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區塊鏈公鏈
① 區塊鏈三大公鏈是什麼
公鏈,公有鏈的簡稱,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讀取,任何人都可以發送交易且交易能獲得有效確認任何人都能參與其中共識過程的區塊鏈。
一 . 全球排名前三大公鏈
BTC、ETH、EOS(按市值) 三個重量級的產品,分別代表區塊鏈1.0、區塊鏈2.0和區塊鏈3.0 三個階段。
1. 比特幣BTC(區塊鏈1.0)
比特幣2009誕生以來作為一種新型的數字貨幣和全球支付網路而出現,BTC也是區塊鏈最成功最成熟的應用,現在很多情景下BTC的名氣要比區塊鏈還要響亮得多。
2 . 以太坊ETH(區塊鏈2.0)
通俗說,以太坊是開源平台數字貨幣和區塊鏈平台,為開發者提供在區塊鏈上搭建發布應用的平台。以太坊可以編程,分散,擔保,交易任何事物,投票域名,金融交易所,眾籌,公司管理合同與大部分的協議,知識產權,還有硬體集成的智能資產等。
3 . 柚子EOS(區塊鏈3.0)
EOS在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基礎上,以企業級區塊鏈操作系統出現,比前者更易用更強大。EOS為所有的應用程序開發者提供了資料庫賬目許可權設置,執行調度認證以及網路通信等諸多功能。
二 . 全球三大交易所公鏈:火幣公鏈Huobi Chain、幣安鏈Binance Chain、OKEx鏈OKChain
1 . 全球第一大交易平台火幣開發,Huobi Chain是自主創新的面向金融領域的可監管區塊鏈操作系統,基於區塊鏈全球性資產數字化和金融市場的基礎設施。同時基於對HT長期價值注入統一價值載體的考慮,HT將作為火幣公鏈唯一的底層通證。
2 .全球第二大交易平台幣安開發, Binance Chain在應用方面起步早,目前主要DEX和資產鏈上流通。Binance Chain是一個數字資產創建與交換平台,BNB作為主鏈代幣
3 . 全球第三大交易平台OKEx開發,OKChain更具可擴展性,高交易處理能力的交易與智能合約平台,OKChain 基於 Cosmos-SDK 研發,共識使用DPOS。OKB是OKEx生態系統的底層通證。
牛市的時候,大家歡呼雀躍,熊市的時候又萬馬齊喑。區塊鏈已然淪為了機構與散戶競相逐利的機構。可無論如何炒作,正常的邏輯終究不可逾越:正如基礎設施之於互聯網,3G、4G之於移動互聯網,底層公鏈之於區塊鏈應用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經歷各種驚天亂象之後,底層區塊鏈技術急需突破,正所謂「公鏈重生,路在何方?」
技術無極限,也無止境,伴隨著 科技 水平的日益提高,技術永遠不會停止更新迭代的步伐。相對於BTC和ETH的技術體系,GAUSS的出現,從性能和生態的角度,重新定義了公鏈技術的發展方向,從最基礎的技術層面推動了區塊鏈行業的整體發展和生態建設。GAUSS 2.0順勢而為,與時代同行,賦能經濟生態,打通、重塑金融體系的各個環節,致力於打造一個安全高效、自治穩定、易用透明的價值金融新體系。
可參與、可分享、可獲得、可使用,GAUSS不是把自己定義為一種直接的金融投資品,抑或是一種融資工具、一種圈錢符號,而是依靠區塊鏈技術創新讓行業應用落地。GAUSS通過自身商業模式的變革,在數字經濟領域實現了生產關系,實現了數字資本的作用,響應了全球數字經濟浪潮。
1、跨鏈網關:網關是核心,是協議轉換。
2、跨鏈錢包:錢包是數字資產銀行。
3、跨鏈交易所:交易所是工具,提供流通。
4、數據橋接鏈:橋接是各類賬本數據之間的整合。
GAUSS作為當下的明星項目,深受投資者們的青睞。其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層技術基礎,以互聯網、傳統金融、服務網路為實踐基礎,緊密結合一帶一路。而對於2020年,是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元年,GAUSS也必將迸發巨大的價值。而對於GAUSS來講,以下都是我們看好GAUSS的理由:
1. GAUSS打造金融大數據平台
GAUSS提供了一個為全球中小微企業及商業賦能的高效、安全、可信的數字經濟區塊鏈生態應用大數據平台,打造無邊界流通、整合共享、協同創新的全球社區自治聯盟,在數字溯源、數字錢包、數字銀行、數字支付、數字借貸、數字金融、數字實體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2.實現經濟價值的直接轉換
GAUSS將提供一個開放的網路供所有人自由選擇,公鏈底層技術的搭建將鏈上的所有通證賦予強大的交易吞吐量和安全存儲的環境,在GAUSS的生態中,所有的通證開發者與通證愛好者都可以有效的參與到公鏈的建設體系當中。
3. 打造數字經濟區塊鏈生態圈
GAUSS將顛覆傳統行業,建立一個先進獨特的去中心化產業生態,創建成為一個服務全球開放、協同、公平、公正、繁榮、共贏的規模超萬億美元的數字經濟區塊鏈生態圈。
4. 打造區塊鏈服務的基礎設施
高斯是一個大生態,是為區塊鏈所有的公鏈,聯盟鏈,私鏈,側鏈,子鏈提供服務的基礎設施。
5. GAUSS 正態去中心化交易所
全球首家大容量鏈上交易系統(雙向鏈上交易),每筆交易低於10s,具有鏈名域名伺服器,可輕松訪問各區塊鏈。無手機,無簡訊,無郵箱,無身份證實名驗證,無充幣無提幣概念,所有用戶資產均在鏈上錢包中;完全透明化,每筆交易均在鏈上,區塊記錄,公開可查;所有企業鏈改無門檻,通過高斯鏈各節點投票表決,只要符合要求,即可上正態交易所交易。
6. 硬核的國際團隊強勢打造
GAUSS區塊鏈系統搭建團隊主要由中國、德國、美國、新加坡、韓國及東南亞國家的企業家、高精尖技術人士、頂級風投團隊等構成,並獲得亞太地區和非洲共42個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
7. 擁有交易所和錢包等豐富的生態布局
GAUSS是一個設施齊全的區塊鏈生態系統,系統內不僅有自己的交易所正態交易所以及錢包GAUSS2.0,可以隨時隨地多終端交易。同時錢包也將作為生態流量入口,用戶通過錢包打開生態並創造價值,正態交易所也將在這個過程中與錢包形成聯動。
8.頂尖公鏈技術構架
GAUSS公鏈實現了聯盟鏈+多主流公鏈數據上鏈耦合,以區塊鏈技術的去信任特點,保證資產流通與投資公開透明化。並運用 DeFI 構建GAUSS底層的去中心化金融系統,為全球所有用戶提供良好的治理機制。同時,構建側鏈結構,智能合約部署在主鏈交易等部署在側鏈的方式提升系統運行效率,並配備KYC系統、三方登錄系統,為GAUSS系統商用打下堅實基礎。
9. 挖礦生態:支持POW. POS. DPOS挖礦
BTC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說明。設計上獨一無二,同時又是一個自動運行的數字網路體系,在經過十年的歷練,BTC已經發展成為兩千億美元市值的產品。不言而喻,GAUSS也同樣如此。GAUSS 支持POW. POS. DPOS挖礦,使挖礦行業迎來一個新的時代。
10. 超前的通證體系設計
GAUSS採用通證的發行模式,將項目進行開源,做到有價值發行。通過通證重新分配項目收益,以此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社區用戶參與到公鏈的建設當中,隨著市場持有通證用戶越來越多,通證的價值將越來越高,社區用戶、投資者和項目本身都可以從中受益。
11.強大的可信數據價值網路
GAUSS公鏈2.0將建立一個強大的可信數據價值網路,來服務於全球的數據經濟市場。搭建一個完整的商業生態,提供一站式可信的安全生態環境,讓個人、企業都能參與到GAUSS數字經濟生態公鏈的應用當中來。未來GAUSS數字經濟生態公鏈將實現線上線下互通,萬事萬物共聯,整合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建立通證經濟體系,打造新的全球數字經濟體。
12.強大的GAUSS自治社區
GAUSS公鏈2.0生態屬全球社區自治,扁平化、自主化。所有社區有權主張GAUSS生態發展,各企業及個人自主的資源,發揮自主優勢,結合GAUSS通證,共同建設GAUSS生態。
13.交易快捷安全,滿足金融交易高性能需求
GAUSS公鏈2.0,是一個基於全新金融生態框架開發的去中心化區塊鏈主網生態系統,旨在建立一個全球化、去中心、跨平台、資產具備統一價值保障且有高流通性的生態,為全球開發者提供便捷的金融技術渠道,為每一個社區用戶提供一個穩定、高效的底層服務平台。相較於1.0版本的公鏈系統,它的轉賬速度更快、吞吐量更高、穩定性更強。
14.與比特幣、以太坊互補的商業媒介
GAUSS公鏈2.0的卓越功能在於交易成本低廉、交易快捷簡單、公開透明、存儲量大以及匿名性強等特性。此外,相比於其他主要以數學計算為基礎的貨幣,它可以確保擁有更好的存儲效率。在大數據背景下,GAUSS 2.0憑借高性能、豐富的鏈上配套功能以及海量的鏈上數據交易存儲,GAUSS 2.0已經成為與比特幣、以太坊互補的商業媒介。
15.投資利潤自由進出
投入金額和利潤自由進出,不存在任何形式或者變相形式的鎖倉,多贏普惠,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安全性高和外在流動內在穩定的投資賽道。
16.完美支持Defi,支持全球多樣化支付場景
GAUSS全球開發者開放平台,將支持去中心化支付、交易等應用場景,開發者可以在開放平台構建自己的支付場景,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應用基於GAUSS底層技術誕生。依託Defi生態,強強聯手,突破現有技術、模式的桎梏,構建一艘以GAUSS為本的區塊鏈航母。
17. 全球佈道,打造超強GAUSS共識公鏈
GAUSS有著權威機構的信用背書,GAUSS也將以此為基礎不斷的進行國際化延伸,讓GAUSS的價值蔓延全球。GAUSS正開展全球行,積極的讓全球知名企業加入GAUSS生態,吸引巨大的傳統領域用戶作為流量,共識的力量將引爆GAUSS生態的商業價值,空前性的值為GAUSS通證賦值。
18.GAUSS讓本性回歸,價值回歸
在GAUSS團隊看來,深耕公鏈底層技術,憑借技術亮點在這個跌宕起伏的市場上披荊斬棘,既需要實力加持也需要思想先行。在新興行業中,思想和時機這兩個因素和技術應用一樣關鍵。
19.GAUSS搶占頭礦,選擇資產獨到
GAUSS搶占頭礦,打散GAUSS持幣大戶,杜絕潛在的拋壓,幣價的上漲將提高推廣難度GAUSS也將越來越難獲取。GAUSS保證用戶隨進隨出,支持質押式挖礦,礦池結算規則,公開透明可查;所有規則均通過智能合約寫在鏈上。
20.審時度勢,讓金融更高效
區塊鏈技術的出現,猶如在人類 科技 社會 平穩發展的當下驚起平地一聲雷。而GAUSS主網2.0的誕生和GAUSS生態布局的完善,註定將開拓一個數字主權新時代。GAUSS在 探索 中,一直在踐行一件事情,那就是用區塊鏈的某種方式支持戰略發展。讓技術開始衍生,讓價值形成生態,開拓GAUSS區塊鏈新應用和新金融業務模式,做好快速發展的准備,不斷把握新出現的機遇,保持行業領軍者。
全面分析了GAUSS的技術、團隊、應用、共識等板塊,GAUSS具備了一個超級公鏈的基本內核,是2020年最當之無愧公鏈黑馬,也是最具投資價值的公鏈項目。GAUSS 2.0將會著眼於重構產業價值鏈,通過共享與共贏,賦能全球開發者,予利每個社區用戶,為傳統行業打造區塊鏈生態,為整個區塊鏈行業提供基礎支撐。
GAUSS的輝煌壯舉,將邀您共同見證!
③ 區塊鏈公司有哪些
如下:
目前幾乎所有互聯網公司都開始做區塊鏈了。傳統的金融公司大都有參與。純區塊鏈正經公司有做一些技術研發的,包括雲象、趣鏈、太一;也有做公鏈主鏈的,比如迅雷、小蟻、比原等。
還有很多實實在在做區塊鏈技術的企業,比如趣鏈科技、萬象區塊鏈、能鏈集團、復雜美科技、星河區塊鏈、紙貴科技、醫鏈集團,都是行業內比較知名且做技術不錯的一些企業。互聯網巨頭基本都有區塊鏈版塊。
2020年新增區塊鏈公司超萬家
盡管新冠肺炎大流行,但中國區塊鏈行業仍大幅增長。截至2020年7月,在中國建立的新區塊鏈公司已超過10000家。2020年新公司的數量超過2019年的18500家。
新區塊鏈公司持續湧入,為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不過由於區塊鏈產業發展迅速,與之相匹配的專業人才卻非常匱乏,大部分用人單位都會面臨招人難的問題。
④ 精彩回顧|熱烈祝賀久零維公鏈節點首屆集結號圓滿落幕
久零維公鏈節點首屆集結號為期兩天一夜的高端培訓會議於2020年9月3日、4日,在佛山維納斯皇家酒店隆重舉辦。
會議上久零區塊鏈董事長盧葦先生做開場致辭。他在致辭中談到,市場是變動的,機遇蘊含新的起點,新的征程。久零維公鏈節點突破1000大關之際,維公鏈集結號已吹響。將以此為契機,搭建起更高水平的平台和橋梁。讓參與維公鏈的人都能充分享受區塊鏈電商領域新發展新突破帶來的第一波紅利,共同享受人類社會區塊鏈發展進步新技術新成果。以人為本,天下維公。共同奮進,建設更高層次的區塊鏈電商生態,開創區塊鏈消費創富共享新時代。
此次維公鏈節點首屆集結號的高端培訓會議旨在提高參會節點嘉賓對區塊鏈技術的認知,加深對區塊鏈電商的了解。共同與久零維公鏈積極促進區塊鏈電商共享經濟的蓬勃發展,推動社會經濟不斷煥發生機與活力。
久零區塊鏈盧葦董事長會議上分享了他個人幾十年來沉澱與積累的人生經驗,對人生的生命感悟。談到了久零區塊鏈就是他的生命,他熱愛這份偉大的事業。與久零區塊鏈的精英團隊形成生命共同體。同時與參會節點嘉賓們分享如何拓展市場,投入高度的熱情干好這一份重構商業新生態的,搭建第三代區塊鏈全生態(維公鏈)的全人類事業。以人為本,天下維公。
同時,會議上多方面談到久零維公鏈將如何改變電商舊規則,重構商業新生態。同時宣布維公鏈即將步入下一個新高點,並制定了新機制回饋節點家人們,一同齊心協力、攜手前行,以堅定的步伐成就久零維公鏈的天下。
此次維公鏈節點首屆集結號會議上聚集久零區塊鏈董事長盧葦先生等多位高層領導,一同上台展現久零區塊鏈實力強大的團隊,他們將繼續全心全意為維公鏈的節點服務,帶領參與的節點們一起成就維公鏈天下。
久零區塊鏈總裁蔡炳銓先生在會議上分享他過往地產行業經驗。談到其風口大,路對了,方向選對了就能成功。同樣,區塊鏈是時下與未來的風口,區塊鏈的力量能賦予參與者享受其中的財富,區塊鏈電商定能構建新的成功事業。
久零區塊鏈技術總經理劉海峰博士,他從2006年進入區塊鏈領域,多年深入研究並致力於帶領區塊鏈技術賦予實體經濟的實際運用。會議上他以自身的專業知識分享區塊鏈的未來發展和維公鏈的技術。帶領參會嘉賓們深入了解區塊鏈和維公鏈的技術認知和未來發展趨勢。
久零鄭州分公司董事長張根源博士,在維公鏈節點首屆集結號線下高端會議中以其專業的金融知識儲備與參會節點們一起開展思想盛會。為參會節點的嘉賓們成就人生目標提供更強大的動力。共同打破思維,藉助久零維公鏈的區塊鏈電商實力,走出不同凡響的成功之路。
久零區塊鏈市場總監姚朴先生給參會節點嘉賓們通過對比目前市場上全面解析各種模式公司、平台的劣勢與不足,深度剖析區塊鏈電商對於模式市場的改革,詳盡分析區塊鏈電商比各種模式公司具有更超越的亮度和優勢,給大家提供更清晰的辯識方向。久零區塊鏈將奉獻更多更強大的力量給予維公鏈大事業中的參與者,並攜手共進,共享區塊鏈電商新興行業帶來的紅利。
久零區塊鏈董事長盧葦先生協同多位公司高層分享與剖析區塊鏈技術賦予實體經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參會節點嘉賓們對各位久零公司高層的分享都贊譽有加,現場此起彼伏的響起陣陣掌聲。
維公鏈首屆集結號會議上首次公布了新機制,吸引了幾十位現場參會節點嘉賓成為代理、站點。他們堅定信心,誓與久零維公鏈連成生命共同體,共同為迭代電商生態奉獻力量,合作共贏,攜手開創區塊鏈消費創富共享新時代。
現場成為代理的參會節點嘉賓獲贈高端金錶或是鑽戒,成為站點獲贈全程可視化溯源皮包。
李猛先生現場成為代理,與久零區塊鏈董事長盧葦先生、久零區塊鏈總裁蔡炳銓先生合影留念。
葉鋒先生協同妻子現場成為代理,與久零區塊鏈董事長盧葦先生、久零區塊鏈總裁蔡炳銓先生合影留念。
「維公鏈,以人為本,天下維公。」
「維公鏈,以人為本,天下維公。」
⑤ 公鏈是什麼公鏈有什麼用
公鏈(Public Blockchain),也稱「公有鏈」,指的是全世界任何人都有許可權讀取、發送且獲得有效確認的共識區塊鏈。其無需注冊、授權便可匿名訪問網路,且具有去中心化、中立、開放、不可篡改等特點,適用於虛擬貨幣、互聯網金融等領域。
可以說, 公有區塊鏈是世界上最早的區塊鏈。
目前,大多數區塊鏈項目都以EOS、以太坊和比特幣塊鏈作為主要公有鏈。這些公鏈通過創建一個對開發者友好的區塊鏈底層平台,支持允許任何人在平台中建立和使用通過區塊鏈技術運行的去中心化應用,允許用戶按照自己的意願創建復雜的操作,為開發dAPP提供底層的模板。
保證公鏈穩定運行的關鍵在於特定的共識機制,例如比特幣塊鏈是由工作量證明機制(PoW)維護,以太坊則是依賴於權益證明機制(PoS),它們是以經濟獎勵(Token)與加密數字驗證相結合的方式而存在的。進一步闡釋即:Token會激勵人們主動參與到節點的維護中,共同維護鏈上數據的安全性,而這些被維護的區塊鏈通常就被認為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那麼,公鏈有什麼優點?它又有什麼作用?
1. 公鏈可以保護用戶權益免受程序開發者的影響
在公鏈中程序的開發者沒有權利干涉用戶,所以公鏈可以保護使用該程序的用戶權益。此外,高度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數據存儲也是公鏈最大的特點之一,交易數據公開透明化、數據無法篡改等優點,使公鏈可以有效保障用戶的數據安全。
2.公鏈可以產生網路效應
一種信息產品存在著互聯的內在需要,因為人們生產和使用它們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收集和交流信息。隨著網路規模的擴大,用戶能從中獲取更多的價值,需求得到更大的滿足。共有鏈具有開放性,因此有機會被很多的外界用戶應用並且產生一定程度的網路效應。
也就是說,隨著公鏈網路規模的擴大,用戶數量不斷增多,網路效應也在不斷增強。
3. 公鏈可以落地應用於實際商業場景
除金融類的應用外,任何對信任、安全和持久性要求較高的應用場景,比如資產注冊、投票、管理和物聯網等等3.0時代應用,都會大規模地受到公鏈的影響。
簡言之,底層公鏈就相當於區塊鏈世界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用來拓展底層公鏈的性能或為商業應用提供服務支撐。只有在底層公鏈扎實穩健高效運轉的基礎上,區塊鏈商業應用才能發展和落地。公鏈在整個區塊鏈領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發展空間和需求都非常大。不過如何正確分辨出它的優勢和問題,且腳踏實地去開拓應用領域,現在還需要一些時日。
⑥ 區塊鏈行業的未來前景怎麼樣
行業主要企業:天舟文化(300148)、美亞柏科(000607)、華媒控股(300188)、數碼視訊(300079)、金運激光(300220)、南天信息(000948)、博瑞傳播(600880)、安妮股份(002235)
本文核心數據:全球區塊鏈市場規模、全球區塊鏈投融資事件區域分布
全球區塊鏈產業規模高速增長,應用場景持續拓展
據IDC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區塊鏈市場規模呈現穩定增長,達到43.1億美元。受到歐美國家對區塊鏈行業新一輪監管政策的影響,全球區塊鏈市場增速較2019年有所下降,達53.97%,預計2023年將達到145.33億美元。
股權投資事件佔比接近93%
2021年,全球區塊鏈累計發生投融資1786筆。其中,股權投資1659筆,佔比接近投融資總數的93%。此外,並購事件共計64起,上市事件13起以及代幣融資50起。
美洲、歐洲與亞洲的股權投資最為活躍
從股權投資事件數量的區域分布來看,美洲的區塊鏈股權投資數量最多,2021年共計發生542筆,佔比33%。其次是亞洲與歐洲,分別佔比18%與15%,相差不大。整體來看,美歐亞三大洲的股權投資數量佔比超過了全球區塊鏈投融資數量的65%。
從金額分布上來看,2021年美洲區的區塊鏈股權投資發生額達到了1289.75億元,佔比超過了50%,達到了56%。在股權投資金額方面,歐洲反超亞洲,佔比投資金額佔比達到了24%,是亞洲(12%)的一倍。
美國「遠超同濟」
具體到國家層面,美國以484筆股權投資數量,總投資額1167.73億元的投資金額排名第一。遠超第二名中國97筆的投資數量與112.85億元的投資金額,新加坡與英國分別以91筆投資與88筆投資排在第三、四位。此外,其餘國家的股權投資數量均在50筆以下。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⑦ 什麼是NFT2.0
前言:
2020年行將結束,這一年,區塊鏈行業讓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是公鏈生態的爆發式增長?還是區塊鏈應用的蓬勃發展?亦或是政策方面的重大利好?萬向區塊鏈於2020年年末,推出四篇重磅年度回顧系列文章:《公鏈篇》、《應用篇》、《服務實體經濟篇》和《監管篇》,記錄一個乘風破浪的區塊鏈發展之年。
下文為年度回顧系列之——應用篇,作者: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辦公室。一起來回顧熱門區塊鏈應用領域在2020取得重大進展。公鏈篇請看:2020年度行業回顧之公鏈篇
2020年的區塊鏈行業仍處於探索階段,尋找最適合的應用方向,總的來說,區塊鏈應用在金融領域受到人們更多關注。本文將重點關注CBDC、Diem(Libra)、DeFi、和NFT這四個熱度比較高的領域。這四個都不是今年新出現的應用場景,但都在今年迅速發展,取得里程碑式成果。
一、CBDC
從面向對象和可訪問性的角度來看,央行數字貨幣(CBDC)可以分為批發型CBDC和零售型CBDC。批發型CBDC的使用限於中央銀行和金融機構之間,不面向公眾。批發型CBDC的參與主體比較少,並且參與者都是受到監管的金融機構,風險容易控制。批發型CBDC可以提高大額支付結算系統的效率,降低現有支付系統的成本和復雜性。零售型CBDC也被稱為一般目標型。零售型CBDC面向公眾使用,因此參與者非常多,不可控因素多,對經濟的影響較大。零售型CBDC可以提高金融包容度、擴大普惠金融。
國際清算銀行對全球66家中央銀行(對應全球75%的人口和90%的經濟產出)的調研發現,15%的中央銀行在研究批發型CBDC,32%的中央銀行在研究零售型CBDC,近一半的中央銀行在同時研究批發型CBDC和零售型CBDC。
下面是對近期取得進展的CBDC的總結,包括新加坡金管局的Ubin,歐洲中央銀行和日本銀行的Stella,中國央行的DC/EP(eCNY)。
(一)Ubin
新加坡金管局(MAS)的Ubin項目已經完成了五個階段的研究工作,研究領域包括新加坡元的Token化、支付系統、券款對付、同步跨境轉賬,應用價值等,為進一步在商業場景中實際應用奠定基礎。Ubin項目的五個研究階段分別與不同的成員完成了階段目標。下表是參與Ubin項目的單位,使用的DLT(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平台以及各階段的研究方式和結果。
表1:Ubin項目的五個研究階段
在Ubin的研究過程中,新加坡金管局非常重視與其他國家央行、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的合作,並大量借鑒和吸取傳統金融領域或現有DLT項目的研究成果。在最後一個階段,Ubin項目專注於證明區塊鏈的應用價值,研究區塊鏈技術在不同行業的應用案例中的使用情況,包括資本市場、貿易和供應鏈金融、保險以及非金融服務。
(二)Stella
Stella是歐央行(ECB)和日本銀行(BOJ)聯合開展的研究項目,主要針對DLT 在支付系統、證券結算系統、同步跨境轉賬、平衡機密性和可審計性等領域的適用性進行研究,Stella項目已經完成了四個階段的研究工作。下表是Stella項目每個階段的研究的研究目標、使用的DLT平台及研究結果。
表 2:Stella項目的四個研究階段
Stella項目著重於支付系統、證券結算系統、同步跨境轉賬等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研究,同時也對交易信息的機密性和可審計性做了大量研究。從這里可以看出歐央行和日本銀行未來對DLT的重點應用方向。Stella項目並不是用來復制或挑戰現有系統,官方的研究報告中也多次強調DLT的實際應用會面臨法律政策的監管。
數字貨幣除了用於支付場景,也會用於金融交易場景。而金融交易場景離不開數字資產、金融交易後處理。不研究金融交易後處理,就不能完整地理解數字貨幣和數字資產。因此,Stella項目對金融交易後處理進行了很多研究實驗。目前,歐央行和日本銀行並沒有官方宣布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計劃,但如果未來歐央行和日本銀行發行央行數字貨幣,Stella項目的大量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技術積累。
(三)DC/EP
2020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DC/EP(數字貨幣/電子支付)開始在蘇州、雄安、成都和深圳進行測試,還將繼續新增上海、長沙、海南、青島、大連和西安六地試點。
DC/EP有以下四條設計原則:
1、DC/EP替代M0
DC/EP替代的是現金,可以視為現金的數字形態。
2、DC/EP基於100%准備金發行,並採取雙層運營模式
DC/EP發行和回籠的一個核心原則是不影響中央銀行貨幣發行總量,為此商業銀行存款准備金和DC/EP之間有等額兌換機制。商業銀行在DC/EP運行中發揮樞紐作用。
3、DC/EP的中心化管理模式
中國人民銀行的DC/EP 系統既記錄DC/EP及對應用戶身份,完成權屬登記;也記錄流水,完成DC/EP產生、流通、清點核對及消亡全過程登記。
4、DC/EP採取賬戶松耦合方式
DC/EP在交易環節對賬戶(特別是商業銀行存款賬戶)的依賴程度較低,可以和現金一樣易於流通。現金流通的核心特徵是點對點交易——現金收付雙方只要確認現金的真實性,就可以直接完成現金交易,無需依賴第三方機構(比如商業銀行)。
公眾擁有和使用DC/EP,需要通過DC/EP錢包。錢包的核心是一對公鑰和私鑰,公鑰對應錢包地址。商業銀行在公眾開立DC/EP錢包以及錢包「了解你的客戶」(KYC)審查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最近周小川的發言中,他提到DC/EP是一個雙層的研發和試點項目計劃,而非支付產品,最終支付產品將被命名為e-CNY(數字人民幣)。e-CNY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香港的發鈔制度,也就是聯系匯率制(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LERS)。
中國人民銀行選擇在資本和技術等方面實力較為雄厚的商業銀行作為指定運營機構(目前是六大行),牽頭提供e-CNY兌換服務。這些指定運營機構將類似於聯系匯率制中的發鈔銀行,或者間接型CBDC中的CBDC銀行。
e-CNY基於指定運營機構在中國人民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發行。這部分存款准備金類似聯系匯率制下的外匯儲備。用於支持e-CNY發行的存款准備金,不再計入中國人民銀行對指定運營機構的存款准備金考核。指定運營機構可以獲得中國人民銀行出具的「備付證明書」或「安慰函」(周小川行長的表述)。這類「備付證明書」或「安慰函」將類似於香港金管局的負債證明書。
e-CNY盡管是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並且定位於流通中現金(M0),但會打上指定運營機構的「烙印」(比如數字簽名)。不僅如此,指定運營機構擁有e-CNY的所有權。e-CNY將類似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和中銀香港等3家發鈔銀行發行的港幣紙幣,而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人民幣紙幣和硬幣將類似香港政府經香港金管局發行的紙幣和硬幣。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修訂草案,e-CNY作為數字形式的人民幣,與實物形式的人民幣,將具有相同的價值特徵和法償性。
人民幣紙幣和硬幣是用戶對中國人民銀行的索取權,而e-CNY不一定構成用戶對中國人民銀行的索取權。因此,在人民幣紙幣和硬幣中,中國人民銀行與商業銀行之間是批發和零售關系,而在e-CNY中,中國人民銀行與指定運營機構超越了批發和零售關系。這個安排為指定運營機構牽頭的e-CNY兌換服務和e-CNY推廣應用提供了靈活性,但指定運營機構需要遵循中國人民銀行對e-CNY額度的統一管理。
中國人民銀行統籌管理e-CNY錢包,e-CNY零售支付由指定運營機構牽頭處理。e-CNY涉及的批發支付環節,由中國人民銀行處理。因此,e-CNY在支付和清結算環節類似間接型CBDC。這樣,中國人民銀行就不用面向零售用戶和場景提供實時全額結算,能有效緩解中國人民銀行在e-CNY清結算中面臨的壓力。
盡管e-CNY不一定構成用戶對中國人民銀行的索取權,但不同指定運營機構兌出的e-CNY的互聯互通對貨幣流通秩序至關重要。中國人民銀行主要通過三方面工作保證這一點。
第一是價值特徵的互聯互通。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對指定運營機構的監管以及發行准備和資本充足率等方面要求,確保e-CNY價值穩定並相互等價。根據周小川行長的表述,「備付證明書」或「安慰函」對e-CNY的保障程度可以有差異。對保障程度略低的情況,中國人民銀行會對指定運營機構實施更嚴格的資本充足率和流動性等監管。
第二是流通環節的互聯互通。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完善支付和結算基礎設施,使e-CNY能很容易地跨越不同指定運營機構和錢包而流通,用戶也可以很容易地在不同指定運營機構和錢包之間切換e-CNY服務。
第三是風險處置的互聯互通。中國人民銀行針對指定運營機構遭遇擠兌或提款出問題等極端情況,提供應急和緊急替代計劃。根據周小川行長的表述,「根據不同的設計方案央行的責任有所不同」。
二、Diem(Libra)
2019年6月18日,Libra第一版白皮書提出的願景是(可以稱為「Libra 1.0」):Libra是基於一籃子貨幣的合成貨幣單位,Libra價格與這一籃子貨幣的加權平均匯率掛鉤。2019年9月,Facebook公布Libra貨幣籃子的構成是:美元(USD)50%、歐元(EUR)18%、日元(JPY)14%、英鎊(GBP)11%和新加坡元(SGD)7%。按Libra 1.0的願景,Libra作為一籃子貨幣穩定幣,是一個超主權貨幣,將在全球范圍內使用,是為數十億人賦能的金融基礎設施。
2020年4月16日,Libra第二版白皮書提出重大修訂(可以稱為「Libra 2.0」):一是增加單一貨幣穩定幣比如LibraUSD、LibraEUR、LibraGBP和LibraSGD等,仍保留一籃子貨幣穩定幣Libra Coin;二是通過穩定合規框架提高Libra支付系統的安全性,包括反洗錢(AML)、反恐怖融資(CFT)、制裁措施合規和防範非法活動等;三是放棄未來向無許可系統過渡的計劃,但保留其主要經濟特徵,並通過市場驅動的、開放競爭性網路來實現;四是在Libra法幣儲備池的設計中引入強有力的保護措施。
2020年12月1日,Libra改名為Diem,數字錢包由Calibra改名為Novi。這兩個名字都與拉丁語有關,「Diem」的意思是「日」,「Novi」可以理解為新的方式。改名字是為了獲得監管機構批准時具有獨立性,最早將在2021年1月推出錨定美元的單一貨幣。
(一)Libra的改動
Libra 2.0淡化超主權貨幣定位有兩個原因。第一,主要國家在貨幣主權、貨幣替代和貨幣政策方面的擔心。Libra聯盟應該在這方面遭遇了不少壓力。
第二,貨幣網路效應對超主權貨幣應用於支付場景的影響。超主權貨幣Libra Coin的價值儲藏功能是顯而易見的。但貨幣的交易媒介功能與貨幣網路效應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大部分個人和機構的大部分資產、負債、收入和成本等都以某種法幣為計價單位,習慣用這種法幣為單位來衡量面臨的風險和機會,並據此做出經濟決策。在經濟和社會活動中的某些環節使用另一種貨幣作為支付工具,會引入匯率風險,並影響支付效率和體驗。Libra聯盟不否認這一點。比如,第二版白皮書提出,在Libra Coin用作跨境結算幣時,居民和商業機構從境外居民和商業機構處收取Libra Coin後,可以通過第三方金融服務提供商把Libra Coin兌換為本國貨幣。
但更重要的原因,則是按照Libra 1.0的設計實現超主權貨幣,在經濟學上會面臨非常復雜的問題,並增加監管上的復雜度。
(二)Libra的方案
Libra 2.0從單一貨幣穩定幣出發,在商業啟動上非常便捷。對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和新加坡元等的穩定幣,很多機構在Libra聯盟之前就進行過嘗試,監管部門已初步建立起監管框架。而且從第二版白皮書可以看出,這方面的監管將越來越完善。
對貨幣當局而言,合法合規的單一貨幣穩定幣主要是一個支付工具,不會有貨幣創造,不影響貨幣主權,金融風險可控。不僅如此,因為區塊鏈的開放性特徵,單一貨幣穩定幣會拓展本國貨幣在境外的使用。單一貨幣穩定幣會強化強勢貨幣的地位,侵蝕弱勢貨幣的地位。比如,一些經濟和政治不穩定的國家已經出現了「美元化」趨勢,合法合規的美元穩定幣會進一步增強這個趨勢。需要指出的是,盡管Libra第二版白皮書沒有提單一貨幣穩定幣在貨幣主權、貨幣替代和貨幣政策等方面的影響,這些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Libra 2.0的一籃子貨幣穩定幣Libra Coin通過智能合約就可以實現(圖1)。用戶按貨幣籃子比例往智能合約中轉入LibraUSD、LibraEUR、LibraGBP和LibraSGD等單一貨幣穩定幣後,智能合約就會生成相應數量的Libra Coin;反之亦然。Libra Coin的發行和贖回完全在區塊鏈上進行,不涉及跨貨幣的銀行賬戶操作,也幾乎不會受到監管。
圖1:Libra Coin的發行與贖回
不僅如此,智能合約中存放了多少單一貨幣穩定幣,以及對外發行了多少Libra Coin,都是區塊鏈上公開可查的信息,不需要獨立審計就可以取信於用戶。這發揮了區塊鏈作為分布式信任基礎設施的功能。
在Libra 2.0中,法幣儲備池沒有「總體充足」條件,只需要對每個單一貨幣穩定幣滿足「分幣種充足」條件即可,而這會受到主權國家的明確監管。此外,法幣儲備池不需要做跨幣種再平衡,不會引起復雜的跨境資本流動。
因此,Libra 2.0的超主權貨幣方案在經濟學設計、監管復雜度和商業啟動策略扥方面優於Libra 1.0,實施難度要小得多。但悖論也正在此:超主權貨幣在Libra 2.0將處於一個邊緣位置。不管方案如何,主要國家對超主權貨幣在貨幣主權、貨幣替代和貨幣政策等方面的擔心,以及從零開始建設一個使用超主權貨幣的商品和服務網路的工作量,都是無法迴避的。超主權貨幣Libra Coin的實際應用情況,完全取決於市場需求以及Libra聯盟投入多少資源。
三、DeFi
Decentralized Finance這一概念早在以太坊DApp應用爆發時就被歸為一個重要分類,最終在今年爆發,其中有這幾個契機。第一是自動做市商(AMM)的興起,這種模式改變了傳統訂單簿的交易方式,用戶可以及時達成交易,也可以無門檻地成為做市商,而且這種交易方式以去中心化的方式進行,用戶可以自由地進出。第二是其他類型的DApp已經逐漸被證偽,例如社交、游戲等。而區塊鏈與金融產品的結合,更能體現出其的作用和價值。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理解DeFi。
(一)金融功能
DeFi可以分為借貸、DEX、穩定幣、保險、合成資產等細分領域,它們都同屬於金融產品服務,提供了多種金融功能。
表3:DeFi與金融功能模塊
DeFi按金融功能模塊構建,具備很好的可拼裝性。多個DeFi項目拼裝在一起能實現復雜多樣的金融功能,可以接近主流的銀行、證券和保險等的功能。但即使是DeFi組合,也與這些主流金融機構有很大差異,其中可以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離散時間金融
主流金融是連續時間金融。比如,全球外匯交易24*&發生,余額寶每天都在產生利息收益。主流金融使用的時間單位一般是小時、天、周、月、季和年等。DeFi是離散時間金融。任何金融活動都有周期和頻率。DeFi頻率取決於公鏈分布式賬本的更新頻率。
DeFi是離散時間金融。任何金融活動都有周期和頻率。DeFi頻率取決於公鏈分布式賬本的更新頻率。公鏈中時間的延伸體現為區塊的不斷生成,時間單位是出塊時間。公鏈的出塊時間由驗證節點在分布式網路中運行共識演算法決定,盡管有統計上的平均值,但從事前看是一個隨機變數。
離散時間和TPS限制對DeFi有全面且深刻的影響。第一,影響DeFi活動的效率,DeFi活動量天然受制於公鏈物理性能。第二,影響鏈內鏈外信息同步和套利的效率。第三,影響價格發現和風險出清的效率。
2、去信任化環境
不管DeFi參與者承擔何種角色,本質上都是公鏈內地址。公鏈內是一個去信任環境,地址本質上是匿名的,既無身份也無信譽。這是DeFi與主流金融的關鍵差異。去信任化環境是DeFi開放性和無許可性的基礎。但去信任環境中,因為地址本身不能成為信用主體,金融契約的履行靠超額抵押和Staking。
金融活動離不開信任。信任能削減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對降低金融活動的交易成本至關重要。這對主流金融和DeFi都成立。區塊鏈是去信任化的,實質是將對人和機構的信任轉化為對演算法和智能合約的信任,但本質上仍是信任。在去信任環境中引入信任,有助於進一步降低DeFi交易成本。有三種在DeFi中引入信任的做法。第一,地址與鏈外身份和信譽關聯,比如Gitcoin Grants使用GitHub 賬戶應對多重身份攻擊和串謀攻擊。第二,公鏈內重復博弈能抑制機會主義行為,形成鏈內信譽,比如ChainLink節點。第三,「看不見的手」——套利和經濟激勵驅動下的利益最大化行為。
(二)其他理解DeFi的關鍵點
1、預言機和信息
預言機是鏈內鏈外信息同步和套利的基礎。不管是哪種共識機制,都意味著熵減(也就是消除混亂),都需要能量輸入(或成本消耗)。預言機設計的目標是最小化誤差與成本之比。
預言機有多種設計方案,但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預言機基於信譽和投票,以ChainLink為代表。這類預言機依靠多個報價者,選擇多個報價的平均值或中位數作為預言機報價,以控制個別報價的誤差。這類預言機還通過信譽機制和重復博弈淘汰掉不盡職和惡意的報價者。第二類預言機基於交易和套利,通過套利機制讓預言機報價收斂到市場價格。
從通信工程的角度,不管採取何種形式,DeFi預言機本質上都是一個帶誤差和時滯的采樣過程。預言機的誤差在很大程度上受公鏈性能的影響。
2、流動性
超額抵押將地址的信用風險轉化為抵押品的流動性風險。流動性反映了在合理時間內以合理價格出售資產的可能性。在其他條件一樣的情況下,時間拉得越長,越可能以合理價格出售資產。但在很多場合,不可能從容不迫地出售資產。這樣,流動性高低對投資者的利益就會有很大影響。
流動性是一個復雜的經濟現象,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鏈內交易的流動性受公鏈TPS的限制。流動性更是買方和賣方互動的產物。雙方信心越高,流動性越大。
與流動性有關的承諾機制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是基於信譽的承諾,比如訂單薄下的做市商。這類做市商基於自身信譽和實力,承諾為買賣雙方提供交易便利,並通過買賣價差而獲利。第二類是基於演算法的承諾,比如自動做市商。自動做市商通過流動性池為買賣雙方提供按演算法成交的便利,但會承擔因套利造成的無常損失,面臨商業可持續性上的挑戰。
3、套利
金融發展有多種驅動因素,比如監管和技術,但根本動力是套利。任何金融市場和產品剛推出來的時候,因為定價機制不健全,總會有套利機會,會吸引套利者。在套利者的驅動下,定價機制被糾正,金融市場和產品趨於完善。如此循環往復,金融發展就能持續向前。
套利使價格收斂,但收斂需要時間和成本。比如,對任何基於交易和套利的預言機(比如Uniswap),通過求解最優化問題都可以證明:存在一個無套利條件,在該條件下不會有新交易發生。而這個無套利條件都可以等價於對預言機報價偏離市場價格的范圍的限定。
套利機制起作用的前提是有一個活躍的套利者社區,因此社區激勵很重要。比如,對基於交易和套利的預言機,如果只有一個套利者,那麼他會一直等到預言機報價偏離市場價格的幅度非常大時才執行套利策略。如果有多個套利者,每個套利者都會考慮其他套利者搶在自己前面執行套利策略的可能性。套利者之間的競爭,會使套利策略的執行時點提前,從而縮小預言機報價對市場價格的偏離。
不管套利機制採取何種形式,套利本質上是零和博弈,是利益的重新分配,甲之所得即乙之所失。比如,在自動做市商中,套利者的收益對應流動性提供者的無常損失。
4、激勵
激勵機制設計應使DeFi成為無限游戲,而非有限游戲。社區自我組織和自我升級是DeFi演進的關鍵。社區成員應該都能從DeFi中獲取自己的利益。換言之,在DeFi激勵機制設計中,不能期望某一類參與者始終充當「活雷鋒」角色。
5、風險
DeFi的核心是經營風險,主要包括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技術風險和信用風險等。市場風險來自加密資產價格的波動。在DeFi中,超額抵押和Staking的普遍應用,將地址的信用風險轉化為抵押品的流動性風險,所以信用風險不像主流金融中那麼突出(銀行和公司債市場主要就是信用風險)。DeFi的技術風險則比主流金融要突出得多,既可能來自智能合約的漏洞,也可能來自公鏈TPS的限制。
各種DeFi活動,本質上都是通過承擔風險以最大化收益。風險可以轉移、分擔、對沖、轉換和分散,但永遠不會消失。將來,DeFi項目在上線前,除了做智能合約審計以外,也應該做金融風險方面的審計。
四、NFT
NFT的全稱是Non Fungible Token,與大多數數字資產不同,NFT是一種非同質化具有特殊性的數字資產。舉個例子,批量印刷的明信片可以理解成FT,同質化Token,每一張的形態都一樣並且具有相同的使用功能。如是明星片被明星簽名後就成了NFT,明信片就具有了收藏價值,每一張都不一樣。每一個NFT都是獨一無二的,並且不可分割,它們與FT採用了不同的底層標准。NFT不是今年新推出的概念,最早在2017年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由於基礎設施不斷完善,NFT再次走進人們視野。
NFT涉及的范圍包括游戲道具和收藏品等,其中最著名就是加密藝術品的NFT。交易平台基礎設施的完善是促進NFT爆發的關鍵一環,這些平台依靠收取NFT的交易手續費獲利,抽成在1%-15%不等。用戶除了交易之外,還可以展示、查看NFT,也可以交流收藏經驗。
在游戲應用中,NFT充當了道具或收藏品的角色,亦或兩者都有。例如在一些卡牌游戲中NFT既可以收藏也可以在游戲中發揮功能,NFT元老級游戲迷戀貓更是將NFT作為游戲的核心,用NFT去生成NFT再交易,最貴的一個NFT售出了600 ETH的價格。NFT在游戲中的作用更多體現在以財富效應吸引其他人使用,和主流的游戲方式已經有所偏差。
NFT的發展也讓其在加密藝術方向得到關注,與現實生活中不同的是這些藝術品只能作為數字收藏品,他們可以是圖片或動圖,而且這些通常存在於數字世界。可以在平台上瀏覽和購買藝術家們的作品。這些NFT不僅具有唯一性,還有藝術性。如果買「對」了作品,未來還會有很大升值空間,這點上和現實中的藝術品收藏的邏輯相同。NFT藏品同樣具有加密資產的屬性,易儲存、便於交易、公開透明等。NFT是新興領域,會吸引一些傳統藝術品投資圈的關注,雖然未來還會進一步發展,但仍是小眾文化。
NFT的應用應該不止於此,現在被限在虛擬網路之中,如果能夠將線上線下的界限打通,就可以結合數字資產的可編程性則能為現實生活創造出更多可能。
《應用篇》完結,下一篇《服務實體經濟篇》將大家回顧聯盟鏈在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實體經濟領域的應用,探討區塊鏈+物聯網、分布式認知工業互聯網等區塊鏈與其他技術融合創新的產物將如何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服務實體經濟篇》將於下周三(12月23日)發布,敬請期待!
⑧ 區塊鏈中的公鏈是什麼
公鏈也稱「公有鏈」,即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進入到系統中讀取數據、發送可確認交易、競爭記賬的區塊鏈。公有鏈通常被認為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因為沒有任何個人或者機構可以控制或篡改其中數據的讀寫。而從應用上說,區塊鏈公有鏈則主要包括比特幣、以太坊、超級賬本、大多數山寨幣以及智能合約,其中區塊鏈公有鏈的始祖則為比特幣區塊鏈,具有以下特點:
1、代碼開源
代碼上傳到github,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下載得到完整的區塊鏈數據,接受大眾的考驗。
2、完全去中心化
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一個節點,每一個節點都是公開的,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區塊鏈的計算,任何節點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階段性的,任何中心對節點都不具有強制性。任何人都可讀取的、且能發送交易,而且交易能夠在區塊鏈上得到有效的確認,任何人都可參與其中共識過程。共識過程決定某個區塊可以添加到區塊鏈中,以及確切的當前狀態。每個人都可以從中得到經濟獎勵,和在共識過程中所作的貢獻成正比。這些公有鏈通常被認為是「完全意義上的去中心化」。
3、開發去中心化應用
程序開發者通過此公鏈,可以很方便地開發出去中心化應用。公有鏈可以保護用戶權益免受程序開發者的影響。
⑨ 自由現金LCS是什麼貨幣
這個是虛擬貨幣。三倍燃燒釋放,每天都增加。每天的幣可以重新燃燒復投,也可以直接賣出去,你想玩可以帶你,給扶持。現在我詳細發下資料,喜歡可以給贊!謝謝了
LCS公鏈是個獨立的區塊鏈平台,它能夠在移動終端及物聯網設備上部署智能合約,並利用智能合約等技術實現區塊鏈網路參數的無縫調整(且不會引起分叉),藉助區塊鏈+二維碼技術致力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社會管理、教育、醫療、共享經濟、金融、等多個領域。
英文名:Liberty cash /LCS
上架交易所:3家(40餘家交易所陸續上線,OKEX、zb網、upbit、幣安、火幣、比特兒海外等四十家交易平台都已成功審核,排隊待上)
項目概述:旨在將真實商業社會與區塊鏈世界連接
創始團隊:自由捍衛者
暗網地址:http://lcschain2rnwbop2.onion
LCS金融投資合約地址:
LCS教育基金合約地址:未公開(公鏈上線同期公布)
LCS醫療病歷合約地址:未公開(公鏈上線同期公布)
創始時間:
2018年02月一位年齡21歲的美國少年在暗網提出Block Chain Free Currency,Covering the World(區塊鏈自由貨幣涵蓋世界)的口號,引起暗網超高熱度。
2018年05月暗網團隊初步溝通,多名活躍於金融領域,IT領域頂尖人才梳理自由貨幣並定名為Liberty cash(LCS)開始敲下第一行註解Covering the World!
2018年07月團隊建立完成,Liberty cash(自由現金)LCS全面啟動!
流通量: 90,000,000 LCS
總發行量: 3,190,000,000 LCS
LCS公鏈上線時間:2020年3月18日
LCS公鏈開發進度:2019年6月已完成公鏈開發測試
公鏈目前進度:全球對接社會管理、教育、醫療、共享經濟、金融、供應鏈世界500強公司,IOT、版權、金融三個領域有多個解決方案已對接上線,為生產企業、文化內容保護、金融資產管理提供區塊鏈技術應用。
⑩ 區塊鏈公鏈都有哪些
區塊鏈有公有區塊鏈、聯合(行業)區塊鏈、私有區塊鏈。公鏈有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比特幣、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平台:以太坊。
區塊鏈為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Blockchain),為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10)2020年區塊鏈公鏈擴展閱讀
根據區塊鏈網路中心化程度的不同,分化出3種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區塊鏈:
1、全網公開,無用戶授權機制的區塊鏈,稱為公有鏈;
2、允許授權的節點加人網路,可根據許可權查看信息,往往被用於機構間的區塊鏈,稱為聯盟鏈或行業鏈;
3、所有網路中的節點都掌握在一家機構手中,稱為私有鏈。
聯盟鏈和私有鏈也統稱為許可鏈,公有鏈稱為非許可鏈。
區塊鏈特徵
1、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不依賴額外的第三方管理機構或硬體設施,沒有中心管制,除了自成一體的區塊鏈本身,通過分布式核算和存儲,各個節點實現了信息自我驗證、傳遞和管理。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突出最本質的特徵。
2、開放性。區塊鏈技術基礎是開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3、獨立性。基於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類似比特幣採用的哈希演算法等各種數學演算法),整個區塊鏈系統不依賴其他第三方,所有節點能夠在系統內自動安全地驗證、交換數據,不需要任何人為的干預。
4、安全性。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數據節點的51%,就無法肆意操控修改網路數據,這使區塊鏈本身變得相對安全,避免了主觀人為的數據變更。
5、匿名性。除非有法律規范要求,單從技術上來講,各區塊節點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開或驗證,信息傳遞可以匿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