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數幾何與人工智慧區塊鏈
A. 人工智慧前景怎麼樣
人工智慧的就業前景還是很不錯的,人工智慧的發展現狀處於成長期,國家發布相關政策促進人工智慧的發展,一些省份也比較重視人工智慧的發展,並提出了相應的規劃。
中國人工智慧發展迅猛,中國政府也高度重視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2017年全球新興人工智慧項目中,中國占據51%,數量上已經超越美國。但全球人工智慧人才儲備,中國卻只有5%左右,人工智慧的人才缺口超過500萬。
全球共有超過360所具有人工智慧研究方向的高校,其中美國擁有近170所,中國僅30多所。雖然一些中國高校開設了相關課程,但總體上缺乏人工智慧的基礎教學能力,高校在獨自培養具有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上有所欠缺。
過去一年中,人工智慧的人才需求增長近3倍,並且40%擁有AI技能的人才現階段薪酬區間主要集中於10001元至15000元/月,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從以上信息可以判斷,人工智慧的周期發展還是很長的,而目前很多大學把人工智慧的核心的內容在研究生階段培養,本科階段用來測驗學生是否有學習的潛力和能力。同時人工智慧專業對教學設備和教學師資有過高的要求,而人工智慧行業但凡有獨特認知和能力的人才基本上在大型企業,沒有在學校。這也是我們考生和家長務必考慮清楚的事情。
B. 數學專業真的沒有前途嗎
整體來看,讀數學專業的整體壓力會偏大。在有的專業可能隨便混混就能畢業了,但是數學系幾乎沒有水課,每門課都夠學上整整一個學期。如果學生有想轉專業或者未來跨行考研的話,那麼需要學的東西就更多了,不僅需要學完數學系的所有課程,還要學習其他專業的課程才能夠完成轉專業的任務。通常來說,
數學系的課程:
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C++,離散數學,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抽象代數,復變函數,實變函數,泛函分析,數值計算,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拓撲學,微分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隨機過程等。
計算機系的課程:
微積分,線性代數,離散數學,數據結構與演算法,數字電路,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編譯原理,計算機網路,資料庫原理,軟體工程,匯編語言等。
就數學系那麼多屆學生的出路情況來看,絕大部分都是需要轉行的,無論是在本科畢業之後,還是碩士畢業之後,甚至博士畢業之後。因為大部分的學生是沒有能力,也沒有機會留在數學界找一份教職的。至於工作之後能夠用到多少數學系所教授的課程,那就完全看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和職位了。大部分工作應該還是用不到太難的數學的,基本上數學系本科的課程就夠用了,當然機器學習或者 quant 還是會用一些特定領域的數學知識。
一般情況下,數學系通常只有三年的數學課程,第四年的課程不算太多也不會太難,大部分學生應該還是需要考慮就業或者考研,因此投入到數學課程學習的時間不會太多,除了保送研究生的同學有時間之外。而課外活動的話,這個完全看個人,有的人上完課做完作業可能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而有的人就會把時間花在數學課程上面。這個是否存在課外活動完全看個人的時間安排,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值得去參與。參與各種活動也是為了讓個人的簡歷更加豐富,方便未來的就業的選擇。
一般來說數學系深造的幾個出路就是:
- 商學院
- 計算機
- 數學系
通常來說,在本科畢業或者碩士畢業的時候,絕大多數人基本上是要轉行去做其他的。一來是發現自己可能並不適合學數學,二來有可能是發現別的行業其實也挺好的,不一定要留在數學系。提到就業的話,一般數學系的學生都可以選擇去做金融,計算機,教育培訓,公務員等行業。在互聯網公司的話,一般也會招聘一些數學系的學生來做數據分析或者機器學習相關的工作。其實數學系的學生還是有很多出路的,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窄,只是有很多方向和領域有待進一步的發現和挖掘。如果在一開始就已經決定未來一定會轉行,那麼其實就沒有必要去數學系了,可以選擇其他工科方向或者商科方向進行學習。
C. 同濟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在交通學院學習的幾年間,感受到了很多老師的風采,只好先說說我院的一些老師的課程了。首先是智能交通的楊曉光教授。楊曉光教授,「於我國恢復高考的1978年9月考入同濟大學道路與橋梁工程系,1982年7月本科畢業並留校任同濟大學交通工程研究室助教,後在職攻讀同濟大學交通工程方向碩士與博士學位,並於1994年應國家教育部選考派遣獲日本文部省獎學金資助、留學日本京都大學交通工學科繼續攻讀博士學位,1996年9月學成回國繼續任教」。
前面是他的簡歷,那麼就說說具體的感受,聽了楊曉光教授的課,會讓人對整個智能交通系統有一個很清晰明了的把握,讓人對整個科學問題怎麼思考、提煉和解決有更深的理解,總之,楊老師的課會讓你站在宏觀的高度來理解問題,不會局限於細枝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