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會成為泡沫嗎
『壹』 區塊鏈行業存在薪資泡沫嗎
2018年以來,區塊鏈風頭正勁,已蓋過人工智慧。據Boss直聘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11月之後,與區塊鏈相關的崗位平均招聘薪資達到2.58萬元。
常濛表示,由於區塊鏈相關人才嚴重稀缺,未來一段時間內,「搶人」大戰還將持續,薪資也將持續增長,甚至會出現類似2014年和2015年移動互聯網激戰時期的「薪資泡沫」。「目前除了在金融服務和游戲領域有一些場景外,區塊鏈技術目前還沒有真正扎實的落地應用,依然處在早期探索階段。幣圈的亂局就是這個混沌階段的表徵之一,再加上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早期的區塊鏈企業正面臨多重外部風險。」
『貳』 區塊鏈的前景如何是泡沫嗎
區塊鏈用通俗點的語言來講,就是利用技術手段使信息交互具有匿名性、不可更改性、去中心化、可追溯性、傳遞流程簡便等特性的一種信息流轉、使用的互聯網形式,目前運用這一技術最為成熟的產品就是比特幣。所以運用了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具有匿名性、不可更改、去中心化等特點。
運用區塊鏈技術可以使各種數據的價值得以體現(或者變現),方便有用數據的交易,比如現在每個大型銀行、阿里、騰訊、京東、網路之間的各自大數據是不會共享的,但是如果運用區塊鏈技術的話有可能就會實現共享,因為區塊鏈的匿名性可以保證只獲取相關數據而避免隱私數據的泄露.
『叄』 數字貨幣到底是不是泡沫
數字貨幣存在了這么久,自然不可能以泡沫一概而論。但數字貨幣的套路和泡沫,的確也是這個行業的毒瘤和發展阻力。不過經過前段時間的數字貨幣低谷期,現在投資者趨於理性,政府也進行嚴格監管,這也意味著,之前利用畫餅來圈錢的「空氣幣」「傳銷幣」想割韭菜是幾乎不存在了,因為監管部門就讓他過不了審核。在數字貨幣市場得到監管整治以後,剩下的產品要怎麼樣才能穩定長久成為靠譜的產品呢?我認為第一看這個產品的團隊是不是技術全面,專業可靠;第二看項目落地執行是否有可能;第三看平台是否各種限制,是否自由公平。像最近上線的HNB就是具備以上三點的可靠產品,它團隊來自世界各地的區塊鏈精英,技術和經驗豐富;有實體經濟掛鉤的經濟基礎,不易出現幣值波動;平台玩法自由,構建像社區一樣的去中心化經濟體。是一款值得關注的產品。
『肆』 區塊鏈是未來十年的趨勢嗎
區塊鏈是未來十年最大的趨勢!
你用30年前的思維來看問題,你會覺得別人都瘋了,實際上是你落伍了 。
區塊鏈(Blockchain)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末,化名為「中本聰」的神秘人士在論壇中發表了一篇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首次提出了區塊鏈的概念。
2009年1月3日,區塊鏈的第一個區塊就已經誕生,這個區塊被稱之為「創始區塊」。
幾乎是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誕生,比特幣成為其發揮作用的第一個事物,此後幾年,比特幣逐漸風靡全球,在2017年其瘋狂的行情讓區塊鏈技術為眾人所知。
區塊鏈(blockchain)思想最早出現在大名鼎鼎的比特幣(Bitcoin)開源項目中。比特幣項目在誕生和發展過程中,借鑒了來自數字貨幣、密碼學、博弈論、分布式系統、控制論等多個領域的技術成果,可謂博採眾家之長於一身,作為其核心支撐結構的區塊鏈技術更是令人矚目的創新成果。
區塊鏈是一個由不同節點共同參與的分布式資料庫系統,是開放式的賬簿系統(ledger)。
區塊鏈的3大特徵
相比於傳統的中心化方案,區塊鏈技術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徵:
區塊鏈的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
在區塊鏈系統中,任意節點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所有的節點都有能力去用計算能力投票,從而保證了得到承認的結果是過半數節點公認的結果。即使遭受嚴重的黑客攻擊,只要黑客控制的節點數不超過全球節點總數的一半,系統就依然能正常運行,數據也不會被篡改。
區塊鏈最大的顛覆性在於信用的建立
理論上說,區塊鏈技術可以讓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不再有存在價值。《經濟學人》對區塊鏈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簡單地說,它是「一台創造信任的機器」。區塊鏈讓人們在互不信任並沒有中立中央機構的情況下,能夠做到互相協作。打擊假幣和金融詐騙未來都不需要了。
區塊鏈的集體維護可以降低成本
在中心化網路體系下,系統的維護和經營依賴於數據中心等平台的運維和經營,成本不可省略。區塊鏈的節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每一個節點在參與記錄的同時也來驗證其他節點記錄結果的正確性,維護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一句話概括,區塊鏈觸動的是錢、信任和權力,這些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性基礎。
其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
1.醞釀期:2009-2012年,經濟形態以比特幣及其產業生態為主。
2.萌芽期:時期為2012-2015年,區塊鏈隨著比特幣進入公眾視野,新生的錢包支付和匯款公司出現,區塊鏈經濟擴散到金融領域。區塊鏈底層技術創新不斷。區塊鏈技術從比特幣系統中剝離出來。
3.發展期:2016年開始探索行業應用,出現了大量區塊鏈創業公司。2017年ICO的火熱讓區塊鏈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區塊鏈2.0時代」正在到來
應用服務層是區塊鏈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所在,分為1.0、2.0、3.0三個階段的應用。
可編程貨幣:區塊鏈1.0應用
可編程貨幣,即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但它並不是任何國家和地區的法定貨幣,也沒有政府當局為它提供擔保。
可編程金融:區塊鏈2.0應用
區塊鏈2.0應用加入了\"智能合約\"(利用程序演算法替代人執行合同)的概念。這使得區塊鏈從最初的貨幣體系,可以拓展到股權、債權和產權的登記、轉讓,證券和金融合約的交易、執行,甚至博彩和防偽等金融領域。
可編程社會:區塊鏈3.0應用
區塊鏈是價值互聯網的內核,能夠對於每一個互聯網中代表價值的信息和位元組進行產權確認、計量和存儲。它不僅僅能夠記錄金融業的交易,而是幾乎可以記錄任何有價值的能以代碼形式進行表達的事物。其應用能夠擴展到任何有需求的領域,進而到整個社會。
目前區塊鏈應用已經開始超越比特幣(區塊鏈1.0),進入到區塊鏈1.5時代,並且向金融領域(區塊鏈2.0)過渡。
未來3-5年,區塊鏈或許會超越金融領域,進入社會公證、智能化領域(區塊鏈3.0),包括了身份認證、公證、仲裁、審計、域名、物流、醫療、郵件、簽證、投票等領域,應用范圍擴大到了整個社會,區塊鏈技術有可能成為\"萬物互聯\"的一種最底層的協議。
當前,區塊鏈技術已經被世界認可,發展已經成為了必然一種趨勢。伴隨而來的是更多人的關注,「未來30年,是新技術融合到傳統行業的方方面面,是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30年,不管你是什麼人,不管你身處哪裡,我們所有每個人都會是這場大變革的一部分。」
現狀就是如此,區塊鏈給了90後一個時代契機,但是想要駕馭區塊鏈技術,又不至於被起負面因素影響,最重要的,只能是對其有清醒的認識,不管是監管者,研究者,投機者,還是旁觀者。
是時候投入你的更多精力,來關注區塊鏈技術了。
我國區塊鏈職位的平均年薪達到30萬以上,部分企業年薪已到100萬以上,北京上海等地的區塊鏈行業應屆生月薪均已超過20k!90後捉住時代紅利,未來可能就會成就下一個阿里巴巴!如果錯過可能就要後悔十年了。
『伍』 現在轉行區塊鏈研發,如果泡沫破裂是不是還要轉行
這個我建議不要主業區塊鏈。 因為這個行業很浮躁,國內沒有幾家有原創技術。 而且這個行業是有原罪的,政策一變很容易出問題。最後區塊鏈本身不是什麼核心技術(技術還不成熟),很難做出很有深度的產品
『陸』 區塊鏈是下個互聯網風口還是泡沫
區塊鏈技術會改變搜索引擎的
改變http協議成星際搜索
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也是剛需
5G的到來加大了對存儲的需求
區塊鏈去中心化存儲會應用的很快
『柒』 年薪百萬的區塊鏈職位薪酬存在泡沫嗎
這天中午,31歲的郭楊 (化名)剛開完上午的技術會議,接下來還有七八個小時的技術討論等著他,難得有時間從工作中抽離出來和朋友吃個飯,一聽對方說了句「區塊鏈技術總監年薪150萬」,手一抖,碗差點翻了。
張作義現在的目標,就是以相同的方法完成區塊鏈技術在其他場景的改造,他稱,隨著團隊做的越來越多,大家看到有三百多上線的品牌商,已經有將近八千多個商品,就像搭積木一樣,正在一些品牌商合作的基礎上再建立起他合作關系。
郭楊此刻也躊躇滿志。晚間9點,他加完班和朋友在公司食堂一邊用餐,一邊講述區塊鏈項目的最新進展,經歷了區塊鏈行業的起伏,也聽了一些或悲或喜的消息,反倒覺得區塊鏈這項技術更有生命力,更值得去探索。想到此,覺得當下工作讓自己的野心得到了釋放,並期待著建立一份真正屬於區塊鏈技術的事業。
『捌』 區塊鏈有沒有泡沫
無法斷言當下的區塊鏈熱有沒有泡沫。但以投資邏輯來看,所有新興技術的發展總是符合技術炒作曲線,有急劇上升,必有快速下降,以及更長時間的蓄能與積累。
它的大規模商業應用正處在突破的前夜,但你不知道天亮在幾時。因此在這個時候,理性加上足夠的耐心才是最重要的。
微軟、螞蟻金服、谷歌、萬達,樂視、摩根大通、高盛等國際巨頭公司在就盯上了區塊鏈技術,以太坊、DECENT更在實踐中前進。
『玖』 區塊鏈究竟是泡沫,還是未來
也不能說是泡沫,而是毒瘤。說白了就是無發監管。 濃濃的傳銷性質
『拾』 區塊鏈會不會是個泡沫
前兩天火幣集團COO朱嘉偉在湖畔大學的演講,可以參考一下。現在很多國家已經開始了在區塊鏈領域的「搶跑」,泡沫也許存在,但泡沫的存在,恰恰是因為人們對區塊鏈「紅利期「的追求。區塊鏈就算是泡沫,我們也必須擁抱,因為不參與才是最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