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對未來物流的影響
⑴ 區塊鏈是未來十年的趨勢嗎
區塊鏈是未來十年最大的趨勢!
你用30年前的思維來看問題,你會覺得別人都瘋了,實際上是你落伍了 。
區塊鏈(Blockchain)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末,化名為「中本聰」的神秘人士在論壇中發表了一篇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首次提出了區塊鏈的概念。
2009年1月3日,區塊鏈的第一個區塊就已經誕生,這個區塊被稱之為「創始區塊」。
幾乎是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誕生,比特幣成為其發揮作用的第一個事物,此後幾年,比特幣逐漸風靡全球,在2017年其瘋狂的行情讓區塊鏈技術為眾人所知。
區塊鏈(blockchain)思想最早出現在大名鼎鼎的比特幣(Bitcoin)開源項目中。比特幣項目在誕生和發展過程中,借鑒了來自數字貨幣、密碼學、博弈論、分布式系統、控制論等多個領域的技術成果,可謂博採眾家之長於一身,作為其核心支撐結構的區塊鏈技術更是令人矚目的創新成果。
區塊鏈是一個由不同節點共同參與的分布式資料庫系統,是開放式的賬簿系統(ledger)。
區塊鏈的3大特徵
相比於傳統的中心化方案,區塊鏈技術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徵:
區塊鏈的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
在區塊鏈系統中,任意節點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所有的節點都有能力去用計算能力投票,從而保證了得到承認的結果是過半數節點公認的結果。即使遭受嚴重的黑客攻擊,只要黑客控制的節點數不超過全球節點總數的一半,系統就依然能正常運行,數據也不會被篡改。
區塊鏈最大的顛覆性在於信用的建立
理論上說,區塊鏈技術可以讓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不再有存在價值。《經濟學人》對區塊鏈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簡單地說,它是「一台創造信任的機器」。區塊鏈讓人們在互不信任並沒有中立中央機構的情況下,能夠做到互相協作。打擊假幣和金融詐騙未來都不需要了。
區塊鏈的集體維護可以降低成本
在中心化網路體系下,系統的維護和經營依賴於數據中心等平台的運維和經營,成本不可省略。區塊鏈的節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每一個節點在參與記錄的同時也來驗證其他節點記錄結果的正確性,維護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一句話概括,區塊鏈觸動的是錢、信任和權力,這些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性基礎。
其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
1.醞釀期:2009-2012年,經濟形態以比特幣及其產業生態為主。
2.萌芽期:時期為2012-2015年,區塊鏈隨著比特幣進入公眾視野,新生的錢包支付和匯款公司出現,區塊鏈經濟擴散到金融領域。區塊鏈底層技術創新不斷。區塊鏈技術從比特幣系統中剝離出來。
3.發展期:2016年開始探索行業應用,出現了大量區塊鏈創業公司。2017年ICO的火熱讓區塊鏈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區塊鏈2.0時代」正在到來
應用服務層是區塊鏈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所在,分為1.0、2.0、3.0三個階段的應用。
可編程貨幣:區塊鏈1.0應用
可編程貨幣,即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但它並不是任何國家和地區的法定貨幣,也沒有政府當局為它提供擔保。
可編程金融:區塊鏈2.0應用
區塊鏈2.0應用加入了\"智能合約\"(利用程序演算法替代人執行合同)的概念。這使得區塊鏈從最初的貨幣體系,可以拓展到股權、債權和產權的登記、轉讓,證券和金融合約的交易、執行,甚至博彩和防偽等金融領域。
可編程社會:區塊鏈3.0應用
區塊鏈是價值互聯網的內核,能夠對於每一個互聯網中代表價值的信息和位元組進行產權確認、計量和存儲。它不僅僅能夠記錄金融業的交易,而是幾乎可以記錄任何有價值的能以代碼形式進行表達的事物。其應用能夠擴展到任何有需求的領域,進而到整個社會。
目前區塊鏈應用已經開始超越比特幣(區塊鏈1.0),進入到區塊鏈1.5時代,並且向金融領域(區塊鏈2.0)過渡。
未來3-5年,區塊鏈或許會超越金融領域,進入社會公證、智能化領域(區塊鏈3.0),包括了身份認證、公證、仲裁、審計、域名、物流、醫療、郵件、簽證、投票等領域,應用范圍擴大到了整個社會,區塊鏈技術有可能成為\"萬物互聯\"的一種最底層的協議。
當前,區塊鏈技術已經被世界認可,發展已經成為了必然一種趨勢。伴隨而來的是更多人的關注,「未來30年,是新技術融合到傳統行業的方方面面,是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30年,不管你是什麼人,不管你身處哪裡,我們所有每個人都會是這場大變革的一部分。」
現狀就是如此,區塊鏈給了90後一個時代契機,但是想要駕馭區塊鏈技術,又不至於被起負面因素影響,最重要的,只能是對其有清醒的認識,不管是監管者,研究者,投機者,還是旁觀者。
是時候投入你的更多精力,來關注區塊鏈技術了。
我國區塊鏈職位的平均年薪達到30萬以上,部分企業年薪已到100萬以上,北京上海等地的區塊鏈行業應屆生月薪均已超過20k!90後捉住時代紅利,未來可能就會成就下一個阿里巴巴!如果錯過可能就要後悔十年了。
⑵ 我聽說5G通信的發展會對物流行業帶來重大的改變,請問具體的影響是怎麼樣的呢
2019年來,關於5G的重磅消息不時刷屏,各國對5G的競爭開發擺上明面,各種對5G環境下的生活場景設想也紛紛提出:無人駕駛、虛擬現實、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物聯網環境等。
中國對5G的布局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6月6日,中國工信部派發5G商用牌照,意味著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6月25日,華為獲得中國首張5G終端進網許可證,中興宣布已在全球獲得25個5G商用合同,OPPO、小米、三星等的5G布局也相繼傳出新消息。
6月26日至28日,以「智聯萬物」為主題的「2019世界移動大會·上海」(簡稱MWC上海)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焦點為展示5G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前沿應用。
作為本身就會產生大量數據的行業,物流的發展一直與科技緊密相連。然而雖然5G已正式進入商用階段,卻只有部分頭部物流企業在積極布局,大多數物流企業仍持觀望態度。究其原因,是很多企業仍有疑惑:到底什麼是5G?5G有什麼特性?5G的到來又將怎樣改變物流行業?
看完本文,相信你會對以上問題有一個較為清晰的了解。
一、什麼是5G
1、5G的定義:
簡單來說,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路,比4G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應用於生活中,人們最直觀的感受是:在5G的環境下,一部高清電影可在幾秒內下載完成。
但5G的意義遠不止於此,正如互聯網出現後一直在不斷地刷新人們的生活方式,5G的應用也將再次把人類帶入下一個智能時代。
2、5G的三大特性:
5G相比於現在的通信網路有諸多優勢,其中對未來生活場景影響最大的特性有三個:超低時延、高速帶寬與海量接入。
①超低時延特性
數據傳輸的超低時延特性指對指令做出回復的時間極短。舉例幫大家理解,背景為員工將工作匯報給上級:
高時延:上級12小時給了指示
低時延:上級12秒給了指示
該特性應用在生活中,可實現即時可靠通信場景(uRLLC),其主要業務包含自動駕駛、智能電網、遠程操控、互聯網(觸覺觸發類)、即時游戲以及製造流程自動化等。
其中,對物流行業直接影響最深的是自動駕駛、智能電網技術。
②高速帶寬特性
數據傳輸的高速帶寬特性指一次可以高速地傳輸更多的數據信息。舉例幫大家理解,背景還是員工將工作匯報給上級,共有10項匯報內容:
低帶寬:每次只能匯報1項,上級每次也只能回復1項
高帶寬:一次可以匯報10項,上級每次可以回復10項
該特性應用在生活中,可實現高能通信寬頻場景(eMBB),其主要業務包含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計算機視覺等對帶寬要求極高的場景。
其中,對物流行業直接影響最深的是增強現實、計算機視覺技術。
③海量接入特性
數據的海量接入特性指可以收集到超多終端的信息並處理。舉例幫大家理解:
接入現狀:上級可以同時了解並指導2人的工作情況
海量接入:上級可以同時了解並指導200人的工作情況
(比例為隨意舉例,無參考性)
該特性應用在生活中,可實現海量機器通信場景(mMTC),5G 強大的兼容能力使其可以實現已提出多年的萬物互聯局面(即物聯網)。
例如智慧城市將會徹底變成現實,整個城市的每個元素都能夠將數據及時有效地上傳控制中心進行處理。智慧家庭、智能工廠以及智慧物流都屬於這種場景。
物聯網與新一代物流的聯系滲透在物流的方方面面,是5G給物流帶來革新的關鍵技術。
二、5G 帶來的新一代物流應用場景分析
5G作為移動通訊網路技術,對物流行業的影響並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給各種技術賦能,間接地推動物流行業的發展。
5G賦能的場景,根據在物流行業的應用領域及應用目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運輸賦能」、「倉儲賦能」、「人力賦能」、「數據賦能」四類。
1、運輸賦能
運輸賦能是指通過5G支持的技術使用在運輸上,以解放人力,實現自動運輸為目的。
這類應用場景是全自動化物流運輸,需要精準及時的指令操作,以車與車之間數據信息即時共享為前提,通過智能追蹤等技術,精準控制車輛進行運輸。
目前自動駕駛領域的中國頭部企業有:網路與Roadstar.AI公司等。
2、倉儲賦能
倉儲賦能是指通過5G支持的技術使用在倉儲上,以優化能源配用、提高效率為目的。
這類應用場景有智能電網、智能倉儲、工業級視覺系統三種。
①智能電網
智能電網是智能倉儲正常運轉的能源保障。
電網一直屬於國家控制,需要國家電網帶頭部署5G,才能實現新一代物流企業的廣泛使用。
②智能倉儲
智能倉儲可實現的場景有:
倉庫選址的優化
智能分揀
提高倉儲環境下貨物運輸的性能
目前智能倉儲領域的中國頭部企業有:阿里、京東、蘇寧、唯品會等電商企業和圓通、申通、順豐等物流企業。
③工業級視覺系統
替代人類視覺,匹配高速度流水線,大幅度地提高物流自動化。
目前計算機視覺領域的中國頭部企業有:商湯科技、騰訊、網易雲等。
3、人力賦能
人力賦能是指通過5G支持的技術使用在人身上,以協助人的工作為目的。
這類應用場景有增強現實技術(AR)、工業級物流監控兩種。
①增強現實技術(AR)
通過將虛擬信息投射到真實世界,相互重疊,形成一個多元化信息的新場景。
物流行業中應用 AR 技術可以降低人員培訓成本。在阿里巴巴的菜鳥-AR 智慧物流系統中,工作人員通過AR眼鏡看到系統提供的訂單,按照最優路線行走,就能完成表單掃描和快遞派送。
目前增強現實技術領域的中國頭部企業有:商湯科技、亮風台、0Glass等。
②工業級物流監控
物流監控是指在物品的倉儲和運輸中對物品的全程跟蹤,5G 將會使得物流監控這一核心的環節變得更加高效智能。
目前監控行業的中國頭部企業有: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博世集團、宇視科技、英飛拓等。
4、數據賦能
數據賦能是指通過5G支持的技術作用在數據處理上,以收集、處理和保護數據為目的。
這類應用場景有物流數據計算平台(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區塊鏈技術(數據的保護)兩種。
①物流數據計算平台
5G可以拓寬物流數據的收集渠道,加快物流數據的處理速度,從而提高整個物流行業的服務質量與公信力。
目前數據計算領域的中國頭部企業有:明略科技、個推、百分點、百融金服、TalkingDate等。
②區塊鏈技術
物流需要對涉及用戶信息的大數據、物流大數據及驛站大數據進行分析及安全存儲、數據溯源技術研究。該過程可以藉助區塊鏈技術維護物流信息的安全傳輸。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新一代物流數據和用戶隱私保護的重要方案。
目前區塊鏈技術領域的中國頭部企業有:雲象、阿爾山金融、網心科技等。
我國快遞的日運送量早已超過1億件,並且還在持續增加,人的工作效率很難滿足日益增長的快遞需求,通過5G對物流的運輸、倉儲、人力和數據賦能,能夠全面提升物流各個環節的效率,物流的智能化是大勢所趨。
處在日新月異的科技變革時代,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希望物流企業能積極探索,緊跟時代,做行業前端的弄潮兒。
⑶ 螞蟻區塊鏈對於數字物流的價值都體現哪些方面又解決了什麼問題
現如今網購成為一種主流消費模式,也相繼加速了物流的飛速發展。但是普遍問題在裝貨運貨卸貨的過程中缺乏外部認可的票據或文件,因此物流企業和個體司機們的真實經營情況無法自證,很難獲得資金幫助,制約了發展。所以螞蟻區塊鏈加入數字物流平台,實現三流合一,助力了實體經濟的發展,讓這些微小企業通過信用獲得更多的金融服務與資金幫助,而且首月上鏈訂單量就超30萬!
⑷ 目前國內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物流業的公司有哪些,主要提供哪些服務
在快遞物流行業內推廣應用領域,國內有區塊鏈公司在做這方面的應用,如沃爾頓鏈。
去年,沃爾頓鏈與貨兜(廈門)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通過沃爾頓鏈的「RFID+區塊鏈「技術方案,幫助其完善物流解決方案,將貨兜在其物流周轉的各個環節數據上鏈,例如進出倉、收取貨等關鍵節點布局了讀寫系統之後,當物件通過任一環節時,均可被RFID讀寫器讀取相關數據,並將對應的行為轉化成為數據,上傳到區塊鏈上,用戶可以一鍵溯源追蹤物流全過程。
現實環境中可以落地的四個業務場景適合區塊鏈技術應用。
場景一:快遞保價
圍繞保價場景,快遞公司進行商品運輸,保險公司提供商品保價,商家提供商品銷售,賣家購買保價服務,政府進行行業監管。
那麼,要把哪些東西記錄在區塊鏈上呢?有幾個關鍵的點,商品的物流詳情、賬戶、身份、理賠、其他參考數據等信息記錄在區塊鏈上。
保價就是合約的概念,當客戶對包裹進行正常簽收後,自動觸發賬戶理賠,合約正常結束,保費自動清算結束。如果出現問題件或者遺失件的時候,觸發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場景二:公益快遞
針對公益活動,比如「一分錢」活動,從每個公益包裹的費用中拿出一分錢捐贈給公益組織的賬戶。此場景中,快遞公司依然承擔商品運輸,公益組織提供公益活動執行,扶貧商家提供公益扶貧商品銷售等。
那麼區塊鏈里記錄的就是商品的物流詳情,包裹簽收後就會記錄到區塊鏈上,自動觸發從物流公司的公益賬戶轉移到公益組織的賬戶上。當公益活動結束後,整個流程是公開透明的,避免了大眾對社會公益活動的不信任感。
場景三:行業黑名單共享
快遞從業人員的黑名單,目前來看還是線下模式為主。我們希望通過區塊鏈技術,讓每個公司將從業人員黑名單記錄到區塊鏈上,其他公司也可以查詢,而且數據不可以被修改,並能夠追溯到這個人是在哪家公司做了什麼樣的不恰當行為等信息。
場景四:郵政寄遞渠道安全事件監管
很多快遞公司會裝上安檢機,政府也想知道每家物流公司有沒有運輸安全隱患事件。通過分布式記賬的模式,讓各個快遞公司在出現安全事件時,將安全事件的有效信息記錄於區塊鏈上,使得監管機構可以實時監控且不可篡改。
本文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⑸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對行業的影響是什麼
重慶金窩窩分析區塊鏈技術對行業的影響:區塊鏈將決定人與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所有互聯網存在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的改變將從對主流互聯網商業模式產生顛覆性的影響,打造一個全新的去中心化時代。
⑹ 哪些物流技術會影響物流行業的發展
近年來,上述針對物流降本增效出台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2013-2020年社會物流總費用佔GDP比率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到2020年1-9月份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降至14.4%,為改善實體經濟發展環境、提升國民經濟運行效率作出了積極貢獻。
然而,高速發展的行業背後,依舊需要解決包括商品真實性、物流數據孤島(數據隔離導致企業間交互成本高、流程協同低效)、物流徵信評級(無標准、融資難)等多方面問題。
區塊鏈技術助力物流金融轉型升級
通過區塊鏈技術,我們相信相關行業痛點可以持續被完善和優化。諸如涉及商品溯源、多主體協同、徵信、供應鏈金融等,將『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進行融合,物流行業成為了區塊鏈的用武之地,是物流行業的重要部署。
對於未來的融合發展方向,企業可以結合物流技術流程優化、物流包裹溯源追蹤、基於物流以及供應鏈相關的金融應用場景、供應鏈以及物流相關徵信領域需要,背靠區塊鏈技術以及現有的物流網路,真實可靠地記錄和傳遞資金流、物流、信息流,優化資源利用率提升行業整體效率,推動物流行業可持續發展。
通過區塊鏈與物流金融應用場景的結合,實質上都是通過抵押物權、數據跨節點共享,最後都是實現物流徵信評級,獲得與大型機構趨近的融資便利和利率水平。
隨著以5G為代表的數字新基建技術的應用落地,區塊鏈技術將與AI、物聯網、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結合,賦能包括物流等實體產業在內的經濟領域建設。
通過區塊鏈網路改變傳統的條塊管理和服務模式,促進部門協同和業務流程優化,降低溝通和信息成本,提升管理效率。而以流程優化、物流追蹤、物流金融、物流徵信為方向的四大應用將逐步在電商物流、航運物流、特種物流、物流金融等領域落地。
更多物流行業相關規劃及信息請參考:前瞻物流產業研究院
⑺ 物流區塊鏈技術有什麼好處
從物流的角度去看區塊鏈的話,最為直觀的應該是在管理透明這一part,簡單的兩方面去體現,一個是數據上鏈,一個是真實溯源。
物流信息化一直停滯不前,除了物流行業本身的信息技術不夠之外,最重要的是信息數據不準確不真實不及時。區塊鏈技術在數據確權方面的應用應該是可以非常順利的,只需要對數據進行上鏈操作,即可認證並確切數據的唯一性以及不可篡改。數據的真實反映可以最直接體現到供應鏈金融,對風險評估以及質押抵扣等業務操作可以起到快速推動的作用。另一方面,物流環節中,高附加值的產品對溯源的需求非常強烈,溯源要求真實可靠,記錄不可篡改,那區塊鏈的應用在這里就能得到很好的體現。
⑻ 區塊鏈對普通人有什麼影響
簡而言之,區塊鏈是一種基於社區的技術,它可以使價值交換更加安全。區塊鏈就是它們的名字。
所以,連鎖經營對老百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企業創造了最大的價值,給老百姓帶來了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