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42問文字版
㈠ 為什麼區塊鏈要發幣
我們知道國家一直提倡說「無幣」區塊鏈。就是要鏈不要幣,支持技術開發,不支持發幣。
當然,這里的幣,就是我們常說的TOKEN,原指在計算機身份認證中令牌(臨時)的意思,隨著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普及,人們對於TOKEN的翻譯多種多樣,包括代幣、積分、證書、標識、指標等等。
市場上對於TOKEN的理解主要分為兩類。
第一類,99%的人覺得TOKEN是代幣的意思,因為99.9%的項目也是這么做的。成立一個基金會,建個網站,寫一份白皮書,然後就ICO了,因為項目大部分還處於概念階段,TOKEN本身除了交易並無其他意義,所以人們叫它代幣,某種程度上執行了貨幣的功能。
第二類,專業人士和機構更願意將TOKEN翻譯為權益證明,或者說是通證。比如一個人的身份證明、學歷證明、股權、債券、積分、票據等,都因權益證明而具有真實性,不可篡改性。每一個權益證明通過密碼學的保護而變得更加安全,可靠。
所以,區塊鏈不僅僅是一項技術,它還是一種全新的生產和組織方式,甚至是一種全新的思維。
那麼,現在的問題是區塊鏈項目一定要發幣嗎?
回答:可以不發幣。不是所有的區塊鏈項目都要發幣,而發幣的也不一定是區塊鏈項目。
比如聯盟鏈,就不需要發幣。比如騰訊的q幣,原則上來講,也是一種幣,但不是區塊鏈項目。
所以,二者沒有相關聯性,但如果是公鏈就需要發幣。為什麼呢?
我們以比特幣為例子。比特幣系統作為公有鏈必須依賴幣的存在。公有鏈通過世界各地分布的節點來獲得其系統的穩定性和不可篡改性,而這些性質是公有鏈賴以生存的根本。
試想一下,如果比特幣系統不穩定或者可以輕易篡改,那麼比特幣將一文不值。這些節點不是某一個或幾個公司設立的,否則等同於私有鏈或聯盟鏈,這些節點必須是有好多參與者動態構建的。而這些節點的存在,必然需要某種激勵的存在,否則這些節點的構建者為什麼要參與你這個系統呢。而這種激勵必須與區塊鏈系統是一體的,必須是幣。
那麼,為什麼是幣,而不能是法幣,如人民幣作為激勵呢?
如果用人民幣做激勵,由於人民幣要存儲在人民幣賬戶,而這個賬戶本身是中心化的,太容易受控制了,你想想為什麼國內比特幣交易所這么怕央媽就明白了,怕被斷奶啊。另外,人民幣不能跟區塊鏈內部的智能合約發生化學反應啊。
央行發行的電子貨幣作為某個區塊鏈系統的原生幣和激勵也是不可以的。為什麼?
如果央行或者某個富豪想滅掉某個項目,只要拿出足夠的電子貨幣做足夠的節點,搞51%攻擊就好,所以,用央行發行的電子貨幣作為原生幣和激勵的區塊鏈系統也是不能的。而採用獨立的原生幣和激勵的區塊鏈項目就沒有這個憂慮。
因為如果某個人或機構要搞到足夠的節點去實施51%的攻擊,那麼其首先要拿到超過50%足夠的幣,而市場上的幣的數量是一定的,所以在其拿到足夠的幣之前,暴漲的價格就讓他難以承受了。
所以,公有鏈項目必須要有幣,無幣的公鏈項目就好比一個閹割了的人。
而且也只有通過通證,合理地激勵產出,才能改變生產關系,發揮區塊鏈的價值。因此,項目一定要有TOKEN,TOKEN可以更快的推進項目的發展,TOKEN解決了激勵、共識的問題,激勵解決了自治問題,正向自治的經濟生態體系加上區塊鏈底層技術是一個完美的結合。
㈡ 請簡單說一下區塊鏈!謝謝
區塊鏈最簡單的解釋 區塊鏈最通俗易懂的意思
區塊鏈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並將發揮重大作用,區塊鏈正在成為全球技術發展的前沿陣地,與人工智慧、量子信息、移動通信、物聯網一道,被列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代表。
區塊鏈是跨計算機網路共享的資料庫。一旦將記錄添加到數據鏈中,就很難更改。為了確保資料庫的所有副本都相同,網路會進行不斷地檢查。
區塊鏈資料庫
大家知道,數據可以是任何信息,例如交易信息。這些數據信息可以被捆綁在一起成為一個互通的數據塊。這些數據塊又可以一個接一個地組成為一個互通的數據鏈路。區塊鏈資料庫基本部分如下圖所示:
區塊鏈運作方式
我們以一個網上交易為例解釋這個交易納入區塊鏈的運作方式與步驟:
第一步:記錄交易。設張三在網上賣給了李四一件物品,做成一筆網上交易。該記錄數據列出了詳細的交易信息,包括來自各方的數字簽名。
第二步:該交易記錄通過網路檢查。網路中稱為「節點」的計算機檢查交易的詳細信息,以確保交易正確有效。
第三步:經網路檢查接受的記錄添加到數據塊中。每個數據塊包含一個唯一代碼。它還包含數據鏈中上一個數據塊的唯一代碼。
第四步:數據塊被添加到數據區塊鏈中。唯一代碼以特定順序將數據塊連接在一起。
㈢ 論文求救啊!找個懂區塊鏈技術的大佬問幾個問題!可以私聊的,深度很淺的問題,救救文科生的我叭T_T
是技術方面的白痴。但是我的論文是關於區塊,懂的區塊鏈方面的知識鏈的,希望能有個大佬,不用寫代碼就是文字意見的那種,
是技術方面的白痴。但是我的論文是關於區塊,懂的區塊鏈方面的知識鏈的,希望能有個大佬,不用寫代碼就是文字意見的那種,
㈣ 求區塊鏈學習資料
<入門認知篇>(文末附有下載鏈接)
《新經濟藍圖及導讀》
出版時間:2016 年
推薦語:本書主要面向程序員。結合API編程告訴你加密貨幣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開發與之相關的軟體,對於非程序員讀者們,本書前幾章作為對比特幣的深入介紹依然適用。書籍下載
㈤ 區塊鏈是什麼可是說的簡單一點嗎網上的都看不懂
區塊鏈是什麼?這個問題解釋如今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簡單一點來說,它是一個技術。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們現今的信任機制和交易效率問題。區塊鏈是什麼?這個問題也是很多區塊鏈新手所面臨的問題,它作為一個分布式賬本技術能夠帶給我們不少的驚喜和意外。很多的區塊鏈公司正在用區塊鏈技術來結合一些行業痛點提供解決方案,從而解決某些行業的痛點。
以上內容僅是個人的一些經驗,僅供參考和閱讀。
㈥ 區塊鏈主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金窩窩分析認為區塊鏈主要解決的是交易的信任和安全問題,一旦信息經過確認並添加到區塊鏈,就會被永久的存儲起來,除非能夠同時控制住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數據的修改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很高。
由於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不存在中心化的硬體或管理機構,每一個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
㈦ 區塊鏈解決了什麼問題
如果用一句話說明就是:去中心化。區塊鏈(Blockchain)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演算法。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 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優點: 1)演算法簡單,容易實現; 2)節點間無需交換額外的信息即可達成共識; 3)破壞系統需要投入極大的成本。缺點: 1)浪費能源; 2)區塊的確認時間難以縮短; 3)新的區塊鏈必須找到一種不同的散列演算法,否則就會面臨比特幣的算力攻擊; 4)容易產生分叉,需要等待多個確認; 5)永遠沒有最終性,需要檢查點機制來彌補最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