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張教授講區塊鏈

張教授講區塊鏈

發布時間: 2023-09-25 21:18:38

Ⅰ 2021創新趨勢解讀!中英全球創新論壇干貨集錦 | 論壇直擊

2020年正值技術發展的高峰元年,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數字化、工業互聯網等議題成為 社會 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各企業都在面臨著技術驅動的行業顛覆和動盪不安的市場環境。 面對未來,我們究竟應該如何重新出發?


12月12日至13日,跨越疫情阻礙,「2020中英全球創新論壇」在線上舉行。 來自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北京大學與浙江大學的著名專家學者聚焦商業創新,對企業管理創新方向、跨境技術合作、創新創業服務、中英科創園發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地探討。


本次論壇由創合匯新商學聯合劍橋大學哈默頓學院共同舉辦,通過10場重要議題和2場圓桌論壇,為來自全球的學者、商界領袖和創變先鋒等各界人士構建了一個互相分享新知與方法,互相汲取信心與力量的場域。


DAY 1

/ 開幕詞 /

創合匯商學院、創合匯雲大學院長谷來豐先生首先為本次論壇致開幕詞。谷院長指出,創合匯新商學的使命之一就是推倒大學的圍牆,重塑商學教育,讓知識能夠流動起來。我們希望通過不懈的努力,能夠為更多創新創業者賦能,提高大家的能力、拓寬視野,從而助力中國創新。基於此,我們與多所國內外頂尖高校建立合作,不僅加強學術交流,同時共建教學中心,引進國外優秀的商學院學位項目,包括荷蘭商學院的MBA項目、美國雪蘭多大學的MBA項目、比利時列日大學HEC列日高商EDBA項目等。


最後,願論壇在這個與眾不同的寒冷的冬季里能給大家增添溫暖和信心!


/ 創新不可預測 /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創始人、教授張維迎表示,創新不可預測。因為創新是我們做過去沒有做過的事情,過去的數據都不能告訴我們未來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

張教授指出,企業家決策並非完全基於科學決策。我們一般認為科學決策最了不起,但科學決策是基於數據和計算,給定的數據,只要計算方法不發生失誤,那答案就是唯一的。企業家決策不同於數據和計算,而是基於想像力、直覺和判斷,所以同樣的數據,不同的人得到結論是不一樣的。因此企業家決策是沒有共識的,多數人同意的不能叫做創新,只有少數人同意的才可能是創新,所以企業家決策並沒有標准答案。如果我們混淆了這一點,完全用科學決策來替代企業家決策,就可能會阻礙創新。


/ 人工智慧的未來 /

華中理工大學人工智慧博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黃鐵軍表示,回顧一下人工智慧發展的 歷史 ,對於人工智慧未來的預測其實很難,但是如果我們從本質上看,智能就是一種功能、現象。那麼我們真正要預測未來要看的不僅僅是智能本身,而是要看實現智能所依賴的機器載體的變化,這種變化會帶來根本性的變化,而這種根本性的變化也是我們預測未來的一個最主要的依據。


如果我們要看10年、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是要看實質上未來的智能系統要干什麼。我認為未來的智能系統的基本任務實際上是要在自然的環境裡面、開發的環境裡面進行 探索 ,去面對真實的挑戰,去解決問題。就像我們人要在一個復雜環境里邊實現 探索 ,然後解決問題一樣。


/ 劍橋大學產學研演化之路 /

劍橋大學衍生技術公司CEO,劍橋大學技術轉移辦公室國際拓展計劃負責人Brain Corbett教授為大家分享了劍橋的生態系統是怎麼樣支持創新的,以及劍橋大學的技術商業化之路。

Brian Corbett教授表示,在過去的幾年,劍橋大學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大大學創新生態系統, 那麼, 劍橋大學成功的秘密是什麼呢?



還有就是通過科研能夠帶來很大的影響力,科研的影響力是通過產品或者技術的商業化進行提供的,通過我們的研究過程可以去很好地與終端消費者進行連接,能夠讓消費者享受到最新的科學產品。


主持人:請教一下鄧博士,其實北大科創園與劍橋相似,都是依託於北京大學,擁有大量產學研的資源,請您跟大家介紹一下目前的發展狀況以及成果。


鄧仲明: 我們是北京大學下面的 科技 園。我們基礎人才更多的來自大學跟科研機構。我們更多是從北京大學和其他的一些大學,來找到一些創業的團隊來到我們園區。目前我們園區有60多個創業團隊,大概三分之一來自北京大學,也有來自其他大學清華、哈工大,也有15個團隊來自國外。我們現在已經有45家企業畢業,畢業是什麼意思呢?在中國的概念畢業就是拿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所以總體上來說,我們是非常歡迎跟大學科研機構合作,包括國際上的合作。目前來說我們已經跟加拿大、跟德國在建立合作。


DAY 2

/ 變革時代的創新管理 /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學系副主任、教授鄭剛老師為大家分享了變革時代的三大創新法則。


第一個法則,在當前的變革時代我們該怎麼做,我的建議是在理念上要樹立全面創新觀,也就是說創新不光是單純的技術方面的問題,商業模式、市場、文化、組織結構等等這些都可以通過創新來為公司創造價值。


第二個法則,在VUCA變革時代行動上應該怎麼做,我的建議就是精益戰略,能夠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第三個法則,在組織形式上我們該怎麼做,我的建議是怎麼樣「一企兩制」建立二元型的組織,什麼叫二元型組織,一方面要確保現有的主營業務第一曲線越做越好,另一方面也要提前地培育和布局第二曲線即未來的增長點。


/ 雙循環驅動下的投資邏輯 /

國科嘉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夥人、原中國電信天翼創投常務副總經理陸佳清表示,雙循環驅動下基本的投資邏輯在於,比如我們看「新基建」領域,或者說「十四五」期間TMT領域的大的邏輯,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個,所謂的技術卡位。比如說我們國家大的晶元,如飛騰、龍芯、海光等等,其中你佔了一個,你就顯然在桌面和伺服器端有你一席之地。這是一個典型的卡位邏輯。

第二個,業務卡位。我們又看到有一些商業的邏輯,叫業務卡位,比如說講信息安全,典型的信息安全的賽道就是一個散碎的賽道,這個當中很多領域都是兩位數的增長,包括工控安全、數據安全都在兩位數的增長,但是任何一個其中的細分方向只有小幾十億,整個市場容量是不大的。我們會發覺,在這當中首先你在細分賽道要有一個業務卡位,然後迅速地要橫向長才能長到一個非常大的公司。


/ 劍橋商業創新與孵化器發展 /

劍橋大學材料科學博士,劍橋 科技 園聖約翰創新中心執行董事Alex Smeets表示, 科技 園、加速器、孵化器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都是取決於我們如何去運營這些園區或者孵化器。有一些大型的加速器,並不是提供一個專注於線下或者硬體的設施,有的時候我們會提供一些共享的辦公空間或者辦公桌以及其他的設施。

劍橋大學第一個這樣的加速器叫做暢想空間企業家加速器,這個加速器的宗旨是希望能夠改善幾百萬的人的生活,就是通過這個加速器里入駐的這些創業公司更好地改善人們的生活,所以我們也提供了一系列的硬體和軟體設施,包括共享辦公空間、創業社群資源、對接成功企業及投資者、提供一些現場的咨詢。


第二個加速器是成立於2012年,這個加速器有著一些教學的任務,還有一些為創業者開設的培訓和輔導的項目。這個加速器是由商學院所運營的。


還有一個孵化器和共創中心叫做巴克萊雄鷹實驗室孵化器共創空間,它是在2007年、2008年之後成立的,國家很希望去重塑金融和銀行界的信譽,所以這個孵化器和共創空間是提供了一些私人的辦公室和會議空間。


/ 加密貨幣與區塊鏈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劍橋替代金融中心及宏觀經濟學中心研究員Garrick Hileman表示,一個區塊鏈初創公司的創始人曾經說,區塊鏈能夠幫助我們將一個不要做惡人的世界轉變為一個不能做惡魔的世界。因為現在有了區塊鏈之後,不會有數據篡改或者有盜竊等等一些惡意的作為,因為區塊鏈是一個沒有中心化的技術,所以使用區塊鏈能夠做很多的事情。除了數字貨幣之外,我們還可以做智能合約,它是一個在區塊鏈技術上運行的一個軟體,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去進行一些智能的合約的達成。


Garrick Hileman也談了大家對於區塊鏈存在的一些常見誤區。他表示:


區塊鏈目前已經被大家炒得非常熱,第一個誤區,認為區塊鏈是不需要信任的。但其實區塊鏈是需要一定程度的信任,數字貨幣不是自動就是安全的,它不是100%安全的,並且區塊鏈不是自動的就比其他的系統安全。


第二個誤區,認為區塊鏈是防篡改或者永恆不變的。但這不是正確的,其實我們的交易可以被逆轉,並且交易可以在一些特定的情況被逆轉,並不是永遠防篡改的。但是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去防止篡改,因為它是分散性的,而且基於它的技術架構很難去進行人為的篡改,但是它並不是完全防篡改的。


/ 演算法博弈與計算機 社會 選擇 /

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牛津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Edith Elkind主要為大家分享了人工智慧在安保領域的應用。她表示,做安保工作的挑戰之一就是安保資源非常有限,例如說在機場,保安不能在每一個節點部署足夠的人手。在保護野生動物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需要看攻擊者如何部署,如果說攻擊者不觀察我們的情況,那麼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容易,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因為攻擊者的攻擊是不可預測的,我們無法預測他們的攻擊方案,戰略只能是進行智能的隨機分配,有些目標可能對於攻擊者更加重要,但是無法預測,所以只能進行隨機的分配,評估一下哪個目標對於攻擊者更加重要。這就是人工智慧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人工智慧幫助我們決定如何進行安保警衛的部署,以及幫助我們預測襲擊者的襲擊目標。


圓桌論壇

《中英創新產業園區發展之路》


以《中英創新產業園區發展之路》為主題,劍橋大學材料科學博士,劍橋 科技 園聖約翰創新中心執行董事Alex Smeets博士;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牛津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Edith Elkind博士;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全國孵化聯盟主任,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國際 科技 合作部部長王曉利先生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學系副主任、教授鄭剛先生共同出席了本次圓桌論壇。


主持人:首先我想請問王秘書長,請您從中國的角度談一下,如果我們需要和海外的科創園合作,發展方向在哪些領域。


王曉利: 我們現在在開展許多海內外的合作,從園區服務來講,就是幫助國內園區設立海外的創新中心或離岸孵化器,今天因為疫情的影響,原來線下交流交往的方式暫時停止了,現在也在 探索 更多的國際合作方式方法。


在園區方面,一個是設立海外創新資源中心,另外一個是組織相關創新創業活動,這里包括各類大賽。我們也在為雙向孵化企業提供相應的專業服務,包括公司注冊、政策申請、海外合規、產品貿易、海外投融資、海外招聘、海外大型會展及海外宣介會等服務。


在企業層面,第一個是在幫助國內的企業設立海外研發中心和海外實驗室,幫助國內企業尋找技術合作夥伴,拓展海外市場和全球化的發展。第二個是幫助合作國家的企業進行項目孵化,加速路演服務,這就是目前在做的國際合作方面的工作。此外,我們亦想和英方探討共同成立海外投資基金,互相推薦優質項目、承擔輔助投後管理責任,分享基金投資收益。


主持人:Alex博士,請您分享一下中英雙方在孵化器和科創園方面的合作機會。


Alex Smeets: 與中國的孵化器和科創園機構合作是非常關注的領域,過去已經有了一系列的合作活動非常成功,目前在不停地 探索 和學習如何更加好地合作。


現在談到合作機會,過去有遇到一些挑戰,在不同的國家,科創園管理和運營的方法是不同的,劍橋大學的科創園和孵化器是以非常商業化的方式去運作的,很少有科創園和孵化器是由政府主導出資建設的,基本上是完全商業化的運行,也就是說有一個業主是通過出租的方式獲得盈利,孵化器和科創園不會太深入地加入到公司的運營,是有很多公司找到我們,所以公司自己需要先有一些商業活動和規模,自己去做決策,這是第一步。


如果他們找到我們的話,我們會盡可能地提供幫助,這一點與世界上其他的科創園不太一樣,有一些國家的科創園和孵化器會對入駐公司的商業運行有一定的管理和控制,我們只是給他們提供咨詢和指導,如果他們需要任何的支持會來找我們,但我們不會主動介入到他們公司的運營。


主持人:請問鄭教授,就中國的現狀來看,科創園在國家創新戰略上可以實現什麼樣的角色和功能?


鄭剛: 科創園在地區發展里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過去40-60年的時間里,科創園已經證明了自己的重要性。大學在科創園裡面一直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矽谷企業的人才都是從斯坦福出來的,斯坦福大學給科創園提供了很多寶貴的人才,科創園在創新上需要在不同區域有不同的戰略。


譬如說怎麼樣讓大學的科研成果更好地實現商業轉型?人才創業精神怎麼樣更好地利用起來?還有底層設計和大學知名校友資源,不管是對地區還是國家來說,我覺得科創園在創新當中非常的重要。


主持人:Edith教授,請您分享下,中國現在有很多的這些科創園都是以人工智慧為主的,在英國是否有類似的互聯網的科創園?我們怎麼能夠更好地將電腦 科技 和科創園進行連接?


Edith Elkin: 據我所知是有一些是會結合人工智慧以及生物技術相關的這些企業,我們有一些人工智慧公司,他們在獨立運作以及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這方面目前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些企業他們也會去做很多不同的生物技術方面的實驗,在這些實驗當中他們會融合很多人工智慧以及生物技術。


我在大學裡面也看到有一些團隊,很好地把這兩者結合在一起。在人工智慧的領域,我想可能物理上的地域上離得非常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在牛津大學周圍也有一些科創園,有很多的公司是做人工智慧以及演算法的公司,我們看到一些公司也非常成功。


通過本次論壇, 中英雙方更加堅定開放創新是正確的方向,未來將共同 探索 中英創新技術合作體系和雙向孵化合作機制,通過共同開放各自的創新資源和孵化空間,互推雙方企業合作需求,合作建設聯合實驗室,共建離岸創新中心;聯合組織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等方式實現創新資源的互通共享、 科技 項目的雙向孵化;同時也為兩國企業開發海外市場、技術聯合研發、海外投融資等提供專業服務支持,共同 探索 中英 科技 創新合作的新路徑,營造中英 科技 創新生態的良好環境!

本場論壇由資深創新管理與組織發展專家,

國際技術轉移與產業孵化顧問,

創合匯新商學特聘導師 吳大有 先生主持


創合匯新商學 是基於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優質資源的基礎上成立的全球新一代商學教育平台。平台致力於打破大學圍牆,重塑商學教育,突破教育界與產業界的界限,培養商界精英、成就卓越企業。未來,創合匯新商學將始終保持著對教育的使命感、責任感,不斷創新,進一步為中國的創新創業者帶來前沿知識,拓展視野,提升格局,助力中國創新!

Ⅱ 區塊鏈可以為數據共享帶來哪些改變

區塊鏈可以為數據共享帶來哪些改變
當前,在社交網站上共享文字和照片,並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已經成為大眾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時代的進步,共享正逐步走入實體社會,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汽車等一系列共享經濟模式橫空出世,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
作為一種分布式共享賬本,區塊鏈技術似乎天生就和共享密不可分,業界人士也不斷宣稱這種技術能給共享帶來革命性的進步。
那麼,區塊鏈式共享與互聯網式共享究竟有何不同呢?本文以數據共享為例,對這一問題進行解答。

區塊鏈共享的不僅僅是數據
數據共享是人與生俱來的需求,比如,在咖啡館談人生理想、執筆書寫文字等等,這些都是普通人用來和他人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
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數據共享在地域和時間方面的限制,它可以讓不同人在地球的不同位置進行即時交流,電子郵件、網上即時通訊等技術的出現大大提高了信息傳輸的效率。
此外,互聯網可以匯集海量的數據,提供了比紙質檔案更大的容量,讓用戶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取豐富的信息。
那麼,在區塊鏈技術下,這一切有何不同呢?
事實上,區塊鏈技術關心的並非是數據的共享,而是數據控制許可權的共享,此處的許可權主要是指數據的修改和增加的權力,它主要包含兩個含義:
一是誰可以進行數據的修改
二是以何種方式進行修改。
在互聯網模式下,數據讀取、寫入、編輯和刪除一般都伴隨著身份認證操作,只有特定的人才能對數據進行修改,而在區塊鏈模式下,尤其是公有鏈體系下,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對數據的讀寫,並且以分布式賬本的方式構建了一個去信任的系統,參與讀寫的各個組織或個體可以互不信任,但能對系統存儲數據的最終狀態達成共識。
簡單地說,區塊鏈式共享和互聯網式共享的本質區別在於區塊鏈共享的不僅僅是數據,而是數據的控制權。那麼,區塊鏈究竟怎樣處理數據控制權呢?
區塊鏈通過規則來控制數據
在區塊鏈技術出現之前,互聯網數據通常是被單一實體控制的。由於網站運營方完全控制了中央伺服器,這些組織可以隨意地編輯和處理數據。雖然組織也需要在一定的法律和協議下完成數據修改等行為,但由於其是掌握資源的一方,個人用戶很難享有完全的控制權。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某一用戶上傳了一張照片到網站平台上,並且希望朋友們能看到這張照片。排除掉一些非法要素,這張照片最後的控制權是歸誰呢?
顯然,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這張照片是歸自己所有的,但事實上,這些社交網站才是真正的控制方,他們可以隨意的進行修改,用戶卻毫無辦法。
也就是說,在現有互聯網體系下,只要掌握了網站平台的運營權,就能完全地控制平台上的數據。
而在區塊鏈體系下,數據不被任何權威方掌握,其許可權是由規則來進行控制的,這些規則的主要目標是來規定什麼樣的信息是有效的,同時還規定了參與者應當如何對其進行反饋。
這些規則通常是預先定義的,加入區塊鏈網路的參與者必須遵守規則。當然,從技術上來說,參與者可以自行忽略某些規則,並根據自身利益來構建一些無效的數據。但是,由於區塊鏈共識機制的存在,其他參與者可以根據預定義的規則將這些無效數據排除在網路之外。
比如,在蘇寧金融上線的區塊鏈黑名單共享平台系統中,就有很多這樣的規則——沒有積分不得查詢數據,本機構數據只有本機構有許可權修改,等等。一旦有機構做了一次規則外的操作,這些操作會作為無效交易,禁止其發生。
總的來說,區塊鏈根據技術層面的規則體系來規范數據的寫入行為,而互聯網是通過權力和資源來控制數據,這是區塊鏈式共享和互聯網式共享的根本性區別。
區塊鏈規則由參與者共同維護
雖然在互聯網環境內,也存在著一些規則,但是由於規則完全是由權力方來維護的,難以避免會出現暗箱操作等行為。而在區塊鏈體系內,規則是由所有參與者共同維護的,各參與方都會根據規則來獨立的驗證數據。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並不能假設所有參與者都能完全依照規則,因此,每一位參與者都會獨立的驗證其接收到的數據,並判斷其是否違反規則。如果核實數據是有效的,那麼參與者就會接受這份數據,並將其轉發給其他人,否則,就會直接拒絕。
在區塊鏈網路內,只有當相關參與者同意後,新數據才能被視為有效數據,並將其加入到最終的區塊鏈共享賬本中。
根據區塊鏈的構造方式,數據的確認方式有較大的區別,比如,在公有鏈中,需要大部分參與者都同意數據的有效性,而在聯盟鏈或私有鏈中,只需要少數參與者同意即可。
在這種方式下,參與者自身就是管理者,這就是區塊鏈去中心化最為核心的表現形式:沒有機構高人一等,具有完全的數據的控制許可權。
區塊鏈是以許可權分享的形式,讓每個參與者同時作為數據提供方、驗證方和使用方,共同維護區塊鏈數據的安全和有效性。
自從區塊鏈火熱之後,萬物皆可區塊鏈似乎成為行業的廣告詞,尤其是一些數據共享型應用會被認為是區塊鏈的極好案例。
事實上,互聯網的出現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數據共享的問題,區塊鏈實現的是許可權的共享,這才是區塊鏈給業界帶來的最革命性的變化。

Ⅲ 區塊鏈具有哪些特點

據報道,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和不可篡改等優勢特點。

而相比於互聯網,Cosmos所構想的區塊鏈網路在信息交互的同時,也實現了資產價值傳遞。通過IBC跨鏈協議,基於Cosmos的Tendermint Core開發的區塊鏈之間能實現代幣的跨鏈轉移,而對於類似於以太坊一類的基於PoW共識機制生成的公有鏈,可以使用Pegged Zone橋接。

文章來源:比特110網

Ⅳ 什麼是區塊鏈

【定義】

區塊鏈(Blockchain)是指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資料庫的技術方案。該技術方案讓參與系統中的任意多個節點,把一段時間系統內全部信息交流的數據,通過密碼學演算法計算和記錄到一個數據塊(block),並且生成該數據塊的指紋用於鏈接(chain)下個數據塊和校驗,系統所有參與節點來共同認定記錄是否為真。

區塊鏈是一種類似於NoSQL(非關系型資料庫)這樣的技術解決方案統稱,並不是某種特定技術,能夠通過很多編程語言和架構來實現區塊鏈技術。並且實現區塊鏈的方式種類也有很多,目前常見的包括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POS(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DPOS(Delegate Proof of Stake,股份授權證明機制)等。

區塊鏈的概念首次在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提出,作者為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個人(或團體)。因此可以把比特幣看成區塊鏈的首個在金融支付領域中的應用。

【通俗解釋】

無論多大的系統或者多小的網站,一般在它背後都有資料庫。那麼這個資料庫由誰來維護?在一般情況下,誰負責運營這個網路或者系統,那麼就由誰來進行維護。如果是微信資料庫肯定是騰訊團隊維護,淘寶的資料庫就是阿里的團隊在維護。大家一定認為這種方式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區塊鏈技術卻不是這樣。

如果我們把資料庫想像成是一個賬本:比如支付寶就是很典型的賬本,任何數據的改變就是記賬型的。資料庫的維護我們可以認為是很簡單的記賬方式。在區塊鏈的世界也是這樣,區塊鏈系統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參與記賬。系統會在一段時間內,可能選擇十秒鍾內,也可能十分鍾,選出這段時間記賬最快最好的人,由這個人來記賬,他會把這段時間資料庫的變化和賬本的變化記在一個區塊(block)中,我們可以把這個區塊想像成一頁紙上,系統在確認記錄正確後,會把過去賬本的數據指紋鏈接(chain)這張紙上,然後把這張紙發給整個系統裡面其他的所有人。然後周而復始,系統會尋找下一個記賬又快又好的人,而系統中的其他所有人都會獲得整個賬本的副本。這也就意味著這個系統每一個人都有一模一樣的賬本,這種技術,我們就稱之為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也稱為分布式賬本技術。

由於每個人(計算機)都有一模一樣的賬本,並且每個人(計算機)都有著完全相等的權利,因此不會由於單個人(計算機)失去聯系或宕機,而導致整個系統崩潰。既然有一模一樣的賬本,就意味著所有的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的,每一個人可以看到每一個賬戶上到底有什麼數字變化。它非常有趣的特性就是,其中的數據無法篡改。因為系統會自動比較,會認為相同數量最多的賬本是真的賬本,少部分和別人數量不一樣的賬本是虛假的賬本。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人篡改自己的賬本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除非你能夠篡改整個系統裡面大部分節點。如果整個系統節點只有五個、十個節點也許還容易做到,但是如果有上萬個甚至上十萬個,並且還分布在互聯網上的任何角落,除非某個人能控制世界上大多數的電腦,否則不太可能篡改這樣大型的區塊鏈。

【要素】

結合區塊鏈的定義,我們認為必須具有如下四點要素才能被稱為公開區塊鏈技術,如果只具有前3點要素,我們將認為其為私有區塊鏈技術(私有鏈)。

1、點對點的對等網路(權力對等、物理點對點連接)

2、可驗證的數據結構(可驗證的PKC體系,不可篡改資料庫)

3、分布式的共識機制(解決拜占庭將軍問題,解決雙重支付)

4、納什均衡的博弈設計(合作是演化穩定的策略)

【特性】

結合定義區塊鏈的定義,區塊鏈會現實出四個主要的特性: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去信任(Trustless)、集體維護(Collectively maintain)、可靠資料庫(Reliable Database)。並且由四個特性會引申出另外2個特性:開源(Open Source)、隱私保護(Anonymity)。如果一個系統不具備這些特徵,將不能視其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

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整個網路沒有中心化的硬體或者管理機構,任意節點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且任一節點的損壞或者失去都會不影響整個系統的運作。因此也可以認為區塊鏈系統具有極好的健壯性。

去信任(Trustless):參與整個系統中的每個節點之間進行數據交換是無需互相信任的,整個系統的運作規則是公開透明的,所有的數據內容也是公開的,因此在系統指定的規則范圍和時間范圍內,節點之間是不能也無法欺騙其它節點。

集體維護(Collectively maintain):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所有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的,而這些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

可靠資料庫(Reliable Database):整個系統將通過分資料庫的形式,讓每個參與節點都能獲得一份完整資料庫的拷貝。除非能夠同時控制整個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的修改是無效的,也無法影響其他節點上的數據內容。因此參與系統中的節點越多和計算能力越強,該系統中的數據安全性越高。

開源(Open Source):由於整個系統的運作規則必須是公開透明的,所以對於程序而言,整個系統必定會是開源的。

隱私保護(Anonymity):由於節點和節點之間是無需互相信任的,因此節點和節點之間無需公開身份,在系統中的每個參與的節點的隱私都是受到保護的。

Ⅳ 舉例說明什麼是區塊鏈

問題一:什麼是區塊鏈技術?區塊鏈到底是什麼?什麼叫區塊鏈? 1、數據區塊鏈是比特幣金融系統中的重要概念,記錄了整個比特幣網路上的交易記錄數據,並且這些數據是被所有比特幣節點共享的,通過數據區塊,我們可以查詢到每一比比特幣交易的歷史。 2、實例: 甲、乙、丙三個人,甲和乙的所有資金都由丙來保管。而且每一比資金往來都要由丙來記錄。現在假設甲和乙各有100萬由丙保管。那麼: 甲支出8萬到乙,則丙在賬本的記錄上,減去甲所在名下8萬元,並在乙所在名下增加8萬元。 乙回轉5萬到甲,則丙在賬本的記錄上,增加甲所在名下5萬元,並在乙所在名下減去5萬元。 甲支出5萬到乙,則丙在賬本的記錄上,減去甲所在名下5萬元,並在乙所在名下增加5萬元。 3、數據區塊鏈的作用和丙的帳目記錄本的作用類似,它記錄了用戶對比特幣的擁有權和所有用戶交易比特幣的記錄。只不過這個「帳目記錄本」是由網路上每個比特幣礦工的挖礦軟體記錄的。如果一筆比特幣的交易被數據區塊鏈確認那麼相關的信息將會被記錄在數據區塊鏈中。比特幣的「帳目記錄本」就叫做數據區塊鏈。網路上所有的數據區塊鏈組成了比特幣的分布式網路資料庫系統。 4、數據區塊鏈技術本質是去中心化且寓於分布式結構的數據存儲、傳輸和證明的方法,用數據區塊取代了目前互聯網對中心伺服器的依賴,使得所有數據變更或者交易項目都記錄在一個雲系統之上,理論上實現了數據傳輸中對數據的自我證明,深遠來說,這超越了傳統和常規意義上需要依賴中心的信息驗證範式,降低了全球」信用」的建立成本,這種點對點驗證將會產生一種」基礎協議」,是分布式人工智慧的一種新形式,將建立人腦智能和機器智能的全新介面和共享界面。

問題二:區塊鏈的交易過程是什麼樣的?最好舉例說明 20分 一、定義
區塊鏈就像是一個開放性的網路賬本。它起源於比特幣,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在比特幣的交易中,交易記錄的全部信息會被打包到一個「區塊」(Block)中進行儲存。隨著信息交流的擴大,一個個區塊相互鏈接,就形成了區塊鏈。
二、特點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是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其中,每次交易都會對網路里所有的參與者進行廣播,並且經過多次確認後才被記錄到賬本中,這種賬本就是「區塊鏈」。每一個參與者都會有自己的賬本。這樣,當虛假信息發生時,就可以通過相互對證來破除,從而保證網路安全。
在區塊鏈中,每一個節點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中心化的管理機構,這種「去中心化」的特點使得區塊鏈無需依賴第三方,其運作不需要任何人為干預,能夠獨立地進行自我驗證。另外,區塊鏈的網路向全世界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埠進行數據查詢,因而整個系統高度透明。
三、應用
總之,區塊鏈是一個可信的資料庫,是一個可靠的「賬本」。未來在跨境支付、證券、貸款、投票等方面都會有所應用。比如,在跨境支付中,有了區塊鏈提供安全保障,就可以隨時隨地向全世界匯款,這樣就省去了很多中間環節和高昂的手續費。

問題三:什麼叫區塊鏈?通俗說什麼意思?中國對於區塊鏈的態度到底是什麼? 區塊鏈能做什麼?區塊鏈(BlockChain)這個伴隨著比特幣誕生的偉大技術,目前在金融領域應用能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這足以令華爾街興奮不已。然而這僅僅是冰山一角,其潛在應用前景非常廣泛,未來將顛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其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比特幣最基本的一個特點,就是去中心化。最近幾個月來金融巨頭們逐步開始關注比特幣的這項技術,並且把這種技術用在了非貨幣領域,比如股票交易、選舉投票等等。(1)藝術行業
藝術家們可以使用區塊鏈技術來聲明所有權,發行可編號, *** 版的作品,可以針對任何類型藝術品的數字形式。甚至還包括了一個交易市場,藝術家們可以通過他們的網站進行買賣,而無需任何中介服務。
(2)、房地產行業
運用區塊鏈技術,解決每個人在參與房地產面臨的各種問題,包括命名過程,土地登記,代理中介等
(3)、保險行業
金融行業歷來對先進技術最為敏感。傳統的銀行和證券業巨頭從2014年就紛紛投身於如火如荼的區塊鏈創業投資中,兩年內全球投資總額高達10億美金。
(4)、P2P錢包
個人資產以後可以通過這種P2P錢包來交易,無需經過任何中心機構,比如比特幣。
大多數區塊鏈都處於起步階段,而主要都是在海外,國內好的區塊鏈項目非常非常少,所以不建議任何非專業人士投資區塊鏈項目。如果對區塊鏈技術很有興趣,自己有技術或者金融相關的背景,建議可以考慮在這方面進行創業。在區塊鏈的協議體系方面,最底層是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包括區塊鏈的技術協議,也包括一些平台路由和基礎演算法;在中間層,要解決一些應用程序的介面以及一些憑證的發行和驗證,包括一些行業平台的服務,大數據分析等等,這是很粗略的一個分法了,還應該有更詳細的分法;最上面的是區塊鏈的一些應用,包括金融的一些應用和其他方面的一些應用,物聯網等等。
布比區塊鏈簡介
布比區塊鏈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區塊鏈技術與產品的研發與創新,擁有多項核心技術,並在多個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創新,形成多項核心技術成果,例如:可數學證明的分布式共識技術、快速的大規模賬本存取技術、支持業務形態擴展的多鏈總賬技術、異構區塊鏈間的互聯技術等。4月25日,「格格積分」將積分系統引入區塊鏈概念,多方聯合開放,積分發行及兌換,促進積分流通。各合作機構可共同參與交易驗證、賬本存儲、實時結算;企業積分發行方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使積分進出更靈活。布比開發了自有的區塊鏈基礎服務平台,已在股權、供應鏈、積分、信用等領域開展應用。布比一直致力於以去(多)中心信任為核心,構建開放式價值流通網路,讓數字資產自由流動起來。
區塊鏈簡單的理解是比特幣底層的一種技術,也是就是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可實現點對點的價值快遞,們應該區分比特幣、比特幣區塊鏈、區塊鏈以及區塊鏈技術等概念。在過去金融較為發達的國家,金融同區塊的技術已經有相當久遠的歷史,數字貨幣和區塊 鏈網路的立法也是相當的重要。隨著金融時代的到來,大型的金融機構都在研究區塊鏈技術,他們擁有自己的團隊和概念技術,慢慢的各地區銀行也參與數字貨幣研討,對該技術的應用和支持,不僅如此區塊鏈對企業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對於國內較大的企業,布比區塊還應用於各種股權、供應鏈、積分等領域,國內各大金融機構和企業紛紛看中新產業的價值,紛紛開發自有的區塊鏈平台,區塊鏈瞬間成為國內新型的創新產業。海外國際方面美國相比中國早已在去年末就獲得15項區塊鏈的專利,區塊鏈金融應用正在全面的進入新的階段,各種應用將會越來越深入,相關的改變也會越來越受人矚目,也將會形成一股極大的新潮流......>>

問題四:什麼是區塊鏈技術?什麼叫區塊鏈? 區塊鏈概念怎麼解釋?每一個行業的人士理解不一樣,相關的解釋也因為現實應用越來越多而漸漸浮出水面,隨著這種區塊鏈技術的普及,相關的成果也是越來越大。我們要想理解這種技術就要從現實當中去深入的了解。
這半年來,區塊鏈概念在國內逐漸變熱,金融圈颳起了一陣陣區塊鏈旋風。區塊鏈以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受到越來越多業內人士的關注和青睞。具有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化)、高透明度、無法篡改、無單點故障等特點的區塊鏈技術正在走進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視野,至少已在數字貨幣、支付匯兌、登記結算、數字資產、溯源防偽、供應鏈、物聯網等眾多領域從理論探討走向實踐應用。
「區塊鏈」最早面世,是2009年初發布的「比特幣」,區塊鏈成為比特幣推出、記錄、流通的基礎協議和技術應用。盡管比特幣自面世以來飽受爭議,甚至仍不能被 *** 和貨幣當局視同為「貨幣」,但比特幣所應用的區塊鏈技術卻得到了包括 *** 和貨幣當局在內的廣泛關注。
為什麼區塊鏈會成為快速升溫的熱點技術和話題?
這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在區塊鏈技術基礎上推出的比特幣,開啟了一種與傳統社會(線下)沒有多少關聯的、完全應用於網路世界(線上)的網民身份驗證、財富確認、交易記錄、公證核查等全新的技術與規則體系的探索和嘗試,而這給人們適應互聯網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可選路徑和無限遐想。
從其在比特幣的應用情況看,區塊鏈直觀講,就是將加密技術與互聯網相技術結合,所形成的一套全新的網路區塊(BLOCK,也可叫做社區)設立、比特幣配置、網民身份驗證,以及挖礦所形成的比特幣(價值)確認、比特幣交易記錄,以及比特幣跨區塊流動(價值轉移)的延伸加密(加入了區塊與交易時間標識等因素)登記和查驗核實等在內的,區塊連接(Blockchain,即區塊鏈)、全程加密、相互認證的互聯網協議規則和賬務(Ledger)體系。正因為比特幣並不是線下法定貨幣的替代物,而是非法定貨幣當局發行和管理的,主要模仿黃金的模式,完全由互聯網基礎協議和嚴格的加密技術保護和支持的全新的、去中心化的網路貨幣(虛擬貨幣),由此也形成了一套不同於、也不受制於現實社會法律的新的貨幣規則和體系,並且可以與法定貨幣進行買賣或兌換。比特幣自推出以來已超過8年時間,沒有出現過資金或用戶信息被盜用的記錄,其安全性得到驗證,而且其資金清算的效率和成本也具有明顯的優勢。這使得人們對比特幣所應用的區塊鏈技術的信心不斷增強,而且人們也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區塊鏈盡管是比特幣所首創和應用的一種技術和協議,但區塊鏈並不等同於比特幣,其應用也絕不會只局限於比特幣。區塊鏈的應用,可以是去中心化的,也可以是中心化的;可以是公有鏈模式,也可以有私有鏈模式。因此,在比特幣之後,區塊鏈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創新,並不斷探索新的應用領域,尤其是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區塊鏈之所以被越來越多的人高度重視,是因為互聯網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已經使得越來越多的經濟交往和交易活動轉到網上進行,網路世界(或線上社會)正在快速擴展、充實和活躍,而網上交易必須解決當事人的身份驗證、價值核實、交易記錄、查驗核實等方面的效率和安全保護問題,需要嚴格的中介和協議(規則或憲法)。在這方面,傳統思維和習慣做法就是順應線下交易向線上轉移的發展軌跡,將現實(線下)社會的通行規則和做法推到線上(網路)社會,但實踐中卻越來越難以適應網上交易的需求。
比如,當事人身份驗證,自然的選擇就是以各國法律保護的身份證件的信息為基礎,再增加賬戶或交易密碼,以及臉譜、虹膜、指紋等生物識別等,進行線上交易的身份驗證,但這種方法,首先就使得跨境互聯互通的網路世界的公民身份信息受到現實社會行政管轄的制約......>>

問題五:所謂「區塊鏈」是什麼? 區塊鏈本身是一個叫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的工具,比如你的學歷,從大學畢業時,現在的做法是要有一個有權威的機關認可和發出的證件,來作為你的憑證。這個設置比較麻煩,因為這是一張紙,紙是可以偽造的,就會出現各種空隙,發證機關也是人,這個中間也會有各種可蹭空隙,只要是跟人有關,跟哪個媒介有關的都會有各種可能。區塊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以後只要一畢業,你在區塊鏈上產生記錄,這個記錄任何人是沒有任何人可以改動的,這個東西就是客觀上存在了,你作為一個物理存在,再作為一個數據的存在,區塊鏈就產生了。這樣的話,任何人想要查你是不是哪裡畢業的,就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這跟平時的社交(微信)和支付平台(支付寶、易寶)所常涉及的大數據有類似的地方。

問題六:區塊鏈是什麼,能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一下 10分 區塊鏈的原理: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記賬系統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是所有當前參與的節點共同維護交易及資料庫,它使交易基於密碼學原理而不基於信任,使得任何達成一致的雙方,能夠直接進行支付交易,不需第三方的參與。
?
從技術上來講,區塊是一種記錄交易的數據結構,反映了一筆交易的資金流向。系統中已經達成的交易的區塊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條主鏈,所有參與計算的節點都記錄了主鏈或主鏈的一部分。一個區塊包含以下三部分:交易信息、前一個區塊形成的哈希散列、隨機數。交易信息是區塊所承載的任務數據,具體包括交易雙方的私鑰、交易的數量、電子貨幣的數字簽名等;前一個區塊形成的哈希散列用來將區塊連接起來,實現過往交易的順序排列;隨機數是交易達成的核心,所有礦工節點競爭計算隨機數的答案,最快得到答案的節點生成一個新的區塊,並廣播到所有節點進行更新,如此完成一筆交易。
1.1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BlockChain)是指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資料庫的技術方案。該技術方案主要讓參與系統中的任意多個節點,通過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block),每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定時間內的系統全部信息交流數據,並且生成數據指紋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和鏈接(chain)下一個資料庫塊。
?
通俗一點說,區塊鏈技術就指一種全民參與記賬的方式。所有的系統背後都有一個資料庫,也就是一個大賬本。那麼誰來記這個賬本就變得很重要。目前就是誰的系統誰來記賬,各個銀行的賬本就是各個銀行在記,支付寶的賬本就是阿里在記。但現在區塊鏈系統中,系統中的每個人都可以有機會參與記賬。在一定時間段內如果有新的交易數據變化,系統中每個人都可以來進行記賬,系統會評判這段時間內記賬最快最好的人,將其記錄的內容寫到賬本,並將這段時間內賬本內容發給系統內所有的其他人進行備份。這樣系統中的每個人都了一本完整的賬本。因此,這些數據就會變得非常安全。篡改者需要同時修改超過半數的系統節點數據才能真正的篡改數據。這種篡改的代價極高,導致幾乎不可能。例如,比特幣運行已經超過7年,全球無數的黑客嘗試攻擊比特幣,但是至今為止沒有出現過交易錯誤,可以認為比特幣區塊鏈被證明是一個安全可靠的系統。
?
1.2 為什麼會有區塊鏈創新
人類在活動的過程中需要交流,而交流是以信息為基礎的,以前信息流通不夠便利,無法滿足市場參與者對信息的需求,因此中介、中心隨之誕生。這種中心化體系存在高成本、低效率、價值分散、「信息孤島」以及數據存儲不安全的問題。但由於技術和環境因素導致這種體系仍然持續運營多年,直到互聯網的出現。第一代互聯網的起點是TCP/IP協議,就是執行一個網路上所有節點統一格式對等傳輸信息的開放代碼,把全球統一市場所需要的自由、平等的基本價值觀給程序化、協議化、可執行化。互聯網消滅了價值低、成本高的中間鏈條,去中心化的實現了全球信息傳遞的低成本高效率。
?
但是,第一代互聯網沒有解決信息的信用問題。互聯網上能去中心化的活動一定是無需信用背書的活動,需要信用做保證的一定是中心化的、第三方中介機構參與的活動。因此,無法建立全球信用的互聯網技術就在前進中遇到了很大的阻礙――人們無法在互聯網上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參與任何價值交換活動。人們要實現價值交換,還是需要基於信用而存在的第三方中介機構(如銀行、清算機構、交易所)。全球中心化信用體系仍然存在運營成本高、效率低、易受攻擊破壞等問題。例如各國法幣,信用價值不同,清算體系也各不兼容,給全球貿易增加了很大成本。
?
因此,第二代互聯網必須突破的是:怎樣去中心化的建立全球信用?讓......>>

問題七:通俗易懂的講清楚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的英文是Blockchain。Block的字面意思是塊、區塊,而chain的意思是鏈、鎖鏈,所以,合起來就翻譯成區塊鏈了。
1.利用密碼學技術,進行加密和解密,使得記錄無法被篡改。常見的區塊鏈加密方式有哈希演算法、RSA演算法、橢圓曲線演算法等;
2.巨大的運算量需要有合理的獎勵機制支撐。因為每筆交易都要記錄,所以迄今為止,比特幣的區塊鏈已經有60多個G。每筆新交易產生需要把與交易賬戶相關的信息都確認一遍,才能確定交易有效,巨大的計算量需要算力強大的計算機來完成。
為鼓勵強大的算力參與進來,比特幣給予兩種獎勵:一是每天發放一定數量的比特幣給這些計算機;而是將轉賬手續費全部獎勵給這些計算機。(這些計算機的專業術語叫「礦機」,持有礦機的人,稱為「礦工」。)
幣盈中國則在資產數字化方面進行努力,推出了數字貨幣眾籌平台幣盈中國。

問題八: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 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演算法 。
2016年5月,貨幣區塊鏈研究中心出版了國內第一本深入淺出介紹區塊鏈的書籍《區塊鏈:定義未來金融與經濟新格局》。其中介紹了區塊鏈技術對未來金融與經濟帶來的影響

問題九:什麼是區塊鏈 暫時來看,這是一個比較高逼格的技術。他通過p2p網路技術,將所有的節點(可以理解為伺服器)連接在一起,每個節點上都保存有完整的數據(區塊),任何節點的加入退出都不影響鏈的正常運轉。數據是以數據塊的形式體現的,塊於塊之間收尾相連,可以理解成一個單向的鏈表。第n塊的hash值的生成都是以第n-1塊的hash和當前塊所記錄的交易以及隨機數等為參數來生成的。這樣一來,想要修改歷史塊的數據,就不得不從修改塊到最終塊的所有塊修改一遍。難度可想而知。
區塊鏈還引入了共識機制,和激勵機制。在這里沒辦法講述的太全面。希望大家一起探討,一起學習

問題十:區塊鏈是什麼:這樣解釋區塊鏈更加通俗易懂 區塊鏈(Blockchain)是指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資料庫的技術方案。
通俗一點說,區塊鏈技術就指一種全民參與記賬的方式。所有的系統背後都有一個資料庫,你可以把資料庫看成是就是一個大賬本。那麼誰來記這個賬本就變得很重要。目前就是誰的系統誰來記賬,微信的賬本就是騰訊在記,淘寶的賬本就是阿里在記。但現在區塊鏈系統中,系統中的每個人都可以有機會參與記賬。在一定時間段內如果有任何數據變化,系統中每個人都可以來進行記賬,系統會評判這段時間內記賬最快最好的人,把他記錄的內容寫到賬本,並將這段時間內賬本內容發給系統內所有的其他人進行備份。這樣系統中的每個人都了一本完整的賬本。這種方式,我們就稱它為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技術在國內已經成為了金融界的寵兒,已經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國內的普銀集團推出了一個茶本位數字貨幣普銀。

Ⅵ 如何評價華人物理學家張首晟

走出閣樓的孤獨少年,走進科學的輝煌。他的世界裡,星漢燦爛。那裡面,宇宙浩瀚、科學奇崛、人類歷史與文明,熠熠生輝。

他是躋身大洋彼岸物理學界頂級俱樂部的華裔科學家,是距離諾獎最近的風險投資人。

他熱愛生活,笑談已聽遍義大利歌劇,也曾帶著家人踏上地球上最美麗的各個地方;他視藝術與哲學為啟蒙,欣然為歷史類書籍做序,在其中暢談所感,那是關於藝術和科學之美的殊途同歸。

他今年55歲,對世界依然有著蓬勃的好奇心,這個夏天,他告訴友人,想去四川親眼看看三星堆,那是長江文明之源。

然而,這個冬天,終生追求美好的張首晟離開了。

美國當地時間12月1日,著名華人物理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和中科院外籍院士張首晟在斯坦福大學逝世,年僅55歲。他家人的聲明中說,他一直在與抑鬱作斗爭。

他從時間深處走來,走向浩瀚宇宙。

追憶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猶在星漢燦爛處
張首晟教授在由西財智庫主辦的第二屆「2018中美經濟學家金融科技創新論壇」上發表演講。

數學的信仰

「這個偉大的時代,我用一句話來描寫,就是『In Math We Trust』。」

——張首晟

「我很難過。」電話那頭,西財智庫CEO湯繼強的語調不再飛揚,他一直計劃促成張首晟的四川之行,卻在剛著手安排的幾十個小時後,得到友人離世的消息,「有點懵,在好多斯坦福的華人校友群里,大家都在哀悼。」

追憶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猶在星漢燦爛處
張首晟教授與西財智庫CEO湯繼強教授在論壇現場

今年8月28日——這個日子,湯繼強記得很清楚,這是他和張首晟最後一次見面。那天,張首晟應他之邀參加第二屆「2018中美經濟學家金融科技創新論壇」,這次論壇,張首晟演講的題目就是《In Math We Trust》。

「數學的信仰。」論壇上,張首晟將自然科學和加密經濟學聯系起來,在他看來,區塊鏈技術可以把經濟行為加上隨機的數學演算法,使網路達到共識。而共識是貨幣產生的前提,在自然界中,電子在某些情況下,會表現出同樣的特性,可以看做達成一種自然共識。

如似這般,嚴謹精密的科學論證和飛揚浪漫的藝術文明,在張首晟的世界裡,二者有著同樣的美好。

追憶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猶在星漢燦爛處
童年,在張家上海靜安區租屋的閣樓上,幼年的張首晟接觸到《西方哲學史》《三國演義》等書籍,他在為吳軍所著的《文明之光》作序時坦言,稚子之時所閱讀的歷史故事曾讓他感覺,歷史似乎就是一盤棋,命運時時在那些偉人的掌控之中。

到了15歲,在復旦大學的課堂,物理又將他帶入另一個世界,他寫到,「牛頓方程下的宇宙,就像一個瑞士手錶,每分每秒都在精密地運轉。小到樹上的蘋果,大到太陽系的行星,用一個簡單而優美的萬有引力定律就能描述。」

這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都神秘地吸引了他,並回饋給他豐厚耀眼的美好,在旁人看來,這份美好表現在,他懂得生活,也活得清醒。

湯繼強和張首晟結識時,張首晟已是享譽學界的頂尖科學家,盛名光環之下,他卻是極其溫的個性,「他對祖國有著眷念和自豪,所以遇見同胞,總會有幾分他鄉遇知己的喜悅。」

張首晟和湯繼強聊天,兩人聊國際國內時事,也說上下古今歷史,湯繼強來自四川,張首晟看好四川發展,他希望有機會能去看看,畢竟,天府之國有著太多吸引他的元素。偶爾談到家人,說起和妻子散步郊遊,和所有家庭和睦的丈夫一樣,這位物理學家也總是充滿了平和的喜悅。

張首晟逝世後,家人所發布的訃告,剋制沉痛,摯親眼中,這是一位珍視和家人在一起美好時光的丈夫和父親,他會盡一切可能與家人在一起,共同分享參觀的每個地區的古代歷史故事,鼓勵最新想法和興趣。

「首晟給全世界帶來了一種富有感染力的好奇心。」訃告中如是寫道。一如他生前,總是告訴學生, 「對一個人來說,最可貴的是要有好奇心伴隨一生」。

量子的世界

量子的世界是平行的,他想他的人生也可以達到這種境界。

——張首晟

若有高潔藏於心,時光從不敗君子。很多時候,物理學家張首晟都維持著「出世」和「入世」之間的平衡。

今年8月,應邀參加「2018中美經濟學家金融科技創新論壇」,他做了很詳實的准備,在接近4000字的演講稿中,他直言,區塊鏈的革命會使互聯網的作用放大十倍、百倍。對此,他相信,互聯網時代只是信息交換,而區塊鏈時代有了價值交換,通過產生數據的市場在交換的過程中產生新的價值,而所有的經濟的行為都建立在數學上。

追憶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猶在星漢燦爛處
張首晟教授與西財智庫CEO湯繼強教授在論壇現場

「人類歷史上所有偉大的公司,做的事情必然不是自己創造全新的東西,而是把已有的東西做一個重新的排列組合。」論壇上,張首晟堅信,區塊鏈技術會導致新的時代。

在更早一點,2013年,張首晟與學生聯合創立丹華資本,去世前,他曾擔任丹華資本的創始董事長。據媒體報道,張首晟曾表示,對前沿科技的投資非常重要,但社會上懂前沿科技和懂投資的人往往是分開的:做科研的大多沉浸在象牙塔中,不了解投資;做投資的大多是商科背景,對前沿科技不了解。

自由意味著,絕對內心的選擇。

一如在科學和藝術世界中的徜徉無阻,在科學家和風險投資人的身份之間,張首晟找到了自己的平衡,在他看來,科學家的身份對做風險投資是有幫助的,同樣,無論是做科學家,還是做風險投資人,其共性是做一個好老師,因為兩者都需要帶團隊。

張首晟很忙,在湯繼強的記憶中,作為斯坦福大學的高級訪問學者,每次他去美國,張首晟的時間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但即使這樣,這位物理學家依然保持著對世界旺盛的好奇心。

游泳、旅行、閱讀、寫作、音樂,這些都是張首晟的愛好,私底下,他沒有任何「包袱」,任何人想要和他合影他都會欣然應允,他的微信朋友圈對所有好友開放,當聽到沒聽過的義大利歌劇節選時,他會像發現新玩具的孩子一樣開心,笑著感嘆,「我還要多學習呀。」

忙碌也是充實,張首晟曾說過,這個真正完美的世界是一個量子的世界,就是量子的一個粒子,它的確是可以百分百可以平行做兩件事情,量子的世界是平行的,他想他的人生也可以達到這種境界。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這個12月,出走半生的閣樓少年,最終走向了宇宙深處。一如他最愛的詩歌,來自英國的浪漫主義詩人威廉•布萊克:

從一粒沙看世界,

從一朵花看天堂,

把永恆納進一個時辰,

把無限握在自己手心。

熱點內容
區塊鏈什麼是主網 發布:2025-08-28 01:15:32 瀏覽:491
比特幣在被禁可見 發布:2025-08-28 01:10:20 瀏覽:27
btc發行日期 發布:2025-08-28 01:09:34 瀏覽:455
互聯網大會比特幣 發布:2025-08-28 01:08:48 瀏覽:800
幣圈建議與技巧 發布:2025-08-28 01:07:59 瀏覽:758
比特幣在魚池可以交易嗎 發布:2025-08-28 01:07:55 瀏覽:983
幣圈交易平台官方 發布:2025-08-28 00:52:59 瀏覽:513
eth周線圖解 發布:2025-08-28 00:37:47 瀏覽:469
pi跟以太坊 發布:2025-08-28 00:14:30 瀏覽:218
ltc是什麼品牌 發布:2025-08-27 23:46:47 瀏覽: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