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對銀行支付清算
『壹』 區塊鏈會導致銀行的消失嗎
區塊鏈不會導致銀行消失的,區塊鏈只會去改進銀行的業務。
目前,全球一些知名的金融機構已經開始關注區塊鏈,並進行了相應的研發。但銀行只會去利用區塊鏈,絕不會讓區塊鏈去取代自己。
比特幣、瑞泰幣、萊特幣的底層技術都是區塊鏈,但是誰都不可能取代銀行。
『貳』 如果以區塊鏈為支持的虛擬貨幣成為法定貨幣,中央銀行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央行數字貨幣對支付、貨幣政策的影響
關於我國央行數字貨幣不斷推進將帶來的影響,今年被越來越多的學者和相關人士討論。姚前在3月份發表的《法定數字貨幣對貨幣政策與金融穩定的影響》、《央行數字貨幣:對貨幣體系的優化及其發行設計》兩篇文章中,王信在7月份的研討會上均有相關表述。互鏈脈搏將他們提出的影響,整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優化支付體系
姚前指出,在支付方面,央行數字貨幣為銀行間支付清算創造了一種新的模式。引入央行數字貨幣之後,央行無需堅持傳統模式,即私人部門提供支付服務、央行提供價值擔保。基於央行數字貨幣,支付無需依賴第三方服務,從而擴大了現有法定貨幣的支付網路。央行數字貨幣克服了紙幣的缺陷:通過收取管理費,可以實現非常規貨幣政策的負利率目標;基於可追蹤性,能夠進行反洗錢、反逃稅等;發行、交易、貯藏的成本大大降低。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在其文章《數字貨幣辨析》中,有提到「支付即結算」是法定數字貨幣的顯著特徵,法定數字貨幣可以實現可控匿名的點對點交易,具備了先進高效、便捷、貨款即時兩清的優勢,信息流、資金流天生合一,無需後台非同步清算、結算與對賬,通過加密簽名轉換即可實現前台點對點價值轉移和隱私保護。
二、提升貨幣政策有效性
王信提到,央行貨幣的數字化有助於優化央行貨幣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貨幣地位和貨幣政策有效性。央行數字貨幣可以成為一種計息資產,滿足持有者對安全資產的儲備需求,也可成為銀行存款利率的下限,還可成為新的貨幣政策工具。
姚前也指出,基於合理的機制設計,央行數字貨幣不僅對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的影響「中性」,而且可成為一種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央行數字貨幣具有時間依存、部門依存、貸款利率依存和經濟狀態依存四大特性。因此,央行能夠減少貨幣政策傳導的時滯,防止貨幣流通在實體經濟之外,提高基準利率對貸款利率影響的有效性和及時性,以及進行逆周期調控。
三、保持金融穩定
姚前在文章《央行數字貨幣:對貨幣體系的優化及其發型設計》中指出,央行數字貨幣在金融穩定方面,可以通過增加銀行存款向央行數字貨幣轉化的摩擦和成本,避免 「狹義銀行」 影響。
『叄』 區塊鏈是什麼意思,區塊鏈在跨境支付方面有什麼應用
為什麼說互聯網時代將要結束,區塊鏈時代即將來臨?
區塊鏈一旦發展起來,將會迸發更多的創新。作為區塊鏈的第一款產品的比特幣自從誕生以後,就相繼誕生許多創新。比如小額跨境支付,記錄貨幣間的轉賬交易,記錄各種股票,登記房屋產權,記錄程序代碼等
蒸汽時代解放了社會生產力,電氣時代盤活了社會協作能力,互聯網時代把世界聯系在一起,而區塊鏈時代,將讓我們真正實現自由。
『肆』 區塊鏈技術是怎麼應用於銀行業的
區塊鏈技術最大的特徵就是去中心化, 而這一特徵將為銀行業降低大量成本。
首先,去中心化意味著銀行體系之間建立信任機制不再需要中介,節約了中介的費用。
其次,數字貨幣的發展將可能實現銀行實時的數字化交易。例如,在票據交易中,一直以來銀行的票據交易都要依靠第三方實現有價憑證的傳遞,即使是電子票據的交易,也需要通過央行 ECDS 系統的信息進行交互認證。而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點對點的價值的傳遞,不再需要中心化的系統進行控制,這不僅僅加快了票據傳遞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失誤,流程方面的減少自然會降低銀行對於人員的需求量,節約了銀行的人工成本。
最後,在清算、結算方面也會有所影響。 銀行的清算、結算業務一直以來都是由中央結算來完成的,效率較低。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結算將大幅度提高銀行的效率。
區塊鏈技術在銀行的跨境支付業務中也發揮著較大的作用。在全球化貿易高度發達的今天,跨境支付越來越頻繁,銀行在跨境貿易中往往充當著第三方服務的職能,例如進行電子轉賬、資產託管等。但跨境支付一般需要耗時 2 天左右才能到賬,效率很低,也降低了在途資金的利用率。而在區塊鏈技術中,跨境支付的雙方可以通過點到點的方式完成,實現全天候支付、實時到賬、從而加快了清算、結算的速度,進而提高銀行處理業務的效率。
區塊鏈技術的另一特徵就是去風險化,銀行可以建立自己的區塊鏈,這樣就能保證銀行客戶的交易信息和交易記錄是真實有效的, 是不會被任意篡改的,銀行可以有效地辨別客戶的信息,了解客戶的各方面情況,識別客戶的異常交易,防止被客戶所欺騙,從而降低銀行的監管成本。
『伍』 銀行為何如此鍾情區塊鏈
銀行競逐區塊鏈 諸多難題待解
作為傳統的金融機構,銀行是區塊鏈領域最踴躍的探路者。近年來,國內外多家銀行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信貸、清算等領域。區塊鏈獨特的信任機制,被銀行視作創新風險管理、簡化交易流程的關鍵技術突破。不過,作為新興技術,區塊鏈生態仍在建立過程之中,應用十分有限,諸多難題仍有待在發展中逐步解決。
「目前區塊鏈不能跑高頻、並發的交易,網速、算力無法支撐。比如支付領域,如果是網購,還是可以實現的;如果是期貨高頻交易,就做不了。」黃震說。
姜鵬說,在設計區塊鏈的體系之初,中信銀行仔細論證了適合使用區塊鏈的業務環節。
「從全球的經驗看,目前還不適合用區塊鏈去做大而復雜的體系建設,不要試圖用區塊鏈解決所有問題,而是重點解決核心問題。做太復雜的系統耗費時間,技術發展那麼快,沒做完舊的系統就面臨新技術的迭代了。」姜鵬說。
「只解決核心問題」的思路,確保了區塊鏈上線後,中信銀行各支行相關業務操作無需流程改造,就可以實現業務升級。
范斌坦言,銀行全面應用區塊鏈還需要時間,IBM對於區塊鏈開源社區的投入將會繼續下去,一方面是為了培育市場,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爭奪區塊鏈平台的制高點。隨著區塊鏈技術本身的快速迭代,金融機構使用這項新技術的場景仍然有諸多想像空間。
內容來源於新華網
『陸』 利用區塊鏈技術對物聯網進行費用結算和支付,安全嗎
在出廠之前給設備加入區塊鏈的支持,就可以在全網范圍內在各個不同的運營商之間進行直接的貨幣結算。
『柒』 什麼是區塊鏈技術,對銀行業有什麼影響
區塊鏈是一種可以完全改變金融系統底層設計的技術,因為可以實現所有市場參與人對市場中所有資產的所有權與交易記錄的無差別記錄,所以可以完全消滅掉清算和託管這些在交易前中後進行所有權確認的中間環節;另外,區塊鏈作為一種電子信息記錄,可以結合計算機演算法實現交易的自動化,即智能合約。區塊鏈結合其他金融技術有許多衍生應用,每種均可以將一類市場中介替代。區塊鏈之於金融服務,如同TCP/IP之於互聯網:一旦底層標准得到認可與普及,類似比特幣和R3的具體應用將會出現在金融服務的每個角落裡。比特幣就是利用區塊鏈技術來進行查詢記錄了,比如我自己在Haobtc注冊了賬號,然後轉幣出去,我就需要到賬戶內的區塊瀏覽器那邊查詢或者到BTC那邊的區塊瀏覽器去查詢狀態,這樣區塊鏈的技術就幫我解決了日常中轉幣查詢的問題。
『捌』 區塊鏈技術在支付方面是怎麼運用的
區塊鏈應用中心imApp2.0版本已正式上線
區塊鏈應用中心imApp2.0版本已正式上線。imApp是全球首款全民分紅的區塊鏈應用商店,旨在打造區塊鏈行業的超級入口,讓用戶更輕松的使用區塊鏈應用。 imApp2.0版界面上更加簡潔美觀,功能上增加了快訊,DAPP,內容上豐富了猜猜游戲。用戶通過IMAPP瀏覽,轉發,下載,更新,打開應用均可獲得IMAPP生態通證IA。imApp官方已與比特幣鑽石基金會達成戰略合作,生態通證IA可按一定比例兌換比特幣鑽石BCD。
『玖』 區塊鏈與支付的關系,作用和前景 淺談
一個可以解決許多手續問題的方式,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模式,並且是透明性公開的,現在不少支付通道都在研究區塊鏈技術呢,maiteng
『拾』 OKGroup研究的區塊鏈技術能解決支付行業的哪些問題
(1)跨境銀行的結算、中轉問題,造成效率低,成為支付行業主要問題,區塊鏈實現點對點技術,加上區塊鏈的分布式分類賬和共識演算法,交易方能夠共同維護同一個賬本,可以多方共享。
(2)取締第三方監管。基於區塊鏈的交易即結算功能,雙方可以在交易過程直接達成一致,無需對賬,並消除對CCP或其他第三方機構的依賴。
(3)區塊鏈可以解決不同證券代理機構之間的對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