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用於安全審計
㈠ 區塊鏈的投資價值和安全性
區塊鏈的投資價值
區塊鏈被認為是互聯網發明以來最具有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區塊鏈融合了密碼學、經濟學、博弈論以及計算機學科等多個學科,具有交易不可逆、數據不可篡改的特點,在很多領域具備商業價值,應用研究已拓展至金融、能源、物流、教育、文化和社會服務等領域。
區塊鏈技術將為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創造機遇,可以全方位地推進信息技術升級換代和實現信息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區塊鏈的額安全性
隱私保護性 密碼學保證了未經授權者能訪問到數據,但無法解析。
隨之帶來的業務特性包括 可信任性:區塊鏈可以提供天然可行的分布式賬本平台,不需要額外第三方中介機構;
增強安全:區塊鏈技術有利於安全可靠的審計管理和賬目清算,減少犯罪的可能性和各種風險。
㈡ 區塊鏈如何保證使用安全
區塊鏈項目(尤其是公有鏈)的一個特點是開源。通過開放源代碼,來提高項目的可信性,也使更多的人可以參與進來。但源代碼的開放也使得攻擊者對於區塊鏈系統的攻擊變得更加容易。近兩年就發生多起黑客攻擊事件,近日就有匿名幣Verge(XVG)再次遭到攻擊,攻擊者鎖定了XVG代碼中的某個漏洞,該漏洞允許惡意礦工在區塊上添加虛假的時間戳,隨後快速挖出新塊,短短的幾個小時內謀取了近價值175萬美元的數字貨幣。雖然隨後攻擊就被成功制止,然而沒人能夠保證未來攻擊者是否會再次出擊。
當然,區塊鏈開發者們也可以採取一些措施
一是使用專業的代碼審計服務,
二是了解安全編碼規范,防患於未然。
密碼演算法的安全性
隨著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將會給現在使用的密碼體系帶來重大的安全威脅。區塊鏈主要依賴橢圓曲線公鑰加密演算法生成數字簽名來安全地交易,目前最常用的ECDSA、RSA、DSA 等在理論上都不能承受量子攻擊,將會存在較大的風險,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開始關注能夠抵抗量子攻擊的密碼演算法。
當然,除了改變演算法,還有一個方法可以提升一定的安全性:
參考比特幣對於公鑰地址的處理方式,降低公鑰泄露所帶來的潛在的風險。作為用戶,尤其是比特幣用戶,每次交易後的余額都採用新的地址進行存儲,確保有比特幣資金存儲的地址的公鑰不外泄。
共識機制的安全性
當前的共識機制有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PoW)、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PoS)、授權權益證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DPoS)、實用拜占庭容錯(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PBFT)等。
PoW 面臨51%攻擊問題。由於PoW 依賴於算力,當攻擊者具備算力優勢時,找到新的區塊的概率將會大於其他節點,這時其具備了撤銷已經發生的交易的能力。需要說明的是,即便在這種情況下,攻擊者也只能修改自己的交易而不能修改其他用戶的交易(攻擊者沒有其他用戶的私鑰)。
在PoS 中,攻擊者在持有超過51%的Token 量時才能夠攻擊成功,這相對於PoW 中的51%算力來說,更加困難。
在PBFT 中,惡意節點小於總節點的1/3 時系統是安全的。總的來說,任何共識機制都有其成立的條件,作為攻擊者,還需要考慮的是,一旦攻擊成功,將會造成該系統的價值歸零,這時攻擊者除了破壞之外,並沒有得到其他有價值的回報。
對於區塊鏈項目的設計者而言,應該了解清楚各個共識機制的優劣,從而選擇出合適的共識機制或者根據場景需要,設計新的共識機制。
智能合約的安全性
智能合約具備運行成本低、人為干預風險小等優勢,但如果智能合約的設計存在問題,將有可能帶來較大的損失。2016 年6 月,以太坊最大眾籌項目The DAO 被攻擊,黑客獲得超過350 萬個以太幣,後來導致以太坊分叉為ETH 和ETC。
對此提出的措施有兩個方面:
一是對智能合約進行安全審計,
二是遵循智能合約安全開發原則。
智能合約的安全開發原則有:對可能的錯誤有所准備,確保代碼能夠正確的處理出現的bug 和漏洞;謹慎發布智能合約,做好功能測試與安全測試,充分考慮邊界;保持智能合約的簡潔;關注區塊鏈威脅情報,並及時檢查更新;清楚區塊鏈的特性,如謹慎調用外部合約等。
數字錢包的安全性
數字錢包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安全隱患:第一,設計缺陷。2014 年底,某簽報因一個嚴重的隨機數問題(R 值重復)造成用戶丟失數百枚數字資產。第二,數字錢包中包含惡意代碼。第三,電腦、手機丟失或損壞導致的丟失資產。
應對措施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確保私鑰的隨機性;
二是在軟體安裝前進行散列值校驗,確保數字錢包軟體沒有被篡改過;
三是使用冷錢包;
四是對私鑰進行備份。
㈢ 能說一下錢包安全審計是什麼嗎這陣子都在說時代安全,他們的錢包安全審計好不好用
近年來,數字錢包安全事件頻發。
2019年11月19日,Ars Technica報道稱兩個加密貨幣錢包數據遭泄露,220萬賬戶信息被盜。安全研究員Troy Hunt證實,被盜數據來自加密貨幣錢包GateHub和RuneScape機器人提供商EpicBot的賬戶。
這已經不是Gatehub第一次遭遇數據泄露了。據報道,去年6月,黑客入侵了大約100 個XRP Ledger錢包,導致近1000萬美元的資金被盜。
2019年3月29日,Bithumb失竊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據猜測,這次事件起因為Bithumb擁有的g4ydomrxhege帳戶的私鑰被黑客盜取。
隨即,黑客將竊取的資金分散到各個交易所,包括火幣,HitBTC,WB和EXmo。根據非官方數據和用戶估計,Bithumb遭受的損失高達300萬個EOS幣(約1300萬美元)和2000萬個XRP幣(約600萬美元)以上。
由於數字貨幣的匿名性及去中心化,導致被盜資產在一定程度上難以追回。因此,錢包的安全性至關重要。
CertiK技術團隊認為這是減少攻擊面和保護用戶隱私的方法。
但是,如果應用程序希望為客戶提供除了帳戶管理和令牌傳輸之外的更多功能,那麼該應用程序可能需要一個帶有資料庫和伺服器端代碼的中心化伺服器。
伺服器端組件要測試的項目高度依賴於應用程序特性。
根據在研究以及與客戶接觸中發現的伺服器端漏洞,我們編寫了下文的漏洞檢查表。當然,它並不包含所有可能產生的伺服器端漏洞。
認證和授權
KYC及其有效性
競賽條件
雲端伺服器配置錯誤
Web伺服器配置錯誤
不安全的直接對象引用(IDOR)
服務端請求偽造(SSRF)
不安全的文件上傳
任何類型的注入(SQL,命令,template)漏洞
任意文件讀/寫
業務邏輯錯誤
速率限制
拒絕服務
信息泄漏
總結
隨著技術的發展,黑客們實施的欺詐和攻擊手段也越來越多樣化。
CertiK安全技術團隊希望通過對加密錢包安全隱患的分享讓用戶更清楚的認識和了解數字貨幣錢包的安全性問題、提高警惕。
現階段,許多開發團隊對於安全的問題重視程度遠遠低於對於業務的重視程度,對自身的錢包產品並未做到足夠的安全防護。通過分享加密錢包的安全審計類目,CertiK期望加密錢包項目方對於產品的安全標准擁有清晰的認知,從而促進產品安全升級,共同保護用戶資產的安全性。
數字貨幣攻擊是多技術維度的綜合攻擊,需要考慮到在數字貨幣管理流通過程中所有涉及到的應用安全,包括電腦硬體、區塊鏈軟體,錢包等區塊鏈服務軟體,智能合約等。
加密錢包需要重視對於潛在攻擊方式的檢測和監視,避免多次受到同一方式的攻擊,並且加強數字貨幣賬戶安全保護方法,使用物理加密的離線冷存儲(cold storage)來保存重要數字貨幣。除此之外,需要聘請專業的安全團隊進行網路層面的測試,並通過遠程模擬攻擊來尋找漏洞。
㈣ 通過certik審計意味著什麼
通過certik審計意味著可以發行代幣。
CertiK於2018年由耶魯大學、耶魯計算機系系主任邵中教授及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系顧榮輝教授三方共同成立。
作為區塊鏈安全領域的先驅,CertiK利用目前最先進的形式化驗證技術以及AI審計技術,來掃描及監控區塊鏈協議和智能合約的安全性。
並不斷推出以Skynet(天網)為代表的SaaS產品,為加密世界的企業和用戶提供最高等級的安全解決方案。
CertiK的產品:
查找和修復漏洞的最佳辦法是進行全面的安全審計。然而區塊鏈項目往往時間緊迫,用戶需要即刻的安全分析。CertiK快速掃描將會協助解決用戶的緊急安全需求。
CertiK快速掃描使用自動化掃描技術,對已知的安全漏洞進行宏觀分析。這一輕量便捷但功能強大的掃描系統由靜態與動態雙重技術提供支持,並通過安全原語生成安全評分。
白名單原語:檢索CertiK Chain上發布的相關證明,如安全審計證明。
黑名單原語:檢索實時安全情報監控系統。
位元組碼分析原語:運用靜態安全分析工具,檢測在BSC虛擬機上部署的位元組碼中的錯誤。
㈤ 區塊鏈電子存證技術,未來的發展如何
隨著數字經濟高速發展,證據正逐步進入到電子證據時代,呈現出數量多、增長多、佔比高、種類廣等趨勢。盡管電子數據存證已逐漸普及,但電子證據使用在司法實踐中仍面臨挑戰,如防篡改能力不足等。2018年,最高法出台了關於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可以用區塊鏈等技術手段解決電子數據的存證問題。
白皮書顯示,電子數據存證是潛在區塊鏈技術重要應用落地領域。區塊鏈技術具有防止篡改、事中留痕、事後審計、安全防護等特點,有利於提升電子證據的可信度和真實性。區塊鏈與電子數據存證的結合,可以降低電子數據存證成本,方便電子數據的證據認定。
㈥ 區塊鏈應用在網路安全中發揮什麼作用
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加密以及認證等保護機制的安全性,這對於物聯網安全以及DDoS防禦社區來說絕對是一條好消息!
區塊鏈就有成為安全社區一個重要解決方案的潛力,對於金融、能源和製造業來說亦是如此。就目前來說,驗證比特幣交易是它的一個主要用途,但這種技術也可以擴展到智能電網系統以及內容交付網路等應用場景之中。
如何將區塊鏈應用到網路安全之中?
無論是保護數據完整性,還是利用數字化識別技術來防止物聯網設備免受DDoS攻擊,區塊鏈技術都可以發揮關鍵作用,至少現在它已經顯示出了這種能力。
物聯網安全以及DDoS防禦社區
某家區塊鏈初創公司聲稱他們的去中心化「記賬「系統可以幫助用戶抵禦流量超過100Gbps的DDoS攻擊。有趣的是,這家公司表示這種去中心化的系統允許用戶出租自己的額外帶寬,並將帶寬訪問許可權」提交「到區塊鏈分布式節點,當網站遭受DDoS攻擊時,網站可以利用這些出租帶寬來緩解DDoS攻擊。
提升保密性和數據完整性
雖然區塊鏈最初的設計並沒有考慮到具體的訪問控制,但是現在某些區塊鏈技術實現已經解決了數據保密以及訪問控制的問題了。在這個任何數據都有可能被篡改的時代,這顯然是個嚴重問題,但是完整的數據加密惡意保證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被他人通過中間人攻擊等形式來訪問或篡改。
整個IoT產業都需要數據完整性保障。比如說,IBM在其Watson IoT平台中就允許用戶在私有區塊鏈網路中管理IoT數據,而這種區塊鏈網路已經整合進了他們Big Blue的雲服務中。除此之外,愛立信公司的區塊鏈數據完整性服務有提供了全面的審計、兼容和可信賴數據服務來允許開發人員利用Predix PaaS平台來進行技術實現。
其中最佳應用就是我們公共事業部門的轉型和創建以市民為中心的基礎設施了。這將使市民能夠擁有自己的身份,每一筆交易都可驗證。我們可以使用智慧合約和經簽名的斷言來制定公共服務的要素,比如待遇給付等等。
物聯網&智能設備
現在整個IT社區的注意力已經開始轉移到物聯網&智能設備的身上了,而安全性絕對是首要考慮因素之一。雖然物聯網可以提升我們的工作和生產效率,但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面臨更多的安全風險。很多公司因而尋求應用區塊鏈來保護IoT及工業IoT(IIoT)設備安全的方法——因為區塊鏈技術可增強身份驗證,改善數據溯源和流動性,並輔助記錄管理。
根據卡巴斯基實驗室反病毒專家Alexey Malanov的說法,區塊鏈技術有助於追蹤黑客攻擊,他補充道:
「網路入侵者通常會清除許可權日誌,以隱藏未授權訪問設備的痕跡。但如果日誌分布在多個設備中(例如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則可以將風險盡可能降低。」
數字經濟發展基金主席German Klimenko表示:「目前,國防部正在大力推動IT發展和研究工作,這對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
北約和五角大樓也在研究區塊鏈「防禦性」應用。該技術被積極用於保護系統免受網路攻擊。北約將使用區塊鏈來保護金融信息、供應和物流鏈,而五角大樓正在開發一個防黑客攻擊的數據傳輸系統。
總的來說,區塊鏈技術並不是萬能的,至少現在還不是。無論是從技術完整性出發,還是從系統實現方面考量,現在的區塊鏈技術都無法100%確保設備的安全。註:以上內容來源網路。
㈦ 區塊鏈技術是什麼未來可能用於哪些方面
技術的發展,往往超乎你的想像,從農耕革命到工業革命再到信息革命,截止到現在開啟了區塊鏈革命。達到認知革命的高度,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大的命題,為什麼之前的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等它們的出現並沒有提到認知革命的地步,而區塊鏈就可以?
如何快速進入區塊鏈行業?
1.找這個行業頂尖大牛,向他們學習或交流,比如李笑來,比如蔡叔
2.可以購買一些書籍,消息書籍不像淘寶那樣混雜,經典就那幾個,選幾個通讀一下
3.可以多搜搜相關文章,公眾號、知乎或其他,信息量很大的,大家自己可以發現看完30篇優質文章,你基本已經入門了。
微信公眾號:職場芝士派,跟你說說職場那些事
㈧ 如果利用區塊鏈技術對食品安全進行審計,目標是什麼
維護食品安全。區塊鏈技術進一步深化在食品安全領域內的應用,其目的在於有效提供食品安全保障,建立完備的食品安全問題溯源,有效幫助降低消費者風險,並及時幫助食品公司有針對性地召回問題產品,用最小的代價規避最大的風險。
㈨ ck是什麼
1、Calvin Klein(簡稱「CK」) 是一個全球時尚生活方式品牌,創立於 1968 年,CK以性感和人們熟知的極簡風格為審美理念,致力於成為全球文化融合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