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和idc公司的關系
⑴ 大數據、IDC和雲計算之間有什麼關系嗎
大數據是雲計算的殺手鐧應用
大數據與雲計算的關系,引起一些人的困惑。為了便於探討二者的關系,這里從「計算」和「數據」的歷史關系說起。因為雲計算首先是一種「計算」,大數據首先是一種「數據」,而計算機就是用來「計算」「數據」的。
計算機是軟體和硬體分離的,是一種軟體定義的電子產品(可編程)。計算機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有效管理CPU、內存和I/O等硬體資源,以及如何讓應用程序合理使用這些資源。這兩大任務最早內嵌在各種應用程序中,由應用程序自身完成,缺點是費力、復雜和易錯,難以升級和移植,而且重復工作。
上世紀60年代這些共性功能開始從應用中分離出來,逐步形成了一種通用的軟體包,這就是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是位於硬體和應用程序之間的「中間件」,讓應用軟體和硬體得以分離並獨立發展,發展成了最核心的計算機系統軟體,也成就了微軟公司的偉大。
以UNIX為始祖的常見現代操作系統有Android、BSD、iOS、Linux、 MacOSX、QNX等,以及原創的微軟Windows、 Windows Phone和IBM的z/OS.操作系統的工作范圍,也從最初的計算機蔓延到手機、游戲控制器、電視機頂盒、智能汽車和智能眼鏡等,還有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Web伺服器。
上世紀70年代,計算機的快速發展使得數字化數據爆發式增長,「海量」數據管理成了新挑戰。把通用操作系統的文件管理用於數據管理時,無論是擴展性、效率和便利性,都不適應「海量」數據的管理需要,應用軟體被迫內嵌自己設計的數據管理系統。同樣的,「海量」數據管理由每個應用程序自身完成,缺點也是費力、復雜和易錯,難以升級和移植,並且重復工作。
於是一種專門面向「海量」數據管理的通用軟體問世了,那就是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一種應用系統軟體。DBMS包括了資料庫定義、創建、查詢、更新和管理等功能,這些都是數據管理所必需的,是操作系統的文件管理系統所沒有的。
著名的DBMS有 MySQL、 PostgreSQL、SQLite、Microsoft SQL Server、Microsoft Access、Oracle、Sybase、dBASE、FoxPro和IBM DB2等,都是關系型DBMS.當然還有非關系型No SQL模式的,只是沒那麼流行。
DBMS與字處理軟體等一起,成為單機時代最重要的應用軟體,也成就了一家偉大的應用軟體公司Oracle.大約不足20年前,操作系統和資料庫的技術和市場未來,看起來都那麼可預知。一個是微軟的天下,一個是Oracle的天下。
但互聯網來了,尤其是Web開始流行。
Web伺服器所使用的操作系統,最初面向單機設計,擴展用於區域網范圍內管理多台伺服器還勉強可用。但當互聯網巨頭崛起,需要Web伺服器的操作系統管理數百萬台Web伺服器的時候,傳統操作系統勉為其難,需要「技術革命」了。「革命」的結果就是雲計算。
雲計算大傘下有很多概念,核心技術之一是虛擬化。虛擬化有「1虛N」和「N虛1」兩種模式,前者主要是為了省錢,以Amazon AWS為代表;後者主要是為了大數據處理,以Google GAE為代表。
雲計算的「N虛1」模式,可將多台物理計算機虛擬化為一台超級計算機,向應用程序提供資源池的調度管理服務,與傳統操作系統的功能幾乎完全相同,因此常被稱為「雲計算操作系統」。只是雲計算操作系統的工作范圍,擴大到數據中心甚至整個互聯網范圍內,把每台計算機也當做資源看待和管理。
有了雲計算操作系統,雲應用軟體和硬體(計算機資源)得以分離,各自可以獨立發展。歷史再次重演,雲計算以及SNS、微博、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等的快速發展,具有3V特點的數據爆發,大數據管理的挑戰也最先到來。同樣,面向計算設計的通用雲計算操作系統,在大數據管理方面的擴展性、效率和便利性,都面臨新挑戰。
歷史上計算機面對「海量」數據的挑戰,將數據應用和數據管理分離,催生了通用的DBMS.現在雲計算面對大數據的挑戰,也必將使大數據應用和大數據管理分離,催生「大資料庫管理系統」,並且逐步走向通用化和平台化。
ATM(非同步傳輸模式)是通信資源稀缺時代的產物,TCP/IP是通信資源富饒時代的產物。類似的,傳統DBMS是IT資源稀缺時代的產物,大數據管理系統是IT資源富饒時代的產物。
計算是工具,可以工業化提供;數據是資源,是個性化的資產。如果說Office、游戲等是PC的殺手鐧應用,瀏覽器、搜索、SNS等是互聯網的殺手鐧應用,那麼大數據等就是雲計算的殺手鐧應用。
⑵ 請問區塊鏈和大數據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
區塊鏈和大數據都是熱門的話題,大數據的發展早於區塊鏈,目前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的產業,而將發展中的區塊鏈技術與大數據相結合,就會碰撞出不一樣的效應。從技術角度看,大數據技術用信任換取了計算資源,而區塊鏈技術用計算資源換取了信任,所以兩者的結合就掀起了信息安全的新浪潮。基於區塊鏈分布式數據存儲、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可信任等特性,重慶金窩窩網路科技集團組建了強大的區塊鏈研究團隊,專業提供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大數據服務。
⑶ 博納雲和區塊鏈什麼關系
說到區塊鏈,就不得不說比特幣。
2008年底,比特幣之父中本聰發表了一個關於他研究的電子現金系統的九頁白皮書,2009年初,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了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創世區塊,並將當天泰晤士報頭版一則關於救助銀行的新聞標題寫入創世區塊,這也代表著比特幣誕生了。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它可以理解為一種公共記賬的機制(技術方案),它並不是一款具體的產品。其基本思想是:通過建立一組互聯網上的公共賬本,由網路中所有的用戶共同在賬本上記賬與核賬,來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不可篡改性。而之所以名字叫做「區塊」鏈,顧名思義,是因為區塊鏈存儲數據的結構是由網路上一個個「存儲區塊」組成一根鏈條,每個區塊中包含了一定時間內網路中全部的信息交流數據。隨著時間推移,這條鏈會不斷增長。
⑷ 數字資產和區塊鏈有什麼關系嗎
應該會有關系吧,我前兩天在中芯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看到這句話本平台由中證數登提供企業信息初始登記服務,我查了下中證數登的金主數字資產服務平台就是應用了區塊鏈技術的。所以我覺得可能會有關系。
⑸ 大數據、區塊鏈和工業互聯網這幾個都什麼關系呢
一句話理解吧:區塊鏈是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業務體系裡面不可或缺的技術應用
⑹ 區塊鏈技術與大數據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重慶金窩窩分析區塊鏈技術與大數據之間的關系如下:
區塊鏈和大數據關系並不是很大。大數據主要的是對於海量數據進行管理,而區塊鏈的核心是在沒有中心化中介計入的情況下實現數據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
所以區塊鏈和大數據並不互相沖突,也不會取代,完全是面對不同場景情況下對於數據的不同解決方案。
⑺ 區塊鏈和比特幣之間是什麼關系
區塊鏈技術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也是比特幣的核心與基礎架構。比特幣一直在沒有任何中心化機構運營和管理的情況下運行,後來比特幣技術被抽象提取出來,稱之為區塊鏈技術,或者分布式賬本技術。
(7)區塊鏈和idc公司的關系擴展閱讀:
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數字貨幣的弊端:
一是「去中心化」沒有流通管理機構。區塊鏈技術本質上是個分布式資料庫系統,邏輯結構為單向鏈表,設計模式基於P2P網 絡,這就決定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沒有統一的中心管控系統。
二是數量供給難以有效調控。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發行量是固定的,而根據費雪方程,全社會一定時期一定價格水平下的總交易量與所需要的名義貨幣量具有一定比例關系,而恆定的貨幣量顯然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社會商品價格總額要求。
三是「挖礦機制」難以創造公認價值。比特幣本身沒有價值,也沒有國家信用支撐。有觀點認為,「通過不斷消耗算力與能源為虛擬貨幣注入價值」,但為尋找一個符合要求的hash值而消耗百萬億次計算,這顯然不是最有效率的選擇。
四是生產者和先期持有者易獲高額「鑄幣稅」。任何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在其發展的初始階段都為少數人持有。以比特幣為例,最初比特幣只是少數人游戲的產物,2010年5月發生的第一次比特幣購物是1萬BTC購買了25美元的比薩餅,同年7月完成的第一筆比特幣交易是0.04美元/BTC。
⑻ 區塊鏈技術與雲計算有什麼關系呢
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而智慧資產是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但是又對區塊鏈技術進行了大幅的提升和創新,實現了公共區塊鏈生態的最佳解決方案。
⑼ CDN和IDC的關系
通常是這樣的,我會形容我的網站放在了某個IDC服務提供商那裡,也就是說網站數據放在了某個IDC服務提供商的伺服器上。然後我需求IDC提供CDN來支持我的網站內容流量的分發訪問,因為打開網站等數據在速度上通過CDN能讓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的網站訪問者更好的訪問。
簡單點就是:IDC是放網站數據的,CDN是用戶訪問網站的一種帶寬技術。
IDC中文是互聯網數據中心,主要為互聯網內容提供商(ICP)、企業、媒體和各類網站提供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專業化伺服器託管、空間租用、網路批發帶寬以及ASP、EC等業務。
CDN的全稱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內容分發網路。其基本思路是盡可能避開互聯網上有可能影響數據傳輸速度和穩定性的瓶頸和環節,使內容傳輸的更快、更穩定。通過在網路各處放置節點伺服器所構成的在現有的互聯網基礎之上的一層智能虛擬網路,CDN系統能夠實時地根據網路流量和各節點的連接、負載狀況以及到用戶的距離和響應時間等綜合信息將用戶的請求重新導向離用戶最近的服務節點上。其目的是使用戶可就近取得所需內容,解決 Internet網路擁擠的狀況,提高用戶訪問網站的響應速度。
⑽ ZKEYS系統和IDC有啥關系
ZKEYS系統集成各類資源的API介面,IDC服務商無需考慮復雜的資源池建設方案,只需對接API介面,一鍵同步便可把需要的資源開放至系統中,輕松獲取各種雲計算資源並直接使用自己的品牌對外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