幣一詞逐漸深入民心,隨著它發生的通常也有「挖幣」、「數字貨幣」。

區塊鏈技術就不一樣了,可以與賣家可以直接買賣,只要大家遵循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就沒問題啦。如此節約掉中間商,股票交易時間大大縮短,全過程高效性、實用化,乃至肯定不會發生支付寶錢包在雙十一零晨發生支付失敗的現象,並且兩人的交易信息都只有彼此了解,彼此這其中的比較敏感交易信息也不會被第三方獲知,進而保證了個人信息保護。

⑸ 區塊鏈與哪一個行業關系最密切

區塊鏈技術的使用,一般還是與銀行和金融行業最密切相關的,畢竟區塊鏈的技術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提升金融交易的安全

⑹ 區塊鏈和交易平台有什麼關系

像幣安這種平台,交易和區塊鏈技術是同步進行的。也就是說有區塊鏈的地方就有加密交易。基於區塊鏈技術產生,有著微妙的關系。

⑺ 區塊鏈與通證經濟

通證並不一定非要在區塊鏈系統上運行,同時區塊鏈系統也並不一定非要有通證,但是這兩者結合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很強大的一個工具。以區塊鏈作為基礎設施,支撐整個的通證經濟,可以改變我們的生產關系,包括我們經濟社會的組織模式,還有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區塊鏈與通證經濟

我們可以看到整個通證經濟的幾點特徵,包括它可以基於智能合約進行快速的價值流轉。同時一個好的通證經濟模型,它能夠實現整個經濟的閉環,同時提供自動和及時的激勵機制和一個完善的博弈體系。對於不同的區塊鏈系統,通證設計的模型和規則還是有所區別的。

可以把通證分為了四類,包括基於共識的共識平台基礎通證,應用類生態通證,還有價值錨定通證和權益金融通證這四類。但是這幾類的通證核心還是要在於如何合規合法,包括如何實現反洗錢和KYC。

區塊鏈與通證經濟

基於共識平台的基礎通證設計會相對簡單一些。也很容易形成價值閉環。主要就是通證作為共識獎勵來獎勵共識節點,然後用戶使用通證作為區塊鏈系統的使用手續費。

類似的包括配套基礎設施的通證的設計也很簡單,就是提供資源獲得通證,而使用資源要支付通證,這里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所有的支付、流轉、激勵都是自動完成的,符合整個系統定義的規則。

區塊鏈與通證經濟

價值錨定型的通證也相對簡單一些,核心的特點就是需要一個強的信用機構為價值錨定作背書,我們最常見的就是USDT。它是由Tether來保證整個系統里美元和USDT的價值錨定,也就是說他收到一美元就會生成一個USDT的token,如果有人從他的賬號里提取一美元的話,就有相對應的USDT被銷毀。其他的包括之前看到的一個錨定黃金的項目,也是需要有一個交易所席位裡面的黃金數量來保證整個價值的錨定。

同樣基於資產數字化的一些系統,包括房地產之類的一些交易系統的價值矛盾,也需要房屋抵押機構,包括房管局等機構對上列的資產進行凍結和交接,保證實現錨定關系。這對我們的啟發就是:很多區塊鏈應用系統需要和現實世界中的經濟體系和組織形式去適配,所以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相結合,可能是區塊鏈應用落地的一種可行的一種解決方案。

應用類的通證經濟模型就相對復雜一些。它可能是包括了共識基礎通證、價值錨定通證、還有應用自身通證相結合的一整套體系。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應用都是這種雙層的通證體系設計。

區塊鏈與通證經濟

區塊鏈與通證經濟

圖中是兩種不同的雙層通證體系:第一種就是基於權益通證和流通通證相結合的雙層通證體系,第一種雙重控制模型,應該是由BitShares(比特股)提出了這樣的一個模型,當時叫做骨壁分離,下層是基於平台的一個權益的一個通證。

因為BitShares(比特股)是一個去中心化交易所體系,所以上面它是定義了各種去中心化交易所的里交易對應的錨定token。另外一個這樣的雙層通證模型的設計,是剛才提到的基於黃金錨定的一個應用項目,它的底層權益通證也是整個平台的收益的一個權益通證,而上層是錨定了黃金的這樣一個流通通證。

上層流通的黃金錨定的通證可以用在非洲不發達國家,或者是通貨膨脹很大的一些國家來進行價值支付、流通。而下層的權益通證是整個平台的收益,就是在交易流通中獲取的一些手續費,包括一些長期分紅的通證。而第二種雙層通證模型是一個平台和局部的關系。下層的應用平台通證代表了平台的整個價值收益和權益。而上層的通證是個體和局部的通證,可以由參與者或部分群體發行,發行方式比較靈活,也體現個體局部的價值。一般來說,稍微復雜的系統都會設計成兩層的通證模型。

其實嚴格來說,如果要考慮底層的共識節點的共識激勵的話,應該是一個三層的通證經濟模型。孟岩老師對於復雜的這種經濟系統的設計和分析,提出了一套整體的方法論和工具模型。

區塊鏈與通證經濟

區塊鏈與通證經濟

在重振經濟設計的七個原則當中,我個人認為其中的價值原點原則和價值迴路原則是非常重要的。價值原點原則很好理解,整個系統在最小化的時候,它是有基礎的實用價值的,就像比特幣和以太坊都提供了最小的價值,即整個網路可以通過共識獲得獎勵,也就是說,挖礦獎勵運行的用戶要使用系統的時候,要支付手續費和以太坊是相當於運行智能合約的燃料費用。

而在價值迴路原則方面,要求整個通證經濟系統里每個角色都處於價值迴路上面,要形成閉環,不能存在基點,不能存在有些角色是所有的token都進入的,沒有輸出,也不能有些節點只有出沒有入。

區塊鏈與通證經濟

區塊鏈與通證經濟

關於多次分配和token設計的時候的八個陷阱,這些內容都是在孟岩老師的體系裡設計的,我借花獻佛,分享給大家關於通證經濟設計的一些方法論,因為孟岩老師有很詳細的一些論述,大家可以在網上查一下老師的一些分享。

但是通證經濟的核心思想還是要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有可能不是解決一些痛點,而是完全改變原有的商業模型的運營方式。由於區塊鏈保證了所有的系統運行和可信,所以合理的激勵機制就會受到大家的認可。同時這些原則和激勵機制都是透明的。

舉一個通證經濟模型比較有意思的例子,最近比較熱的T3D和Former 3D的通證經濟體系。它雖然是一個博彩游戲,甚至直接將規則設計成了一個龐氏騙局的模型。其實P3D的設計是不符合上面同大家分享的孟岩老師的通證模型設計的,它違反了價值原點、價值迴路等原則。但是它的一個創新點就在於,它使用了以太坊的智能合約來制定規則,規則是透明的,這樣就避免了作弊和莊家跑路等問題。

同時它提出了Fomer 3D把收益又回饋給了T3D的參與者,這樣就實現了一個價值迴路的封閉環。這個例子可能不是太合適,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通證經濟還是需要一些創新和擴展性的思維。所以實體經濟和區塊鏈經濟體系相結合是需要我們一些創新思維的,其核心就在於激勵參與各方。

合理和及時的激勵是通證經濟的關鍵點之一。基於激勵機制來改變實體經濟的運行,是對實體經濟的一個強大推動。同時消費者資源提供者還有貢獻者的角色會發生重合,它們的界限會變得模糊,所以其中新的商業模式可能就會產生出來。

再舉另外一個例子,這是虛擬世界的一個廣告系統,它是基於一個地理位置信息的應用,把現實世界的整個地圖劃分成了兩公里見方的區塊,參與者可以購買這些塊,然後廣告方可以基於定位信息,向這些塊發送廣告,用戶點擊廣告以後可以獲得收益。同時地理位置的方塊的所有者,可以獲得相應的分成。這樣的話每個地理分塊的話都有一定的價值,可以用來進行一些交易。而它平台的底層的token就可以用來購買這些地塊,用於發放廣告或用戶收益。這樣參與各方都獲得了自己相應的收益,是一個比較值得借鑒的通證經濟體系。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區塊鏈在不同行業也可以實現各種應用,包括醫療行業、金融行業、公共服務行業等等。但是無論如何,我們要注意幾點原則。首先,區塊鏈不是萬能的,在具有強中心化信任保證的應用場景,不一定需要區塊鏈,區塊鏈適合於新信用無法保證的多利益關聯方共同參與的應用場景。相對於解決現有的業務痛點,區塊鏈更傾向於改變經濟模型和商業模型以及改變規則,這也是我們在區塊鏈和行業應用方面,包括在實體經濟推動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

⑻ 大數據與區塊鏈的相同點是什麼,如何理解 同商業化有什麼關系

大數據是指以多元形式,自許多來源搜集而來的龐大數據組,往往具有實時性。在企業對企業銷售的情況下,這些數據可能得自社交網路、電子商務網站、顧客來訪紀錄,還有許多其他來源。這些數據,並非公司顧客關系管理資料庫的常態數據組。從技術上看,大數據與雲計算的關系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一樣密不可分。大數據必然無法用單台的計算機進行處理,必須採用分布式計算架構。它的特色在於對海量數據的挖掘,但它必須依託雲計算的分布式處理、分布式資料庫、雲存儲和/或虛擬化技術。大數據的意義是由人類日益普及的網路行為所伴生的,受到相關部門、企業採集的,蘊含數據生產者真實意圖、喜好的,非傳統結構和意義的數據 。

⑼ 區塊鏈改變的不是生產力,而是生產關系,資本經濟將被通證經濟顛覆!

「力場」——公鏈挖礦第一社區  

區塊鏈帶來的,是500年一遇的機會,因為它改變的不是生產力,而是生產關系。

1、另一種經濟形式將重新誕生

一個人每天 8 個小時都在為一個公司工作,未來是不是一定要為一家公司工作?是不是可以以自我為中心,而不是以公司為中心?

這是區塊鏈技術給我們帶來的思考。

大多數人都把區塊鏈認為是一種新技術,有人說它是新一代的互聯網,有人稱之為貨幣或資產的數字化。 筆者認為,區塊鏈面臨的是要顛覆整個社會關系和社會組織形式,它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表現。互聯網帶來了生產力的極大發展,先前的生產關系已經不適應生產力水平的發展,甚至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新的生產力互換,新的生產關系的誕生,這就是由區塊鏈技術帶來的通證經濟 ,它比區塊鏈技術本身影響深遠得多。

以前的資本主義改革,都圍繞資本, 通證將顛覆經濟,甚至顛覆資本。 原本以募集資金為核心的資本結構的現代公司組織方式,將被以貢獻激勵為核心的通證結構的未來經濟組織方式所顛覆。

資本經濟將被通證經濟顛覆,資本主義也許將被通證主義顛覆。

2、重塑人類的組織形態和商業組織

公司制度,可以被看作是過去幾百年以來資本主義社會最偉大的發明。可以說,沒有公司就沒有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的歷史,也沒有美國的強大崛起。但公司發展這么多年,也顯現出了問題。

勞動創造價值,而勞動者不享有價值,即創造價值的人不享受價值,享受價值的人不創造價值。比如在淘寶公司里,價值是由高管、員工、消費者、分銷商、供應商創造的,而真正享受價值的是在資本市場投資的人。

人類的這種組織形態、經濟形態到了需要重塑的時候。 以前經營公司,只要融到資就可以雇更多的人,買更多的生產資料,擴大再生產。在這個碎片化時代,創業的人不需要靠一大堆的資本去創業了,也可以眾籌去創業。甚至你不投錢也可以,只要你的人來為公司做貢獻,也能享受這個公司的價值。

資源的組織形式發生了改變:資金已經不是最重要,資源才最重要。

這種組織方式被區塊鏈完整的表達出來。吳曉波提過一個名詞叫「企投家」:企業家和投資家。難以想像,投資家和企業家可以分開,公司所有有價值的東西都體現在資產負債表上,設備、廠房、土地,是最有價值的資產。而現在數據和用戶是未來最有價值的資產,它們沒有在資產負債表中體現出來。

3、人人都是貢獻者,同時也是享受者

一直以來的情況是,公司里做員工拿工資,做高管拿獎勵再加點期權,渠道商賺個產品差價,合作夥伴賺個服務費。現在這個邏輯變了, 價值來源被改變,以往,勞動的剩餘價值被資本剝奪,未來人人都應該是貢獻者,人人都是享受者。

一個人有各種各樣的資源:人力資源、知識資源、治理資源, 所有東西以個人為核心,不是圍繞產品,也不是圍繞公司。

區塊鏈顛覆了公司的核心價值——股東利益最大化,也顛覆了公司本身。區塊鏈對傳統公司的改造,表現在它把生產過程、資料碎片化,跟很多社會組織恰恰相反。以前在工業化社會,做生意只能做大生意,因為交易成本很高。

區塊鏈讓顆粒化的交易都成為可能,已經達到微小化,可信任化。 原本資金流的交換,簽合同要有資金支付的流程。數字資產化以後,可通過智能合約自動處理,公司制度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

未來的通證經濟架構中,原本被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可能變得沒有價值,如構成公司資本結構的基礎——投資者與管理者、公司股權、資產、債權、資本、資金 ;構成公司組織架構的公司治理結構——股東會、董事會、管理層和員工 ;構成公司財務制度基礎的會計報表——成本、資產、負債、利潤、收入、折舊等。

4、改變的不是生產力,它改變的是生產關系

通證制度是一個偉大發明,它不是技術,不是融資的幣,而是融所有的資源和價值共享的新型組織形式和運營方式,是下一個經濟時代。 「證圈」將成為繼「幣圈」、「鏈圈」和「礦圈」後更持續、更多傳統企業湧入的圈子。

通證化改造:幣改→鏈改→證改

1C0 是血液,鏈是骨骼,而 通證才是靈魂 。它能讓一個人、一個社區活起來,每個人都是創造者,都是價值貢獻者,每個人都是擁有者和享受者,這才是真正的意義。而現在的幣改、鏈改,宣稱自己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還停留在技術層面上。

技術未來會發展地非常快,這不是需要擔心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生產關系是否調整好了,就像只要公司成立了,融資、股改就不是問題。

通證的上層是幣改,融資、1C0、白皮書,它具有融資的功能和金融屬性 ;下層是鏈改,區塊鏈技術、分布式記賬、加密授權、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具有技術的屬性。它們環環相扣,形成一個商業邏輯,這就是證的核心。但現在一上一下是分開的,鏈的人說鏈,幣的人說幣。

證改是一個社區的運營機制,是投資、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關系的總和,具有社會屬性。它不是由鏈的價值決定的,也不是由幣炒的多高決定的,而是其本身運營的價值。通證的范疇大於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本身,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生產關系的調整。

所以, 未來社會可能會進入通證社區組織、通證經濟、甚至通證主義社會。

哪些領域或公司需要通證改革

5、通證創造價值,通過區塊鏈發幣

幣的價值穩定了,證才能升值。所以通證制改造是精準的分配和交易模式。

投資者得到的證,生產者得到的證,分配者得到的證,交易者得到的證,消費者得到的證,平衡這五個關系,需要精確的大數據分析,來達到一個平衡穩定的增長機制。所以,證改並非那麼簡單,鏈改就是技術的參與,幣改就是做白皮書,而證改才能創造核心價值。

中心化後是以公司為核心,去中心化是以通證為核心,完全去中心化的公司是沒有價值的。

完全中心化通證的價值是否為零?發幣是否意味著真正通證的體現?

未來很多的公司形態都會發生改變。公眾公司、私人公司、信用公司、市值公司、市值管理市盈率,這實際上都是在通證制改造過程中,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以前都是10年一遇、3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機會,現在是500年一遇,筆者認為區塊鏈是非常大的機遇,與其參加幣圈、鏈圈,還不如 去創造真正有區塊鏈通證價值的企業。

⑽ 區塊鏈是什麼如何解釋呢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演算法
[1]

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說說區塊鏈的社會或者經濟意義吧。以前的很多科技,其實都是致力在「生產力」這一塊,比如說人工智慧,它是生產力的一種進步。而區塊鏈,對生產關系有很大的改進,致力的是生產關系。那麼為什麼這么說?
因為所謂的生產關系,其實就是人和人之間、商業夥伴之間,如何做生意。而這些東西,原來都是在人互相之間的認知過程中,並沒有用什麼特別的程序,把它程序化,或者量化。
比如我跟你現在是好朋友,我們就可以做生意,如果有人挑撥我們的關系,我們不是好朋友了,我們就不做生意了,即使我們做生意能夠賺錢,我們也不幹,因為大家互相之間已經沒有任何信任了。
而區塊鏈,它其實是由於數據都經過各方面節點的認證,同時備份,所以我的數據,是盡可能真實且肯定不能篡改的,那麼既然這樣,你相信我的數據,你就可以在此基礎上,做一個程序編程,然後把這些數據,可以用來做什麼樣的商業合同、商業合作的這個「生產關系」,給程序化。這樣大家就相信數據,相信演算法編出來的程序,而由於你相信這個數據,相信這個程序,你就可以在這個程序上去開發各種APP,這些APP就是生產關系,就是到底去做什麼生意。這個就是:區塊鏈其實是對「生產關系」的一種重構。

熱點內容
比特幣交易網被封 發布:2025-07-01 18:44:54 瀏覽:837
區塊鏈技術開發的寵物養成游戲 發布:2025-07-01 18:34:00 瀏覽:183
未來能挖ETH的礦機價格 發布:2025-07-01 18:30:15 瀏覽:182
btc怎麼兌換人民幣 發布:2025-07-01 18:27:35 瀏覽:876
1手比特幣是多少 發布:2025-07-01 18:26:40 瀏覽:206
比特幣三歲 發布:2025-07-01 18:26:34 瀏覽:450
幣圈要大跌嗎 發布:2025-07-01 18:25:57 瀏覽:617
瘋狂幣圈虛擬幣怎麼交易 發布:2025-07-01 18:12:00 瀏覽:653
黃龍集散中心有去大明山的車 發布:2025-07-01 17:47:35 瀏覽:35
區塊鏈投資平台項目 發布:2025-07-01 17:43:17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