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區塊鏈幣
㈠ 現在區塊鏈很火,說區塊鏈是2018到2020的一個趨勢,你們怎麼看
區塊鏈作為無人管理的分布式資料庫,從2009年開始已經運行了8年,沒有出現大的問題。這證明它是可行的。
但是,為了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區塊鏈也有自己的代價。一是效率,數據寫入區塊鏈,最少要等待十分鍾,所有節點都同步數據,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二是能耗,區塊的生成需要礦工進行無數無意義的計算,這是非常耗費能源的。
因此,區塊鏈的適用場景,其實非常有限。
比如,不存在所有成員都信任的管理當局,寫入的數據不要求實時使用,收益能夠彌補本身的成本等。
如果無法滿足上述的條件,那麼傳統的資料庫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目前,區塊鏈最大的應用場景(可能也是唯一的應用場景),就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
㈡ 2018新款區塊鏈游戲有哪些
現在有幾千款區塊鏈游戲了,在spiderstore排行前五名的是:加密英雄、雲斗龍、以太小精靈、區塊鏈萌寵、CtyptoAssault
㈢ 2018年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金窩窩將著力於以區塊鏈技術促進大數據的合法流通和商業應用。下面是金窩窩分析的2018年區塊鏈的發展趨勢:
1、亞洲和中東地區將積極推動區塊鏈;
2、網路安全需求將帶動區塊鏈的普及;
3-各行業將全力投入區塊鏈應用技術;
4-自動化、私有化即將到來。
㈣ 2018區塊鏈很火,現在真正擁有國家區塊鏈牌照的有哪幾個,,求答案。
目前擁有美國MSB牌照的還挺多,大一點的有火幣,幣安,小一點的國內二三線交易所都持牌經營,牌照目前也是未來的一個趨勢,都在走向合規化,每月大概穩定有20多個申請牌照的。
比如:美國MSB,愛沙尼亞,澳洲AUSTRAC
㈤ 區塊鏈幣就是虛擬幣嗎還是虛擬幣就是區塊鏈幣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有目共睹的,但是區塊鏈幣和虛擬幣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可以認為以實體痛點開發的區塊鏈項目,有具體的落地應用和實體支撐,來發行的區塊鏈代幣還是有一定的價值支撐的;而虛擬幣如果沒有具體的實體和應用來支撐,只是空氣幣,沒有任何的價值,那風險就比較大了。
㈥ 區塊鏈項目中的幣類都包含哪些項目
第一類是幣類項目,也是最早的區塊鏈項目。幣類項目主要包括比特幣和萊特幣等項目。
此外,還有一類資產具有匿名的特點,主要功能包括實現支付的同時可以保護支付雙方的隱私,比較知名的有達世幣(Dash)、門羅幣(Monero)及採用零知識證明的大零幣(Zcash)等。
幣類主要充當區塊鏈資產領域的「交換媒介」,交換媒介就是你用來換取商品的一般等價物,比如以前黃金、白銀、銀票可以作為交換媒介。
目前全球的數字資產種類超過1000個品種,幣類區塊鏈項目數量增長不快,截止2018年1月市值最大的依舊是比特幣。比特幣大家已經很熟悉了,接下來幾集火小幣將詳細介紹一下萊特幣、新經幣、達世幣、門羅幣、Zcash。
㈦ 區塊鏈在2018年大跌,2019還有未來嗎
互聯網98年泡沫 你說有沒有未來
不要把事情說的那麼絕對
區塊鏈一定是未來
去中心化是偽命題
去中介化才是正本清源
㈧ 2018被看好的區塊鏈項目有哪些
2017年被看好的區塊鏈項目:
1、ibm推出的區塊鏈商用項目,目前全球的一些公司已經開始應用;
2、幣盈中國推出的數字貨幣眾籌模式;
3、央行計劃發行的數字貨幣疑似採用了區塊鏈技術。
㈨ 區塊鏈幣種有哪些
1、比特幣
它是區塊鏈技術的發源地,並且市場對其有信心,在各大政策對其不利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一個穩定的增長,一旦其解決了擴容問題,價格上漲可以預見。
2、以太坊
跟比特幣相比,以太坊的優點在於沒有政策的困擾,the 事件雖然導致其分叉,企業版以太坊聯盟的成立或許將解決這一問題。其提出的智能合約概念和前景,吸引了眾多開發者的追隨。
個人支持eth,社區運營的本質就是多數決定少數。
3、Zec
相對於比特幣和以太坊,Z幣的風險會更大一些,其價值的體現也將需要更長的時間。但從長遠來看,其匿名的價值將是人類普遍追求的價值之一。
4、Bts
比特股的功能非常強大,系統也很穩定。去中心化交易、錨定系統等等。雖然因為創始人BM的腦殘行為傷害了社區,但比特股的價值明顯低估,逢低持有,不失為明智的選擇。
㈩ 2018是區塊鏈元年,那2019是區塊鏈什麼呢
2019年是區塊鏈打破金融壟斷的元年
從有線電視公司到零售企業,各行各業都在極力保住他們認為最珍貴的財產:壟斷。傳統的觀點認為:「如果你控制了入口和渠道,那麼消費者就幾乎沒有選擇餘地了。」
但是,我們看到像Netflix和Amazon這樣的公司打破了原來的格局,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選擇。同樣的,在數字貨幣和金融領域,一些最大的金融機構正面臨著嚴重的挑戰。
預計2019年去中心化業務和需求將會興起,我認為這將給已經成功的區塊鏈公司提供更多機會。同時,但這個機會也意味著風險。如果就像2018年一樣,區塊鏈公司創始人或者企業家承諾太多,而且項目存在誇大的嫌疑,那麼他們可能會信譽掃地且會喪失先發優勢。
亞洲先人一步
幾十年來,全球最大的金融機構控制全球經濟的絕大部分金融體系。
但是,區塊鏈公司已經開始通過接入銀行業務和實時支付,來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在2019年,區塊鏈行業在金融支付之外,將進入證券、貸款和其他衍生金融產品的領域。像Securitize*, Dharma, Dydx, Compound Finance and The Ocean這樣的公司都是致力打造去中心化金融的公司。
在過去的幾年裡,RAP、Gojek和Paytm等移動應用公司已經在拓展業務,出現了支付、投資、匯款、貸款和保險等產品。隨著許多亞洲經濟體從現金轉向數字經濟,它們正迅速吸引新銀行的用戶。
亞洲監管機構對區塊鏈和數字貨幣項目提供了更明確的指導方針,其原因是他們認為區塊鏈是經濟增長的催化劑,有可能成為未來朝陽產業。
此外,80%以上的數字貨幣貨幣交易量來自亞洲,因此數字貨幣投資者非常希望建立靠譜的基礎設施。如果Grab、Gojek和Paytm能夠從數字貨幣投資者中獲益,那麼他們就會開始更給力支持區塊鏈,為支付、貸款和其他衍生金融產品提供更好的體驗。
回歸初心
在過去的幾年裡,數字貨幣行業偏離了最初的金融願景,而這一點在中本聰的比特幣白皮書中得到了很好的闡述。就像互聯網的繁榮和蕭條一樣,幾乎所有可以想像的現實案例,比如追蹤鮮花新鮮度這樣的物流鏈,都在用區塊鏈這個熱詞來吸引眼球。
然而,就像早期的互聯網一樣,真實落地案例必須與技術的發展階段相匹配。
例如,Netflix不可能在2000年成功播放流媒體電視節目,當時只有不到1%的人使用寬頻。在過去的幾年裡,越來越明顯的是,支付是區塊鏈現在大規模應用的真實案例。
在2019年,區塊鏈公司將在此基礎上,利用智能合約平台,在去中心化金融應用(如貸款和保險產品)迅速發展。
我總是發現最好的應用落地都是發生在具體的細分市場上,只要區塊鏈公司能夠專注於解決具體問題的產品上,那麼我們就會看到更多具備競爭力、創新性的區塊鏈公司。
而,這對整個行業來說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