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三分鍾帶你認識區塊鏈
A. 什麼是區塊鏈技術區塊鏈到底是什麼什麼叫區塊鏈
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 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
【基礎架構】
一般說來,區塊鏈系統由數據層、網路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組成。 其中,數據層封裝了底層數據區塊以及相關的數據加密和時間戳等基礎數據和基本演算法;網路層則包括分布式組網機制、數據傳播機制和數據驗證機制等;共識層主要封裝網路節點的各類共識演算法;激勵層將經濟因素集成到區塊鏈技術體系中來,主要包括經濟激勵的發行機制和分配機制等;合約層主要封裝各類腳本、演算法和智能合約,是區塊鏈可編程特性的基礎;應用層則封裝了區塊鏈的各種應用場景和案例。該模型中,基於時間戳的鏈式區塊結構、分布式節點的共識機制、基於共識算力的經濟激勵和靈活可編程的智能合約是區塊鏈技術最具代表性的創新點 。
拓展資料:
【區塊鏈核心技術】
區塊鏈主要解決的交易的信任和安全問題,因此它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四個技術創新:
1.分布式賬本,就是交易記賬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個節點共同完成,而且每一個節點都記錄的是完整的賬目,因此它們都可以參與監督交易合法性,同時也可以共同為其作證。
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區塊鏈每個節點都按照塊鏈式結構存儲完整的數據,傳統分布式存儲一般是將數據按照一定的規則分成多份進行存儲。二是區塊鏈每個節點存儲都是獨立的、地位等同的,依靠共識機制保證存儲的一致性,而傳統分布式存儲一般是通過中心節點往其他備份節點同步數據。
沒有任何一個節點可以單獨記錄賬本數據,從而避免了單一記賬人被控制或者被賄賂而記假賬的可能性。也由於記賬節點足夠多,理論上講除非所有的節點被破壞,否則賬目就不會丟失,從而保證了賬目數據的安全性。
2.非對稱加密和授權技術,存儲在區塊鏈上的交易信息是公開的,但是賬戶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在數據擁有者授權的情況下才能訪問到,從而保證了數據的安全和個人的隱私。
3.共識機制,就是所有記賬節點之間怎麼達成共識,去認定一個記錄的有效性,這既是認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區塊鏈提出了四種不同的共識機制,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具備「少數服從多數」以及「人人平等」的特點,其中「少數服從多數」並不完全指節點個數,也可以是計算能力、股權數或者其他的計算機可以比較的特徵量。「人人平等」是當節點滿足條件時,所有節點都有權優先提出共識結果、直接被其他節點認同後並最後有可能成為最終共識結果。
4.智能合約,智能合約是基於這些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數據,可以自動化的執行一些預先定義好的規則和條款。以保險為例,如果說每個人的信息(包括醫療信息和風險發生的信息)都是真實可信的,那就很容易的在一些標准化的保險產品中,去進行自動化的理賠。
在保險公司的日常業務中,雖然交易不像銀行和證券行業那樣頻繁,但是對可信數據的依賴是有增無減。因此,筆者認為利用區塊鏈技術,從數據管理的角度切入,能夠有效地幫助保險公司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具體來講主要分投保人風險管理和保險公司的風險監督。
區塊鏈-網路
B. 區塊鏈有哪些特點
區塊鏈特點:1.安全:不受任何人或實體攻擊;2.任何信息不可篡改;3.可溯源,網路中的所有節點均可訪問;4.去中心化,無第三方。關於區塊鏈消息,可以在 密碼財經了解。
C. 簡單的解釋一下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是一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資料庫,存儲於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基於這些特徵,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了可靠的「合作」機制,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
2019年1月1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2019年10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區塊鏈」已走進大眾視野,成為社會的關注焦點。
2019年12月2日,該詞入選《咬文嚼字》2019年十大流行語。
(3)科普三分鍾帶你認識區塊鏈擴展閱讀:
區塊鏈金融應用:
2016年起,各大金融巨頭們也聞風而動,紛紛開展區塊鏈創新項目,探討在各種金融場景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可能性。特別是普銀集團率先開創了「區塊鏈+」本位制數字貨幣的先河。
本位制數字貨幣是資產經過第三方機構完成鑒定、評估、確權、保險等流程,經過縝密的數字演算法寫入區塊鏈,形成資產與數字貨幣之間的本位對應關系,稱之為本位制數字貨幣。
為了實現區塊鏈金融大跨越大發展,為了推動中國經濟新發展,加速全球資產流通,實現一代代人為之奮斗不已的復興夢想,普銀集團將於2016年12月9日在貴州舉行普銀區塊鏈金融貴陽戰略發布儀式;
會上將就區塊鏈實現資產的數字化流通、區塊鏈金融交易模式、並對區塊鏈服務與社會公共產業的應用落地展開探討。此次大會將標志著區塊鏈金融落地應用的開始,標志著全新金融生態的變革與發展。
D. 區塊鏈是什麼概念
區塊鏈是一個可以共同記賬的數字賬本,會記錄所有曾經發生並經過系統一致認可的交易。相當於全家總動員的方式記賬,你在記賬,你爸爸和媽媽也在記賬,他們都能看到總賬,但是已經被保存的信息就無法再被篡改。
2008年由中本聰第一次提出了區塊鏈的概念。隨後區塊鏈成為了電子貨幣比特幣的核心組成部分,是作為所有交易的公共賬簿。通過利用點對點網路和分布式時間戳伺服器,區塊鏈資料庫能夠進行自主管理。
(4)科普三分鍾帶你認識區塊鏈擴展閱讀:
區塊鏈的類型
1、公有區塊鏈
世界上任何個體或者團體都可以發送交易,且交易能夠獲得該區塊鏈的有效確認,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其共識過程。公有區塊鏈是最早的區塊鏈,也是應用最廣泛的區塊鏈,各大bitcoins系列的虛擬數字貨幣均基於公有區塊鏈,世界上有且僅有一條該幣種對應的區塊鏈。
2、聯合(行業)區塊鏈
行業區塊鏈(Consortium Block Chains):由某個群體內部指定多個預選的節點為記賬人,每個塊的生成由所有的預選節點共同決定(預選節點參與共識過程),其他接入節點可以參與交易,但不過問記賬過程(本質上還是託管記賬,只是變成分布式記賬,預選節點的多少,如何決定每個塊的記賬者成為該區塊鏈的主要風險點),其他任何人可以通過該區塊鏈開放的API進行限定查詢。
3、私有區塊鏈
僅僅使用區塊鏈的總賬技術進行記賬,可以是一個公司,也可以是個人,獨享該區塊鏈的寫入許可權,本鏈與其他的分布式存儲方案沒有太大區別。
E. 如何簡單易懂的了解區塊鏈
區塊鏈,是一種技術,它解決的是市場經濟中最核心的「信任」問題,把陌生人之間的信任成本降到極低的水平。
市場經濟中有一樣至關重要的東西,這就是「信任」。假如沒有信任,任何交易都不可能成立。你到萊場買菜,如果你不相信蔬萊里農葯含量達標,你就不會跟那個萊販子交易;你到小店買瓶水,如果店員不相信你給的是真鈔,也不會把水賣給你。
傳統的小農經濟是熟人經濟,交易規模僅限於居住范圍附近比較熟悉的人們之間,因為熟人騙你,他就會失去你這個社交關系,並且弄壞他在整個熟人圈子裡的名聲。相比陌生人,我們相信熟人欺騙我們的可能性比較低。
所以,一旦超出熟人范圍,我們需要用很高的成本來識別一個陌生人會不會騙我,我怎麼規避被騙的風險。這種情況就會阻礙交易,限制交易。
此外,不同種族、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等,都會天然存在這種信任問題。
那麼我們現在身處的市場經濟,為什麼能有那麼多陌生人之間的交易呢?因為誕生了新的機制,解決了陌生人間的信任問題。
到目前為止,解決信任問題的最重要的機制,就是「信任中介」機構和模式。
只要你和陌生人,都信任一個第三方機構,那可以通過這個第三方機構來解決你們之間的信任問題。
這個第三方機構,我們把它叫做信任中介。政府、銀行都是信任中介。
你辛苦生產出來的商品賣給一個陌生人,換來一疊人民幣紙鈔,你覺得沒問題,那是背後有因為發鈔銀行的信用、政府權威的保證,保證了紙鈔的幣值和有效性。否則,賣東西,換來幾張普通紙頭,誰願意?
在全球村時代、互聯網時代,買你東西的人可能是不會見面、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信任度更低了,因此支付寶承擔起信任中介作用,買家先把貨款付到支付寶的賬上,等到收到貨了,確認沒問題,再同意把貨款打給賣家。淘寶等電商在短短十幾年間快速繁榮起來。
信任中介在交易體系中,處於一個中心位置,所有的交易,都要通過它來解決信任問題。
但是,信任中介本身的成本,往往很巨大。
政府作為信任中介,每年要收多少交易稅?最賺錢的行業是哪個?金融服務業。擁有支付寶的螞蟻金服年利潤超過百億。
這意味著什麼呢?市場的交易雙方,實際上付出了極為龐大的信任成本。
如果有什麼辦法,能取消或者大幅降低這種信任成本,那麼普通大眾的交易費用可減少,所得利潤就能大幅增加了。
於是在互聯網時代,區塊鏈技術上場了。
它讓交易方甩開中介,解決陌生人間的信任問題,大幅降低信任成本。
為區塊鏈可以大規模擴展、數據公開透明,每個客戶端數據一致,即使部分客戶端被毀也不影響數據安全,這些高度可靠的技術特點,能用低成本解決陌生人間的信任問題。
這個技術,可以推廣到所有可以數字化的領域,比如數字貨幣、支付清算、數字票據、權益證明、徵信、政務服務、醫療記錄等。
從中長期看,區塊鏈會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會像現有的互聯網一樣帶來巨大的社會變革,是有巨大的投資價值和賺錢機會的。
未來,那些能把區塊鏈結合到不同場景推廣應用的公司,可能是下一群BAT,下一個谷歌、微軟和蘋果。
而比特幣作為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現實應用,已經在全世界廣泛接受和使用,數百萬用戶、數以萬計的商戶接受了比特幣這種數字貨幣的支付,作為貨幣的交換價值在增長,甚至由於總量固定,長期價值看漲的共識,成為類似黃金的避險資產,價格暴漲。
F. 如何通俗解釋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後,下一代顛覆性的核心技術。 如果說蒸汽機釋放了人們的生產力,電力解決了人們基本的生活需求,互聯網徹底改變了信息傳遞的方式,那麼區塊鏈作為構造信任的機器,將可能徹底改變整個人類社會價值傳遞的方式。”
剛剛接觸區塊鏈,有太多太多需要了解和知道的基礎知識,大家先不要著急,今天給大家科普這些知識。今天咱們一起先來看看公鏈、私鏈、聯盟鏈以及側鏈到底是什麼吧。
G.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根本不懂啊,老師們講講
給你舉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你就可以很快的認識什麼是區塊鏈:
一個村子裡,A花了3000塊買了B的一頭牛,這筆帳目怎麼記呢?
於是,A和B找了個共同信任的C來記錄這筆帳,但是後來A和C串通一氣,不承認A買了B的牛,於是這筆交易就粗問題了,糾紛不斷。
再後來,B又有頭牛,當然這次不賣給A了,因為A太沒信用了,於是就給了D。這一次他們不找找證人了,而是在交易後到全村去吼,B說王二花3000元買了我一頭牛,D也去全村喊我花了3000元買了B一頭牛,這樣村裡就有很多人記錄這筆交易。這樣就不會壞賬了,就是所謂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記賬。
那麼問題來啦!
你吼了村民就願意給你記賬嗎,就因為你臉大?
所以,第一個准確記錄的人,就會得到一些比特幣的獎勵。
有人問了,如果兩個人同時第一個記錄完畢怎麼辦?
為了規避這個問題,就要設置規則,比如要先回答一個問題,或者記錄的時候要用腳記錄,而且必須特么是正楷寫的才行,設置一系列規則,就不會出現諸多第一。
網路中,每天都會有很多交易在進行,同樣有很多人在記錄,最終得到比特幣的獎勵,這個過程就是傳說中的挖礦。
挖礦對設備的要求很高,這些挖礦的電腦設備,我們就叫做礦機。
如此記賬,所有的流程就一個幾張系統,系統會每10分鍾對數據進行封裝,形成一個裝滿數據的箱子,我們稱之為區塊。
區塊的不斷產生,鏈接到一起形成區塊鏈。
H.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能幹什麼,通俗的話講下~謝謝
一、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介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二、應用
1、藝術行業
Ascribe讓藝術家們可以在使用區塊鏈技術來聲明所有權,發行可編號,限量版的作品,可以針對任何類型藝術品的數字形式。它甚至還包括了一個交易市場,藝術家們可以通過他們的網站進行買賣,而無需任何中介服務。
2、法律行業
BitProof是近些年來涌現的眾多文檔時間戳應用中最為先進的,將會讓傳統的公證方式成為過去。相對於包括Blocksgin和OriginStaemp這樣的免費版本,BitProof提供更多的服務,包括有一個是針對知識產權的。有趣的是,BitProof最近和一家舊金山的IT學校進行合作,把他們學生的學歷證書都放在區塊鏈上,完全重新定義了如何讓文憑和學生證書的處理和使用方式。
3、開發行業
Colu是首個允許其它企業發行數字資產的企業,他們可以將各種資產來「代幣化」讓許多人印象深刻。盡管免費的比特幣錢包Counerparty也允許發行簡單的代幣,並且在其他錢包持有者之間進行交易,Colu的代幣可以設置有各種狀態和類型,能夠脫離或者重新回到這個系統,並且當在區塊鏈上存儲數據過大的時候能夠將數據存儲在BitTorrent的網路上。
4、房地產行業
他們計劃能夠讓整個產業鏈流程變得更加現代化,解決每個人在參與房地產面臨的各種問題,包括命名過程,土地登記,代理中介等。
5、物聯網
一種可能的應用場景為:通過 Transaction 產生對應的行為,為每一個設備分配地址 Address,給該地址注入一定的費用,可以執行相關動作,從而達到物聯網的應用。類似於:PM2.5監測點數據獲取,伺服器 租賃,網路攝像頭 數據調用,DNS伺服器 等。
6、保險行業
在過去兩年裡,說起科技領域最炙手可熱話題的必然離不開區塊鏈技術。這一脫胎於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以7年多的穩定運行證明了其高度安全可靠的架構和演算法設計,同時憑借分布式賬本和智能合約等創新性的技術,為多個行業的產業升級打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甚至有業內專家預言區塊鏈技術將掀起第二次互聯網革命。
(8)科普三分鍾帶你認識區塊鏈擴展閱讀:
中本聰在2008年,於《比特幣白皮書》中提出「區塊鏈」概念,並在2009年創立了比特幣網路,開發出第一個區塊,即「創世區塊」。
區塊鏈共享價值體系首先被眾多的加密貨幣效仿,並在工作量證明上和演算法上進行了改進,如採用權益證明和SCrypt演算法。隨後,區塊鏈生態系統在全球不斷進化,出現了首次代幣發售ICO、智能合約區塊鏈以太坊、「輕所有權、重使用權」的資產代幣化共享經濟 以及區塊鏈國家。
目前,人們正在利用這一共享價值體系,在各行各業開發去中心化計算機程序(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 Dapp),在全球各地構建去中心化自主組織和去中心化自主社區(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society, 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