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雲南白葯
A. 股票市場分哪幾個板塊
大致分為行業板塊、區域板塊、概念板塊三大板塊,細分大致有九十大類。
1、 A股板塊包括農、林、牧、漁業,B股板塊包括采礦業,C股板塊包括創造業,D股板塊包括電力、熱力、燃氣、水生產、供應業,E股板塊包括建築業、F股板塊包括批發和零售業,G股板塊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2、 I股板塊包括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J股板塊包括金融業,K股板塊包括房地產產業,L股板塊包括租賃和商務業,M股板塊包括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N股板塊包括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3、 O股板塊包括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P股板塊包括教育,Q股板塊包括衛生和社會工作,R股板塊包括文化、體育和娛樂業,S股板塊包括綜合90大類。
一、 概念板塊: 鋰電池 軍工航天 新能源 低碳經濟 稀缺資源 循環經濟 物聯網 智能電網 鐵路基建 黃金概念 3G概念 股權激勵 基金重倉 資產注入 分拆上市 稀土永磁 多晶硅等概念。
二、 行業板塊: 金融行業 首飾行業 鋼鐵行業 傢具行業 石油行業 公路橋梁 汽車行業 交通運輸 醫療器械 酒店旅遊 房地產業 商業百貨 物資外貿 食品行業 紡織行業 電力行業 農林牧漁 傳媒娛樂 化工行業 煤炭行業 建築建材等行業 。
三、 區域板塊: 黑龍江省 新疆板塊 吉林板塊 甘肅板塊 遼寧板塊 青海板塊 青海板塊 北京板塊 陝西板塊 天津板塊 廣西板塊 河北板塊 廣東板塊 河南板塊 寧夏板塊 山東板塊 上海板塊 山西板塊 深圳板塊 湖北板塊 福建板塊 等區域。
拓展資料:
1、 中國股票市場板塊有19個大類,90個二級小類。股票市場板塊分為行業板塊分類和概念板塊分類兩種,在每個大板塊下,又分有若干個小板塊。
2、 行業板塊分類市中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官方分類,是有明確分類標準的;概念板塊分類則沒有統一的標准,有地域分類、上市時間分類的方法。
B. 在雲南麗江市玉龍縣開什麼加盟店好
開蜂蜜加盟店
在麗江市玉龍縣太安鄉的雲南白葯麗江生態科技產業園養生體驗片區,山坡上的蜂箱、綻放的野花與別致的白葯·深山院子融為一體。站在小院的玻璃地面上北望,皎若晶玉、勢若蛟龍的玉龍雪山,碧綠如翠、平靜如鏡的拉市海盡入眼中,雪峰倒映水中,與周邊的青山、村落、田野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自然田園風光。這個院子便是白葯深山智慧蜂業養蜂基地,從外面看和普通的養蜂場並無二致,但裡面卻充滿了奧妙。
2021年,該公司將以麗江玉龍縣老君山核心區為蜂業生產基地,以白葯集團麗江葯業有限公司為產品生產基地,將白葯深山系列蜂蜜產品推向市場。在雲南省區塊鏈中心的指導支持下,白葯和本季生物打造的全球首座「5G+區塊鏈」生態蜜庫(BlockChainHoneyVault)系統已在麗江雲南白葯太安生態科技產業園開始建設。
白葯區塊鏈蜜庫依託自主研發的蜂蜜指紋(HP)區塊鏈技術,對優質高原生態蜂蜜進行核磁圖譜加印確真。當年計劃整合入庫5000噸本地優質蜜源。
C. 比特幣24小時爆倉38億,你了解比特幣嗎如果有機會會考慮入手嗎
了解一點,比特幣是虛擬數字幣,不考慮入手,因為這不是一般人能夠玩得動的。
D. 小盤股真的就沒有投資價值嗎
雲南白葯,片仔癀,瀘州老窖,張江高科,豫園商城,長園股份……一長串的大牛股,經過多年送股分紅,反復填權,真正的股價都己經漲了十數倍乃至數十倍。它們有一個共同特性:小盤!
一家企業,真正高成長期,一定是規模不大的,那些規模很大的企業,己接近行業天花板,盈利能力不錯,成長能力不高。
某一時,由於機構抱團,大盤股會有一波較好漲勢,不過要漲一倍己是奢求,而這一時,恐怕幾年等一波。機構抱團大盤股,小盤股必定失血綿綿下跌,要的就是讓你絕望割肉,它們撿足帶血的小盤股後,一波拉升,讓割小盤追大盤的股民,兩面吃耳光!
大盤股如中石化,中石油,聯通,中國鐵建……您見過漲十倍的嗎!
大盤股如銀行,從上市到目前的確有漲十倍以上的,如深發展,招商銀行,可他們上市之初,也是盤子適中,並非大盤股,經多年發展,如今市值大增,反而顯得募氣沉沉!
要在股市中大贏,只有選擇小盤股,認真研究公司經營情況(存貨,應收款,預收款,商譽,擔保,現金流,roe等指標),以及所在行業發展前景(AI,物聯網,新能源,區塊鏈……人類 社會 發展方向),必得是行業前三,有專利技術和創新能力。
各個新行業挑一到二個,分批買入不追高,形成自己的技資組合,然後該幹嘛幹嘛,新興產業貼近人類發展趨勢,投資小盤股想不發財也難!
小盤股有價值投資,但是數量很少,很多公司都是為了上市而上市的,大部分中小盤個股上市都是為了套現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是因為:
一.大多數為了套現而上市
A股由於一二級市場的制度問題,狠毒公司上市就是為了套現減持,為了上市而上市的。
一級市場一股一元錢左右,到了二級市場,就是幾十元,甚至更高。
所以很多公司上市不是為了發展業務,而是為了想辦法把股價拉上去,然後清倉大甩賣,最後股東各個都是億萬富翁,公司大多數都快要退市了。
這就導致大量的公司都要想辦法上市,IPO速度加快,就這外面還排隊等著呢。
某服裝品牌老總說,經營實體業務幾十年,還沒有在資本市場幾年賺的多。想想誰不願意上市?
二.少數龍頭股是由中小盤發展來的
中小盤股也不是所有的都發展不起來,目前有一些龍頭股就是由中小盤股發展成為龍頭股,但是數量太少了。
這些股票除了資本運作,再加上國內經濟發展的良好機遇,現在成為龍頭股了。
隨意經濟增長放緩,大型公司壟斷逐漸增多,以後小盤股要想成為龍頭股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了。
所以小盤股的價值會越來越小,這也是目前機構抱團的最主要原因了。
三.小盤股數據水分太大了
正是因為上市目的不純,所以為了上市,這些中小盤個股會出現各種造假等,數據水分太大了。
有些股票,上市才半年,業績就出現了虧損,都不知道這些股票如何上市的?
還有一些股票,上市之前業績很好,上市後業績越來越差,然後整天蹭熱度,蹭概念等,最後是一地雞毛。
更有一些個股,弄出一些不可思議的笑話,什麼豬餓死了,扇貝跑了等,你說讓大家怎麼投資這些股票?
總之,小盤股有價值的會越來越少,以後會出現大量的仙股,沒有成交量,甚至會有更多的小盤股退市,只會更多。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小盤股不是沒有投資價值,是莊稼手裡沒票。2015年開始的牛市,小盤股絕大部分由站崗股民搶光了,籌碼松動需要漫長的時間;同樣莊稼手裡股票的價值需市場認同、接受,這也需要過程。所以莊稼股民都在熬,馬拉松比賽。
E. 什麼股票適合長期持有請推薦幾個。
長線交易與短線交易不同,短線交易側重的是市場趨勢,對投資者操盤手法、紀律性要求很高,而長線交易側重的股票的本身的價值,也就是說上市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這需要有一定的眼光。
想要長期持有一隻股票,我們需要關注的東西有很多:
1、我們可以要了解上市公司所屬的行業類型,看看該行業在未來是否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除此,我們還要關注行業與宏觀經濟的關系,有的行業屬於周期型,和經濟周期呈現正相關;有的屬於防禦型,業績增長較穩定;有的屬於成長型,未來機會很大同時風險也大。
2、關注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龍頭企業的發展前景要好過於業內其他的企業。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識全知道系列叢書》
F. 股票都有哪些板塊 板塊有什麼區別
你好,股票板塊是指某些公司在股票市場上有某些特定的相關要素,就以這一要素命名該板塊。截至2019年10月30日,我國約有3700多家上市公司,將上市公司進行有效、合理的分類對於投資者來說,能夠幫助其更好的聚焦在某個行業、領域或個股上。尤其是在投資者進行投資選擇時,合理的板塊劃分,可以使投資者更高效地觀察、對比、分析同類型上市公司的業務布局、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等基本面信息,是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
常見的股票板塊分類:
行業板塊
根據中國證監會2012年發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證監會公告〔2012〕31號),證監會每個季度末會公布一次上市公司行業分類結果,將上市公司分為:A農、林、牧、漁業;B采礦業;C製造業;D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E建築業;F批發和零售業;G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H住宿和餐飲業;I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J金融業;K房地產業;L租賃和商務服務業;M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N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O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P教育;Q衛生和社會工作;R文化、體育和娛樂業;S綜合,共計19個門類,以及細分的90個大類。例如《2019年第三季度上市公司行業分類結果》中公布的,B采礦業下的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所包含的上市公司有:藍焰控股、沃施股份、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洲際油氣和廣匯能源。
證監會劃分上市公司行業的依據為:1)當上市公司某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則將其劃入該業務相對應的行業;2)當上市公司沒有一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但某類業務的收入和利潤均在所有業務中最高,而且均佔到公司總收入和總利潤的30%以上(包含本數),則該公司歸屬該業務對應的行業類別;3)不能按照上述分類方法確定行業歸屬的,由上市公司行業分類專家委員會根據公司實際經營狀況判斷公司行業歸屬;歸屬不明確的,劃為綜合類。
除證監會公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以外,一些機構或股票軟體也會發布自己劃分的行業板塊。
地區板塊
地區板塊是根據上市公司的所在地域對其進行劃分,例如:北京板塊、上海板塊、山東板塊等。
概念板塊
概念板塊沒有統一的標准,以上市公司各類共同要素進行劃分,其要素可以是地域、業績、技術、機構、政策等,例如:
以地域分類:京津冀板塊、長江三角板塊、雄安新區板塊等;
以技術分類:區塊鏈板塊、5G板塊、AR板塊、VR板塊、人工智慧板塊等;
以政策分類:新能源板塊、自貿區板塊、一帶一路板塊、鄉村振興板塊等;
以業績分類:藍籌板塊、ST板塊等;
以指數分類:滬深300板塊、上證50板塊、中證500板塊等;
以投資人分類:社保重倉板塊、機構重倉板塊、基金重倉板塊、QFII重倉板塊等;
以熱點經濟分類:新零售板塊、網路金融板塊、物聯網板塊、電子競技板塊等。
除上述各類板塊外,還有以各種概念或特點劃分出的不同板塊,例如:中字頭板塊、昨日漲停板塊、股權轉讓板塊等等。概念板塊往往是市場炒作熱點題材。
G. 知識落伍與思維惰性
最近得空看完了張磊的《價值》第四章和第五章兩章內容,這兩章主要講了一些投資方法和一些投資者的自我修養。
主要內容我就不去詳細了,看完這兩章對我最大的感觸是自己知識的落伍和思維的惰性愈發嚴重了。
雖然我也算是地地道道的科班金融專業出身,但看完書頓時也覺自己的專業知識已許久未更新,慣常的思維模式也需進一步的修正。
這個問題主要是緣於書中對於企業「護城河」的討論和闡釋。
所謂「護城河」,簡單理解就是一家企業相比於競爭者擁有哪些難以逾越或者獲得的優勢,這些優勢傳統的來看包括品牌、專利或特許經營資質、成本優勢、轉換成本、網路效應和有效規模等。
書中張磊認為傳統的護城河是有生命周期的。「所有的品牌、渠道、技術規模、知識產權等,都不足以成為真正的護城河。世界上只有一條護城河,就是企業家們不斷創新,不斷地瘋狂地創造長期價值。」
以往我對於優秀企業的理解首先關注他的「護城河」到底深不深、寬不寬,投資標的的選取也是主要選取那些擁有傳統所謂護城河的企業。
但是隨著時代和科技的迅速發展,很多所謂護城河並不能長期的擁有或者維系,按照張磊的話說這些所謂護城河都是有時間周期的。
很多偉大的企業看起來擁有強大的護城河,如諾基亞、柯達等企業,說倒也就是幾年的事情。
我以前特別著迷於購買那些有所謂護城河的企業股票,有特許經營權或者國家保護秘方的企業等。大家都知道雲南白葯是國家保密配方,而且他的股票多年來漲勢整體不錯。
但細究背後的原因,其實保密配方並不是主要原因,而是雲南白葯不斷的創新適銷對路的新產品才促使自己的企業運營收益不斷增加,股市表現也不斷創新高。
這也就是張磊說的另一個觀點,「世界上只有一條護城河,就是企業家們不斷創新,不斷地瘋狂地創造長期價值。」
其實雖說自己是金融科班出身,但是說實話自己對於金融知識的系統學習也主要存在於本科及考研期間,研究生期間忙於實習、找工作及畢業論文等瑣事,當然這並不能成為自己懶惰未讀書的借口,這期間未曾詳細認真讀過一些金融書籍和前沿研究文章。
本科期間所學知識大多數是經典理論和教材,雖對於自己經濟金融思維的養成至關重要。但是自己很多時候對於專業知識的學習也就滿足於此了,後期也未再深入的學習研究相關的金融知識。
特別是對於投資知識的應用更是嚴重依賴本科時期所學理論,未就投資理論或根據市場變化重新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導致自己長期投資不得法。
這僅僅是自己專業的所學知識的落伍,對於其他知識的落伍就更為嚴重了。
很多時候自己總是騙自己所學知識工作夠用就行了,但是看到很多更為年輕的後輩那麼努力總是有一點憂慮。
倒不是憂慮競爭的問題,而是羨慕他們能夠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和擁有不斷自我提高的意識。
我自己老是想著考證和看書,但是真正落實的事情沒有幾件,這種狀態從自己碩士畢業持續至今。最近我也是痛定思痛,不想再這么浮躁和懶惰下去,又開始購書讀書計劃。
但是這次與以往不同,我開始嘗試記錄自己的讀書心得和讀書筆記,期待倒逼自己認真讀書。
這次讀書的種類也開始有所改變,以往所讀的書全部是工具書和經濟金融、地產相關的書籍,時間久了,便覺得枯燥無味了,難以保持長時間的讀書熱情。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開始嘗試在讀書方面進行勞逸結合的搭配。我自己比較喜歡歷史和傳統文化的知識,所以我在閱讀專業書籍的同時嘗試搭配看一下歷史文化類的書籍,我發現效果還不錯。期待能夠將這樣的習慣保持下去。
知識的落伍問題必須要重視和解決,「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希望自己能夠日有微得吧。
我自己的思維惰性具體表現就是懶於思考、缺乏好奇、機械思考、片面認識。
書中張磊說道「投資人要始終對這個世界充滿濃厚的好奇心,大到思考社會進步、商業演變的內在邏輯,小到思考企業如何運作才能夠保持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我覺得自己特別懶惰,兩年之前當區塊鏈和比特幣大熱之時我曾經思考要系統的學習和研究相關的知識。但後來的研究也僅僅停留於知乎、公眾號等表面水平,沒有購買書籍進行系統完善的學習。
後來比特幣暴漲過一段時間,可能自己也錯過了一些機會,當然現在來看投資比特幣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們日常做事情,我認為最大的思維懶惰可能就是時常幻想「畢其功於一役」,拚命考上大學我就徹底放飛自我,或者考上研究生、找到滿意的工作就迅速的回歸到佛系狀態,享受當下,滿足於現狀了。
這種情況在我身上可以說是展現的淋漓盡致,但是縱觀那些但凡取得不凡成績的人,大抵應該都是保持良好學習習慣的人。
當然我們不需要保持高考、考研、找工作期間那麼高強度的努力和學習,但是日常的看書求知是必不可少的。每天一到三個小時的學習我認為還是有必要的,不一定是讓自己多優秀,只是保持一個學習和吸收知識的能力就很有必要。
我們看看現在的長輩,對於社會新鮮事物全然陌生。
我總是在想,我們總是笑話老人不懂新鮮事物,那是因為我們還年輕,先前20多年的高強度學習讓我們能夠保持快速學習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但是一旦我們放棄了這種學習習慣,開始讓自己的思想和思維慢下來,那幾十年以後的我們就是現在老一輩的翻版。
機械思考在我們身上也比較明顯。
書中張磊說「價值投資者還要有一個重要修養,就是不要做機械的價值投資。簡言之就是機械地長期持有、機械地尋找低估值、機械地看基本面。」
這里就要再涉及我前面提出的「畢其功於一役」的問題,我們在投資的時候常常標榜自己是價值投資者,然後尋找投資標的,長期持有那些自認為低估、基本面良好的企業股票。
一旦入手就只關注股票漲跌,機械的持有,對於行業和企業經營的變化不做仔細研究。更有甚者,買定離手,很長時間連賬戶都不看。
經常有新聞報道某某早年購買了茅台股票,然後忘記了,如今翻了好幾十倍類似新聞,以此來強調價值投資的成功和神奇有效。
但是這只是運氣使然,誰都知道,曾經樂視還是一家很有發展前景的企業呢。
對於這類問題張磊也給出了答案,「首先,長期持有隻是結果,而不是目的。其次,購買低估值的股票並不是價值投資回報的持續來源,企業持續創造價值才是。最後,很多時候基本面投資往往是趨勢投資,是看行業的基本面或經濟的周期性,本質上也是博弈性的。」
這也啟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一件事情的良好開端並不能保證其有一個滿意的過程和結果。
這就需要我們在事件的發展過程中持續的跟進和修正產生的矛盾,不斷的打好補丁,這樣才可能產生一個滿意的結果。
這個邏輯我想應該適用於很多地方吧,不僅僅是做事情。兩性關系、家庭問題、職場矛盾等等,開始只是開始,能不能取得好的結果還得看後期的努力。
今天寫這篇小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記錄一下自己的讀書心得,也認真剖析一下自己目前所存在的重大問題。
「亡羊補牢,時猶未晚」。
H. 小盤股真的就沒有投資價值嗎
通常定義一個股票是小盤股還是大盤股有兩種方法:
1、 按流通股本進行區分 。流通股本超過10億的股票被稱為大盤股;流通股本在5億至10億之間的股票稱為中盤股;流通股本小於5億的股票稱為小盤股。
2、按市值區分。 總市值大於1000億的股票稱為超大盤股;總市值大於500億的股票稱為大盤股;總市值大於200億小於500億的股票成為中盤股;總市值小於200億的股票成為小盤股。
流通股本與投資價值並無實際聯系,茅台剛發行A股的時候,總股本才只有1.85億,通過不斷的增發達到了現在這種情況,難道茅台在2000年就沒有投資價值嗎?只是人們缺少了發現價值的眼光而已。
對於市值的話,由於到了2021年,中國的經濟體量也逐漸趨於飽和,產業也逐漸成熟,所以對於以前上市的公司和新上市的公司,如果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確實投資者會給予一個相對更高的估值,股價也會比較高。比如愛美客這支醫美龍頭,40億的總資產,市值1200億,市盈率300,也就是以公司現在的盈利水平,不吃不喝300年才能達到現在市值的資產。但是他發行時,也就300億的市值。如果現在賣出,也賺了不少了。
對於股票的投資價值, 還是得從企業所處行業、企業行業地位、企業經營能力去分析,只要行業廣,賽道寬,公司具有核心競爭力,小盤股反而更容易上漲。
對於投機而言, 相比於大盤股,莊家更容易控盤小盤股,因為市值小、股票少,籌碼更容易集中,股票也更容易拉升,所以小盤股在投資方面更有優勢。
至於樓主說得小盤股沒有投資價值,應該是結合了現在 基金抱團白馬股、股市上漲但是大部分股票下跌 這個現象提出的觀點。
對於此,我想說「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當人們一致認為只有茅台這種股票才能長,小盤股全都完蛋得時候,你就應該考慮小盤股了。
如果小盤股市值跌破凈資產了,而且每年都是盈利的,完全無退市的風險,請問這種股票是否具有投資和投機的價值呢?
在別人都不關注的時候提前占坑,等別人發現機會的時候才能賺錢,跟在別人屁股後面跑,除非跟的早,不可能有多大的收益的。
現在,可以說,小盤優質股的潛力絕對優於大盤藍籌股,收益未來也絕對可觀。
如果只是以市值大小來論價值投資,那真的是非常可笑的。
就好比,當初2015年的牛市也好,2007年的牛市也罷,其實也都是有同樣的「笑話」和「套路」,只不過換了一個圈套而已。
舉例子:2013~2015年牛市
2013年的牛市裡,我們首先看到的是TMT傳媒股的上漲,而其他大部分的個股都是在震盪洗盤的築底行情之中,甚至還有創新低的。當時大部分散戶就認為,此輪根本不是牛市,只是局部的板塊行情,於是紛紛殺入了傳媒股,比如華誼、光線、樂視等前期漲幅巨大的大牛股, 這就類似於當下2019年許多人看中了晶元股、 科技 類個股一樣。
但是到了2014年呢?風格一轉,機構開始抱團、炒作地產股、銀行股、低價股。
我們看到了1元股的消失、2元股的消失、甚至3元股也開始慢慢減少,而地產、銀行板塊的個股也成為了當時機構抱團,散戶爭先搶奪的焦點,於是我們看到了2014年的時候市場也出現了分化行情,甚至當時大部分的散戶也說:「賺了指數沒賺錢! 」就像如今機構抱團「白馬股、核心股、漂亮50一樣」!
可是到了2015年呢?
大部分的個股都開始上漲了,並且以互聯金融和小盤股為主,它們的漲幅和瘋狂度遠遠超過了2013年和2014年的大部分先啟動的板塊和個股。於是,後來大部分的散戶又開始追高買入了小盤股。
再來舉例:2005~2007年的大牛市!
在該輪牛市啟動的第一階段,主要由金融等占指數權重很大的藍籌板塊帶領,有力地將指數拉抬起來,宣告牛市開啟;
而在第二階段,「煤飛色舞」板塊發力;
第三階段則由白酒、地產等消費板塊接手,進一步推高了牛市的上限;
其實你也可以發現,在這輪牛市裡不同的階段里都有不同的「明星」板塊和個股出現,只有到了牛市中後期才會出現大部分個股上漲的局面。
看完國內的市場,我們再來看國外的市場!
從大數據統計來看,國外的市場並不是只有大市值的個股才漲的好,而且許多時候小市值的個股可能整體的漲幅收益還要比大部分大市值的個股更棒。
美股2009年的這輪牛市開始已經有十幾年了,其中羅素2000指數從500點漲到了2100點達到3.3倍左右,而同期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普500指數僅僅漲了2.5倍和3.2倍,最近幾年更是遠遠跑贏了指數和許多大盤股。
如果把時間周期拉長到1979年開始算起,標普500的累計收益率為3800%左右,而羅素2000指數的累計收益率則為4800%左右。(其中羅素2000指數代表的是中小市值的個股指標,類似於A股的中證1000)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並不是說市值大小來決定價值投資的,真正的價值投資是以「銅塊」的價格買入「金子」,再以「鑽石」的價格賣出「金子」的一種周期性交易方式。
其中,我們需要提升認知去分辨「真金」和「鍍金」的區別,以及「銅塊」和「鑽石」價格的方式。所以,我認為只要是低估的優質企業,優質股都具備投資的價值,而不是以市值大小,板塊、熱點為主。不要被市場洗腦,不要被羊群效應同化,不要片面認為美股、A股只有大市值才會有出價值投資。要知道,現在所謂的核心企業、所謂的大市值股票,也是從幾十億,100億左右的中小市值演變而來的。
雲南白葯,片仔癀,瀘州老窖,張江高科,豫園商城,長園股份……一長串的大牛股,經過多年送股分紅,反復填權,真正的股價都己經漲了十數倍乃至數十倍。它們有一個共同特性:小盤!
一家企業,真正高成長期,一定是規模不大的,那些規模很大的企業,己接近行業天花板,盈利能力不錯,成長能力不高。
某一時,由於機構抱團,大盤股會有一波較好漲勢,不過要漲一倍己是奢求,而這一時,恐怕幾年等一波。機構抱團大盤股,小盤股必定失血綿綿下跌,要的就是讓你絕望割肉,它們撿足帶血的小盤股後,一波拉升,讓割小盤追大盤的股民,兩面吃耳光!
大盤股如中石化,中石油,聯通,中國鐵建……您見過漲十倍的嗎!
大盤股如銀行,從上市到目前的確有漲十倍以上的,如深發展,招商銀行,可他們上市之初,也是盤子適中,並非大盤股,經多年發展,如今市值大增,反而顯得募氣沉沉!
要在股市中大贏,只有選擇小盤股,認真研究公司經營情況(存貨,應收款,預收款,商譽,擔保,現金流,roe等指標),以及所在行業發展前景(AI,物聯網,新能源,區塊鏈……人類 社會 發展方向),必得是行業前三,有專利技術和創新能力。
各個新行業挑一到二個,分批買入不追高,形成自己的技資組合,然後該幹嘛幹嘛,新興產業貼近人類發展趨勢,投資小盤股想不發財也難!
I. 股票都有哪些板塊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普通股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現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優先股
優先股相對於普通股。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1)優先分配權。在公司分配利潤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但是享受固定金額的股利,即優先股的股利是相對固定的。
(2)優先求償權。若公司清算,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註:當公司決定連續幾年不分配股利時,優先股股東可以進入股東大會來表達他們的意見,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