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區塊鏈可用不可見

區塊鏈可用不可見

發布時間: 2021-10-23 17:10:38

區塊鏈有什麼特徵

1.開放,共識,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到區塊鏈網路,每一台設備都能作為一個節點,每個節點都允許獲得一份完整的資料庫拷貝,節點之間基於一套共識機制,通過競爭計算共同維護整個區塊鏈。
2.去中心化、去信任機制,區塊鏈由眾多的節點共同組成一個點對點的網路,不存在中心化的設備和管理機構,節點之間數據交互通過數字簽名技術進行驗證,不需要信任,只需要按照設置好的規則就行,節點之間不存在欺騙不信任的問題。
3.交易透明,雙方匿名,區塊鏈的運行規則是公開透明的,所有的數據信息也是公開的,每筆交易都是對所有節點公開可見,由於節點之間是去信任的,因此節點不需要公開身份,每個參與的節點都是匿名的。
4.不可篡改,可追溯,單個節點甚至多個節點對資料庫的修改無法影響其他節點的資料庫,區塊鏈中的每一筆交易都通過密碼學方法與兩個相鄰的兩個區塊串聯,因此可以追溯每一筆交易的所有記錄。

❷ 有哪些關於區塊鏈的基礎知識

1、區塊鏈技術在銀行業中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最大的特徵就是去中心化, 而這一特徵將為銀行業降低大量成本。數字貨幣的發展將可能實現銀行實時的數字化交易。例如,在票據交易中,一直以來銀行的票據交易都要依靠第三方實現有價憑證的傳遞,即使是電子票據的交易,

也需要通過央行 ECDS 系統的信息進行交互認證。而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點對點的價值的傳遞,不再需要中心化的系統進行控制,這不僅僅加快了票據傳遞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失誤,流程方面的減少自然會降低銀行對於人員的需求量,節約了銀行的人工成本。

2、區塊鏈技術在保險業中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在保險業中也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從數據管理角度來看,保險公司應用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提高風險管控能力, 包括保險公司的風險監督與投保人的風險管理兩個方面。

區塊鏈技術在保險業中的應用,可以加強保險公司內部的風險監督。 區塊鏈技術可以將保險公司的日常運營流程記錄在節點上,可以實現對公司資金流向、投資情況、賠付多少等業務進行事中控制,提高公司風險管控能力。

3、區塊鏈技術在證券行業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在證券行業的應用可以增加證券發行的靈活性,發行證券的公司可以採用智能合約,通過設定證券發行的方式、時間,在最理想的狀態下甚至可以 24 小時不間斷地發行證券。

4、區塊鏈技術與金融基礎設施

區塊鏈技術是以一種分散化的機制進行價值交換,將會導致以中心化為特徵的現有的金融基礎設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5、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中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中的應用,首先是提供了信用保障,區塊鏈上記錄著商品的流通信息等,能夠證明商品及其流轉的真實可靠性,從而能夠對鏈上企業的效用情況等進行一個綜合的評價,成為了企業銀行貸款信用、融資信用、交易信用的一個有效的保障。

❸ 誰能告訴下螞蟻區塊鏈摩斯安全計算是什麼

這個我知道,螞蟻鏈摩斯安全計算是一個大規模多方安全計算商用平台,因為平台的多方安全計算、隱私保護、區塊鏈等技術,可以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解決企業數據協同計算過程中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也讓合作的機構可以安全高效地完成聯合風控、聯合營銷、聯合科研等跨機構數據合作任務,幫助機構實現業務增長。

❹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是一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資料庫,存儲於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基於這些特徵,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了可靠的「合作」機制,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

2019年1月1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2019年10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區塊鏈」已走進大眾視野,成為社會的關注焦點。

(4)區塊鏈可用不可見擴展閱讀:

相關延伸:區塊鏈金融應用:

2016年起,各大金融巨頭們也聞風而動,紛紛開展區塊鏈創新項目,探討在各種金融場景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可能性。特別是普銀集團率先開創了「區塊鏈+」本位制數字貨幣的先河。

本位制數字貨幣是資產經過第三方機構完成鑒定、評估、確權、保險等流程,經過縝密的數字演算法寫入區塊鏈,形成資產與數字貨幣之間的本位對應關系,稱之為本位制數字貨幣。

為了實現區塊鏈金融大跨越大發展,為了推動中國經濟新發展,加速全球資產流通,實現一代代人為之奮斗不已的復興夢想,普銀集團將於2016年12月9日在貴州舉行普銀區塊鏈金融貴陽戰略發布儀式;

會上將就區塊鏈實現資產的數字化流通、區塊鏈金融交易模式、並對區塊鏈服務與社會公共產業的應用落地展開探討。此次大會將標志著區塊鏈金融落地應用的開始,標志著全新金融生態的變革與發展。

2020年6月1日,新華社受權播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方案將「積極參與跨境數據流動國際規則制定,建立數據確權、數據交易、數據安全和區塊鏈金融的標准和規則」,作為海南自貿港2035年前的重點任務之一。

❺ 區塊鏈隱私關鍵技術研究

在數字化浪潮推動下,數據領域的技術創新、場景應用與管理服務日益成為各個行業領域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同時,「數據流通」與「數據安全」間的矛盾也日益升級,成為影響數字化發展的制約因素。
安全VS發展
「安全」與「發展」,一直是數據管理領域的兩大重要主題。二者既矛盾對立,相互制約;又在不斷的技術創新下追尋均衡,最大限度實現數據的價值。
矛盾制約
「數據」作為一種特殊的市場資源與生產要素,其自身特點決定只有在更大范圍的社會共享中才能發揮其真正的資源價值。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快速應用推廣的當下,不斷提高的算力+不斷優化的演算法,將通過不同維度、不同領域的大數據發現事物間蘊藏的規律,並運用規律解釋過去、預測未來。
智能演算法持續優化、提升的重要前提即是通過海量、多元的大數據資源進行數據訓練,客觀上有著較強的數據共享使用需求,這與具有「信息數據共享和透明」特點的區塊鏈技術不謀而合,相輔相成,因此近年來區塊鏈技術發展應用迅速。但需要注意的是,數據的共享交換雖然提升了數據自身價值,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侵犯數據所有者「數據隱私」的安全問題,數據共享挖掘面臨合規監管,數據技術發展應用陷入瓶頸。
均衡發展
「在矛盾中尋找平衡」,是目前數據領域技術創新應用的重要課題。客觀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也為「數據流通」與「數據安全」的均衡發展形成強大驅動力。
2019年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世界范圍內蔓延肆虐,大量民眾不幸罹難,各國經濟發展更是遭受沉重打擊。在客觀疫情防控形勢下,「數字化轉型發展」成為各國恢復經濟秩序和建立全新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措施。在這樣的背景下,數據作為全新的生產要素,隨著功能價值不斷提升,技術應用不斷拓展,數據的「流通使用」和「安全保障」也日益受到行業發展與政府監管的重視。
數據技術創新應用,一方面對數據安全保障提出了全新挑戰,另一方面也以技術創新形式給出了相應的答案——「區塊鏈+隱私計算」。
區塊鏈+隱私計算

數據時代的信任機制與隱私保護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通過去中心化、高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資料庫的技術方案。由於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數據存儲」、「可追溯性」、「防篡改性」、「公開透明」等優勢特點,區塊鏈技術能夠有效解決數據領域的數據真實性、安全性與開放性問題,通過建立可信任的數據管理環境,防範和避免各類數據造假、篡改、遺失等數據管理問題,促進數據的高效共享與應用。
一如上文所述,區塊鏈技術具有「信息數據共享和透明」的特點,但無論從市場商業競爭角度還是個人信息安全形度來看,都沒有人希望自己的數據完全公開、透明。因此,隱私保護合規成為數據管理領域的一條重要「紅線」,一方面保護著數據所有者的隱私安全,另一方面也影響著數據流通共享的效率與發展。

那麼有沒有一種技術既可以保證信息數據的高效流通共享,卻又不會越過隱私保護合規紅線?
如果說「區塊鏈」技術建立了數據時代的信任機制,那麼「隱私計算」則在數據共享洪流中為數據所有者建立了安全的隱私保護防線。
「隱私計算」,即面向隱私信息全生命周期保護的計算理論和方法,是隱私信息的所有權、管理權和使用權分離時隱私度量、隱私泄漏代價、隱私保護與隱私分析復雜性的可計算模型與公理化系統。簡單來說,隱私計算即是從數據的產生、收集、保存、分析、利用、銷毀等環節中對隱私進行保護的技術方法。
同區塊鏈技術一樣,隱私計算並不特指某一門技術,而是一種融合了密碼學、數據科學、經濟學、人工智慧、計算機硬體、軟體工程等多學科的綜合技術應用。隱私計算包括一系列信息技術,如業界較早提出的安全多方計算(MPC)技術、以硬體技術隔離保護為主要特點的可信執行環境(TEE)技術、基於密碼學和分布式計算實現多方協作機器學習的聯邦學習(FL)技術,以及如同態加密、零知識證明、差分隱私等輔助性技術,都屬於隱私計算范疇。
安全多方計算(MPC),是一種在參與方不共享各自數據且沒有可信第三方的情況下安全地計算約定函數的技術和系統。通過安全的演算法和協議,參與方將明文形式的數據加密後或轉化後再提供給其他方,任一參與方都無法接觸到其他方的明文形式的數據,從而保證各方數據的安全。
可信執行環境(TEE),是指CPU的一個安全區域,它和操作系統獨立開來,且不受操作系統的影響。在這個安全區域里保存和計算的數據不受操作系統的影響,是保密且不可篡改的。

聯邦學習(FL),是指在多方在不共享本地數據的前提下,進行多方協同訓練的機器學習方式。聯邦學習技術支持數據不出域,而是讓演算法模型進行移動,通過數據訓練進而優化演算法模型。

隱私計算技術的目的在於讓數據在流通過程中實現「可用不可見」,即只輸出數據結果而不輸出數據本身。這一方面保證了數據所有者的數據所有權不受侵犯,滿足數據流通的合規性;另一方面在隱私保護技術加持下,各方主體擁有的信息數據能夠高效流通使用,不斷擴大數據價值,賦能各個行業領域數據應用。

舉例如在醫療數據領域,各類醫療數據的隱私性要求較高、數據量較大,通常只保存在本地機構的信息系統中,很難實現高效的醫療數據流通、共享與使用,無法為醫療領域的各類病理研究、醫療診斷與技術創新形成數據支持,不利於創新醫療技術研發與應用。
但如果能通過隱私計算技術支持,在保證數據「可用不可見」的前提下,實現不同區域、不同醫療機構醫療數據的高效流通使用,持續優化醫療行業的各類演算法模型,將為實現醫療行業的精準醫療、遠程醫療、智能醫療等醫療技術服務創新形成強力數據支持。

數字化發展浪潮之下,「數據」作為一種全新的重要市場資源與生產要素,其快速發展與管理應用日益受到國家的重視,並不斷賦能各個行業領域發展。同時,數據領域存在的隱私安全問題也令數據管理應用陷入發展困境。可以預見,區塊鏈技術和隱私計算技術的結合,將是數據管理領域一次重要的嘗試探索,對數據領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❻ 區塊鏈有哪些看不到的痛點

始於2017年,火遍全社會、全世界的區塊鏈概念還在升溫,吸引人和社會資金蜂擁而入;助推比特幣,以及類似網路「加密數字貨幣」(如以太幣、萊特幣等)價格的大幅上升,創造了諸多「一夜暴富」的神話。有關數字幣、區塊鏈將顛覆傳統,深刻變革世界的說法不斷拔高。區塊鏈創業和發展看似如海嘯般撲面而來,但卻越來越集中到造幣和炒幣之中,越來越陷入挖礦造幣的「比特幣區塊鏈」思維和範式不能自拔。

實際上,也確實有中央銀行認為比特幣、以太幣等網路數字貨幣可能代表了網路世界的發展方向,必須緊跟潮流,搶占數字貨幣先機,在網路世界中形成影響力、爭奪話語權,並且模仿比特幣、以太幣開始投入資源設計自己的數字貨幣。但由於比特幣、以太幣等網路數字貨幣最大的特點是「去中心」,這與一個國家中央銀行主導的「中心化」的數字貨幣本身就存在根本性的沖突,很難協調。而且,即使央行能夠模仿比特幣、以太幣等設計出一套不同於法定貨幣的全新貨幣體系,這一貨幣體系也難以在一夜之間甚至短時間內完全替代現有法定貨幣體系,那就意味著一個國家將要在很長時間內並行兩套貨幣體系,這將使貨幣當局面臨巨大挑戰和風險,稍不小心就可能造成貨幣體系的混亂,引發金融運行的劇烈動盪,是非常危險的。因此,經過幾年的論證和嘗試,有的央行宣布停止數字貨幣的研究。中國央行也逐步明確,央行主導的數字貨幣不是比特幣、以太幣那種全新的網路加密數字貨幣,總體上仍是在現有法定貨幣及其運行體系(包括商業銀行在內)下,充分運用包括區塊鏈在內的各種技術,進一步提升法定貨幣的數字化,主要是取代貨幣現金(M0),不需要「挖礦」產生。

可見,完全拘泥於「比特幣區塊鏈」範式,並無多大價值和發展空間,區塊鏈的發展需跳出「比特幣區塊鏈」的思維和範式!貌似完美的挖礦造幣式區塊鏈並不完美,別再自欺欺人了。

熱點內容
區塊鏈幣圈今天的話題 發布:2025-07-05 15:22:06 瀏覽:796
玩區塊鏈的人群 發布:2025-07-05 15:06:06 瀏覽:123
VP幣是傳銷還是真正區塊鏈 發布:2025-07-05 15:01:21 瀏覽:453
個人還能挖比特幣嗎 發布:2025-07-05 14:46:43 瀏覽:680
幣圈財富自由論壇 發布:2025-07-05 14:12:52 瀏覽:844
挖比特幣有沒有風險 發布:2025-07-05 14:02:51 瀏覽:82
BE區塊鏈生態算網路傳銷嗎 發布:2025-07-05 13:34:31 瀏覽:657
幣圈是什麼控制漲跌 發布:2025-07-05 12:51:01 瀏覽:385
以太坊的運作過程 發布:2025-07-05 12:34:09 瀏覽:207
如何銷售區塊鏈會議 發布:2025-07-05 11:34:12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