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蘭微跟區塊鏈有關嗎
A. 晶元半導體股票有哪些龍頭股
1、上海新陽(300236):從事半導體行業中所需要的電子化學品的研發以及生產、銷售,同時也開發特種設備。主要有半導體整流器件的晶元,IC封裝的測試,整流橋,功率二極體。
2、康強電子(002119):主要是生產各類的半導體電極絲、鍵合絲、塑封引線框架以及生產框架所需的專用設備等產品。是一家專業從事各類半導體封裝材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包括研發、生產以及銷售。
3、上海貝嶺(600171):主營集成電路晶元的設計和產品應用開發。
4、中穎電子(300327):在家電主控晶元、鋰電管理晶元和AMOLED顯屏驅動晶元方面技術積累深厚:AMOLED顯示驅動晶元是國內唯一取得了量產的供應商;家電類晶元產品是國內許多一線品牌大廠的主要供應商。
5、全志科技(300458):國內領先的智能應用處理器SoC和智能模擬晶元設計廠商。主要產品為多核智能終端應用處理器、智能電源管理晶元,在超高清視頻編解碼、低功耗、高集成度等方面技術領先。
件平台的研發和銷售,將受益於消費電子,包括智能穿戴、VR、智能視頻業務等。
7、士蘭微(600460):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IDM廠商,在功率器件、模擬電路、感測器等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入股安路科技,快速切入高端晶元市場。
8、魯億通(300423):收購的嘉楠耘智主要產品為自主研發的以專用集成電路晶元為核心的AvalonMiner數字區塊鏈計算設備,產品主要以28nm工藝的A3218晶元為主。
9、大港股份(002077):全資並購艾科半導體,是國內較為領先的獨立集成電路測試服務商,測試業務覆蓋集成電路「設計-生產-封裝」產業鏈每個環節。
10、*ST大唐(600198):主營集成電路設計、軟體與應用、終端設計。
B. IoT第一層:感知層企業
感知層:底層數據採集職能,包括晶元、連接晶元和應用設備的模組、感測器、各類識別技術等
1、晶元:低功耗、高可靠性的半導體晶元應用廣泛,MCU/SoC逐漸滲透物聯網領域。MCU晶元復雜度較低,適用於智能設備的短距離信息運輸,主要應用於智能家居、消費電子、醫療保健和工業電子等領域;SoC晶元系統復雜度較高,集成功能更豐富,支持運行多任務復雜系統,可應用於功能較復雜的嵌入式電子設備,應用於無人機、自動駕駛和工業互聯網等領域
2、無線模組:為物聯網提供網聯能力的基礎硬體,將晶元、存儲器和功放器件等集成在一塊線路板上,並提供標准介面,在物聯網產業中處於承上啟下的中間環節,向上連接晶元行業,向下連接各類終端設備,終端設備藉助無線模組實現通信或定位的功能。
3、感測器:作為物體的「五官」,感測器承擔採集數據、感知世界的重任,不斷向智能化、高精度、微型化的方向發展,市場空間廣闊。感測器與MEMS結合是當下技術的新趨勢,MEMS感測器集成通信、CPU、電池等組件及多種感測器,具有體積小、功耗低、成本低、集成度高、智能化特點,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醫療和車聯網等領域。
涉及企業:
【晶元】
翱捷科技:具備全球稀缺的全制式蜂窩基帶晶元研發能力的平台型晶元設計企業。2015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無線通信晶元的研發和技術創新。公司各類晶元產品可應用於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市場和以智慧安防、智能家居、自動駕駛為代表的智能物聯市場。
先科電子:領先的高質量模擬和混合信號半導體產品供應商。成立於1960年,主要為客戶提供電源管理、保護、高級通信。人機界面、測試與測量以及無線和感應產品方的專有解決方案。
廣芯微電子:成立於2017年,一家為客戶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公司開發包括面向工業物聯網(IIoT)並支持邊緣計算的專用處理器晶元、面向LPWA的IoT連接專用晶元、IoT基帶處理器晶元、以及應用於感測器信號調理的專用晶元。
華為海思:全球領先的Fabless半導體與器件設計公司,前身為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2004年注冊成立實體公司,提供海思晶元的對外銷售及服務。
聯發科:全球第四大無晶圓半導體公司,聯發科技的核心業務包括移動通信、智能家居與車用電子,著重研發適用於跨平台的晶元組核心技術,聯發科的晶元經過優化,能在極低散熱量且極度節能的模式下運行,以延長電池續航力,時時刻刻達到高效能、高電源效率與連網能力的完美平衡。
紫光展銳:我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龍頭企業。公司於2013年成立,致力於移動通信和物聯網領域核心晶元的研發及設計,產品包括移動通信中央處理器、基帶晶元、AI晶元、射頻前端晶元、射頻晶元等各類通信、計算及控制晶元,其物聯網解決方案支持眾多智能電子產品,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Wi-Fi數據機、家用設備、可穿戴設備、互聯汽車產品等。
移芯通信:為中國自主研發的超低功耗NB-IoT和Cat-M物聯網晶元供應商。公司於2017 年成立,2020年12月完成B輪融資。主要業務為蜂窩物聯網晶元的研發和銷售,致力於設計全球極致性價比的蜂窩物聯網基帶晶元。
高通:是全球領先的無線科技創新者,也是5G研發、商用與實現規模化的推動力量。成立於1985年,1991年在納斯達克上市。Qualcomm主要研發無線晶元平台和其它產品解決方案,憑借行業領先的技術解決方案以及在標准組織中的積極貢獻,Qualcomm成為賦能無線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諾領科技成立於2018年9月,是探索滿足IoT需求的全集成、低功耗無線SoC解決方案的先行者。諾領科技作為一家廣域無線物聯網晶元設計公司,擁有射頻模擬、基帶通信系統、GNSS、SoC系統和軟體方面的頂尖人才,致力於發布最佳SoC解決方案。公司目前推出的產品包括物聯網系統級晶元NB-IoT和Cat-M SoCs,服務於廣泛的市場,其中包括智慧城市、可穿戴設備、資產追蹤等等。
芯翼信息是5G物聯網端側SoC創新領導者。成立於2017年3月,公司專注於物聯網通訊晶元(NB-IoT)的研發和銷售。其產品XY1100是全球首顆single die集成CMOS PA的量產NB-IoT SoC,具有超低功耗、超小體積模塊設計和開發靈活等優勢,可應用於智慧氣表、智慧水表、煙感、電動車、物流跟蹤、智慧穿戴等應用場景。
智聯安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晶元設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立於2013年9月,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北京,在矽谷、武漢、合肥等多地設有子公司和技術研發中心。公司致力於無線通信晶元的技術研發,目前已於2019年8月成功完成NB-IoT終端通信晶元MK8010量產流片,並在多個行業中實現落地應用。
中興微電子為中國領先的通信IC設計公司。成立於2003年,中興微電子專注於通信網路、智能家庭和行業應用等通信晶元開發,自主研發並成功商用的晶元達到100多種,覆蓋通信網路「承載、接入、終端」領域,服務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
Nordic Semiconctor北歐半導體是專注研究物聯網無線技術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公司專注於低功耗無線技術產品,包括短距離藍牙,2020年從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收購的Wi-Fi技術和LTE-M / NB-IoT蜂窩物聯網解決方案。
Marvell美滿是高性能數據基礎架構產品的全球半導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立於1995年,Marvell專注模擬,混合信號,計算,數字信號處理,網路,安全性和存儲領域,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來滿足汽車,運營商,數據中心和企業數據基礎架構市場日益增長的計算,網路,安全性和存儲需求。公司當前的產品主要包括兩大類:網路和存儲。
Broadcom博通是全球領先的有線和無線通信半導體公司。擁有50年來的創新,協作和卓越工程經驗,公司設計提供高性能並提供關鍵任務功能的產品和軟體,包括半導體解決方案和基礎設施軟體解決方案,半導體解決方案主要包括明星級的有線基礎設施業務(乙太網交換晶元/數據包處理器/ASCI等)和無線晶元業務(Wi-Fi 晶元/藍牙/GPS 晶元等)。基礎設施軟體部門主要包括主機、企業軟體解決方案和光纖通道存儲區域網路業務。
NXP恩智浦半導體公司是嵌入式應用安全連接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公司於2006年在荷蘭成立,前身為荷蘭飛利浦公司於1953年成立的半導體事業部,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廣泛的半導體產品組合,包括微控制器,應用處理器,通信處理器,連接晶元組,模擬和介面設備,RF功率放大器,安全控制器和感測器等
樂鑫科技是一家專業的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在2008年4月成立於上海,是一家主要從事智能物聯網Wi-Fi MCU通信晶元與模組研發設計與銷售的公司。公司採用Fabless的經營模式,將晶圓製造、封裝和測試環節委託於專業代工廠商。近年來,公司牢牢把握智能物聯網行業的機遇,主要產品Wi-Fi MCU通信晶元目前主要運用於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智能支付終端、智能可穿戴設備、感測設備及工業控制等物聯網領域
晶晨股份是全球布局、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設計商。成立於2003年,公司專注於為多媒體智能終端SoC晶元的研發、設計與銷售,晶元產品主要應用於智能機頂盒、智能電視和AI音視頻系統終端等科技前沿領域。公司屬於典型的Fabless模式IC設計公司,將晶圓製造、晶元封裝和晶元測試環節分別委託給專業的晶圓製造企業和封裝測試企業代工完成,自身則長期專注於多媒體智能終端SoC晶元的研發、設計與銷售,已成為智能機頂盒晶元的領導者、智能電視晶元的引領者和AI音視頻系統終端晶元的開拓者。
【蜂窩模組企業】
移遠通信:全球領先的物聯網模組龍頭。公司成立於2010年,從事物聯網領域無線通信模組及其解決方案的設計、生產、研發與銷售服務,可提供包括無線通信模組、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及雲平台管理在內的一站式服務。
廣和通:作為首家上市的無線通訊模組企業,近十年為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期。成立於1999年,並於2017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成為中國無線通訊模組產業中第一家上市企業。公司主要從事無線通信模塊及其應用行業的通信解決方案的設計、研發與銷售服務。
美格智能:全球領先的無線通信模組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立於2007年,美格智能專注於為全球客戶提供以MeiGLink品牌為核心的標准M2M/智能安卓無線通信模組、物聯網解決方案、技術開發服務及雲平台系統化解決方案。
日海智能:通信行業連接設備龍頭,成立於2003年,2017年相繼收購了龍尚科技與芯訊通,入股美國艾拉,在國內率先實現了「雲+端」的物聯網戰略布局,卡位物聯網發展關鍵環節;在2018年重新確立了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發展戰略,
高新興:全球領先的智慧城市物聯網產品與服務提供商。成立於1997年,公司長期致力於研發基於物聯網架構的感知、連接、平台層相關產品和技術,從下游物聯網行業應用出發,以通用無線通信技術和超高頻RFID技術為基礎,融合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實現物聯網「終端+應用」縱向一體化戰略布局,構築物聯網大數據應用產業集群,並成為物聯網大數據應用多個細分行業領先者,服務於全球逾千家客戶。目前公司正處於戰略和資源進一步聚焦階段,重點聚焦車聯網和執法規范化兩大垂直應用領域。
有方科技:物聯網接入通信產品和服務提供商。成立於2006年,公司致力於為物聯網行業提供穩定可靠的接入通信產品和服務。公司的主營業務為物聯網無線通信模塊、物聯網無線通信終端和物聯網無線通信解決方案的研發、生產(外協加工方式實現)及銷售。
合宙通信:一家專業提供物聯網無線通信解決方案技術產品和服務的高科技企業。成立於2014年,公司致力於提供基於通信模塊的智能硬體、軟體平台、雲平台等綜合解決方案
鼎橋通信:行業無線解決方案的領導者。成立於2005年,公司專注於無線通信技術與產品的創新,布局三大業務板塊:行業無線、物聯網&5G、行業定製終端。
銳明技術:全球商用車載監控龍頭。成立於2002年,公司聚焦商用車視頻監控和車聯網18年,細分行業龍頭公司,產品覆蓋商用車全系車型。公司外銷「商用車通用監控產品」,內銷「商用車行業信息化產品」,全球累計超過120萬輛商用車安裝有公司的產品
【感測器】
奧比中光:一家全球領先的AI 3D 感知技術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於2013年,在2020年12月進行上市輔導備案。公司擁有從晶元、演算法,到系統、框架、上層應用支持的全棧技術能力,主要產品包括3D視覺感測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和工業級應用設備技術產品,其AI 3D 感知技術廣泛應用於移動終端、智慧零售、智能服務、智能製造、智能安防、數字家庭等領域。
歌爾股份:一家電子元器件製造商,成立於2001年,屬於消費電子行業,主營業務可分為精密零組件業務、智能聲學整機業務和智能硬體業務。
漢威科技:氣體感測器龍頭企業,成立於1998年,並於2009年10月作為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致力於氣體感測器和儀表的製造、並提供物聯網解決方案
聯創電子:成立於1998年,公司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和銷售觸控顯示類產品和光學元件產品。公司現已形成光學鏡頭和觸控顯示兩大業務板塊,主要產品包括高清廣角鏡頭、平面保護鏡片、手機觸摸屏、中大尺寸觸摸屏、顯示模組、觸控顯示一體化模組等
瑞聲科技:全球領先的智能設備解決方案提供商,在聲學、光學、電磁傳動、精密結構件、射頻天線等領域提供專有技術解決方案。公司成立於1993年,公司是電磁器件、射頻天線、精密結構件等多個細分領域的行業冠軍,也是5G天線產品的重要供應商
睿創微納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專用集成電路、紅外熱像晶元及MEMS感測器設計與製造,成立於2009年。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為全球客戶提供性能卓越的紅外成像MEMS晶元、紅外探測器、ASIC 處理器晶元、紅外熱成像與測溫機芯、紅外熱像儀、激光產品光電系統。
遠望谷:我國物聯網產業的代表企業,成立於1999年,公司主營業務集中在物聯網感知層和應用層,為多個行業提供基於RFID技術的系統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
金溢科技:一家智慧交通與物聯網核心設備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創立於2004年,公司產品主要包括高速公路ETC產品、停車場ETC產品、多車道自由流ETC產品和基於射頻技術的路徑識別產品。
杭州士蘭微電子:一家專業從事集成電路晶元設計以及半導體微電子相關產品生產的企業。公司成立於1997年,並於2003年3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要產品是集成電路以及相關的應用系統和方案,主要產品包括集成電路、半導體分立器件、LED(發光二極體)產品等三大類。
水晶光電:專業從事光學光電子行業的設計、研發與製造,專注於為行業領先客戶提供全方位光學光電子相關產品及服務的公司。公司創建於2002年8月
敏芯股份: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微電子機械繫統感測器研發設計和銷售的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國內唯一掌握多品類MEMS晶元設計和製造工藝能力的半導體晶元上市公司,主營產品包括MEMS麥克風、MEMS壓力感測器和MEMS慣性感測器
必創科技:成立於2005年,無線感測器網路系統解決方案及MEMS感測器晶元提供商
固鍀電子:成立於1990年,2006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是國內半導體分立器件二極體行業完善、齊全的設計、製造、封裝、銷售的廠商。
【感知交互企業】
出門問問:以語音交互和軟硬結合為核心的AI公司。公司成立於2012年,作為入選「新基建產業獨角獸TOP100」的人工智慧企業,出門問問擁有完整的「端到端」語音交互相關技術棧,包括聲音信號處理、熱詞喚醒、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識別、自然語言理解、語音合成等尖端技術。
漢王科技:國內人工智慧產業的先行者,成立於1998年,在人工智慧領域深耕二十多年,是一家模式識別領域的軟體開發商與供應商,主營業務包括「人臉及生物特徵識別」、「大數據與服務」、「智能終端」、「筆觸控與軌跡」等
科大訊飛:亞太地區知名的智能語音和人工智慧上市企業,公司成立於1999年,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語音及語言、自然語言理解、機器學習推理及自主學習等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研究、人工智慧產品研發和行業應用落地。科大訊飛作為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先行者,在人工智慧領域深耕二十年,公司致力讓機器「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用人工智慧建設美好世界,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顯著的競爭優勢。
聲智科技:融合聲學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平台服務商,也是全球人工智慧操作系統領域的開拓者。公司成立於2016年4月,擁有聲學與振動、語音與語義、圖像與視頻等遠場聲光融合演算法,以及開源開放的壹元人工智慧交互系統(SoundAI Azero),具有聲光融合感知、人機智能交互、內容服務聚合、數據智能分析、IoT控制和即時通訊等能力。
雲知聲:致力於AI產業的高新技術企業,成立於2012年6月,總部位於北京。公司以AI語音技術起家,經過多年經驗和技術的積累,逐漸構築起一個涵蓋機器學習平台、AI晶元、語音語言、圖像及知識圖譜等技術的技術城池,成為了具有世界頂尖智能語音技術的獨角獸
【生物識別企業】
商湯科技: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台公司,也是中國科技部指定的首個「智能視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公司自主研發並建立了全球頂級的深度學習平台和超算中心,推出了一系列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包括: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文本識別、醫療影像識別、視頻分析、無人駕駛和遙感等。商湯科技已成為亞洲領先的AI演算法提供商。
神州泰岳:致力於將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物聯網通訊技術、ICT技術進行融合,大力提升行業/企業組織信息化、智能化的質量與效率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成立於2001年
【端側BIoT】
比特大陸: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成立於2013年。公司立足中國,以全球視野整合前沿研發資源,專注於高速、低功耗定製晶元設計研發,其產品包括算力晶元、算力伺服器、算力雲,主要應用於區塊鏈和人工智慧領域。
C. 物聯網的前景怎麼樣
物聯網就業前景很好,物聯網產業具有產業鏈長、涉及多個產業群的特點,其應用范圍幾乎覆蓋了各行各業。
物聯網專業是教育部允許高校增設新專業後,高校申請最多的學校,這也說明了國家對物聯網經濟的重視和人才培養的迫切性。物聯網的產業規模比互聯網產業大20倍以上,而物聯網技術領域需要的人才每年也將在百萬人的量級。
物聯網的基本特徵從通信對象和過程來看,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信息交互是物聯網的核心。物聯網的基本特徵可概括為整體感知、可靠傳輸和智能處理。
整體感知—可以利用射頻識別、二維碼、智能感測器等感知設備感知獲取物體的各類信息。
可靠傳輸—通過對互聯網、無線網路的融合,將物體的信息實時、准確地傳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
智能處理—使用各種智能技術,對感知和傳送到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實現監測與控制的智能化。
D. 我國物聯網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如何
2006至2020年,物聯網應用從閉環、碎片化走向開放、規模化,智慧城市、工業物聯網、車聯網等率先突破。中國物聯網行業規模不斷提升,行業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江蘇、浙江、廣東省行業規模均超千億元。
截至到2019年,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已發展到1.5萬億元。未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將為物聯網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近年來,我國政府出台各類政策大力發展物聯網行業,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聯網專項規劃、行動方案和發展意見,從土地使用、基礎設施配套、稅收優惠、核心技術和應用領域等多個方面為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業自動控制、環境保護、醫療衛生、公共安全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應用試點和示範,並取得了初步進展。
目前我國物聯網行業規模已達萬億元。中國物聯網行業規模超預期增長,網路建設和應用推廣成效突出。在網路強國、新基建等國家戰略的推動下,中國加快推動IPv6、NB-IoT、5G等網路建設,消費物聯網和產業物聯網逐步開始規模化應用,5G、車聯網等領域發展取得突破。
政策推動我國物聯網高速發展
自2013年《物聯網發展專項行動計劃》印發以來,國家鼓勵應用物聯網技術來促進生產生活和社會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細化、網路化方向轉變,對於提高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帶動相關學科發展和技術創新能力增強,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以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為本質特徵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興起。物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通過對人、機、物的全面互聯,構建起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型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是數字化轉型的實現途徑,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力量。
——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物聯網行業應用領域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E. 國內外著名的軟體公司有哪些
國內外著名的軟體開發公司有哪些?
軟體開發公司排名一直是一個比較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因為每個軟體開發公司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但是通過一些共同的性質和條件我們也可以大致判斷出一些較好的軟體開發公司特點,今天小編就介紹一下國內比較好的軟體開發公司排名。
第五名:深圳市凱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推薦理由:凱億科技是一家提供專業物聯網、互聯網技術服務的軟體孵化公司,公司理念創新超前,與時代接軌,旗下多家品牌子公司,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定製商業服務,節省成本,解決行業痛點,致力於系統集成、網站開發、WEB應用、App開發、雲計算、微信小程序、智能硬體對接、互聯網+等軟體應用解決方案。搭建源代碼開發資源整合下載平台,以用戶需求為核心,提供專業、專項的服務。公司團隊100餘人,80%以上為技術人員,其中37人具有10年以上開發經驗,2016年曾提交區塊鏈模板專利認證,其中包括金融、生態農業、電商、教育。
以上是對目前國內比較好的一些軟體開發公司排名介紹,軟體開發公司都在自己比較擅長的領域做著自己擅長的事,通常專注某一個領域,會讓軟體開發公司更具有專業性和可靠性,這也是如何選擇一個靠譜的軟體開發公司的一個指南。
F. 行業熱點專題分析丨集成電路行業
集成電路產業是對集成電路產業鏈各環節市場銷售額的總體描述,它不僅僅包含集成電路市場,也包括IP核市場、EDA市場、晶元代工市場、封測市場,甚至延伸至設備、材料市場。
集成電路產業不再依賴CPU、存儲器等單一器件發展,移動互聯、三網融合、多屏互動、智能終端帶來了多重市場空間,商業模式不斷創新為市場注入新活力。目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已具備一定基礎,多年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所聚集的技術創新活力、市場拓展能力、資源整合動力以及廣闊的市場潛力,為產業在未來5年 10年實現快速發展、邁上新的台階奠定了基礎。
如何正確看待集成電路行業?「缺芯」環境下對集成電路行業是挑戰還是機遇?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01
行業發展現狀
(一)集成電路產量持續增長
2016年以來,我國集成電路產量穩步提升。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達2612.6億塊,同比增長16.2%;2021年10月,我國集成電路產量達2975.4億塊,同比增長48.1%。
(二)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高速增長
2016至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從4335.5億元增長至8848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已達到6858.6億元。這主要受物聯網、新能源 汽車 、智能終端製造和新一代移動通信等下游市場的驅動。在下游需求維持高景氣度、產業政策大力支持、產業資本投入持續增加等因素作用下,中國集成電路行業規模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三)集成電路進出口逆差大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自給率較低,尤其在中高端晶元領域,依賴進口的現象較為嚴重。2020年集成電路進出口量逆差2837億塊,進出口金額逆差2334.4億美元。2021年前三季度,集成電路進出口量逆差2454.4億塊,進出口金額逆差2039.9億美元。
(四)集成電路產業集中互動
集成電路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西北地區、華南地區,2020年華東地區集成電路產量佔比51.6%。江蘇集成電路產量最高,佔比32%。甘肅省、廣東省、上海市集成電路產量佔比超10%。
02
行業重點企業
(一)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港交所股份代號:00981,上交所科創板證券代碼:688981)及其子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技術最先進、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跨國經營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集團,提供0.35微米到14納米不同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
公司集成電路晶圓代工業務系以8英寸或12英寸的晶圓為基礎,運用數百種專用設備和材料,基於精心設計的工藝整合方案,經上千道工藝步驟,在晶圓上構建復雜精密的物理結構,實現客戶設計的電路圖形及功能。
(二)紫光國微
紫光國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049)是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核心企業,是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設計上市公司之一。公司以智能安全晶元、特種集成電路為兩大主業,同時布局半導體功率器件和石英晶體頻率器件領域,為移動通信、金融、政務、 汽車 、工業、物聯網等多個行業提供晶元、系統解決方案和終端產品。
(三)士蘭微
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460)是專業從事集成電路晶元設計以及半導體微電子相關產品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集成電路、半導體分立器件、LED(發光二極體)產品等三大類。士蘭微已經從一家純晶元設計公司發展成為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以IDM模式(設計與製造一體化)為主要發展模式的綜合型半導體產品公司。
(四)長電 科技
江蘇長電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製造和技術服務提供商,提供全方位的晶元成品製造一站式服務,包括集成電路的系統集成、設計模擬、技術開發、產品認證、晶圓中測、晶圓級中道封裝測試、系統級封裝測試、晶元成品測試並可向世界各地的半導體客戶提供直運服務。
通過高集成度的晶圓級WLP、2.5D/3D、系統級(SiP)封裝技術和高性能的FlipChip和引線互聯封裝技術,長電 科技 的產品、服務和技術涵蓋了主流集成電路系統應用,包括網路通訊、移動終端、高性能計算、車載電子、大數據存儲、人工智慧與物聯網、工業智造等領域。在中國、韓國及新加坡擁有兩大研發中心和六大集成電路成品生產基地,業務機構分布於世界各地,可與全球客戶進行緊密的技術合作並提供高效的產業鏈支持。
(五)全志 科技
珠海全志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458)成立於2007年,是卓越的智能應用處理器SoC、高性能模擬器件和無線互聯晶元設計廠商。公司目前的主營業務為智能應用處理器SoC、高性能模擬器件和無線互聯晶元的研發與設計。主要產品為智能應用處理器SoC、高性能模擬器件和無線互聯晶元。公司產品廣泛適用於智能硬體、平板電腦、智能家電、車聯網、機器人、虛擬現實、網路機頂盒以及電源模擬器件、無線通信模組、智能物聯網等多個產品領域。
03
區域布局情況
(一)北京市
以數字化引領高精尖產業發展。優化高精尖產業發展政策,促進重大項目落地。壯大信息技術、 健康 醫療、智能製造、區塊鏈和先進計算等優勢產業規模,做優做強集成電路、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建設,加快衛星航天、高端精密儀器和感測器等產業發展。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落實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行動方案,推動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
投資76億美元的中芯京城邏輯晶元12英寸工廠、以及存儲晶元製造12英寸工廠的建設;燕東8英寸生產線產能爬坡,賽微8英寸MEMS生產線進展。
(二)上海市
強化 科技 創新策源功能。加快打造國家戰略 科技 力量、建設國家實驗室,爭取更多重大 科技 基礎設施落戶。加強國際協同創新,繼續辦好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全力實施三大「上海方案」(提示: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葯),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培育一批「硬 科技 」企業科創板上市。建設上海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打造國際知識產權保護高地。
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著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大力構建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開展民用飛機製造、高端醫用材料等補鏈強鏈行動,推動集成電路、新能源 汽車 、高端裝備等先進製造業集聚發展。
先進邏輯晶元(中芯國際、華虹集團)、格科CIS晶元工廠、聞泰車規晶元製造廠、積塔半導體工廠、新微半導體6英寸工廠的進展、EDA公司國微思爾芯、概倫IPO。
(三)天津市
加快提升自主創新原始創新策源能力。以 科技 創新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加快重大 科技 設施平台建設,高標准打造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加快建設新一代超級計算機、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推進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組分中葯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建設,謀劃建設海河實驗室。加快提升 科技 型企業創新能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超過8000家。打造高校 科技 成果轉化「首站」和區域創新「核心孵化園」,全年培育市級大學 科技 園3家。成立京津冀 科技 成果轉化基金,高標准建設中國(天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加快構建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堅持製造業立市,制定實施製造強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中國信創谷」「細胞谷」建設,做強做大生物葯、現代中葯、高端醫療器械等產業,建設現代中葯創新中心、北辰京津醫葯谷,加快氫能產業布局。發展壯大高端裝備、 汽車 、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優勢產業,推動冶金、輕紡等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大力發展智能製造,建設數字車間、智能工廠100家。著力打造集成電路、車聯網等10大產業鏈,提高產業配套率,發展壯大信息安全、動力電池等國家級先進製造產業集群。推動三星電機陶瓷電容器三期擴能、愛旭 科技 高效晶硅電池等項目投產,加快中科曙光基地二期、一汽豐田、恆大新能源 汽車 等項目建設。
中芯國際天津廠的擴產進度。
(四)重慶市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持續發展先進製造業。 汽車 產業,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強化車輛控制軟體、車規級晶元等技術研發應用,推動博世慶鈴氫燃料發動機、比亞迪動力電池、領巢9擋自動變速器等項目建設,擴大長安、金康、吉利等新能源 汽車 產銷規模,高標准建設車聯網先導區,持續提升整車品牌價值。電子產業,堅持研發、製造同步發力,拓展功率半導體、超高清視頻、智慧家居等產業發展空間,支持聯合微電子中心硅基光電子項目發展,加快華潤微電子12英寸功率半導體、京東方第6代柔性顯示面板、康佳半導體光電產業園等項目建設。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構建「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做大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產業規模,提升先進感測、電子元器件發展水平,豐富智能終端產品,完善工業互聯網體系,加速區域和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培育壯大工業互聯網平台企業。
華潤微重慶12英寸功率器件產線建設、聯合微電子中心硅光產線建設。
04
機遇與挑戰
集成電路行業最新的國內外動態有哪些?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麼?「缺芯」環境下集成電路行業又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呢?歡迎私信小信獲取本期《行業熱點專題分析報告——集成電路產業》全文。
私信小信獲取全文
經濟市場風雲變幻,金融市場潮漲潮落,政策風向導航未來形勢,而作為這些變化的直接承接體的產業,其自身的運行、技術變革、結構調整等因素又會直接或間接的作用於經濟、金融,促進某些政策的出台。上述中所涉及到的宏觀環節,中觀環境等時刻都在迸發著熱點事件。任何一個熱點事件在一定的范圍內都會對產業的運行以及下一步經濟、金融形勢的發展產生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而銀行作為貫穿經濟宏觀、中觀、微觀的血脈,任何一個熱點事件的產生都有可能對銀行的業務產生機會或者是風險。針對此,銀聯信特別推出了《行業熱點專題分析報告》。
《行業熱點專題分析報告》專注於為銀行對「熱點、難點、重點」話題進行深入分析,把控熱點事件的發生會對銀行的經營管理產生何種影響及最新影響趨勢。《行業熱點專題分析報告》將對此進行全方面、多層次的歸納、總結、分析,幫助銀行清晰地把握事件的前因後果、趨勢影響,以便做出最佳的管理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