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陳純區塊鏈的學生
Ⅰ 首所區塊鏈大學將如何打破傳統教育模式
隨著各行各業都紛紛開始進軍區塊鏈產業,區塊鏈毫無疑問成為了2018年全球最大風口。從2014年起,包括麻省理工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十幾所歐美頂尖大學已經陸續開設了區塊鏈課程。
而現在,不再局限於區塊鏈技術教學,有人准備用區塊鏈技術向傳統的教育模式發出挑戰。據《泰晤士高等教育報》報道,一群來自牛津大學的學者宣布將創辦世界上第一所區塊鏈大學——伍爾夫大學。
課程平台演示 圖據伍爾夫大學官網
積極推進區塊鏈學分認證
「希望未來學位證書被廣泛認可」
然而,將一種新興技術應用到全新的理念中,毫無疑問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英國開放大學的教授邁克·夏倫斯教授表示,盡管伍爾夫大學的創立對於教育領域是一股顛覆性的力量,但如何確保教學高標准,卻是一大難題。盡管區塊鏈可以確保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但並不能保證教學質量。
對此,布洛基博士告訴媒體,教育質量的關鍵並不在是否具備實體校園,而是教師的能力。當然,學校也會有相關的教學質量監督措施。首先,只有擁有真正博士學位的學者才能夠以教師的身份加入這個平台,他們必須上傳證書以進行驗證。
其次,學校的前五所學院將由具有全球一流大學博士學位的學者組成。在建立5所高質量的學院後,伍爾夫才會陸續對其他學者開放。
除此外,學院間建立排名系統,根據教學數量、學生平均成績等設立。最後,學校還將設置學術欺詐及作弊的審查系統,由學院院長進行定期審查。
那麼,除了保證教學質量外,區塊鏈的學術記錄又如何能獲得正式的學術認可呢?
布洛基博士表示,區塊鏈可以幫助學分認證過程,因為它提供的信息記錄是高度准確且完全可信的。歐盟委員會近期已就這個問題發表了一份《教育中的區塊鏈》相關報告,但徹底完成這一進程仍需要一段時間。
而在得到官方許可前,區塊鏈記錄將暫時作為申請流程的一部分,前期學生的學位認證,學校將與現有的大學合作,仍然使用傳統途徑認證學分。除此外,在成立初期,學校將邀請牛津大學的學院等教育機構加入平台,充分利用他們已有的學位認證機制。與此同時,伍爾夫大學已經開始在歐盟及美國積極尋求教育認證,希望在未來的10年內,伍爾夫大學的學位證書能得到廣泛的認可。
布洛基博士表示,伍爾夫大學是未來的教育模式,將線上線下教育結合,並通過搭建一個全球性的人才網路,將全球的優秀學生與教師聯系在一起。「希望這樣的模式,能提高整體的教育質量,為學生們獲取知識、實現成功提供一種新的途徑,無論他們身處何方。」
Ⅱ 中科大少年班學生為何從華爾街辭職回國做區塊鏈呢
2014年8月, 中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與少年班校友會共同完成並發布了一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校友教授調查》,調查顯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創建以來培育了超212位教授,同2005年前相比,「少年班教授」在境內外的比例,已從「對比懸殊」改變為「極為接近」。
如今,這一改變仍在繼續,越來越多的少年班學子選擇歸來。他們中不僅有學術型人才,還有各行業的企業精英。
「如今情況不一樣了,留在國內發展和學成歸國的人數在不斷增加。」辭去華爾街一切職務歸國創業的龐華棟說,回國創業這一年,找回了久違的熱情。
第四篇
龐華棟
中科大95級少年班學生
▲1998年暑期在中科院實習留影。受訪者供圖
因為少年班同學年齡偏小,生活自理能力弱,加上學習壓力大,很多同學像龐華棟一樣,不注重生活細節。第一學期,龐華棟沒有理過發,衣服也洗不幹凈,等寒假回家,父母被他的模樣嚇了一跳。「長頭發,衣服又破又臟,像叫花子一樣。」龐華棟向紅星新聞講述這段時,忍不住哈哈大笑。
通過一年的適應,少年班同學找到了各自研究的方向。中科大對於選專業很自由,學生不適應可以隨時更換,龐華棟去過生物系、計算機系,但最後還是回到他最喜歡的數學系。學數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必須要在強手如林的少年班找到自信。在中科大第5屆數學競賽中,龐華棟獲得了第一名,他找回了自信。「那時候就想終於有一科可以拿第一了。」龐華棟說。
回國創業是趨勢
這一年找回了久違的熱情
1999年,本科還未畢業,龐華棟報考了中科大碩士研究生,因本碩連讀可以少讀一年。隨後接著讀博、出國深造,取得讓人羨慕的研究成果和工作成績。
2017年,龐華棟當選新一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基金會理事會主席,繁忙中不得不抽空打理校友事務。在龐華棟看來,這項工作可以接觸到上萬個中科大校友,為學弟學妹指點迷津的同時,也能開拓新視野、新思路。「校友們涉足各行各業。我現在基本沒有特別陌生的領域,即使有,我給校友打一個電話也就懂了。」
龐華棟說,據他觀察,從少年班畢業的1700多名學生中,大多涉足比較前沿的專業,即使不搞研究,回國創業的他們也在互聯網、人工智慧、比特幣、區塊鏈等領域。
他說,以前國內的教育相對落後,所以少年班大多數學生選擇出國深造,如今情況有所改變,留在國內發展和學成歸國的人數在不斷增加。
歸國創業的這一年,龐華棟稱自己找回了久違的熱情,每天都處於興奮狀態。他說,目前正處於一個「大風口」,像當年互聯網時代到來一樣,他相信區塊鏈的新時代很快就會來,「我必須得抓住。」
Ⅲ 區塊鏈總共有哪些
區塊鏈主要解決的交易的信任和安全問題,因此它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四個技術創新:
(1)分布式賬本,就是交易記賬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個節點共同完成,而且每一個節點都記錄的是完整的賬目,因此它們都可以參與監督交易合法性,同時也可以共同為其作證。
跟傳統的分布式存儲有所不同,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區塊鏈每個節點都按照塊鏈式結構存儲完整的數據,傳統分布式存儲一般是將數據按照一定的規則分成多份進行存儲。二是區塊鏈每個節點存儲都是獨立的、地位等同的,依靠共識機制保證存儲的一致性,而傳統分布式存儲一般是通過中心節點往其他備份節點同步數據。 [8]
沒有任何一個節點可以單獨記錄賬本數據,從而避免了單一記賬人被控制或者被賄賂而記假賬的可能性。也由於記賬節點足夠多,理論上講除非所有的節點被破壞,否則賬目就不會丟失,從而保證了賬目數據的安全性。
(2)非對稱加密和授權技術,存儲在區塊鏈上的交易信息是公開的,但是賬戶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在數據擁有者授權的情況下才能訪問到,從而保證了數據的安全和個人的隱私。
(3)共識機制,就是所有記賬節點之間怎麼達成共識,去認定一個記錄的有效性,這既是認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區塊鏈提出了四種不同的共識機制,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具備「少數服從多數」以及「人人平等」的特點,其中「少數服從多數」並不完全指節點個數,也可以是計算能力、股權數或者其他的計算機可以比較的特徵量。「人人平等」是當節點滿足條件時,所有節點都有權優先提出共識結果、直接被其他節點認同後並最後有可能成為最終共識結果。以比特幣為例,採用的是工作量證明,只有在控制了全網超過51%的記賬節點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偽造出一條不存在的記錄。當加入區塊鏈的節點足夠多的時候,這基本上不可能,從而杜絕了造假的可能.
(4)智能合約,智能合約是基於這些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數據,可以自動化的執行一些預先定義好的規則和條款。以保險為例,如果說每個人的信息(包括醫療信息和風險發生的信息)都是真實可信的,那就很容易地在一些標准化的保險產品中,去進行自動化的理賠.
Ⅳ 傳統的學生成績存儲系統有哪些漏洞,區塊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區塊鏈不是萬能葯,學生成績存在哪裡都可以,不需要額外技術進行儲存,反倒是畫蛇添足。
普通的技術就能解決。
Ⅳ 金融學生該如何進行區塊鏈的學習
可以報名沃特量子社區所開設的課程,推薦以下三兩種,高級培訓班——7日養成高階課程,為區塊鏈深度應用講解和實戰,參與創建和實操區塊鏈項目,提供創業項目支持。FinTech科學院區塊鏈工程師14日高級培訓班,以技能型實用性人才開發為主,課程設置在台北和馬來西亞,由Fintech科學院的技術大咖專業培訓。
Ⅵ 高校應不應該設置區塊鏈課程
此舉也引發了諸多質疑,比如,學生在修讀這一課程後,會不會沉迷於「炒幣」?
區塊鏈技術,是在多方無需互信的環境下,通過密碼學技術,讓系統中所有參與方協作,來共同記錄維護一個可靠數據日誌的方式,更穩定,更安全,也更高效。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不只在銀行方面,還包含製造業、物聯網、保險業等。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全球對於區塊鏈人才的需求在2016-2017年間呈現了爆發式的增長。計算機軟體行業和金融行業對於區塊鏈人才的需求不斷上升。目前,全球已經有多個央行或金融監管機構、頂級咨詢公司或投行等,都表示區塊鏈是將來金融科技領域的主要看好的項目。但目前來看,其佔全球人才市場需求總量的比重還非常低。
區塊鏈課程,在國外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已有多所大學開設了區塊鏈課程。其實,高校開設什麼課程,是以培養社會有用人才為宗旨,而不是看人的臉色。近年來,我國教育結構不均衡、不合理,不少大學的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造成學與用脫節。
如今區塊鏈的應用前景被證實為非常廣闊,雖然,目前國內的區塊鏈有一些泡沫,但高校開設區塊鏈課程並沒有什麼問題。
一項調查顯示,在被訪的學生家長中,62%的家長認為大學教學、課程設置與社會脫軌,是目前大學存在的最大弊端。大學專業設置趨同化現象嚴重,培養出的人才嚴重同質化。想當年,高校開設保姆專業、電競專業等冷門專業,一開始人們不理解,但實踐證明是需要的。像電競專業,曾被稱為玩游戲專業,誰料到如今其的確培養了國家需要的「打游戲人才」,而且成為「香餑餑」。
因此,高校專業、課程設置大可不必畏首畏尾,而是主動與時代發展接軌,與市場需求對接,科學設置專業,為培養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做出努力。
Ⅶ 浙江大學首設區塊鏈課程面向哪些學生
浙江大學將於2018年秋季學期面向部分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設置一門名為《區塊鏈與數字資產》的課程。
今年4月,全國首個百億人民幣規模的區塊鏈創新基金在杭州成立。據不完全統計,杭州擁有區塊鏈專利193件。
來源:澎湃新聞網
Ⅷ 學生修讀完區塊鏈課程後會不會沉迷於「炒幣」
當前火熱的區塊鏈創業領域,也吸引國內高校的參與。昨日,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浙大計算機學院和軟體學院,將於今年秋季面向部分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設置一門名為《區塊鏈與數字貨幣》的課程。據悉,這是國內首家開設此類課程的高校。
媒體報道,目前美國包括卡耐基梅隆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在內的10多家高校,已經面向學生開設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相關課程。
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高校緊跟社會熱點,對所設課程進行調整,有助於帶動高校、學生與外界的聯系,培養具有競爭力的人才,但與此同時,區塊鏈相關課程要注意教材編寫的科學性,以及講授的系統性,避免淪為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