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哈希值計算器
Ⅰ 比特幣網路中什麼是「Blocks (區塊)」
每個區塊包含所有最近交易的信息,一個 Nonce (隨機數) 以及上一個區塊的哈希值。 在整個區塊的 SHA-256 哈希值低於當前目標值時,它便被標記為「已解決」 (已發布並通過多個節點驗證)。通常一次哈希很難達到目標,因此 Nonce 必須增加,區塊必須重新哈希上百萬次,才能達到目標。 Bitcoin 比特幣交易通過匯款人廣播到網路中,所有采礦的節點 (客戶端) 收集比特幣並將其添加到他們正在工作的區塊。如果交易額很大,超過了平均交易額,那麼網路將會扣除少量的交易手續費。 每個區塊中的第一個交易是特殊的: 它為第一個採到有效區塊的人創建新的比特幣。其它節點 (客戶端) 在該交易額正確的情況下僅會接受該區塊。每個區塊產生的比特幣的數量為 50,每 210000 個區塊減少一半 (大約為 4 年)。 網路嘗試每小時創建 6 個區塊。每 2016 個區塊 (大約兩周時間),所有的比特幣客戶端都會將這個目標與實際創建的區塊數量相比較,修改區塊採集的難度百分比以維持這一目標。 客戶端認為「最長的」區塊鏈是有效的。整個區塊鏈的「長度」是指難度相加最多的鏈,而不是擁有最多區塊的鏈。這可以避免某人偽造並創建大量低難度的區塊,欺騙網路將其接受為「最長」鏈。 點擊這里查看當前已採集區塊數目 沒有最大數目。區塊會不斷以 10 分鍾一個的速度添加到區塊鏈的末尾 是的。區塊用以證明交易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存在。在所有比特幣都被採集後,交易仍然會發生。因此只要有人交易比特幣,區塊仍然會被創建。 沒有人可以准確說出。有一個采礦計算器會告訴您可能花去的時間。 沒有進度增加 1% 的說法。每次運算並不會增加進度。計算 24 小時後您獲得比特幣的幾率和您剛開始計算時是相等的。 這和您同時旋轉 37 個硬幣並使它們都正面朝上一樣。每次您嘗試,您成功的機會是相同的。
Ⅱ 天天說挖礦,比特幣挖礦流程概述。
通俗易懂的大概流程
如果你之前對挖礦根本沒有了解,這段介紹就適合你閱讀,進入狀態後再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
其實通俗來講原理很簡單,比特幣作為一種點對點的電子貨幣體系,挖礦的過程就是一個紀錄數據的過程,因為整個系統是開放的,人人可參與的,所以人人都可以進行挖礦,雖然理論上人人都可以參與,但無利不起早沒有人會平白無故的參與到網路的建設中,中本聰就利用Hash函數設計了一種激勵和競爭方式。
大家都進行數據的處理工作,誰處理的又快又准確,誰就獲得記賬權,同時獲得該區塊的獎勵。既有獎勵又有競爭才使得比特幣網路得以正常運轉。
想要競爭成功就要經歷幾個基本的流程。
一、首先你要將沒有被記錄的交易信息檢查並歸集到一個數據塊中。
二、數據塊打包好後,進行哈希運算,算出哈希值,哈希值這個概念在昨天文章中已經詳細的介紹過。
三、算出哈希值後進行全網廣播,其他礦工接收到後進行驗證,驗證沒有問題就會將這一個數據塊連接到整個區塊鏈上,就可以獲得這個區塊的獎勵了。
大致過程了解後就可以開始詳細的了解整個過程了。
開始挖礦前的准備工作
這里所說的准備,可不是讓你准備買礦機或者給礦機通電,說的是在進行POW工作量證明之前記賬節點所作的准備工作。也就是前面流程的第一步的具體解釋。
想要收集齊全交易信息,第一步就是收集廣播中還沒有被記錄賬本的原始交易信息。收集完成後就要自己先進行驗證,主要驗證兩個方面,1.每個交易信息中的付款地址有沒有足夠付款的余額。2.驗證交易是否有正確的簽名。這兩項必不可少,通俗一點就是你給別人打錢銀行需要確認的就是兩點,你賬號里到底有沒有那麼多錢,是不是你本人或本人同意的行為。
這兩項驗證完後就可以將驗證好的數據進行打包,打包完成後當然沒有完,因為還有對於礦工來說最最重要的 一 步,添加一個獎勵交易,寫一個給自己地址增加6.25枚比特幣的交易。
如果你競爭成功,那麼你的賬戶地址內就會增加6.25枚比特幣,在這里也順便提一下減半,最開始一個區塊的記賬獎勵是50個比特幣,比特幣大概每4年獎勵就進行減半,前一段時間的減半過後比特幣一個區塊的獎勵已經變成了6.25枚。
值得一提的是前兩次減半後都伴隨著牛市的來臨,現在第三次減半已過,在之後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准備工作完成後就要正式的爭奪了
因為10分鍾左右就一個記賬的名額,在這個階段全世界的礦工,都進行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那這場仗怎麼打呢?其實就是計算Hash函數,礦工算力的比拼,所以說在比特幣網路哪裡都離不開Hash函數。為了保證在10分鍾只有一個人能夠成功,這個哈希函數的難度必須適當。直接哈希難度過低,所以規定Hash出的結果必須以若干個0構成。
可能直接這么說開頭若干個0還沒有什麼難度概念,那就簡單分析一下,進行這樣的計算有多難 , 也就順便可以解釋為什麼單打獨斗的礦工已經不吃香了。
Hash值跟平常我們設置的密碼要求相似,是由數字、字母組成,其中字母區分大小寫。也就是說每一位都有62種可能,哈希運算本質就是試錯,相當於給你一個不限出錯次數的手機讓你開鎖一樣 。 而比特幣的哈希值是以18個0開頭的,理論上需要進行62的18次方,這個數字在普通計算器上都是以科學計數法顯示的,結果為1.832527122*10的32次方。
指數爆炸式的運算次數增長保證了其挖礦的難度。同時也因為難度大帶來了一些爭議,有人就會說耗費那麼大卻不產生價值,之前挖礦還在一份意見徵集稿中放到了落後產能里。可以說對於挖礦行業的爭議是一直存在的。
最後一步驗證
找到哈希值後,進行廣播打包區塊,網路節點就會進行驗證。
情況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驗證通過,那麼表明這個區塊成功挖出,其他礦工就不再競爭,選擇接受這個區塊,將這個區塊進行記錄,挖出這個區塊的礦工就獲得了該區塊的獎勵,並且進入下一個區塊的競爭。
另外一種就是不通過,那麼前面的那些工作都白費了,投入的成本就沒有辦法收回,所以礦工們都自覺的遵守著打包和驗證的規則,因為作惡成本較高,也就維護了比特幣網路的安全。
相信你讀完文章已經大致了解了比特幣挖礦的整個流程,不過挖礦實際操作起來又是另一個概念了,其中什麼時候適合進場挖礦、入手什麼樣的礦機進行挖礦、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參與挖礦都是有一定學問的。
挖礦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呀,搞懂再行動,沒搞懂之前就要多學習。
Ⅲ 區塊鏈技術中的區塊頭包含的三組元數據是什麼
1、前區塊哈希值。用於索引前區塊
2、挖礦難度、隨機值(用於工作量證明計算)、時間戳
3、梅克爾樹,能夠總結並迅速歸納校驗區塊中全部交易數據的樹根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