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匿名性有什麼缺點
⑴ 怎麼判斷區塊鏈優缺點(怎麼判斷區塊鏈優缺點的方法)
區塊鏈幾大共識機制及優缺點首先,沒有一種共識機制是完美無缺的,各共識機制都有其優缺點,有些共識機制是為解決一些特定的問題而生。
1.pow(ProofofWork)工作量證明
一句話介紹:乾的越多,收的越多。
依賴機器進行數學運算來獲取記賬權,資源消耗相比其他共識機制高、可監管性弱,同時每次達成共識需要全網共同參與運算,性能效率比較低,容錯性方面允許全網50%節點出錯。
優點:
1)演算法簡單,容易實現;
2)節點間無需交換額外的信息即可達成共識;
3)破壞系統需要投入極大的成本;
缺點:
1)浪費能源;
2)區塊的確認時間難以縮短;
3)新的區塊鏈必須找到一種不同的散列演算法,否則就會面臨比特幣的算力攻擊;
4)容易產生分叉,需要等待多個確認;
5)永遠沒有最終性,需要檢查點機制來彌補最終性;
2.POSProofofStake,權益證明
一句話介紹:持有越多,獲得越多。
主要思想是節點記賬權的獲得難度與節點持有的權益成反比,相對於PoW,一定程度減少了數學運算帶來的資源消耗,性能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但依然是基於哈希運算競爭獲取記賬權的方式,可監管性弱。該共識機制容錯性和PoW相同。它是Pow的一種升級共識機制,根據每個節點所佔代幣的比例和時間,等比例的降低挖礦難度,從而加快找隨機數的速度
優點: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共識達成的時間;不再需要大量消耗能源挖礦。
缺點:還是需要挖礦,本質上沒有解決商業應用的痛點;所有的確認都只是一個概率上的表達,而不是一個確定性的事情,理論上有可能存在其他攻擊影響。例如,以太坊的DAO攻擊事件造成以太坊硬分叉,而ETC由此事件出現,事實上證明了此次硬分叉的失敗。
DPOS與POS原理相同,只是選了一些「人大代表」。
BitShares社區首先提出了DPoS機制。
與PoS的主要區別在於節點選舉若干代理人,由代理人驗證和記賬。其合規監管、性能、資源消耗和容錯性與PoS相似。類似於董事會投票,持幣者投出一定數量的節點,代理他們進行驗證和記賬。
DPoS的工作原理為:
去中心化表示每個股東按其持股比例擁有影響力,51%股東投票的結果將是不可逆且有約束力的。其挑戰是通過及時而高效的方法達到51%批准。為達到這個目標,每個股東可以將其投票權授予一名代表。獲票數最多的前100位代表按既定時間表輪流產生區塊。每名代表分配到一個時間段來生產區塊。所有的代表將收到等同於一個平均水平的區塊所含交易費的10%作為報酬。如果一個平均水平的區塊含有100股作為交易費,一名代表將獲得1股作為報酬。
網路延遲有可能使某些代表沒能及時廣播他們的區塊,而這將導致區塊鏈分叉。然而,這不太可能發生,因為製造區塊的代表可以與製造前後區塊的代表建立直接連接。建立這種與你之後的代表(也許也包括其後的那名代表)的直接連接是為了確保你能得到報酬。
該模式可以每30秒產生一個新區塊,並且在正常的網路條件下區塊鏈分叉的可能性極其小,即使發生也可以在幾分鍾內得到解決。
成為代表:
成為一名代表,你必須在網路上注冊你的公鑰,然後分配到一個32位的特有標識符。然後該標識符會被每筆交易數據的「頭部」引用。
授權選票:
每個錢包有一個參數設置窗口,在該窗口裡用戶可以選擇一個或更多的代表,並將其分級。一經設定,用戶所做的每筆交易將把選票從「輸入代表」轉移至「輸出代表」。一般情況下,用戶不會創建特別以投票為目的的交易,因為那將耗費他們一筆交易費。但在緊急情況下,某些用戶可能覺得通過支付費用這一更積極的方式來改變他們的投票是值得的。
保持代表誠實:
每個錢包將顯示一個狀態指示器,讓用戶知道他們的代表表現如何。如果他們錯過了太多的區塊,那麼系統將會推薦用戶去換一個新的代表。如果任何代表被發現簽發了一個無效的區塊,那麼所有標准錢包將在每個錢包進行更多交易前要求選出一個新代表。
抵抗攻擊:
在抵抗攻擊上,因為前100名代表所獲得的權力權是相同的,每名代表都有一份相等的投票權。因此,無法通過獲得超過1%的選票而將權力集中到一個單一代表上。因為只有100名代表,可以想像一個攻擊者對每名輪到生產區塊的代表依次進行拒絕服務攻擊。幸運的是,由於事實上每名代表的標識是其公鑰而非IP地址,這種特定攻擊的威脅很容易被減輕。這將使確定DDOS攻擊目標更為困難。而代表之間的潛在直接連接,將使妨礙他們生產區塊變得更為困難。
優點:大幅縮小參與驗證和記賬節點的數量,可以達到秒級的共識驗證。
缺點:整個共識機制還是依賴於代幣,很多商業應用是不需要代幣存在的。
3.PBFT:,實用拜占庭容錯
介紹:在保證活性和安全性(livenesssafety)的前提下提供了(n-1)/3的容錯性。
在分布式計算上,不同的計算機透過訊息交換,嘗試達成共識;但有時候,系統上協調計算機(Coordinator/Commander)或成員計算機(Member/Lieutanent)可能因系統錯誤並交換錯的訊息,導致影響最終的系統一致性。
拜占庭將軍問題就根據錯誤計算機的數量,尋找可能的解決辦法,這無法找到一個絕對的答案,但只可以用來驗證一個機制的有效程度。
而拜占庭問題的可能解決方法為:
在N≥3F+1的情況下一致性是可能解決。其中,N為計算機總數,F為有問題計算機總數。信息在計算機間互相交換後,各計算機列出所有得到的信息,以大多數的結果作為解決辦法。
1)系統運轉可以脫離幣的存在,pbft演算法共識各節點由業務的參與方或者監管方組成,安全性與穩定性由業務相關方保證。
2)共識的時延大約在2~5秒鍾,基本達到商用實時處理的要求。
3)共識效率高,可滿足高頻交易量的需求。
缺點:
1)當有1/3或以上記賬人停止工作後,系統將無法提供服務;
2)當有1/3或以上記賬人聯合作惡,且其它所有的記賬人被恰好分割為兩個網路孤島時,惡意記賬人可以使系統出現分叉,但是會留下密碼學證據
下面說兩個國產的吧~
4.dBFT:delegatedBFT授權拜占庭容錯演算法
介紹:小蟻採用的dBFT機制,是由權益來選出記賬人,然後記賬人之間通過拜占庭容錯演算法來達成共識。
此演算法在PBFT基礎上進行了以下改進:
將C/S架構的請求響應模式,改進為適合P2P網路的對等節點模式;
將靜態的共識參與節點改進為可動態進入、退出的動態共識參與節點;
為共識參與節點的產生設計了一套基於持有權益比例的投票機制,通過投票決定共識參與節點(記賬節點);
在區塊鏈中引入數字證書,解決了投票中對記賬節點真實身份的認證問題。
優點:
1)專業化的記賬人;
2)可以容忍任何類型的錯誤;
3)記賬由多人協同完成,每一個區塊都有最終性,不會分叉;
4)演算法的可靠性有嚴格的數學證明;
缺點:
1)當有1/3或以上記賬人停止工作後,系統將無法提供服務;
2)當有1/3或以上記賬人聯合作惡,且其它所有的記賬人被恰好分割為兩個網路孤島時,惡意記賬人可以使系統出現分叉,但是會留下密碼學證據;
以上總結來說,dBFT機制最核心的一點,就是最大限度地確保系統的最終性,使區塊鏈能夠適用於真正的金融應用場景。
5.POOL驗證池
基於傳統的分布式一致性技術,加上數據驗證機制。
優點:不需要代幣也可以工作,在成熟的分布式一致性演算法(Pasox、Raft)基礎上,實現秒級共識驗證。
缺點:去中心化程度不如bictoin;更適合多方參與的多中心商業模式。
如何正確看待區塊鏈技術?從技術層面來看,區塊鏈很可能是繼互聯網之後的一大技術革命。目前,全球主要企業巨頭正在發力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與運用。SAP在去年5月份開放了區塊鏈項目的試點版本。日本和韓國的銀行剛剛開始測試區塊鏈技術。騰訊注冊了「以太鎖」、「騰訊以太鎖」商標。2017年4月,騰訊對外發布《區塊鏈方案白皮書》,同時宣布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騰訊區塊鏈行業解決方案也於官方網站正式發布。網路推出了區塊鏈開放平台「BaaS」,屬於網路自研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項目,主要幫助企業聯盟構建屬於自己的區塊鏈網路平台。
然而,業內普遍認為,區塊鏈是下一個重大技術趨勢,但眼下,加密貨幣的瘋漲,以及各種利用區塊鏈概念的投機行為,讓這個大有前景的技術呈現出嚴重泡沫化的傾向。星河互聯聯合創始人兼CEO傅淼表示,雖然很多區塊鏈技術的支持者不斷嘗試把區塊鏈和比特幣的概念分開,但到目前為止,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群體是區塊鏈技術唯一成功的應用案例。國泰君安認為,短期來看,市場風險偏好有所提升,A股中涉及區塊鏈的公司受到資本熱捧,但投資仍需理性。一是目前區塊鏈的商業模式仍在探索階段,短期很難為上市公司貢獻大量利潤;二是國內監管部門對區塊鏈「衍生品」的很多態度還不明確,未來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出台,區塊鏈只有擁抱監管,才能健康發展。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許維鴻則認為,區塊鏈概念提出已久,這一輪被A股二級市場的投機客吹捧,源於比特幣在全球范圍內的炒作。參與者並不關心區塊鏈的技術價值,而是關心區塊鏈創造數字貨幣,能從現有的「鑄幣稅」分到多少油水。一些機構投資者甚至希望利用其專業判斷能力和對市場情緒的把控能力,對大量盲目湧入的社會資金「割韭菜」。針對近期區塊鏈概念沉渣泛起,有關各方要保持清醒。金融交易所、中介機構要清醒,減少不必要的廣告誤導中小投資者,普通老百姓也要保持清醒。
區塊鏈有什麼優點?
區塊鏈的優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去中心化
由於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不存在中心化的硬體或管理機構,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
2、開放性
系統是開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3、自治性
區塊鏈採用基於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比如一套公開透明的演算法)使得整個系統中的所有節點能夠在去信任的環境自由安全的交換數據,使得對「人」的信任改成了對機器的信任,任何人為的干預不起作用。
4、信息不可篡改
一旦信息經過驗證並添加至區塊鏈,就會永久的存儲起來,除非能夠同時控制住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的修改是無效的,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極高。
5、匿名性
由於節點之間的交換遵循固定的演算法,其數據交互是無需信任的(區塊鏈中的程序規則會自行判斷活動是否有效),因此交易對手無須通過公開身份的方式讓對方自己產生信任,對信用的累積非常有幫助。
如上,現在區塊鏈應用的地方非常多,已經應用到各個領域,比如處於社交銀行的GSN,GSN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到金融當中可以有效地降低金融風險,因為參與的市場主體由於區塊鏈技術的運用其信用管理水平均會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利於整個社會信用體的建設與完善。
?
其次,GSN可以將傳統的信用管理基於經驗、制度設計轉向重技術手段支持的區塊鏈管理模式,通過引進GSN這個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有利於提升信用管理的科技含量,提升了管理的精準性、嚴密性。
?
最後,GSN可以有效地降低當前的社會信用成本高、打通信用信息之間的信息孤島、有效地防範社會信用信息失密、泄密或篡改等行徑。區塊鏈在構建全社會信用信任體系、推進數字普惠徵信方面有著更加廣泛的應用場景。
可以從哪些角度判斷一個區塊鏈項目的好壞呢?從行業角度來說,這一年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們熟悉的一些項目,在一段時間內都快速地切入了市場。但是從整體來看,市場上對於區塊鏈項目的評價標准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那麼究竟應該如何去判斷一個區塊鏈項目好不好呢?
1.落地的節點數量
從數據上來看,目前使用比特幣做區塊鏈的公司有很多,這些公司的核心成員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但是他們仍然在不斷地創新,在區塊鏈行業中探索出了新的方向和方法,實現區塊鏈行業的快速發展。而他們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些成就就是因為在比特幣之外,他們還研發出一些新事物來適應市場發展需要。這是一種創新和冒險精神,也是整個區塊鏈行業發展下去的動力和源泉。
因此我們可以從多個維度來評價一個項目是否具備相應的技術實力。而在現在大多數行業中已經不具備這種能力了,但有的團隊卻還在不斷地投入研發、更新技術、改進系統。所以在這個方面是要重點考察的。
2.項目方的資金實力
對於一個項目而言,盈利模式在哪一年、收入多少、利潤如何、有多少盈利等都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而且,我們需要了解到項目的創始人對這個項目擁有什麼樣的態度,有什麼樣的資源傾向,以及資金如何投入到這個項目當中去。此外還有一點就是,當我們想要看一個區塊鏈項目是否有實力做它融資之前需要了解其創始人是否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來支撐這個項目的發展。
3.生態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在去選擇一個項目時,我們還需要對這個項目所在的生態資源進行一個基本的了解和分析。比如:生態資源裡面有哪些人、哪些資源比較重要。目前在做項目團隊是否具備項目落地經驗、核心團隊是否具備非常強的業務能力、團隊中是否有人才、團隊有沒有非常好的發展規劃等等。
4.社區氛圍怎麼樣,用戶體驗如何
社區氛圍可以說是一家公司是否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這個平台上,除了公司之外還有社區。社區是一個好項目非常重要的基礎條件。一個項目如果沒有社區作支撐,它最終也只會是個空殼公司。如果一個項目本身就是由普通用戶組成的社區,那麼它在未來發展中也只會是這個樣子。一個項目想要成功,必須要有用戶的支持和擁護!
⑵ 區塊鏈有什麼風險
區塊鏈存在的風險有:
1. 安全風險
區塊鏈技術面臨的安全威脅主要來自於其開放性和去中心化特性。由於其公開透明的交易記錄,如果智能合約存在漏洞或被惡意攻擊,可能導致資產損失和交易中斷。此外,數字貨幣錢包的安全性也是一大挑戰,一旦被黑客攻擊並竊取密碼或私鑰,用戶資產將面臨巨大損失。
2. 監管風險
由於區塊鏈技術的匿名性和跨境特性,它可能被用於非法活動如洗錢、販毒等。這使得監管變得困難,各國政府對於區塊鏈技術的監管態度和政策也處於摸索階段,未來可能的監管不確定性給企業或個人帶來風險。
3. 技術成熟度風險
盡管區塊鏈技術已經取得顯著進步,但仍處於不斷發展和成熟階段。技術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尚未完全驗證,可能存在未知的技術問題和缺陷。此外,與其他技術的融合和互操作性也是一個挑戰,需要時間來逐步完善。
4. 競爭風險和市場風險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各種新的競爭技術和解決方案不斷涌現。市場競爭激烈可能導致行業內的技術更新快速,而企業和個人如果不能及時適應和更新技術將面臨競爭風險。同時,市場波動可能導致投資者面臨價值波動或資產損失的風險。
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在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存在諸多風險和挑戰。這些風險包括安全威脅、監管不確定性、技術成熟度以及市場競爭等方面。因此,在區塊鏈的應用過程中,需要持續關注並評估這些風險,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降低風險並保障資產安全。
⑶ 數字貨幣的缺點有哪些
數字貨幣的缺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價值尺度不穩定:
- 價格波動劇烈:數字貨幣的價值往往極不穩定,如BTC的價格從高點近2萬美金跌至6350美金,跌幅近70%,這種暴漲暴跌的特性使其難以作為衡量價值的穩定尺度。
- 妨礙大范圍使用:由於價格波動不可控,數字貨幣在交易過程中難以被廣泛接受和使用。
流通方面的問題:
- 匿名性不利於監控:數字貨幣如BTC等採用區塊鏈技術,具有匿名、隱蔽、跨地區、無國界的交易特點,這給恐怖分子、洗錢者和貪污腐敗分子提供了便利,增加了監管難度。
- 阻礙流通功能:大部分人們目前僅將數字貨幣作為投資理財的工具,而非日常交易媒介,這限制了數字貨幣的流通功能。
儲藏手段的局限性:
- 保管成本低但風險高:雖然數字貨幣的保管成本幾乎為零,但依賴於密碼學和互聯網技術也使其容易受到黑客攻擊和網路故障的影響,存在較高的安全風險。
綜上所述,數字貨幣在價值尺度、流通方面和儲藏手段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點,這些缺點限制了數字貨幣的廣泛應用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