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博物館
1. 故宮博物館+區塊鏈,故宮新的機遇在哪裡
熟悉故宮的朋友都知道,故宮是博物館界的一個網紅,不管是在考古價值來說,還是文化遺產傳承,故宮都是一個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那麼,博物館如何利用區塊鏈更好的進行文化傳承保護?
其實,早在2017年11月國家專利局的專利檢索庫里就發布了一篇《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文物及藝術品數字存證的方法》聲明,這個發明申請是由清華大學研究團隊申請的,目的是利用區塊鏈技術更好的保護文物藝術遺產。
因為區塊鏈具有永久存儲和不可篡改的特性,前期需要先登記文物和文物所有人的信息,然後將這些信息進行數字化,保存在區塊鏈上,這樣可以建立文物實物、文物信息數據、文物所有者的一一對應關系,有效的解決文物保管、權屬確認、防盜、鑒定、防損壞等問題。
目前,這個發明在博物館+區塊鏈的技術上已經認為是可行的了,接下來就是需要實際的落地和推廣。
現在,故宮和騰訊方面暫時還沒有透露具體的合作細節,不過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大致是這樣的:故宮的所有文物進行數字化,然後在區塊鏈上保存,生成不可篡改的獨特數字指紋。
2. 數字藏品是什麼意思 數字藏品為何這么火爆
數字藏品是指使用區塊鏈技術,對應特定的作品、藝術品生成的唯一數字憑證。它是一種數字化資產,包括但不限於音樂、門票、潮玩、卡牌、畫作、攝影作品、GIF動圖、表情包等,都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轉化為數字藏品。簡單來說,NFT(非同質化代幣)就是通過區塊鏈技術給某一件作品打上「防偽編碼」,使其本身變成一種具備唯一性的數字代幣,數字作品也因此可以追根溯源,明確版權並進行交易。
數字藏品之所以如此火爆,原因有以下幾點:
對創作者而言:數字藏品能夠保護創作者的權益,避免作品被濫用。通過將數字作品的相關權益鑄造成數字藏品,只有購買它的人才可以使用這些權利,這為優秀創作者提供了可觀的收入來源。
對博物館而言:數字藏品平台的技術和推廣能力能夠幫助博物館將歷史文物數字化並迅速推廣,讓愛好者能夠便利地欣賞和體驗歷史文物和文化的美。這符合博物館的未來發展方向,並能為博物館帶來額外的收入。
對平台方而言:在數字藏品發展初期,佔領市場份額並建立用戶對平台的認知和認可至關重要。藉助數字藏品概念的普及,平台可以不斷擴大自身規模,有望成為數字藏品界的領軍企業。
對購買者而言:擁有數字藏品意味著能夠欣賞到優秀的藝術作品,並且由於數字藏品的稀缺性,它們成為了社交的談資和圈層身份的認可。此外,數字藏品的升值潛力也為購買者帶來了財富增長的機會。
對社會而言:數字藏品有利於優秀文化和優秀作品的傳播,降低了作品確權和侵權調查的社會成本,有助於推動相關文化產業的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