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token就是幣
① token是什麼意思Token的三個要素是什麼
token,通常翻譯成通證。Token是區塊鏈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代幣」,但在專業的「鏈圈」人看來,它更准確的翻譯是「通證」,代表的是區塊鏈上的一種權益證明,而非貨幣。
一、是數字權益證明,通證必須是以數字形式存在的權益憑證,代表一種權利、一種固有和內在的價值;
二、是加密,通證的真實性、防篡改性、保護隱私等能力由密碼學予以保障;
三、是能夠在一個網路中流動,從而隨時隨地可以驗證。
② 你真的了解區塊鏈和ToKen的區別嗎
自國家強調要把區塊鏈技術作為核心創新產業發展之後,人們對區塊鏈技術的興趣越來越大。但提到區塊鏈,人們還是習慣性的把它和Token放在一起,其實這兩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區塊鏈並不一定要用到Token。
首先,現在大家熱衷於炒作的是Token,而不是國家倡導發展的區塊鏈技術。就拿大家熟悉的比特幣來說,區塊鏈是不可以等於比特幣的。區塊鏈包括的內容很多,比特幣只能算其中的一種應用。簡言之,就是區塊鏈技術是比特幣發展的基本技術架構,為其提供運行發展的技術支撐,它們是兩碼事,有一些共同點而已。
其次,並不是所有的區塊鏈都需要Token。盡管現在的區塊鏈技術大多都與加密的數字貨幣有關,但區塊鏈技術,並不是只有加密技術,共識技術,點對點技術要包括其中。所以對於那些已經獲得信任,不需要再轉移價值的節點,就不需要利用Token進行轉移了。在這個層面來講,區塊鏈技術和Token關系比較疏遠。
再者對於一些實際應用的具體場景,比如,學生個人檔案信息的管理,食品葯品的生產管理等。通過區塊鏈技術,都可以保證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信息的安全性,確保所有的信息都能夠追根溯源,不被修改或者泄露。這些在區塊鏈應用的過程中也是不需要經過Token的。這些具體實例的應用也是區塊鏈脫離Token 向「無幣區塊鏈」轉移的一些應用。
發展區塊鏈技術,並不是盲目跟風去炒作Token,區塊鏈技術是有很多未知的價值值得去探索的,一味地炒作只會讓這種技術變成資本的工具,而不能夠發揮其能夠造福社會的真正價值。所以,對於區塊鏈技術,我們要把它Token區分開,充分挖掘其潛在價值,把無幣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新的創新技術應用到現實中去,保障更安全,透明的交易,為更多的社會領域服務,創建美好的經濟環境。
我們井暢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在區塊鏈領域深耕多年,以我們的經驗來看,目前限制無幣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原因,除了群眾重炒幣而不重技術外,無幣區塊鏈本身,在技術上也有一些難以攻克的缺點,例如公鏈私用的問題。不過這些問題都有辦法解決,只是解決的完善程度,需要耗費的代價有大有小。
總體而言,無幣區塊鏈技術還有很大的潛力,我們會繼續研究這個技術,爭取讓其早日發揮出它的價值。
③ 區塊鏈項目如何發幣看這篇就夠了
對於Token,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和用法,我們通常是以區塊鏈技術來思考
Token,在初級區塊鏈發展的階段,你可以簡單的將Token理解為現實生活當中
的「積分」或「虛擬貨幣」比如加油站洗車店會員卡積分,樓下理發店讓你辦的
沖2000送1000的美發會員卡,幼兒園老師給小朋友的小紅花……主要是以激勵為
主的一種虛擬的、在某一范圍內普遍承認的虛擬貨幣,你可以用當時我給你的
Token來置換我的某些物品或等價貨幣。
在以太坊ERC20出現後,Token進入了第二階段。作為募集以太幣的憑證,可以在
交易所交易,實現實現ICO流程的自動化。
在通證這個翻譯誕生後,我們對Token的認知進入了第三階段。Token的內涵被進
一步擴大化,Token不再局限於令牌或者ICO代幣,還具有使用權、收益權等多種
屬性,區塊鏈加密技術可以保障所有不可篡改的符號都可以作為通證,即:具有
了專屬使用權,當它的專屬使用權放在價值網路當中兌換成通用使用權後,才可
進一步流通;也就是在該階段Token經濟才有發展的可能。
現在,國內Token的發展階段普遍在第二階段,虛擬幣的一級市場已經被玩爛,很
多人爭先恐後的去發區塊鏈項目,找人才,建團隊,撰寫區塊鏈項目白皮書,找
行業大佬站台,做社群活動,組建社群,然後去交易所發自己的Token。而做個幣
只要0.2ETH,在交易所發行後,只要有足夠多的人認購你的Token,瞬間就變成了
成千上萬的ETH,韭菜也就輕松收割了。
溫馨提示:發幣本身不屬於融資行為,幣可以單純作為一個項目生態內
循環的存在。只有發幣後公開 ICO 才屬於融資行為,我國明確禁止 ICO,
發幣融資(ico)已經是非法行為。
那麼,具體的發幣流程有哪些呢?今天我就帶來一個干貨!教你如何用智能合約
發行自己的虛擬幣,也就是Token。
現在我們發一個幣相對比較容易,這一切就要歸功於 ERC20 協議,作為以太坊的
協議之一規定了代幣合約的基本架構,遵守ERC20協議的任意一種代幣都可以在其
他應用(錢包,交易所等)中使用。有了 ERC20 協議,我們就不需要重復開發代幣
基礎功能,極大降低代幣開發的門檻,讓開發者可以將代幣應用到更多領域,發
起更多 ICO 項目;更方便的是,由於不同 ERC20 代幣都兼容 ERC20 協議,這樣
兩個 ERC20 代幣之間就能夠進行交易。
④ 再論token的翻譯
token的翻譯通常是代幣,或者通證。細究起來我覺得都不滿意。
token是構建區塊鏈應用生態的基本要素。它為智能合約提供了運行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有籌碼或者通證的意味。所謂通證就是聯通商務流程的憑證。
token在生態體系內還代表了價值的形成過程。在生態內自由流通。這就是幣的特徵,所以翻譯為代幣更好。所謂幣,就是一群人的價值共識。
一旦生態構建起來,形成一定的價值,token就可以在生態外通過互聯網流通和交易。token作為價值代幣的特徵就更明顯。
總結起來,token在生態內的流通代表了生態價值的形程過程。相當於token的一級市場。token在生態外的交易代表了生態的市場價值,是token二級市場。
所以token的美妙是它為任何一個商業流程構建了一個二維的價值流通空間! 打破了一級和二級市場的分隔。將價值形成,價值發現合二為一。
投資和投機本來就是是不可分割的倆面。token將這倆面真正的融合了起來。
但是還沒有一個恰當的中文詞語可以表達這個意思。在沒有合適的翻譯之前,token還是稱為token吧!
⑤ 幣圈令牌是什麼意思
通證。
Token,幣圈用語,中文翻譯為代幣,令牌,通證。token通常翻譯成通證在計算機身份認證中是令牌的意思,它是區塊鏈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但它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代幣。
⑥ Token就是發幣
區塊鏈技術的蓬勃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加密數字資產的價值。各種虛擬技術的推陳出新,讓開發者們以更加靈活的方式構建智能生態體系,而將底層區塊鏈技術具象化的Tokens,也進一步提升了平台的管理效能;其中,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商基礎應用,內部信息交互、確定性、時間等內容,通過加密 Tokens 形式解決去中心化信任的問題。
面向電商領域應用的 SEC社交電商鏈,對於鼓勵投資者參與社區建設、保證平台的有效運行、產生效益進一步向投資者分紅等,Tokens 都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同時,Tokens 作為項目獲取早期開發、項目運營的資金,將為項目的成功帶來堅實保證。
此類創新投資及籌資機制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區塊鏈產業,是截止目前最為具備可行性及高效的解決方案。
⑦ pass和token區別
表達意思不同,固定搭配也不同。
幣圈一級市場可翻譯為或Token。在鏈家圈,pass更准確的翻譯是通行證,pass代表一種在區塊鏈的權益證明。在幣圈,Token是一種在區塊鏈生態中用於流通的貨幣。
數字權益證明,通證必須是以數字形式存在的權益憑證,代表一種權利、一種固有和內在的價值。
⑧ 區塊鏈「通證(token)」是什麼
通證,是token的常規翻譯「代幣」之外的另一種翻譯,為什麼有兩種翻譯呢?很簡單,因為國內鏈圈目前還沒有對token的認知達成統一共識。
很多人把Token譯為「代幣」,Coin也叫「代幣」,甚至一提到區塊鏈,就與比特幣劃等號。比特幣的神話,外加各類空氣幣、傳銷幣和雞肋幣的出現,讓數字貨幣變得渾濁不堪。這讓區塊鏈身後的「Token」價值被掩蓋殆盡。其實現在為區塊鏈搖旗吶喊者,99%並不明白Token的意義。
那token究竟是什麼?通過查閱網上各路大蝦對token的見解,我認為元道先生的解釋最為透徹到點:
現實世界的各種權益證明(股權、債券、積分、票據等)都可以Token化,放到數字世界裡去流通。「試想一下,無論是標准還是非標的商品或服務,都能夠數字化、通證化,並上傳到區塊鏈上,進行低摩擦、甚至零成本的交易、切割,世界將變成什麼樣子?人類的資產和價值,將完全被激活。」元道先生如是說。
元道先生是誰?他的真實身份,是世紀互聯數據中心的創始人、董事長陳升。早在2013年,他就在關注區塊鏈,並最早提出,將「blockchain」翻譯為「區塊鏈」,對應「互聯網」三個字。元道先生對於「Token」的思考和解讀建立在5年對區塊鏈的潛心研究之上,Token絕不是「幣」,不是支付工具,更加不會替代法幣的貨幣地位。
第一是數字權益證明,也就是說通證必須是以數字形式存在的權益憑證,它必須代表的是一種權利,一種固有和內在的價值。
第二是加密,也就是說通證的真實性、防篡改性、保護隱私等能力,由密碼學予以保障。每一個通證,就是由密碼學保護的一份權利。這種保護,比任何法律、權威和槍炮提供的保護都更堅固、更可靠。
第三是可流通,也就是說通證必須能夠在一個網路中流動,從而隨時隨地可以驗證。其中一部分通證是可以交易、兌換的。事實上,通證可以代表一切權益證明,從身份證到學歷文憑,從貨幣到票據,從鑰匙、門票到積分、卡券,從股票到債券,人類社會全部權益證明,都可以用通證來代表。
⑨ 區塊鏈科普
區塊鏈的概念這么火,竟然沒有人能很好的解釋基本概念。
到找了一個網站,用圖示的方法解釋了一些基本概念。 blockchian demo
以下是涉及到的概念。
data hash block nouce mine
prev distributed peer token coinbase
理解如下:
1 hash和data的關系。
不同的data對應不同的hash,輸入相同的data,會出現相同的hash,但是你無法從hash反推出data是什麼。這是由數學演算法決定的。
沒有數據或者海量數據,hash依舊是那麼多位數。
2 block。
區塊。簡易版的組成:block序號。nonce。data。hash。mine。
3 nonce。mine。
nonce與hash的關系。nonce是一組數字,不同的nonce對應不同的hash,而且是一一對應。也就是說,hash改變,nonce也必須改變。
當你在block裡面改變你的data時,你的hash改變了,hash是自動改變的。但是同時,你的nonce並沒有改變,於是它與hash不匹配。這個時候,你的這個block就會被判定無效(invalidate)。
這個時候,通過挖礦(mine),運行演算法,來給當前的hash匹配到相應的nonce,使這個block生效。mine需要耗費計算資源。
nonce被翻譯成碰撞數,也是生動。
4 blockchain
blockchain就是block的鏈條。他們通過prev,也就是記錄前一個block的hash鏈接起來。因此,第一個block沒有prvious hash。
在blockchain中,跟block一樣,如果你改變任意一個節點的data,其hash值改變後,為了讓它validate,你需要mine,以匹配到nonce。我試著mine了後,發現改變data後的hash變化後,mine後的hash還會繼續改變,跟nonce都變化了,這樣才validate了。這里並不明白為什麼。
同時,由於其後一個block繼承到了新的prev hash,整個block變得invalidate,需要mine。也就是說,被改變後的block連同其後的每一個block都需要mine,才能validate。
5 distributed 分布式
一條區塊鏈會有n個peer,是其完全相同的復製品。我的理解是:每個人都有一個完整的、與其他人相同的記錄在區塊鏈的賬本。當一個blockchain里的數據改變時,它需要使用mine的方式重新使得整個blockchain有效,但與此同時,系統會發現它與其他的blockchain是不一會的(比對最後一個block的hash等就可以了),這時會判定其他多數的blockchain是有效的,用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判定賬本,也就是說,這個blockchain的改變會視為無效。
6 token(代幣)
token的英英解釋是這樣的:
A token is a round flat piece of metal or plastic that is sometimes used instead of money。
翻譯成代幣也算是准確。
token就是記錄在block中data裡面的交易數據,包括金額,以及from 和to。
每個block里的token記錄的都是所有的轉賬記錄。(目前的理解)也就是說,當你進行了一筆交易時,這個交易記錄會被廣播到所有peer的block中的token記錄里。
7 coinbase
可以理解為幣池,就是流通的貨幣總量。就是這個blockchain裡面的token總額或者叫做coin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