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區塊鏈技術安全規范
❶ 區塊鏈能增強金融風控說法不正確
區塊鏈能增強金融風控的說法是正確的。
風險控制是金融領域必不可少的一環。近些年,為了實現更精準、更高效的風控,金融機構紛紛引進了大數據技術。資金的真實需求和流向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房地產市場的非理性上漲。區塊鏈技術可以在互聯網互利共盈的發展目標下,有效規避和防範風險。實現互聯網金融的可持續、均衡的發展。
拓展資料:一.區塊鏈1技術主要應用領域有哪些
區塊鏈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加密貨幣體系的核心支撐技術。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優勢是去中心化,能夠通過運用數據加密、時間戳、分布式共識和經濟激勵等手段,在節點無需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統中實現基於去中心化信用的點對點交易、協調與協作,從而為解決中心化機構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數據存儲不安全等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區塊鏈的應用領域有數字貨幣、通證、金融、防偽溯源、隱私保護、供應鏈、娛樂等等,區塊鏈、比特幣的火爆,不少相關的top域名都被注冊,對域名行業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二.區塊鏈的三大核心技術是什麼
1.區塊鏈的鏈接
顧名思義,區塊鏈即由一個個區塊組成的鏈。每個區塊分為區塊頭和區塊體(含交易數據)兩個部分。區塊頭包括用來實現區塊鏈接的前一區塊的哈希(PrevHash)值(又稱散列值)和用於計算挖礦難度的隨機數(nonce)。前一區塊的哈希值實際是上一個區塊頭部的哈希值,而計算隨機數規則決定了哪個礦工可以獲得記錄區塊的權力。
2.共識機制
區塊鏈是伴隨比特幣誕生的,是比特幣的基礎技術架構。可以將區塊鏈理解為一個基於互聯網的去中心化記賬系統。類似比特幣這樣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系統,要求在沒有中心節點的情況下保證各個誠實節點記賬的一致性,就需要區塊鏈來完成。所以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是在沒有中心控制的情況下,在互相沒有信任基礎的個體之間就交易的合法性等達成共識的共識機制。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目前主要有4類:PoW、PoS、DPoS、分布式一致性演算法。
❷ 什麼是區塊鏈技術,對銀行業有什麼影響
區塊鏈是一種可以完全改變金融系統底層設計的技術,因為可以實現所有市場參與人對市場中所有資產的所有權與交易記錄的無差別記錄,所以可以完全消滅掉清算和託管這些在交易前中後進行所有權確認的中間環節;另外,區塊鏈作為一種電子信息記錄,可以結合計算機演算法實現交易的自動化,即智能合約。區塊鏈結合其他金融技術有許多衍生應用,每種均可以將一類市場中介替代。區塊鏈之於金融服務,如同TCP/IP之於互聯網:一旦底層標准得到認可與普及,類似比特幣和R3的具體應用將會出現在金融服務的每個角落裡。比特幣就是利用區塊鏈技術來進行查詢記錄了,比如我自己在Haobtc注冊了賬號,然後轉幣出去,我就需要到賬戶內的區塊瀏覽器那邊查詢或者到BTC那邊的區塊瀏覽器去查詢狀態,這樣區塊鏈的技術就幫我解決了日常中轉幣查詢的問題。
❸ 學習區塊鏈技術需要什麼條件
從目前的區塊鏈領域的人才需求來看,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1.搭建基於DLT技術的分布式賬本應用,在DLT上實現客戶要求的業務需求。這類領域目前比較出名的就是瑞波了。所以DLT是什麼意思,看看瑞波在做什麼你就懂了。
2.在已有的公鏈上開發自己的應用,目前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在做這個。這一類的特點也是門檻低、商業潛力大、風險也較低。
3.公司開發自己的公鏈,這一類的未來潛力最大,但是風險與技術難度也是最高。
4.區塊鏈生態基礎設施類。比如說移動錢包、硬體冷錢包、交易平台、區塊鏈內容平台等等,這一類是目前商業利潤最高的區塊鏈產業,相對來說門檻低、風險低,但是競爭者非常多。
如果從技術切入,需要學習哪些語言與知識呢?
對於第一類來說,go語言是必要的,因為DLT基本以go語言為主,同時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應用開發的能力,因為交付給客戶的必定是一個軟體而不是一堆命令行源程序。而對於第二類來講,目前智能合約的主流還是以太坊智能合約的solidity語言,所以如果想要進入第二類的企業,就需要以以太坊來入手。第三類的公鏈開發,主流的是c++和go,但也有不少有名項目是以rust實現的,比如說:Facebook的libra、火幣公鏈的nervos等等。第四類實際上則與區塊鏈技術的關系不算太大,因為諸如交易平台這樣的開發並不需要區塊鏈技術。
而除了以上的技術硬實力以外,區塊鏈公司更偏愛的人才是「斜杠青年」,也就是同時掌握多領域知識的人才,這里主要也分為三大類:金融與區塊鏈、內容運營與區塊鏈、社區運營與區塊鏈。而在這裡面,第三類人才又是最為稀少的,因為大多數技術型人才都不善於溝通與交流,但是區塊鏈由於其分布式的特點,又特別需要社區的共同發力來創建與維護一條鏈。
最後,很多人誤以為區塊鏈是個全新的行業、區塊鏈與傳統領域完全不搭,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從上述所寫來看,你也可以發現區塊鏈說到底最後還是要解決現實中的實際需求,不同的只是解決需求的工具變了,所以不要以為只懂區塊鏈就可以大殺四方,選好要切入的需求領域,具備那個需求領域所需要的基本知識還是非常重要的。
區塊鏈的應用領域有數字貨幣、通證、金融、防偽溯源、隱私保護、供應鏈、娛樂等等,區塊鏈、比特幣的火爆,不少相關的top域名都被注冊,對域名行業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❹ 區塊鏈技術標准體系已經完善了嗎
日前有專家表示,區塊鏈就像是1992年的互聯網,標准化還沒有完全做完,應用和推廣還會受到限制,處在早期的技術儲備階段,一旦有了標准,各種技術研發才能走得下去。
目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2018年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要積極推進標准化建設,「區塊鏈要有一個新的技術標准體系,特別是還要建立一個權威的第三方認證的系統,這是區塊鏈金融發展的當務之急」。
雖然從目前來看,監管層對區塊鏈相當關注,但主要是集中於金融領域,特別是去年下半年對虛擬貨幣和ICO(首次幣發行)採取了嚴控措,從區塊鏈整個行業的發展來看,法律和監管仍然相對滯後。與海外先進國家相比較,缺乏對區塊鏈進行定義並管理其交易和交易平台的專門法律。
希望區塊鏈的標准可以早日完善。
內容來源:比特110網
❺ 為什麼區塊鏈技術最適合應用於金融行業
區塊鏈是一種革命性的底層技術,最初的功能是記賬,作為一個分布式的總賬本,能夠解決賬本的信用問題、公證問題、審計問題、確權問題等等,可以解決實體資產的數字化需求等問題。區塊鏈應用場景具有「新型資料庫、多業務主體、彼此不互信」三大特點。金融行業具備參與者之間信任度較低、交易記錄安全性和完備性要求高的特點,與區塊鏈技術應用特點十分契合,因此,金融服務業是目前區塊鏈技術落地項目最多、場景最為豐富的行業之一,如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徵信與風險控制等。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不僅能改革金融基礎建設,更是從監管、交易、徵信、虛擬貨幣等場景起到增效作用。比如,在傳統金融環境下,監管是通過各個業務組織上報數據的形式來管理,這樣會造成許多弊端,如:企業「黑盒」操作、決策延遲等。但在區塊鏈金融下,通過信息透明度及穿透性,區域中心化的一些優勢,監管當局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所有的業務信息。目前如狐狸金服等互聯網金融公司都在大力發展區塊鏈技術,通過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儲等特點,增強用戶信息管理,為監管增效。
❻ 區塊鏈行業什麼時候有個標准或准則什麼的
2016年9月,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成立了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委員會(ISO/TC 307),負責制定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領域的國際標准。2017年3月,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承擔ISO/TC 307國內技術對口單位。2019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籌建全國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單位為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目前,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負責對區塊鏈系統進行是否符合區塊鏈標準的軟體測試,測試通過後,頒發相關證書。深圳區塊鏈行業將加快標准化發展。6月11日,第四屆中國區塊鏈開發大賽暨區塊鏈國家標准及系統測試標准廣東研討會在深圳舉行,首個可專業進行國家標准申報測試的區塊鏈標准化測評工作站在深圳率先成立。
❼ 區塊鏈技術的標准化是什麼
2016年9月,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成立了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委員會(ISO/TC 307),負責制定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領域的國際標准。2017年3月,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承擔ISO/TC 307國內技術對口單位。2019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籌建全國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單位為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目前,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負責對區塊鏈系統進行是否符合區塊鏈標準的軟體測試,測試通過後,頒發相關證書。深圳區塊鏈行業將加快標准化發展。2020年6月11日,第四屆中國區塊鏈開發大賽暨區塊鏈國家標准及系統測試標准廣東研討會在深圳舉行,首個可專業進行國家標准申報測試的區塊鏈標准化測評工作站在深圳率先成立。
❽ 區塊鏈技術國家標准什麼時候完成
我國已著手建立區塊鏈國家標准,以從頂層設計推動區塊鏈標准體系建設,預計最快將於2019年底完成。
對此,北京華順信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趙武也表示,區塊鏈雖然具備顛覆性的技術潛力,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區塊鏈仍處於初期,遠遠沒有達到可以顛覆世界的階段。
俞克群強調,自主可控的區塊鏈網路,意在技術上不能受制於人,同時也可以促進區塊鏈健康發展。安全是區塊鏈未來的生命,只有本身的安全才能使得區塊鏈技術落地。這就要求我們在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同時,必須並重發展其安全屬性,甚至是超前發展。
對此,李鳴也表示,標准中重要一塊是信息安全的標准,也可以看出安全對於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性。他同時指出,區塊鏈標準的制定不意味著會快速推進行業發展,而是給行業一定指引。此前,中國在國際知識產權和標准等方面吃過很多虧,在區塊鏈方面,中國目前已經形成了國際化區塊鏈方面的200多項專利,甚至已站在世界技術前列。因此,我們也需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話語權。
內容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