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需要全民記賬嗎
A. 這樣全民記賬的區塊鏈有什麼好處
全民記賬公開透明,不可逆、不可篡改。
區塊鏈技術只是一種底層技術,只負責記錄進鏈上的信息保證不可逆,不可篡改,但是對於信息本身的真偽無法辨別。所以還是需要把區塊鏈應用於生活本身進行創新從而發揮其巨大價值。
B. 區塊鏈是一種什麼式的記賬系統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
舉個例子,假如你是一位女性,你男朋友每次跟你說一句肉麻的話或者承諾給你買東西,你都立刻錄下來並且發給你的和他的所有閨蜜、同學、同事,還有各種群和朋友圈,讓他再也無法抵賴,這叫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優勢是去中心化,能夠通過運用數據加密、時間戳、分布式共識和經濟激勵等手段,在節點無需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統中實現基於去中心化信用的點對點交易、協調與協作,從而為解決中心化機構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數據存儲不安全等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區塊鏈的應用領域有數字貨幣、通證、金融、防偽溯源、隱私保護、供應鏈、娛樂等等,區塊鏈、比特幣的火爆,不少相關的top域名都被注冊,對域名行業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C. 區塊鏈技術的全民分布式記賬有什麼好處
對於好處的話金窩窩覺得最大的好處就是獲得了極大的安全性。首先設有一本中央大賬本了,所以無法摧毀。每個節點都僅僅是系統的一部分,每個節點權利相等,都有著一模一樣的賬本。摧毀部分節點對系統一點都沒有影響。其次,無法作弊,因為除非你能控制系統內大多數人的電腦都進行修改,否則系統會參照多數人的意見來決定什麼才是真實結果,結果會發現修改自己的賬本完全沒有意義(因為別人不承認)。其次,由於沒有中心化的中介機構存在,讓所有的東西都通過預先設定的程序自動運行,不僅能夠大大降低成本,也能提高效率。而由於每個人都有相同的賬本,能確保賬本記錄過程是公開透明的。
D. 區塊鏈的分布式記賬是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舉個例子吧,比如我在銀行存了100元,這個存錢的數據只記錄在銀行的資料庫,別人無法獲取,即「中心式記賬」。而區塊鏈是是分布式記賬,是一種新的信息記錄技術,而且是「加密的」「分布式的」,數據不存在一個中心了,而是在全網的計算機上都存一次。比如我向你轉了100元,我會向全網所有的計算機都喊一嗓子,大家一起記一下賬,即「分布式記賬」。
E. 全民記賬的區塊鏈有什麼好處
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記錄賬本,也是一種信用數據系統,它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1、互聯網改變的是信息的獲取和傳遞,而區塊鏈進行的是價值傳遞。
舉個例子,在互聯網上,我們可以方便快速地生成信息並將其復制到任何一個地方,所有信息都是可以高效傳播的,但一些只能轉移而不能分享的有價值的信息往往需要信用背書。
比如,我們把支付的錢直接復制給對方是不行的,而是要在付款賬戶上減去一些錢,在收款賬戶上增加一些錢,才能完成支付的過程。目前的互聯網協議是不支持價值轉移功能的,目前的價值轉移往往不是直接傳輸,而是由一個中心化的第三方來做背書,比如支付寶,比如銀行。
現在這些中心化機構把所有價值轉移的計算都放在一個中心化伺服器中進行處理,其中一定會涉及人的參與,這就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某些「有限理論」和「機會主義行為」,這就會使整個行為變得不那麼可信。所以就產生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如何達成信用共識?
區塊鏈技術就是這樣應運而生的,可以說,區塊鏈可以構建一種純粹的點對點的價值轉移體系,在不需要各節點互信的情況下,區塊鏈可以保證系統內數據記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可以脫離第三方機構背書,有效地降低交易的復雜性和風險。
2、公開透明,不可篡改
區塊鏈的所有數據都不可篡改刪除的,整個系統信息公開透明。假如有人欠了你一筆錢,現在這個數據已經放在區塊鏈上了,如果他不想還你,跟你耍無賴,你就能通過區塊鏈上的數據取證去法院維權,從而拿回自己的合法資金。由於區塊鏈上的數據數據是全網公開,全網用戶都會知道他的無賴行為,會大大增加他的信用成本,不守信會讓他在接下來的生活中產生重要影響。
F. 區塊鏈技術全民記賬會不會很影響效率,浪費算力
區塊鏈技術全民記賬不會影響效率,浪費算力,關鍵是看在一種模式里如何創新,如何高效的利用區塊鏈技術達到模式的效果;
區塊鏈本質上是加密演算法,基於哈希值256位演算法原理,實現信息安全;現代信息的應用將越來越趨於全球化以及全民化,對於信息的安全除了防篡改、抗抵賴、可信等基礎需求之外,更需要加強隱私方面的保護,區塊鏈技術是因為現代密碼學發展才產生的,現今應用的密碼學是20年前的的密碼學成果,因此要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更多參與場景,特別是應用於互聯網經濟等方面,現有的加密技術是否滿足需求還需要更多的驗證,需要更深入的整合密碼學前沿技術,不斷創新。
只要基於自己的模式,運用區塊鏈在記賬方式上做出創新,不僅不會影響效率,浪費算力,反而會縮短時間,提高效率。
G. 區塊鏈怎麼才能入門
相信大家已經對區塊鏈技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對於區塊鏈的技術發展史也有所涉獵。但是貌似還不是很明白,畢竟貌似區塊鏈技術里還有很多的術語,對於這些術語,寶寶心裡苦,不過呢,今天為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偏科普性質,不需要大家對技術和金融有任何背景,會盡量迴避一切技術術語,希望這篇文章能解決大家心裡的一些疑惑所幫助。就算是小白的我也能讀懂這篇關於區塊鏈的文章呢,那你還在等什麼?有了這篇文章,再約妹子吃飯,聊一聊區塊鏈,瞬間逼格提升好幾倍有木有?你還在等什麼?看完記得給我點贊哈!
這篇文章是區塊鏈學習進階的第一部分:
問:什麼是區塊鏈?答:區塊鏈(Blockchain)是指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資料庫的技術方案。通俗一點說,區塊鏈技術就指一種全民參與記賬的方式。所有的系統背後都有一個資料庫,你可以把資料庫看成是就是一個大賬本。那麼誰來記這個賬本就變得很重要。目前就是誰的系統誰來記賬,微信的賬本就是騰訊在記,淘寶的賬本就是阿里在記。但現在區塊鏈系統中,系統中的每個人都可以有機會參與記賬。在一定時間段內如果有任何數據變化,系統中每個人都可以來進行記賬,系統會評判這段時間內記賬最快最好的人,把他記錄的內容寫到賬本,並將這段時間內賬本內容發給系統內所有的其他人進行備份。這樣系統中的每個人都了一本完整的賬本。這種方式,我們就稱它為區塊鏈技術。
不懂的開源在幣安、幣匯、火幣官網學習研究
望採納
H. 區塊鏈全民記賬那資料庫保存在哪裡為何文件不會越來越大
const SHA256 = require(crypto-js/SHA256);
class Block{
constructor(index,timestamp,data,previousHash='')
{
this.index=index;
this.timestamp=timestamp;
this.data=data;
this.previousHash=previousHash;
$this.hash=this.calculateHash();
}
calculateHash(){
return SHA256(this,index+this.previousHash+this.timestamp+JSON.stringify(this.data)).tostring();
}
}
class Blockchain{
constructor(){
this.chain=[this.createGenesisBlock()];
}
//創建生成信息塊
createGenesisBlock(){
return new Block(0,"01/01/2019","Genesis block",0);
//其中日期就是用戶的數據,其實是通過好幾個值相加起來得到的hash值,這里信息被加密,圖片被加密,然後把數據還是存在資料庫中,只是所有數據都是hash值,想獲得這個數據必須知道上一個數據塊的hash值,然後如果黑客破解需要把全部節點破解一遍hash解密,然後再從第一個節點破解到最後一個節點所有的塊,這樣才能解密再獲得真實數據。所以數據存在區塊鏈里之所以安全是看他數據是否加密過,如果沒加密明文的話,那樣就不是區塊鏈了。
}
//獲取最後的塊
getLatesBlock(){
return this.chain[this.chain.length-1];
}
//創建塊
addBlock(newBlock){
newBlock.previousHash=this.getLatesBlock().hash;
newBlock.hash=newBlock.calculateHash();
this.chain.push(newBlock);
}
}
I. 區塊鏈如何保證使用安全
區塊鏈項目(尤其是公有鏈)的一個特點是開源。通過開放源代碼,來提高項目的可信性,也使更多的人可以參與進來。但源代碼的開放也使得攻擊者對於區塊鏈系統的攻擊變得更加容易。近兩年就發生多起黑客攻擊事件,近日就有匿名幣Verge(XVG)再次遭到攻擊,攻擊者鎖定了XVG代碼中的某個漏洞,該漏洞允許惡意礦工在區塊上添加虛假的時間戳,隨後快速挖出新塊,短短的幾個小時內謀取了近價值175萬美元的數字貨幣。雖然隨後攻擊就被成功制止,然而沒人能夠保證未來攻擊者是否會再次出擊。
當然,區塊鏈開發者們也可以採取一些措施
一是使用專業的代碼審計服務,
二是了解安全編碼規范,防患於未然。
密碼演算法的安全性
隨著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將會給現在使用的密碼體系帶來重大的安全威脅。區塊鏈主要依賴橢圓曲線公鑰加密演算法生成數字簽名來安全地交易,目前最常用的ECDSA、RSA、DSA 等在理論上都不能承受量子攻擊,將會存在較大的風險,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開始關注能夠抵抗量子攻擊的密碼演算法。
當然,除了改變演算法,還有一個方法可以提升一定的安全性:
參考比特幣對於公鑰地址的處理方式,降低公鑰泄露所帶來的潛在的風險。作為用戶,尤其是比特幣用戶,每次交易後的余額都採用新的地址進行存儲,確保有比特幣資金存儲的地址的公鑰不外泄。
共識機制的安全性
當前的共識機制有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PoW)、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PoS)、授權權益證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DPoS)、實用拜占庭容錯(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PBFT)等。
PoW 面臨51%攻擊問題。由於PoW 依賴於算力,當攻擊者具備算力優勢時,找到新的區塊的概率將會大於其他節點,這時其具備了撤銷已經發生的交易的能力。需要說明的是,即便在這種情況下,攻擊者也只能修改自己的交易而不能修改其他用戶的交易(攻擊者沒有其他用戶的私鑰)。
在PoS 中,攻擊者在持有超過51%的Token 量時才能夠攻擊成功,這相對於PoW 中的51%算力來說,更加困難。
在PBFT 中,惡意節點小於總節點的1/3 時系統是安全的。總的來說,任何共識機制都有其成立的條件,作為攻擊者,還需要考慮的是,一旦攻擊成功,將會造成該系統的價值歸零,這時攻擊者除了破壞之外,並沒有得到其他有價值的回報。
對於區塊鏈項目的設計者而言,應該了解清楚各個共識機制的優劣,從而選擇出合適的共識機制或者根據場景需要,設計新的共識機制。
智能合約的安全性
智能合約具備運行成本低、人為干預風險小等優勢,但如果智能合約的設計存在問題,將有可能帶來較大的損失。2016 年6 月,以太坊最大眾籌項目The DAO 被攻擊,黑客獲得超過350 萬個以太幣,後來導致以太坊分叉為ETH 和ETC。
對此提出的措施有兩個方面:
一是對智能合約進行安全審計,
二是遵循智能合約安全開發原則。
智能合約的安全開發原則有:對可能的錯誤有所准備,確保代碼能夠正確的處理出現的bug 和漏洞;謹慎發布智能合約,做好功能測試與安全測試,充分考慮邊界;保持智能合約的簡潔;關注區塊鏈威脅情報,並及時檢查更新;清楚區塊鏈的特性,如謹慎調用外部合約等。
數字錢包的安全性
數字錢包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安全隱患:第一,設計缺陷。2014 年底,某簽報因一個嚴重的隨機數問題(R 值重復)造成用戶丟失數百枚數字資產。第二,數字錢包中包含惡意代碼。第三,電腦、手機丟失或損壞導致的丟失資產。
應對措施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確保私鑰的隨機性;
二是在軟體安裝前進行散列值校驗,確保數字錢包軟體沒有被篡改過;
三是使用冷錢包;
四是對私鑰進行備份。
J. 金窩窩的區塊鏈技術是如何進行全民記賬的
無法作弊,因為除非你能控制系統內大多數人的電腦都進行修改,否則系統會參照多數人的意見來決定什麼才是真實結果,結果會發現修改自己的賬本完全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