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與區塊鏈技術
A. 區塊鏈技術是央行數字人民幣的出路嗎
數字人民幣是國家背書的法定貨幣,自概念誕生以來,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目前數字人民幣已經基本完成了頂層設計、標准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了。據了解,數字貨幣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
如果順利的話,2022年,我們將可以揭開數字貨幣的面紗。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明確表示:數字人民幣在研發工作上不預設技術路線,可以在市場上公平競爭選優,既可以考慮區塊鏈技術,也可採取在現有電子支付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新技術,充分調動市場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也就是說:區塊鏈是數字人民幣研發考慮的技術路線,但絕不是唯一選擇。
數字人民幣和比特幣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
數字人民幣和比特幣一樣,都是通過智能合約的方式實現點對點支付,有嚴格的程序進行交叉驗證、不容易被偽造;
雖然都是虛擬幣,不同的是,數字貨幣是用來流通的法定貨幣,有法律效力;比特幣是虛擬資產,具有投資價值。
數字人民幣和區塊鏈
雖然區塊鏈不是唯一選擇,但區塊鏈技術卻有強的競爭力。
數字人民幣採取了雙層運營體系,即人民銀行不直接對公眾發行和兌換央行數字貨幣,而是先把數字人民幣兌換給指定的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運營機構需要向人民銀行繳納100%准備金,這就是1∶1的兌換過程。
7月28日,農業銀行發布公告稱:通過附屬機構設立的農銀金融 科技 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農銀金科」)於北京正式注冊成立,其注冊資本為人民幣6億元。
根據公告顯示,農行金科的的業務方向主要是運用金融 科技 手段,開展技術創新、軟體研發、產品運營與技術咨詢。而在農行金科發布了招聘公告中,筆者發現軟體研發中有一項職位為:區塊鏈研發工程師。
主要職責為: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項目建設和優化工作,推進基於區塊鏈的銀行業務拓展和業務優化,並提供解決方案。
從這一些動作中,可以看出區塊鏈技術是銀行重點發展的技術之一,無論最終數字人民幣最終會是如何,區塊鏈技術都將推動我們繼續進步發展。
文章作者:小鏈 財經 大世
B. 區塊鏈公司與多國央行合作研發CBDC 央行數字貨幣採用區塊鏈成為可能
眾所周知,法定數字人民幣採用的是基於UTXO模式的中心化賬本,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負責維護與管理,這與以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為核心機制之一的區塊鏈技術並不相符。而區塊鏈技術公司運用區塊鏈技術優勢參與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是區塊鏈技術的一次新突破、新應用。
ConsenSys參與CBDC研發
據悉,ConsenSys在官網就曾發布過《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文章表示,數字貨幣可以提供更便宜的跨境匯款,改善銀行間支付結算以及加速零售市場創新等。如果各國中央銀行不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則將導致市場依賴「私人支付代幣」,從而可能會帶來私有實體的失敗和財務問題的風險,因為私有代幣可能並非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而央行數字貨幣將帶來無風險、可廣泛使用的替代方案。
Charles d'Haussy表示,2016年ConsenSys通過與新加坡貨幣當局以及南非儲備銀行合作開始接觸關於CBDC的相關工作,也逐步地開展了跨境支付技術的業務。「在此基礎上,我們正在探討一個更大的概念—『可編程貨幣』,任何有代幣架構的CBDC都可支持。CBDC是對電子現金的一種完善迭代,可以改善中央銀行資金的利用率,確保價值鏈更高效。」
此外,ConsenSys不久前曾發布了一項合規服務,以幫助交易所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項目識別以太坊發行的可能與犯罪活動相關的代幣交易活動。ConsenSys全球金融 科技 聯席負責人Lex Sokolin對此表示,「越來越多的人在構建去中心化應用,這是拼圖的一部分。我們正在試圖做的是使去中心化金融基礎設施上的活動更加安全、透明且更容易追蹤。」
在雄厚的區塊鏈技術背景下,ConsenSys參與澳大利亞、法國以及泰國等國家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或將使區塊鏈技術融合CBDC成為可能。
CBDC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可行性
對於以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為特性的區塊鏈能否與中心化的央行數字貨幣結合的問題,中國證監會 科技 監管局局長姚前指出,CBDC是否採用區塊鏈技術依然存有爭議,一種典型的觀點是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與中央銀行的集中管理存在沖突,不建議CBDC採用該技術。
但是區塊鏈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發展,並與各項主流技術在深度融合,因此無論從技術角度還是業務角度,現實應用中的區塊鏈都與「原教旨主義」的理解有所不同。如何運用區塊鏈技術來更好的服務於中心化管理下的分布式運營,可能是CBDC當前需要重點 探索 的方向。
姚前認為,雖然區塊鏈的技術特點是不依賴中心機構,但不代表其不能納入到現有中心機構的體系內,只要通過合理的設計,中央銀行恰恰可以利用區塊鏈將分布式運營有效整合起來,更好地實現對CBDC的中心化管控,兩者並不存在必然沖突。區塊鏈作為一種可能成為未來金融基礎設施的新興技術,對於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二元模式而言,有助於實現分布式運營,同時並不會影響集中管理。自底向上的「兌換」可以制定出全新的CBDC實現方案,這一方案同時實現了「管控中心化,運營分布式」的目標。
澳大利亞央行宣布的數字貨幣研究項目就在 探索 使用分布式賬本技術(DLT)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的潛在用途和影響。
在該項目之下,澳大利亞將開發一個發行代幣形式的CBDC的概念證明,市場參與者將可以在基於以太坊的DLT平台上使用這種CBDC進行融資、結算和償還代幣化銀團貸款。該項目預計於2020年底前後完成,項目的各個參與方計劃在2021年上半年發布有關該項目及其主要發現的主題報告。
C. 金融主權的確立,看央行數字貨幣與比特幣等區塊鏈幣的區別
最近幾個月,央行數字貨幣測試進行的如火如荼,特別是29號建行App數字錢包的忽然爆發,更是把央行數字貨幣推向了前所未有的熱度。
很多人會想到,既然央行的數字貨幣很快就會推出了,那麼基於區塊鏈的貨幣,比如比特幣、以太坊等是不是也到了實用的階段?會不會在國內也會承認?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央行的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數字幣有本質區別,甚至說,沒有任何關系,而且很多原則都是相反的,主要區別有如下幾個方面:
1.央行數字貨幣是中心化的,而區塊鏈幣是去中心化的。
這一點可以說是根本區別,區塊鏈幣發展出來的本質就是去中心化,也就是沒有一個人或者組織可以控制區塊鏈網路,所有參與方共同維護了整個區塊鏈;央行的數字貨幣是央行組織的,央行就是中心,負責管理所有的相關技術和業務。
2.央行數字貨幣是實名的,而區塊鏈幣是匿名的。
這是第二個最大的區別,區塊鏈幣因為它的匿名性,成為了有組織犯罪的溫床,各種勒索、威脅也是要求以區塊鏈幣支付贖金,因為是匿名的,無法追蹤真正的使用者。央行數字貨幣要求實名認證,所有使用者都是可以找到的,不用怕被用來做壞事。
3.央行數字貨幣是有法定支付保證的,而區塊鏈幣是無任何保證的。
這也是區塊鏈幣最大的風險所在,你可以說一個比特幣價值一萬元,也可以說一分錢不值,而且就兌付剛性來說,就是一堆數字,沒任何價值。央行數字貨幣和紙幣是一一對應的,需要的話,可以兌換成紙幣。
4 .央行數字貨幣可以離線支付,而區塊鏈幣必須聯網使用。
央行數字錢包支持聯網和離線支付,即使沒有網路也可以直接使用,大大擴展了適用范圍;區塊鏈幣使用比較麻煩,不但要在線使用,大部分還需要安裝專用的客戶端,增加了使用的難度。
5. 央行數字貨幣支持高並發,而區塊鏈幣有交易速度限制。
區塊鏈幣的本質決定了它的交易是低效的,如果要達到較高的交易速度,成本和安全性就很難保證。而央行數字貨幣不是基於區塊鏈的,也許會在部分場景使用,但是本質不需要區塊鏈來保證,所以可以達到傳統電子交易的速度,即使全國人民都使用電子貨幣,也能滿足交易要求。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央行數字貨幣不但和區塊鏈幣無關,甚至我們可以說,央行數字貨幣是區塊鏈幣的反面,不但不會為區塊鏈幣背書,甚至基本宣告在中國不可能使用任何區塊鏈幣了。
D. 央行成立「區塊鏈銀行」是個好主意嗎
理論上,這是一個好主意,可以更好的規范人們去利用區塊鏈技術。
從區塊鏈技術發展來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加密的貨幣、轉賬、匯款和數字支付系統等數字貨幣的應用;第二階段為加密的股票、債券、期貨、貸款、智能資產和智能合約等更為廣義資產標的的應用;第三階段將在政府、健康、科學、文化和藝術等有所方面的應用。目前,區塊鏈技術應用僅處於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過程之中目前,區塊鏈銀行業務包括:1、點對點交易的P2P跨境支付和匯款、貿易結算以及證券、期貨、金融衍生品合約買賣等。2、登記。區塊鏈具有可靠的資料庫記錄各種信息,對存儲的反洗錢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具有可信和可追溯的特點。3、確權。如衡平法法系登記轉讓事項的權利認定等程序,可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4、智能管理。由於「智能合同」具有自動檢測有效性,滿足程序條件,合同則自動處理付息和分紅,避免了人為干預而產生信用違約風險。GSN社交銀行——去中心化信用的建立
從理論上來說,區塊鏈這種信用建立機制,從全球成本上來看,很可能比中心化信用的建立成本還要低,這符合全球市場進化的趨勢!
而GSN社交銀行的意義就在於,以技術保證建立了一套分布式、 點對點、公開透明的信任系統。GSN作為全球的分布式資料庫,其中存儲了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每一次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
GSN通過技術架構傳遞價值,讓被記錄下來的每一筆交易都絕對可信,不可篡改。從這一點來看,GSN顛覆性的意義就在於,以技術保證建立了一套去中心化的、公開透明的信任系統。GSN不再依靠中央節點,而是通過技術架構自動實現信任,傳遞價值,這就是GSN的優勢。
E. 世界各國央行紛紛布局數字貨幣,布局數字貨幣的支付原理是啥
世界各國央行紛紛布局數字貨幣,布局數字貨幣的支付原理是區塊鏈技術。
1.數字貨幣支付原理是通過唯一的數字秘鑰;
2.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沒有人能夠控制別人的數字秘鑰;
3.使用數字貨幣可以讓國家監控到資金的流向解決老百姓實際問題。
互聯網的不斷普及讓大家意識到科技的力量,數字貨幣作為這幾年的風口行業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世界各國央行紛紛布局數字貨幣,布局數字貨幣的支付原理其實就是使用區塊鏈技術中的數字密碼,這些數字密碼是唯一存在,通過這個唯一存在的數字秘鑰進行支付,區塊鏈技術是去中心化的技術,沒有人能夠控制這些貨幣,但是區塊鏈技術能夠跟蹤每一筆消費記錄,數字貨幣支付能夠讓國家監控到資金的流向,從而分析老百姓的供需,為老百姓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國家通過數字貨幣可以監控資金流向,能夠總結和歸納這些貨幣主要去向,從而能夠更好的解決老百姓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也是世界各國央行紛紛布局數字貨幣的原因。
F. 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發展前景如何
央行數字貨幣 DCEP 的發手旦並展前景值得關注和期待。一方面,DCEP 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和交易,具有快速、便捷、安全的特點。它畢跡可以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方式,也可以促進金融體系的創新和發展。另一方面,央行數字貨幣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比如如何平衡技術、法律、監管等各個方面的關注點,如何與現有的金融體系統一和協調等。
總的來說,央行數字貨幣 DCEP 的發展具有諸多潛力和機遇,有望為金融和經濟體系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變革。但同時也需要政府和金融機構等各方共同努力,加強規范遲信管理和技術保障,推動 DCEP 的普及和發展。
G. 央行數字貨幣和雲數貿有關系嗎
央行數字貨幣和雲數貿沒有直接的關系。
央行數字貨幣(CBDC)是指由央行發行和管理的數字貨幣,使用區塊鏈等技術實現貨幣形式的數字化。而雲數貿則是指基於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等金融科技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資產交易平台。
雖禪神然央行數字貨幣和雲數貿都涉及到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但二者的本質和應用場景坦襲臘不同。央行數字貨幣是由央行發行和管理的法定貨幣的數字形式,旨在加強讓滑貨幣政策的實施和金融監管的效能,而雲數貿則是一個數字資產交易平台,提供數字資產交易、儲蓄、貸款等服務,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當然,隨著數字經濟和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央行數字貨幣和雲數貿在未來也可能會在某些方面有所交集,但目前二者並沒有明顯的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