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銀行項目時間
❶ 最早的區塊鏈技術出現在什麼項目中
比特幣項目。
最早的區塊鏈技術雛形出現在比特幣項目中,作為比特幣背後的分布式記賬平台,在無集中式管理的情況下,比特幣穩定運行了近八年時間,支持了海量的交易記錄,並未出現嚴重的漏洞。世界公認的區塊鏈技術,是從2008年開始。
特點介紹
在共識機制的作用下,只有當全網大部分節點都同時認為這個記錄正確時,記錄的真實性才能得到全網認可,記錄的數據才允許被寫入區塊中,保障了信息的數據完整性。
區塊鏈作為一種不可篡改的技術。每一個區塊都是與前續區塊通過密碼學證明的方式鏈接在一起的,要修改某個歷史區塊中的交易內容,就必須將該區塊之前的所有區塊交易記錄及密碼學證明進行重構,這有效實現了數據防篡改。
❷ 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包括哪些
盡管目前區塊鏈技術還是停留在初期的階段,但是這種技術的優勢已經開始得到體現,在很多領域,區塊鏈都能夠產生出巨大的價值,相信在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落地應用場景,
區塊鏈+跨境支付
目前主流的跨境匯款方式還是電匯,其周期一般長達三到五個工作日,除了中間銀行會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手續費之外,一個名為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也會對其系統進行的電文交換收取較高的費用,在我國通過中國銀行進行跨境匯款會被會被收取單筆150元的費用。
而使用區塊鏈技術則可以讓匯款方和收款方直接進行支付、結算,省掉了所有的中間環節費用,使得跨境支付結算可以點對點快速的完成,在提高清算速度的同時,還可以實現全天候支付,實時到賬、體現簡單而且沒有隱形成本。
❸ 年底區塊鏈戰役打響最後一槍,Vpay或將成為幣圈熱土、頂級公鏈孵化器
區塊鏈技術應用,從國外到國內,從不認可能到逐步應用,數字幣也被各國所接受採納,發展不可小覷。
很多區塊鏈項目數字資產的應用,都需要一個平台進行流通、交流。項目從無到有,從技術研發到廣泛應用都需要強大的支撐而不是腹死胎中,這便有個區塊鏈孵化器,vpay近300萬用戶量,每日增加20000人,強大的數據支撐使不少數字公鏈和天使輪眾籌為之而來。
vpay,十月中旬,好事連連。
10月11日,國際E網正式打通全球50家交易所數字共享,實現同步全球各大交易所數據。
10月13日,ABS鏈眾籌開啟全新的加密世界。
10月19日,VTS物聯網公鏈開啟眾籌。
10月18日,澳交所開放注冊;10月22日,VRT與澳交所(AOEX)場外交易區強勢登場。
十月,還有Vpay柬埔寨游學,V公益的舉行等,一攬子活動,讓Vpay家人們享受到了財富盛宴,也讓不少幣圈人士鎖住Vpay,增添活力。
從柬埔寨商學院傳來的重大利好消息,你不很不知,更不能不懂。
假如你還在懷疑安全性,還在懷疑可行性,還在懷疑Vpay前景,那麼你可能再一次失去賺大錢的機會。跟上平台的節奏,明年的今天就是大家收獲的季節,你會賺到你從來沒有賺到過的錢,不是幾十萬,有可能是幾百萬,甚至上千萬。
1、Vpay與南太平洋島國萬那杜國家銀行合作,發行Vpay銀行卡,余額可以通過銀行卡直接提現。
2、寮國國家政府准備用政府行為在全國推行Vpay,把Vpay作為寮國國的「支付寶」。
3、10月底E網和澳網打通VRT交易,幣圈的朋友可以從資本市場進入Vpay,用USDT兌換VRT,再用VRT兌換余額放大五倍,再反過來用余額兌換Vpay幣參加眾籌。老會員也可以通過以上兩個交易所用VRT提現到自己的銀行卡。E網交易所對接了目前世界排名前17位的交易所,相當於你只要登錄E網,就等於登錄了國際上最大的17個交易所。
4、10月底,10萬個社群開始組建,工具是「微聊」,參與者是全體會員,資格是能夠獲得超級節點運營權的會員。超級節點能夠享受14年的分紅權。大咖級的會員都已經開始布局,不是大咖級但看明白Vpay信仰Vpay的會員正在准備更大的資金上幾十個VIP,然後拿下超級節點的運營權。
5、平台從1.0版上升為2.0版本,從讓會員加入Vpay就能五倍理財上升為讓會員持有Vpay眾籌的各種鏈,就會成為千萬富翁,如果你還能在幣圈裡炒幣,那你的財富就能再上一個層級。
6、目前余額在58個國家線下消費,余額隨時可以轉換為各個國家的法定貨幣。
7、Vpay平台眾籌的「SMTH」、「IPC」、「ABS」、「VTS」這幾個公鏈都已經成為國家建設智慧城市和智能社會的國家戰略布局,這幾個公鏈價格大漲指日可待。(各種官媒都能查到國家對這幾個公鏈的實際應用等新聞報道。)
最後,再一次鄭重提醒一下。
願意信仰Vpay,願意跟著在Vpay平台上去奮斗,去賺回百萬千萬財富的朋友,請認真理解以上內容。
每個人都有兩條路可選,究竟你選擇哪條路你自己決定。當然你也可以不選擇任何一條路,還是按部就班的走老路。
不管你是選擇的分享推廣會員,還是選擇追加投資,限定這個時間的目的都是讓你能參加了眾籌,只有參加了眾籌買到了眾籌的公鏈,你的財富才能幾何倍數的增長。
幣圈沒有韭菜,只有玩家,Vpay更是一個商家、消費者、投資客、創業者同台競技,實現財富自由之所。
抓住機遇,財富才會屬與您。
Vpay app注冊下截 http://t.cn/EzDJwwq
❹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演算法。
1、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 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2、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
(4)區塊鏈銀行項目時間擴展閱讀:
1、2008年由中本聰第一次提出了區塊鏈的概念,在隨後的幾年中,成為了電子貨幣比特幣的核心組成部分:作為所有交易的公共賬簿。
2、到2014年,「區塊鏈2.0」成為一個關於去中心化區塊鏈資料庫的術語。對這個第二代可編程區塊鏈,經濟學家們認為它的成就是「它是一種編程語言,可以允許用戶寫出更精密和智能的協議,因此,當利潤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能夠從完成的貨運訂單或者共享證書的分紅中獲得收益」。
3、在2016年,俄羅斯聯邦中央證券所(NSD)宣布了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試點項目。許多在音樂產業中具有監管權的機構開始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測試模型,用來徵收版稅和世界范圍內的版權管理。
4、區塊鏈的時間戳服務和存在證明,第一個區塊鏈產生的時間和當時正發生的事件被永久性的保留了下來。
5、比特幣公司BTCC於2015年推出了一項服務「千年之鏈」即區塊鏈刻字服務,就是採用的以上原理。用戶可以將通過這項服務將文字刻在區塊鏈上,永久保存。
❺ 騰訊的區塊鏈團隊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一場轟轟烈烈的「區塊鏈運動」,如浪潮般席捲而來,裹挾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圍繞著區塊鏈的爭論從去年到今年始終沒有停歇,究竟區塊鏈是如其倡導者陳偉星所言——是「人類的春天」,是「全球經濟崩盤的解葯」,還是如其質疑者朱嘯虎所說是「區塊鏈是偽風口,除了炒幣沒剩什麼」。
我們認為這個行業需要標准,不然大家談區塊鏈談半天,聊的概念都不一樣,甚至有些企業號稱自己做區塊鏈,就只是拿著資料庫改。有了可信區塊鏈這個權威標准以後,就可以把明顯掛羊頭賣狗肉的企業篩掉,讓真正做區塊鏈技術的企業獲得背書。
CE:面對區塊鏈領域人才稀缺的問題,騰訊是怎麼解決的?
蔡弋戈:我們的技術人才基本都是騰訊內部轉化過來的,區塊鏈這個行業本來就很新,沒有幾個人做過區塊鏈。就像當年移動網路的到來一樣,你要招做安卓、IOS開發的很難,我們都是自己培養。
❻ 銀行為何如此鍾情區塊鏈
銀行競逐區塊鏈 諸多難題待解
作為傳統的金融機構,銀行是區塊鏈領域最踴躍的探路者。近年來,國內外多家銀行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信貸、清算等領域。區塊鏈獨特的信任機制,被銀行視作創新風險管理、簡化交易流程的關鍵技術突破。不過,作為新興技術,區塊鏈生態仍在建立過程之中,應用十分有限,諸多難題仍有待在發展中逐步解決。
「目前區塊鏈不能跑高頻、並發的交易,網速、算力無法支撐。比如支付領域,如果是網購,還是可以實現的;如果是期貨高頻交易,就做不了。」黃震說。
姜鵬說,在設計區塊鏈的體系之初,中信銀行仔細論證了適合使用區塊鏈的業務環節。
「從全球的經驗看,目前還不適合用區塊鏈去做大而復雜的體系建設,不要試圖用區塊鏈解決所有問題,而是重點解決核心問題。做太復雜的系統耗費時間,技術發展那麼快,沒做完舊的系統就面臨新技術的迭代了。」姜鵬說。
「只解決核心問題」的思路,確保了區塊鏈上線後,中信銀行各支行相關業務操作無需流程改造,就可以實現業務升級。
范斌坦言,銀行全面應用區塊鏈還需要時間,IBM對於區塊鏈開源社區的投入將會繼續下去,一方面是為了培育市場,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爭奪區塊鏈平台的制高點。隨著區塊鏈技術本身的快速迭代,金融機構使用這項新技術的場景仍然有諸多想像空間。
內容來源於新華網
❼ 優羅EULO海外受到追捧-coinspeaker等權威媒體相繼報道
近年來,區塊鏈作為一種技術創新備受關注。從2009年誕生於比特幣系統的構建,到2017年成為全球經濟熱點,區塊鏈正在日益發展與成熟。而優羅鏈作為新的公鏈也正在引發廣泛關注。
優羅鏈(EULO)備受國內外市場關注
不久前,coinspeaker對上線僅三周的優羅EULO核心產品鏈上世界銀行進行撰文報道,對於在當前區塊鏈發展趨勢下,EULO創建分散式區塊鏈銀行,在解決加密市場的波動性問題的同時,降低傳統投資者的准入門檻進行了深度分析。不僅如此,EULO還被全球三大行情平台之一的coincodex收錄。
作為報道金融科技、區塊鏈、加密數字貨幣、支付及物聯網,在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區塊鏈媒體之一,coinspeaker緣何對優羅(EULO)青睞有加?優羅EULO又有著怎樣的獨特之處?在區塊鏈技術概念還在市場盲目炒作的階段,優羅EULO已經把目光放到具有使用價值的基於區塊鏈底層技術的支付領域,這或許是吸引coinspeaker的關鍵所在。
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下coinspeaker到底是怎樣評價優羅鏈(EULO)的,以下是報道內容及翻譯:
新的基於區塊鏈的銀行優羅EULO將解決公共分散網路的關鍵問題
2018年10月1日星期一上午11:17 UTC發表評論
新的區塊鏈銀行優羅EULO將結合一套獨特的功能,解決現有公共分散網路的關鍵問題。
隨著經濟和科學的不斷進步,交易成本高、信貸資源不足、數據脆弱性、企業與個人之間缺乏信任等問題日益突出。由於區塊鏈的多重好處,它能夠改變今天的社會,消除不確定性,使信任社會關系變得更簡單。
雖然區塊鏈還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新型的公共分布式賬本系統、共識機制、跨鏈戰略和擴展方案不斷涌現。
然而,社區還沒有就如何建立一個高效的基礎區塊鏈系統達成共識,該系統可以在商業上大規模部署。分散式平台開發者面臨著共識機制、分散化、擴展性不足、開發難度大、交易速度慢等嚴峻挑戰。
另一個主要問題是加密貨幣的極端波動,一些數字貨幣甚至可能超過150%。價格的不穩定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投機活動、黑客攻擊、礦業集中、區塊鏈監管漏洞等因素。
優羅EULO是一個旨在解決當前公共區塊鏈的主要問題的新項目。這家初創公司開發了一家新的分散式區塊鏈銀行,將解決加密市場的波動性問題,並降低傳統投資者的准入門檻。
「作為區塊鏈3.0時代公眾區塊鏈的代表,優羅EULO具有良好的匿名性和秒確認交易的能力,為大型商業DAPP提供了良好的客戶體驗」 ,該項目的網站上寫道。「此外,其獨特的基於智能合同的鏈上世界銀行可以完成資產的增值和對沖」 。
使用PoW + PoS共識機制,優羅EULO保證了一秒鍾就可以確認的高速度。為了解決長時間的區塊確認問題,公司建立了由主節點和超級節點構成的雙層事務確認網路,並對底層網路傳輸協議進行了修改,縮短了區塊確認時間。
PoW用於生成和分發EULO。EULO總額不變,為210億,採用PoW采礦,類似於比特幣的網路采礦。比特幣網路已經運行了近10年,沒有出現明顯的問題,它的PoW共識機制和基於它的經濟模式比其他共識機制更加健全。
該平台採用零知識證明,確保了數據的匿名性,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個人擁有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在不暴露隱私的情況下使用和交換。
EULO整合了oracle的機器設計,建立了分散銀行,防止了加密市場價格波動對傳統投資者的影響。
通過區塊鏈銀行的匯率鎖定功能,投資者可以獲得6%的美元年化收益率,2%的比特幣年化收益率,減少數字貨幣市場劇烈波動對投資者的影響。風險更低、更可控,傳統投資者的參與門檻也降低了。
——————————————以上為譯文——————————————
作為區塊鏈3.0時代的標志性公鏈,優羅鏈(EULO)能夠贏得知名外媒的廣泛關注,憑借的是自身的技術優勢。優羅(EULO)具有良好的匿名性和即時交易秒結算的特性,使得優羅鏈能夠在大規模商用DAPP中提供良好客戶體驗度,加之PoW + PoS共識機制,保證了一秒鍾就可以確認的高速度。而獨具特色的鏈上世界銀行使得資產能夠增值保值。
當前,區塊鏈技術仍處於較初級的發展階段,各種形態的公鏈、共識機制、擴展方案和跨鏈策略不斷被提出。優羅EULO在以往技術研究的成果上獨立提出新一代公鏈3.0項目優羅鏈,意在解決未來區塊鏈技術第三方支付應用所遇的問題。
「獨角獸「EULO的發展與未來
不僅在從國外市場廣受青睞,9月13日,優羅鏈(EULO)在精選數字貨幣交易平台幣龍網(bitalong)以0.01USDT的價格上線交易。在技術利好的推動下,至9月26日,隨著優羅EULO關於其鏈上DAAP社交應用上線,其價格較發行上漲了近30%。截至10月9日,優羅EULO的價格已經穩步在0.0145-0.0165之間,表現相當搶眼。
在 優羅EULO 看來,區塊鏈不僅僅是一項技術、一個工具,更是一種思想:開放、共享、去中心化。與此同時,區塊鏈還把這樣的思想從信息的傳遞進一步拓展到價值的傳輸,即從信息互聯網到價值互聯網,這將深刻地改變了社會的經濟格局,影響了每個人的生活。
優羅EULO 以共識機制改變了比特幣的共識基礎;使用零知識證明來解決隱私保護的問題,實現匿名交易;藉助於主節點的架構優勢,做到實時到賬確認,即時交易,大大提高了用戶在支付應用中的體驗;加入去中心化的預言機設計,打造了一個去中心化鏈上銀行。
區塊鏈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正在引領全球新一輪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而潛心於公鏈解決方案的EULO也正在迎來飛躍與發展。
❽ 區塊鏈項目管理的周期
6個月左右
產品生命周期通常劃分為:概念、成長、成熟、衰退、退出。 項目管理周期適用於項目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啟動、規劃、執行、監控、收尾。
❾ 區塊鏈落地需解決四個核心問題 訪交通銀行投資銀行業務中心總裁陳維
隨著區塊鏈概念的持續升溫以及這一技術的日益成熟,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也在加大這一領域的布局和應用。《太古宙-2019年中國區塊鏈金融行業研究報告》指出,金融機構區塊鏈投入呈逐年增長態勢,預計至2022年,中國金融機構區塊鏈技術投入將達92.7億元。
陳維指出,資產證券化業務的本質是用資產信用來取代主體信用,而藉助區塊鏈技術,可實現技術互信取代機構互信,這兩點使得區塊鏈技術契合資產證券化業務場景的需要。基於此,交通銀行推出了國內首個區塊鏈資產證券化平台――「鏈交融」。陳維還表示,區塊鏈技術還將為上海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效率+信任」問題待解決
《中國經營報》:盡管不少銀行已經 探索 並研究區塊鏈,但最終落地項目較少。你認為,區塊鏈技術落地難的原因是什麼?
陳維:由於區塊鏈主要採用聯盟鏈的技術,這使得銀行 探索 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在具體業務落地時,主要面臨以下四個問題:
第一個是安全。商業銀行是整個金融系統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參與者,對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特別高。在新技術的運用過程中,安全性要求是最重要的,也是必須要滿足的。由於區塊鏈技術運用目前尚處於 探索 階段,這可能會影響區塊鏈技術應用在具體業務上的落地。
第二個是效率。在去中心化的設定下,所有的節點要達成共識並且將數據進行處理,這就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因此目前業務效率較難得到有效兼顧。銀行的一些傳統業務,比如支付、轉賬、匯款等業務場景,對時間效率和數據存儲等方面的要求較高,因此區塊鏈技術目前與這些業務場景結合仍存在一定困難。
第三個是跨機構共識。聯盟鏈需要聯盟各方達成一致,共同推進鏈的形成和擴張,但在實際業務推進過程中,不同機構對區塊鏈的認識、對聯盟鏈的需求差異較大,存在一定的協調和推進難度。
第四個是經濟成本。區塊鏈應用對銀行技術開發能力要求較高,同時還需配套大量軟硬體資源,比如:聯盟鏈需要部署節點、形成共識演算法等一系列服務;銀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財力資源進行開發。這些投入在短期內可能無法直接產生可見的經濟利潤,會出現成本和收益的跨期錯配。任何一家金融機構,無論上市與否,都會面臨當期考核的問題,使得成本的當期性和收益的滯後性存在一定矛盾。
當然,盡管存在這四個主要矛盾,不少銀行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不斷 探索 。可以說,在這方面交通銀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區塊鏈技術應用方面走在了同業前列,尤其在資產證券化領域實現了多項突破。
陳維:所謂效率就是時間問題,信任就是安全問題。
關於效率問題,結合交通銀行的 探索 和實踐,可通過以下三個方式加以解決:第一,通過鏈上智能合約的自動化方式,來提高業務流程的辦理效率;第二,研究高性能的公有鏈技術,來滿足交易並發情況下的計算、存儲能力;第三,藉助雲計算,利用雲的存儲能力,提高效率,同時降低經濟成本。
關於信任問題,主要有三種解決方式:第一,上鏈之前達成共識,參與方在上鏈之前必須要簽署協議表示同意,避免業務開展過程中,因未達成共識而導致效率降低、難落地的情況發生;第二,採用數字簽名和非對稱加密技術,對數據進行加密以後再進行上鏈,確保只有授權方才能看到數據,實現數據許可權的控制;第三,區塊鏈技術採用分布式賬本,實現數據的不能篡改,同時還可以進行追溯,確保各參與方對鏈上的數據保持較高的信任度。
助推長三角資產和資金「同城化」
《中國經營報》:交通銀行在區塊鏈場景 探索 方面有哪些特色和亮點?
陳維:當前市場上有很多關於區塊鏈使用場景的探討,在區塊鏈賦能金融方面,資產證券化業務是最適合的場景之一。交通銀行基於在資產證券化市場的實踐 探索 及先發優勢,自2016年來已嘗試 探索 區塊鏈應用於資產證券化業務場景,並於2018年正式對外發布了國內首個區塊鏈資產證券化平台――「鏈交融」。該平台已獲得兩項技術專利――《一種基於智能合約的跨機構流程解決方案》和《基於智能合約的Fabric區塊鏈管理方案》,並榮獲上海市政府頒發的2018年度上海金融創新成果獎、《中國銀行家》十佳區塊鏈應用創新獎等獎項。
資產證券化業務參與機構眾多,發行周期較長,同時交易結構也比較復雜,如何使業務更有效率地開展,就需要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共享、不可篡改四個特徵,這就意味著區塊鏈技術可以與資產證券化實現比較完美的結合。
從業務本身來講,資產證券化業務的本質是用資產信用來取代主體信用;同時,藉助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技術互信取代機構互信,這兩點使得區塊鏈技術和資產證券化業務能夠完美地契合。區塊鏈技術可以在不需要第三方背書情況之下,實現系統中所有數據信息的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不可偽造,同時還能對信息進行追溯。
《中國經營報》:在實踐中,區塊鏈技術如何賦能資產證券化業務?
陳維:在「鏈交融」平台上,藉助區塊鏈技術,將底層資產和盡調報告等資料,通過數字指紋永久儲存在鏈上,藉助區塊鏈的透明、共享、不可篡改等特性,解決了資產證券化業務眾多參與方之間的互信問題,實現信用穿透;通過一些演算法實現鏈上文件的加密保護,有效緩解了信息泄露的風險。
同時,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也降低了一些維護成本和系統運營的壓力。自發行亞洲首單區塊鏈技術賦能的信貸資產證券化項目「交盈2018年第一期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資產支持證券」開始算起,截至目前,交通銀行已經通過這個平台發行大約七八百億元規模的項目。我們也一直致力於推動諸如國電電力等更多優質發起機構、專業投資人等資產證券化生態圈用戶上鏈。
「鏈交融」是「金融創新聯合實驗室」的孵化成果,也是交通銀行前中後台共同聯動的產物。在前期研發中,業務部門憑借市場敏感度牽頭整個項目,中後台部門協同合作。在區塊鏈技術投入應用後,我們還在不斷地與時俱進,對系統進行迭代升級。
除了交通銀行內部協同來進行研發之外,交通銀行還牽頭成立了資產證券化業務生態圈――「陸家嘴資產證券化聯盟」,通過與同業機構的合作,共同培育和發展生態圈系統,也是交通銀行擔當 社會 責任和實現 社會 價值的一種體現。
《中國經營報》:除了賦能銀行具體業務之外,區塊鏈技術在銀行參與「長三角一體化」、服務上海建設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等方面能提供哪些幫助?
陳維:區塊鏈技術在資產證券化業務場景的應用實際上縮短了資產持有人和資金持有人之間的信息距離,同時也打破了行政區隔的界限。藉助區塊鏈技術,「鏈交融」平台的各個參與者達成資產共識和價格共識,舉例來說,上海的資產可以對接到江蘇的資金,從某種程度來說,促進了長三角區域的資產和資金的「同城化」。
同時,區塊鏈技術對上海建設國際資產管理中心也能提供一定幫助。建設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就意味著需要吸引大量的海外資金或者資金管理機構到上海,只有提供豐富的可供選擇的優質資產才能把海外的資金或者機構留下來。資產證券化業務在國際市場已發展得相對成熟,規模也很大,相比之下,資產證券化業務在國內還處於發展階段。隨著中國對外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外資進入中國來投資一些國內的優質資產,「鏈交融」平台或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總體而言,區塊鏈技術與上海的長三角一體化建設、自貿區建設以及建設全球金融 科技 中心、資產管理中心等戰略課題都具有較為密切的聯系,也將為服務國家戰略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 中國經營網
❿ 區塊鏈12年:應用在了哪些領域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
人們曾無數次地談起區塊鏈的適用場景和使用時機。但實際上,簡單粗暴地將區塊鏈和所有業務捆綁在一起的行為是非常愚蠢且荒謬的。
單純用「區塊鏈」這個詞(而不是它背後的技術)進行炒作的話,結果終將是一場空。但如果使用得當的話,區塊鏈也確實可以推動某些經濟領域的發展。
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一步步地慢慢來。Gartner的專家認為,區塊鏈目前正處於「擺脫幻想」階段邊緣。在這一階段,其技術弊端暴露無遺,各路媒體也大都持批判態度。
那麼,到底有沒有真正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好產品呢?如果有的話,又是在哪些領域呢?
首先,金融服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很多傳統中介機構都存在低透明度和高傭金的問題。目前,許多大銀行已經在研究並測試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了。那麼現在市場上可供選擇的方案有哪些呢?
凈額清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以Hyperledger Fabric為基礎,能夠抵消由兩個或多個交易方之間交易所導致的多個頭寸或支付費用。常被用來確定多方協議中應獲得酬金的一方。凈額作為一個普遍概念,在金融市場中(證券交易中)有許多更為具體的用途。
此外,大家對區塊鏈債券、抵押貸款和銀行擔保的討論也層出不窮。幾乎所有的大銀行,包括伊斯蘭銀行,都在嘗試這種做法。
Hyperledger Fabric和Corda區塊鏈技術也常被應用於其他用例,但前景究竟如何就需要我們通過之後的持續跟蹤觀察才能得出最終結論。
美國銀行、高盛、花旗銀行、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中國銀行、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在2019年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此外,在銀行業中,人們常會提到跨境金融交易,甚至有意圖要擺脫SWIFT。
有人認為,區塊鏈技術在版權保護和打擊數據造假方面大有推廣前景。例如,出於保護版權的目的,初創公司Sputnik DLT在Waves平台上開發了Depositor服務。
同樣,Emernotar是基於Emercoin的類似解決方案,使用的是SHA-512演算法。據開發者介紹,企業和律師可以藉助Emernotar服務來簽訂合同,使用在線服務來收集用戶許可,創意產業代表也可以以此來確認版權。
以Emercoin技術為基礎的democracynotary.org平台旨在保護與選舉相關的重要信息。雖然在選舉過程中,區塊鏈尚無法保證投票的匿名性,但至少可以保證投票的真實性。
最近,這一平台的效果在馬其頓的一項全民公投中得到了檢驗:公投內容關於是否批准一項與希臘的條約——要求更改馬其頓的國名為「北馬其頓」。該平台對全民投票過程中的公開報告進行公證,進而阻斷了虛假信息的傳播。
區塊鏈用例在房地產交易注冊方面極具發展前景。去年,曾有人試圖利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在司法管轄區進行此類購買/銷售交易。雖然並不是所有地方的立法機構都能理解律師在做的事情,但過去和將來都有嘗試。
例如,最著名的例子是,曾通過加利福尼亞一個去中心化的Propy市場,達成了一項出售10英畝土地的交易,交易完全以比特幣進行,並使用區塊鏈進行注冊。此後,歐盟也完成了首個區塊鏈房地產銷售。
2018年12月,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批准了區塊鏈公司「Blockimmo房地產公司」的商業模式。目前,Blockimmo平台正處於測試階段,可供瑞士和列支敦斯登的居民使用。之後,該公司計劃將進入其他整個歐洲市場。
部分專家十分看好區塊鏈在批發和物流領域的應用前景;但同時,也有部分專家認為它在該領域毫無用武之地。然而,作為消費者,我們更應該肯定行業內已經取得的成功。
2018年晚秋,石油巨頭BP和殼牌(Shell)、大型銀行及公司推出了Vakt區塊鏈平台,旨在優化商品交易流程——包括將紙質文檔轉換為智能合約。
同時,阿聯酋也在領域內使用了區塊鏈技術——Maqta Gateway LLC在阿布扎比推出了首個區塊鏈物流解決方案。公司開發的Silsal區塊鏈技術可以提高物流和貨運效率。Maqta Gateway希望能夠通過DLT技術來減少文書工作量,促進實時狀態更新並加快信息共享速度。
去年秋天還啟動了IBM食品信託區塊鏈平台——平台以Hyperledger Fabric技術為基礎,旨在調節食品行業供應鏈。家樂福(Carrefour)、雀巢(Nestle)、都樂食品(Dole Food)、泰森食品(Tyson Foods)、克羅格(Kroger)、聯合利華(Unilever)、沃爾瑪(Walmart)等知名企業都是該平台成員。IBM區塊鏈服務每月費用從100美元到10,000美元不等,這也解釋了為何這些行業巨頭願意在這方面進行投資。
2017年秋天啟動了去中心化的Shelf.Network拍賣協議。 汽車 經銷商可以通過該平台進行 汽車 銷售和租賃交易。
一年後,該拍賣網路獲得了日本IT巨頭Broadleaf的投資。同時,Broadleaf也獲得了供應Shelf.Network技術的許可,為東南亞國家(包括日本、緬甸、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寮國、澳大利亞、印度和新加坡)建立 汽車 和零部件銷售的貿易網路。
到2018年底,有6萬輛來自美國的 汽車 加入了該服務網路。Shelf.Network還實現了與Carfax web服務的交互,可以通過後者向個人和企業提供車輛 歷史 報告。例如,初創公司Auto1 Group GmbH在德國購買 汽車 時,通過區塊鏈對貸款和保險產品進行了記錄,這大大提高了交易速度(如果採用傳統文書工作的話,需要兩周時間才可完成)。
IBM商業價值研究所對大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到2021年,區塊鏈將在 汽車 行業發揮關鍵作用,同時,區塊鏈也將被應用於航空領域。例如,S7航空公司和阿爾法銀行(俄羅斯)已經通過在Hyperledger區塊鏈平台上應用智能合約,實現了實時支付飛機燃油費用。
行內各界都相信DLT技術能夠簡化並加快相互結算流程、消除各類財務風險、實現流程自動化。與批發物流領域相同,該技術在運輸領域也具有重要應用意義。
區塊鏈技術也正逐步滲透進公共部門,被廣泛用於文件認證流程。例如,Proofstack服務能夠將文件與所有者的個人簽名、日期和時間戳一起歸檔,然後將存檔哈希散列寫入區塊鏈。用戶還可以選擇影響時間戳類型的國家,以及生成存檔所需的存儲位置(計算機、雲端)。人們可以通過創建的存檔來確認文件在何時由何人進行歸檔。與此同時,區塊鏈在司法系統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普及。例如,ServeManager和Integra已經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跟蹤傳票交付的服務中了。
在中國,由政府支持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持續、迅速發展。其司法區塊鏈系統「天平鏈」在發布僅三個月後,就採集了約100萬份在線證據數據。平台上提交的所有資料均通過DLT認證,共計19萬份文件。平台電子證據系統由北京互聯網法院、中國工業控制系統應急響應小組(CICS-CERT)、工信部研究中心、網路互聯網集團和TrustDo區塊鏈初創公司共同開發。平台以互聯網巨頭網路的超鏈基礎設施為基礎,優化了證據收集和存儲過程,通過區塊鏈保證數據的真實性。此外,平台還通過降低與互聯網相關的訴訟成本,實現了節約時間和資源的目的。
作為全球集裝箱航運的領導者,Maersk於去年春天開始使用Insurwave區塊鏈解決方案。該海上保險平台由咨詢公司EY和Guardtime共同開發,以微軟Azure雲技術為基礎。在與Insurwave合作的第一年,Maersk計劃將為1000艘遠洋船舶投保,數字交易總量將超50萬筆。
目前,平台用戶有Willis Towers Watson、XL Catlin 和MS Amlin。開發商正試圖擴展Insurwave的功能,將保險業務拓展到航空和能源領域。
專門從事投資流管理的英國金融 科技 公司Calastone宣布將計算全部轉移到區塊鏈上完成。該公司預計,此項技術將有助於削減全球結算部門數十億美元的成本。Calastone為1700多家公司提供風險評估管理服務、IT基礎設施和支付解決方案,其客戶包括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施羅德(Schroders)和景順(Invesco)。
如果企業目標是爭取交易及DLT注冊表中輸入信息透明度的話,則會為區塊鏈創造絕佳的應用場景;但是,如果企業追求的是保持匿名性或「追蹤」金融交易的話,則沒有區塊鏈施展拳腳的機會。
新加坡電力集團(Singapore Power Group)推出了可再生能源(REC)證書區塊鏈交易市場。其公司代表表示,該「內部開發」平台旨在提高此類證書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追蹤性。
REC證書是證明太陽能電池板釋放電量的憑證,由Cleantech Solar Asia和LYS Energy Solutions進行銷售。有意購買證書的City Developments Limited和DBS Bank都對該平台十分感興趣。Katoen Natie Singapore也已加入該平台,計劃很快啟動可再生電力生產能力。
韓國最大的電信公司KT 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區塊鏈網路,其分布式注冊技術涉及用戶認證和改善國際漫遊服務。KT公司可以藉此將客戶數據安全傳輸給合作夥伴。網路帶寬每秒可處理100,000個事務。
時間將會證明這些舉措是否會得到大眾市場的認可。同樣,區塊鏈在電力、數據、用戶標識的賬戶/記錄/交易方面的應用都是老生常談了。
在2017年底,麻省理工學院(MIT)使用Blockcerts錢包(可發行一種「可驗證、防篡改」的認證證書),通過比特幣區塊鏈為一百多名畢業生簽發了數字畢業證書。
該試驗項目得到了軟體公司Learning Machine的支持,該公司曾與Media Lab一起參與了Blockcerts的研發工作。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成為自己檔案真正的所有者。Learning Machine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賈傑斯(Chris Jagers)表示,即便有一天該機構不復存在了,人們也可以提取其中存儲的重要官方信息。
第比利斯商業技術大學(Tbilisi University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也使用了同樣的方法:該大學通過與Emercoin合作,使用了類似的區塊鏈平台Trusted Diploma。該平台能夠藉助區塊鏈來修復注冊數據(所學科目、培訓質量和取得的分數)。以此來看,在將來,區塊鏈或許能在進一步推廣數字學習方法方面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