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世界對現實社會規矩的超越
① 區塊鏈+內容的前景如何
區塊鏈是因為比特幣火起來的,但是火的原因卻不僅僅是其在比特幣上的應用。前面說到,區塊鏈是一種規則,這種基於密碼學的代碼可實現的規則才是最主要的。我個人認為區塊鏈與深度學習一樣,它火在它不僅僅是一個計算機學科領域的演算法,它可以滲透到其他各個學科領域與社會生活之中。
從2012年CNN帶動的深度學習火起,基礎學科、工程學科、醫療、軍事、商業,甚至社會科學等等領域,但凡有新文章、新成果、新模式、新產品,或多或少都會有機器學習甚至深度學習的影子。如果說市場流行吹捧「大數據+」或者「互聯網+」,那學術界大概是一波「機器學習+」或者「深度學習+」的風潮(或者說這是老領域研究者最容易產出新文章新成果的方式)。
區塊鏈也一樣,這種規則如果只能用於比特幣或者金融領域那也不會這么被炒作了。與機器學習一樣,區塊鏈也可以應用於學術、商業和生活。舉幾個仰望星空但又腳踏實地的例子,如果應用到了醫學或者生化領域,我們可以用類似放射性標記的方式,對某一元素或者某一分子或者某一成分進行追根溯源,我們可以知道它的消亡、它的作用部位、它的產生、甚至從最開始作用它的基因,是不是帶來很多醫學上的突破?如果應用到了交易與物流,比如我們剛買的一部手機,我們不僅可以知道其物流過程,如果有需要的話還可以了解到其每一個零部件的流通過程和產生製造地,產品真偽一目瞭然,而且不需要依賴於第三方評估驗證手段。由於這種透明規則的反作用,在生產銷售鏈上也可以最大化地節約成本。如果買的不是一部手機而是一顆鑽石呢?
就目前來說,區塊鏈的發展前景我是十分看好的,就從學術科研的角度來說,這種超前的規則和思想也是我們應該學習和借鑒的,我個人認為區塊鏈不僅可以像深度學習一樣創造領域突破,而且將會解決很多社會生活問題,例如社會固有的公平公正問題和大數據背景下的個人隱私問題。
但是,區塊鏈這種顛覆性的規則畢竟會受到行業規則和現有制度的制約,例如剛剛說的交易與物流應用,鏈條要想普及完一件商品的生產鏈環節,那得改變多少行業規則?如果想要普及所有商品,那不得來一個「第X次工業革命」才行了。再說,有的經濟體制適合區塊鏈的生存發展,有的則得在特別細分的領域中求得生存。
不過,還是要對區塊鏈保持足夠的樂觀,就好像深度學習一樣,風口大了自然奔赴的人就多了,也就容易產生新的成果和突破,畢竟,人類才是改變世界的關鍵。以往的新的研究成果都是按照軍用科研--軍用--普通科研--商用--民用的順序走,但畢竟區塊鏈是個顛覆性的規則,我個人認為,它大概會按照商用--民用--普通科研--軍方科研--軍用的順序走。
---------------------
作者:NJU_ChopinXBP
來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qq_20304723/article/details/80202030
② 區塊鏈帶來了哪些顛覆,為什麼能夠成為國家戰略
區塊鏈的顛覆性特徵在於以下四個方面:一、透明性。區塊鏈系統的數據記錄對全網節點是透明的,數據記錄的更新操作對全網節點也是透明的,這是區塊鏈系統值得信任的基礎。由於區塊鏈系統使用開源的程序、開放的規則和高參與度,區塊鏈數據記錄和運行規則可以被全網節點審查、追溯,具有很高的透明度。
二、開放性。區塊鏈系統是開放的,除了數據直接相關各方的私有信總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具有特殊許可權要求的區塊鏈系統除外)。任何人或參與節點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記錄或者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三、信息不可篡改。區塊鏈系統的信息一旦經過驗證並添加至區塊鏈後,就會得到永久存儲,無法更改(具備特殊更改需求的私有區塊鏈等系統除外)。除非能夠同時控制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的修改是無效的,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極高
四、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基本的特徵,意味著區塊鏈不再依賴於中央處理節點,實現了數據的分布式記錄、存儲和更新。在傳統的中心化網路中,對一個中心節點實行攻擊即可破壞整個系統,而在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路中,攻擊單個節點無法控制或破壞整個網路掌握網內超過5%的節點只是獲得控制權的開始而已。2019年是區塊鏈技術商業應用的元年,而政策利好的刺激將讓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更加穩健。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逐漸滲透到數字金融、互聯網等眾多領域,大家對區塊鏈的價值認識更加清晰。
區塊鏈已經形成了全球競爭的態勢,各國都在搶占發展先機,中國更不能落後;因此,區塊鏈成為國家戰略亦無可厚非。
③ 區塊鏈技術與大數據對現代社會有怎樣的積極作用
作為目前互聯網發展的兩大趨勢,區塊鏈和大數據不僅僅對企業長足發展有強大的推動力,更是對社會的誠信體系重塑有著極大的積極作用。
通過區塊鏈,金窩窩集團認為區塊鏈不僅可以追溯平台上每一件商品的源頭,確保商品品質,還可以記錄平台上每一位用戶的真實行為,增強線上行為的誠信約束;更可以通過區塊鏈本身的特性,將這些行為數據進行合理合法應用。
④ 區塊鏈技術給現代社會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金窩窩網路科技分享區塊鏈給社會帶來的影響:
未來區塊鏈會應用於任何領域,給人類生活帶來極大影響。區塊鏈應用項目大致分為:存在性證明、只能合約、物聯網、身份驗證、預測市場、資產交易、電子商務、社交通訊、文件儲存、數據API(應用程序編程介面)等。
如果可以用區塊鏈技術進行保存,就有了個人醫療的歷史數據,未來看病或對自己的健康做規劃就有數據可供使用,而這個數據真正的掌握者是患者自己,而不是醫院或某個第三方機構。另外,這些數據有很強的隱私性,使用區塊鏈技術也有助於保護患者隱私。
⑤ 求電子書《區塊鏈社會:解碼區塊鏈全球應用與投資案例》作者是龔鳴,誰有的分享一下PDF、epub、
《區塊鏈社會:解碼區塊鏈全球應用與投資案例》下載鏈接
全部格式都有
作者:龔鳴
⑥ 區塊鏈是是什麼技術,對我們的生活和社會有什麼影響
什麼是區塊鏈技術?
在討論如何在日常生活應用區塊鏈之前,讓我們先談談區塊鏈是什麼,它是如何工作的?
區塊鏈是一個開放的分布式資料庫,本質上是一個用於存儲信息(數據)的計算機文件。
區塊鏈的名稱來自其結構特徵:文件由數據塊組成,每個塊都鏈接到前一個塊,形成一個鏈,每個區塊均包含數據,如交易記錄以及該區塊何時被編輯或創建的記錄,信息(數據)都蓋有時間戳,這就是區塊鏈的由來。
至關重要的是,不同於公司或政府機構擁有的集中化資料庫,區塊鏈不受任何人或實體的控制,數據在多台計算機上完整地復制(分發)。
因為它是一種分散式存儲和訪問數據的方式,這使它變得異常安全。因為與集中式資料庫不同,攻擊者沒有一個單一的入口點,數據的安全性更有保障。
除了去中心化和安全這兩大特點,使區塊鏈成為一項區別於其它技術的領先技術的特點還有:
不可篡改性:一旦進入區塊鏈,任何信息都無法更改,甚至管理員也無法修改此信息。它使區塊鏈具有易於審核的優勢。
可訪問:網路中的所有節點都可以輕松訪問信息。
無第三方:區塊鏈可以幫助點對點交易,因此,無論您是在交易還是交換資金,都無需第三方的批准。區塊鏈本身就是一個平台。
區塊鏈技術的影響?
一、區塊鏈技術公開、不可篡改的屬性,為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提供了可能,具備改變金融基礎架構的潛力,各類金融資產,如股權、債券、票據、倉單、基金份額等均可以被整合進區塊鏈賬本中,成為鏈上的數字資產,在區塊鏈上進行存儲、轉移、交易。使其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例如,在跨境支付、保險理賠、證券交易、票據等方面有了典型的應用。
二、目前的物聯網生態體系,依賴中心化的網路管理架構,所有的設備都是通過雲伺服器連接。隨著網路規模的擴大,中心化雲伺服器、大型伺服器和網路設備的基礎設施和維護方面將佔用高昂成本。
在去中心化的物聯網中,區塊鏈是發生互動的設備間促進交易處理和協作的框架,網路上的每個設備都可以作為一個獨立、微型的商業主體運行。
三、公共服務是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因素,公共服務的供給對政治、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各類主體及制度、文化、態度、行為等都會產生重要影響。傳統的公證依賴政府,而有限的數據維度、未建立的歷史數據信息鏈常常導致政府、學校無法獲得完整有效的信息。利用區塊鏈可以建立不可篡改的數字化證明。在數字版權、知識產權、證書以及公益領域都可以建立全新的認證機制,改善公共服務領域的管理水平。
⑦ 十年內區塊鏈將改變世界鏈克帶你去看看
區塊鏈時代強勢來襲|新的一年會有哪些新應用?
如果最近的研究可信的話,我們很可能在未來兩年內看到區塊鏈技術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
近日,知名技術招聘公司HackerRank發布了《2019年開發人員技能報告》,在參與的71281名開發人員中,超過23%表示,未來24個月這項技術實現實際應用還是非常有可能的。
大約27.54%的人認為這比較現實,21.89%的人不確定,19.77%的人認為該技術被誇大了,只有7.01%的人認為這是不現實的。
物聯網
不過,先別忙著高興,要潑盆冷水的是,該報告預測,相比區塊鏈,物聯網(IoT)才是未來幾年最受歡迎的技術。
開發人員認為,與尚處於萌芽階段的區塊鏈不同,物聯網的採用是由住宅、汽車和城市之間日益增強的連通性推動的。
如何實現
區塊鏈技術正越來越多地被許多行業的主流機構試用和測試,但這項技術似乎還沒有站穩腳步。
銀行看起來對區塊鏈尤為感興趣,因為私人去中心化賬本可能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尤其是在股票交易和清算方面。
這項技術在醫療保健等相關領域也大有潛力,在這些行業,它能用來打擊假葯販賣。
傳統能源公司也在積極探索。事實上,西班牙跨國電氣公司伊比德羅拉(Iberdrola)最近完成了一項區塊鏈試驗,旨在更有效地追蹤可再生能源。
如果這些試驗和測試不能轉化為實際的應用,那麼明年這個時候,如果再來次調查,我們可能會看到的結果是,認為區塊鏈被誇大的開發人員數量會增加。
⑧ 區塊鏈是什麼:這樣解釋區塊鏈更加通俗易懂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介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 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 。
(8)區塊鏈世界對現實社會規矩的超越擴展閱讀:
區塊鏈的進化方式是:
▪ 區塊鏈1.0——數字貨幣;
▪ 區塊鏈2.0——數字資產與智能合約;
▪ 區塊鏈3.0——各種行業分布式應用落地。
區塊鏈特徵:
1.去中介化。由於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體系不存在中心化的硬體或管理機構,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
2.開放性。系統是開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3.自治性。區塊鏈採用基於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比如一套公開透明的演算法)使得整個系統中的所有節點能夠在去信任的環境自由安全的交換數據,使得對「人」的信任改成了對機器的信任,任何人為的干預不起作用。
4.信息不可篡改。一旦信息經過驗證並添加至區塊鏈,就會永久的存儲起來,除非能夠同時控制住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的修改是無效的,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極高。
5.匿名性。由於節點之間的交換遵循固定的演算法,其數據交互是無需信任的(區塊鏈中的程序規則會自行判斷活動是否有效),因此交易對手無須通過公開身份的方式讓對方對自己產生信任,對信用的累積非常有幫助。
⑨ 大家都關注的區塊鏈,法律人如何看
法律作為一種配置社會資源的機制,決定於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並直接影響著經濟運行的全部過程。它能夠簡化社會關系的復雜程度、節約交易成本,幫助社會成員安全、規范、有序地進行交易。
區塊鏈技術基於法律框架,通過預設自動執行的智能合約使交易信息更加安全透明、數據更加可追蹤,大大降低了法律的執行成本,呈現出法律和技術的相互補充,法律與經濟融為一體的態勢,使法律的約束與執行逐漸走向智能化。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應用模式。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資料庫。其本身是一串使用密碼學相關聯所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多次比特幣網路交易有效確認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外國關於區塊鏈的法律規制
由於區塊鏈技術本身尚在探索階段,也未得到大規模的應用,因此,僅有部分國家針對區塊鏈技術出台專門的立法。
美國
佛蒙特州和亞利桑那州通過法案,明確定義和支持用於公共使用的區塊鏈技術,該法案規定了區塊鏈和智能合同的使用規范,同時聲明所有與區塊鏈相關的數據都「被認為是電子格式並成為電子記錄」 這是該州予以認可的。
英國
《分布式賬本技術:超越區塊鏈》提到英國聯邦政府將會投資區塊鏈技術,來分析區塊鏈應用於傳統金融行業的潛力。
新加坡
政府對區塊鏈技術等金融科技企業持支持態度,並推出監管沙箱,為區塊鏈初創企業提供較為寬容的發展環境。
我國關於區塊鏈的法律規制
除上述針對區塊鏈本身的政策外,國際上更多是針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出台一系列監管規定。
而在我們國家,除了對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融資等出台的政策以外,針對區塊鏈政府也出台不少政策性規定。
2016年12月27日,區塊鏈技術被列入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中。同時,國務院也發文《我國區塊鏈產業有望走在世界前列》支持區塊鏈健康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中提到,研究利用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建立基於供應鏈的信用評價機制。推進各類供應鏈平台有機對接,加強對信用評級、信用記錄、風險預警、違法失信行為等信息的披露和共享。
律師眼裡區塊鏈技術存在的法律風險
區塊鏈作為一種分布式系統,屬於技術領域的創新應用,就目前的探索成果來看,其技術理念能夠為各個行業發展帶來巨大變革。
但是,由於法律尚未針對區塊鏈出台明確的行業標准及適用規范,因此,其未來仍存在國家監管與法律規制等問題。
以比特幣為典型的數字貨幣為例,首先面臨的就是監管問題。基於區塊鏈技術發展起來的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從邏輯上來說,是去中心化、反對集中監管的。
其次,區塊鏈技術應用也不得不面臨巨大的風險。仍以比特幣為例,遺失、盜竊、攻擊、投機、洗錢以及各種風波、質疑和事件,一直伴隨著比特幣的發展歷程。
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離不開智能合約,所謂的智能合約就是以數字編碼的形式定義承諾。交易的雙方無須彼此信任,一切交易都由代碼強制執行。
但智能合約的形式及其內容的效力,還沒有得到法律和司法的正式認可,其作為數字編碼的形式體現出來的合同文本,尚無法確知,是否可以構成生效合同的要件,是否可以符合司法擬採信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
區塊鏈技術由於其去中心化的天性,其自身規則必然會與社會規則、國家法律規則發生沖突與矛盾,也正是有沖突和矛盾,有風險與問題,才更能激發動力與想像力,包括社會、國家和個人的動力與想像力。
基於區塊鏈技術應用發展起來的虛擬貨幣在其交易過程中,對各國的法定貨幣及金融體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並引發投資風險,甚至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