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區塊鏈100問10

區塊鏈100問10

發布時間: 2021-06-16 03:15:52

區塊鏈100問(11):比特幣為什麼還沒挖完

比特幣系統可以調節難度系數,以此來保證比特幣不會被太快挖完。
為了保證比特幣穩定在約10分鍾挖出一個區塊,中本聰設計礦工挖礦獲得比特幣的難度每過2016個區塊(約2周時間)動態調整一次,調整後的難度使得每生成一個區塊的預期時間為10分鍾。現在的難度系數約為480PH/s。以現在的算力,全網礦工需要經過約3000萬億億次哈希運算才能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答案,生成新的區塊。

Ⅱ 比特幣節點是什麼

區塊鏈賬本可以實現去中心化,是因為全網節點互相同步賬本,保持一致~所以區塊鏈不需要中心化記賬機構,那麼節點是什麼呢?
比特幣是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更直接地說,是節點對節點。每筆交易由發起方向周圍的節點進行廣播,節點收到之後再廣播給自己周圍的節點,最終擴散至全網。
每一個比特幣錢包都是一個節點,其中擁有完整區塊鏈賬本的節點叫做全節點。2017年10月,比特幣全網約有9300個全節點,負責比特幣轉賬交易的廣播和驗證。轉賬交易發生後,由所有節點共同廣播至全網,挖礦的節點驗證該交易正確後會記錄至區塊鏈賬本。美國、德國、法國擁有的比特幣全節點數最多,中國的全節點數量約佔全球5%。(數據來源於: bitnodes.21.co)運行比特幣節點不提供任何獎勵,且不需要全節點也可以進行比特幣轉賬,所以比特幣的全節點數只佔節點數的一小部分。

Ⅲ 求求你,區塊鏈能不能說人話

簡單說就是以前交易都由第三方平台進行記賬(淘寶,京東等等),區塊鏈把這個賬本給每一方(消費者,商家,第三方平台)都留了一份,這樣就沒法反悔了,多了層保障。
我們舉個例子說明一下,比如我們平時的網購,下單後我們的錢都打到第三方支付機構這個中介平台,等賣方發貨、買方確認收貨後,再由買方通知支付機構將錢打到賣方賬戶。
但是由區塊鏈技術支撐的交易模式則不同,買家和賣家可直接交易,無需通過任何中介平台。買賣雙方交易後,系統通過廣播的形式發布交易信息,所有收到信息的主機在確認信息無誤後記錄下這筆交易,相當於所有的主機都為這次交易做了數據備份。如果這台機器產出的訂單出現了問題,也不會影響它的數據信息,因 為還有無數台機器同時備份的數據。

Ⅳ 區塊鏈100問(2):什麼是比特幣

比特幣(Bitcoin,簡寫BTC)概念由中本聰(化名)提出,是一種點對點、去中心化的數字資產;2009年,中本聰打包了第一個區塊,並獲得50枚比特幣的挖礦獎勵,挖礦獎勵每4年減半一次,按此計算,比特幣預計2140年發行完畢,總量為2100萬枚。

現在明白什麼是比特幣了嗎?不明白就繼續往下看唄~「區塊鏈100問」讓你變身區塊鏈磚家~

Ⅳ 哪裡可以學到點區塊鏈的知識呀

剛開始我都是看區塊鏈100問的,視頻講解的很清楚,一集集看下來,就會對區塊鏈有個大概的了解了。現在我就看一些公眾號的文章,還有區塊鏈媒體的網站等等,了解每天的資訊行情。有些公眾號還是有很多干貨的,教你各種概念性的東西,包括現在很流行的dapp,也會教你怎麼去玩,怎麼創建錢包等等,可以去看一下dappdiscover。

Ⅵ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是什麼

相較中心化交易平台,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有哪些優勢和不足呢?
2013年至今,誕生了很多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與中心化交易平台不同,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不需要注冊賬戶,使用個人數字資產賬戶即可參與交易。
其次,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每筆交易都通過區塊鏈進行,需要等待區塊鏈的確認才算交易成功。同時,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不負責保管用戶的資產和私鑰等信息,一方面避免了交易平台的道德風險,另一方面要求你千萬保管好自己的私鑰。
由於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普遍存在流動性低、交易處理速度慢等特點,目前交易總量僅佔全球數字資產交易總量的0.03%。目前,去中心化交易平台項目Airswap、Kyber、0x、OmiseGo的代幣都可以在huobi.pro上進行交易。

Ⅶ 如何學習區塊鏈

你是想學習區塊鏈開發技術還是只是想要了解區塊鏈是什麼,如果是前者,可以看看其他區塊鏈項目的代碼,先了解。如果是後者,可以關注一些好區塊鏈自媒體。區塊鏈是新興的產業,沒有現成的培訓班,全靠自己探索領悟。

Ⅷ 哪裡可以聽關於區塊鏈的課程

喜馬拉雅 上 老王講金融 比較通俗易懂

Ⅸ 比特幣和以太坊哪個前景好

目錄
百思不得姐-比特幣
740.3萬 1'55"
比特幣期貨交易
39.3萬 2'
《真財經》比特幣的十大真相
31.2萬 3'58"
區塊鏈轉賬居然按位元組收費?丨區塊鏈100問 第17集
28.5萬 1'10"
區塊鏈和比特幣是什麼關系?丨區塊鏈100問 第42集
25.3萬 1'2"
>
比特幣
加密貨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展開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1]。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熱點內容
百度研究院區塊鏈 發布:2025-07-07 22:54:10 瀏覽:711
密碼貨幣可分為哪些類型的數字貨幣 發布:2025-07-07 22:41:55 瀏覽:149
區塊鏈網站上邊的特效 發布:2025-07-07 22:04:33 瀏覽:972
元宇宙和虛擬實境 發布:2025-07-07 22:04:12 瀏覽:279
中國比特幣海外app 發布:2025-07-07 22:04:07 瀏覽:72
比特幣端 發布:2025-07-07 22:03:17 瀏覽:407
區塊鏈發朋友圈的句子 發布:2025-07-07 22:02:06 瀏覽:831
比特幣會增量嗎 發布:2025-07-07 21:45:15 瀏覽:28
數字貨幣與中幣 發布:2025-07-07 21:43:07 瀏覽:547
比特幣單日 發布:2025-07-07 21:40:09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