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區塊鏈企業面臨的問題

區塊鏈企業面臨的問題

發布時間: 2022-01-31 02:24:12

⑴ 如何運用區塊鏈解決企業問題與發展新事業案例

借: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所得稅 貸:應繳稅費——應繳所得稅借:事業結余 貸: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所得稅之後將事業結余余額按規定在事業基金及專用基金中進行分配

⑵ 我國區塊鏈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目前,我國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是專利多論文代碼少,沒有自主安全可控底層平台,沒有軟硬體一體化平台,將直接導致區塊鏈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技術風險、國外開源平台搶占金融市場的金融風險以及國外開源平台滲透我國實體和虛擬經濟的經濟風險。所以盡快實現區塊鏈應用落地是很重要的,現在各地都在政策扶持下有落地應用,長沙高新區這邊已經正式有區塊鏈項目落地了,叫中芯區塊鏈服務平台,是一個政企服務平台,跟長沙銀行、迪安司法等合作,現在是徵集企業上鏈的階段。

⑶ 區塊鏈公司前景如何

2019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將接近3億美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僅為0.83億美元。2018年全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將達1.6億美元。並預測在2019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將接近3億美元。現階段區塊鏈的總體市場規模較小,這是因為市場上的區塊鏈項目多處於嘗試階段,投入不大。另一方面,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了區塊鏈的潛力,計劃在未來增加預算,受此影響,中國區塊鏈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預計到了2023年的市場支出規模預計達到19.5億美元,2019–2023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0.51%。

2017-2023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區塊鏈發展不利因素分析

1、技術不夠成熟。目前,區塊鏈技術在系統穩定性、應用安全性、業務模式等方面尚未成熟,無法同時滿足「高效低能」、「去中心化」和「安全」等要求。其一,性能問題。區塊鏈上可進行的交易吞吐量不高,目前的區塊容量很小,導致了網路擁堵,高頻次業務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很多項目在也在著手優化,但距離真實的場景例如銀行、證券交易所等的交易吞吐量還有一定距離。其二,共識機制問題。能耗方面,工作量證明等共識演算法能源消耗大、成本高,使得區塊鏈浪費大量全網計算力和對力;種類方面,目前的區塊鏈共識機制種類過少,在未來多樣化的商業場景下,必然需要更加豐富的共識機制相適應。其三,安全性問題。隱私保護、有害信息上鏈、智能合約漏洞、共識機制和私鑰保護、算力攻擊、密碼學演算法安全等問題,都令區塊鏈面臨著平台安全、應用安全的嚴峻形勢。其四,資料庫問題。與傳統資料庫不同,區塊鏈應用需要大量的寫操作、HASH計算以及驗證操作,專門面向區塊鏈的資料庫系統仍是需要突破的難點。

2、應用場景不明確

當前,區塊鏈項目仍處於探索階段,找不到具體的落地場景。目前較為看好的領域有金融、共享經濟、物聯網、公共服務等,但從現有的區塊鏈技術成熟度來看,區塊鏈應用還存在很多問題,離實際使用還有差距。其一,區塊鏈技術的不成熟制約了商業的應用落地,目前隱私保護演算法、共識機制等區塊鏈核心技術雖種類較多,但是普遍來說還不具備商業可用性。其二,區塊鏈的應用模式仍在探索中,區塊鏈的「不可替代」優勢還未體現。區塊鏈本身代表了一種共識系統,應當從一個更高層次去構建一個符合相應商業場景的共識化系統,而不僅僅是做到「業務+區塊鏈」。中國用戶數多,商業場景復雜,而且任何一個商業產品均會牽涉到非常龐大的流量和人口,目前的區塊鏈技術並不能滿足。

3、專業人才稀缺

區塊鏈技術是一門多學科跨領域的技術,其涉及領域主要包含操作系統、網路通訊、密碼學、數學、金融、生產等等,但目前我國在交叉學科、領域方面尚有不足,相關領域人才供給嚴重不足。一方面,研發技術人才缺口大。區塊鏈的技術研發主要集中在Go、Javascript、C和C+等編程語言上,新型的智能合約採用Haskell、Ocaml、Rholang等新型函數式編程語言。在中國的人才市場中具有相關語言資深研發經驗的技術人才有非常大的缺口。另一方面,底層設計人才缺乏。與研發技術人才不同,區塊鏈底層系統架構設計人才要掌握多項交叉學科的專業技能,不僅要深入理解區鏈底層設計原理、兼具各系統架構設計經驗,更要掌握具體應用場景業務邏輯。雖然目前已有部分高等院校展開交叉學科教育、區塊鏈專項技能學科設定,但專業人才仍十分稀缺。

中國區塊鏈發展有利因素分析

1、政策利好推動發展。2017年1月,工信部發布《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區塊鏈等領域創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等要求。2017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提出開展基於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試點應用。2017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研究利用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建立基於供應鏈的信用評價機制。

2018年3月,工信部發布《2018年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標准化工作要點》,提出推動組建全國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全國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標准化委員會。2018年6月,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鼓勵推動邊緣計算、深度學習、區塊鏈等新興前沿技術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研究。

自2016年區塊鏈首次被列入《「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以來,區塊鏈日益受到國家政府的重視與關注,北京、上海、廣東、河北、江蘇、山東、貴州、甘肅、海南等24個省市或地區紛紛推出股利政策,開展對區塊鏈產業鏈布局,積極探索基於區塊鏈的行業應用。

2、區塊鏈產業逐漸形成

目前,我國區塊鏈技術持續創新,區塊鏈產業逐漸形成,開始在供應鏈金融、徵信、產品溯源、版權交易、數字身份、電子證據等領域應用,有望推動我國經濟體系實現技術變革,組織變革和效率變革,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作出重要貢獻。隨著創業者和資本的不斷湧入,企業數量的快速增加。區塊鏈應用將加快落地,助推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利用區塊鏈技術為實體經濟「降成本」、「提效率」,助推傳統產業規范發展。此外,區塊鏈技術正在衍生為新業態,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區塊鏈技術正在推動新一輪的商業模式變革,成為打造誠信社會體系的重要支撐。

3、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在過去,實體紙幣的流通是很難追溯的,但有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之後,所有數字化資產的流向都將有「鏈」可查。比如在金融領域,區塊鏈有望能夠解決支付領域的痛點和難點,可以降低交易的復雜性,提升交易端到端的速度,降低交易過程中的溝通成本,提高交易記錄的透明度和不可篡改性。金融機構特別是跨境金融機構間的對賬、清算、結算的成本一直很高,還有復雜的手工流程,而區塊鏈技術具有數據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其應用有助於降低金融機構間的對賬成本及爭議解決的成本,能顯著提高支付業務的處理速度及效率,還使小額跨境支付成為可能。除此之外,區塊鏈的應用還將延伸到醫療健康、教育、慈善公益、社會管理等多個領域,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⑷ 區塊鏈遇到的瓶頸是什麼具體內容是什麼

區塊鏈技術人人知道,但區塊鏈的問題也層出不窮。
比如,一般企業缺乏大型企業生態基礎設施,缺少成熟的應用,缺少開發者和存在不成熟的中間件和工具,而在區塊鏈所建立的網路系統中,每一個區塊所能承載的數據信息都是真實、安全的,因此對於區塊鏈技術的研發需要對參與者的專業知識水平有較高的技術要求。中小企業憑借自身單薄的技術團隊發展區塊鏈技術自然不易。
未來的金窩窩將繼續挖掘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領域運用的價值,發揮大數據服務的優勢,讓用戶行為增值,讓中小企業的發展破冰,構建真實、高效、安全、誠信的互聯網命運共同體。

⑸ 對於中小企業、傳統製造業企業,對於區塊鏈的應用會有哪些問題

對於中小企業和傳統製造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存在著管理觀念落後、人力資源教育投入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對於區塊鏈技術與人力資源管理的結合,存在較大疑慮。同時由於資金等問題,區塊鏈在中小企業、傳統製造業中的應用還有待突破。具體更多區塊鏈應用還請在官方公眾號「中芯區塊鏈服務平台」進行查看。

⑹ 區塊鏈企業服務主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人人鏈區塊鏈服務,讓用戶在彈性、開放的雲端上能夠快速構建自己的 IT基礎設施和區塊鏈服務。使用 BaaS 可以極大降低您實現區塊鏈底層技術的成本,簡化區塊鏈構建和運維工作,同時面對各行業領域場景,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一站式快速交付定製 BaaS。

⑺ 區塊鏈,如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困局

近年來,企業欠薪、老闆跑路已經成為了大家在新聞上習以為常的家常便飯,「江南皮革廠」的段子也是時不時出沒在社交媒體上,這些已經不新的「新聞」反復地提醒著大家,多年來企業融資的老難題已經成為長期懸而未決的「新」困境,所有人都在想有沒有什麼可以破題的辦法,伴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也許區塊鏈正在給這個老問題提出新思路?

經濟視角觀天下 微信公眾號【江瀚視野觀察】ID:jianghanview

⑻ 區塊鏈企業應用新機會與挑戰

區塊鏈企業應用新機會與挑戰
新的技術都來自現有技術模塊的組合,組合的威力一旦疊加,會激發經濟帶來指數級的增長,經濟是技術進化的一種表達形式。

區塊鏈其實就是幾種技術的一種組合,包括點對點通訊(P2P)、以及分布式賬本(又稱分布式存儲)還有非對稱加密等等。這些技術一旦組合起來,對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和經濟形態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這些影響正在顯露出來——現在世界進入了一個叫做自動化全球的時代,是我們現在的信息化的第四階段。
我們可以把從九十年代開啟的互聯網時代,一直到以Facebook等社交媒體為代表的時代,叫做前互聯網時代,即互聯網經濟的上半場。這個上半場的規則核心是提高生產力,很多的技術,其實並沒有特別改變企業和經濟的形態,還是通過提高生產力來實現經濟的躍遷。現在新的規則,叫做自動化全球網路經濟時代,規則核心是增強聯系和改進生產關系,比如像開啟了一種新的商業形態的共享經濟。但是現有的共享經濟的形態,還是以中心化的互聯網企業為核心構建的經濟模式。目前的共享單車、滴滴,它們是一個單向的經濟模式,其實並沒有將價值的增長、提升反哺給用戶。
自動化的全球時代,不僅需要像人工智慧、區塊鏈邊緣計算等等這些提升生產力的技術,更主要的還是需要有一種改進生產關系的新模式。區塊鏈其實就是這樣的一種新的技術,可以給大家帶來商業模式的一種新的轉移。
所以未來已來,現在的八大核心技術,包括區塊鏈、物聯網、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人工智慧、機器人、無人機、3d列印等,其中只有區塊鏈做到了改進生產關系、增強聯系的技術。
微軟認為像混合現實、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這樣的技術都是未來不斷提升生產力的革命性新技術。但是其實,區塊鏈並不是新技術,他只是現有技術的一些組合,它的價值在於打造了一個信任的平台。就像Fast Company(《快公司》)的創始人阿蘭韋伯說的:新經濟始於技術,終於信任。
2015年11月份,《經濟學人》的雜志封面,叫做trustmachine,就是信任的機器,即區塊鏈的承諾。其實它就是從這個角度來宣告:區塊鏈技術其實是未來互聯網3.0的核心技術,這個技術會通過上層應用,逐漸傳導至整個社會經濟生活的眾多環節,為眾多商業模式、行業運行和治理體系帶來創新。區塊鏈構建的是一種新型的、以價值為核心的互聯網,而不是像老一代,以信息為核心的互聯網。
二 區塊鏈+ vs. 互聯網+
區塊鏈將信任機制和技術融合在一起,會對世界帶來很大的變革。
在2005年以前的Web 1.0的時代,電商網路門戶的創業者基本上就是用一個大門戶,一對多的方式進行創業的。
Web 2.0時代,是社交網路和共享經濟的時代,但是在這個生態里,核心企業還是中心化的,壟斷用戶關系和大量數據,享受用戶貢獻的價值,並且可以任意決定規則。這樣的話,所謂的這種互聯網+對傳統企業就是一種有傷害的信息化模式。
Web 3.0時代,是基於區塊鏈價值網路的全球新型共享經濟,它是去中心化的,所以就不會出現寡頭對創新的壟斷,交互會更加自發,協作的范圍也會更廣泛,影響也會更全面、更深入。
所以,對傳統企業或者傳統行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最佳方式並不是互聯網+,而是區塊鏈+。因為互聯網+還是需要依託一個中心化的、古典互聯網的企業。雖然現在像阿里、騰訊、京東、小米這樣的公司如日中天,但本質上它們還是中心化的企業,它們在制定生態圈的游戲規則,壟斷客戶關系和數據。
我們把區塊鏈+叫做web3.0,它其實比傳統的互聯網企業和互聯網生態化企業具有更高的維度。在過去信息匱乏的時候,需要構建層級架構和中心,來提升整個的信息傳導效率。但是當信息足夠充足的時候,那麼其實對等關系(P2P)的這種網路會逐漸取而代之,而且這種對等關系的這種網路連接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個高維加分型的價值網。依託於這種網路體系形成的企業,我們把它叫做共識經濟社群化的企業。
區塊鏈+的這種高維的商業模式,比現有的互聯網生態或互聯網+企業這樣的公司,有更強的面向未來的想像空間。那這里回顧一下大多數傳統企業:一維公司是做工程的,主要的商業模式其實就是尋租、資源壟斷、做客戶關系;二維的產品公司有一定的產品研發和營銷的能力,但這兩種都是工業經濟時代的公司形態,它的價值曲線是線性的,投入一就收獲一,投入十就收獲十。所以馬雲那樣千億美金市值的公司,事實上由於有這么多年的積累,其實是符合傳統的新古典主義的經濟增長形態的,而且它的邊際收益是遞減的。
到了三維互聯網服務公司,因為增加了線上服務維度,開始有了數據增值的服務,它的核心是低成本的客戶覆蓋,降低了對客戶的服務成本,所以適應力可以高過二維,這種形態的公司市盈率可高達二十倍以上。第三維的公司可以進一步開放API,讓第三方在他的平台上開發更多的應用,同時可以把服務的提供方和用戶銜接在一起,形成一種在線市場,這就構成了平台公司,平台公司的市盈率的可超過四十倍。
當平台化公司進一步開放能力,將數據網路品牌和用戶等資源與投資服務組合在一起,為合作夥伴賦能的時候,就會變成像BAT這樣的互聯網生態企業,這種生態化集群的互聯網企業,市盈率甚至會超過一百倍。
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公司在拚命鼓吹互聯網+。其實互聯網+對傳統企業並沒有創造新的價值,只不過就是用吸星大法,把傳統企業的數據客戶關系渠道等等全部吸到互聯網的生態公司上面了。它們對傳統企業僅僅是起到了顛覆作用,但是並沒有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它們還是以自己企業為核心的價值生態圈。
大家給馬雲的公司貢獻了這么多年,連續貢獻了這么多交易、數據去支撐他的企業市盈率。如果大家覺得這不是一個特別公平的方式,那我們現在就有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這就是區塊鏈。通過區塊鏈+行業形成一種聯盟化的生態,也就是聯盟鏈,即使是不發幣,也可以比現有互聯網企業有更高的維度,因為這是面向行業的一個跨組織和跨平台的業務流程,一個安全的分布式共享,這將徹底顛覆傳統企業的所有權模式。
區塊鏈用共識機制和信仰來連接企業,這就形成了一個行業鏈,一個去中心化的全民所有權的社會化企業,不需要通過第三方就可以把信任和安全機制內嵌在整個行業鏈的自主和約里,而且所有相關方的數據在鏈上都會得到尊重和保護。同時未來如果可以把C端的用戶一起加入進來,再通過數字貨幣,通證或者代幣,可以增加新的商業模式維度、開拓更大的價值空間。也就是把所有的業務跟B2C的業務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全員的行業宮殿。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區塊鏈3.0為大家帶來的商業模式的美好前景,它完全是基於去中心化的高維的價值網。我給大家列了一些在這個領域的創業項目公司,無論是在分布式雲存儲、去中心化的安全社交、分布式身份管理、分布式的版權和數字資產管理、物聯網智能合約、公共治理防偽反欺詐、數字市場交易預測等哪個領域,現在都有很多的3.0創意創新公司。
三 區塊鏈的機遇挑戰
現在大多數落地的項目,由於區塊鏈技術天生的屬性,比較容易結合金融和數字資產管理,但其實我們也看到傳統行業也越來越多的有結合區塊鏈的新機會,這個市場到2025年會達到1760億美金,到2030年,就會達到3.1萬億美金,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非常龐大的數字。
中國奇怪的創業項目其實也不少,但是現在去年政府有一些限制。不過今後政府會對數字貨幣有一些新的合規性的一些要求,之後會逐步再放開對區塊鏈基礎設施的限制。
2018年是企業上鏈非常關鍵的一年,這就相當於二十年前你跟企業去談企業上網,大家聽著像天方夜譚一樣陌生,也不知道如何下手。但是早早做企業上網探索的人,恰恰就是1997年到2000年前後的這一批先行者,他們最後成為上一代古典互聯網的弄潮兒。所以對傳統企業來說, 2018年是一個非常關鍵機會。
區塊鏈+主要應用場景,其實無非是基於區塊鏈的核心技術的幾個領域,像數字身份管理、數字資產管理、分布式應用的開發和部署,以及智能合約的開發和服務,這四個主要的應用場景結合行業的一些特徵,來為企業提供應用落地的服務。
四 區塊鏈的理論先驅
所以企業需要在這一輪的機會里充分刷新認知,把底層的商業操作系統升級。這里充滿一些顛覆式的創新,給傳統行業和大眾對古典互聯網逆襲的機會。我這里列了幾本書,大家如果有時間可以去看看,對區塊鏈會有更深入的了解。雖然這些書有些寫於三十年代、七十年代,但是經典總是具有指導意義的。

最著名的是熊彼得的經濟發展理論,他認為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
然後托馬斯?庫恩提出的是技術的範式革命不是連續的,在一定的階段它會造成新的革命,當革命來臨的時候,很多的傳統企業會消亡,但同時新技術建立的商業模式和經濟形態就會爆發。
克里斯坦森的主要貢獻,是對於傳統企業如何把握機會、避免創新者的窘境、擁抱新機會實現轉型創新有重要意義。
英國的管理學大師,查爾斯漢迪,他現在的這本書叫《第二曲線》,主要也是提到傳統企業如何藉助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的這個創新來實現跨越和轉型。
五 跨越第二曲線

在跨越第二曲線方面,其實微軟自身的經驗和教訓也值得借鑒。大家都知道微軟是PC時代的霸主,當時整個行業百分之七十六的利潤都被微軟和Intel瓜分,但是同時也陷入了創新者的窘境,恰恰是PC的成功,使微軟錯過了移動互聯網的機會,讓蘋果等等的企業反超,但是微軟還好沒有錯過雲計算的機會,微軟在AI上的提前布局,使得微軟在全球的智能雲和區塊鏈方面有很大的領先優勢。這些經驗和教訓可以總結出來幫助傳統企業實現數字化的轉型。
微軟在人工智慧主導的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邊緣計算、混合現實層面又把握住了機會。實現了第二曲線的跨越,而且後面微軟還有會有新的一些布局,比如量子計算等等,都是微軟自身的一些成功經驗。當然也有一些失敗的教訓,在移動互聯網方面,微軟還收購諾基亞,其實諾基亞已經完全不值得收購,因為諾基亞從第一條曲線就沒有跨越到第二曲線,諾基亞在移動互聯網方面,會被外部從來沒做過移動互聯網的公司輕易擊敗。
這種企業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或者叫新舊動能轉換,主要就是幫助傳統企業連接外部的創業者,通過命題孵化創業項目,實現轉型創新,所以需要藉助一種新型的企業外包的創新孵化方式。因為如果企業內部自己來做孵化,那還是跟第一曲線的業務軌跡綁定,所以它只能是增量創新,提升現有的產品或服務的效率。對於第二創新來說,它需要允許一定試錯空間,所以他需要通過用新的方法論來指導顛覆式創新。
它需要面向的是價值創造和增長,而且不能和當前核心業務綁定,因為一旦和當前核心業務綁定,所有的績效考核管理機制將會陷入到過分的路徑依賴,造成鎖定。這樣的話就跳不出原有的業務邊界,就看不到外面市場的變化,這也是諾基亞失敗的原因。諾基亞在傳統的移動手機方面做得精益求精,企業的管理效率很好。所以在被微軟收購的時候,諾基亞還不知道到底自己是怎麼輸的。
諾基亞的失敗其實就是因為沒有看到:顛覆你的不一定來自於你的行業內部,也有可能是來自外部的入侵者。也就是像《三體》里所說的:我消滅你,其實與你無關。
第二曲線計劃的就是避免傳統企業陷入自己自身的業務發展軌跡不能自拔,所以企業需要轉型定製的加速器幫他開拓新業務方向。而且這需要一種機制保障,因為原來的企業內部孵化來自於內部組織結構流程,所以一定要用外部的孵化方式,直接招募外面的創業者補充新鮮血液,然後通過雜交來實現轉型創新,更要關注外部的市場和合作夥伴。
這樣會給創業者極大的自由度,然後通過公司股權的設置,以高風險回報比來激勵,企業作為一個賦能者,給予業務資源、啟動資金,但是不要過分干涉創業項目自身的運營和發展。企業所需要做的就是觀察,然後給予反饋,然後等待。這樣的項目如果能孵化出來,對擴展企業邊界、活化企業生態將會有很大動力。
六 區塊鏈的應用場景
接下來簡單介紹幾個區塊鏈應用場景:

一是區塊鏈+跨境貿易金融服務。其實這其中涉及到很多方案,包括出口商、進口商,開證行開具信用證(LoC)等等,這些其實需要一種機制,能進行跨機構、跨組織、跨平台之間安全的共享數據,而區塊鏈正好可以保證解決方案的實現。並通過智能合約自動化,當各種條件滿足以後,來進行清算和結算支付,不需要人工的參與就可以自動化的完成。
跨境涉及到多方的貿易金融,如果按照現有的方式,各方之間因為都有自己的一些系統,一些程序都需要反復地進行,對帳需要通過郵件和傳真進行確認,完成一筆貿易金融服務可能需要三到五周時間。
現在通過區塊鏈,貿易金融上的各方都可以共享賬本上的數據,聯盟鏈的成員單位都可以同步更新,利用智能合約可以實現多方的自動同步執行,這樣可以把端到端的業務流程從三到五周縮短到兩三天,而且可以把原來需要反復確認的操作,極大地簡化,僅需要5步左右就可以實現一個貿易金融的閉環。

區塊鏈也可以用來提升醫療健康服務。患者有一定權力決定將自己的病史等信息分享給誰,分享到什麼程度,分享多長時間等等。傳統的、分散的醫療葯物研發體檢等等機構系統沒辦法做到的問題,區塊鏈可以非常有效地解決,這就需要建立個人健康的數據銀行。

區塊鏈也可以用來做冷鏈物流、端到端的食品安全溯源服務。食品從原產地到屠宰加工、運輸,這過程中所有的數據參數都可以上鏈,這將提供一個端到端的安全保障。
這里舉個例子,挪威的這個三文魚就是通過一家區塊鏈公司在做一個食品安全的溯源,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所有的各方的數據都上了鏈,之後他可以通過自助智能合約,按照事件觸發實現供應鏈金融的支付清算,這樣做極大地提高了整個供應鏈的效率。

區塊鏈在教育和就業市場也可以提供服務,學校研究機構、考試機構、僱主、政府部門都能安全地共享學生的學歷、證書、論文等數據。

最關鍵的是區塊鏈還可以實現P2P點對點的、微電網的電力交易或者能源交易服務。舉個例子,布魯克林區的老城改造中,房屋屋頂都增加了光伏太陽能板用於發電。發的電並不是賣給電力能源公司,而是做成小區的微電網,然後通過虛擬貨幣進行交易。
這個模式可以進一步擴展,可以把屋頂生產的太陽能進一步作為分布式的充電樁,然後內部的家庭用電、安防用電、智能門鎖等都可以上到這個區塊鏈里,來進行整體的共享服務。

熱點內容
數字貨幣超短線交易平台 發布:2025-07-20 15:57:15 瀏覽:289
創造以太坊錢包 發布:2025-07-20 15:54:15 瀏覽:947
trx4什麼輪胎好 發布:2025-07-20 15:30:20 瀏覽:751
以太坊7月19日新聞 發布:2025-07-20 15:10:27 瀏覽:296
深圳中網雲區塊鏈 發布:2025-07-20 15:05:52 瀏覽:489
eth計劃2021年 發布:2025-07-20 14:55:41 瀏覽:666
比特幣自面市以來的漲跌 發布:2025-07-20 14:43:56 瀏覽:589
礦機排氣扇 發布:2025-07-20 14:42:41 瀏覽:981
區塊鏈對小微企業 發布:2025-07-20 14:41:48 瀏覽:160
醫美區塊鏈白皮書下載 發布:2025-07-20 14:41:45 瀏覽: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