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阿里區塊鏈交易tps

阿里區塊鏈交易tps

發布時間: 2023-08-19 22:35:51

區塊鏈的TPS是什麼

TPS英文全稱是Transaction PerSecond,應用在數字貨幣,TPS指的是系統吞度量,也是每秒系統處理的數量。假如TPS每秒並發太低,很容易造成網路擁堵嚴重,從而使得區塊鏈在高價值的高並發業務領域無法落地。比如,由於TPS每秒並發太低,比特幣以太坊都存在交易費用高、確認時間長、擴展性差的問題,比特幣社區因此產生分裂,硬分叉成為常態。

目前很多幣在TPS上做文章,希望能避開比特幣的劣勢。比如說ULAM、USDT、USC、幾種貨幣,他們的吞吐量分別是最低1萬TPS確認、7TPS確認、100TPS確認,我們可以對比他們TPS的高低來辨別他們的速度。

眾所周知,比特幣每秒只能進行大約7筆交易

以太坊稍微好一些,也就10-20筆。

作為一個支付系統,這是遠遠遠遠不夠的,經常也有人拿這點來說事,認為區塊鏈效率低雲雲。

最近發現了一個非常不錯,並且高TPS的公鏈:ULAM公鏈。

ULAM是繼POW、POS、DPOS、PBFT類共識演算法之後的第五個在共識演算法上有重大創新的區塊鏈項目。

ULAM共識演算法其利用哈希函數的特性創造出超低能耗、完全去中心化、高度穩定的區塊鏈系統;是目前唯一一個成功打破區塊鏈「不可能三角」的全新共識演算法。ULAM不需要進行哈希計算競賽,可以允許低功耗的手機、智能手錶、路由器等參與「挖礦」。ULAM設計的全新非互動式交易驗證演算法(NITCV),可以使TPS最低達到1萬。ULAM使用知識證明的方法構造出非互動式交易驗證演算法。ULAM具有超級碎片化節點;完全去中心化;抗算力集中;49%容錯率;抗量子攻擊;

Ⅱ ​ 區塊鏈入門必備108知識點

區塊鏈入門必備108知識點

(歡迎同頻者交流)

1、什麼是區塊鏈

把多筆交易的信息以及表明該區塊的信息打包放在一起,經驗證後的這個包就是區塊。

每個區塊里保存了上一個區塊的 hash值,使區塊之間產生關系,也就是說的鏈了。合起來就叫區塊鏈。

2.什麼是比特幣

比特幣概念是2009年 中本聰提出的,總量是2100萬個。比特幣鏈大約每10分鍾產生一個區塊,這個區塊是礦工挖了10分鍾挖出來的。作為給礦工獎勵,一定數量的比特幣會發給礦工們,但是這個一定數量是每四年減半一次。現在是12.5個。照這樣下去2040年全部的比特幣問世。

3.什麼是 以太坊

以太坊與比特幣最大的區別是有了智能合約。使得開發者在上邊可以開發,運行各種應用。

4.分布式賬本

它是一種在網路成員之間共享,復制和同步的資料庫。直白說,在區塊鏈上的所有用戶都有記賬功能,而且內容一致,這樣保證了數據不可篡改性。

5.什麼是准匿名性

相信大家都有錢包,發送交易都用的錢包地址(一串字元串)這就是准匿名。

6.什麼是開放透明性/可追溯

區塊鏈存儲了從 歷史 到現在的所有數據,任何人都可以查看,而且還可以查看到 歷史 上的任何數據。

7.什麼是不可篡改

歷史 數據和當前交易的數據不可篡改。數據被存在鏈上的區塊上,有一個hash值,如果修改該區塊信息,那麼它的 hash值也變了,它後邊的所有區塊的hash值也必須修改,使成為新的鏈。同時主鏈還在進行交易產生區塊。修改後鏈也必須一直和主鏈同步產生區塊,保證鏈的長度一樣。代價太大了,只為修改一條數據。

8.什麼是抗ddos攻擊

ddos:黑客通過控制許多人的電腦或者手機,讓他們同時訪問一個網站,由於伺服器的寬頻是有限的,大量流量的湧入可能會使得網站可能無法正常工作,從而遭受損失。但區塊鏈是分布式的,不存在一個中心伺服器,一個節點出現故障,其他節點不受影響。理論上是超過51%的節點遭受攻擊,會出現問題。

9.主鏈的定義

以比特幣為例,某個時間點一個區塊讓2個礦工同時挖出來,然後接下來最先產生6個區塊的鏈就是主鏈

10.單鏈/多鏈

單鏈指的是一條鏈上處理所有事物的數據結構。多鏈結構,其核心本質是公有鏈+N個子鏈構成。只有一條,子鏈理論上可以有無數條,每一個子鏈都可以運行一個或多個DAPP系統

11.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

公有鏈: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區塊鏈

聯盟鏈:只允許聯盟成員參與記賬和查詢

私有鏈:寫入和查看的許可權只掌握在一個組織手裡。

12.共識層數據層等

區塊鏈整體結構有六個:數據層,網路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應用層。數據層:記錄數據的一層,屬於底層技術; 網路層:構建區塊鏈網路的一種架構,它決定了用戶與用戶之間通過何種方式組織起來。共識層:提供了一套規則,讓大家接收和存儲的信息達成一致。激勵層:設計激勵政策,鼓勵用戶參與到區塊鏈生態中;合約層:一般指「智能合約」,它是一套可以自動執行,根據自己需求編寫的合約體系。應用層:區塊鏈上的應用程序,與手機的app類似前分布式存儲研發中心

13.時間戳

時間戳是指從1970年1月1日0時0分0秒0...到現在的當前時間的總秒數,或者總納秒數等等很大的數字。每個區塊生成時都有一個時間戳,表明生成區塊的時間。

14.區塊/區塊頭/區塊體

區塊是區塊鏈的基本單元,區塊頭和區塊體是區塊鏈的組成部分。區塊頭裡麵包含的信息有上一個區塊的hash,本區塊的hash,時間戳等等。區塊體就是區塊里的詳細數據。

15.Merkle樹

Merkle樹,也叫二叉樹,是存儲數據的一種數據結構,最底層是所有區塊包含的原始數據,上一層是每個區塊的hash值,這一層的hash兩兩組合產生新的hash值,形成新的一層,然後一層層往上,-直到產生一個hash值。這樣的結構可以用於快速比較大量的數據,不需要下載全部的數據就可以快速的查找你想要的最底層的 歷史 數據。

16什麼是擴容

比特幣的一個區塊大小大約是1M左右,可以保存4000筆交易記錄。擴容就是想把區塊變大,能保存更多的數據。

17.什麼是鏈

每個區塊都會保存上一個區塊的 hash,使區塊之間產生關系,這個關系就是鏈。通過這個鏈把區塊交易記錄以及狀態變化等的數據存儲起來。

18.區塊高度

這個不是距離上說的高度,它指是該區塊與所在鏈上第一個區塊之間相差的區塊總個數。這個高度說明了就是第幾個區塊,只是標識作用。

19.分叉

同一時間內產生了兩個區塊(區塊里的交易信息是一樣的,只是區塊的hash值不一樣),之後在這兩個區塊上分叉出來兩條鏈,這兩條鏈接下來誰先生成6個區塊,誰就是主鏈,另外的一條鏈丟棄。

20. 幽靈協議

算力高的礦池很容易比算力低的礦機產生區塊速度快,導致區塊鏈上大部分區塊由這些算力高的礦池產生的。而算力低的礦機產生的區塊因為慢,沒有存儲到鏈上,這些區塊將會作廢。

幽靈協議使得本來應該作廢的區塊,也可以短暫的留在鏈上,而且也可以作為

工作量證明的一部分。這樣一來,小算力

的礦工,對主鏈的貢獻比重就增大了,大型礦池就無法獨家壟斷對新區塊的確認。

21.孤塊

之前說過分叉,孤塊就是同一時間產生的區塊,有一個形成了鏈,另一個後邊沒有形成鏈。那麼這個沒形成鏈的塊就叫

孤塊。

22.叔塊

上邊說的孤塊,通過幽靈協議,使它成為工作量證明的一部分,那它就不會被丟棄,會保存在主鏈上。這個區塊就是下

23重放攻擊

就是黑客把已經發送給伺服器的消息,重新又發了一遍,有時候這樣可以騙取伺服器的多次響應。

24.有向無環圖

也叫數據集合DAG(有向非循環圖),DAG是一種理想的多鏈數據結構。現在說的區塊鏈大都是單鏈,也就是一個區塊連一個區塊,DAG是多個區塊相連。好處是可以同時生成好幾個區塊,於是網路可以同時處理大量交易,吞吐量肯定就上升了。但是缺點很多,目前屬於研究階段。

25.什麼是挖礦

挖礦過程就是對以上這六個欄位進行一系列的轉換、連接和哈希運算,並隨著不斷一個一個試要尋找的隨機數,最後成功找到一個隨機數滿足條件:經過哈希運算後的值,比預設難度值的 哈希值小,那麼,就挖礦成功了,節點可以向鄰近節點進行廣播該區塊,鄰近節點收到該區塊對以上六個欄位進行同樣的運算,驗證合規,再向其它結點轉播,其它結點也用同樣的演算法進行驗證,如果全網有51%的結點都驗證成功,這個區塊就算真正地「挖礦」成功了,每個結點都把這個區塊加在上一個區塊的後面,並把區塊中與自己記錄相同的列表刪除,再次復生上述過程。另外要說的是,不管挖礦成不成功每個節點都預先把獎勵的比特幣50個、所有交易的手續費(總輸入-總輸出)記在交易列表的第一項了(這是「挖礦」最根本的目的,也是保證區塊鏈能長期穩定運行的根本原因),輸出地址就是本結點的地址,但如果挖礦不成功,這筆交易就作廢了,沒有任何獎勵。而且這筆叫作「生產交易」的交易不參與「挖礦」計算。

26.礦機/礦場

礦機就是各種配置的計算機,算力是他們的最大差距。礦機集中在一個地的地方就是礦場

27.礦池

就是礦工們聯合起來一起組成一個團隊,這個團隊下的計算機群就是礦池。挖礦獎勵,是根據自己的算力貢獻度分發。

28.挖礦難度和算力

挖礦難度是為了保證產生區塊的間隔時間穩定在某個時間短內,如比特幣10分鍾出

塊1個。算力就是礦機的配置。

29.驗證

當區塊鏈里的驗證是對交易合法性的一種確認,交易消息在節點之間傳播時每個節點都會驗證一次這筆交易是否合法。比如驗證交易的語法是否正確,交易的金額是否大於0,輸入的交易金額是否合理,等等。驗證通過後打包,交給礦工挖礦。

30.交易廣播

就是該節點給其他節點通過網路發送信息。

31.礦工費

區塊鏈要像永動機一樣不停的工作,需要礦工一直維護著這個系統。所以要給礦工們好處費,才能持久。

32.交易確認

當交易發生時,記錄該筆交易的區塊將進行第一次確認,並在該區塊之後的鏈上的每一個區塊進行再次確認:當確認數達到6個及以上時,通常認為這筆交易比較安全並難以篡改。

33.雙重交易

就是我有10塊錢,我用這10塊錢買了一包煙,然後瞬間操作用這還沒到付的10塊錢又買了杯咖啡。所以驗證交易的時候,要確認這10塊錢是否已花費。

34.UTXO未花費的交易輸出

它是一個包含交易數據和執行代碼的數據結構,可以理解為存在但尚未消費的數字貨幣。

35.每秒交易數量TPS

也就是吞吐量,tps指系統每秒能處理的交易數量。

36.錢包

與支付寶類似,用來存儲數字貨幣的,用區塊鏈技術更加安全。

37.冷錢包/熱錢包

冷錢包就是離線錢包,原理是儲存在本地,運用二維碼通信讓私鑰永不觸網。熱錢包就是在線錢包,原理是將私鑰加密後存儲在伺服器上,當需要使用時再從伺服器上下載下來,並在瀏覽器端進行解密。

38.軟體錢包/ 硬體錢包

軟體錢包是一種計算機程序。一般而言,軟體錢包是與區塊鏈交互的程序,可以讓用戶接收、存儲和發送數字貨幣,可以存儲多個密鑰。硬體錢包是專門處理數字貨幣的智能設備。

39.空投

項目方把數字貨幣發送給各個用戶錢包地址。

40.映射

映射跟區塊鏈貨幣的發行相關,是鏈與鏈之間的映射。比如有一些區塊鏈公司,前期沒有完成鏈的開發,它就依託於以太坊發行自己的貨幣,前期貨幣的發行、交易等都在以太坊上進行操作。隨著公司的發展,公司自己的鏈開發完成了公司想要把之前在以太坊上的信息全部對應到自己的鏈上,這個過程就是映射。

41.倉位

指投資人實有投資和實際投資資金的比例

42.全倉

全部資金買入比特幣

43.減倉

把部分比特幣賣出,但不全部賣出

44.重倉

資金和比特幣相比,比特幣份額佔多

45.輕倉

資金和比特幣相比,資金份額佔多

46.空倉

把手裡所持比特幣全部賣出,全部轉為資金

47.止盈

獲得一定收益後,將所持比特幣賣出以保住盈利

48.止損

虧損到一定程度後,將所持比特幣賣出以防止虧損進一步擴大

49.牛市

價格持續上升,前景樂觀

50.熊市

價格持續下跌,前景黯淡

51.多頭(做多)

買方,認為幣價未來會上漲,買入幣,待幣價上漲後,高價賣出獲利了結

52.空頭(做空)

賣方,認為幣價未來會下跌,將手中持有的幣(或向交易平台借幣)賣出,待幣價下跌後,低價買入獲利了結

53.建倉

買入比特幣等虛擬貨幣

54.補倉

分批買入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如:先買入1BTC,之後再買入1BTC

55.全倉

將所有資金一次性全部買入某一種虛擬幣

56.反彈

幣價下跌時,因下跌過快而價格回升調整

57.盤整(橫盤)

價格波動幅度較小,幣價穩定

58.陰跌

幣價緩慢下滑

59.跳水(瀑布)

幣價快速下跌,幅度很大

60.割肉

買入比特幣後,幣價下跌,為避免虧損擴大而賠本賣出比特幣。或借幣做空後,幣價上漲,賠本買入比特幣

61.套牢

預期幣價上漲,不料買入後幣價卻下跌;或預期幣價下跌,不料賣出後,幣價卻上漲

62.解套

買入比特幣後幣價下跌造成暫時的賬面損失,但之後幣價回升,扭虧為盈

63.踏空

因看淡後市賣出比特幣後,幣價卻一路上漲,未能及時買入,因此未能賺得利潤

64.超買

幣價持續上升到一定高度,買方力量基本用盡,幣價即將下跌

65.超賣

幣價持續下跌到一定低點,賣方力量基本用盡,幣價即將回升

66.誘多

幣價盤整已久,下跌可能性較大,空頭大多已賣出比特幣,突然空方將幣價拉高,誘使多方以為幣價將會上漲,紛紛買入,結果空方打壓幣價,使多方套牢

67.誘空

多頭買入比特幣後,故意打壓幣價,使空頭以為幣價將會下跌,紛紛拋出,結果誤入多頭的陷阱


68.什麼是NFT

NFT全稱「Non-Fungible Tokens」 即非同質化代幣,簡單來說,即區塊鏈上一種無法分割的版權證明,主要作用數字資產確權,轉移,與數字貨幣區別在於,它獨一無二,不可分割,本質上,是一種獨特的數字資產。

69.什麼是元宇宙

元宇宙是一個虛擬時空間的集合, 由一系列的增強現實(AR), 虛擬現實(VR) 和互聯網(Internet)所組成,其中數字貨幣承載著這個世界中價值轉移的功能。

70.什麼是DeFi

DeFi,全稱為Decentralized Finance,即「去中心化金融」或者「分布式金融」。「去中心化金融」,與傳統中心化金融相對,指建立在開放的去中心化網路中的各類金融領域的應用,目標是建立一個多層面的金融系統,以區塊鏈技術和密碼貨幣為基礎,重新創造並完善已有的金融體系

71.誰是中本聰?

72.比特幣和Q幣不一樣

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資產,沒有發行主體。Q幣是由騰訊公司發行的電子貨幣,類似於電子積分,其實不是貨幣。Q幣需要有中心化的發行機構,Q幣因為騰訊公司的信用背書,才能被認可和使用。使用范圍也局限在騰訊的 游戲 和服務中,Q幣的價值完全基於人們對騰訊公司的信任。

比特幣不通過中心化機構發行,但卻能夠得到全球的廣泛認可,是因為比特幣可以自證其信,比特幣的發行和流通由全網礦工共同記賬,不需要中心機構也能確保任何人都無法竄改賬本。

73.礦機是什麼?

以比特幣為例,比特幣礦機就是通過運行大量計算爭奪記賬權從而獲得新生比特幣獎勵的專業設備,一般由挖礦晶元、散熱片和風扇組成,只執行單一的計算程序,耗電量較大。挖礦實際是礦工之間比拼算力,擁有較多算力的礦工挖到比特幣的概率更大。隨著全網算力上漲,用傳統的設備(CPU、GPU)挖到比特的難度越來越大,人們開發出專門用來挖礦的晶元。晶元是礦機最核心的零件。晶元運轉的過程會產生大量的熱,為了散熱降溫,比特幣礦機一般配有散熱片和風扇。用戶在電腦上下載比特幣挖礦軟體,用該軟體分配好每台礦機的任務,就可以開始挖礦了。每種幣的演算法不同,所需要的礦機也各不相同。

74.量化交易是什麼?

量化交易,有時候也稱自動化交易,是指以先進的數學模型替代人為的主觀判斷,極大地減少了投資者情緒波動的影響,避免在市場極度狂熱或悲觀的情況下做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量化交易有很多種,包括跨平台搬磚、趨勢交易、對沖等。跨平台搬磚是指,當不同目標平台價差達到一定金額,在價高的平台賣出,在價低的平台買入。

75.區塊鏈資產場外交易

場外交易也叫OTC交易。用戶需要自己尋找交易對手,不通過撮合成交,成交價格由交易雙方協商確定,交易雙方可以藉助當面協商或者電話通訊等方式充分溝通。

76.時間戳是什麼?

區塊鏈通過時間戳保證每個區塊依次順序相連。時間戳使區塊鏈上每一筆數據都具有時間標記。簡單來說,時間戳證明了區塊鏈上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且任何人無法篡改。

77.區塊鏈分叉是什麼?

在中心化系統中升級軟體十分簡單,在應用商店點擊「升級」即可。但是在區塊鏈等去中心化系統中,「升級」並不是那麼簡單,甚至可能一言不合造成區塊鏈分叉。簡單說,分叉是指區塊鏈在進行「升級」時發生了意見分歧,從而導致區塊鏈分叉。因為沒有中心化機構,比特幣等數字資產每次代碼升級都需要獲得比特幣社區的一致認可,如果比特幣社區無法達成一致,區塊鏈很可能形成分叉。

78.軟分叉和硬分叉

硬分叉,是指當比特幣代碼發生改變後,舊節點拒絕接受由新節點創造的區塊。不符合原規則的區塊將被忽略,礦工會按照原規則,在他們最後驗證的區塊之後創建新的區塊。 軟分叉是指舊的節點並不會意識到比特幣代碼發生改變,並繼續接受由新節點創造的區塊。礦工們可能會在他們完全沒有理解,或者驗證過的區塊上進行工作。軟分叉和硬分叉都"向後兼容",這樣才能保證新節點可以從頭驗證區塊鏈。向後兼容是指新軟體接受由舊軟體所產生的數據或者代碼,比如說Windows 10可以運行Windows XP的應用。而軟分叉還可以"向前兼容"。

79.區塊鏈項目分類和應用

從目前主流的區塊鏈項目來看,區塊鏈項目主要為四類:第一類:幣類;第二類:平台類;第三類:應用類;第四類:資產代幣化。

80.對標美元的USDT

USDT是Tether公司推出的對標美元(USD)的代幣Tether USD。1USDT=1美元,用戶可以隨時使用USDT與USD進行1:1兌換。Tether公司執行1:1准備金保證制度,即每個USDT代幣,都會有1美元的准備金保障,對USDT價格的恆定形成支撐。某個數字資產單價是多少USDT,也就相當於是它的單價是多少美元(USD)。

81.山寨幣和競爭幣

山寨幣是指以比特幣代碼為模板,對其底層技術區塊鏈進行了一些修改的區塊鏈資產,其中有技術性創新或改進的又稱為競爭幣。因為比特幣代碼開源,導致比特幣的抄襲成本很低,甚至只需復制比特幣的代碼,修改一些參數,便可以生成一條全新的區塊鏈。

82.三大交易所

幣安

Okex

火幣

83.行情軟體

Mytoken

非小號

84.資訊網站

巴比特

金色 財經

幣世界快訊

85.區塊鏈瀏覽器

BTC

ETH

BCH

LTC

ETC

86.錢包

Imtoken

比特派

MetaMask(小狐狸 )

87. 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


88. NFT交易所

Opensea

Super Rare

89. 梯子

自備,購買靠譜梯子

90. 平台幣

平台發行的數字貨幣,用於抵扣手續費,交易等

91. 牛市、熊市

牛市:上漲行情

熊市:下跌行情

92. 區塊鏈1.0

基於分布式賬本的貨幣交易體系,代表為比特幣

93. 區塊鏈2.0

以太坊(智能合約)為代表的合同區塊鏈技術為2.0

94. 區塊鏈3.0

智能化物聯網時代,超出金融領域,為各種行業提供去中心化解決方案

95. 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是一種旨在以信息化方式傳播、驗證或執行合同的計算機協議,簡單說,提前定好電子合約,一旦雙方確認,合同自動執行。

96. 什麼是通證?

通證經濟就是以Token為唯一參考標準的經濟體系,也就是說相當於通行證,你擁有Token ,就擁有權益,就擁有發言權。


97. 大數據 和 區塊鏈 的 區別

大數據是生產資料,AI是新的生產力,區塊鏈是新的生產關系。大數據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簡單理解為,大數據就是長期積累的海量數據,短期無法獲取。區塊鏈可以作為大數據的獲取方式,但無法取代大數據。大數據只是作為在區塊鏈運行的介質,沒有絕對的技術性能,所以兩者不能混淆。(生產關系簡單理解就是勞動交換和消費關系,核心在於生產力,生產力核心在於生產工具)

98. 什麼是ICO?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首次公開代幣發行,就是區塊鏈數字貨幣行業中的眾籌。是2017最為熱門的話題和投資趨勢,國家9.4出台監管方案。說到ICO,人們會想到IPO,兩者有著本質不同。

99. 數字貨幣五個特徵

第一個特徵:去中心化

第二個特徵:有開源代碼

第三個特徵:有獨立的電子錢包

第四個特徵:恆量發行的

第五個特徵:可以全球流通

100.什麼叫去中心化?

沒有發行方,不屬於任何機構或國家,由互聯網網路專家設計、開發並存放於互聯網上,公開發行的幣種。

101. 什麼叫衡量(稀缺性)?

發行總量一旦設定,永久固定,不能更改,不能隨意超發,可接受全球互聯網監督。因挖掘和開釆難度雖時間數量變化,時間越長,開采難度越大,所開釆的幣就越少,因此具有稀缺性。

102. 什麼叫開源代碼?

用字母數字組成的存放在互聯網上,任何人都可以查出其設計的源代碼,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可以挖掘,全球公開化。

103. 什麼叫匿名交易? 專有錢包私密?

每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注冊下載錢包,無需實名認證,完全由加密數字代碼組成,全球即時點對點發送、交易,無需藉助銀行和任何機構,非本人授權任何人都無法追蹤、查詢。


104.什麼是合約交易?

合約交易是指買賣雙方對約定未來某個時間按指定價格接收一定數量的某種資產的協議進行交易。合約交易的買賣對象是由交易所統一制定的標准化合約,交易所規定了其商品種類,交易時間,數量等標准化信息。合約代表了買賣雙方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


105.數字貨幣產業鏈

晶元廠家 礦機廠商 礦機代理 挖礦 出礦到交易所 散戶炒幣


106.北 楓 是誰?

北 楓 :數字貨幣價值投資者

投資風格:穩健

建立社區 :北斗 社區 (高質量價投社區 )


107.北斗 投資策略

長短結合,價投為主,不碰合約,不玩短線

合理布局,科學操作,穩健保守,掙周期錢


108.北 楓 ?

歡迎幣友,共謀發展

Ⅲ 以太坊聯合創始人表示,"匯總將推動ETH 2.0達到100k TPS

TPS度量標准被認為是任何區塊鏈可擴展性的標准。

高TPS意味著經過考驗的網路,能夠擴展和快速處理用戶交易。這部分有助於將區塊鏈定位為集中式提供商的穩定替代方案。

目前,比特幣提供4 TPS,而以太坊則提高到15TPS。NEO和Cardano等較小的加密貨幣稱正在建立達到1,000 TPS的框架。

現在,隨著ETH 2.0的到來,該協議可能會逐漸看到超過100,000 TPS,並計劃隨著「分片」的部署最終擴展到超過一百萬。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公共區塊鏈比VISA慢的流行論點將被推翻。

六位數TPS即將進入以太坊

以太坊現年26歲的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在本周早些時候發布了推文:

ETH 2.0對數據的擴展將先於一般計算,解釋了以ETH 1.0作為數據層的2-3k TPS,然後用ETH 2.0達到100k TPS(階段1)。

-vitalik.eth(@VitalikButerin)2020年6月30日

Buterin在線評論中指出「匯總可能會增加到成千上萬個,」並補充說,碎片不需要「彼此同步交談,從而能夠實現結合了碎片可伸縮性的同步匯總。」

在相關的Reddit帖子上,Buterin給出了數學公式:

「64個分片*每個分片每個塊256 kB / 12s插槽時間= 1.33 MB /秒。匯總:如果打包得當,則每tx約10-12個位元組。1.33m /(10…12)> 100k。」

他補充說,計算的前提是匯總「准備就緒,第1階段分片准備就緒,並且人們實際使用了該技術。」

*截至6月30日的以太坊的TPS

"匯總"是什麼?

對於初學者而言,匯總是第2層框架,可幫助將網路擴展到當前級別的倍數。匯總以其最基本的形式以壓縮形式存儲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交易數據,而繁重的計算則發生在鏈下。

一個例子是樂觀匯總,它最初由Buterin在2018年提出。一些團隊也在構建特定於應用程序的zk-Rollup,並在相同的體系結構設計上進行迭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Ⅳ 區塊鏈上阿里做了什麼

馬雲:我想知道比特幣可以給社會帶來什麼

在兩會上,馬雲……哦,對不起,不想戴紅帽子的馬雲同志並沒有出席兩會。

那麼,我們回顧一下馬雲在評價比特幣時曾發表的言論:

2017 年11 月,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和雄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承建「數字雄安區塊鏈實施平台」。目前,螞蟻金服已經在雄安提供了在租房領域的區塊鏈落地應用技術。可以說,雄安已經成為阿里在區塊鏈技術整體落地項目上的第一塊試驗田。

Ⅳ 大家都知道技術創新對區塊鏈公司至關重要,那今年哪些公司在技術上有重大突破呢

區塊鏈獨角獸趣鏈科技堅持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今年在技術上做到了新的3個重磅突破:
1.鏈上賬戶突破10億+:支持磨汪譽在鏈上賬戶級別在10億+的情況下,任意賬戶之間的交易聯動,系統能夠保持良好的穩陵雀定性和吞吐量。
2.單鏈性能突破10w+TPS:底層基礎設施單鏈性能突破10w+TPS,可滿足日常各業務領域高並發性能訴求,如智慧城市、數字金融等領域。
3.節點規模突破1000+:支持1000+共識節點組網,並可擴展數十萬個多類瞎段型網路節點分層架構組網,為實現大規模城市級聯盟鏈基礎架構以及大規模物聯網共識網路提供更多可能。

Ⅵ 螞蟻鏈距離取代電子合同還有多遠

作為一個馬雲親自命名,但卻連網路里還沒有完成更名的阿里系公司,螞蟻鏈確實顯得有些過分低調。

在那個人必稱比特幣,家家都要ICO的年代裡,螞蟻鏈顯得有些不合群。

1|螞蟻鏈積累超過50多個應用場景

2015年,阿里內部成立了一個區塊鏈興趣小組,用業余時間,做了個公益區塊鏈,螞蟻區塊鏈就這么誕生了。

即使是2017年ICO最火熱的年代裡,螞蟻鏈也沒顧上外界的聒噪,一直默默獨行, 探索 著區塊鏈應用情況,陸續上線了正品溯源、跨境匯款等產品與服務,積累著技術基礎。

螞蟻鏈在無人陪伴的黑暗中前行,走出自己的路,像極了2009年的阿里雲。

數據來源 公開數據 中國軟體網整理

利用 5年的時間,螞蟻鏈積累了3000多項專利,官方宣布擁有了超過50個應用場景,日均上鏈1億次,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區塊鏈應用公司。 讓2017年那些飄渺的鏈上幻想,照進了現實。

據中國軟體網考證,螞蟻鏈目前至少在供應鏈金融、聯合風控、資產管理、融資租賃、區塊鏈合同、溯源服務、電子執照、票據流轉、發票流轉、可信數據服務平台、遠程招投標、區塊鏈版權、數字物流、數字倉單、聯合營銷、積分營銷、集分寶、數字商品協作網路、職業資格認證服務、善款追溯、時間銀行、養老公益、處方流轉、 健康 服務等24個場景有相對大規模的應用。藉助今年建立的「開放聯盟鏈」,以及整個阿里系企業的規模化效應,螞蟻鏈將中小企業的上鏈成本也從百萬級別降到了數千級。

數據來源 公開數據 中國軟體網整理

這樣大而全,廣而泛的一記耳光,誰的臉會最痛?

2|螞蟻鏈將目標對准電子合同

螞蟻鏈會取代哪些應用呢?第一個倒霉的,一定是電子合同。

自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頒布以來,全國人大、國務院、交通運輸部、住建部、國家移民局等國家部門與機構,相繼制定了許多法規、規范、標准,極大地促進了電子合同行業的發展。同時催生了以e簽寶、法大大、上上簽、信任度、契約鎖為代表等電子合同廠商。

數據來源 公開數據 中國軟體網整理

據公開數據統計,電子合同市場連年增長。單單一個e簽寶截止到2019年年底,電子合同累計簽署量已高達105億次,日均簽署量超2000萬次。 但其主要應用場景還是集中在消費終端的買賣合同、與外部企業的交易合同、人力資源相關的勞動、社保類文件合同,以及企業內部的審批和證明類文件。

數據來源 公開數據 中國軟體網整理

國家在推動了相關的規范與標准,同時也推動了合法合規的四大要素:真實意願、真實身份、原文未改、簽名未改。

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技術所提供的可追溯、防篡改、部分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具有天然適配性。

數據來源 公開數據 中國軟體網整理

在商業交易的環境中,往往伴隨了大量的多節點、復雜流程業務,往往呈現線性關系,而這些節點之前的信任度不足,反復的信息確認溝通,會造成大量的效率損失。 這方面分布式賬本技術是目前最好的技術解決方案。

電子合同剛誕生,就遇到了區塊鏈,這兩個幾乎同時誕生的事物,在2020年突然發現了天然契合點。

3|螞蟻鏈會徹底取代電子合同嗎?

螞蟻鏈的發展鏈路與阿里雲類似,都是脫胎於內部需求而得以誕生和發展,再向滿足外部需求過度成為明星業務。

從追溯螞蟻慈善的項目善款開始,大到管理天貓的跨境商品,為內部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小到保護淘寶的圖片版權,在淘系產品上繳納社保、電費、水費,都徹底地找到了與之對應的外部需求。

在冷鏈食品管理、追溯外部款項、政府財政、公益基金管理、航運港口物流倉儲管理、晶元融資租賃、區塊鏈處方、區塊鏈發票等場景上都開始陸續應用。

最終完成了在區塊鏈慈善上一點爆破,多點開花。

如果說阿里雲解決了雲計算的效率問題,那麼螞蟻鏈可以說是解決了雲計算的價值問題,螞蟻鏈打通了物理世界和雲上世界,實現了資產數字化以及數據資產化的界限破冰。

但歸根結底繞不開的是成本,區塊鏈由於技術復雜,開發一個區塊鏈應用對很多企業來說,都是奢侈品。開發一個區塊鏈應用,投入資金動輒百萬,還需要打通上下游構建企業生態,背後的時間和精力都不可小覷。

這對螞蟻來說也是一樣的,斥巨資打造的區塊鏈應用平台,近年來每年申請專利過千,終歸需要商業落地,現在通過其開展的生態聯盟,「開放聯盟鏈」, 將這個門檻成本直接降到數千,幾與電子合同公司收費一致 ,對電子合同公司而言,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

不管是其超過10萬次/秒的共識演算法性能指標(TPS),還是日前發布的一體機軟硬體和端到端可信環境,螞蟻鏈的技術指標都已在全球一騎絕塵,遠超Fabric、Quorum以及Corda等國際聯盟鏈。 結合著阿里強大的商務能力與政務BD能力來看,徹底的取代現階段的電子合同形態,絕不會超過5年。

伴隨著螞蟻鏈一體機的發布,企業上鏈的成本有望更進一步降低,並在部署時間、交易速度、共識延遲、加速密碼運算方面有更進一步的優化表現。

4|區塊鏈合同接下來會怎麼發展

現階段的區塊鏈電子合同,在未來會怎麼樣?我們從業務、行業發展、產品、技術四個層面來看待區塊鏈應用的發展:

1) 在業務層面上,從目前的應用場景看,還有很多空白領域具備「上鏈」的潛力有待開發,目前來看, 和金融行業的契合度相當高,可以對接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等其他金融業務,並有望與RPA產生進一步的融合。

2) 從行業發展層面上,不光是螞蟻鏈,也包括了追趕者騰訊區塊鏈,都在嘗試做生態,發展聯盟鏈。聯盟鏈能夠大幅提高交易效率與降低交易成本,因其「多中心化」的特點,並具有自主可控、隱私保護、效率高的優點。

3) 從產品層面上,大廠的區塊鏈產品都在走向平台化,螞蟻鏈的BaaS平台也好,騰訊的「TrustSQL」也好,都在朝著平台的方向走。未來的中小廠商可以選擇藉此加入互聯網巨頭們的SaaS陣營,在特定領域中建立自身的優勢,朝著「小而美」的方向走。

未來的鏈上應用,有望為用戶提供多樣的部署模式與產品形式,以滿足個性化的用戶需求。但在跨鏈數據互通,面對不同鏈的技術與數據適配性上,將會是這些平台型企業的一個挑戰。

4) 區塊鏈發展至今,以BTC、ETH、EOS為代表的三代公鏈,分別在效率、安全、中心化三個方面做出了不同程度的犧牲,雖然螞蟻鏈的技術突飛猛進,但這三個彼此制約的指標仍然是需要不斷突破,且缺一不可的重要難題。

伴隨著上鏈數據量的激增,這個難題會越來越的明顯。 而目前螞蟻鏈客戶的付費能力能否覆蓋住成本,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Ⅶ 為什麼我說區塊鏈技術會改變社交電商的未來

為什麼我說區塊鏈技術會改變社交電商的未來?

一、區塊鏈技術解決了什麼問題

「最近經常有人問我,都知道區塊鏈賺錢,但是能不能用一句話告訴我,區塊鏈這個技術到底解決了什麼問題?」

雖然許多人都知道,區塊鏈技術支撐了比特幣的運轉,但一說到真正解決了什麼問題,或者說區塊鏈創造了什麼價值,很多圈內人都啞口無言。因為超高的賺錢效應讓大家並不能冷靜的從投資或技術的角度出發去看待這個行業甚至這個所謂生態。

最近,當我去采訪一些「幣圈老人」的時候,才獲得了較好的答案。

「區塊鏈技術,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

通過區塊鏈的特性,我們可以做到完全的不可篡改,可溯源,交易通過智能合約等等。因此,理論上所有需要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人與人之間信任問題的,都大概率需要區塊鏈技術來進行發展與革新。

二、互聯網時代,催生了社交與電商

互聯網是人類通過技術手段大大的優化了信息傳遞的問題。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為粗略分為廣告,電商,游戲,三大模塊。因此,在互聯網時代,電商,社交的興起毋庸置疑。

拿當前競爭非常激烈的電商行業來說,以阿里巴巴、京東為例均為電商領域的佼佼者,中國大陸地區電商行業更是在互聯網浪潮中實現了電商領域長達17年的爆發式發展。國內第一、世界第二大社交軟體:微信,也成為了行業的領袖。

目前的互聯網行業經過了時間的洗禮,大浪淘沙後已經形成了明顯的寡頭效應。如今,電商市場內的寡頭每一個都成為了行業重艦。當然也出現了大船難掉頭的情況。在此種狀態下。所有的電商公司都在尋找新的破局方向。而許多人都盯上了跨界合作的社交電商領域。

社交電商的兩大代表,即為為搭載在微博與微信生態中的電商。目前,社交電商的總市場佔比已經高達14%-20%

雖然許多人說,區塊鏈的最大應用在於炒幣,但SEC這類項目的發起,預示著區塊鏈技術是存在改善行業現狀的可能的。也正因為有許許多多像SEC這樣的團隊,尋找技術與行業的結合點,解決行業的關鍵問題,才是以後整體區塊鏈的研究方向與共識。

Ⅷ 區塊鏈應用需要完善的問題有哪些

2018年是塊鏈元年,但世界整體塊鏈行業除金融業外還處於方興未艾階段,塊鏈行業的成熟需要技術、市場、監督、普及度等一系列因素的融合.根據塊鏈目前的發展勢頭,專家預計3~5年內可以實現規模化的落地應用,實體經濟也有新的發展模式.塊鏈的應用需要完善的問題是什麼?

加快區塊鏈技歲森裂術在產業場景中的落地,仍需重點關注

1.應用場景的快速匹配.

用塊鏈技術切實解決行業市場痛點.在市場B2B的主流交易模式場景中,使用塊鏈技術比較容易結合.如果應用場景符合交易頻率高、交易范圍固定、信用不足等條件,塊鏈技術可以輕松實現這種場景.未來,隨著塊鏈技術基礎的成熟,將逐漸應用於更多的交易模式.

2.技術進一步完善.

塊鏈技術目前完善度不足,51%計算能力攻擊問題、雙花差距問題、交易成本高、TPS吞吐量少、交易塊鏈選擇問題、POW共識機制過度消耗能量、黑客入侵等技術障礙.

3.行業機制健全.

精準區分中心化與去中心春彎化的關系.去中心化是指在整個運行系統可以實現無中心機構管理的條件下自治運行,兩個陌生個人在去中心化的條件下可以以低成本、乎閉快速地實現信賴,實現交易事實.但是,明確的是,該生態系統並非無人管理,塊鏈仍然是信息中樞,需要不斷的技術作用,進行反復升級,背後有一定的中心化機制.

Ⅸ 區塊鏈的TPS

眾所周知,比特幣每秒只能進行大約7筆交易,以太坊稍微好一些,也就10-20筆。作為一個支付系統,這是遠遠遠遠不夠的,經常也有人拿這點來說事,認為區塊鏈效率低雲雲。

其實現在有很多的方案在試圖解決TPS的問題,比如說fabric可以到數千的TPS,石墨烯系列可以到上萬的TPS,比特幣和以太坊的Off-chain方案理論上支持無限的TPS。那麼是不是說這些新的技術才是區塊鏈的未來呢?這個問題總是很難回答,要說一大堆共識,分布式,安全之類的事情。

過年期間看了BM的一個訪談,他提到了VB的一個理論,Scalability,Decentralization和Security在區塊鏈中不能兼顧,類似於分布式系統裡面的CAP理論。

我發現這個理論用來解釋區塊鏈技術真是簡單粗暴而有效。

比如說:聯盟鏈通過准入機制,控制了驗證節點的數量,通過犧牲Decentralization提升了Scalability;石墨烯系列的DPOS,RippleNet的共識也是同理;比特幣通過提高每個區塊的容量,也可以達到擴容的目的,但結果是對礦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自然的准入門檻,實際上也是犧牲了Decentralization;比特幣和以太坊挖礦難度都可以調整,降低挖礦難度實際上也可以提升Scalability,但付出的代價是抗攻擊能力下降了,犧牲的是Security。

但這個理論放在off-chain類型的方案上就失效了,比如說閃電網路(雷電網路),以太坊的plasma還有R3 Corda(這個比較特殊,直接把鏈都省了)。對off-chain方案原理感興趣的童鞋移步這里, http://www.8btc.com/ln-rn-corda 。大致方案就是交易雙方鎖定準備金,把海量的交易打包以後上鏈,鏈上只保存交易的最終結果。通過智能合約和線下的多重簽名機制,作弊方將會被罰沒准備金。

Off-chain方案看上去很完美,保證Decentralization和Security,同時無限擴展。

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我們以閃電網路為例(事實上plasma我還沒完全理解😅),至少它有下面幾個缺點:

1.閃電網路中鎖定的比特幣只能用在閃電網路中,只有交易通道關閉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鏈上承認的貨幣,這在理論上會出現類似銀行擠兌的情況。如果大家對閃電網路失去信心,集中關閉通道,會拖垮比特幣網路。但,這個似乎也不是很大的問題,只要閃電網路沒有爆出什麼漏洞,比如說簽名演算法被攻破之類的。

2.交易是在鏈外執行,鏈上無法驗證提交的交易是否最新版本,雖然腳本保證了提交舊版本交易的攻擊者有被罰沒准備金的風險,但前提是要防禦者監控網路並提交更新版本交易的證據。也就是說從原來比特幣的被動防禦(私鑰不丟失就能保證資金安全)轉變成主動防禦。從這個角度看也算是降低了Security吧。這個主動防禦的操作交給用戶也不太現實,最終必然會衍生出一些服務公司,代替用戶保存鏈外交易憑證,並防止作弊。某種意義上面又從「去中介化的信任」轉變為需要信任中介了。這個角度看,似乎也是犧牲了Decentralization。

3.閃電網路中只有保存最終的資金狀態保存,中間的交易細節全部被忽略,支持者認為是保護了用戶的隱私,反對者認為是損失了交易數據。

4.因為通道需要准備金維持,不可能任意兩個用戶間都存在交易通道,用戶之間轉賬可以通過中轉的方法,最終很可能會有大資金形成中心化的中轉節點。

Ⅹ 馬雲如何回應區塊鏈技術

馬雲是英語專業出身,對於技術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不過,馬雲一直很重視技術,比如阿里巴巴首期投資1000億成立了達摩院,主要就做底層技術研發。

對於2018年十分火爆的區塊鏈技術馬雲也多次表態。在今天舉辦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馬雲又談到了比特幣和區塊鏈。

互聯網大佬中,不只是馬雲不看好比特幣,馬化騰也曾說過跟馬雲類似的觀點,他甚至認為數字貨幣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區塊鏈技術是好的,但是怎麼用好這是另一個方面。如果做數字貨幣ICO,我覺得還是有很多的風險的,不是技術不成熟,如果大家都可以用區塊鏈技術隨便發行數字幣,那會引發很多監管的問題。現在數字貨幣雖然很熱,但是我們並沒有參與其中,我們不考慮發幣,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風險的事情。」

李彥宏沒有反對過比特幣,不過他也很認同區塊鏈技術的價值:

「區塊鏈技術非常具有革命性,但現在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傳統互聯網中,虛擬的東西是make a ,它是沒有新增加成本的,但是區塊鏈到來之後,可以真正使虛擬物品變得唯一,這樣的互聯網跟以前的互聯網會是非常不一樣的。」

顯而易見,BAT大佬都重視區塊鏈技術,但對於比特幣卻不怎麼感興趣。在我看來,現在數字貨幣炒作確實有點「擊鼓傳花」的感覺,數字貨幣在炒作者眼裡有價值甚至價值很高,但在不持有比特幣的人眼裡可能一文不值。

「羅超頻道」建議讀者如果只是持有一點玩玩是可以的,但拿出巨額資金炒作就跟賭博沒什麼兩樣了。

BAT目前都在區塊鏈上布局,卻都不參與發幣、ICO、數字貨幣交易平台。

2015年網路金融成立了區塊鏈技術團隊,2016年投資了美國區塊鏈技術公司Circle,去年網路區塊鏈技術開始大面積落地,網路金融成為主要的應用者。

阿里系重點做區塊鏈的是螞蟻金服,阿里首席戰略官曾鳴曾透露螞蟻從2015年開始布局區塊鏈。跟網路集中應用區塊鏈到金融的思路不同,它追求應用的廣度,讓外界意外的是,螞蟻最先應用的區塊鏈場景不是金融,而是各種生活場景。

早在2015年,騰訊就已成立區塊鏈團隊,不過是研發先行,做技術探索,通過聯盟鏈技術,將區塊鏈落地到微黃金、供應鏈金融、電子存證、公益尋人等項目中,基本都與金融有關,外界同樣知之甚少。騰訊還搭建了一個區塊鏈的基礎架構平台,叫區塊鏈即服務(BAAS平台),供區塊鏈開發者使用。在AI諸多技術上騰訊都是「後發而至」,可能會先做技術布局,但應用落地卻會相對謹慎。

熱點內容
比特幣匯款匯錯地址 發布:2025-06-29 01:05:59 瀏覽:88
比特幣陳什麼雄 發布:2025-06-29 00:56:00 瀏覽:786
永續合約帶單怎麼賺錢 發布:2025-06-29 00:51:36 瀏覽:297
區塊鏈負責人立項 發布:2025-06-29 00:44:48 瀏覽:741
口碑好的區塊鏈礦機報價 發布:2025-06-29 00:24:30 瀏覽:723
比特幣幣修改 發布:2025-06-29 00:07:38 瀏覽:824
以太礦機服務 發布:2025-06-29 00:06:22 瀏覽:152
現貨和合約比值怎麼計算 發布:2025-06-28 23:47:17 瀏覽:57
比特幣漲的時候買還是跌的時候 發布:2025-06-28 23:47:10 瀏覽:894
合約賬單怎麼算 發布:2025-06-28 23:43:19 瀏覽: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