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不可能三角問題
⑴ 區塊鏈中「不可能三角」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區塊鏈的應用與發展中,不僅面臨「不可能三角」悖論的技術制約,也存在國家主權被侵蝕的風險。從理論上說,區塊鏈是運用一套基於共識的數學演算法,在機器之間建立信任網路,從而通過技術背書而非中心化信用機構建立信用,不需要人為執行規則,而是通過預先定義好的技術規則加以控制,是一種完全的去中心。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區塊鏈中的「不可能三角」悖論
在區塊鏈的應用和發展中,影響和侵蝕國家主權的另一個因素是單一技術之治可能帶來的無政府主義和自由化傾向。區塊鏈從根本上顛覆了現有的法治監管體系,單一純粹地由預先定義好的技術規則來實現「自治」,可能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但由於缺乏與之相配套的法律規制,也容易導致國家主權、公共利益、各類組織及個人權益受到侵害。區塊鏈的應用不僅要解決技術問題,更需要研究和解決網路空間與現實社會的連接與融合問題。
⑵ 5分鍾搞清楚大佬口中的「不可能三角」問題
在金融貨幣學和區塊鏈技術中,都存在著一種被稱為「不可能三角」的概念。它揭示了資本流動自由、貨幣政策獨立性和匯率穩定性之間的矛盾:一個國家或區塊鏈項目往往只能在這三個選項中選擇兩個,而放棄第三個。在區塊鏈領域,去中心化、高效率和安全性同樣構成了這個矛盾,比如比特幣以去中心化和安全為代價犧牲了效率,而EOS則為了高效犧牲了部分去中心化。目前,主流的做法是通過妥協來實現兩者的平衡,如比特幣和聯盟鏈/私有鏈的取捨。
比特幣注重安全,採用去中心化存儲機制,但犧牲了存儲效率;聯盟鏈和私有鏈通過部分中心化提高效率,但降低了去中心化程度。另一方面,P2P技術如電驢通過共享資源提高效率,但對數據的准確性有所犧牲。劉松和車殼達等人提出,要根據具體應用場景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將問題分解為多層結構,或者在不同的層面上分別優化去中心化、效率和安全。
盡管「不可能三角」在當前技術下似乎是一個現實問題,但隨著技術的演進,如分片、跨鏈等解決方案的出現,未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效率和安全的兼得。區塊鏈項目在1.0階段傾向於在效率和安全之間做取捨,而在2.0時代,通過技術進步有望打破這個「三角」困境。對於想要深入了解這一領域的讀者,可以關注「響鏈財經」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⑶ 區塊鏈與經濟學的「不可能三角」
接上一篇文末提到的經濟學中的不可能三角,這里有一篇通俗的漫畫解讀,在此分享給大家:
圖說蒙代爾不可能三角
在這里再簡單解釋下這個不可能三角:
不可能三角是指一個經濟體的 貨幣自主權 、 匯率穩定 和 資本自由流動 之間,必須舍棄一個,三者不能兼得。
那麼舉例來說,中國就是為了實現獨立的貨幣政策+固定匯率,而放棄資本自由流動實施資本管制的典型;香港則是為實施固定匯率+資本自由流動,而放棄了獨立的貨幣政策;美國則為了實施獨立的貨幣政策+資本自由流動而放棄固定匯率。
匯率與811匯改
首先說 匯率穩定 ,匯率穩定大家比較容易理解。在2015年8月11日中國實施的匯率改革(811匯改)之前,人民幣匯率採取盯住單一美元制度,811匯改之後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礎穩定。但參考一籃子不等於盯住它,它還需要將市場供求關系作為另一重要依據,據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在匯改之後,政府期望做的事情是什麼呢?大家從這個三角形狀可以看出,就是想做到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資本的自由流動。那麼 貨幣政策獨立和資本自由流動指的是啥?貨幣政策獨立性是 指經濟體內央行是可制定貨幣政策,自主決定是要發放還是收回貨幣,調控流動性。對於中國這樣的超級經濟體來說,貨幣政策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裡。 資本自由流動是指 國外資金可隨便進來投資或者撤資。那麼,隨著我國現階段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以及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資本市場的放開不可避免。最近,我們看到資本管制有所放鬆,比如最近出來開放外國人賬戶進入A股市場,以及此前宣布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到51%,我們看到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力度加大,但這一方面是引進來,但是對於國內資本走出去的政策,目前我們看到政府層面還是相對保守,尤其去年以來紛紛叫停國內資本集團大舉收並購海外項目,如某萬某航等。所以,目前來說,政府對國內資本管控的力度仍然嚴苛。當然,除了大型國有企業出海進行的投資,絲路基金、亞投行等大型政府基金和銀行的資金,這些資本的出海本身已經過層層審批,管控也更為嚴格。
那麼,之所以要對資本進行如何嚴格的管控,一方面是考慮到資本自由流動對我國經濟的沖擊,另外一方面,也因為目前缺乏有效的金融監管手段,來對資本進行監管。前面在《區塊鏈三大特性之穿透性》中講到,區塊鏈是一種穿透性的技術,是金融監管的利器。未來金融市場與區塊鏈結合是必然趨勢,那麼對於境外資本流入和國內資本的流出,藉助區塊鏈技術,監管機構可以對資本流向和流量進行實時動態監管,將資本的流入流出匯聚成一張網,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此外,將制度設計中的規定納入區塊鏈的智能合約中,一旦有資金流入流出異常,可以實時觸發報警或者提前預警。當然,完全的穿透性監管是否必要,需要金融界的朋友們來給出意見。但是,利用區塊鏈技術規範金融資本的流動,可以大大減少金融資本作惡的可能,一旦作惡,則可以追根究底,對作惡者施以懲戒。
那麼,另外一方面,對於走出去的資本,監管難度可能比較大,需要考慮到國際合作和監管的問題。那麼這個時候,必要的突破國家之間的數據孤島,建立監管數據共享機製成為必要。
通過構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監管體系,我們看到進一步實現資本自由流動成為可能,規范的資本市場將逐步形成,參與資本市場的各個主體之間的信任機製得以建立,將有助於打造更加公平的國際資本競爭環境。
從匯率變動來看,主要還是取決於本國經濟的好壞,當然也有外部因素的影響。結合此前《區塊鏈和經濟周期》的分析,預計信用風險在區塊鏈技術的改造之下得以有效管控,一國宏觀經濟的波動率減弱,因此相應的匯率市場的波動也會變小。
那麼回到文章開頭說的」不可能三角「,藉助區塊鏈這一技術手段,預計這個經典的理論或將被進一步改寫,"不可能三角"也將成為"可能三角",由於三角形的穩定性特徵,進一步地成為"可靠三角"。
⑷ 關於區塊鏈的問題有哪些
關於區塊鏈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貨幣的網路效應與貨幣錯配問題:
- 問題描述:在法定貨幣主導的世界中,加密貨幣的支付場景受限,且基於智能合約的金融產品以Token為計價單位時,存在與現實風險相匹配的貨幣錯配問題。
- 可能解決方案:採用央行數字貨幣或全球穩定幣的Token模式,基於足額法幣儲備資產發行,價值與法定貨幣或一籃子法定貨幣掛鉤,並受增信措施保障。
預言機的「不可能三角」問題:
- 問題描述:預言機作為區塊鏈外信息通往區塊鏈內的橋梁,無法同時滿足准確、去中心化和成本效率三個特徵。
- 可能解決方案:在主流金融應用中,優先保證准確性和成本效率,適當犧牲去中心化特性。
去信任化的能力邊界問題:
- 問題描述:去信任化可能導致超額抵押與流動性佔用,以及多重身份攻擊和串謀攻擊問題。
- 可能解決方案:不應盲目追求去信任化,應根據具體場景和需求合理設置抵押品要求。
技術與機制設計的有機融合問題:
- 問題描述:區塊鏈應用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經濟和治理屬性的結合。如何有機融合技術和機制設計,是區塊鏈發展的重要挑戰。
- 可能解決方案:在技術進步放緩時,通過區塊鏈經濟和治理機制的拓展來彌補技術不足。
數字貨幣與數字資產的可編程性問題:
- 問題描述:區塊鏈要成為大規模價值結算協議,必須理解與區塊鏈相關的貨幣和金融形態,特別是數字貨幣和數字資產的可編程性。
- 可能解決方案:通過分布式賬本中流轉的價值來激勵現實中的人和機構,從而影響現實中商品和服務的生產、流通和消費。
綜上所述,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面臨多方面的挑戰和問題,需要通過技術創新、機制設計和政策引導等多方面努力來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