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在區塊鏈
A. 在電力學中MW可代指MWh嗎
不能這么表示 發電量就是多少KW.H 或者是WH.H
而不能用MW 或者KW表示
這個只能表示它的功率大小 如果這一小時都是這個功率 那可以計算得出為MW.H或者是KW.H
但發電機組負荷功率隨著電網負荷的波動是變化的
B. 靈幣有什麼用處
古靈幣又叫Grin-CT32,簡稱Grin。從比特幣和區塊鏈的理念看,這的確似乎是個優質項目。在從投資的角度看,是一個潛力幣。
Grin致力於提供隱私、可擴展性的加密貨幣,其有幾個獨特的屬性:使用名為MimbleWimble隱私保護區塊鏈格式;只在區塊鏈中存儲少量數據,運行完整節點既便宜又容易;Mimblewimble由匿名人士開發,團隊分布在世界各地;沒有任何預挖的PoW機制,更平等和去中心化。Grin是一個社區驅動的項目,沒有ICO也沒有預挖。出塊規則恆定:每分鍾出一個區塊,每個區塊獎勵60個代幣。所以Grin是一個通脹貨幣,但是其通脹率隨著時間會逐漸變低,最後趨於0。
【Grin為什麼火?】
1、從底層協議說起
Grin 的底層協議 MinmbleWimble,是《哈利波特》中的一道咒語,名字挺拗口的,就簡稱為MW吧。這個MW協議是要做些什麼呢?主要是為了實現更為徹底的隱私性和保密性。
2、Grin的特色
1)前期的高通脹
Grin在貨幣發行上採用了一種通脹模式,每分鍾產生一個區塊,每個區塊包含60個Grin。貨幣無上限,區塊獎勵固定,總量線性增加。也就是說,一秒一個幣,一天能產出將近9萬個Grin,第一年能產生三千多萬的Grin。
2)看起來沒割韭菜的項目方
Grin不接受投資,沒有1CO,項目在2016年底成立,這個時間點很重要,因為當時1CO興起,很多垃圾幣空氣幣都搶著蹭這波熱潮,Grin卻不為所動,整個項目全靠募捐活著,這個很難得。另外,項目方也沒有預挖礦或其他什麼特權,把所有的出塊獎勵都交給礦工,而且由於獎勵數額固定,後加入的礦工也不會有什麼劣勢,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線,對礦工看起來也比較友好。
3)完全社區運營
Grin的背後沒有公司,創始人也是像中本聰那樣隱藏了真實身份,整個項目完全由社區運作,開發工作也是由一個自發形成的社區自治組織協作完成,這一點上十分契合比特幣的精神。
3.Grin路線圖
被稱為2.0.0版硬分叉僅僅是個開始。目前古靈幣的路線規劃中共有持續兩年的四次升級。這些升級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在一個時間段內應對專業ASIC礦機挖礦。
專業ASIC礦機挖礦被許多用戶視為災難,因為這種礦機能夠比顯卡[GPU]礦機更快地挖到古靈幣。這樣人們可以投入更多的資金購買ASIC礦機並獲得很大的網路份額,這對於全網算力的分布是非常糟糕的。
開發人員知道這個問題無法避免。它在大多數所有主要網路中都發生過,如比特幣和以太坊。雖然他們承認沒有網路永遠保持ASIC抗性,但是他們正在努力使保持ASIC抗性的能力至少能持續兩年。
C. MODBUS RTU 中,每個數據是幾位的在功能塊里發送指定的數據時,是用的DB,還是MB啊
MODBUS協議是OSI模型的第7層(應用層)協議。通訊參數(波特率、數據位、奇偶校驗位、停止位)其實不是MODBUS協議的內容,而是串列口介面協議的內容,當你手動設置或軟體設置這些參數後,參數就存在串列口通用非同步收發器(UART)的控制寄存器中。發送方的UART按這些參數對每個位元組進行並行-串列數據轉換,自動產生起始位、奇偶校驗位、停止位這些信號;接收方的UART則按這些參數進行串列-並行數據轉換,自動除掉這些信號,接收到就只是每個位元組的8位數據位。
D. NB雲礦的優勢是什麼
他們是全球大型區塊鏈礦場,擁有900MW的供電能力,可同時60萬台礦機開機,他們在東歐、中國西部、加拿大等地區投資建設大型數據中心,共計投入27個大型區塊鏈數據中心。
E. 現在市場上底層技術最強大的,挖礦最省電的礦機是哪一家
推薦LUCKY礦機商城。LUCKY礦機商城在球各地投資建設區塊鏈礦機機房,拆分出售及出租,並且坐擁510MW的供電能力。
F. 三大匿名幣Zcash(大零幣)耗盡過億礦稅,Zero等零系同門欲取而代之
回到幣圈,最近聊最多的當然是匿名礦幣。回歸本質也好,致敬BTC也罷,本質核心還是在技術的瓶頸制約區塊鏈技術實用性落地的前提下,匿名幣毫無疑問成為當前區塊鏈項目中擁有完整產業鏈的一類:從B端技術開發、社區發展到C端用戶使用。
近期,ZCASH大零幣被爆嚴重元數據泄露漏洞,允許發送者獲取接收者IP地址,幾乎所以zcash分叉幣都受到影響。眾所周知,從首次實現zk-SNARKs零知識證明後,即和門羅、達世並稱匿名三劍客。市值3億美刀,在匿名技術發展中扮演著極其主要的作用。但Zcash似乎一直活在Dash、Monero的光環之下,鏈上活躍地址數、交易量等各項指標均落在人後。以Grin & Beam為代表的後起之秀MW技術也發起沖擊;第二大公鏈以太坊又多次展露採用 zk-SNARKs 技術的野心。
當然,最讓我們擔心Zcash的當屬20%的抽水問題,尷尬的是開發公司揮霍資金已經入不敷出,明年減半取消礦稅後可以預見將迎來生存危機。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技術競逐的舞台永不休息,或許Zcash不作為且敗光礦稅四面楚歌,但其主要的幾個相似功能分叉幣卻欲乘勢而起!
先是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代表 David Byrd揭了 Zcash 的短,直言其存在隱私交易使用率低的問題, 用 Zcash 進行隱私交易的成本相當昂貴,這也讓 Zcash 上的大部分交易都沒有使用 zk-SNARKs 技術。
再是德勤「鏈改」業務的主管 Tim Davis 直接稱 「Zcash 是個失效的項目」、 「它只會走這么遠」。
ZCash 項目的開發公司 Electric Coin Company 披露了其 2018 下半年透明度報告,其中 300 萬美元的財務赤字, 受益於高達20%不公平抽水帶來的積極進展是否還能保持?我們持不樂觀的態度。
zk-SNARKs零知識證明最早起源於1990年,由密碼學家Jean-Jacques Quisquater(以及其他合作者)在《如何向孩子解釋零知識證明協議》論文中提出相關概念。
全稱zero-knowledge succint non-interactive arguments of knowledge。
Succint (簡潔性) : 與實際計算的長度相比,生成的零知識證據消息很小。
Non-interactive (非交互性) : 幾乎沒有任何交互,味著任何人無需任何交互即可驗證零知識證據。
Arguments (爭議性) : 驗證者只能抵抗計算能力有限的證明者的攻擊。具有足夠計算能力的證明者可以創建偽造的零知識證據以欺騙驗證者 (注意剛提到的足夠的計算能力,它足可以打破公鑰加密,所以現階段可不必擔心)。
of Knowledge : 對於一個證明者來說,在不知曉特定證明 (witness) 的前提下,構建一個有效的零知識證據是不可能的。
Zero分叉於ZEC大零幣,從2017年2月份一上線就採用了自己獨立演算法運行,結合了pow和pos混合證明機制,匿名核心使用zk-SNARKs零知識證明技術。
Zer總量1700萬,流通量700萬, 市值80萬美金。無愛西歐、無預挖,純社區驅動,完全拋棄大零幣ZEC 20%抽水的不公平問題。採用equihash 192/7演算法,對比zec的equihash演算法,zer的演算法參數時間更復雜,內存要求更高,更省電環保。出塊時間2分鍾。區塊獎勵20%服務節點,72.5%挖礦,7.5%治理。
目前可以匿名挖礦,用獨有的審計系統匿名對接交易所。 值得注意的是,手機端匿名發送也基本開發成功,不久之後便會推出。 致力於打造一個從頭到尾全匿名性、跨平台、即時到賬、轉帳費用為零的匿名幣。
目前4名社區開發者,並不是所知名的大神級別,但跟zel合作當中,zel團隊的創始人Miles Manley和Daniel Keller也在買進zer,並運行了節點。能夠得到同是dev的同行買進便是最大的認可。 同時zer團隊也攻克了零幣系一直無法實現手機匿名發送的問題,近期便會發布全新手機錢包。
早期主戰場是紐西蘭cryptopia,隨著cryptopia倒閉,大部分活躍的人,包括很多推特大v的幣都在上面,導致現在那些大v很少再提及zer,這個對zer是最大的制約也相應減小ZERO流通,且每天固定釋放7776 Zero(目前約3800¥)。
目前社區情況discord上1500人,電報上1200人,土耳其社區電報上500人,推特上近2700人,由於活躍人士幣的歸屬問題導致現在社區活躍度較低。但在推特上2700人中裡面的大v很多,可以說是暗潮湧動。
zec明年開發基金到期,zec面臨大變動,zec公司是否有動力繼續維護應該項目?還是放任不管,歸還社區?這是最大的一顆巨大的雷,或為zer提供了機會。
G. 在無線電網路中2000MW指的是什麼
2000MW的意思是兩千兆瓦,換算成瓦為單位等於兩瓦。
不過啊 你說的這個絕對是虛表加垃圾貨,都兩瓦了 嚴重超出國家標准。
H. mw集團在哪
浙江嘉興市的街道。梅灣街M-wan Street(簡稱「MW」)是上海紅邸服飾有限公司旗下於2009年發展的一個線上女裝品牌,整體風格始創於時尚之都倫敦,MW是專為優雅、時尚、氣質、成熟的都市女性而創造的高級時裝品牌,追求時尚高雅的氣質是MW永遠的目標,作為引領國際品牌,自信與優雅、時尚與浪漫是MW永恆不變的氣質風格。