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塊鏈發展趨勢
❶ 區塊鏈未來發展趨勢怎麼樣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行業技術研究進程不斷推進
近年來,全球區塊鏈技術研究進程加速推進,行業專利申請數量快速提升。據SOOPAT統計數據顯示,2014-2018年,全球區塊鏈專利數量持續上升,至2018年全球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已經達到2966個。其中,2018年中國區塊鏈專利數量達專利數量佔比從2014年的33.33%,發展至2018年的82.1%。
然而,盡管近年來全球區塊鏈技術一直在不斷的發展和創新中,但目前尚未有通用的評價標准和體系,能對區塊鏈的技術性能和效率、可擴展性、安全性等問題詳細規范。整體而言,區塊鏈技術有待進一步突破。
中國區塊鏈技術傾向於服務應用
在技術方向上,中國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是服務於物理應用,而美國區塊鏈技術仍在解決區塊鏈的潛在問題,這導致國內側重於聯盟鏈應用,希望優化區塊鏈技術以滿足高並發的應用需求;國外側重於公鏈的應用,針對公鏈特點開展核心技術的優化與創新。應用方面,國內區塊鏈側重於服務行業應用,傾向於「無幣區塊鏈」;美國大部分是公鏈,傾向於數字資產的流通。
❷ 區塊鏈未來發展前景怎麼樣
2018年以來,區塊鏈產業蓬勃發展。區塊鏈相關探索及應用已不僅局限於底層平台,互聯網巨頭和金融巨頭已經在金融、公益、商品溯源等領域加強區塊鏈的運用,特別是在金融領域,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應用加速落地。
區塊鏈產業處於高速發展階段
我國區塊鏈產業目前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3月底,我國以區塊鏈業務為主營業務的區塊鏈公司數量達456家,從上游的硬體製造、平台服務、安全服務,到下游的產業技術應用服務,到保障產業發展的行業投融資、媒體、人才服務,各領域的公司已經基本完備。
從排行榜上TOP20企業的應用場景分類來看,除了13家企業專注於底層平台、區塊鏈硬體等區塊鏈基礎設施與平台建設方面,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已逐漸豐富。從產業細分領域分布狀況來看,行業應用類公司達到7家,主要是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京東、騰訊)應用於公益和商品溯源,以及金融企業(平安、招行、中行)演化的創新金融科技應用,如供應鏈金融、票據及交易清算。
由於區塊鏈可以實現信息的不可篡改,從根源上杜絕了數據作偽的可能性,特別是對真實數據要求較高的金融業,將更積極地擁抱區塊鏈。
區塊鏈發展趨勢分析
一、區塊鏈成為全球技術發展的前沿陣地,開辟國際競爭新賽道;
二、區塊鏈領域成為創新創業的新熱土,技術融合將拓展應用新空間;
三、區塊鏈未來三年將在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
四、區塊鏈打造新型平台經濟,開啟共享經濟新時代;
五、區塊鏈加速「可信數字化」進程,帶動金融「脫虛向實」服務實體經濟;
六、區塊鏈監管和標准體系將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基礎繼續夯實。
此外,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區塊鏈在金融業的實際生產環境中應用,還存在不少的技術難點,比如吞吐量、擴展性、共識機制、隱私性及安全性、可管理性等。
區塊鏈等技術創新對於金融行業意義重大,有望加速「可信數字化」進程,持續帶動金融「脫虛向實」。
❸ 中國區塊鏈應用方向和前景在哪裡
2019年以來,區塊鏈不斷被提及。作為下一代互聯網的關鍵技術,各國政府以及巨頭企業都紛紛加大力度布局區塊鏈的研究和應用,對於行業標准制定權的爭奪趨於激烈。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9-2020全球區塊鏈技術布局與商業投資趨勢研究報告》,未來隨著政策的進一步放開,中國區塊鏈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階段,有望全方位步入全球區塊鏈產業第一梯隊。
一、政策紅利護航,技術標准體系加速形成
區塊鏈技術對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視,全球主要國家紛紛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發展,但由於行業仍未形成統一的技術標准體系,區塊鏈在應用和推廣方面仍受到很多限制。
二、結束野蠻生長,產業邁入新階段
經歷了2018年的資本寒冬,大批區塊鏈企業被淘汰出局,行業整體熱度下降,資本回歸理性,區塊鏈產業野蠻生長階段接近尾聲。2019年政策因素將區塊鏈拉回至發展的風口,資本、人才將再次湧入區塊鏈產業賽道。隨著應用、監管、標准化等不斷推進,真正具備競爭力的區塊鏈企業將逐漸凸顯出來,行業迎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期。
❹ 區塊鏈未來發展的前景如何
來自區視網分享:2018年,區塊鏈接棒AI成為最熱門的技術名詞,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宣布進軍區塊鏈市場,互聯網中,迅雷、人人、暴風、天涯等公司都有區塊鏈相關動作。這些公司有著相同的命運,他們都曾經歷過風光,但經過互聯網創業大潮的沖擊,開始走下坡路,而後蹭上區塊鏈的熱點,開始嘗試逆襲。
全球區塊鏈產業投資火熱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4月底,全球共計455家區塊鏈公司,累計獲得融資額19.47
億美元。其中美國區塊鏈相關公司獲投融資總額高達12.52億美元,占據全球市場的64.3%;中國區塊鏈新興企業融資總額約為1.14億美元,佔比達到5.86%,僅次於美國位列世界第二且增速迅猛。
目前區塊鏈的整體生存現狀良好,存活率87.25%。所有的獲投公司中有47
家已經關閉,約佔10.51%,另10家公司被收購。由於比特幣市場競爭格局改變,部分公司被迫關停,同時部分幣圈公司也逐漸向鏈圈公司轉型
國家層面的探索也已經開始。3月23日,工信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發布消息稱,將研究探索區塊鏈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此前,工信部表示,正在籌建全國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探索形成完備的區塊鏈標准體系,更好地服務區塊鏈技術產業發展。
❺ 區塊鏈技術現在發展前景怎麼樣
研究實力增加 研究成果顯著
截止2019年底,我國區塊鏈研究機構數量已達97家。此外國內高校紛紛布局區塊鏈技術研究,加強區塊鏈技術理論知識創新,提升高校區塊鏈技術研發能力,截止2019年底,我國在加強區塊鏈技術研發方面參與的高校已有24所。核心技術主要分布在共識演算法、跨鏈、底層架構以及多鏈這幾方面。
2020年區塊鏈產業將進一步得到規范
2020年,我國區塊鏈政策將持續利好、標准規范更加完善、產業規模持續增長、技術持續創新發展、重點領域應用示範效應加速顯現。同時根據2019年我國區塊鏈發展存在的問題,賽迪區塊鏈研究院提出加快頂層設計制定、建立健全監管體系、加快核心技術創新研發、推動第三方評測認證、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加速推動各領域應用落地六大建議。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❻ 區塊鏈現在發展前景怎麼樣
2019年行業市場規模達12億元
2016年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規模在1億元左右,到2018年增長至10億元,
2019年我國區塊鏈產業規模穩步增長,產業規模約12億元。隨著各地政府的關注和重視,預計到2022年,我國區塊鏈核心產品和解決方案以及相關衍生嚴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百億元。
從研究成果來看,共識機制方面,我國共識機制逐漸從單一演算法走向混合共識;密碼演算法方面,安全多方計算、同態加密、零知識證明等密碼學演算法不斷融合應用;跨鏈技術和安全技術的研究逐漸成為研究熱點。
從區塊鏈硬體來看,目前,全球最主要的數字貨幣挖礦設備供應企業都位於中國,僅僅是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億邦科技三家挖礦設備企業就占據了市場超過90%的市場份額。
從行業應用來看,金融行業是目前區塊鏈技術落地項目最多、場景最為豐富的行業,如供應鏈金融、資產證芳化、徵信與風險控制等。
2020年區塊鏈產業將進一步得到規范
2020年,我國區塊鏈政策將持續利好、標准規范更加完善、產業規模持續增長、技術持續創新發展、重點領域應用示範效應加速顯現。同時根據2019年我國區塊鏈發展存在的問題,賽迪區塊鏈研究院提出加快頂層設計制定、建立健全監管體系、加快核心技術創新研發、推動第三方評測認證、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加速推動各領域應用落地六大建議。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❼ 區塊鏈技術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
區塊鏈行業增長潛力大 五大方面推動技術健康發展區塊鏈基本概況分析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作為以去中心化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資料庫的技術方案,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高度可擴展等特點,正成為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技術後又一項將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興技術,有望推動人類從信息互聯網時代步入價值互聯網時代。美國、日本和歐盟一些國家和地區紛紛將區塊鏈發展上升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大力推動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我國亦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在IT等企業的共同參與下,涌現出了一大批新企業、新產品、新模式、新應用,區塊鏈在金融、政務、能源、醫療等行業領域的應用逐步展開,正成為驅動各行業技術產品創新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區塊鏈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數字貨幣以及相關金融基礎設施應用的區塊鏈1.0,以智能合約為代表的區塊鏈2.0,目前正在逐步走向基於區塊鏈技術且更為復雜的智能合約深入應用的區塊鏈3.0階段。上半年區塊鏈投融資統計分析2016年以來,我國區塊鏈領域投融資頻次和金額急劇增加。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區塊鏈領域融資額約107億,較2017年同期同比增長率達1426%;區塊鏈領域的投融資事件數量達到205件,預計今年區塊鏈領域的投資又將迎來一個高峰。從中國區塊鏈領域投融資輪次分布來看,初創期投資輪次(B輪以前)佔比超過95%,有多行業先行者共同參投,大多數企業還在跑馬圈地。2014-2018年上半年區塊鏈區塊鏈投融資統計及增長情況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中國區塊鏈企業成立企業及注冊資金統計分析2013年及之前,我國注冊成立的區塊鏈相關企業只有26家。2016年,注冊成立的區塊鏈企業有116家,2017年注冊成立158家,2018年1月至6月底,注冊成立52家。在注冊資金方面,我國區塊鏈企業注冊資金在100萬元以內的企業有26家,佔比約6%;注冊資金在100萬元到999萬元之間的有197家,佔比約46%;注冊資金在1000萬元到1億元之間的有171家,佔比約40%;1億元以上的有31家,佔比約7%。2013-2018年1-6月中國區塊鏈企業成立企業及注冊資金統計情況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中國區塊鏈企業地域、領域統計分布企業地域方面,本次統計的425家區塊鏈企業中,聚集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四川、江蘇的企業有385家,占總數的九成。其中,北京企業數量最多,約佔全國37%。行業領域方面,我國區塊鏈企業主要分布在金融、底層公鏈、企業服務、技術解決方案、數據服務、醫療健康、物聯網、交通運輸、游戲等領域。其中,從事金融領域的企業有91家,佔比超過21%。中國區塊鏈企業領域分布統計情況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我國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應用。在政策、技術、市場等多重力量推動下,區塊鏈創新步伐不斷加快,與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深度融合,探索應用的范疇也由數字資產向供應鏈管理、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社會公益、版權保護等更多領域延伸拓展。五大方面努力推動區塊鏈技術健康發展,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1、深入研究把握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密切關注國際發展前沿動態,共同推進區塊鏈相關技術和產業研究,推動規范區塊鏈發展行業行為,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2、加強區塊鏈核心技術能力建設。建立健全骨幹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之間的協同推進機制,引導IT企業加強技術儲備,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區塊鏈性能、效率、安全性。3、支持開展區塊鏈領域的創業創新鼓勵區塊鏈企業與用戶單位開展跨界融合,指導行業組織建立公共服務平台,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區塊鏈服務評估檢測,推動豐富區塊鏈的行業應用,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4、積極構建完善區塊鏈標准體系加快推動重點標准研製和應用推廣,逐步構建完善的標准體系。積極對接ITU、ISO等國際標准組織,實質性參與更多國際標准化工作,積極貢獻更多「中國力量」。5、加快完善區塊鏈發展政策環境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進行應用創新和模式創新,引導和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培養區塊鏈發展所需專業人才。支持符合條件的區塊鏈企業享受國家支持軟體產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產業規模較小但增長潛力巨大區塊鏈經濟當前處於爆發期前夜。金融行業應用相對廣泛,其他行業的應用也進入了探索研發階段。預計2017年至2022年間,區塊鏈直接市場價值將由4.1億美元增長到76.8億美元
❽ 區塊鏈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如何
四塊科技區塊鏈未來發展的目標為脫虛向實的,賦能實體經濟,重新定義區塊鏈產業。
❾ 區塊鏈發展趨勢如何
區塊鏈既然要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區塊鏈技術比起傳統技術肯定有屬於他自身的優勢。
1.去中心化。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優勢就是不需要一個傳統的中心化機構,在分布式系統中不依賴於某個信用中心的點對點交易、協調和協作,從而規避中心化機構普遍存在的數據安全,協同效率和風險控制等問題。
2.安全性高。
在區塊鏈技術中,數據是難以篡改的。記錄交易的資料庫任何人都可以訪問,在這種透明公開的模式中,每個人都可以充當監督者,數據有什麼變動,大家都一目瞭然,比傳統的技術更有安全性。
3.更加可靠。
區塊鏈技術是異地多節點連接在一起的,區塊鏈中的節點通過點對點的通信協議進行交互,在保證通信協議一致的情況下不同節點可由不同開發者使用不同的編程語言、不同版本的全節點來處理交易。
簡單的說,就是當某個節點遇到網路問題、硬體故障、軟體錯誤或者被黑客控制,均都不會影響到其他參與節點以及系統的運行。
所以比起傳統的技術,區塊鏈更加可靠。
所以我深信,區塊鏈的應用一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❿ 區塊鏈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
區塊鏈發展至3.0,應用探索是現階段目標
根據IDC定義,區塊鏈是指記錄信息和數據的分布式賬本。該賬本存儲於對等網路的多個參與者之間,參與者可以使用加密簽名將新的交易添加到現有交易鏈中,形成安全、連續、不變的鏈式數據結構;從數據的角度來看,區塊鏈是一種不可能被更改的分布式數據。
2008年,一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文章,標志著比特幣的誕生,全球區塊鏈行業也就此拉開序幕。發展至今,區塊鏈已經從1.0發展至了3.0,從數字貨幣為特徵,發展至應用探索階段。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