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科技和區塊鏈有聯系嗎
1. 2021創新趨勢解讀!中英全球創新論壇干貨集錦 | 論壇直擊
2020年正值技術發展的高峰元年,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數字化、工業互聯網等議題成為 社會 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各企業都在面臨著技術驅動的行業顛覆和動盪不安的市場環境。 面對未來,我們究竟應該如何重新出發?
12月12日至13日,跨越疫情阻礙,「2020中英全球創新論壇」在線上舉行。 來自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北京大學與浙江大學的著名專家學者聚焦商業創新,對企業管理創新方向、跨境技術合作、創新創業服務、中英科創園發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地探討。
本次論壇由創合匯新商學聯合劍橋大學哈默頓學院共同舉辦,通過10場重要議題和2場圓桌論壇,為來自全球的學者、商界領袖和創變先鋒等各界人士構建了一個互相分享新知與方法,互相汲取信心與力量的場域。
DAY 1
/ 開幕詞 /
創合匯商學院、創合匯雲大學院長谷來豐先生首先為本次論壇致開幕詞。谷院長指出,創合匯新商學的使命之一就是推倒大學的圍牆,重塑商學教育,讓知識能夠流動起來。我們希望通過不懈的努力,能夠為更多創新創業者賦能,提高大家的能力、拓寬視野,從而助力中國創新。基於此,我們與多所國內外頂尖高校建立合作,不僅加強學術交流,同時共建教學中心,引進國外優秀的商學院學位項目,包括荷蘭商學院的MBA項目、美國雪蘭多大學的MBA項目、比利時列日大學HEC列日高商EDBA項目等。
最後,願論壇在這個與眾不同的寒冷的冬季里能給大家增添溫暖和信心!
/ 創新不可預測 /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創始人、教授張維迎表示,創新不可預測。因為創新是我們做過去沒有做過的事情,過去的數據都不能告訴我們未來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
張教授指出,企業家決策並非完全基於科學決策。我們一般認為科學決策最了不起,但科學決策是基於數據和計算,給定的數據,只要計算方法不發生失誤,那答案就是唯一的。企業家決策不同於數據和計算,而是基於想像力、直覺和判斷,所以同樣的數據,不同的人得到結論是不一樣的。因此企業家決策是沒有共識的,多數人同意的不能叫做創新,只有少數人同意的才可能是創新,所以企業家決策並沒有標准答案。如果我們混淆了這一點,完全用科學決策來替代企業家決策,就可能會阻礙創新。
/ 人工智慧的未來 /
華中理工大學人工智慧博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黃鐵軍表示,回顧一下人工智慧發展的 歷史 ,對於人工智慧未來的預測其實很難,但是如果我們從本質上看,智能就是一種功能、現象。那麼我們真正要預測未來要看的不僅僅是智能本身,而是要看實現智能所依賴的機器載體的變化,這種變化會帶來根本性的變化,而這種根本性的變化也是我們預測未來的一個最主要的依據。
如果我們要看10年、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是要看實質上未來的智能系統要干什麼。我認為未來的智能系統的基本任務實際上是要在自然的環境裡面、開發的環境裡面進行 探索 ,去面對真實的挑戰,去解決問題。就像我們人要在一個復雜環境里邊實現 探索 ,然後解決問題一樣。
/ 劍橋大學產學研演化之路 /
劍橋大學衍生技術公司CEO,劍橋大學技術轉移辦公室國際拓展計劃負責人Brain Corbett教授為大家分享了劍橋的生態系統是怎麼樣支持創新的,以及劍橋大學的技術商業化之路。
Brian Corbett教授表示,在過去的幾年,劍橋大學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大大學創新生態系統, 那麼, 劍橋大學成功的秘密是什麼呢?
還有就是通過科研能夠帶來很大的影響力,科研的影響力是通過產品或者技術的商業化進行提供的,通過我們的研究過程可以去很好地與終端消費者進行連接,能夠讓消費者享受到最新的科學產品。
主持人:請教一下鄧博士,其實北大科創園與劍橋相似,都是依託於北京大學,擁有大量產學研的資源,請您跟大家介紹一下目前的發展狀況以及成果。
鄧仲明: 我們是北京大學下面的 科技 園。我們基礎人才更多的來自大學跟科研機構。我們更多是從北京大學和其他的一些大學,來找到一些創業的團隊來到我們園區。目前我們園區有60多個創業團隊,大概三分之一來自北京大學,也有來自其他大學清華、哈工大,也有15個團隊來自國外。我們現在已經有45家企業畢業,畢業是什麼意思呢?在中國的概念畢業就是拿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所以總體上來說,我們是非常歡迎跟大學科研機構合作,包括國際上的合作。目前來說我們已經跟加拿大、跟德國在建立合作。
DAY 2
/ 變革時代的創新管理 /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學系副主任、教授鄭剛老師為大家分享了變革時代的三大創新法則。
第一個法則,在當前的變革時代我們該怎麼做,我的建議是在理念上要樹立全面創新觀,也就是說創新不光是單純的技術方面的問題,商業模式、市場、文化、組織結構等等這些都可以通過創新來為公司創造價值。
第二個法則,在VUCA變革時代行動上應該怎麼做,我的建議就是精益戰略,能夠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第三個法則,在組織形式上我們該怎麼做,我的建議是怎麼樣「一企兩制」建立二元型的組織,什麼叫二元型組織,一方面要確保現有的主營業務第一曲線越做越好,另一方面也要提前地培育和布局第二曲線即未來的增長點。
/ 雙循環驅動下的投資邏輯 /
國科嘉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夥人、原中國電信天翼創投常務副總經理陸佳清表示,雙循環驅動下基本的投資邏輯在於,比如我們看「新基建」領域,或者說「十四五」期間TMT領域的大的邏輯,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個,所謂的技術卡位。比如說我們國家大的晶元,如飛騰、龍芯、海光等等,其中你佔了一個,你就顯然在桌面和伺服器端有你一席之地。這是一個典型的卡位邏輯。
第二個,業務卡位。我們又看到有一些商業的邏輯,叫業務卡位,比如說講信息安全,典型的信息安全的賽道就是一個散碎的賽道,這個當中很多領域都是兩位數的增長,包括工控安全、數據安全都在兩位數的增長,但是任何一個其中的細分方向只有小幾十億,整個市場容量是不大的。我們會發覺,在這當中首先你在細分賽道要有一個業務卡位,然後迅速地要橫向長才能長到一個非常大的公司。
/ 劍橋商業創新與孵化器發展 /
劍橋大學材料科學博士,劍橋 科技 園聖約翰創新中心執行董事Alex Smeets表示, 科技 園、加速器、孵化器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都是取決於我們如何去運營這些園區或者孵化器。有一些大型的加速器,並不是提供一個專注於線下或者硬體的設施,有的時候我們會提供一些共享的辦公空間或者辦公桌以及其他的設施。
劍橋大學第一個這樣的加速器叫做暢想空間企業家加速器,這個加速器的宗旨是希望能夠改善幾百萬的人的生活,就是通過這個加速器里入駐的這些創業公司更好地改善人們的生活,所以我們也提供了一系列的硬體和軟體設施,包括共享辦公空間、創業社群資源、對接成功企業及投資者、提供一些現場的咨詢。
第二個加速器是成立於2012年,這個加速器有著一些教學的任務,還有一些為創業者開設的培訓和輔導的項目。這個加速器是由商學院所運營的。
還有一個孵化器和共創中心叫做巴克萊雄鷹實驗室孵化器共創空間,它是在2007年、2008年之後成立的,國家很希望去重塑金融和銀行界的信譽,所以這個孵化器和共創空間是提供了一些私人的辦公室和會議空間。
/ 加密貨幣與區塊鏈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劍橋替代金融中心及宏觀經濟學中心研究員Garrick Hileman表示,一個區塊鏈初創公司的創始人曾經說,區塊鏈能夠幫助我們將一個不要做惡人的世界轉變為一個不能做惡魔的世界。因為現在有了區塊鏈之後,不會有數據篡改或者有盜竊等等一些惡意的作為,因為區塊鏈是一個沒有中心化的技術,所以使用區塊鏈能夠做很多的事情。除了數字貨幣之外,我們還可以做智能合約,它是一個在區塊鏈技術上運行的一個軟體,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去進行一些智能的合約的達成。
Garrick Hileman也談了大家對於區塊鏈存在的一些常見誤區。他表示:
區塊鏈目前已經被大家炒得非常熱,第一個誤區,認為區塊鏈是不需要信任的。但其實區塊鏈是需要一定程度的信任,數字貨幣不是自動就是安全的,它不是100%安全的,並且區塊鏈不是自動的就比其他的系統安全。
第二個誤區,認為區塊鏈是防篡改或者永恆不變的。但這不是正確的,其實我們的交易可以被逆轉,並且交易可以在一些特定的情況被逆轉,並不是永遠防篡改的。但是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去防止篡改,因為它是分散性的,而且基於它的技術架構很難去進行人為的篡改,但是它並不是完全防篡改的。
/ 演算法博弈與計算機 社會 選擇 /
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牛津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Edith Elkind主要為大家分享了人工智慧在安保領域的應用。她表示,做安保工作的挑戰之一就是安保資源非常有限,例如說在機場,保安不能在每一個節點部署足夠的人手。在保護野生動物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需要看攻擊者如何部署,如果說攻擊者不觀察我們的情況,那麼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容易,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因為攻擊者的攻擊是不可預測的,我們無法預測他們的攻擊方案,戰略只能是進行智能的隨機分配,有些目標可能對於攻擊者更加重要,但是無法預測,所以只能進行隨機的分配,評估一下哪個目標對於攻擊者更加重要。這就是人工智慧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人工智慧幫助我們決定如何進行安保警衛的部署,以及幫助我們預測襲擊者的襲擊目標。
圓桌論壇
《中英創新產業園區發展之路》
以《中英創新產業園區發展之路》為主題,劍橋大學材料科學博士,劍橋 科技 園聖約翰創新中心執行董事Alex Smeets博士;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牛津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Edith Elkind博士;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全國孵化聯盟主任,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國際 科技 合作部部長王曉利先生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學系副主任、教授鄭剛先生共同出席了本次圓桌論壇。
主持人:首先我想請問王秘書長,請您從中國的角度談一下,如果我們需要和海外的科創園合作,發展方向在哪些領域。
王曉利: 我們現在在開展許多海內外的合作,從園區服務來講,就是幫助國內園區設立海外的創新中心或離岸孵化器,今天因為疫情的影響,原來線下交流交往的方式暫時停止了,現在也在 探索 更多的國際合作方式方法。
在園區方面,一個是設立海外創新資源中心,另外一個是組織相關創新創業活動,這里包括各類大賽。我們也在為雙向孵化企業提供相應的專業服務,包括公司注冊、政策申請、海外合規、產品貿易、海外投融資、海外招聘、海外大型會展及海外宣介會等服務。
在企業層面,第一個是在幫助國內的企業設立海外研發中心和海外實驗室,幫助國內企業尋找技術合作夥伴,拓展海外市場和全球化的發展。第二個是幫助合作國家的企業進行項目孵化,加速路演服務,這就是目前在做的國際合作方面的工作。此外,我們亦想和英方探討共同成立海外投資基金,互相推薦優質項目、承擔輔助投後管理責任,分享基金投資收益。
主持人:Alex博士,請您分享一下中英雙方在孵化器和科創園方面的合作機會。
Alex Smeets: 與中國的孵化器和科創園機構合作是非常關注的領域,過去已經有了一系列的合作活動非常成功,目前在不停地 探索 和學習如何更加好地合作。
現在談到合作機會,過去有遇到一些挑戰,在不同的國家,科創園管理和運營的方法是不同的,劍橋大學的科創園和孵化器是以非常商業化的方式去運作的,很少有科創園和孵化器是由政府主導出資建設的,基本上是完全商業化的運行,也就是說有一個業主是通過出租的方式獲得盈利,孵化器和科創園不會太深入地加入到公司的運營,是有很多公司找到我們,所以公司自己需要先有一些商業活動和規模,自己去做決策,這是第一步。
如果他們找到我們的話,我們會盡可能地提供幫助,這一點與世界上其他的科創園不太一樣,有一些國家的科創園和孵化器會對入駐公司的商業運行有一定的管理和控制,我們只是給他們提供咨詢和指導,如果他們需要任何的支持會來找我們,但我們不會主動介入到他們公司的運營。
主持人:請問鄭教授,就中國的現狀來看,科創園在國家創新戰略上可以實現什麼樣的角色和功能?
鄭剛: 科創園在地區發展里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過去40-60年的時間里,科創園已經證明了自己的重要性。大學在科創園裡面一直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矽谷企業的人才都是從斯坦福出來的,斯坦福大學給科創園提供了很多寶貴的人才,科創園在創新上需要在不同區域有不同的戰略。
譬如說怎麼樣讓大學的科研成果更好地實現商業轉型?人才創業精神怎麼樣更好地利用起來?還有底層設計和大學知名校友資源,不管是對地區還是國家來說,我覺得科創園在創新當中非常的重要。
主持人:Edith教授,請您分享下,中國現在有很多的這些科創園都是以人工智慧為主的,在英國是否有類似的互聯網的科創園?我們怎麼能夠更好地將電腦 科技 和科創園進行連接?
Edith Elkin: 據我所知是有一些是會結合人工智慧以及生物技術相關的這些企業,我們有一些人工智慧公司,他們在獨立運作以及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這方面目前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些企業他們也會去做很多不同的生物技術方面的實驗,在這些實驗當中他們會融合很多人工智慧以及生物技術。
我在大學裡面也看到有一些團隊,很好地把這兩者結合在一起。在人工智慧的領域,我想可能物理上的地域上離得非常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在牛津大學周圍也有一些科創園,有很多的公司是做人工智慧以及演算法的公司,我們看到一些公司也非常成功。
通過本次論壇, 中英雙方更加堅定開放創新是正確的方向,未來將共同 探索 中英創新技術合作體系和雙向孵化合作機制,通過共同開放各自的創新資源和孵化空間,互推雙方企業合作需求,合作建設聯合實驗室,共建離岸創新中心;聯合組織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等方式實現創新資源的互通共享、 科技 項目的雙向孵化;同時也為兩國企業開發海外市場、技術聯合研發、海外投融資等提供專業服務支持,共同 探索 中英 科技 創新合作的新路徑,營造中英 科技 創新生態的良好環境!
本場論壇由資深創新管理與組織發展專家,
國際技術轉移與產業孵化顧問,
創合匯新商學特聘導師 吳大有 先生主持
創合匯新商學 是基於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優質資源的基礎上成立的全球新一代商學教育平台。平台致力於打破大學圍牆,重塑商學教育,突破教育界與產業界的界限,培養商界精英、成就卓越企業。未來,創合匯新商學將始終保持著對教育的使命感、責任感,不斷創新,進一步為中國的創新創業者帶來前沿知識,拓展視野,提升格局,助力中國創新!
2. 21世紀人類的新發明有哪些
有:
1、石墨烯新材料
石墨烯是一種只有一個碳原子厚的二維材料,其碳原子排列與石墨的單原子層相同。石墨烯雖然僅僅只有一個原子的厚度,但它的結構卻非常穩定,比鋼鐵強韌200倍,同時它又有很好的彈性,被認為是一種未來革命性的材料。
2018年3月31日,中國首條全自動量產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在山東菏澤啟動,該項目主要生產可在弱光下發電的石墨烯有機太陽能電池(下稱石墨烯OPV),破解了應用局限、對角度敏感、不易造型這三大太陽能發電難題。
2、共享單車
自行車生產企業,一度是被邊緣化的傳統行業,卻隨著中國共享單車的出海,一躍成為朝陽產業。今年ofo與鳳凰合作的海外共享單車產能將達到100萬輛。席捲中國大江南北之後,共享單車的身影出現在了「英國單車之都」劍橋。
3、中國高鐵
高鐵技術起源於日歐,如今中國卻一馬當先。穿越塞北風區,翻過嶺南山川,從重要城市之間的單線,到「八縱八橫」藍圖徐徐展開。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軌道交通開始由中國高鐵領跑。高鐵不僅成為很多人出行的首選,同時也有力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4、區塊鏈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在2008年由日本中本聰第一次提出。
區塊鏈使混合一致性成為可能,使其適合記錄事件、標題、醫療記錄和其他需要收錄數據的活動、身份識別管理,交易流程管理和出處證明管理。區塊鏈對於金融脫媒有巨大的潛能,對於引導全球貿易有著巨大的影響。
5、SixthSense
SixthSense來源於一項神奇的高科技,這項高科技被命名為「第六感通訊科技」。據說,這套裝置的費用僅僅350美元,它能讓你不改變平時生活習慣的情況下隨時隨地的享受各種服務。
比如,你到超市買東西,想搜一下關於你買物品的一些信息,那麼你可以用該科技裝置中的攝像頭來獲取物品包裝上的一些信息,用來進行聯網查詢。
3. 走出獨立行情的股票有哪些
走出獨立行情的股票可能涉及光模塊概念板塊、央企重組板塊、大金融板塊以及銀行股等。
光模塊概念板塊:在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5G等技術的推動下,數據流量迅猛增長,使得數據中心以及移動通信的光互連成為光通信行業的熱點產業。該板塊的一些個股,如中際旭創、博創科技、太辰光、騰景科技、光迅科技、銘普光磁、劍橋科技、聯特科技、天孚通信、特發信息、華工科技等,有望走出獨立行情。
央企重組板塊:受益於政策紅利和低估值防禦的特點,一些央企重組股也表現出獨立行情。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軍工、能源、電子信息等領域,通過國企改革和資產重組,實現了業務整合和效率提升。
大金融板塊:其中的券商和銀行等金融機構,由於業務穩定、盈利能力較強,也常被視為走出獨立行情的潛力股。特別是在市場波動較大時,這些金融機構往往能表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銀行股:在特定時期,如2025年上半年,銀行股也走出了獨立行情。這可能與銀行股的債的屬性強於股票的屬性有關,同時大型商業銀行的股票類似於准國債,信用風險比較低,股息率遠高於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而吸引了投資者的關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信息僅供參考,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做出投資決策前,建議投資者進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或者咨詢專業的投資顧問。
4. 5g科技股龍頭有哪些股票
5g晶元龍頭股票名單一覽中,分別有:烽火通信(600498)、中興通訊(000063)、中興通訊(000063)、光迅科技(002281)、金信諾(300252)、日海智能(002313)、中天科技(600522)、太辰光(300570)等。
隨著5g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此前有報道稱截至9月底,全國已開通5G基站69萬個,提前完成2020年5G基站建設目標。這對於5G概念下的上市公司是非常好的發展機遇。
2020年5g概念股有:*ST信通600289、中通國脈603559、華興源創688001等。因為5g的到來,5g相關技術領域中的人工智慧、3g列印、區塊鏈等方面迎來了很好的發展,所以5g龍頭股票,大家可以關註:通宇通訊、盛路通信、碩貝德、立訊精密、大富科技、飛榮達、東山精密、南京熊貓、意華股份、貝通信、通宇通訊、春興精工、滬電股份、劍橋科技等等。
怎麼判斷龍頭股?
龍頭股分兩種:一種是基本面龍頭,也就是說看公司的基本面,規模、盈利能力等處在行業的前列,在行業內數一數二。另外一種就是技術面龍頭,也就是說在股票市場上表現最強的個股。有時候這兩個是分開的,但是有時候是一體化的。
成為龍頭股必備的條件:
1、龍頭股具有市場號召力和資金凝聚力,並且能有效激發和帶動市場人氣,具有明顯板塊效應,能夠帶動同板塊股票,甚至帶動大盤指數上漲。
2、龍頭股從漲停開始。漲停是龍頭的標志。除了少部分超級大盤股之外,必須是漲停股,而且出現在上漲的初期,這個條件可以排除80%的股票。
3、價格低。龍頭股啟動時的價格比較低,一般不會高於20元,而且市值較小。
4、流通市要適中,適合大資金運作和散戶追漲殺跌,大盤股票和基金重倉股都不可能充當龍頭。
5、龍頭股必須同時滿足日kdj,周kdj,月kdj同時低價金叉。
6、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