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會佔用我的內存嗎
① 區塊鏈同步需要多少內存(區塊鏈數據同步)
【區塊鏈】什麼是區塊鏈錢包?提起區塊鏈錢包我們就不得不談到比特幣錢包(Bitcoincore),其他區塊鏈錢包大多都是仿照比特幣錢包做的,比特幣錢包是我們管理比特幣的工具。
比特幣錢包里存儲著我們的比特幣信息,包括比特幣地址(類似於你的銀行卡賬號)、私鑰(類似於你的銀行卡密碼),比特幣錢包可以存儲多個比特幣地址以及每個比特幣地址所對應的獨立私鑰。
比特幣錢包的核心功能就是保護你的私鑰,如果錢包丟失你將可能永遠失去你的比特幣。
區塊鏈錢包有很多種形態。
根據用戶是否掌握私鑰可將錢包分為:鏈上錢包(onchainwallet)和託管錢包(offchainwallet)。他們之間有如下兩點區別:
關於鏈上錢包(onchainwallet)我們又可根據私鑰存儲是否聯網劃分為冷錢包和熱錢包;冷錢包和熱錢包我們也稱之為離線錢包和在線錢包。
通常所說的硬體錢包就屬於冷錢包(一般准備長期持有的大額數字貨幣建議使用冷錢包存放),除了這種專業的設備我們還可以使用離線的電腦、手機、紙錢包、腦錢包等作為冷錢包存儲我們的數字資產。
冷錢包最大優點就是安全,因為它不觸網的屬性可以大大降低黑客攻擊的可能性;唯一需要擔心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冷錢包弄丟即可。
與冷錢包相對應的就是熱錢包,熱錢包是需要聯網的;熱錢包又可分為桌面錢包、手機錢包和網頁錢包。
熱錢包往往是在線錢包的形式,因此在使用熱錢包時最好在不同平台設置不同密碼,且開啟二次認證確保自己的資產安全。
根據區塊鏈數據的維護方式和錢包的去中心化程度又可將錢包分為全節點錢包、輕節點錢包、中心化錢包。
全節點錢包大部分都屬於桌面錢包,其中的代表有Bitcoin-Core核心錢包、Geth、Parity等等,此類錢包需要同步所有區塊鏈數據,佔用很大的內存,但可以實現完全去中心化。
而手機錢包和網頁錢包大部分屬於輕節點錢包,輕錢包依賴區塊鏈網路中的其他全節點,僅同步與自己相關的交易數據,基本可以實現去中心化。
中心化錢包不依賴區塊鏈網路,所有的數據均從自己的中心化伺服器中獲取;但是交易效率很高,可以實時到賬,你在交易平台中注冊的賬號就是中心化錢包。
記住在區塊鏈的世界裡誰掌握私鑰誰才是數字資產真正的主人。
全局節點什麼意思
全節點是是擁有完整區塊鏈賬本的節點,全節點需要佔用內存同步所有的區塊鏈數據,能夠獨立校驗區塊鏈上的所有交易並實時更新數據,主要負責區塊鏈的交易的廣播和驗證。
請問,大學生區塊鏈本科專業,電腦需要什麼樣的配置夠用?學生的電腦普通電腦配置就夠用了,三四千塊錢的台式機用起來就不錯
什麼是區塊鏈擴容?普通用戶能夠運行節點對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至關重要
想像一下凌晨兩點多,你接到了一個緊急呼叫,來自世界另一端幫你運行礦池(質押池)的人。從大約14分鍾前開始,你的池子和其他幾個人從鏈中分離了出來,而網路仍然維持著79%的算力。根據你的節點,多數鏈的區塊是無效的。這時出現了余額錯誤:區塊似乎錯誤地將450萬枚額外代幣分配給了一個未知地址。
一小時後,你和其他兩個同樣遭遇意外的小礦池參與者、一些區塊瀏覽器和交易所方在一個聊天室中,看見有人貼出了一條推特的鏈接,開頭寫著「宣布新的鏈上可持續協議開發基金」。
到了早上,相關討論廣泛散布在推特以及一個不審查內容的社區論壇上。但那時450萬枚代幣中的很大一部分已經在鏈上轉換為其他資產,並且進行了數十億美元的defi交易。79%的共識節點,以及所有主要的區塊鏈瀏覽器和輕錢包的端點都遵循了這條新鏈。也許新的開發者基金將為某些開發提供資金,或者也許所有這些都被領先的礦池、交易所及其裙帶所吞並。但是無論結果如何,該基金實際上都成為了既成事實,普通用戶無法反抗。
或許還有這么一部主題電影。或許會由MolochDAO或其他組織進行資助。
這種情形會發生在你的區塊鏈中嗎?你所在區塊鏈社區的精英,包括礦池、區塊瀏覽器和託管節點,可能協調得很好,他們很可能都在同一個telegram頻道和微信群中。如果他們真的想出於利益突然對協議規則進行修改,那麼他們可能具備這種能力。以太坊區塊鏈在十小時內完全解決了共識失敗,如果是只有一個客戶端實現的區塊鏈,並且只需要將代碼更改部署到幾十個節點,那麼可以更快地協調客戶端代碼的更改。能夠抵禦這種社會性協作攻擊的唯一可靠方式是「被動防禦」,而這種力量來自去一個中心化的群體:用戶。
想像一下,如果用戶運行區塊鏈的驗證節點(無論是直接驗證還是其他間接技術),並自動拒絕違反協議規則的區塊,即使超過90%的礦工或質押者支持這些區塊,故事會如何發展。
如果每個用戶都運行一個驗證節點,那麼攻擊很快就會失敗:有些礦池和交易所會進行分叉,並且在整個過程中看起來很愚蠢。但是即使只有一些用戶運行驗證節點,攻擊者也無法大獲全勝。相反,攻擊會導致混亂,不同用戶會看到不同的區塊鏈版本。最壞情況下,隨之而來的市場恐慌和可能持續的鏈分叉將大幅減少攻擊者的利潤。對如此曠日持久的沖突進行應對的想法本身就可以阻止大多數攻擊。
Hasu關於這一點的看法:
「我們要明確一件事,我們之所以能夠抵禦惡意的協議更改,是因為擁有用戶驗證區塊鏈的文化,而不是因為PoW或PoS。」
假設你的社區有37個節點運行者,以及80000名被動監聽者,對簽名和區塊頭進行檢查,那麼攻擊者就獲勝了。如果每個人都運行節點的話,攻擊者就會失敗。我們不清楚針對協同攻擊的啟動群體免疫的確切閾值是多少,但有一點是絕對清楚的:好的節點越多,惡意的節點就越少,而且我們所需的數量肯定不止於幾百幾千個。
那麼全節點工作的上限是什麼?
為了使得有盡可能多的用戶能夠運行全節點,我們會將注意力集中在普通消費級硬體上。即使能夠輕松購買到專用硬體,這能夠降低一些全節點的門檻,但事實上對可擴展性的提升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般。
全節點處理大量交易的能力主要受限於三個方面:
算力: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我們能劃分多少CPU來運行節點?
帶寬:基於當前的網路連接,一個區塊能包含多少位元組?
存儲:我們能要求用戶使用多大的空間來進行存儲?此外,其讀取速度應該達到多少?(即,HDD足夠嗎?還是說我們需要SSD?)
許多使用「簡單」技術對區塊鏈進行大幅擴容的錯誤看法都源自於對這些數字過於樂觀的估計。我們可以依次來討論這三個因素:
算力
錯誤答案:100%的CPU應該用於區塊驗證
正確答案:約5-10%的CPU可以用於區塊驗證
限制之所以這么低的四個主要原因如下:
我們需要一個安全邊界來覆蓋DoS攻擊的可能性(攻擊者利用代碼弱點製造的交易需要比常規交易更長的處理時間)
節點需要在離線之後能夠與區塊鏈同步。如果我掉線一分鍾,那我應該要能夠在幾秒鍾之內完成同步
運行節點不應該很快地耗盡電池,也不應該拖慢其他應用的運行速度
節點也有其他非區塊生產的工作要進行,大多數是驗證以及對p2p網路中輸入的交易和請求做出響應
請注意,直到最近大多數針對「為什麼只需要5-10%?」這一點的解釋都側重於另一個不同的問題:因為PoW出塊時間不定,驗證區塊需要很長時間,會增加同時創建多個區塊的風險。這個問題有很多修復方法,例如BitcoinNG,或使用PoS權益證明。但這些並沒有解決其他四個問題,因此它們並沒有如許多人所料在可擴展性方面獲得巨大進展。
並行性也不是靈丹妙葯。通常,即使是看似單線程區塊鏈的客戶端也已經並行化了:簽名可以由一個線程驗證,而執行由其他線程完成,並且有一個單獨的線程在後台處理交易池邏輯。而且所有線程的使用率越接近100%,運行節點的能源消耗就越多,針對DoS的安全系數就越低。
帶寬
錯誤答案:如果沒2-3秒都產生10MB的區塊,那麼大多數用戶的網路都大於10MB/秒,他們當然都能處理這些區塊
正確答案:或許我們能在每12秒處理1-5MB的區塊,但這依然很難
如今,我們經常聽到關於互聯網連接可以提供多少帶寬的廣為傳播的統計數據:100Mbps甚至1Gbps的數字很常見。但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宣稱的帶寬與預期實際帶寬之間存在很大差異:
「Mbps」是指「每秒數百萬bits」;一個bit是一個位元組的1/8,因此我們需要將宣稱的bit數除以8以獲得位元組數。
網路運營商,就像其他公司一樣,經常編造謊言。
總是有多個應用使用同一個網路連接,所以節點無法獨占整個帶寬。
P2P網路不可避免地會引入開銷:節點通常最終會多次下載和重新上傳同一個塊(更不用說交易在被打包進區塊之前還要通過mempool進行廣播)。
當Starkware在2019年進行一項實驗時,他們在交易數據gas成本降低後首次發布了500kB的區塊,一些節點實際上無法處理這種大小的區塊。處理大區塊的能力已經並將持續得到改善。但是無論我們做什麼,我們仍然無法獲取以MB/秒為單位的平均帶寬,說服自己我們可以接受1秒的延遲,並且有能力處理那種大小的區塊。
存儲
錯誤答案:10TB
正確答案:512GB
正如大家可能猜到的,這里的主要論點與其他地方相同: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異。理論上,我們可以在亞馬遜上購買8TB固態驅動(確實需要SSD或NVME;HDD對於區塊鏈狀態存儲來說太慢了)。實際上,我用來寫這篇博文的筆記本電腦有512GB,如果你讓人們去購買硬體,許多人就會變得懶惰(或者他們無法負擔800美元的8TBSSD)並使用中心化服務。即使可以將區塊鏈裝到某個存儲設備上,大量活動也可以快速地耗盡磁碟並迫使你購入新磁碟。
一群區塊鏈協議研究員對每個人的磁碟空間進行了調查。我知道樣本量很小,但仍然...
此外,存儲大小決定了新節點能夠上線並開始參與網路所需的時間。現有節點必須存儲的任何數據都是新節點必須下載的數據。這個初始同步時間(和帶寬)也是用戶能夠運行節點的主要障礙。在寫這篇博文時,同步一個新的geth節點花了我大約15個小時。如果以太坊的使用量增加10倍,那麼同步一個新的geth節點將至少需要一周時間,而且更有可能導致節點的互聯網連接受到限制。這在攻擊期間更為重要,當用戶之前未運行節點時對攻擊做出成功響應需要用戶啟用新節點。
交互效應
此外,這三類成本之間存在交互效應。由於資料庫在內部使用樹結構來存儲和檢索數據,因此從資料庫中獲取數據的成本隨著資料庫大小的對數而增加。事實上,因為頂級(或前幾級)可以緩存在RAM中,所以磁碟訪問成本與資料庫大小成正比,是RAM中緩存數據大小的倍數。
不要從字面上理解這個圖,不同的資料庫以不同的方式工作,通常內存中的部分只是一個單獨(但很大)的層(參見leveldb中使用的LSM樹)。但基本原理是一樣的。
例如,如果緩存為4GB,並且我們假設資料庫的每一層比上一層大4倍,那麼以太坊當前的~64GB狀態將需要~2次訪問。但是如果狀態大小增加4倍到~256GB,那麼這將增加到~3次訪問。因此,gas上限增加4倍實際上可以轉化為區塊驗證時間增加約6倍。這種影響可能會更大:硬碟在已滿狀態下比空閑時需要花更長時間來讀寫。
這對以太坊來說意味著什麼?
現在在以太坊區塊鏈中,運行一個節點對許多用戶來說已經是一項挑戰,盡管至少使用常規硬體仍然是可能的(我寫這篇文章時剛剛在我的筆記本電腦上同步了一個節點!)。因此,我們即將遭遇瓶頸。核心開發者最關心的問題是存儲大小。因此,目前在解決計算和數據瓶頸方面的巨大努力,甚至對共識演算法的改變,都不太可能帶來gaslimit的大幅提升。即使解決了以太坊最大的DoS弱點,也只能將gaslimit提高20%。
對於存儲大小的問題,唯一解決方案是無狀態和狀態逾期。無狀態使得節點群能夠在不維護永久存儲的情況下進行驗證。狀態逾期會使最近未訪問過的狀態失活,用戶需要手動提供證明來更新。這兩條路徑已經研究了很長時間,並且已經開始了關於無狀態的概念驗證實現。這兩項改進相結合可以大大緩解這些擔憂,並為顯著提升gaslimit開辟空間。但即使在實施無狀態和狀態逾期之後,gaslimit也可能只會安全地提升約3倍,直到其他限制開始發揮作用。
另一個可能的中期解決方案使使用ZK-SNARKs來驗證交易。ZK-SNARKs能夠保證普通用戶無需個人存儲狀態或是驗證區塊,即使他們仍然需要下載區塊中的所有數據來抵禦數據不可用攻擊。另外,即使攻擊者不能強行提交無效區塊,但是如果運行一個共識節點的難度過高,依然會有協調審查攻擊的風險。因此,ZK-SNARKs不能無限地提升節點能力,但是仍然能夠對其進行大幅提升(或許是1-2個數量級)。一些區塊鏈在layer1上探索該形式,以太坊則通過layer2協議(也叫ZKrollups)來獲益,例如zksync,Loopring和Starknet。
分片之後又會如何?
分片從根本上解決了上述限制,因為它將區塊鏈上包含的數據與單個節點需要處理和存儲的數據解耦了。節點驗證區塊不是通過親自下載和執行,而是使用先進的數學和密碼學技術來間接驗證區塊。
因此,分片區塊鏈可以安全地擁有非分片區塊鏈無法實現的非常高水平的吞吐量。這確實需要大量的密碼學技術來有效替代樸素完整驗證,以拒絕無效區塊,但這是可以做到的:該理論已經具備了基礎,並且基於草案規范的概念驗證已經在進行中。
以太坊計劃採用二次方分片(quadraticsharding),其中總可擴展性受到以下事實的限制:節點必須能夠同時處理單個分片和信標鏈,而信標鏈必須為每個分片執行一些固定的管理工作。如果分片太大,節點就不能再處理單個分片,如果分片太多,節點就不能再處理信標鏈。這兩個約束的乘積構成了上限。
可以想像,通過三次方分片甚至指數分片,我們可以走得更遠。在這樣的設計中,數據可用性采樣肯定會變得更加復雜,但這是可以實現的。但以太坊並沒有超越二次方,原因在於,從交易分片到交易分片的分片所獲得的額外可擴展性收益實際上無法在其他風險程度可接受的前提下實現。
那麼這些風險是什麼呢?
最低用戶數量
可以想像,只要有一個用戶願意參與,非分片區塊鏈就可以運行。但分片區塊鏈並非如此:單個節點無法處理整條鏈,因此需要足夠的節點以共同處理區塊鏈。如果每個節點可以處理50TPS,而鏈可以處理10000TPS,那麼鏈至少需要200個節點才能存續。如果鏈在任何時候都少於200個節點,那可能會出現節點無法再保持同步,或者節點停止檢測無效區塊,或者還可能會發生許多其他壞事,具體取決於節點軟體的設置。
在實踐中,由於需要冗餘(包括數據可用性采樣),安全的最低數量比簡單的「鏈TPS除以節點TPS」高幾倍,對於上面的例子,我們將其設置位1000個節點。
如果分片區塊鏈的容量增加10倍,則最低用戶數也增加10倍。現在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我們不從較低的容量開始,當用戶很多時再增加,因為這是我們的實際需要,用戶數量回落再降低容量?
這里有幾個問題:
區塊鏈本身無法可靠地檢測到其上有多少唯一用戶,因此需要某種治理來檢測和設置分片數量。對容量限制的治理很容易成為分裂和沖突的根源。
如果許多用戶突然同時意外掉線怎麼辦?
增加啟動分叉所需的最低用戶數量,使得防禦惡意控制更加艱難。
最低用戶數為1,000,這幾乎可以說是沒問題的。另一方面,最低用戶數設為100萬,這肯定是不行。即使最低用戶數為10,000也可以說開始變得有風險。因此,似乎很難證明超過幾百個分片的分片區塊鏈是合理的。
歷史可檢索性
用戶真正珍視的區塊鏈重要屬性是永久性。當公司破產或是維護該生態系統不再產生利益時,存儲在伺服器上的數字資產將在10年內不再存在。而以太坊上的NFT是永久的。
是的,到2372年人們仍能夠下載並查閱你的加密貓。
但是一旦區塊鏈的容量過高,存儲所有這些數據就會變得更加困難,直到某時出現巨大風險,某些歷史數據最終將……沒人存儲。
要量化這種風險很容易。以區塊鏈的數據容量(MB/sec)為單位,乘以~30得到每年存儲的數據量(TB)。當前的分片計劃的數據容量約為1.3MB/秒,因此約為40TB/年。如果增加10倍,則為400TB/年。如果我們不僅希望可以訪問數據,而且是以一種便捷的方式,我們還需要元數據(例如解壓縮匯總交易),因此每年達到4PB,或十年後達到40PB。InternetArchive(互聯網檔案館)使用50PB。所以這可以說是分片區塊鏈的安全大小上限。
因此,看起來在這兩個維度上,以太坊分片設計實際上已經非常接近合理的最大安全值。常數可以增加一點,但不能增加太多。
結語
嘗試擴容區塊鏈的方法有兩種:基礎的技術改進和簡單地提升參數。首先,提升參數聽起來很有吸引力:如果您是在餐紙上進行數學運算,這就很容易讓自己相信消費級筆記本電腦每秒可以處理數千筆交易,不需要ZK-SNARK、rollups或分片。不幸的是,有很多微妙的理由可以解釋為什麼這種方法是有根本缺陷的。
運行區塊鏈節點的計算機無法使用100%的CPU來驗證區塊鏈;他們需要很大的安全邊際來抵抗意外的DoS攻擊,他們需要備用容量來執行諸如在內存池中處理交易之類的任務,並且用戶不希望在計算機上運行節點的時候無法同時用於任何其他應用。帶寬也會受限:10MB/s的連接並不意味著每秒可以處理10MB的區塊!也許每12秒才能處理1-5MB的塊。存儲也是一樣,提高運行節點的硬體要求並且限制專門的節點運行者並不是解決方案。對於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而言,普通用戶能夠運行節點並形成一種文化,即運行節點是一種普遍行為,這一點至關重要。
區塊鏈的核心技術是什麼?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個提供了拜占庭容錯、並保證了最終一致性的分布式資料庫;從數據結構上看,它是基於時間序列的鏈式數據塊結構;從節點拓撲上看,它所有的節點互為冗餘備份;從操作上看,它提供了基於密碼學的公私鑰管理體系來管理賬戶。
或許以上概念過於抽象,我來舉個例子,你就好理解了。
你可以想像有100台計算機分布在世界各地,這100台機器之間的網路是廣域網,並且,這100台機器的擁有者互相不信任。
那麼,我們採用什麼樣的演算法(共識機制)才能夠為它提供一個可信任的環境,並且使得:
節點之間的數據交換過程不可篡改,並且已生成的歷史記錄不可被篡改;
每個節點的數據會同步到最新數據,並且會驗證最新數據的有效性;
基於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整體節點維護的數據可以客觀反映交換歷史。
區塊鏈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產生的技術方案。
二、區塊鏈的核心技術組成
無論是公鏈還是聯盟鏈,至少需要四個模塊組成:P2P網路協議、分布式一致性演算法(共識機制)、加密簽名演算法、賬戶與存儲模型。
1、P2P網路協議
P2P網路協議是所有區塊鏈的最底層模塊,負責交易數據的網路傳輸和廣播、節點發現和維護。
通常我們所用的都是比特幣P2P網路協議模塊,它遵循一定的交互原則。比如:初次連接到其他節點會被要求按照握手協議來確認狀態,在握手之後開始請求Peer節點的地址數據以及區塊數據。
這套P2P交互協議也具有自己的指令集合,指令體現在在消息頭(MessageHeader)的命令(command)域中,這些命令為上層提供了節點發現、節點獲取、區塊頭獲取、區塊獲取等功能,這些功能都是非常底層、非常基礎的功能。如果你想要深入了解,可以參考比特幣開發者指南中的PeerDiscovery的章節。
2、分布式一致性演算法
在經典分布式計算領域,我們有Raft和Paxos演算法家族代表的非拜占庭容錯演算法,以及具有拜占庭容錯特性的PBFT共識演算法。
如果從技術演化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圖,其中,區塊鏈技術把原來的分布式演算法進行了經濟學上的拓展。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計算機應用在最開始多為單點應用,高可用方便採用的是冷災備,後來發展到異地多活,這些異地多活可能採用的是負載均衡和路由技術,隨著分布式系統技術的發展,我們過渡到了Paxos和Raft為主的分布式系統。
而在區塊鏈領域,多採用PoW工作量證明演算法、PoS權益證明演算法,以及DPoS代理權益證明演算法,以上三種是業界主流的共識演算法,這些演算法與經典分布式一致性演算法不同的是,它們融入了經濟學博弈的概念,下面我分別簡單介紹這三種共識演算法。
PoW:通常是指在給定的約束下,求解一個特定難度的數學問題,誰解的速度快,誰就能獲得記賬權(出塊)權利。這個求解過程往往會轉換成計算問題,所以在比拼速度的情況下,也就變成了誰的計算方法更優,以及誰的設備性能更好。
PoS:這是一種股權證明機制,它的基本概念是你產生區塊的難度應該與你在網路里所佔的股權(所有權佔比)成比例,它實現的核心思路是:使用你所鎖定代幣的幣齡(CoinAge)以及一個小的工作量證明,去計算一個目標值,當滿足目標值時,你將可能獲取記賬權。
DPoS:簡單來理解就是將PoS共識演算法中的記賬者轉換為指定節點數組成的小圈子,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參與記賬。這個圈子可能是21個節點,也有可能是101個節點,這一點取決於設計,只有這個圈子中的節點才能獲得記賬權。這將會極大地提高系統的吞吐量,因為更少的節點也就意味著網路和節點的可控。
3、加密簽名演算法
在區塊鏈領域,應用得最多的是哈希演算法。哈希演算法具有抗碰撞性、原像不可逆、難題友好性等特徵。
其中,難題友好性正是眾多PoW幣種賴以存在的基礎,在比特幣中,SHA256演算法被用作工作量證明的計算方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挖礦演算法。
而在萊特幣身上,我們也會看到Scrypt演算法,該演算法與SHA256不同的是,需要大內存支持。而在其他一些幣種身上,我們也能看到基於SHA3演算法的挖礦演算法。以太坊使用了Dagger-Hashimoto演算法的改良版本,並命名為Ethash,這是一個IO難解性的演算法。
當然,除了挖礦演算法,我們還會使用到RIPEMD160演算法,主要用於生成地址,眾多的比特幣衍生代碼中,絕大部分都採用了比特幣的地址設計。
除了地址,我們還會使用到最核心的,也是區塊鏈Token系統的基石:公私鑰密碼演算法。
在比特幣大類的代碼中,基本上使用的都是ECDSA。ECDSA是ECC與DSA的結合,整個簽名過程與DSA類似,所不一樣的是簽名中採取的演算法為ECC(橢圓曲線函數)。
從技術上看,我們先從生成私鑰開始,其次從私鑰生成公鑰,最後從公鑰生成地址,以上每一步都是不可逆過程,也就是說無法從地址推導出公鑰,從公鑰推導到私鑰。
4、賬戶與交易模型
從一開始的定義我們知道,僅從技術角度可以認為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資料庫,那麼,多數區塊鏈到底使用了什麼類型的數
② 區塊鏈專業需要什麼筆記本(區塊鏈專業的應從事什麼工作)
區塊鏈專業對電腦有要求嗎嗎區塊鏈專業有一定的電腦要求。由於區塊鏈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和數據處理,因此需要具有較高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的電腦。具體來說,需要具備高效的處理器、足夠的內存、可靠的硬碟和高速的網路連接。同時,為了支持開發區塊鏈應用程序,需要具備一定的編程技能和計算機科學知識,熟悉區塊鏈技術和相關開發平台。總之,區塊鏈專業需要電腦具有一定的性能和功能,才能保證開發和運行區塊鏈技術的有效性。
程序員首選的筆記本電腦
對於喜歡AMD顯卡的程序員和開發人員來說,蘋果公司的16英寸MacBookPro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產品。這款筆記本擁有16GB的內存,512GB的存儲空間,AMDRadeonPro5500內存,GDDR6內存顯卡和IntelCorei9CPU(頻率為2.3GHz)——這意味著它可以同時處理多個程序和任務而不會延遲或凍結。
它還具有11小時長的電池續航時間和出色的性能,這使它成為編程方面最好的電腦之一。
戴爾(Dell)的XPS15基本上具備了所有必要的功能,任何程序員或程序員都可以在裝有Windows的編程筆記本電腦上找到這些功能。
這款筆記本電腦配備了1TB的SSD、16GB的RAM和3.8GHz的酷睿i7-740QM處理器,以提高性能和編碼效率。因此,無論您是游戲程序員、信息安全研究員、區塊鏈開發人員還是程序員,XPS15都將為您提供功能和性能的完美結合。
聯想(Lenovo)ThinkPadX1Carbon具備了所有的條件,足以成為最好的編程筆記本電腦之一。它的特點是時尚和輕便的設計,令人驚嘆的顯示,舒適的鍵盤512GB的SSD,16GB的RAM和一個體面的英特爾UHD圖形卡。它長達11小時的電池續航時間和強大的性能也值得一提,因為它被認為是編程的好筆記本電腦和最好的程序員的筆記本電腦之一。
華碩的ZenBook13UX331UN採用了酷睿i5-8250U處理器,8GB內存,以及NVIDIA的GeForceMX150顯卡,這使它成為一個很好的編程筆記本電腦。這款筆記本電腦的平均電池續航時間為9小時11分鍾,這意味著即使手頭沒有充電器,你也有充足的時間來完成一項任務。這款筆記本電腦很輕,有256GB的固態硬碟,還有很多有用的埠,比如microSD讀卡器、HDMI埠和2個USB3.0埠。
戴爾XPS13的屏幕清晰、明亮、色彩豐富,而且(實際上)沒有邊框,還有8GB的內存、英特爾UHD顯卡620GPU和英特爾酷睿i7-8550U處理器,這無疑是一款值得信賴的優秀開發人員筆記本電腦。這款筆記本電腦的電池續航時間長、便攜性好、質量高,是一款非常適合隨時編程的筆記本電腦。
惠普的EliteBook840G5擁有舒適的鍵盤,512GB的SSD,16GB的內存,i7核心處理器,8小時30分鍾的電池續航能力。和我測試過的其他程序員筆記本一樣,它16GB的內存也很受歡迎,因為它可以讓你的EliteBook在不延遲的情況下同時處理大量的編程任務和繁重的進程。這款筆記本電腦在連接性方面也做得很好,因為它有USB3.0介面、Type-C介面、HDMI介面、麥克風/耳機介面等等。
如果你想要一台能夠編寫代碼或運行最圖形化密集編程軟體的筆記本電腦,那麼這款電腦是你的不二之選。MSIGS65隱身薄是最強大的筆記本電腦之一,專門為程序員設計。這款筆記本電腦可以運行任何游戲或程序,這要歸功於它的英特爾酷睿i7-8750HCPU(主頻3.9GHz)、NvidiaGeForceGTX1070Max-Q顯卡和16GB內存。
雷蛇刀片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硬體,如16GB的內存,英特爾核心i7-8750H處理器,英偉達GeForceGTX1070Max-QGPU和512GBSSD,使它成為當今市場上最好的開發筆記本電腦之一。它提供長達6小時的電池續航時間,這對這種功率的筆記本電腦來說是可以接受的。然而,一些程序員或開發人員可能會發現它的鍵盤沒有他們需要的那麼舒適。
對於那些需要配備觸摸屏和必要的編碼能力的攜帶型筆記本電腦的程序員,或者那些為計算機科學尋找最好的筆記本電腦的程序員來說,這款筆記本電腦可以滿足他們的要求。它擁有1TB的固態硬碟,16GB的內存,以及一個i7-7660U核心處理器,這使它成為一個可靠的開發人員筆記本電腦,可以存儲大量文件或處理密集的編程任務。它的電池續航時間為7小時30分鍾,重量僅為1.7磅,非常適合旅行。
喜歡AMDgpu和觸摸屏的程序員和軟體開發人員會喜歡三星的Notebook9Pro,因為它是專門針對小眾市場的機型。它包含一個IntelCorei7-7500UCPU,16GB內存,256GBSSD和一個很好的埠集合,這對大多數編程環境都非常有用。它還提供了7小時的電池續航時間,這足以完成大多數編碼或編程任務,而無需插上充電器。
如你所知,市場上有很多操作系統。不幸的是,它們並不都適合編程。在開發和編碼方面,程序員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統是蘋果macOS和微軟Windows。然而,最受歡迎的編程操作系統是MicrosoftWindows,因為它比MacOS更便宜,並且支持許多可用的編程語言。這並不意味著蘋果macOS不如微軟的Windows,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
然而,如果你想成為蘋果生態系統的開發者,你必須購買一台macOS筆記本電腦。macOS有一些其他操作系統所沒有的獨特之處,那就是Swift和Objective-C所要求的Xcode。另外,如果您是PHP、RubyonRails和Python開發人員,Linux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總的來說,Mac對於蘋果的開發者來說是必須的,但是對於所有的開發者和程序員來說,微軟的Windows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的支持范圍很廣。
就像人類和其他生物一樣,計算機也有大腦,它是處理器。計算機大腦的能力是變化的。一個可能比另一個更強大,毫無疑問,強大的處理器是您作為程序員所需要的。用於編程的膝上型電腦應該配備能夠運行用於編碼和運行代碼的程序的處理器。那麼哪個處理器是最好的呢?
如果你是一個預算買家或編程新手,英特爾酷睿i3處理器筆記本電腦將完成這項工作。然而,如果你能負擔得起更多或更高一點的花費,一台配備了最低限度的英特爾酷睿i5處理器的電腦可以更好地完成這項工作。如果你是一個圖形程序員,游戲開發人員或更密集的東西,提高你的預算,並爭取一個六核(英特爾酷睿i7)處理器可以是最好的選擇和堅實的選擇。
如果你想同時運行更多的程序,並在所有運行的應用程序之間輕松切換,你需要一台RAM容量大的筆記本電腦。不要讓它扭曲;我們不是說你應該花你的血汗錢的最高RAM可用。但是,要同時高效地運行代碼編輯器、編譯器、web瀏覽器和本地伺服器,最好擁有一台RAM更大的筆記本電腦。對於程序員的筆記本電腦來說,需要多大的內存是最理想的,我們建議至少要有8GB的內存。請記住,更密集的編程需要更大的空間,比如12或16GB。
您可能知道計算機通常有兩種類型的驅動器。一台筆記本電腦要麼配有固態硬碟(SSD),也就是固態硬碟(HDD),也就是硬碟。在這兩款產品中,SSD的速度更快,而且主要用於高端筆記本電腦,而HDD的速度較慢,而且大多數情況下適用於預算緊張的筆記本電腦。這意味著,如果您是一名程序員,正在尋找一款能夠快速載入您之前保存的項目、同時顯著減少啟動時間的筆記本電腦,那麼固態硬碟是最佳選擇。
請注意,每種驅動器類型的存儲空間各不相同——hdd的存儲空間更大,比如1TB,而ssd的存儲空間更小,可能只有256GB。為你選擇一個正確的是簡單的。如果您想要一台存儲空間更大、速度更好但有時可能更慢的筆記本電腦,那麼HDD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您不太關心更多的存儲空間,可以用更少的存儲空間工作,並且需要一個工作速度更快的驅動器,SSD是可靠的選擇。
盡管kabylake和coffeelakeIntelcpu上的集成圖形可以輕松運行大多數程序,但您可能需要使用更好的圖形,特別是偶爾在筆記本電腦上玩游戲時。游戲和編程推薦使用2GB的專用圖形。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更密集的編程和開發將需要更多的圖形功能。
作為一名程序員,在購買筆記本電腦進行編程時,還有一些其他重要的事情需要考慮。它們是:
顯示-長時間的編碼會使眼睛疲勞,所以使用像IPS這樣的好顯示器將有助於減輕這種疲勞。
鍵盤-它必須是舒適的使用。如果可能的話,它應該配有背光鍵盤和合適的旅行鍵。
設計-筆記本電腦應該是一個輕量級和緊湊的設計,更容易移動和使用。
電池壽命-電池應該是好的和持續時間更長-平均6小時。
根據以上信息,您關於購買筆記本電腦編程的問題和疑問已經得到了解答和澄清。現在您已經了解了最佳的處理器、圖形、RAM、驅動器和操作系統。選擇其中最好的特性將意味著您正在為開發人員和程序員選擇最好的筆記本電腦。
是的,一台功能強大的筆記本電腦可以加快你的編程任務和進程,而不會延遲或停滯,從而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程序員需要一種特殊的筆記本電腦——這種電腦配備了足夠的電池、硬體和處理能力,這在普通的工作機器中是不常見的。通常情況下,程序員使用至少256GBSSD存儲、8GBRAM、6小時電池續航時間和配備像樣GPU的酷睿i5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然而,這些只是基本的要求,所以我建議使用更有魅力的筆記本電腦(如果它不會超出你的預算的話)來幫助你更快地完成編程任務,為未來的挑戰做准備,讓你在游戲中保持領先。
速度是編程的關鍵。這就是為什麼帶有i5或i7甚至i9CPU的筆記本電腦被認為是編程的最佳選擇,因為它們可以幫助您更快地工作,並減少編譯時間,尤其是在處理大型任務時。
是的,特別是對於編寫macOS和iOS應用程序。由於MacBooks具備所有基本的編程要求,可以通過Bootcamp或類似Parallels的虛擬機運行Windows,因此你可以使用MacBook開發應用程序或為任何平台編寫程序。
學軟體開發對電腦有要求沒1、Java、前端
電腦配置:i5以上處理器,內存8G以上(建議16G)、硬碟256G以上,固態硬碟最佳,64位Window系統。(如購買筆記本,建議夠買內存可擴展的型號)
2、Python
電腦配置:最低配置內存不低於4GB,對顯卡沒有要求;一般i5處理器,硬碟512G或者更大。
3、Python+大數據、大數據
電腦配置要求:處理器i5或者i7或以上,四核、內存16G、硬碟1T,獨顯2G以上。系統:Win10。
4、UI設計
硬體配置:CPU處理器i7(含)以上、內存至少16G、獨立顯卡、硬碟至少512G固態硬碟+1T機械硬碟。系統:Win10或Mac。
5、軟體測試
電腦配置要求:i5處理器,內存8g以上,操作系統:windows(win7,win8,win10都可以)。
6、新媒體+短視頻運營
電腦配置要求:CPU:i5以上,64位,多核Intel處理器,內存:8G以上(建議16G)顯卡:NVIDA獨立顯卡,硬碟容量:1T,系統:win764位。
7、產品經理
硬體配置:CPU處理器i5(含)以上;內存至少4G;硬碟至少512G或以上;系統:win764位。
8、智能機器人軟體開發
電腦配置要求:處理器i5或者i7或以上,四核、內存8G或以上、硬碟1T,系統最好是win7win10都可以,不過上課老師大多數都用win10。
9、C/C++、Go區塊鏈
電腦配置要求:處理器i5或者i7或以上,四核、內存8G或以上、硬碟1T,獨顯2G以上
10、Linux雲計算+運維開發
電腦配置要求:CPUi5及以上處理器,內存8G以上最少,硬碟500G以上。
11、影視製作
電腦配置要求:處理器i5或者i7或以上,四核、內存8G或以上、硬碟1T,獨顯2G以上。系統Win7(最好是win7,軟體兼容性好一些,win10偶爾會出問題)。
12、HPH全棧
電腦配置要求:CPUi7以上處理器,內存8G以上,硬碟250G以上。
編程筆記本電腦推薦2020什麼是最適合編程的筆記本?這個問題你問一個程序員,他都未必能回答得出來。不過,今天我們的主題不是這個。今天直接推薦2020年幾款最適合編程的筆記本。大家先用起來,至於具體的標准咱們改天細細再品!雖然不詳細討論最近編程筆記本的標准,但在開頭還是必須簡單總結一下。不然大家覺得小黑我瞎推薦。
必須強調的是,對於大多數編程場景而言,功能強大的筆記本電腦不一定意味著價格昂貴。相反,如果游戲玩家或圖形設計師想要一台功能強大的筆記本電腦,則由於顯卡屏幕等硬體的原因,這一定是昂貴的。幸運的是,對編程而言,你所需要的只是:
一個快速處理器,i5起較大的RAM,8G起讀寫快速的硬碟,最好至少有一個256的SSD很容易被人忽視的好鍵盤,合適的按鍵距離(1.5-20mm行程)和有手感的敲擊感覺(60-70g重量)能讓你的文字盡量縮小與思維的速度差距。這幾個要素不管做什麼類型的開發都是必備的,其他都是加分項。結合工作實際、個人喜好、預算多少。(做圖像方面開發的除外!還要考慮顯卡和顯示屏)
下面直接上干貨!這次小黑准備雨露均沾,各個大廠都要推薦到。
另,做蘋果開發的沒什麼太多選項,買最接近預算的即可,不討論!
聯想ThinkPadX1Extreme
?
基本要素:IntelCorei7-8750HCPU,16GBRAM,215GBSSD,鍵盤適合打字。
此外,還有GTX1050Ti圖形卡。輕薄:重1.7Kg,厚17.78毫米。埠方面:2個Thunderbolt3埠、2個USB-A埠、SD卡讀卡器、耳機插孔和HDMI,輕薄類筆記本很少這么多埠支持。
ThinkPadX1Extreme是聯想與對手競爭15英寸筆記本的主打。包含強大的內部組件,這就是使用名為Extreme的原因。可選配的范圍也比較大,很多經銷商還有各種單獨的升級范圍。
由於其耐用性和質量,Thinkpad仍然是攜帶型筆記本電腦的頂級品牌之一。
?
聯想ThinkPadX1隱士Extreme15.6英寸大屏3D游戲IBM九代i7全高清屏GTX165016G內存1TB固態硬碟定製升級
?15999
京東
月銷2
購買
戴爾XPS15
?
基本要素(2020版):十代i5或i7、8-32GRAM、512G-1TSSD。鍵盤也非常適合程序員,帶1.5毫米旅行鍵的背光鍵盤,提供非常令人滿意的打字體驗。
此外,無邊框顯示屏和碳纖維設計使得它比大多數其他15英寸筆記本電腦更小更輕。加分項還包括:15.6英寸FullHD+(InfinityEdge)防眩光顯示屏(1920x1200),亮度500尼特;NvidiaGeForceGTX1650Ti4GBDDR6顯卡;觸摸板可能是所有筆記本電腦上最大的。
但是僅3個USBType-C埠,其中兩個支持Thunderbolt3,並且有3.5mm的音頻外圍設備插孔。
戴爾的XPS15具有所有程序員或編碼人員在Windows附帶的編程筆記本電腦中正在尋找的所有必需功能。因此,無論是游戲程序員,信息安全研究員,區塊鏈開發人員還是編碼人員,XPS15都能為提供功能與性能的完美結合。
?
戴爾(DELL)XPS9500十代標壓15.6英寸2020新款全面屏輕薄商務筆記本十代標壓i58G512G銀官方標配
?10999
京東
購買
華為MateBookXPro
?
基本要素(2020版):十代i5或i7、16GBDDR4、512GB-1TBSSD,鍵盤易於編碼。
此外,顯卡為NvidiaMX150(也有集顯版本),13.9英寸(3000×2000)屏可能是多數人最喜歡的尺寸,3個USB3.0,USBType-C和Thunderbolt3。1.3Kg的重量加上設計,這是一款便攜性很棒的筆記本。
由於其最小的設計和良好的圖形處理能力,被證明是編程和游戲的最佳筆記本電腦之一。
?
華為MateBookXPro2020款13.9英寸筆記本觸控屏輕薄本深空灰|i7十代/16G/512G獨顯【熱賣】官方標配
?9999
京東
月銷170
購買
華碩靈耀14
?
基本要素:十代i7、8-16GBDDR4、512GBSSD、鍵盤不錯。
此外,NvidiaMX150GPU、14英寸(1920×1080)顯示屏,USB-C,USB3.1,HDMI,SD卡讀卡器和USB2.0埠。號稱A4紙大小、13.55mm的厚度加1.18Kg的重量,比MateBookXPro還要輕薄。特別與眾不同的是嵌入在觸摸板中的LED數字鍵盤,獨具創意。
?
請問,大學生區塊鏈本科專業,電腦需要什麼樣的配置夠用?學生的電腦普通電腦配置就夠用了,三四千塊錢的台式機用起來就不錯
學習Python需要什麼電腦配置?一、開發使用
如果電腦配置比較低,又想學編程,建議學習不吃配置的程序語言,比如Python、HPH。各語言的配置要求如下,建議對比自己的電腦配置:
1、Java、前端
電腦配置:i5以上處理器,內存8G以上(建議16G)、硬碟256G以上,固態硬碟最佳,64位Window系統。(如購買筆記本,建議夠買內存可擴展的型號)
2、Python
電腦配置:最低配置內存不低於4GB,對顯卡沒有要求;一般i5處理器,硬碟256G以上。
3、Python+大數據、大數據
電腦配置要求:處理器i5或者i7或以上,四核、內存16G、硬碟1T,獨顯2G以上。
4、C/C++、Go區塊鏈
電腦配置要求:處理器i5或者i7或以上,四核、內存8G或以上、硬碟1T,獨顯2G以上
5、Linux雲計算+運維開發
電腦配置要求:CPUi5及以上處理器,內存8G以上最少,硬碟500G以上。
6、HPH全棧
電腦配置要求:CPUi3以上處理器,內存4G以上,硬碟250G以上
二、軟體開發台式電腦配置推薦
正常情況下8000左右的電腦都可以。如果是三A大作這種還想要良好的體驗最好能上12000當然這個是主機的部分顯示器另算。
因為你要是玩網游的話那屏幕大點,主要看144以上刷新就好如果是考慮到三A的畫質度的話最好能選4K。
顯卡就選老黃的吧,CPU部分當然英特爾更香了存儲部分盡可能都用固態吧。最主要的是電源能選1kw左右
③ 區塊鏈錢包有多少種
區塊鏈錢包有多少種?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熱錢包(在線錢包)和冷錢包(離線錢包)
一、熱錢包
熱錢包又稱在線錢包,包含輕錢包和重錢包(全節點錢包),需保持連網上線的錢包,可以直接進行交易操作。
1、輕錢包:
不儲存完整的區塊鏈,只保存和自已相關的數據。它的體積小,可以在手機、電腦、網頁等運行。
優缺點:不佔用內存、支持多種數字資產、用戶體驗好、新手上手快,但交易驗證稍慢
常見的數字貨幣輕錢包有:cobo,極客錢包,kcash等
2、重錢包(全節點錢包)
維護著全部的區塊鏈數據,完全去中心化,同步所有數據。具有更好的隱私性、可以在本地驗證交易數據的有效性。
優缺點:具有更好的隱私性、驗證信息更快速,但每次使用都需要前需要同步數據,佔用很大的硬碟空間,不支持多種數字貨幣交易。
二、冷錢包
冷錢包就是不連網的錢包,也叫離線錢包;比如專業的硬體設備,或者將私鑰(助記詞)寫在紙上。
1、硬體錢包
硬體錢包即是用專業的硬體存儲數字貨幣,將數字資產私鑰單獨儲存在一個晶元中,與互聯網隔離,即插即用。
2、紙錢包
把私鑰寫在紙上存儲,再刪除
冷錢包的優缺點:
相對比較安全,但創建錢包和交易都非常麻煩,對於新手來說操作比較困難,錢包價格都相對昂貴,一般從幾千到上萬元不等。如果沒有太大額的數字資產,可以不用考慮。
④ 鏈克需要什麼硬體
鏈克需要的硬體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大容量存儲設備以及穩定的網路連接。
鏈克作為一種區塊鏈技術,對硬體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高性能計算機
鏈克運行需要高性能計算機作為支撐,尤其是具備強大處理能力的CPU。因為區塊鏈技術涉及大量的數據計算和驗證,所以要求計算機具備高效的計算能力。此外,為了支持鏈克的運行,計算機還需要配備足夠的內存,以確保系統的高效運行。
大容量存儲設備
由於區塊鏈技術涉及大量的數據存儲,鏈克需要大容量存儲設備來保存相關的數據。這通常意味著需要更大容量的硬碟或固態硬碟。此外,為了保障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存儲設備還需要具備高性能的數據讀寫能力。
穩定的網路連接
鏈克的運行還需要穩定的網路連接。區塊鏈技術是基於網路進行數據傳輸和驗證的,因此,一個穩定的網路環境可以確保鏈克系統的穩定運行和數據的安全傳輸。
綜上所述,運行鏈克所需的硬體主要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大容量存儲設備以及穩定的網路連接。這些硬體的配備可以確保鏈克系統的穩定運行和數據的完整性,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服務。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對硬體的要求也可能會不斷提高,因此,相關硬體的升級和更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⑤ 區塊鏈需要伺服器嗎
區塊鏈本身並不需要傳統的中心化伺服器,但區塊鏈應用或平台,特別是像交易平台這樣的應用,確實需要伺服器來支持其運行。
一、區塊鏈的運行機制
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它通過加密演算法將數據存儲在多個副本中,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由於這種去中心化的特性,區塊鏈網路中的每個節點都可以參與數據的驗證和存儲,因此不需要依賴傳統的中心化伺服器。
二、區塊鏈應用或平台對伺服器的需求
盡管區塊鏈本身不需要伺服器,但基於區塊鏈的應用或平台,如交易平台、錢包服務等,確實需要伺服器來支持其日常運營。這些伺服器主要用於處理用戶請求、存儲用戶數據、進行交易驗證等。
三、伺服器選擇的關鍵要素
高性能配置:由於區塊鏈交易平台的交易量巨大,對伺服器的處理能力要求極高。因此,在選擇伺服器時,需要關注其CPU、內存、硬碟等硬體配置。
安全性和穩定性:伺服器必須具備強大的安全防護措施,以防止黑客攻擊和數據泄露。同時,伺服器的穩定性也非常重要,以確保平台能夠持續穩定運行。
訪問速度:為了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伺服器的訪問速度必須足夠快。這要求在選擇伺服器所在地和寬頻帶寬時,要仔細考慮,以確保軟體訪問的流暢性。
綜上所述,雖然區塊鏈本身不需要傳統的中心化伺服器,但基於區塊鏈的應用或平台確實需要伺服器來支持其運行。在選擇伺服器時,需要關注其性能配置、安全性和穩定性以及訪問速度等關鍵要素。
⑥ 區塊鏈怎麼配置電腦
軟體開發對電腦有要求嗎?有要求,因為需要運行一些大型開發的環境。所以配置建議要高點。一般建議電腦的標准配置為cpu,intel的比較好,因為,intel的比較的穩定。不會死機或過熱。同時要買四核或四核以上的cpu,這樣同時運行的效果絕對是非常的棒的;還有一個就是cpu的運行主頻要高,主頻高,速度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學編程的電腦需要的配置:
1、Java、前端
電腦配置:i5以上處理器,內存8G以上(建議16G)、硬碟256G以上,固態硬碟最佳,64位Window系統。(如購買筆記本,建議夠買內存可擴展的型號)
2、Python
電腦配置:最低配置內存不低於4GB,對顯卡沒有要求;一般i5處理器,硬碟512G或者更大。
3、Python+大數據、大數據
電腦配置要求:處理器i5或者i7或以上,四核、內存16G、硬碟1T,獨顯2G以上。系統:Win10。
4、UI設計
硬體配置:CPU處理器i7(含)以上、內存至少16G、獨立顯卡、硬碟至少512G固態硬碟+1T機械硬碟。系統:Win10或Mac。
5、軟體測試
電腦配置要求:i5處理器,內存8g以上,操作系統:windows(win7,win8,win10都可以)。
6、新媒體+短視頻運營
電腦配置要求:CPU:i5以上,64位,多核Intel處理器,內存:8G以上(建議16G)顯卡:NVIDA獨立顯卡,硬碟容量:1T,系統:win764位。
7、產品經理
硬體配置:CPU處理器i5(含)以上;內存至少4G;硬碟至少512G或以上;系統:win764位。
8、智能機器人軟體開發
電腦配置要求:處理器i5或者i7或以上,四核、內存8G或以上、硬碟1T,系統最好是win7win10都可以,不過上課老師大多數都用win10。
9、C/C++、Go區塊鏈
電腦配置要求:處理器i5或者i7或以上,四核、內存8G或以上、硬碟1T,獨顯2G以上
10、Linux雲計算+運維開發
電腦配置要求:CPUi5及以上處理器,內存8G以上最少,硬碟500G以上。
11、影視製作
電腦配置要求:處理器i5或者i7或以上,四核、內存8G或以上、硬碟1T,獨顯2G以上。系統Win7(最好是win7,軟體兼容性好一些,win10偶爾會出問題)。
12、HPH全棧
電腦配置要求:CPUi7以上處理器,內存8G以上,硬碟250G以上。
區塊鏈游戲吃配置嗎
區塊鏈游戲不吃配置。現在國內可以玩的區塊鏈游戲挺多的,但都是些挖礦、養寵的游戲,礦主要看顯卡性能,與cpu沒什麼關系,所以挖礦對主板也沒什麼要求,一般只要主板有6條pci-e插槽就可以拿來挖礦,但要穩定挖礦,主板其實需要一系列特殊設計。與傳統游戲相比,區塊鏈游戲讓游戲資產甚至游戲開發許可權和工作都回到用戶手中。
區塊鏈游戲的前景
區塊鏈游戲是有前景的,一來它可以很好的利用區塊鏈特有的屬性,將游戲道具真正做到價值化;二來因為游戲的用戶基數大使用頻率高也會被區塊鏈應用的開發者和投資者作為首選的開發對象。
跟整個傳統游戲的發展線來比,區塊鏈從某種程度比較互聯網,是三維之於二維,區塊鏈和游戲結合會誕生全新的玩法。以前的網路游戲經歷了由2D走向3D的過程,而有了區塊鏈之後,還會有3D+區塊鏈游戲的出現。
學習編程電腦配置多少比較合適?一、開發使用
如果電腦配置比較低,又想學編程,建議學習不吃配置的程序語言,比如Python、HPH。各語言的配置要求如下,建議對比自己的電腦配置:
1、Java、前端
電腦配置:i5以上處理器,內存8G以上(建議16G)、硬碟256G以上,固態硬碟最佳,64位Window系統。(如購買筆記本,建議夠買內存可擴展的型號)
2、Python
電腦配置:最低配置內存不低於4GB,對顯卡沒有要求;一般i5處理器,硬碟256G以上。
3、Python+大數據、大數據
電腦配置要求:處理器i5或者i7或以上,四核、內存16G、硬碟1T,獨顯2G以上。
4、C/C++、Go區塊鏈
電腦配置要求:處理器i5或者i7或以上,四核、內存8G或以上、硬碟1T,獨顯2G以上
5、Linux雲計算+運維開發
電腦配置要求:CPUi5及以上處理器,內存8G以上最少,硬碟500G以上。
6、HPH全棧
電腦配置要求:CPUi3以上處理器,內存4G以上,硬碟250G以上
二、軟體開發台式電腦配置推薦
正常情況下8000左右的電腦都可以。如果是三A大作這種還想要良好的體驗最好能上12000當然這個是主機的部分顯示器另算。
因為你要是玩網游的話那屏幕大點,主要看144以上刷新就好如果是考慮到三A的畫質度的話最好能選4K。
顯卡就選老黃的吧,CPU部分當然英特爾更香了存儲部分盡可能都用固態吧。最主要的是電源能選1kw左右
請問,大學生區塊鏈本科專業,電腦需要什麼樣的配置夠用?學生的電腦普通電腦配置就夠用了,三四千塊錢的台式機用起來就不錯
⑦ bitcoin好占內存
目前的比特幣區塊鏈數據容量是不斷繼續增長中的現在大概10G了,而很多朋友的安裝系統的時候,C盤並沒有設置的很大。
1、找到bitcoin的數據文件夾;
(註:AppData是隱藏的,設置顯示隱藏文件。)
2、把這個Bitcoin文件夾,剪切到你空間比較大的其他驅動器,比如e盤;
3、編輯桌面上的Bitcoin快捷方式,復制下面這一行到「目標」欄中,保存即可:
"C:Program
FilesBitcoinitcoin-qt.exe"
-datadir=e:Bitcoin
現在,雙擊桌面上的Bitcoin快捷方式,客戶端就啟動了,而你的C盤,也獲得了拯救,成功釋放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