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能源區塊鏈
① 區塊鏈+環保管理怎麼應用
就把各地的情況都上鏈唄,把變化都記錄下來,區塊鏈讓這些數據無法篡改,所以實現了管理的高效、有序化,長沙高新區發起的現在有一個中芯區塊鏈服務平台項目的,現在已經是在正式運營階段了,還入選了湖南省區塊鏈重點項目,下一步就是徵集企業上鏈了。
② 區塊鏈電網怎麼用,區塊鏈電網
區塊鏈是什麼,怎麼用區塊鏈賺錢?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演算法。
區塊鏈的賺錢方法:
1、推廣賺傭金。
區塊鏈的做法是,首先注冊交易所賬號,生成自己的邀請鏈接,然後推廣,有人通過你的鏈接注冊了交易所並產生交易的話,你就有傭金。
2、炒幣。
炒幣就像炒股。炒幣是區塊鏈賺錢門檻最低的一種方式。
3、挖礦。
比特幣中的「挖礦」就是記賬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搶,搶到記賬權機會就有獎勵,獎勵的東西是比特幣。這個行為就是「挖礦」。
4、開發錢包。
錢包是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就像區塊鏈的「支付寶」或「微信支付」。
拓展資料:
1、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2、區塊鏈誕生自中本聰的比特幣,自2009年以來,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類比特幣的數字貨幣,都是基於公有區塊鏈的。
3、2016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宣布對數字貨幣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會議肯定了數字貨幣在降低傳統貨幣發行等方面的價值,並表示央行在探索發行數字貨幣。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的表達大大增強了數字貨幣行業信心。這是繼2013年12月5日央行五部委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之後,第一次對數字貨幣表示明確的態度。
區塊鏈——網路
區塊鏈+環保管理怎麼應用?區塊鏈作為一項顛覆性的新興技術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信任新基建的重要技術載體,然而很多人依然認為區塊鏈技術更多的是運用在金融領域,但其分布式、不可篡改和協同共識的技術特性決定了它可以應用在諸多涉及數據、協同工作的領域,尤其是環保領域。
目前,區塊鏈是生態環境監管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各級政府及企事業單位都在積極尋求能源環保在認證、確權、交易和追溯等問題的區塊鏈解決方案。
區塊鏈用於能源資源調控
區塊鏈技術可用於優化能源結構,降低傳統煤炭等能源消耗比重,促進節能環保產業。達到環境保護和經濟的協調發展,從而實現經濟的高質量增長。
1.促進能源電力發展:區塊鏈綠色能源電力交易平台
針對基於傳統互聯網的用電系統數據流轉過程不透明、時效性差和追溯難,交易清算程序復雜、費用高等問題。將區塊鏈技術與能源電力結合,能夠能源電力領域的新發展提高轉化效率,促進綠色能源持續健康發展。
例如,南方電網公司、國網冀北電力公司、國網湖南電力公司等單位先後利用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搭建用電交易、信息採集和調用的平台系統,通過安裝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智能電表,提前設定好的智能合約,實現使用太陽能和風能等清潔能源的智能選擇和自動切換。同時通過建立數據查證和溯源機制,確保智能電表源頭數據的真實准確性,從而可以協調發電、電網和售電公司等多種利益相關方的沖突,在實現信息的高效利用、交易的高效實施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和能源資源浪費。
2.優化能源貿易:分布式能源交易系統
在促進低碳經濟轉型過程中全球能源行業正從傳統的中心化基礎設施向高度分布式數字網路的轉變。
目前,客戶正向電網輸送數億乃至數十億的分布式能源資產,但能源數據流轉和交易仍因基礎建設不完備,數據不同步、供需不平衡、交易清算過程復雜,交易所有權歸屬不清等問題受到限制。
國網寧夏電力、國網電商公司正在積極推動區塊鏈與新能源業務的融合創新,立足發展基於區塊鏈的分布式能源交易平台,以區塊鏈為核心技術,融合身份認證、智能合約、非對稱加密等技術手段,通過將新能源數據上鏈存證,完成供需數據高效匹配,為新能源消納提供可行性方案和技術支撐,以提升新能源消納綜合能力。並進一步激發新能源交易主體的參與積極性,吸引更多負荷側資源湧入電力交易市場,優化能源資源調控,實現綠色能源經濟。
3.優化能源結構:共享儲能輔助服務交易平台
2020年,國家電網公司致力於數字「新基建」建設。更需要提前對其做好供能儲備和能源流轉計劃。
我們知道,參與儲能產業的主體眾多,從發電側、電網側到用戶側,到電網企業、電力設備企業、儲能企業、售電公司和交易服務方等多個主體,同一產業鏈中主體間存在信息隔閡,共享儲能靈活性不足,市場主體參與度不足,儲能電站運維成本過高等問題
區塊鏈的特徵與儲能分散布局、快速響應、貢獻度互認的需求相吻合,並且其在協調能力上的長處與清潔能源消納調峰需求的匹配。共享儲能的目的在於對資源的靈活調峰、靈活分配,關鍵在參與主體間的信息互通互信。信息無障礙流通必將降低運維成本,提升市場主體參與度。
國家電網在青海已經有了先行案例。青海啟動「綠電三江源」百日系列活動,國網青海電力依託「國網鏈」打造新一代共享儲能模式,開辟我國首個區塊鏈共能源區塊鏈應用已被列為國家電網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之一、區塊鏈技術實驗室成立,種種舉措,足見國網對區塊鏈技術的重視。
區塊鏈電源是什麼
區塊鏈電源是區塊鏈技術在工業領域最有力的落地。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電網與電車的互動,這個調度需要一個超級大腦,區塊鏈技術就可以把物理世界的電網區塊鏈。區塊鏈就一個去中介化的資料庫,是由一串數據塊組成的,每一個數據塊當中都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這些都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個區塊的。區塊鏈就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來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區塊鏈是一項去中心化的信息技術,是如何在新能源(光伏發電)領域實施應用的?解決了分布式上網的問題,現在電網基本上是中心化的,而區塊鏈是去中心化,和現在的光伏發電吻合,光伏發電分散,多點。。接入電網不確定,性能不穩定,或者說是有些介入還對電網有破壞,而去區塊鏈的演算法裡面,有共識演算法,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能源區塊鏈研究|能源行業區塊鏈用例如果實施得當,區塊鏈技術有可能徹底改變能源行業的各個方面。
隨著能源行業越來越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被理想地定位為一種主要的顛覆性力量。事實上,世界各地的公司已經在開發區塊鏈應用程序,在能源生產商和消費者之間建立直接聯系。
區塊鏈是一種虛擬的公共賬本,它以安全和透明的方式記錄交易,無需銀行、公共機構或電力供應商等第三方作為中介。但是,究竟如何利用區塊鏈來改善這一領域的運營?讓我們來探討一下這項前景廣闊的技術在能源領域最激動人心的應用。
EnergySector
◆促進點對點能源交易◆
傳統的能源輸送模式依賴於數百萬英里外的集中發電廠,這些發電廠在輸配電線路上輸送電力,俗稱「電網」。較少討論的「微電網」是局部電網,能夠在必要時通過連上和斷開與傳統電網的連接。微電網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等當地能源一起為當地負荷供電。
微電網使消費者既能生產又能消費能源,使他們有機會成為「產品消費者」。作為生產者,他們能夠以按使用付費的方式將其可能擁有的任何剩餘能源出售給與同一微電網相連的同行。區塊鏈技術通過為微電網成員提供安全透明的分布式賬本,促進了這種點對點能源交易。這為實時創建、驗證、記錄和協調點對點能源交易提供了一種非常可靠和經濟高效的方法。
EnergySector
◆讓電動汽車繼續行駛◆
根據BloombergNEF的數據,2018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突破200萬輛,比本世紀頭一年的幾千輛有了明顯的增長。此外,布隆伯格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000萬,到2040年將達到5600萬。
路上行駛的電動汽車越來越多,私人充電站很可能成為寶貴的資產,需要一個高效的系統來協調司機之間的能源交易。區塊鏈技術可用於創建一個能夠監控電價、在特定市場做出定價決策、並使充電站所有者能夠進行安全交易的系統。
EnergySector
◆簡化監管程序◆
能源公司需要向監管機構提交大量數據,以證明它們遵守了各種法規。使用當前的技術收集和清理所有這些數據不僅枯燥無味,而且會產生與不正確的數據訪問相關的嚴重問題。處理的數據越多,就需要更多的人參與其中,並且公司敏感信息意外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由於區塊鏈賬本既不可篡改又完全透明,因此將其引入能源公司的運營將給監管機構帶來最大的信心,即他們收到的數據是未經編輯的。區塊鏈的引入還將使能源公司對與誰共享哪些信息擁有無可比擬的控制權,幾乎消除了敏感數據落入壞人手中的可能性。為了啟動,區塊鏈技術引入了標准化數據收集和傳輸格式的能力。
EnergySector
◆擴大能源供應◆
世界上許多社區都沒有接入電網。這些社區的能源通常來自當地的太陽能電池板項目,其中許多項目得不到足夠的資金。
眾籌可以幫助縮小這一融資缺口。這里的想法是讓個人或其他小投資者集中他們的資源來購買足夠的光伏電池,為一個特定的無電社區建造必要數量的太陽能電池板。這些微型投資者保留了太陽能電池板的部分所有權,並賺取收入,社區每月支付太陽能電池板產生的電能的邊際金額。
在這一過程中引入區塊鏈技術將緩解困擾傳統眾籌的許多問題。首先,基於區塊鏈的眾籌將使任何一個有互聯網連接的人都能為一個活動捐款,而傳統的眾籌平台根本就不是這樣。此外,正如微電網內的點對點能源交易一樣,區塊鏈技術可以降低太陽能電池板所有者和電池板供電社區之間每月交易的總體成本。最後,由於區塊鏈是完全安全和透明的,區塊鏈大大降低了眾籌欺詐的幾率。然而相反,傳統眾籌平台很難根除這種欺詐。
EnergySector
◆區塊鏈的光明前景◆
這些用例表明,區塊鏈應用有可能徹底改變我們的能源消費、交易、監管和融資方式。一旦能源行業的主要利益相關者參與進來,區塊鏈很可能成為全球數百萬人保持照明的關鍵。
全國能源信息平台聯系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③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系統內首個區塊鏈服務平台成功備案
6月7日,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申請備案的「大型能源企業級區塊鏈底層服務平台」(以下簡稱「隴能鏈」)經多次信息完善提報,最終通過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審批,予以備案。該服務平台是甘肅電力系統內首個獲備案編號的區塊鏈服務平台。
長期以來,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為貫徹落實國家電網公司關於建設「國網鏈」的工作部署,在「國網鏈」的總體構架下,深入研究,在共識機制、智能合約、跨鏈協作等方面形成的自有核心技術,研發的適合公司業務應用的區塊鏈服務平台。該區塊鏈服務平台包括1個平台,3個中心,支撐「能量配送、電力交易、營銷服務、企業管理、財務金融、物資供應、數據資產、電動 汽車 」八大應用場景業務應用。根據《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區塊鏈信息服務的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必須在國家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管理系統進行真實信息認證,登記信息通過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審核後下發統一備案編號並發布正式公告。
此次履行備案手續並成功備案是對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從事區塊鏈業務合法合規性的認可,為「隴能鏈」規范運營築牢「基石」、撐起「樑柱」,對後續開展區塊鏈業務起到了正向引導的作用,為業界、政府機構敢用、想用、願意用該區塊鏈服務提供了一份權威性的參考,成功備案是同興智能公司區塊鏈業務合規發展邁出的第一步,為接下來拓寬區塊鏈業務,申報國家區塊鏈創新試點等持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作者:霍小霞 賈一凡
④ 國網辛保安:從四方面支撐雙碳目標實現
2021年9月15日至17日,由中國科協、海南省人民政府、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共同主辦的「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行。本次大會圍繞「低碳、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以「全面推進市場化、加快跨行業融合、共同實現碳中和」三大主題展開討論。在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辛保安的主旨發言中,他指出發展電動汽車對於實現能源轉型和服務「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電動汽車的發展有助於減少碳排放,確保能源安全,提升電力調節能力,並激發產業鏈的新動能。
國家電網公司率先發布全國「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並將電動汽車服務作為重要措施之一。公司主要在四個方面開展了工作:
首先,國家電網突出支持和推進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經建成了覆蓋全國的高速公路充電網路——「10縱、10橫、兩環網」,使得電動汽車充電能夠方便地「到家、出遠門、出遠門」。在運營區域內,82.3%的公共充電樁由社會資本建設。
其次,國家電網搭建了智能車聯網服務平台。以生態建設為核心,為車主提供智能推薦、無誘導支付等充電服務,為中小運營商提供輔助選址、智能運維、智能營銷等大數據服務,為車企提供車輛充電服務。目前,已有416家社交運營商聯網,140萬個充電樁聯網,服務用戶超過930萬。
第三,國家電網推進電動汽車與電力系統的一體化發展,確保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公司建設了6.9萬個有序充電樁,覆蓋了14個省份的1.3萬個社區、58個V2G示範站、600多個V2G充電樁,首次實現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綠色電力可追溯。國家電網希望到2025年,通過各方努力,實現新能源汽車在居民區低點充電,車聯網平台充電比例達到80%。
最後,國家電網推進技術標准創新。公司聯合推出了ChaoJi新一代大功率充電技術,該技術未來可支持最大充電功率900千瓦,10分鍾的充電續航可達400公里。在此基礎上,國家電網將繼續與各方合作,推動電動汽車與新型電力系統的協同共贏發展。
⑤ 國網電動汽車公司董事長江冰:區塊鏈技術助推移動能源互聯網
1月11-13日,中國電動 汽車 百人會論壇(2019)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召開,國網電動 汽車 公司董事長江冰發表了主題演講,演講內容如下: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來賓,我是國網電動 汽車 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冰。
國網電動 汽車 公司是國家電網公司電動 汽車 專業化板塊,目前運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充電網,也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車聯網平台。這次百人會的主題是「交通、能源和城市」,我想結合我們的工作,談一點我們對電動車與能源發展下一步發展趨勢的體會。
第一、交通電動化時代。
我們認為電動 汽車 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已經啟動了交通全面的電動化。我們都可以看到,電動車的發展越來越體現了它的能源屬性,它不單單是一個交通工具,在昨天陳清泰理事長的講話當中也充分的進行了闡述。我結合我們的工作談一點認識。
這是從能源的角度來分析交通電動化的戰略方向,上面這張圖是我們電動車的整個全生命周期流程圖,是清華大學做的。我們可以看到,能源全生命周期流程下來,整個能源大概有30%左右變成了動力,最後是利用,這是整個的協同效應。從發電上,我們講的是煤炭。下面這張圖是目前高性能 汽車 燃油機的效率,從石油到汽油,到動力,按照現在最先進的技術,只有15%,所以它的系統效率只有電動化的一半。所以從能源革命的角度,交通的電氣化是一個 歷史 的必然。我們講電動車和油車比較,不能單單從經濟上比較,因為這是不同的東西。從能效角度是一場革命,是一場變革。所以我們認為,交通的電動化是交通革命和能源革命共同的發展趨勢。
去年有一個 歷史 性的時刻,去年11月,中國新能源 汽車 產銷量超過了100萬輛,同時 歷史 上第一次燃油車的消費停止增長,到11月當月下降了13%。這個數字大家都知道。2018年11月是一個 歷史 性的時刻,是一個燃油車停止增長的時刻,是人類 汽車 發展百年 歷史 上的一個拐點。大家不要小瞧2018年的11月,這是一個 歷史 性的時刻。
這是卡車,800多輛,燒柴油,一旦卡車上路,對燃油車的打擊是毀滅性的。為什麼這么說?楊雷先生是搞油的,我們目前的煉油行業,柴油和汽油是固定比例的,柴油是船的動力、卡車的動力,如果柴油沒有人用了,那麼汽油就無法生產,這個跟價格沒有關系,所以卡車的意義非常重大。
交通電力化一個新的趨勢,港口岸電,現在內河和長江沿線、港口已經在逐漸岸電化,這是國家電網公司在去年11月建設的長江三峽船閘的岸電,已經投入了試運行,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岸電工程。
這是在廣州航運局下水的貨運船,這是在江蘇泰州製造的客運船,今年2月份就要交付使用,在長江上作為客輪,第一次出現了電動,整個是2200度電,充一次電120公里。它的客運和貨運在小噸位電動化以後,技術上會迅速向大噸位發展,會進一步向沿海貨輪、近海貨輪發展。只要在200公里之內能找到下一個港口就可以電動化了,貨輪燒重油,煉油是汽油、柴油加重油。如果柴油和重油沒有人用了,那對於煉油行業就是毀滅性的打擊。我們的燃油車、汽油車就沒有油可加,這個反過來會進一步加速交通電動化的發展趨勢,我們認為這個趨勢現在已經開始了。
剛才講了車和船,還有就是飛機。目前大概全球正在開發電動飛行器的公司知名的有20多家,歐洲和美洲都有電動飛機,電動飛行器最簡單的就是我們的無人機,現在無人機基本上都是電動的。對於電動飛機的發展趨勢,我們認為到2030年完全可以實現商業化運行,這是波音公司設計的電動飛機,2030年波音公司就會推出商業化的電動飛機線路。這是吉利公司剛剛收購的美國一家電動飛機公司。
特斯拉的總裁埃隆·馬斯克就曾經說:「除了火箭,所有交通工具都可以電氣化」。我們認為埃隆·馬斯克說錯了,火箭也可以電動化。美國航天局NASA有專門的實驗室研究等離子的火箭推動,這個已經進入了實驗,以後星際飛行的動力是等離子推動,是電動。所以我們的結論,只要是交通的,都可以電動化。因此我們造了一個英文單詞,這個詞典上沒有,是我們自己造的,叫Electriclize Everything,電動時代正在走來。我們現在在車聯網平台上已經建成了一個新的應用叫船聯網,船聯網的平台已經建立起來了,下一步動力船上來以後,我們的品種又可以多一個,不但是車的充電,還可以是船的充電。所以我們第一個大的判斷就是,電動一切的時代已經到來。
第二、移動能源互聯網。
我們認為,由電動 汽車 分布式的能源,儲能和智能電網所構成的移動能源互聯網正在呼之欲出。我們知道,手機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能源互聯網的概念也是這么來的,昨天陳清泰理事長預測,到2030年,電動 汽車 的銷售會突破150萬輛,保有量會突破8千萬輛。我們認為這個數據是一個預測的低限,我們認為有充分的把握來預測2030年中國電動 汽車 的保有量會超過1億輛。這1億輛電動車的功率超過10億千瓦,相當於中國目前所有的發電站,煤炭火電站,相當於50個三峽。2040年,電動車保有量有可能超過2億輛,相當於100個三峽電站。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這100個三峽電站是在移動的,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著。
怎麼應對巨大的移動電源?包括智能化的因素加進去以後,我們認為已經開始呈現出移動能源互聯網的發展雛形。這張移動能源互聯網,每一台電動 汽車 都應該是一個移動的發電終端,現在V2G的技術在技術上沒有任何的障礙,在我們的實驗室、示範站已經完全能夠實現了,現在V2G唯一需要的是政府的電價政策。下一步怎麼上網?與電網進行調度互動?我們的第二個概念是移動能源互聯網的概念,已經呼之欲出。接下來就會提出一個問題,每一台電動車如果都可以充電放電,那麼每一台電動車就變成了能源的使用和生產者,變成每一個電源。帶來的直接問題,如果有一千台電動車跟電網的互動,那麼我們現在電網的調度是沒有問題的,是可以應付的。如果一萬台同時跟電網互動,目前的調度基本上停止運轉。
我們講,如果到了2030年,1萬個1萬台,到1億台電動車的時候,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跟電網互動,都可以充電,也都可能放電,那麼我們怎麼辦?我們怎麼能支持這個體系?為了應對這個問題,我們已經開始行動。
第三區塊鏈技術助推移動能源互聯網。
我們在現在的車聯網引入了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應用於移動電源,這是區塊鏈技術在實驗,在工業領域最有力的落地。這1億台電動車,你不可能像現在一樣,每個雙十一都要等到晚上11點開始選產品,開始輸密碼,開始訂數量,開始支付,這個是不可能的。那麼怎麼辦?一定是智能化的,未來的電網與電車的互動,這個調度一定是一個智慧大腦,超級大腦。一定會通過新的技術,我們就是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實際上就是把物理世界的這些電網、電動車,通過保真的映射到了虛擬世界,我們物理世界人是處理不了1億台設備同時互動的,我們保真映射到虛擬世界,通過智能技術是可以做到的。
為此,國家電網電動 汽車 公司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能源區塊鏈實驗室,我們1.0的產品已經研究成功,已經把區塊鏈邊緣計算的設備裝到了互動充電樁上。這是我們的設備,左邊是互動的充電樁,頂端的小盒子是「綠豆」邊緣計算終端,目前還沒有模塊化,如果模塊化了,會做成像指甲蓋這么大的模塊,現在只是實驗階段,還是比較大的。
我們是2018年5月31日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個能源區塊鏈Hash值,這個Hash值我們已經做成了紀念章,是世界上第一個產生的能源區塊鏈的Hash值,我們已經注冊了「綠豆」商標,這是我們區塊鏈的實驗平台,現在正在運行,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用化的能源區塊鏈平台。這是區塊鏈平台上每時每刻都產生的Hash值,產生我們區塊鏈的映射。這是我們區塊鏈平台的手機端,我們已經實現了產生的「綠豆」,通過手機端的轉移和交易。第一階段是上樁,把區塊鏈裝到樁上去;第二階段是上儲能,上電池;第三階段就是上車,到車的動力系統。如果三步走完,我們未來車的充電就不會再掃碼,就不會再掏出手機來支付,就會實現初步無感的、智能的、安全的充電和支付,目前我們已經跨入了第二個階段。
今天給各位匯報的包括交通的電動化,我們國網電動的技術創新中心剛成立,叫交通電動化創新中心,我們這個概念不但是車,還有船,還有飛機,還有飛行器。剛才講了,未來遠期還有火箭。這是對於能源區塊鏈在電動車領域的應用,近期目標已經達到了1.0,到儲能是2.0,上車是3.0。下一步根據電網整體智能化發展,會把區塊鏈技術作為未來移動能源互聯網的核心支撐技術。
由於時間關系,我就簡單匯報到這里,不當之處請各位包涵,謝謝各位!
敬請關注蓋世 汽車 「2019電動 汽車 百人會」專題實錄
提示:本文根據發言整理,未經專家審核,請勿轉載。
2019年2月20-21日,由蓋世 汽車 主辦的第二屆全球自動駕駛論壇將在武漢·中國光谷舉辦。論壇將邀請500+業界嘉賓,匯集自動駕駛領域核心技術高管、 汽車 行業資深從業人員等人脈,立即搶購:https://m.gasgoo.com/topic/sns/zdjs2019/
⑥ 新基建布局充電樁,其實是在建一張網
撰文|辛西婭??編輯|周長賢
充電樁的建設作為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市場潛力巨大。
得益於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刺激,我國成為了全球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最快的國家:充電基礎設施行業先進充電技術不斷突破、新運營模式不斷涌現、充電設施服務網路趨於完善,有力地支撐了電動汽車的推廣應用。
「過去,我們主要關注如何加快充電設施建設,經過近10年的努力,這一任務已基本完成,解決了充電設施有無的問題。」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准化管理中心主任劉永東看來,「下一個10年,充電設施應讓消費者體會到新能源汽車科技革命的優勢和充電設施助力能源革命的轉變。」
用百億投資撬動萬億市場
2019年末,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徵求意見稿),預計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6420萬輛。根據車樁比1:1的建設目標,未來10年,我國充電樁建設仍然存在6300萬台的缺口,預計將形成10253億元的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市場。
不過,截至2019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417.4萬輛,全國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21.9萬台,車樁比從2016年的4.6:1下降至3.4:1,但與1:1的目標還相去甚遠。
根據中國充電聯盟發布的《2019-2020年度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年度報告》,我國公共充電樁從2015年的5.78萬台增加到2019年的51.64萬台,而私人充電樁從2015年的0.80萬台增加到2019年的70.30萬台,年復合增速高達206.17%。
即便如此,私樁的建設距離目標完成率僅為16.3%,與現有規劃還有360萬台的缺口。
於是,在強大的政策支持和市場潛力下,各路資本再次強力加碼充電樁市場。如果加上資本押注以及相關企業投入,業內預測,2020年充電樁全行業的投資突破百億元。
數據顯示,目前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特來電、星星充電四家國內充電樁巨頭的投資已近60億元。
而汽車生產商也和充電樁企業不斷增加合作粘性。5月20日,寶馬公司與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通過直接接入國網充電網路,實現充電樁數量翻倍的目標。6月3日,雙方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涵蓋充電技術研究和創新、充電服務產品合作和推廣、推動新能源車用新能源電力三大方面。
因此,基於產業生態和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建設現狀,充電樁與5G、物聯網等將進一步融合發展,呈現出智慧充電樁、V2G、大功率充電站、私樁共享等並行發展的趨勢。
首先是推出智慧充電樁。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推動下,充電樁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
一方面,充電樁的智能網聯化,雲端可以獲取充電樁的狀態、充電數據、損壞程度等情況,對其進行實施監控;另一方面,用戶也可以通過手機搜索充電設備的位置,並通過手機客戶端進行系統訪問和充電繳費。
其次,利用V2G技術來實現電動汽車和電網之間的雙向通信和雙向能量流,這樣就可以有效管理電動汽車的充放電過程,減少電動汽車負荷對電網的沖擊,同時充分利用電動汽車電池資源增加電網能量管理靈活性和穩定性。
此外,建設大功率快充站。直流快充站滿足臨時性、應急性充電需求,大功率充電是其關鍵支撐技術。大功率充電技術可實現「充電10-15分鍾、續航300公里」,增加充電的便捷性。
據了解,國家電網現在正在加快大功率充電、即插即充、能源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研發應用,V2G技術攻關和商業模式探索。深圳市車電網路有限公司未來也將著眼於實現「車-樁-網」的友好互動,促進V2G等技術實用化落地,讓電網的調控手段更加豐富靈活,連接「人-車-生活」,實現配電網同上下游產業業務的跨界融合。
最後,由於目前私人充電樁的配建因難以進入小區等阻力因素,在一二線城市的中心城區里建設比例較低,私人充電樁共享化可以滿足部分電動車主的充電需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