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去中心化怎樣升級
1. 為什麼去中心化了還能升級
什麼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翻譯自英語單詞Decentralization,是由前綴de-、詞干central、後綴-ization組成。其中,詞干central意為「中心」,後綴-ization意為「……化」,而前綴de-則有離開、除去、取消、相反等含義。因此,將其翻譯為去中心化是非常准確的。
那麼,去中心化具體而言是什麼含義呢?
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於2017年2月發表的《The meaning of decentralization》一文中,詳細闡述了去中心化的含義。他認為應該從三個角度來區分計算機軟體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架構、治理和邏輯。
架構中心化是指系統能容忍多少節點的崩潰而可以繼續運行;治理中心化是指需要多少的個人和組織能最終控制這個系統;邏輯中心化是指系統呈現的介面和數據是否像是一個單一的整體。
區塊鏈是全網統一的賬本,因此從邏輯上看是中心化的,這一點無可置疑。從架構上看,區塊鏈是基於對等網路的,因此是架構去中心化的。從治理上看,區塊鏈通過共識演算法使得少數人很難控制整個系統,因此是治理去中心化的。架構和治理上的去中心化為區塊鏈帶來三個好處:容錯性、抗攻擊力和防合謀。
區塊鏈與傳統分布式系統的5點區別
作為一種全新種類的分布式系統,區塊鏈往往被錯誤地當作是一個分布式的資料庫或日誌系統,實際上區塊鏈與傳統的分布式系統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去中心化。現在我們來審視一下區塊鏈與傳統分布式系統的主要區別:
(1)一致性演算法:區塊鏈需要解決的是拜占庭將軍問題,即網路中存在一個或多個欺詐節點,可能會故意違反協議或傳輸錯誤的數據,因此區塊鏈往往採用拜占庭容錯的一致性演算法(通常稱為共識演算法),如BFT、PoW、PoS等;而傳統分布式系統只需考慮節點失效和通訊錯誤的情況,往往採用paxos、raft之類的一致性演算法,這類演算法不能對抗欺詐節點。
(2)中央控制方:在區塊鏈網路中是不存在中央控制方的,沒有一個節點可以控制或協調賬本數據的生成,各節點通過共識演算法進行協調,生成一致的賬本。而傳統發布式系統則往往是由一個機構進行控制,統一調度各節點參與運算。
(3)規則制定:區塊鏈的規則就是共識協議,又稱共識機制,共識演算法是其中的一部分。共識機制一般是由一個人或一個團隊設計制定,並開發出相應的程序,提供給社區使用。這一點似乎與傳統的分布式系統一樣,但區塊鏈的共識機制的改變、升級是需要社區對此有一致的共識,如果不能達成共識,則任何人都可以實施硬分叉,另建一個社區、一條鏈。這就是共識機制的去中心化過程。
2. 如何理解區塊鏈中的去中心化環節
由於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不存在中心化的硬體或管理機構,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
未來的金窩窩將繼續挖掘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領域運用的價值,發揮大數據服務的優勢,讓用戶行為增值,讓中小企業的發展破冰,構建真實、高效、安全、誠信的互聯網命運共同體。
3. 區塊鏈「去中心化」到底是指什麼
舉個栗子吧,拿區塊鏈網路互助平台同心互助來講,去中心化在這平台的表現是:
公開透明
公開透明,區塊鏈上記錄的所有信息一旦記錄很難篡改、無法隱藏,用戶隨時可以查閱,通俗的說,只要加入計劃後實名認證了,區塊鏈就會生成節點,記錄這人的加入時間,以及其他信息,誰都不可能修改(包括平台)
永不宕機
基於公有鏈的區塊鏈,不受任何機構或者個人的影響,只要激勵機制有效,互聯網存在,區塊鏈就存在。通俗的說,既然平台服務人員不在,平台機器就一直工作。
民主決策
自下而上的決策,區塊鏈提出多種不同的共識機制,幫助用戶有效的形成自下而上的決策,共同參與重大決策。通俗的說,平台如果想修改一個東西,比如計劃內容是必須要超過半數人參與投票後才可進行,或者說申請互助人員需要互助金在公示時,超過半數人都不同意,那麼平台就不給通過。
4. 如何理解區塊鏈技術中的去中心化
重慶市金窩窩: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意味著首先區塊鏈項目要完成公認的信息記錄准確性,在純數字業務方面,保證公認的准確就可以實現區塊鏈的目的和價值。
5. 如何理解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
重慶金窩窩網路:去中心化,即與傳統中心化的方式不同,這里是沒有中心,或者說人人都是中心;分布式賬本資料庫,意味著記載方式不只是將賬本數據存儲在每個節點,而且每個節點會同步共享復制整個賬本的數據。同時,區塊鏈還具有去中介化、信息透明等特點。
6. 區塊鏈技術中去中心化的節點是什麼
重慶金窩窩分析區塊鏈技術中去中心化的節點如下:
每一個中心節點都可以生成區塊,並寫入數據,所以每一個點都是中心節點,或者說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要想控制整個系統,必須控制一半以上的節點,才能控制投票,於是這個系統沒有管理員。
7. 區塊鏈「去中心化」到底是指什麼
中心化伺服器金融和去中心化區塊鏈金融對比分析
一、登入界面:
中心化:有獨立域名、伺服器,網站、app的會員管理入口登入。
去中心化:無伺服器,無域名和app。第三方以太坊(ETH)錢包的dapp瀏覽器都是入口,比如:幣安錢包、AM錢包、麥子錢包等。dapp只能在區塊瀏覽器才能讀取。
二、本質區別:
中心化:
1、模式和數據儲存於伺服器,可以任意修改,可以控制資金流出。
2、財務數據無法向投資者公開。獎金是財務人員統一結算。
3、有圈錢跑路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去中心化:
1、整套商業模式依託於以太坊(ETH)智能合約自動執行,脫離了人為管理。
2、財務公開透明,獎金區塊結算。
3、杜絕了圈錢跑路的可能性。
三、個人信息和資金安全性:
中心化:
1、報單需要:姓名、電話、身份證、銀行卡等資料,有泄露個人信息的危險性。
2、資金儲存在項目方的銀行卡或中心化錢包,當進場資金>出場資金時繼續運行,當進場資金
去中心化:
1、無需任何個人資料,是以太坊(ETH)錢包地址作為身份識別。
2、資金儲存於以太坊(ETH)合約錢包地址,任何個人、任何組織無法轉移以太坊,資金無論怎樣變化,杜絕了圈錢跑路的可能性。
四、泡沬和風險分析
中心化:
1、開發和運營成本10%-20%
2、公司利潤30%-80%
3、市場撥比10%-50%作為靜態和動態獎金。
去中心化:
1、無開發和運營成本。
2、技術方利潤3%
3、市場撥比97%作為靜態和動態的獎金。
綜上所述:中心化項目必然會走向滅亡,去中心化項目會深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