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服湖北公司區塊鏈研究院
A. 區塊鏈人才有多貴
21世紀什麼最貴?可能是區塊鏈人才。
從上海某211大學碩士畢業的張岩(化名)今年暑期開始在一家區塊鏈公司實習,主要負責行業信息的收集,實習期間工資為8000元,轉正以後月薪將達到22000元。
張岩的起薪已經遠高於應屆畢業生首次就業的工資水平。根據上海市人社局的統計,2017屆上海高校畢業生中,本科學歷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4793元,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8001元。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目前行業人才緊缺度高,符合招聘要求的人才少,供需失衡導致人才溢價較高,預計兩到三年後,待到區塊鏈技術落地應用、全面開花時,市場的供求關系會進入一個穩定階段。
區塊鏈人才有多貴?
「我們招人一直都不順利,一個季度可能能進來5-8個人,只能達到我們預期的20%。」雲象區塊鏈創始人鄧旭一直希望將團隊迅速擴充到擁有100人的技術人員的隊伍,但卻苦於找不到合適的人才。
某公司招聘信息
高薪找不到人的尷尬局面如何破?
「我理想中的區塊鏈人才主要有兩個標准,一是有計算機基礎,二是有演算法基礎。」鄧旭說。
據算力智庫創始人燕麗介紹,區塊鏈的人才分三種類型:
一是做內容研究方面,這類人才原來大多從事財經資訊類、傳統研究類等工作,經過一到兩個月的培訓適應就可以上手崗位;
二是產品的技術開發類,這一塊需要成熟的計算機技術人才,如研究底層數據開發、數據存儲等方面,他們需要在區塊鏈的場景中重新分配自身的工作領域,經過兩到三個月可以適應崗位需求;
三是產品需求的提煉師,這是最難找的人才,他們既需要懂區塊鏈的業務邏輯、挖掘痛點,又需要懂技術,能夠將客戶的需求與技術開發人員的能力溝通串聯。
億歐智庫分析師尚鞅也向中新經緯指出,區塊鏈本質是分布式的加密資料庫,核心思路是去中心化。區塊鏈是從比特幣演變而來的,此前高校里幾乎沒有開設相關課程,所以今天的區塊鏈技術從業人員大多是自學,客觀上凡是計算機專業背景的都有條件能學會。但是技術不是關鍵,關鍵是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只有當某個場景下,將數據進行分布式存儲能夠具備不可替代性和為企業帶來顯著效益的提升,才算是好的應用場景,所以鏈上的應用目前仍屬於探索階段。
「應用型人才太少了,」尚鞅說,任何新技術的應用轉化都需要一個過程,而目前很多技術人員不懂產品。
鄧旭分析當前造成區塊鏈人才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方面,區塊鏈普及速度快,而技術人員數量較少,造成了供需失衡;另一方面,區塊鏈實際上是綜合性技術,囊括了計算機語言、演算法、通信、密碼學等四大塊,目前高校培養的人才一般只具備一兩方面的知識儲備。此外,隨著去年ico的火熱,誕生了一大批新的區塊鏈公司,進一步加劇了區塊鏈供需失衡的局面。
隨著區塊鏈概念的大火,一些高校開始開設課程,培訓機構也紛紛入場分羹。燕麗建議,偏理工科的頂尖高校可以繼續發揮優勢,培養區塊鏈技術應用人才;而在業務方面上,仍然主要依靠傳統行業轉型過來的人才進行填補;社會組織、研究中心等機構可以組織區塊鏈行業人才的職業培訓,但好的職業培訓必須要持續兩到三個月,而非兩三天的「速成」培訓。
不過,鄧旭指出,現階段培訓只能為行業補充一些中低端的技術人才,但解決不了高端人才的問題。尚鞅也指出,開設了相關課程的大學也面臨難以留住師資的問題。「一方面容易被企業挖走,另一方面,真正懂技術和應用的人大多選擇自己開公司,或者去炒幣了。」
「區塊鏈技術是一門離錢最近的技術,因此很多人沉不下心來做技術,而且技術很復雜,又比較枯燥。」鄧旭說。
內容來源 觀察者網
B. 區塊鏈產業年鑒有哪些內容
您好!《區塊鏈產業年鑒》是一部全面反映全球區塊鏈產業發展狀況的綜合性、資料性大型工具類圖書,並逐年連續出版。目前有《2018全球區塊鏈產業年鑒》、《2019全球區塊鏈產業年鑒》。《區塊鏈產業年鑒》內容涵蓋全球區塊鏈人物、媒體、應用、機構、教育、產業園、資本、交易所、超算服務、工具、底層公鏈、技術服務等12大類別的區塊鏈生態權威內容。
C. 幣安提現到微信會封號嗎
不會封號,只要平台可以提現到微信,就不會封號。
只需不主動參加或是處於被動參加洗黑錢,一般都不容易封禁,從幣安創立到現在就在用,_有碰到什麼問題。一切交易所都很有可能會產生凍卡,這來源於注入交易所的錢,幣安早在2019年4月12日,就公布與數據加密合規管理和調研手機軟體服務提供商Chainalysis協作來提升完善幣安的反xq合規管理方案,因此相比於別的交易所幣安凍卡概率很低。
操作環境:蘋果12,ios14,微信版本8.0.13
拓展資料:
一、幣安
幣安是一家全球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由趙長鵬創立,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區塊鏈資產兌換服務,聚合全球優質區塊鏈資產,致力於打造世界級的區塊鏈資產交易平台,已為超過100種加密貨幣提供交易平台。
2021年1月29日,幣安推出Binance Pay,用戶可直接用加密貨幣進行支付。2021年3月,區塊鏈交易平台幣安受到美國方面的調查。同年3月11日,幣安(Binance)的官方微博賬號被封。
二、業務介紹
幣安生態系統包括區塊鏈資產交易平台——幣安交易平台、幣安鏈、幣安DEX、幣安學院、幣安礦池、幣安研究院、幣安慈善基金會、幣安X、Trust Wallet、幣安雲 並已經在烏干達、澤西、新加坡、美國等地設立法幣交易所
三、幣安網
幣安交易平台(Binance Exchange )是一個區塊鏈資產交易平台,服務包括現貨交易、杠桿交易等。用戶覆蓋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四、幣安區塊鏈研究院
幣安研究院(BINANCE RESEARCH):為加密貨幣行業的投資者提供專業的,以數據為驅動的見解和分析報告,提高當前加密貨幣生態系統內的透明度及信息質量。以推進區塊鏈技術的自主核心技術、行業應用和治理模式研究,打造區塊鏈產業生態圈,並聚焦於產業研究教育以及專業職能培訓。
D. 在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上,哪些區塊鏈公司做的比較好
目前,國內幾家做得較好的區塊鏈公司有:
1、鏈向科技:在區塊鏈技術應用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是國內一家領先的聯合創新企業,改變企業創新研發模式。
2、火幣科技:是國內先進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和應用服務提供商,為區塊鏈市場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體系和服務。
3、芝麻開門科技:一家專注於區塊鏈應用解決方案的公司,並為業務系統提供了安全、高可用的區塊鏈解決方案。
4、輕鏈科技:致力於為普通用戶提供高效友好的區塊鏈服務,專注於公有鏈的開放應用及普及,也提供私有鏈的定製化應用服務。
5、藍湖科技:一家專注於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的跨國企業,其致力於推動全球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的發展,助力傳統行業轉型升級。
E. 2022年區塊鏈校招情況好嗎啊
好。
1、校招崗位多。區塊鏈是一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校招是指招聘組織、企業等直接從學校招聘各類各層次應屆畢業生,2022年區塊鏈方面的校招崗位很多,佔全部校招崗位數量的70%以上,校招情況很好。
2、競爭小。根據研究院相關調查顯示:與區塊鏈相關的崗位校招需求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快速增長,截止至2022年區塊鏈技術人才的供需比僅為0.15,供給嚴重不足,因而校招情況下區塊鏈方面的競爭較小,且校招中該方面人才待遇極佳,所以2022年該方面校招情況較好。
F. 國內有出名的那些區塊鏈金融系統開發平台
普華金瀜的雲交所
G. 湖北如何布局區塊鏈等前沿產業建設湖北區塊鏈服務網路
2021年04月12日,《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其中提到,布局區塊鏈等前沿產業,推動區塊鏈與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深度融合,加快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模式創新,建設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塊鏈創新發展集聚區。構建湖北特色「智信、智管、智理」區塊鏈應用服務生態,打造運營集中化、操作規范化、管理可視化的區塊鏈能力平台。實施智能化感測器規模化部署工程。建設湖北區塊鏈服務網路。
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記賬、加密可溯源等顯著優勢,可以很好地保證上鏈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一旦被篡改或偽造即可被發現,同時,由於區塊鏈具有分布式記賬的特點,即使刪除個別節點上的數據,其他節點仍然能完整地保存數據,保證整個區塊鏈存證系統的正常運轉。 基於以上優勢,區塊鏈天然適用於電子數據數據存證。引入區塊鏈存證,可以有效解決電子證據真實性、合法性問題,使電子數據存證過程具有更高的可信賴性。未來的行業趨勢將會基於「區塊鏈+」的模式發展。易保全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電子數據從產生、存證,到公證、舉證等全鏈路可信問題:上鏈時,利用區塊鏈保障存證數據的原始性和完整性;上鏈後,利用保全鏈上的各司法節點保障數據的可信性與安全性;訴訟時,證據直通互聯網法院提高維權效率。
H. 中國區塊鏈社交研究院是國企嗎
不是。中國區塊鏈社交研究院不是國企,是一家民營企業。中國區塊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位於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一家以從事無法歸類的組織機構為主的企業。
I. 中通服咨詢設計研究院屬於央企嗎
中通服咨詢設計研究院不屬於央企。
中通服咨詢設計院是國企,公司的全稱是中通服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J. 湖北郵規院陳曉靜:咨詢+IT+運營,助推數字化轉型
當前工程勘察設計企業對數字化需求的迫切性已明顯加大,許多企業正進一步思考與部署數字化建設方面的工作,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轉型的速度。另一方面,新基建、新技術加速催動萬物互聯,工程勘察設計企業未來的服務場景、專業應用等也會產生一系列新變化。
為此,天強TACTER特別策劃 「智·賦設計院數字化轉型」專題訪談 ,邀請行業內外數字化信息化專家就數字化管理系統、數字化服務體系、數字化業務模式、數字化轉型的困惑與應對策略等方面問題進行分享,以期為業內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工作提供思考。
本期我們邀請到 湖北郵電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中通服智慧 體育 研究院院長陳曉靜 女士,為大家分享她的思考與建議。
陳曉靜
湖北郵電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中通服智慧 體育 研究院院長
總體來說,郵規院正在轉型且聚焦新基建與智慧城市。我們轉型比較早,2011年就開始做智慧城市,從那個時候起我們就做整個智慧城市的咨詢設計,包括產品和運營、數字政府的建設研究、商業模式、運營模式等。
另外一方面,我們在智慧城市的細分領域,也做了一些行業的研發,包括一些大的集成項目,這樣就形成了湖北郵規院在國內智慧城市、數字政府和行業信息化方面的技術領先與應用優勢。我們在湖北省為省市區各級政府提供政府和行業信息化服務,市場佔比是很高的,在湖北省的業務佔比超過了80%。我們提倡的模式為「顧問加雇員」,目前各級政府沒有專業的信息化人員,我們除了作為政府的高級顧問之外(顧問形式),也派人直接在各級政府的部門去開展工作(雇員形式)。
湖北郵規院在政府和行業信息化規劃咨詢設計方面,應該是武漢市的第一梯隊,我們長期擔任政府信息化建設團隊的第三方咨詢團隊。目前省里所有的信息化業務(項目、技術方案、投資)都是我們在進行評審。我們對很多智慧城市、數字政府等重點領域一直都有全方位的研究,為政府的大型信息化項目建設提供依據。以前政府信息化工作都有專門的部門(信息中心),傾向於「重建設輕管理」;現在政府部門都是購買服務,即 「輕建設重運營」。
我們5年前開始向產品方向轉型,進行細分領域的研究和產品研發。智慧交通、智慧機場、智慧 體育 、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產品與平台。設計院要進行全過程一體化的服務必須要有自己的產品,某種意義上來說要向IT公司轉型,我們與IT公司最大的區別是, 設計院數字化轉型是「咨詢+IT+運營」的模式。 我們團隊里IT方面的人才佔比最多,整個轉型還是比較成功的。
我們現在整個信息化的收入佔比中,信息化業務佔大頭,整個通服智慧類的收入超過500億,自身有一定的業務優勢。各個城市包括武漢的智慧城市頂層規劃,智慧城市「十四五」規劃,各個行業的信息化都是我們在參與。企業的信息化方面,一些大的行業企業,比如武漢水務集團等,我們也從規劃、設計、實施等方面全流程去幫他們構架組建實施。
傳統的行業研究院我們都有接觸,但是他們都只是從自己的專業里分出一塊,並不綜合全面。我們院的特點是,在做政府等大型項目時,很少有單位專業業務板塊像我們這么全, 信息化並不是某一個單獨的專業,涵蓋的面很廣 ,我們自己內部就包含了一二十個具體的細分專業,傳統設計院短時間內很難搭建這樣全面且專業的平台。我們目前也在主動 探索 傳統設計院在他們各自領域里的競爭力,也希望找到可以合作的可能。由於數字化方面的項目並不是傳統設計院的主業,所以他們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壓力並沒有我們大,跟我們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傳統設計院在平台信息化方面由於全面性、綜合性的欠缺,做得可能沒我們完善,但是在一些細分領域與板塊,他們會結合自身深耕的優勢與經驗,做得比較成功。
有些大院做得很好,他們也是隸屬於不同的集團,有不同的模式。我們屬於通服,本身在OA項目管理、財務管理方面都有自己完整的體系,作為設計單位,對信息化的管控還是比較嚴格的,企業內部基礎管理做得還是很好的,只是後面的經營管理、知識管理等還需要深化,這個是需要根據公司戰略走的。目前我們的知識管理體系方面,每個院與部門都有自己固化的模式,還是要與線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我們會自查自己的數字化信息化系統與傳統系統相比是不是具備不可替代性,實際應用效率高不高。現在很多單位通過信息化手段做簡化,但是線下很多流程仍需要走, 一直在做加法而忽視了減法,並沒有真正體現其信息化平台的作用。
像華為是做得比較徹底的,他們才是真正實現了高效率。他們所有的管理服務都是APP上操作的,我們作為合作夥伴也可以直接在上面購買服務開放模塊工作,但是對於公司或者設計院來說,自己獨立去開發平台,成本是巨大的。企業購買大平台的服務是很好的,沒必要花精力去自己開發,現在行業里不光是我們這么做,政府也在這么做。
BIM也是一樣的,很多專業公司與設計院都在建立或者延伸自己的BIM平台。現在各個傳統院在數字化服務方面都在做自己的專業統籌。
新基建的方向:主要就是5G、數據中心、新基建的基礎設置。5G領域很大部分的工作是運營商承擔的,5大運營商也是我們服務的客戶。現在很多運營商和民營資本都在投,但是資源已經過剩了,特別是武漢,傳統院也沒必要涉及這一塊。
新興的基礎中心,比如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方面,我們是把雲、網、技術平台統稱為新基建基礎設施,這些項目的建設,不會分散到市級領域,是需要信息資源集聚統籌建設的,現在都是在做大整合,政府對於新基建投入還是沒有傳統基建那麼大,依然是在靠一些 社會 投資主體的引入,政府投資力度需要加大。我們傳統的一些項目和比較趕超的領域是另外一個層面了,這些都是國家的戰略布局,國家是希望運營商牽頭來做這一塊。我覺得傳統院的優勢還是做好自己的細分板塊,與相關的運營商合作。
武漢80%的智慧城市業務都是我們在做,覆蓋與滲透的行業面很廣,武漢的智慧城市在全國還是比較領先的,我們今年也是在從頂層布局,到各級的省市區領導,都在採取一個顧問加雇員的模式進行合作。全武漢所有的信息化項目基本上都在我們這邊審核,我們每年審核的信息化項目要達到幾百個。目前國家層面是數據的共享交換, 信息化最終做到的就是底層數據的打通 ,各個委辦局的數據打通,沒有數據煙囪。
我們目前除了常規的行業信息化建設設計方面,武漢一些大的信息化標桿項目都是我們做的,包括新型智慧城市頂層規劃、長江新城的智慧城市規劃與各個行業的信息化項目建設等。我們做的每一個項目都在緊密關系著武漢的數字化、智慧城市的發展成效,肩負著整個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的建設、技術、決策依據的提供,責任比較大。我們在湖北省的市場佔有率與飽和度非常高。
例如軍運會,我們主要承擔全過程咨詢、整體的系統平台建設、一體化服務,整個軍運會信息化工作都是我們統籌管理的。後來我們也把軍運會這種大型智慧賽事的模式固化下來並延伸到全國各地了,我們今年也承接了世界性的綜合性運動會「三亞亞洲沙灘運動會」、「成都大運會、亞運會」等大型項目的信息化建設工作。
傳統院是很有優勢的,我在浙江看到一個院,最初只有兩三百人,三年前他們進行了轉型,從一個傳統院直接轉型成了行業信息化院。 傳統院需要結合自身行業應用優勢進行特色培育 ,相反新基建這方面還是不太需要考慮,把自己的應用做好就可以了,這個是一個長期持續的工程,我們跟其他院也可以在這方面有更多的合作,例如可以一起去組建一些行業的產品中心或者研究機構,把我們在信息化方面的傳統優勢跟他們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