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區塊鏈創世塊數據結構

區塊鏈創世塊數據結構

發布時間: 2022-06-14 05:44:33

區塊鏈小知識 區塊鏈具有哪些特性

區塊鏈小知識:區塊鏈具有哪些特性
現如今,區塊鏈已經成為全民關注的領域,不少企業也早已深入其中研究該技術的落地情況。但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對區塊鏈技術的相關概念並不熟悉。近日,維京研究院和甲子智庫聯合出品了《區塊鏈行業詞典》,Bianews作為媒體合作方獲得授權,將每天為大家普及區塊鏈的相關小知識。
今天,Bianews將為大家帶來區塊鏈小知識第(2)話:區塊鏈的特性
1、匿名性/ Anonymous 由於區塊鏈各節點之間的數據交換遵循固定且預知的演算法,因此區塊鏈網路是無須信任的,可以基於地址而非個人身份進行數據交換。
2、自治性/ Autonomous 區塊鏈採用基於協商一致的機制,使整個系統中的所有節點能在去信任的環境自由安全地交換數據、記錄數據、更新數據,任何人為的干預都不起作用。
3、開放性/ Openness 區塊鏈系統是開放的,任何節點都能夠擁有全網的總賬本,除了數據直接相關各方的私有信息通過非對稱加密技術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節點公開,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4、可編程/ Programmable 分布式賬本的數字性質意味著區塊鏈交易可以關聯到計算邏輯,並且本質上是可編程的。因此,用戶可以設置自動觸發節點之間交易的演算法和規則。
5、可追溯/ Traceability 區塊鏈通過區塊數據結構存儲了創世區塊後的所有歷史數據,區塊鏈上的任一一條數據皆可通過鏈式結構追溯其本源。
6、不可篡改/ Tamper Proof 區塊鏈的信息通過共識並添加至區塊鏈後,就被所有節點共同記錄,並通過密碼學保證前後互相關聯,篡改的難度與成本非常高。
7、集體維護/ Collectively Maintain 區塊鏈系統是由其中所有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共同維護,所有節點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
8、無需許可/ Permissionless 無需許可表示所有節點都可以請求將任何交易添加到區塊鏈中,但只有在所有用戶都認為合法的情況下才可進行交易。

⑵ 區塊鏈特性

區塊鏈的特性:
1、匿名性/ Anonymous
由於區塊鏈各節點之間的數據交換遵循固定且預知的演算法,因此區塊鏈網路是無須信任的,可以基於地址而非個人身份進行數據交換。
2、自治性/ Autonomous
區塊鏈採用基於協商一致的機制,使整個系統中的所有節點能在去信任的環境自由安全地交換數據、記錄數據、更新數據,任何人為的干預都不起作用。
3、開放性/ Openness
區塊鏈系統是開放的,任何節點都能夠擁有全網的總賬本,除了數據直接相關各方的私有信息通過非對稱加密技術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節點公開,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4、可編程/ Programmable
分布式賬本的數字性質意味著區塊鏈交易可以關聯到計算邏輯,並且本質上是可編程的。因此,用戶可以設置自動觸發節點之間交易的演算法和規則。
5、可追溯/ Traceability
區塊鏈通過區塊數據結構存儲了創世區塊後的所有歷史數據,區塊鏈上的任意一條數據皆可通過鏈式結構追溯其本源。
6、不可篡改/ Tamper Proof
區塊鏈的信息通過共識並添加至區塊鏈後,就被所有節點共同記錄,並通過密碼學保證前後互相關聯,篡改的難度與成本非常高。
7、集體維護/ Collectively Maintain
區塊鏈系統是由其中所有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共同維護,所有節點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
8、無需許可/ Permissionless
無需許可表示所有節點都可以請求將任何交易添加到區塊鏈中,但只有在所有用戶都認為合法的情況下才可進行交易。

⑶ 區塊鏈技術中的區塊結構的特點是什麼

金窩窩網路科技分析認為區塊結構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第一,每一個區塊上記錄的交易是上一個區塊形成之後、該區塊被創建前發生的所有價值交換活動,這個特點保證了資料庫的完整性。
第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一旦新區塊完成後被加入到區塊鏈的最後,則此區塊的數據記錄就再也不能改變或刪除。這個特點保證了資料庫的嚴謹性,即無法被篡改。

⑷ 區塊鏈技術的意義區塊鏈技術的原理

區塊鏈原理要了解透徹就必須從它的誕生與發展來進行系統的了解,從而從多個角度來更清晰的辨別區塊鏈原理。區塊鏈技術(Block Chain)是指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資料庫的技術方案。該技術方案主要讓區塊(Block)通過密碼學方法相關聯起來,每個數據塊包含了一定時間內的系統全部數據信息,並且生成數字簽名以驗證信息的有效性並鏈接到下一個數據塊形成一條主鏈(Chain)。

區塊(Block)是區塊鏈中的一條記錄,包含並確認待處理的交易。

挖礦(Mining)指通過計算形成新的區塊,是交易的支持者利用自身的計算機硬體為網路做數學計算進行交易確認和提高安全性的過程。以比特幣為例:交易支持者(礦工)在電腦上運行比特幣軟體不斷計算軟體提供的復雜的密碼學問題來保證交易的進行。作為對他們服務的獎勵,礦工可以得到他們所確認的交易中包含的手續費,以及新創建的比特幣。

對等式網路(Peer-to-Peer Network)是指通過允許單個節點與其他節點直接交互,從而實現整個系統像有組織的集體一樣運作的系統。以比特幣為例:網路以這樣一種方式構建——每個用戶都在傳播其他用戶的交易。而且重要的是,不需要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作為第三方。

哈希散列(Hash)是密碼學里的經典技術,把任意長度的輸入通過哈西演算法,變換成固定長度的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的輸出。

數字簽名(Digital Signature)是一個讓人可以證明所有權的數學機制。

私鑰(Private Key)是一個證明你有權從一個特定的錢包消費電子貨幣的保密數據塊,是通過數字簽名來實現的 。

雙重消費指用戶試圖非法將電子貨幣同時支付給兩個不同的收款人,是電子貨幣的最大風險之一。

?

區塊鏈的起源:一種支持比特幣運行的底層技術

區塊鏈的概念首次在2008年末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發表在比特幣論壇中的論文《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提出。論文中區塊鏈技術是構建比特幣數據結構與交易信息加密傳輸的基礎技術,該技術實現了比特幣的挖礦與交易。中本聰認為:第一,藉助第三方機構來處理信息的模式擁有點與點之間缺乏信任的內生弱點,商家為了提防自己的客戶,會向客戶索取完全不必要的信息,但仍然不能避免一定的欺詐行為;第二,中介機構的存在,增加了交易成本,限制了實際可行的最小交易規模;第三,數字簽名本身能夠解決電子貨幣身份問題,如果還需要第三方支持才能防止雙重消費,則系統將失去價值。基於以上三點現存的問題,中本聰在區塊鏈技術的基礎上,創建了比特幣。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製作了比特幣世界的第一個區塊「創世區塊」並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50個。

2010年5月21日,佛羅里達程序員用1萬比特幣購買了價值25美元的披薩優惠券,隨著這筆交易誕生了比特幣第一個公允匯率。

2010年7月,第一個比特幣平台成立,新用戶暴增,價格暴漲。

2011年2月,比特幣價格首次達到1美元,此後與英鎊、巴西雷亞爾、波蘭茲羅提匯兌交易平台開張。

2012年,瑞波(Ripple)發布,其作為數字貨幣,利用區塊鏈轉移各國外匯。

2013年,比特幣暴漲。美國財政部發布了虛擬貨幣個人管理條例,首次闡明虛擬貨幣釋義。

2014年,以中國為代表的礦機產業鏈日益成熟,同年,美國IT界認識到了區塊鏈對於數字領域的跨時代創新意義。

2015年,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推出基於區塊鏈的數字分類賬技術Linq進行股票的記錄交易與發行。

區塊鏈原理從一個個應用案例中就可以了解清晰了,關於區塊鏈原理的應用也是越來越火熱,近期,花旗集團、日本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瑞士聯合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等全球大型金融機構,也將應用「區塊鏈」技術,打造快捷、便利、成本低廉的交易作業系統。在金融領域之外,區塊鏈技術也開始應用於保護知識產權、律師公證、網路游戲等有信息透明公開並永久記錄需求的領域。

⑸ 區塊鏈是什麼意思

是一種數據結構(棧和隊列也是一種數據結構),既然他是一種數據結構,那區塊鏈的作用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組織並存儲數據。剩下的一些定語如「去中心化」、「分布式」這些無非就是對這種數據結構的修飾罷了。比特幣就是應用這種技術製作的數字貨幣。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什麼去中心化、分布式、不可篡改之類的名詞。說實話我剛開始由於姿勢水平不夠看到這些名詞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一文給出如下定義: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鏈條的方式組合成特定數據結構, 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去中心化共享總賬(Decentralized shared ledger),能夠安全存儲簡單的、有先後關系的、能在系統內驗證的數據。廣義的區塊鏈技術則是利用加密鏈式區塊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自動化腳本代碼(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礎架構與分布式計算範式。想要形成一個鏈,那總得有頭吧,鏈頭的區塊學名叫做創世區塊(Genesis Block)。前一個區塊稱為後一個區塊的父區塊,反之則稱為子區塊。所以,其實區塊鏈就長上面那樣,沒什麼神秘的。區塊鏈的技術原理並不復雜,但是他的『社會意義』卻是巨大的。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解決信任問題、降低信任成本的技術方案,其目的就是為了去中心化。
好了,這里又出現了一個新的概念,去中心化?這個名詞只要一提到區塊鏈就一定會被提到,所以你一定想知道去中心化到底是什麼。不急,在談去中心化之前,我們先談一下另一個詞——信任。1. 挖礦
什麼是挖礦?每增加一筆交易,即形成一個區塊的過程,就是所謂的挖礦。2. 廣播如果我們想要新增一筆交易(也就是在區塊鏈中新增一個區塊),我們需要廣播到整個區塊鏈網路中,讓所有的節點都承認這條記錄 。區塊鏈的廣播機制
下圖畫出了區塊鏈廣播機制的一個流程:節點A收到一個區塊,對其進行驗證並將其廣播給其附近的區塊;節點B收到inv消息後,如果他之前沒有接收過這個區塊,則向節點A發送一個getdata消息;
節點A收到getdata消息後,就會把區塊和交際記錄的具體信息發送給節點B。此時節點B也就收到了一個區塊,重復1、2、3操作給其附近的區塊的。3. 記錄
一旦A節點新增一條記錄並廣播到網路中,網路中的其他節點如B、C、D等都會在自己的小本本上新增這條記錄。一旦記錄,之後就不可撤銷,且不能隨意銷毀。

⑹ 區塊鏈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

區塊鏈,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Blockchain),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為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注意事項

1、區塊鏈起源於比特幣,2008年11月1日,一位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發表了《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一文,闡述了基於P2P網路技術、加密技術、時間戳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的電子現金系統的構架理念,這標志著比特幣的誕生。

兩個月後理論步入實踐,2009年1月3日第一個序號為0的創世區塊誕生。幾天後2009年1月9日出現序號為1的區塊,並與序號為0的創世區塊相連接形成了鏈,標志著區塊鏈的誕生。

2、為了實現區塊鏈金融大跨越大發展,為了推動中國經濟新發展,加速全球資產流通,實現一代代人為之奮斗不已的復興夢想,普銀集團於2016年12月9日在貴州舉行普銀區塊鏈金融貴陽戰略發布儀式,會上將就區塊鏈實現資產的數字化流通、區塊鏈金融交易模式、並對區塊鏈服務與社會公共產業的應用落地展開探討。

⑺ 區塊鏈是什麼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可以用區塊鏈的一些領域可以是:

▪智能合約

▪證券交易

▪電子商務

▪物聯網

▪ 社交通訊

▪文件存儲

▪存在性證明

▪身份驗證

▪股權眾籌

我們可以把區塊鏈的發展類比互聯網本身的發展,未來會在internet上形成一個比如叫做finance-internet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就是基於區塊鏈,它的前驅就是bitcoin,即傳統金融從私有鏈、行業鏈出發(區域網),bitcoin系列從公有鏈(廣域網)出發,都表達了同一種概念——數字資產(DigitalAsset),最終向一個中間平衡點收斂。

區塊鏈的進化方式是:

▪ 區塊鏈1.0——數字貨幣

▪ 區塊鏈2.0——數字資產與智能合約

▪ 區塊鏈3.0——各種行業分布式應用落地

熱點內容
區塊鏈100問第57集 發布:2025-08-23 22:44:37 瀏覽:853
ethetc走勢 發布:2025-08-23 22:33:44 瀏覽:579
貨幣比特幣合約套期保值 發布:2025-08-23 22:13:24 瀏覽:52
比特幣轉帳礦工費 發布:2025-08-23 21:58:09 瀏覽:541
環保幣btc錢包填什麼 發布:2025-08-23 21:36:45 瀏覽:879
區塊鏈節點數上限 發布:2025-08-23 21:32:40 瀏覽:597
元宇宙引爆股市風口還是鬧劇 發布:2025-08-23 21:23:57 瀏覽:826
gec環保創業數字貨幣 發布:2025-08-23 20:54:40 瀏覽:882
幣圈3大平台 發布:2025-08-23 20:45:05 瀏覽:592
區塊鏈財務企業 發布:2025-08-23 20:35:51 瀏覽: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