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應用型人才
⑴ 區塊鏈人才有多貴
21世紀什麼最貴?可能是區塊鏈人才。
從上海某211大學碩士畢業的張岩(化名)今年暑期開始在一家區塊鏈公司實習,主要負責行業信息的收集,實習期間工資為8000元,轉正以後月薪將達到22000元。
張岩的起薪已經遠高於應屆畢業生首次就業的工資水平。根據上海市人社局的統計,2017屆上海高校畢業生中,本科學歷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4793元,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8001元。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目前行業人才緊缺度高,符合招聘要求的人才少,供需失衡導致人才溢價較高,預計兩到三年後,待到區塊鏈技術落地應用、全面開花時,市場的供求關系會進入一個穩定階段。
區塊鏈人才有多貴?
「我們招人一直都不順利,一個季度可能能進來5-8個人,只能達到我們預期的20%。」雲象區塊鏈創始人鄧旭一直希望將團隊迅速擴充到擁有100人的技術人員的隊伍,但卻苦於找不到合適的人才。
某公司招聘信息
高薪找不到人的尷尬局面如何破?
「我理想中的區塊鏈人才主要有兩個標准,一是有計算機基礎,二是有演算法基礎。」鄧旭說。
據算力智庫創始人燕麗介紹,區塊鏈的人才分三種類型:
一是做內容研究方面,這類人才原來大多從事財經資訊類、傳統研究類等工作,經過一到兩個月的培訓適應就可以上手崗位;
二是產品的技術開發類,這一塊需要成熟的計算機技術人才,如研究底層數據開發、數據存儲等方面,他們需要在區塊鏈的場景中重新分配自身的工作領域,經過兩到三個月可以適應崗位需求;
三是產品需求的提煉師,這是最難找的人才,他們既需要懂區塊鏈的業務邏輯、挖掘痛點,又需要懂技術,能夠將客戶的需求與技術開發人員的能力溝通串聯。
億歐智庫分析師尚鞅也向中新經緯指出,區塊鏈本質是分布式的加密資料庫,核心思路是去中心化。區塊鏈是從比特幣演變而來的,此前高校里幾乎沒有開設相關課程,所以今天的區塊鏈技術從業人員大多是自學,客觀上凡是計算機專業背景的都有條件能學會。但是技術不是關鍵,關鍵是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只有當某個場景下,將數據進行分布式存儲能夠具備不可替代性和為企業帶來顯著效益的提升,才算是好的應用場景,所以鏈上的應用目前仍屬於探索階段。
「應用型人才太少了,」尚鞅說,任何新技術的應用轉化都需要一個過程,而目前很多技術人員不懂產品。
鄧旭分析當前造成區塊鏈人才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方面,區塊鏈普及速度快,而技術人員數量較少,造成了供需失衡;另一方面,區塊鏈實際上是綜合性技術,囊括了計算機語言、演算法、通信、密碼學等四大塊,目前高校培養的人才一般只具備一兩方面的知識儲備。此外,隨著去年ico的火熱,誕生了一大批新的區塊鏈公司,進一步加劇了區塊鏈供需失衡的局面。
隨著區塊鏈概念的大火,一些高校開始開設課程,培訓機構也紛紛入場分羹。燕麗建議,偏理工科的頂尖高校可以繼續發揮優勢,培養區塊鏈技術應用人才;而在業務方面上,仍然主要依靠傳統行業轉型過來的人才進行填補;社會組織、研究中心等機構可以組織區塊鏈行業人才的職業培訓,但好的職業培訓必須要持續兩到三個月,而非兩三天的「速成」培訓。
不過,鄧旭指出,現階段培訓只能為行業補充一些中低端的技術人才,但解決不了高端人才的問題。尚鞅也指出,開設了相關課程的大學也面臨難以留住師資的問題。「一方面容易被企業挖走,另一方面,真正懂技術和應用的人大多選擇自己開公司,或者去炒幣了。」
「區塊鏈技術是一門離錢最近的技術,因此很多人沉不下心來做技術,而且技術很復雜,又比較枯燥。」鄧旭說。
內容來源 觀察者網
⑵ 區塊鏈應用前景如何
『區塊鏈』這一概念,早在2008年就提出來了。作為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具有去中介化、可追溯性好、難以篡改等特點,近年來受到全球的廣泛關注,新的產業形態正在隨之形成。
區塊鏈產業的形成,一度與比特幣的誕生和發展密不可分,但區塊鏈並不等於比特幣等數字幣。在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熱潮逐漸消退後,各國已開始意識到區塊鏈作為新興底層計算技術的真正價值所在,紛紛加快戰略布局。從全球來看,區塊鏈應用場景已基本實現從起始的數字貨幣和礦機製造向金融服務的延伸,目前向著供應鏈、數字版權、食葯可追溯等多個領域發展。
中國區塊鏈技術重點研發方向包括大規模共識演算法、智能合約技術、軟硬體隱私保護、跨鏈協議、區塊鏈存儲等。其中,大規模共識演算法、跨鏈協議、區塊鏈存儲等技術領域存在較高研發瓶頸。目前智能合約技術與跨鏈協議已實現深度應用,且可顯著提升區塊鏈應用效率。
區塊鏈產業結構趨於開發者便捷化:區塊鏈應用開發者可通過任意一個服務網路門戶,在全世界任何公共城市節點上購買以 TPS(Transactions Per Second)、存儲量和帶寬作為計費標準的雲資源。用戶可選擇任何已適配的底層框架,以極低的成本和極方便的操作進行區塊鏈應用的開發、部署和運營。
聯盟鏈底層框架將成為行業主流服務:聯盟鏈底層框架大多採取區域網部署理念,為每個聯盟鏈底層框架在適配服務網路時均遵守一系列統一標准,例如:密鑰演算法和網關SDK等。開發者可使用同一密鑰證書通過授權許可,接入不同底層框架的不同應用。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⑶ 首所區塊鏈大學將如何打破傳統教育模式
隨著各行各業都紛紛開始進軍區塊鏈產業,區塊鏈毫無疑問成為了2018年全球最大風口。從2014年起,包括麻省理工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十幾所歐美頂尖大學已經陸續開設了區塊鏈課程。
而現在,不再局限於區塊鏈技術教學,有人准備用區塊鏈技術向傳統的教育模式發出挑戰。據《泰晤士高等教育報》報道,一群來自牛津大學的學者宣布將創辦世界上第一所區塊鏈大學——伍爾夫大學。
課程平台演示 圖據伍爾夫大學官網
積極推進區塊鏈學分認證
「希望未來學位證書被廣泛認可」
然而,將一種新興技術應用到全新的理念中,毫無疑問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英國開放大學的教授邁克·夏倫斯教授表示,盡管伍爾夫大學的創立對於教育領域是一股顛覆性的力量,但如何確保教學高標准,卻是一大難題。盡管區塊鏈可以確保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但並不能保證教學質量。
對此,布洛基博士告訴媒體,教育質量的關鍵並不在是否具備實體校園,而是教師的能力。當然,學校也會有相關的教學質量監督措施。首先,只有擁有真正博士學位的學者才能夠以教師的身份加入這個平台,他們必須上傳證書以進行驗證。
其次,學校的前五所學院將由具有全球一流大學博士學位的學者組成。在建立5所高質量的學院後,伍爾夫才會陸續對其他學者開放。
除此外,學院間建立排名系統,根據教學數量、學生平均成績等設立。最後,學校還將設置學術欺詐及作弊的審查系統,由學院院長進行定期審查。
那麼,除了保證教學質量外,區塊鏈的學術記錄又如何能獲得正式的學術認可呢?
布洛基博士表示,區塊鏈可以幫助學分認證過程,因為它提供的信息記錄是高度准確且完全可信的。歐盟委員會近期已就這個問題發表了一份《教育中的區塊鏈》相關報告,但徹底完成這一進程仍需要一段時間。
而在得到官方許可前,區塊鏈記錄將暫時作為申請流程的一部分,前期學生的學位認證,學校將與現有的大學合作,仍然使用傳統途徑認證學分。除此外,在成立初期,學校將邀請牛津大學的學院等教育機構加入平台,充分利用他們已有的學位認證機制。與此同時,伍爾夫大學已經開始在歐盟及美國積極尋求教育認證,希望在未來的10年內,伍爾夫大學的學位證書能得到廣泛的認可。
布洛基博士表示,伍爾夫大學是未來的教育模式,將線上線下教育結合,並通過搭建一個全球性的人才網路,將全球的優秀學生與教師聯系在一起。「希望這樣的模式,能提高整體的教育質量,為學生們獲取知識、實現成功提供一種新的途徑,無論他們身處何方。」
⑷ 能什麼人能學習區塊鏈
適合人群:
1.沒有編程基礎,想學IT技術的人群;
2.發展受限,想要提升的人群;
3.有編程經驗,想要轉行的人群。
學習目標:
從0開始學習Go語言,通過對Go語言的學習綜合培養區塊鏈專項應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
1.新技術Go語言開發(Web開發、微服務、分布式)。
2.新領域區塊鏈開發(密碼學安全、區塊鏈系統、區塊鏈應用)。
Go全棧+區塊鏈課程:
一共22周,分為5個階段,
第一階段4周 go語言基礎與網路並發 ,學完入門go語言,
第二階段 4周 go語言實戰web開發,爬蟲開發,密碼學,共識演算法,實現輕量級公鏈,學完可以開發golang的網站,爬蟲,實現輕量級區塊鏈
第三階段 4周 以太坊源碼分析與智能合約Dapp開發,學完掌握以太坊核心與開發智能合約,以及區塊鏈,
第四階段 4周 超級賬本,比特幣 EOS,源碼分析與智能合約實戰,學完以後掌握超級賬本開發,山寨比特幣,分叉EOS,以及智能合約Dapp開發
第五階段 6周 項目實戰 ,實戰5個企業級項目,學完可以擁有1年區塊鏈項目經驗
⑸ 什麼是區塊鏈技術服務
區塊鏈技術服務是指利用區塊鏈技術,去構建一個新的區塊鏈,去替代傳統互聯網架構的服務。目前在區塊鏈領域,主要是HyperLedger,multichain,以太坊私有鏈等多個框架去構建多個實例,去解決已經被證明使用傳統互聯網技術能很好解決的問題,一般稱「強行區塊鏈」。這些應用也有典型特點,希望構建屬於自己的區塊鏈系統,其實稱之為分布式賬本技術更合適些。
在這種情況下,更推薦一個更好的技術棧:pingcap/tidb,或者是基於PBFT協議的分布式資料庫,而不是私有區塊鏈系統。所以把區塊鏈技術服務稱之為 BaTS。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⑹ 區塊鏈究竟將會帶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混合區塊鏈培訓公司哪個好
混合區塊鏈培訓的公司熟人
⑺ 區塊鏈有哪些入門書籍
<入門認知篇>
《新經濟藍圖及導讀》
出版時間:2016 年
推薦語:本書主要面向程序員。結合API編程告訴你加密貨幣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開發與之相關的軟體,對於非程序員讀者們,本書前幾章作為對比特幣的深入介紹依然適用。(書籍pdf下載:https://quant.la/Download)
⑻ 作為一個區塊鏈小白,怎樣入門區塊鏈
網上基本都有,但內容參次不齊,必竟是一項新技術。深入了解可通過一些這方面研發公司和區塊鏈媒體,像和數軟體、區塊之家、和數傳媒、區塊鏈110等網站了解。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⑼ 哪些人適合學區塊鏈
沒有基礎,想學習的畢業生都可以學習,另外,有一定的技術,想學習的也可以學。學習一定要專注,堅持。多請教老師,多多練習,其實都能學會的。黑馬程序員北京校區開班
⑽ 區塊鏈如何賦能實體經濟
隨著區塊鏈革新升級,區塊鏈技術與越來越多的實體行業深度融合,在促進跨地區的製造業協同發展、工業互聯、智能製造、數據共享,以及金融賦能實體經濟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關鍵的作用。
區塊鏈本身也是需要考慮密碼安全的。因為區塊鏈是一種利用密碼學技術,將系統內有效交易進行編碼的可附加賬本,必須加強密碼自身安全。同時,區塊鏈的安全與其他重要信息系統等同,必須加強系統安全。
從人才供給端看,區塊鏈人才增長速度尚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根據領英2018年2月份數據顯示,全球對於區塊鏈人才的需求量從2015年開始出現增長,在2016年-2017年經歷了爆發式的顯著增長,但目前來看,其佔全球人才市場需求總量的比重還非常低。近年來對於區塊鏈人才需求增長最快的行業是計算機軟體行業,其次是金融服務及保險行業。從2015年到2017年,在領英檔案上標注有區塊鏈相關技能的人才數量增長了近19倍,但人才總量仍然較少,僅相當於領英平台上全球AI人才數量的2%左右。
區塊鏈產業鏈生態正在逐步形成,2018年,整個產業現狀,包括硬體和基建、平台和基礎、通用技術層和周邊服務層都有相關的進展。它已經成為一種顛覆性、戰略性的關鍵支撐技術,也是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一項重要技術。
區塊鏈賦能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應進一步加大投入,強化基礎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努力占據創新制高點,取得產業新優勢。特別是我國區塊鏈的落地除了面臨技術難題,也面臨市場融合、人才培養與法律制度有待健全的挑戰。目前,實體企業對區塊鏈的認知相對不足,變革意識不強等也制約著區塊鏈技術在製造業領域的發展。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